《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

ID:83240646

大小:1.73 MB

页数:4页

时间:2023-08-09

上传者:139****0482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_第1页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_第2页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_第3页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_第4页
资源描述:

《《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_蓝小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2022年第6期广西教育学院学报NO.6,2022(总第182期)GUANGXIJIAOYUXUEYUANXUEBAO(SerialNO.182)■■■■■■■■■■■■■■■■■■■■■■■■■■■■■■■■■■■■■■■■■■■■■《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新冠疫情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蓝小梅,沈明,李熠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530007)摘要:发表于1992年的《活着》是余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小说阐述了主人公徐福贵因为至亲的相继惨死,晚年只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却依然秉持乐观的心态、坚韧的意志面对生活,进而谋求生存发展。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个体的生活态度、生存意义、生命意识做出的深度思考。本文以解读《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为着手点,浅析了《活着》的中心人物形象、中心主题、价值传递,以更为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活着》在新冠疫情期间带给读者与大众的生活观价值。关键词:《活着》;余华;文学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22)06-0085-04《活着》是余华1992年完成的作品,深受广死离别磨难困苦,赞美他虽经历磨难仍乐观坚韧大读者喜爱。笔者初读《活着》是在大二那年。地活着的可贵品质。因此,《活着》创作的独特后来是2016年遇到了人生中难迈的坎,便再次亮点便是余华通过徐福贵的苦难人生来彰显独特翻出《活着》来一字一句品读,并从中获得活着的人文价值与生命意识,揭示出普通人凡胎肉身的精神力量,进而坦然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悲喜。上的种种人性弱点与缺陷[3]。作者在该小说中以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毫无征兆地降临时,同情、理解的眼光去书写自己笔下的小人物。漫无边际的恐惧在空气中弥漫,被隔离在家的笔徐福贵原是一个生长在地主家庭的“富二者又再次把尘封书架几年的《活着》翻出来细细代”,家庭经济的优越使其经常出入妓院与赌场品读,找寻《活着》的价值。等不良场所。年轻时的福贵少爷放荡专横,身上一、余华《活着》的故事梗概有着纨绔子弟吃喝嫖赌的通病。因为好赌,徐福贵被骗光了家产,活活气死了父亲,导致全家人《活着》整部小说是以“我”倾听徐福贵的被赶出原来富庶的家园。这是他命运的重大转折讲述为主体架构,以中心人物徐福贵的叙说贯穿点,也是他人生的苦难与不幸不断加码的起点。全篇[1]。整部小说是关于一个穷困潦倒、孤苦伶父亲被他气死后,徐福贵幡然醒悟了,他准仃的老人徐福贵对自己从新中国成立前直至“文备洗心革面,踏踏实实和家人过日子。然而,世革”后四十几年苦难经历的追忆[2]。关于《活着》事难料,他在上街给母亲买药时被抓了壮丁。等的创作本意,作者是要通过徐福贵经历的诸多生他历经了九死一生归来,却发现母亲早已过世[2]。收稿日期:2022年9月9日-85-

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这不仅是徐福贵苦难经历的叙写,也从侧面反映穷苦,还有精神上的痛苦,但他坚韧乐观地活了出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背景[3]。下来。徐家落败,他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困不仅如此,徐福贵还经历了妻子病亡、儿女苦、家人的包容与温情,也有了羞耻心、自省先后去世、外孙子最后被撑死等一连串人生悲剧心、责任感。他逐渐领悟到家庭及家人的重要的打击。但徐福贵没有被打倒,仍坚强地活着,性,自身也在不断地改变,呈现出善良、宽容、乐观而超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他从未产生绝质朴的品质,生命意识极为浓厚[6]。但徐福贵的望,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活着。也一生就像戏剧情节那样波澜曲折,苦难并没有因正是这样的人生境遇烘托出了“活着”的主题为福贵的醒悟而停止[7]。内涵[4]。在徐福贵的人生生涯中,与他相关的九位亲解读《活着》的故事内容,小说流露出福贵友和对手,不管是比他年长的还是比他年少的,诸多可贵的品质。首先,是乐观的心态。面对家全都死了[5],只留下穷困潦倒的福贵一个人在后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徐福贵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半生饱尝那些逝去的人无法承受的悲苦。徐福贵家人能完整地、好好地坐在一起。而至亲的接连无能为力,只好默默忍受,在后半生和一头老牛离世,让他的心愿落空,却没有摧毁他乐观的生相伴而活,并且越活越超然通透。当最后一个陪活态度。其次,是积极的心理。尽管一生屡遭不伴他的亲人也死亡后,他猛然悟到往后余生只能幸,但徐福贵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心里始终充自己一个人过了,但他没有绝望、没有自暴自满昂扬向上的斗志。第三,是顽强的意志。关于弃。当感觉到闷的时候,他就和老牛唠唠嗑,主人公福贵的顽强,可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寻觅把老牛当成知心朋友,倾诉其对亲人的思念。福到影子。福贵是孤独的,老牛是他最后的陪伴,贵当初可怜这头牛,将它领回了家,最后便是这但他没有滋生怨言,屡遭不幸后,依然选择坚强头牛陪伴他度过余生。徐福贵在向“我”讲述他地活着,并深刻认识到活着的价值。四十多年苦难经历时,温情而精彩地娓娓叙说,他没有老泪纵横,也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损坏记二、解读《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忆,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坚韧乐观[6]。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派代表之一,有人说徐福贵是个擅长运用“精神胜利法”也是当代著名作家之一,其作品主题鲜明且深的人[5]。他比别人有更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却刻,内涵丰富且脱俗,意蕴深刻且透彻,极具文活着。他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随地准备死去。他学艺术价值。自己也说他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却偏偏寿命长[5]。(一)中心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为了活小说的最后,作者以祥和宁静、美好和谐的农村着而活着的孤寡老人形象画境作结尾,仿佛在告诉大家,在徐福贵的记忆余华在小说《活着》中,精心刻画了一位平中,过往的苦难都不曾存在了,那些点滴的幸福凡普通却又不凡的小人物形象,他艰难而平静地时刻却一直鲜活地铭刻在他的内心深处,陪伴他活着,他的身上渗透着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人温暖到老[6]。生态度。他是普普通通的中国老人的人物形象代整篇小说利用浅显质朴、通俗易懂的语言,表,他便是中心人物徐福贵[5]。阐述了福贵一生饱受的苦难,打造出一个不屈服徐福贵的苦难意象是《活着》这部小说的一于命运、把活着作为毕生信念的中心人物形象[8]。大亮点。中心人物徐福贵原是个阔少爷,丰衣足福贵的形象特点彰显出社会底层普通群众最低限食,早年玩世不恭,放浪任性,赌博嫖娼,浪荡度的人生追求——为了活着而活着。通过福贵的败家[6]。在家产被败光后,徐福贵从地主阔少爷身边亲人、对手等群体的死亡来书写活着的人的沦为最底层老百姓,痛苦无处不在,他又无法逃苦难困境、内心疼痛,发人深省,叩击灵魂[6]。避,必须隐忍着、生存着。落魄后的徐福贵与他在灾祸苦难面前,福贵从不放弃,也不反人抢米、抢饼,以天为盖地为炉,活得沧桑艰抗。徐福贵的艺术形象是对生命的态度超然与坚难。命运给予徐福贵的那种苦难不只是物质上的持,给所有活着的人以心灵慰藉,让读者也能从-86-

2语言文学·传播学·艺术学聚焦蓝小梅,沈明,李熠庆《活着》的文学艺术价值——新冠疫情期间浅析余华《活着》的价值中悟到困顿中所应维持的尊严[6]。福贵这样乐观也改成了“活着”。透过新冠肺炎疫情,不管处豁达、隐忍坚韧的形象让读者钦佩[6]。在什么阶层的人,内心深处都悄悄地唤醒了《活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时,全球打响了一着》蕴含的价值,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再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特殊时期,许多人足不出是为了活着之外的金钱、汽车、豪宅、名利、地户,和家人朝夕相处,相互取暖、慰藉,乐观面位等所活着。对突如其来的厄运。从某种角度上看,这和福贵《活着》主要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普通“活着”的生命意识是一致的。平凡的人事,阐述绝望与自暴自弃是不应存在在人类命运的困难历程中,普通民众选择了的,从而深化“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和家人在一起“乐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9]这一中心许多人在忍受极度悲痛的时候依然是乐观度过主题。与中心人物徐福贵相关的九位亲友、对的。例如,广东援鄂医疗队的郑祥福主任,在手都死在了他的前面,这接二连三的死亡事实,2003年非典期间因为抢救病人而耽误了抢救妻正好证实着人类活着的人的价值[5]。子,他的女儿郑颖在失去妈妈后对父亲一直心怀世事难料是小说《活着》非常重要而鲜明的怨恨。郑祥福主任忍受着失去爱妻的极度悲痛,一个特点[6]。在龙二被枪毙的那天,龙二哭着鼻承受着女儿多年的误解与怨恨,依然乐观地活子对福贵喊着:“福贵,我是替你去死啊。”看着,在乐观赋予他的神奇力量支撑下,他坚强地来,人生在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是有道坚守在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上。2020年,命运理的。龙二被枪毙后,福贵就想:“要不是当初给了他又一次致命的打击,他的爱女郑颖在执行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没准被毙掉的就是我任务的时候染上新冠病毒离世。在几经悲惨生活了。”[11]想想,自己是该死却没死,从战场上又打击后,郑祥福主任向世人诠释出了积极乐观的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替死鬼[11]。生命意识——活着。韩文版的《活着》自序中“我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福贵对自己说,说:“活着……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这下可要好好活了。”[11]这简单的话语,不正揭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示了人类活着的价值与生存意义吗?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活着》给读者与大众留下了关于生命价值聊和平庸。[9]这便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众多“福的启示:生命无比脆弱,想要活着就要隐忍乐贵们”[6]。观,不管外在环境有多残酷恶劣、动荡不安,你(二)中心主题——揭示了人类活着的价值不放弃生活就是不放弃希望[6]。“活着”是人类对与生存意义生命持有的至高敬意,活着不仅囊括了强大的生“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命意识,也彰显出饱满的哲学意蕴,体现出人类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9]这是多么冲击灵对生命莫大的人文关怀。一个又一个死亡事件串魂的话语啊!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了[2]。余华联构成了《活着》的叙事脉络,表现出主人公对在《活着》中通过塑造福贵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生命的感悟、体验与认知。活着是一种体验生命深刻地传递出他所经受的生活变动、社会运动给的过程,也彰显出主人公福贵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广大基层群体带来的苦痛。[10]但作者的内心是想活理念、始终如一的意志品格,活着更是对人类阐述一种不被击垮的顽强品质,勇于迎接困苦的生命关怀的主要形式,不到最后一刻不松手不隐忍坚韧性格和割舍不断的亲情。放弃。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笔者发(三)价值传递——透过灾祸病难传递正现亲友们的生活认知在微信朋友圈发生了大变能量样。原来想着2020年要赚200万的,直接把《活着》广受欢迎,其中的原因就是人物形2020年的目标改成了“活着”;原来想着2020年象“很苦很善良”。“苦难”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把“宝来”换成“劳斯莱斯”的,也改成了“活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而“善良”则是作家、读着”;原来想着2020年把小房子换成大别墅的,者和体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间[6]。“写人-87-

3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不正价值。是《活着》透过灾祸病难向世人传递的正能量吗?[6]经历过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芸芸众生参考文献:便是“福贵们”对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度[1]吕沁妍.从《活着》到《文城》:余华小说生命思考。意识的变化[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179-181.福贵在大半生浮沉中饱受人间苦难,面临了[2]拉参《.活着》中的幸福观分析[J].青年文学与至亲所有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到极致的家,2021(35):80-81.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却活着,甚至只是为了[3]陈昱伶《.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J].活着而活着[5]。《活着》中的福贵尽管悲苦困顿,青年文学家,2022(14):89-91.但始终站在生命的顶端,不放弃希望,传递着正[4]兰继洲.从文学文本到电影艺术:电影《活能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难灾祸,他都没说过着》图像叙事分析[J].电影文学,2020(10):77-79.“放弃”二字。正所谓热爱人生的人是敢于将生[5]哈那提汗·阿布力哈力《.活着》:为了活着活中的苦酒一饮而尽的人[6]。福贵是大时代里的本身而活着[J].回族文学,2022(01):101-103.小人物,却在大时代的苦难中透射出乐观的光[6]陶婧萱.论《活着》的现实意义:苦难中的坚芒,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并将痛苦煎熬的人韧[J].青年文学家,2022(27):110-112.生,活出了不一样的光彩[6]。[7]曾文君.关于对苦难的承受:论余华《活着》在《活着》中,“活着”包涵的态度为一种的生命哲学[J].牡丹,2021(06):65-66.超脱苦难、隐忍乐观的强劲力量,这种力量对福[8]屈云东,袁静晗.艺术哲学视角下经典电影贵承受着各种苦难方面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10]。的艺术内核分析[J].电影文学,2019(14):39-44.面对每一位至亲的离世,福贵在内心悲痛万分[9]张余雷.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D].吉时,皆能亲自为亲人送葬,这使他在悲苦中感到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踏实,也折射出一种“活着”的人生态度[10]。这[10]金真慧,金红华.生存哲学视角下余华《活也是余华笔下展现出的“活着”态度,可以被看着》的生命意识解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成是一种乐观态度所赋予的强大力量,是对福贵35(02):14-15.遭遇的困苦做出的最好应答。在《活着》,这股[11]邱明淑.为尘沙打磨的灵魂:余华《活着》强大乐观的力量及对至亲的关爱,使福贵始终坚的生命意识[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02):强地活着[12]。《活着》阐述了人类命运的困难历22-25.程,作者采用平直的写作手法、简单而富有力度[12]杨祥民,吉琳.刍议四大名著文学及影视的创作格调,在阐述主人公悲惨生活经历的同作品中的扇子艺术[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17时,也阐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02):37-44.三、结语作者简介:余华的《活着》用一种近乎冷漠的笔触,叙蓝小梅(1985—),女,瑶族,广西南宁人,写了一个跌宕曲折、莫测难料的故事[6]。在小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语中,困难与死亡穿插在故事叙述的全过程,活着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就业教育与创业是支撑主人公活着的信念。通过思考生命价值、指导研究。内涵,本文以更为独特的视角,较为理性地解读(责任编辑:韦燕)了《活着》所蕴含的生命意识、生活品格、人生-8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