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

ID:83228581

大小:371.6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6-20

上传者:不会吐泡的鱼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6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7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8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9页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LYT 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B65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Opogonasacchari(Bojer)(标准发布稿)本电子版为标准发布稿,请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7-06-05发布2017-09-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

1LY/T2845—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2)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浙江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文辉、赫传杰、李菊、林绪平、吾中良、张天栋、赵青、邹青池、赵恒刚、周峰。I

2LY/T2845—2017蔗扁蛾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虫情监测、防治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等。本标准适用于蔗扁蛾的监测和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辉蛾科(Hieroxestidae)扁蛾属(Opogona),是一种危害巴西木(Dracaenafragrans)、苏铁(Cycasrevoluta)、马拉巴栗(Pachiramacrocarpa)等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的广谱性钻蛀性害虫。蔗扁蛾的形态特征、危害征状、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及国内外分布参见附录A。4虫情监测4.1监测范围蔗扁蛾发生(危害)区和可能发生区。4.2调查时间每年3次,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北方4月~5月,南方3月~4月),幼虫期(北方7月~8月,南方6月~7月),越冬代幼虫入土前虫情调查(北方10月~11月,南方9月~10月)。4.3调查方法4.3.1踏查在蔗扁蛾可能发生区(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和花圃等)内,沿道路或分界线,用目测危害状和手捏的方法检查寄主植株的枝干、根茎结合处等部位,如发现表皮层以下疏松或者空隙,则剥开表皮,检查有1

3LY/T2845—2017无活或者死亡的幼虫、蛹;如无,则以蛹茧、蛹蜕、虫粪为植株被害标志,将踏查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1。确定发生范围后,根据需要进行详细调查。4.3.2详细调查在蔗扁蛾发生区(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和花圃等)内,采用4.3.1的检查方法,对寄主植物进行每株调查。必要时对植株进行解剖,计算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2。4.4危害程度和成灾指标4.4.1发生(危害)程度蔗扁蛾以幼虫为主要调查阶段,发生(危害)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划分指标执行LY/T1681中对蔗扁蛾的规定。4.4.2成灾指标受害株率≥20﹪或死亡株率≥10﹪。5防治措施5.1检疫措施5.1.1产地检疫定期对蔗扁蛾可能发生区和发生区进行调查,对带虫植株应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带虫植株不得调出。5.1.2调运检疫调运的蔗扁蛾寄主植物按GB/T23473进行检验,若发现带虫植株,应及时进行除害处理或销毁。5.1.3除害处理5.1.3.1销毁对受害严重的寄主植株进行集中烧毁或者深埋。5.1.3.2熏蒸3将带虫植株放入塑料薄膜密封的装置内,在15℃~20℃条件下,用溴甲烷(50g/m)处理2h。5.1.3.3浸泡将带虫植株整株浸泡在44℃热水中处理30min。5.2栽培措施栽植时用红色或黑色的石蜡均匀涂封树桩锯口后,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涮1遍。蔗扁蛾嗜食的寄主(如巴西木、马拉巴栗等)苗木,不宜在蔗扁蛾发生地块内栽植。5.3物理防治5.3.1人工清除手工剥掉受害木受害部分的表皮,清理干净虫粪,杀死幼虫和蛹。

4LY/T2845—20175.3.2诱杀222在成虫发生期,设置频振式杀虫灯,10盏/hm~15盏/hm,夜间开灯诱杀或放置糖液,15个/hm~230个/hm,每个点放置含50%糖水溶液500ml,每24h更换1次。5.4药物防治5.4.1覆毒土越冬幼虫出土前,用药剂均匀混合在细沙土中,薄薄一层撒施于土表。作业时按GB/T8321和NY/T1276执行。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C的表C.1。5.4.2喷雾幼虫为害期,采用常规喷雾法对受害植株的枝干和根部进行施药,作业时按GB/T8321和NY/T1276执行。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C的表C.1。5.4.3涂干幼虫为害期,对局部受害部位用药剂涂干,药液应浸湿皮下组织。作业时按GB/T8321和NY/T1276执行。常用药剂及剂量参见附录C的表C.1。6防治效果检查6.1检查内容检查防治前、后虫口密度,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6.2检查时间防治7d后进行检查。6.3检查方法参见本标准的4.3.2。6.4计算公式虫口减退率计算公式见式(1)x−x12y=×100..................................(1)x1式中:y——虫口减退率,%;x——防治前虫口数,单位:头∕株;1x——防治后虫口数,单位:头∕株。23

5LY/T2845—2017附录A(资料性附录)蔗扁蛾的形态特征、危害征状、生物学特性、分布和寄主植物A.1形态特征A.1.1成虫雌虫:体长7.5mm~9mm,翅展18mm~26mm(图A.1)。体主要呈黄灰色,具强金属光泽,腹面色淡。头部鳞片大而光滑,其头顶的色暗且向后平覆;前翅披针形,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断续的褐纹;后翅色淡,后缘缘毛长。后足胫节具长毛。腹板两侧具褐斑列。雄虫:雄虫略小,前翅褐纹多连成较完整的纵条斑,后翅翅基具长毛束。A.1.2卵淡黄色,卵圆形,长径0.5mm~0.7mm,短径0.3mm~0.4mm,精孔器在顶端,单孔围以射形长沟,卵壳密布小刻点及五或六边形的网纹(图A.1)。A.1.3幼虫乳白色,低龄幼虫近透明,高龄幼虫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mm~30mm,体径平均约3mm(图A.1)。头部暗红褐色。胸部和腹部各节背部均有4个毛片,矩形,前2后2排成2排,各节侧面分别具4个小毛片。腹足5对,第3节~6节的腹足趾钩呈二横带,趾钩单序;第10节的一对臀足则趾钩呈单横带排列。A.1.4茧长14mm~20mm,宽4mm左右;由白色丝织成,外面粘以木丝碎片及粪粒等。羽化前蛹由茧的前端钻出,露出大半再蜕壳羽化,蛹皮就留在茧上。A.1.5蛹长约10mm,宽约3mm,背面暗红褐色,腹面淡褐色(图A.1)。头顶大而坚硬的额突,几呈黑色;背面4腹节~8腹节,近基部各有一横列小刺突;腹端有1对粗壮的黑褐色钩状臀棘,向背面弯突。蔗扁蛾各虫态形态特征图:图A.1成虫图A.2卵

6LY/T2845—2017图A.3幼虫图A.4蛹A.2危害征状茎干、根茎结合部和根部组织变软疏松,茎皮部有蛀孔,茎皮内有虫粪及蛀屑,皮层形成不规则蛀道或连成一片。A.2.1巴西木生长不良,枝叶色泽暗淡无光,表皮无明显变化,用手捏茎干感觉松软。A.2.2马拉巴栗表皮有侵入孔,干部被幼虫钻蛀成蜂窝状,较细的树干往往只剩下表皮包裹虫粪。A.2.3棕榈科植物生长点被取食,植株呈萎蔫枯死状。A.3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北方1年发生3代~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南方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25℃条件下,卵孵化率可达88%左右,卵期6d~7d,平均5.7d;幼虫期29d~48d,平均34.4d,共7龄;幼虫结茧化蛹3d~4d;蛹期10d~24d,以11d~17d居多,平均14.9d。整个世代平均发育历期57.6d,成虫在夜间至凌晨羽化,寿命5d~9d,最长可达14d;成虫产卵天数可达5.6d,卵散产或集中块产,每雌虫产卵50粒~200粒。蔗扁蛾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从植株受损伤部位侵人,然后扩散到植株的健康组织,取食植株的茎干、根茎结合部和根。以幼虫在寄主植物的土中越冬,翌年幼虫上树危害,多在3年生以上巴西木的干皮内蛀食,小巴西木有抗性。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化蛹,夏季多在木桩顶部或上部的表皮,茧外粘着木屑和纤维等,秋冬季多在土下结茧化蛹,茧外粘着土粒等。羽化前蛹顶破丝茧和树表皮,蛹体一半外露。成虫羽化后,外露的蛹壳经久不落。成虫爬行能力很强,爬行迅速,象蜚蠊,可做短距离的跳跃。成虫有补充营养和趋糖的习性。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很快钻入树皮上危害。幼虫有食土的习性。对于不同的寄主,蔗扁蛾所造成的危害状有所不同。该虫在巴西木白色封蜡的茎段产卵量高于黑色,卵多产在未展开的叶和茎上。A.4分布A.4.1国内5

7LY/T2845—2017辽宁、吉林、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新疆、四川、重庆、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海南等。A.4.2国外日本、印度、南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卢旺达、塞舌尔、尼日利亚、佛得角、法国、德国、希腊、英国、比利时、芬兰、瑞典、意大利、丹麦、荷兰、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巴西、秘鲁、委内瑞拉、洪都拉斯、美国等。A.5寄主植物蔗扁蛾的寄主植物已达28科95种或变种,其中国外报道24科46种4变种,我国已查到14科55种2变种,且不断有新的寄主植物被发现,主要寄主植物见表1。表1蔗扁蛾主要寄主植物科种学名瓜栗Pachiramacrocarpa(Cham.etSchlecht.)Walp.木棉科马拉巴栗Pachiramacrocarpa(Cham·etSchl.)Schl.exBailey木棉BombaxmalabaricumDC.锦葵科木槿HibiscussyriacusL.豆科合欢AlbiziajulibrissinDurazz.五加科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桫椤科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Hook.R.M.Tryon)大戟科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Willd.etKl.菩提树FicusreligiosaL.桑科印度榕FicuselasticaRoxb.exHornem.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H.Wendl.苏铁CycasrevolutaThunb.棕榈科海南苏铁CycashainanensisC.J.Chen棕竹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百合科巴西木Dracaenafragrans(L.)KerGawler禾本科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芭蕉科香蕉MusananaLour.附录B(资料性附录)踏查、详细调查记录表表B.1踏查记录表

8LY/T2845—2017科目内容调查地点调查地种类(花卉苗木繁育基地、花圃)2调查地面积(hm)寄主植物组成寄主植物平均株高(m)受害状简单描述调查寄主数量(株)有虫寄主数量(株)有虫株率(%)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表B.2详细调查记录表2调查地点:;调查地面积(hm):;7

9LY/T2845—2017寄主植物平均株高(m):;发生调查所报有虫株率(%):;有虫数有虫数有虫数有虫数有虫数序号序号序号序号序号(头)(头)(头)(头)(头)121416181222426282323436383424446484525456585626466686727476787828486888929496989103050709011315171911232527292133353739314345474941535557595163656769617375777971838587898193959799920406080100调查株数(株)有虫株数(株)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头/株)发生(危害)程度轻中重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药剂及剂量表C.1常用药剂及剂量表

10LY/T2845—2017施药方式药剂种类及剂量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按1:200的比例均匀混合在细沙土中,薄薄一层撒覆毒土施于土表,7d~10d撒施1次,连续3次。5%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喷雾10%可湿性吡虫啉粉7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每3d喷1次,连续4次。5%啶虫脒乳油25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涂干10%可湿性吡虫啉粉700倍液,每7d喷1次,连续3次~5次。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每3d喷1次,连续4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