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20775
大小:1.73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3-19
《采矿工程范各庄矿3.0mta新井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66页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坐落在华北著名工业重镇—唐山市的古冶区境内,位于燕山南麓、渤海之滨的京津唐经济圈腹地,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8′,北纬39°33′。东有最大能源港--秦皇岛港,西有塘沽新港,南有京唐港及正在施工建设的中国最大的内陆深水港—曹妃甸港,海运极为便利;北距京山铁路古冶火车站10.2km,并有专用铁路衔接。与林西矿业分公司、唐家庄矿业分公司、吕家坨矿业分公司、赵各庄矿业分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铁拓集团、热电公司均有铁路连接
2、。全套图纸,加范各庄井田位于开平向斜东南翼,东部以14号煤层潜伏露头线为界,东南以毕各庄为界,西及西南部与钱家营矿业分公司相邻,北部与吕家坨为界,西部以5号煤层-800m等高线与吕家坨为界,井田南北走向长度6.68km,东西倾斜长3.10km,全井田总面积为20.71km2。第66页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范各庄井田为广阔的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地貌简单,地表平坦,地势呈现北高南低,地表坡度1‰~2‰,地表标高海拨+30~+25m。矿区范围内分布有大小村庄15个,大部分分布在井田边界,将受矿井采动影响的自然村庄按政策迁至井田边界。详见范各
3、庄矿地理位置图(图1.1):图1.1范各庄矿交通位置图1.1.2工农业生产和原料及电力供应矿区内工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间杂有果园、菜园和苗圃等。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石、砂等土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足建设需要。本矿的主供电电源取自华北电网吕家坨变电站35kV输电线和林西发电厂35kV输电线。1.1.3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根据唐山市气象局1959~1999年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22.6℃。历年平均降水
4、量为645mm,年最大降水量为1263.8mm。区内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最大风速16m/s。冰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0.5~0.7m。第66页中国矿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1.4矿区水文情况井田西部有沙河流过,流向大致与地层走向平行。沙河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河水近似干枯,只有林西、唐家庄等矿排放水流过。夏季流量显著增加,1965年测得沙河洪峰流量为142.8m3/s,流速1.69m/s。历史最高洪水位29.5m。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实际,本矿区以裂隙含水层及孔隙含水层为主,岩溶裂隙含水层局部发育。矿井充水因素除砂岩裂隙含水层
5、外,奥陶岩溶水亦为本矿永久水源,但奥陶水水质有待化验分析。沙河水为本区农业灌溉河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可做为矿井临时生活用水水源。1.2井田地质特征1.2.1井田地形、煤系地层概述、勘探程度范各庄井田位于开平煤田的东南翼。开平煤田位于燕山南麓,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开平主向斜是煤田的主要构造骨架,呈复式向斜构造。向斜的总体轴向为NE向,自古冶以北主向斜轴逐渐转为东西向。向斜两翼不对称,西北翼地层倾角比较大,局部地层倒转,发育落差及走向长度较大的逆断层或逆掩断层;东南翼地层倾角比较平缓,由北往南发育两组轴向与主向斜轴斜交或直交的短轴倾伏褶皱构造:一组由杜军
6、庄背斜、黑鸭子向斜、范各庄背斜、塔坨向斜、毕各庄向斜及南阳庄背斜等组成;另一组出现在宋家营以南,由李新庄向斜、刘唐堡背斜组成,其规模不如前者。东南翼断层不很发育,规模亦较小,多见于褶皱构造的轴部,正断层较多,逆断层较少。全区经过普查、详查、精查勘探及使用综合勘探的精查补充勘探后,施工地面地质孔5个,进尺2737.35m,井下地质孔201个,进尺13237.17m;地面水文地质探查孔13个,进尺8055.14m,井下水文孔210个,进尺22496m。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组成,总厚度500m左右。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上部为第四系冲积层,北部大约50m,
7、向南逐步加厚至毕各庄,厚约500m。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5#、7#、8#、9#、11#、12#、12#半共计7个煤层。单一煤层有:8#、11#、12#煤层。7#、8#、9#煤层含有部分矸石层。范各庄井田煤系地层主要由石炭系、二迭系地层组成,其中包括中石炭统唐山组,上石炭统开平组、赵各庄组,下二迭统的大苗庄组、唐家庄组。基底为经过长期剥蚀夷平的中奥陶统,上覆地层为上二迭统古冶组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由一套海相、过度相、陆相地层组成。1)唐山组属石炭系中统。直接覆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与奥陶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平均厚度约56m。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底
8、部为鲕状铝土质泥岩(G层),含K1、K2、K3三层灰岩,以K3灰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