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2011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BoilerPeriodicalInspectionRegulation(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年月日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前言2010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修订《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立项计划。2010年3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各起草小组组长会议,对各起草小组起草后的汇总稿进行讨论,协调结构(章节)框架以及各章节内容。在此基础上,起草组对汇总稿的内容进行了调整,2011年6月,工作组在广东召开全体起草成员会议,对汇总稿进行详细研究讨论,形成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1]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起草组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年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年月日,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本次制(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结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的新要求补充、调整相关内容,对原规则近年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基本保留原来的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突出定期检验工作的可操作性。本次修订的重点是对近年来锅炉使用中遇到的新情况从定期检验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对易发生缺陷和失效的部位明确检验内容和要求;针对大型电站锅炉的特点,提出了新要求并补充相关检验内容;调整了各章节结构,增加了A级锅炉外部检验内容和要求;明确了锅炉定期检验范围;明确企业主体责任,科学修改检验结论;同时结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部分系统部件的检验内容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调整,增加了规则的可操作性。参加本规则制(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目录1总则……………………………………………………………………………………(1)2内部检验………………………………………………………………………………(4)3外部检验………………………………………………………………………………(18)4水(耐)压试验…………………………………………………………………………(25)5附则……………………………………………………………………………………(28)附件AA级锅炉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格式)……………………………………………(30)附件BB、C级锅炉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格式)…………………………………………(31)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1总则1.1目的为了规范锅炉定期检验工作,保证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定本规则。1.2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内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烟道式和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1.3锅炉定期检验范围1.3.1锅炉(电站锅炉除外)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1.3.2电站锅炉(1)锅炉本体;(2)主蒸汽管道,指锅炉主蒸汽出口至汽轮机电动主汽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之间的主蒸汽管道和一次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疏水管、排气管以及减温减压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高压旁路管道等;(3)再热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包括再热蒸汽热段管道和再热蒸汽冷段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指锅炉再热蒸汽出口至汽轮机电动主阀门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之间的再热蒸汽管道和一次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疏水管、排气管以及减温减压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低压旁路管道等;再热蒸汽冷段管道指逆止阀后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外至锅炉本体的再热蒸汽冷段管道以及一次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疏水管、排气管等;(4)主给水管道,指锅炉给水泵出口阀后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外至锅炉本体的主给水管道以及一次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疏水管、排气管等;(5)排污管道,指排污管道出口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外至一次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管道;(6)锅炉启动系统,指汽水(启动)分离器、贮水箱(罐)以及水位控制阀前第一条焊缝(不含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1.3.3安全附件和仪表—29—
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指安全阀、压力测量装置、水(液)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温度测量装置、排污和排放装置等安全附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和相关的仪表等。1.3.4燃烧设备以及系统1.3.5特殊情况D级汽水两用锅炉的定期检验参照B、C级锅炉相关要求进行,其他D级锅炉由锅炉使用单位定期自行检查。1.4定期检验基本要求1.4.1定期检验定义定期检验是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对在用锅炉当前状态进行符合性验证。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包括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的外部检验、锅炉在停炉状态下进行的内部检验和水(耐)压试验。1.4.2定期检验周期锅炉的定期检验周期规定如下:(1)外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2)内部检验,锅炉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成套装置中的锅炉结合成套装置的大修周期进行;电站锅炉结合锅炉检修同期进行,一般每3~6年进行一次;首次内部检验在锅炉投入运行后一年进行,成套装置中的锅炉和电站锅炉可以结合第一次检修进行;(3)水(耐)压试验,检验检测人员或者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水(耐)压试验;因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时,应当每3年进行一次水(耐)压试验。A级锅炉(整装锅炉除外)由于检修周期等原因不能按期进行锅炉内部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在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或者停用)的前提下,经过锅炉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最长不能超过1年),同时向锅炉使用登记机关备案。1.4.3定期检验特殊情况除进行正常的定期检验外,锅炉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还应当按照本条要求进行检验:1.4.3.1外部检验 (1)移装锅炉开始投运时; (2)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时; (3)锅炉的燃烧方式和安全自控系统有改动后。1.4.3.2内部检验 (1)移装锅炉投运前;(2)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前;(3)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者改造后以及重新运行一年后(A级锅炉除外);(4)根据上次内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 —29—
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5)根据外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1.4.4锅炉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基本要求1.4.4.1定期检验申请和受理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安排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并且在锅炉下次检验日期前至少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检验检测机构受理后,应当通知锅炉使用单位,及时安排检验。1.4.4.2锅炉使用单位基本要求(1)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检验检测配合工作以及安全监护工作;(2)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检验发现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处理或者整改意见并且负责落实,及时将处理或者整改情况书面反馈给检验检测机构,对于重大缺陷,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提供缺陷处理情况的见证资料。1.4.4.3检验检测机构基本要求(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核准的范围从事锅炉的检验检测工作,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书;(2)检验前,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且保存教育记录,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遵守锅炉使用单位的安全作业管理规定,检查确认锅炉使用单位的现场准备工作,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安全;(3)检验前,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根据锅炉具体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对于A级锅炉,还应当在对锅炉技术资料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锅炉使用情况、锅炉使用单位提供的检修计划、制造安装阶段遗留的缺陷和问题、上次内外部检验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以及处理整改情况编制检验方案,确定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必要时,征求锅炉使用单位的意见,当意见不一致时,以检验检测机构的意见为准;(4)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进行检验,由于现场实际情况限制无法按照本规则进行检验或者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数量须进行调整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书面说明项目变更内容以及原因并且经锅炉使用单位确认;(5)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和问题,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及时通知锅炉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6)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检验时必须有记录,检验记录应当真实、准确,检验记录记载的信息量不得少于检验报告的信息量;(7)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根据检验情况,结合锅炉使用单位的整改情况及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结论报告的格式见附件A、附件B),及时交付锅炉使用单位。1.5监督管理—29—
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则的执行。2内部检验2.1锅炉使用单位准备工作2.1.1基本要求进行内部检验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与检验检测机构协商有关检验的准备以及配合工作等事宜。2.1.2锅炉技术资料准备进行内部检验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准备以下技术资料:(1)锅炉使用登记证;(2)锅炉历次检验报告,包括锅炉定期检验报告、锅炉或者部件监督检验证书和报告、锅炉水汽质量检验报告或者有机热载体检验报告等;(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所要求的锅炉出厂资料、A级锅炉特殊的出厂资料,对于燃油燃气锅炉还包括燃烧器型式试验报告和证书;(4)锅炉安装以及调试技术资料,包括安装竣工资料、调试方案、分部试运报告和调试报告;(5)锅炉技术记录,包括锅炉以及辅助设备故障、事故、超温、超压等运行记录,承压部件损坏记录和缺陷处理记录,锅炉以及辅助设备维修保养记录,锅炉检修记录、质量验收资料,安全阀校验记录,有机热载体锅炉还应当包括有机热载体性能分析资料;(6)A级锅炉特殊的技术记录,包括锅炉检修技术资料,锅炉金属技术监督、热工技术监督、水汽质量监督技术资料;(7)锅炉部件重大修理和改造资料,包括重大修理和改造方案,设计图纸、计算资料以及施工技术方案,质量检验和验收签证资料;(8)检验检测人员认为需要查阅的其他技术资料。2.1.3检验现场准备工作在进行内部检验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锅炉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必须可靠隔断;(2)准备好安全照明和工作电源;(3)停炉后应当放净锅炉内的水,锅炉上的人孔、手孔、灰门等检查门孔盖已全部打开,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并通风换气;(4)搭设检验需要的脚手架、检查平台、护栏等,吊篮和悬吊平台应当有安全锁;(5)拆除受检部位的保温材料和妨碍检验的部件;(6)对受检部件进行清理,必要时进行打磨;—29—
7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7)A级锅炉使用单位还应当提供必要的检验设备存放地、现场办公室等。2.1.4检验过程中配合以及安全监护工作(1)内部检验过程中,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配合以及安全监护工作;检验检测人员进入炉膛、烟道、锅筒(壳)、水冷壁进口环形集箱、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旋风分离器等空间进行检验时,应当有可靠通风并且设专人监护;(2)A级锅炉在内部检验开始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安全交底。2.2检验方法以及要求内部检验一般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采用壁厚测量、几何尺寸测量、无损检测、理化检测、垢样分析、强度校核等检验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的验收标准、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量等级要求应当按照《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章制造部分的相关要求进行。2.3技术资料核查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首先核查锅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对于非首次检验的锅炉,重点核查有新增加和有变更的部分、异常情况记录、上次检验报告中提出的缺陷和问题以及处理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2.4A级锅炉内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2.4.1锅筒(1)抽查表面可见部位,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2)抽查内部装置,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腐蚀、结垢等缺陷;抽查汽水分离装置、给水清洗装置,应当无脱落、开焊现象;(3)抽查下降管孔、给水管套管以及管孔、加药管孔、再循环管孔、汽水引入引出管孔、安全阀管孔等,是否有明显腐蚀、冲刷等缺陷,应当无裂纹;(4)抽查加药管、连续排污管等,是否完好、畅通;水位计的汽水连通管、压力表连通管、汽水取样管管孔等,应当无堵塞;(5)抽查内部预埋件的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6)检查人孔密封面,应当平整光洁、无划痕和拉伤痕迹;检查人孔铰链座连接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7)抽查安全阀管座、加强型管接头等,应当无裂纹;(8)抽查锅筒与吊挂装置,是否接触良好、内圆弧是否吻合;吊杆装置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匀;支座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2.4.2水冷壁2.4.2.1水冷壁集箱(1)抽查集箱外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2)抽查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29—
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3)抽查水冷壁进口集箱内部,是否有异物堆积、明显腐蚀,内部挡板是否完好,应当无开裂、倒塌,连通管是否堵塞,水冷壁进口节流圈是否有脱落、结垢、明显磨损等缺陷;(4)检查环形集箱人孔和人孔盖密封面,应当无径向划痕;(5)抽查集箱与支座,是否接触良好,支座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抽查吊耳与集箱连接焊缝,应当无裂纹、超标咬边等缺陷;(6)对于调峰机组的锅炉,还应当对集箱封头焊缝、环形集箱对接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测;对环形集箱人孔角焊缝、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条件具备时,还应当对集箱孔桥部位进行无损检测抽查;(7)分配(汇集)器的检查参照水冷壁集箱的要求进行。2.4.2.2水冷壁管(1)定点监测水冷壁折焰角、冷灰斗弯管以及燃烧器周围、热负荷较高等易发生管子壁厚减薄区域的水冷壁管壁厚;(2)抽查顶棚水冷壁管、包墙水冷壁管,是否有明显过热、胀粗、变形等缺陷;(3)抽查凝渣管,是否有明显过热、胀粗、变形、鼓包、磨损等缺陷,应当无疲劳裂纹;(4)抽查折焰角处水冷壁管,是否有明显过热、变形、胀粗、磨损等缺陷;水平烟道是否有明显积灰;(5)抽查燃烧器周围以及热负荷较高区域管壁,是否有明显结焦、高温腐蚀、过热、变形、磨损、鼓包等缺陷;(6)对于液态排渣炉或者其他有卫燃带的锅炉,抽查卫燃带以及销钉,是否有损坏;(7)检查冷灰斗区域的水冷壁管,是否有碰伤、砸扁、明显磨损等缺陷;(8)抽查水冷壁中间集箱引出管第一道对接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9)抽查炉底水封板焊缝,是否有开裂;抽查水封槽上方水冷壁管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10)对于沸腾炉,抽查埋管,是否有碰伤、砸扁、明显磨损和腐蚀等缺陷;(11)对于液态排渣炉,抽查渣口以及炉底耐火层,是否有损坏;(12)抽查膜式水冷壁,是否有严重变形;(13)检查冷灰斗四角、炉膛四角、折焰角和燃烧器周围等位置膜式水冷壁的膨胀情况,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是否有卡涩;(14)抽查膜式水冷壁鳍片与水冷壁管的连接焊缝,应当无开裂、超标咬边、漏焊等缺陷,重点检查安装现场组装焊缝、直流锅炉分段引出引入管处嵌装短鳍片以及燃烧器处短鳍片与水冷壁管子连接焊缝;—29—
9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5)抽查膜式水冷壁吹灰器孔、人孔、打焦孔以及观火孔周围的水冷壁管鳍片,是否有烧损、开裂等缺陷;(16)抽查膜式水冷壁燃烧器区域和炉膛四角鳍片,是否有烧损、开裂等缺陷;(17)抽查膜式水冷壁水封槽上方水冷壁鳍片,是否有开裂;(18)抽查膜式水冷壁、延伸墙、包墙过热器交接位置的鳍片,是否有开裂;(19)抽查吹灰器孔、人孔、打焦孔以及观火孔周围的水冷壁管,是否有明显磨损、吹损、鼓包、变形和拉裂等缺陷;(20)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抽查进料口、出灰口、布风板水冷壁、翼形水冷壁、底灰冷却器水管,是否有明显磨损、腐蚀等缺陷;抽查卫燃带上方水冷壁管、水冷壁管对接焊缝处、测温热电偶附近以及靠近水平烟道的水冷壁管等处,是否有明显磨损;(21)抽查过热器冷却定位管导向装置的水冷壁护管,是否有明显磨损,水冷壁管弯管处的鳍片是否有裂纹;(22)抽查水冷壁固定件、膨胀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和损坏脱落;抽查与水冷壁管的连接焊缝,应当无裂纹、超标咬边等缺陷;(23)割管检查高负荷区域水冷壁管内壁结垢、腐蚀情况,割管长度一般不小于500毫米。测量向火侧、背火侧垢量并且计算结垢速率,分析垢样成份,当结垢量和结垢速率超过相关标准规定时,应当进行化学清洗。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管检查参照水冷壁管的要求进行。2.4.3省煤器2.4.3.1省煤器集箱(1)抽查进口集箱内部,是否有异物,内壁是否有明显腐蚀;(2)抽查集箱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3)抽查集箱与支座,是否接触良好,支座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抽查吊耳与集箱连接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超标咬边等缺陷;(4)抽查布置在烟道内的集箱防磨装置,是否完好,集箱是否有明显磨损。2.4.3.2省煤器管(1)抽查管排平整度以及间距,管排间距是否均匀,是否有管子明显出列、烟气走廊、异物以及明显灰焦堆积等缺陷;(2)抽查管子和弯头以及吹灰器、阻流板、固定装置和存在烟气走廊区域管子,是否有明显磨损;(3)抽查省煤器悬吊管,是否有明显磨损,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29—
10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4)抽查支吊架、管卡、阻流板、防磨瓦等是否有脱落、明显磨损等缺陷;防磨瓦是否有转向;焊缝应当无开裂、脱焊等缺陷;(5)割管检查省煤器进口端管子内壁的结垢和氧腐蚀情况。(6)抽查低温省煤器管,是否有低温腐蚀;(7)抽查膜式省煤器,鳍片焊缝两端应当无裂纹。2.4.4过热器和再热器2.4.4.1过热器和再热器集箱(1)抽查集箱表面,是否有严重氧化、明显腐蚀和变形等缺陷;(2)抽查集箱环焊缝、封头与集箱筒体对接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3)出口集箱引入管孔桥部位宜进行超声波检测,应当无裂纹;(4)抽查吊耳、支座与集箱连接焊缝和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5)抽查集箱与支吊装置,是否接触良好;吊杆装置是否牢固;支座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抽查吊耳与集箱连接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超标咬边等缺陷;(6)抽查安全阀管座角焊缝以及排气、疏水、排污、取样、充氮等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7)对于材料为9%~12%Cr系列钢制集箱环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并且不少于1条焊缝;集箱环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还应当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同级过热器、再热器进出口集箱环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硬度检测至少分别各抽查1处,同级过热器、再热器出口集箱环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金相检测至少分别各抽查1处;(8)集汽集箱检查参照过热器、再热器出口集箱的要求进行。2.4.4.2过热器和再热器管(1)定点监测末级过热器管、末级再热器管外径并计算胀粗量;割管进行金相检测,必要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2)抽查管子,是否有明显磨损、腐蚀、胀粗、鼓包、氧化、变形、碰磨、机械损伤、结焦等缺陷,应当无裂纹;(3)抽查穿墙(顶棚)处管子,是否有碰磨;(4)抽查吹灰器附近的管子,是否有明显吹损,应当无裂纹;(5)抽查氧化皮剥落堆积检查记录或者报告,是否有氧化皮剥落情况;(6)抽查管排间距,是否均匀,是否有明显变形、移位、碰磨、积灰和烟气走廊等缺陷;对于存在烟气走廊部位的管子,是否有明显磨损;—29—
1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7)抽查各级过热器、再热器管子的膨胀间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膨胀受阻现象;(8)抽查管排的悬吊结构件、管卡、梳形板、阻流板、防磨瓦等,是否有烧损、脱焊、脱落、移位、明显变形和磨损等缺陷,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损伤管子等情况;(9)抽查穿顶棚管子与高冠密封结构焊接的密封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超标咬边等缺陷;(10)抽查水平烟道区域包墙过热器管鳍片,是否有明显烧损,开裂等缺陷。2.4.5减温器、汽-汽热交换器(1)抽查减温器筒体表面,是否有严重氧化、明显腐蚀等缺陷;(2)抽查减温器筒体环焊缝、封头焊缝、内套筒定位螺栓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3)抽查吊耳、支座与集箱连接焊缝和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4)抽查混合式减温器内套筒以及喷水管,内套筒应当无变形、移位、裂纹、开裂、破损等缺陷,固定件是否完整、应当无缺失、损坏;喷水孔或者喷嘴是否有明显磨损,应当无堵塞、裂纹、开裂、脱落等缺陷,必要时将喷水管抽出检查;筒体内壁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5)抽芯检查面式减温器内壁和管板,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6)抽查减温器筒体的膨胀,是否有膨胀受阻情况;(7)套管式汽一汽热交换器每组抽1只检查外壁,是否有明显腐蚀、氧化等缺陷,U型弯头背弧处应当无裂纹;抽查进出管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2.4.6外置式分离器(1)抽查分离器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变形等缺陷,应当无裂纹;(2)抽查切向汽水引入区域筒体壁厚,应当满足强度要求;(3)抽查封头焊缝、引入和引出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4)抽查分离器与吊挂装置,是否接触良好,吊杆装置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匀;支座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2.4.7盘管锅炉盘管锅炉承压部件应当根据工作参数参照上述要求进行检验。2.4.8锅炉汽水管道—29—
1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抽查汽水联络管、主给水管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等,是否有严重氧化和明显腐蚀、皱褶、重皮、机械损伤、变形等缺陷,应当无裂纹;抽查直管段和弯头(弯管)背弧面厚度,最小实测壁厚应当不小于成品最小需要壁厚;(2)抽查汽水联络管、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3)抽查安全阀管座角焊缝以及排气、疏水、排污、取样等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4)对于蒸汽联络管对接焊缝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并且不少于1条焊缝,重点检查与弯头(弯管)、三通和异径管相连接的对接焊缝;对于蒸汽联络管弯头(弯管)背弧面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并且不少于1个弯头;(5)对于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热段管道对接焊缝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10%并且各不少于1条焊缝,重点检查与弯头(弯管)、三通、阀门和异径管相连接的对接焊缝;对于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热段管道道弯头(弯管)背弧面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10%并且各不少于1个弯头;(6)对于再热蒸汽冷段管道和主给水管道对接焊缝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1%并且各不少于1条焊缝,重点检查与弯头(弯管)、三通、阀门和异径管相连接的对接焊缝;对于再热蒸汽冷段管道和主给水管道弯头(弯管)背弧面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1%并且各不少于1个弯头;(7)对于9%~12%Cr系列钢制蒸汽联络管、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环焊缝、热影响区、直管段母材、弯头(弯管)应当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焊口数量、直管段数量、弯头(弯管)数量的5%并且各不少于1点;(8)对于已安装蠕变测点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抽查蠕变测量记录;(8)抽查汽水联络管、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排污管道支吊装置,是否完好牢固,承力是否正常,是否有过载、失载等缺陷,减振器结构是否完好,液压阻尼器液位是否正常,应当无渗油现象;(9)对于调峰机组锅炉汽水管道,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检验比例。2.4.9锅炉启动系统2.4.9.1汽水(启动)分离器按照2.4.6外置式分离器要求进行。2.4.9.2贮水罐(箱)(1)抽查贮水罐(箱)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变形等缺陷,应当无裂纹;(2)抽查封头焊缝、引入和引出管座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未熔合、气孔、超标咬边、夹渣等缺陷;—29—
1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3)抽查贮水罐(箱)与吊挂装置,是否接触良好;吊杆装置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匀;支座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预留膨胀间隙是否足够,方向是否正确。2.4.9.3承压管道参照2.4.8锅炉汽水管道中汽水联络管要求进行。2.4.10阀体抽查安全阀、水压试验堵阀、锅炉侧主蒸汽阀、锅炉侧主给水管道阀门等阀体外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泄漏和铸造或者锻造缺陷,必要时,抽查阀体内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冲刷等缺陷,应当无裂纹铸造或者锻造缺陷,密封面应当无损伤。2.4.11炉墙、保温(1)抽查炉顶密封结构,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积灰;(2)抽查炉墙保温,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明显变形等缺陷;(3)抽查冷灰斗、后竖井炉墙密封,是否完好;(4)抽查锅炉内耐火层,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脱落等缺陷。2.4.12膨胀指示装置和主要承重部件(1)抽查膨胀指示装置,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常,方向是否正确;(2)抽查大板梁,是否有明显变形;首次检验抽查大板梁挠度,应当不大于1/850,以后每隔5万小时检查一次;(3)抽查大板梁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4)抽查承重立柱、梁以及连接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损伤等缺陷,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防腐层是否完好;(5)抽查吊杆,是否有松动和明显过热、氧化、腐蚀等缺陷,应当无裂纹;(6)抽查锅炉承重混凝土梁、柱,应当无开裂以及露筋现象。2.4.13空气预热器(1)对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抽查传热元件和元件盒,传热元件是否有严重积灰;传热元件和元件盒是否有明显腐蚀、磨损、吹损、变形等缺陷,应当无开裂、脱落等缺陷;(2)对于管式空气预热器,抽查管子,是否有严重积灰和明显腐蚀、磨损等缺陷,应当无泄漏;(3)对于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抽查热管和鳍片,热管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磨损等缺陷;鳍片是否紧密,是否有松脱、明显腐蚀、穿孔等缺陷。2.4.14燃烧室、燃烧设备、吹灰器、烟风道等辅助装置(1)抽查燃烧室,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变形、结焦和耐火层脱落等缺陷;(2)抽查燃烧设备,是否有严重烧损、明显变形、磨损、泄漏、卡死等缺陷;燃烧器吊挂装置连接部位应当无裂纹、松脱等缺陷;—29—
1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3)抽查吹灰器以及套管,是否有明显减薄,喷头是否有严重烧损、开裂等缺陷,吹灰器疏水管斜度是否符合疏水要求;(4)抽查烟风道及其附件,烟道是否有烧损、明显变形等缺陷;风道是否有明显变形;伸缩节是否有破损;挡板、插板开关位置是否准确,开关是否灵活;支吊装置是否完好牢固,承力是否正常;烟道支撑是否有明显磨损。2.4.15对于运行时间超过5万小时的锅炉应当增加的检验项目2.4.15.1锅筒(1)对内表面纵、环焊缝以及热影响区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抽查部位尽量包括T字焊缝; (2)对纵、环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纵焊缝20%、环焊缝10%,抽查部位尽量包括T字焊缝;(3)对集中下降管、给水管座角焊缝进行100%表面无损检测以及100%超声波检测;对分散下降管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4)对安全阀、再循环管管座角焊缝进行100%表面无损检测;(5)对汽水引入引出管等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2.4.15.2过热器和再热器集箱对集箱环焊缝以及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环焊缝抽查比例一般为20%,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测或者射线检测;管座角焊缝抽查比例一般为5%;同级过热器、再热器集箱吊耳和支座角焊缝表面无损检测抽查分别各不少于2个,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测。2.4.15.3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对与不锈钢连接的异种钢焊接对接接头和易产生再热裂纹的焊接对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2.4.15.4减温器对筒体的环焊缝和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20%并且各不少于1条焊缝,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或者射线检测;面式减温器还应当对不少于50%的芯管进行不低于1.2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应当无泄漏。2.4.15.5外置式分离器(1)对纵、环焊缝以及热影响区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抽查部位应当包括所有T字焊缝; (2)对纵、环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纵焊缝20%,环焊缝10%,抽查部位应当包括所有T字焊缝;(3)对引入管、引出管等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4)抽查内件是否完好,是否有脱落、缺失等缺陷。—29—
1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2.4.15.6锅炉汽水管道(1)对蒸汽联络管对接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并且不少于1条焊缝,重点检查与弯头、三通和异径管相连接的对接焊缝;对蒸汽联络管弯头(弯管)背弧面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并且不少于1个弯头;(2)对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对接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20%并且各不少于1条焊缝;重点检查与弯头(弯管)、三通、阀门和异径管相连接的对接焊缝;对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热段管道弯头(弯管)背弧面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20%并且各不少于1个弯头;(3)对安全阀管座角焊缝表面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10%并且不少于1个安全阀管座角焊缝;(4)对于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蒸汽联络管、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的环焊缝、热影响区、直管段母材、弯头(弯管)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各为焊口数量、直管段数量、弯头(弯管)数量的5%且各不少于1点。2.4.15.7锅炉启动系统(1)汽水(启动)分离器和贮水箱(罐)的检查参照2.4.15.5外置式分离器的要求进行;(2)对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汽水(启动)分离器还应当对上封头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2.4.15.8阀体对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安全阀、水压试验堵阀、锅炉侧主蒸汽阀等的阀体应当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2.4.16对于运行时间超过10万小时的锅炉应当增加的检验项目2.4.16.1水冷壁集箱(1)对集箱封头焊缝、环形集箱对接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测;(2)对环形集箱人孔角焊缝、管座角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5%;(3)条件具备时,还应当对集箱孔桥部位进行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2.4.16.2省煤器集箱对集箱封头焊缝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并且不少于1条焊缝。2.4.16.3过热器、再热器集箱—29—
1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对各级过热器、再热器进出口集箱环焊缝、热影响区以及母材,进行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同级过热器、再热器进出口集箱环焊缝、热影响区以及母材至少分别各抽查2处;(2)条件具备时,应当对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孔桥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硬度和金相检测抽查,超声波检测抽查比例一般各为10%;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硬度和金相检测各不少于1处。2.4.16.4减温器、汽-汽热交换器(1)对减温器筒体外表面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为20%,重点抽查喷水管、定位螺栓、温度测点、排气管、疏水管等管座周围区域;(2)对套管式汽-汽热交换器的套管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以后每5万小时检查一次。2.4.16.5锅炉汽水管道(1)对于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碳钢、钼钢管道,应当进行石墨化和珠光体球化检查;(2)对于采用中频加热工艺制造且工作温度大于等于450℃的弯管,应当核查圆度测量记录。2.5B级、C级锅炉内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2.5.1基本要求(1)进行内部检验的承压部件,包括锅筒(壳)、封头、管板、炉胆、回燃室、水冷壁、烟管、对流管束、集箱、过热器、省煤器、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导汽管、下降管、下脚圈、冲天管和锅炉范围内管道等;分汽(水、油)缸一般随一台锅炉进行同周期的检验;(2)内部检验主要是检验锅炉承压部件是否在运行中出现的裂纹、起槽、过热、胀粗、变形、泄漏、腐蚀、磨损、苛性脆化、水垢、积碳等影响安全的缺陷;(3)历次检验有缺陷的部位,应当采用同样的检验方法或者增加相应的检验方法对存有缺陷或缺陷修复的部位进行重点复检复测;(4)B级发电锅炉内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应当参照本规则2.4条要求进行。2.5.2锅筒(壳)、封头、管板、炉胆、回燃室、下脚圈、冲天管和集箱(1)抽查内外表面和对接焊缝以及热影响区,应当无裂纹;(2)抽查拉撑件、人孔圈、手孔圈、下降管、立式锅炉的炉门圈、冲天管、喉管、进水管等处的角焊缝表面,应当无裂纹;(3)抽查部件扳边区,应当无裂纹、起槽等缺陷;—29—
17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4)抽查锅筒底部、管孔区、水位线附近、进水管或者排污管与锅筒集箱连接处、炉胆的内外表面、立式锅炉的下脚圈、集箱内外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磨损减薄等缺陷;(5)检查水位表、压力表等的连通管,应当无堵塞;(6)抽查受高温辐射和存在较大应力的部位,是否有明显变形,应当无裂纹;(7)抽查高温烟区管板,应当无泄漏、裂纹等缺陷,胀接口是否严密,胀接管口和孔桥应当无裂纹、苛性脆化等缺陷;(8)抽查受高温辐射热或者介质温度较高部位的集箱,是否有明显过热、胀粗、变形等缺陷;(9)抽查锅筒(壳)、封头、管板、炉胆,回燃室、集箱介质侧,是否有结垢、积碳等缺陷。2.5.3管子(1)抽查烟管、对流管束、沸腾炉埋管、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光管式省煤器、吹灰口附近等受烟气高速冲刷部位和易受低温腐蚀的尾部烟道管束,是否有明显腐蚀、磨损等缺陷;(2)抽查受高温辐射热或介质温度较高部位的管子,是否有明显过热、胀粗、变形等缺陷;(3)抽查管子表面,应当无裂纹;(4)抽查管子介质侧,是否有结垢、积碳等缺陷。2.5.4锅炉范围内管道(1)抽查锅炉范围内管道,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2)抽查介质温度较高部位的锅炉范围内管道,是否有明显胀粗、变形等缺陷。2.5.5阀体抽查安全阀、主蒸汽阀、主给水管道阀门等阀门的阀体外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裂纹、泄漏和铸造或者锻造缺陷,必要时,抽查阀体内表面,是否有明显腐蚀、冲刷,应当无裂纹铸造或者锻造缺陷,密封面应当无损伤。2.5.6分汽(水、油)缸(1)检查分汽(水、油)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泄漏;(2)检查阀门和外保温是否完好;(3)检查安全附件外观是否有明显缺陷;(4)核查分汽(水、油)缸的最高工作压力应当不低于系统中锅炉出口最高工作压力。2.5.7非承压部件(1)抽查主要支撑件,是否有明显过热、过烧、变形等缺陷,吊耳、支座与集箱角焊缝应当无裂纹;(2)抽查燃烧设备(如燃烧器、炉排等),是否有烧损和明显变形;炉拱、保温是否有脱落;炉排是否有卡死;燃油、燃气锅炉应当无漏油、气现象。—29—
1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2.6缺陷和问题的处理2.6.1基本要求(1)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和问题时,应当扩大检验比例,必要时采用增加检验方法或者检验项目等方式对缺陷和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缺陷和问题的性质,以及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危害程度,并提出缺陷或者问题的处理意见;(2)对于重大缺陷和问题的处理,锅炉使用单位应当组织进行安全评定或者专家论证,以确定缺陷和问题的处理方式。2.6.2A级锅炉缺陷处理A级锅炉部件存在下列缺陷,应当对相关部件及时安排进行更换:(1)管子减薄较大,采取其他处理措施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到下一次检修;(2)受热面碳钢管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3.5%或者合金钢管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2.5%;集箱、管道胀粗量超过公称直径的1%;(3)高温过热器管和高温再热器管表面氧化皮厚度超过0.6mm,而且晶界氧化裂纹深度超过3-5晶粒;(4)受热面管拉伸性能低于相关标准要求;(5)集箱、管子腐蚀点深度大于壁厚的30%;(6)碳钢、钼钢的石墨化程度达到四级以上;(7)已经产生蠕变裂纹或者疲劳裂纹。2.6.3B、C级锅炉缺陷处理2.6.3.1裂纹或者开裂承压部件内部拉撑件存在裂纹或者开裂时,应当进行更换;承压部件上发现的所有裂纹应当进行消除,必要时进行补焊。但是对于下述裂纹只能采用挖补或者更换部件的方式进行处理:(1)炉胆或者封头扳边圆弧的环向裂纹长度超过周长的25%;(2)多条裂纹聚集在一起的密集裂纹;(3)管板上呈封闭状的裂纹;(4)管孔向外呈辐射状的裂纹;(5)连续穿过四个以上孔桥的裂纹;(6)管板上连续穿过最外围二个以上孔桥的裂纹,或者最外一排孔桥向外延伸的裂纹;(7)立式锅炉喉管如有较深环向裂纹或者纵向裂纹长度超过喉管长度的50%;(8)因苛性脆化产生的裂纹;(9)因疲劳产生的裂纹。2.6.3.2变形—29—
19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承压部件的变形不超过下述规定时可以予以保留监控,变形超过规定时一般应当进行修理(复位、挖补、更换):(1)筒体变形高度不超过原直径的1.5%,且不大于20mm;(2)管板变形高度不超过管板直径的1.5%,且不大于25mm;(3)碳钢管子胀粗量不超过公称直径的3.5%;合金钢管子胀粗量不超过公称直径的2.5%,并且局部鼓包高度不大于3mm;(4)水管管子直段弯曲变形量不超过其长度的2%或者管子公称直径,烟管管子直段弯曲变形量不超过公称直径;(5)管子直段变形量超过上述范围,但已查明产生弯曲变形的原因,并确定其材质未发生恶化,与其连接的焊缝没有裂纹等缺陷,并且不会对相邻其他锅炉元件造成不利影响。2.6.3.3过烧组织承压部件的材质出现过烧组织,应当判定其范围,并且进行挖补或者更换。2.6.3.4腐蚀或磨损减薄承压部件严重腐蚀或者磨损减薄,应当进行强度校核计算,若最小实测壁厚低于强度计算值,应当进行修复(堆焊后磨平、挖补、更换)。2.6.3.5渗漏承压部件上的渗漏部位应当修理。2.6.3.6水垢锅炉内部的水垢,应当根据水垢的情况按照《锅炉化学清洗规则》进行处理。2.7检验结论现场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根据检验情况,结合锅炉使用单位对缺陷和问题处理或整改情况的书面回复,做出检验结论:(1)符合要求,未发现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问题,或者对缺陷和问题进行整改,可以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2)基本符合要求,存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问题,需要采取降低参数运行、缩短检验周期或者对主要缺陷和问题加强监控等措施,可以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3)不符合要求,存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问题,不能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3外部检验3.1锅炉使用单位准备工作3.1.1检验前准备工作在进行外部检验之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下述准备工作:(1)锅炉外部的清理工作;—29—
20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2)按照2.1.2条要求准备好锅炉技术资料;(3)准备好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和锅炉安全管理人员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3.1.2检验过程中配合以及安全监护工作在外部检验过程中,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配合以及安全监护工作。3.2检验方法外部检验一般采用资料核查、宏观检查等检验方法。对于B、C级锅炉,还应当采用现场监督的方式确认安全装置、设备的功能,安全装置和设备的操作由锅炉使用单位人员进行,并且不得危及锅炉安全运行。3.3资料核查3.3.1技术资料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首先核查锅炉的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对于非首次检验的锅炉,重点核查新增加和有变更的部分、异常情况记录、上次检验报告中提出的缺陷和问题以及处理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3.3.2锅炉安全管理制度锅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各项记录应当齐全,有效。3.3.3电站锅炉特殊要求(1)运行规程和检修工艺规程应当齐全,有效;(2)锅炉金属监督、热工监督、汽水质量监督等管理规定、锅炉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应当符合相关要求。3.3.4人员资格证件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和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上岗,持证人员总数应当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3.4A级锅炉外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3.4.1锅炉操作空间以及承重装置(1)检查锅炉铭牌,应当内容齐全,挂放位置醒目;(2)核查汽水系统图,应当齐全,符合实际,可以准确查阅;(3)检查零米层、运转层和控制室,应当至少各设有两个出口,门向外开;(4)抽查通道畅通,是否有杂物堆放;地面是否平整、不积水,沟道是否畅通,盖板是否齐全;(5)抽查照明设施,是否满足锅炉运行监控操作和巡回检查要求,灯具开关是否完好;抽查事故控制电源和事故照明电源,应当完好、能随时投入运行;(6)抽查孔洞周围,是否设有栏杆、护板;室内是否设有防水、排水设施;—29—
2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7)抽查楼梯、平台、通道、栏杆、护板,是否完整;平台和楼板应当有明显的载荷限量标志和标高标志;(8)检查承重结构,是否有明显过热、腐蚀等缺陷,承力是否正常;(9)检查防火、防雷、防风、防雨、防冻、防腐设施,是否齐全、完好。3.4.2管道、阀门以及支吊架(1)抽查管道色环,是否完整,是否有介质流向箭头;(2)抽查管道与阀门,应当无泄漏,阀门参数与管道参数应当相匹配;(3)抽查阀门,是否有开关方向标记和设备命名统一编号,重要阀门是否有开度指示和限位装置;(4)抽查支吊架,是否有明显过热、变形、腐蚀等缺陷,焊缝应当无开裂;吊架承力是否正常,是否有失载、过载现象;吊架螺帽是否有松动。3.4.3炉墙、保温(1)检查炉墙、炉顶,是否有开裂、破损、脱落、漏烟、漏灰和明显变形等缺陷,炉墙是否有异常振动;(2)抽查炉墙、管道保温,是否良好;当环境温度不高于27℃时,设备和管道保温外表面温度是否超过50℃;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是否超过环境温度25℃;(3)抽查燃烧室以及烟道、风道各门孔,密封是否良好,是否有烧坏变形,耐火层是否有破损、脱落等缺陷,膨胀节是否伸缩自如,是否有明显变形、开裂等缺陷。3.4.4膨胀系统(1)检查悬吊式锅炉膨胀中心应当固定;(2)抽查锅筒、集箱等膨胀指示器装置,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常(包括方向和膨胀值),膨胀方向是否正确,核查膨胀量记录;(3)抽查各部件膨胀情况,膨胀是否通畅,是否有影响正常膨胀的阻碍物;(4)抽查锅炉膨胀机构组件,是否完好,是否有卡阻或者损坏现象;膨胀指示器刻度盘刻度是否清晰。3.4.5安全附件3.4.5.1安全阀(1)核查安全阀的安装、数量、规格,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安全阀定期排放试验记录;对控制式安全阀,核查控制系统定期试验记录;(3)核查安全阀定期校验记录或者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整定压力等校验结果应当记入锅炉技术档案;(4)检查弹簧式安全阀防止随意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杠杆式安全阀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应当完好;控制式安全阀的动力源和电源应当可靠;(5)检查安全阀,运行时应当无解列、泄漏,排汽、疏水畅通;排汽管、放水管—29—
2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是否引到安全地点;如果装有消音器,消音器排汽小孔是否有堵塞、积水、结冰。3.4.5.2压力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就地压力表和远传压力测量装置。(1)核查压力测量装置的装设部位,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压力表的精确度、表盘刻度极限值、表盘直径,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压力测量装置检定或者校准记录、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3)抽查压力表刻度盘,宜在刻度盘上划红线指示出工作压力;(4)抽查压力表,应当无泄漏,表面是否清晰,玻璃应当无损坏,压力取样管以及阀门应当无泄漏;(5)抽查同一系统内相同位置的各压力表示值,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6)核查炉膛压力测量系统无漏风、堵塞,报警和保护定值,应当经过校核并且符合锅炉运行情况。3.4.5.3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包括就地直读水位表和远程水位测量装置。(1)核查直读式水位表的数量、装设、结构和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检查水位表,应当设有最低、最高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应当清晰可见;对于电视监控水位装置,图像应当清晰;(3)检查分段水位表,应当无水位盲区;双色水位表汽水分界面清晰,无盲区;(4)检查就地水位表,应当连接正确、支撑牢固,保温是否完好,疏水管是否引到安全地点;(5)抽查平衡容器以及汽水侧阀门,应当无泄漏,平衡容器保温是否正确;(6)抽查电接点水位表接点,应当无泄漏,指示与就地水位表校对应当符合要求;(7)核查远传水位表与就地水位表校对记录,每天至少校对一次,其示值均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8)用单个或者多个远程水位测量装置监视锅炉水位时,其信号应当各自独立取出;在锅炉控制室内应当有两个可靠的远程水位测量装置,运行中应当保证有一个直读式水位表正常工作;(9)核查冲洗记录。3.4.5.4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就地温度表和远传温度测量装置。—29—
2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核查温度测量装置的装设位置、量程,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温度测量装置校验或者校准记录、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3)抽查温度测量装置,应当运行正常,指示正确,测量同一温度的表计示值均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4)抽查螺纹固定的测温元件,应当无泄漏。3.4.5.5安全保护装置(1)核查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联锁保护投退记录应当符合相关要求,锅炉运行中联锁保护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3)核对保护定值应当符合相关要求,保护装置应当定期进行动作试验,核查动作试验记录,应当齐全、有效;(4)核查联锁保护装置不得随意退出备用,核查定期进行的备用电源或者气源自投试验记录,应当齐全,有效。3.4.5.6防爆门对于设有防爆门的锅炉,抽查防爆门,应当完好、无腐蚀、泄漏,排放方向不应当朝向人行通道。3.4.5.7排污和排水装置检查排污管道,是否有异常振动,应当无渗漏。3.4.6除渣设备和吹灰器(1)检查除渣设备,是否运转正常;(2)抽查吹灰器,是否有损坏,运转是否正常,提升阀门是否关闭严密,是否有泄漏;蒸汽及疏水管道应当有一定的坡度,应当利于系统疏水,疏水装置良好。3.4.7辅助设备以及系统(1)抽查燃烧设备以及系统,是否运转正常;(2)抽查鼓风机、引风机,是否运转正常;(3)核查水汽取样器的取样点布置,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4)核查汽水化验记录和化验项目,应当齐全、有效,汽水品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3.5B、C级锅炉外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3.5.1锅炉房安全设施以及承重装置(1)检查锅炉铭牌,内容应当齐全,挂放位置醒目;(2)检查锅炉周围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有杂物堆放;地面是否平整、不积水,沟道是否畅通,盖板是否齐全;(3)检查各种照明,是否完好、满足操作要求;—29—
2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4)检查楼梯、平台、通道、栏杆、护板,是否完整;(5)检查防火、防雷、防风、防雨、防冻、防腐等设施,是否齐全、完好;(6)检查承重结构以及支吊架等,是否有明显过热、变形、腐蚀等缺陷,应当无卡死;吊架承力是否正常。3.5.2锅炉本体以及承压管道(1)从窥视孔、门孔等部位检查受压部件可见部位,是否有明显变形、结焦等缺陷,应当无泄漏,耐火砌筑是否有破损、脱落等缺陷;(2)检查除渣设备,是否运转正常;(3)检查管接头可见部位、法兰以及人孔、头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观察孔、汽水取样孔周围,是否有明显腐蚀,应当无渗漏;(4)抽查管道与阀门,应当无泄露,阀门参数与管道参数应当相匹配;(5)检查管道阀门标记,是否符合要求,阀门是否有开关方向标记和设备命名统一编号,重要阀门是否有开度指示和限位装置;(6)对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检查分汽(水、油)缸,是否有明显变形,保温是否有脱落,应当无泄漏;(7)对装有膨胀指示器的锅炉,检查膨胀指示器,是否完好、指示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8)检查锅炉燃烧状况,是否工况稳定、是否有异常现象;(9)检查炉墙、炉顶,是否有开裂、破损、脱落、漏烟、漏灰和明显变形,炉墙是否有异常振动;(10)检查炉墙、管道保温,是否良好、是否有明显变形、脱落等缺陷。3.5.3安全附件3.5.3.1安全阀(1)核查安全阀的安装、数量、规格,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控制式安全阀控制系统定期试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3)核查安全阀定期校验记录或者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整定压力等校验结果应当记入锅炉技术档案;(4)检查弹簧式安全阀防止随意拧动调整螺钉的装置、杠杆式安全阀防止重锤自行移动的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的导架,应当完好;控制式安全阀的动力源和电源应当可靠;(5)检查安全阀,运行时应当无解列、泄漏,排汽、疏水畅通;排汽管、放水管是否引到安全地点;如果装有消音器,消音器排汽小孔是否有堵塞、积水、结冰;(6)在不低于75%的工作压力下,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排放试验,验证安全阀阀芯是否锈死和密封性。3.5.3.2压力测量装置—29—
2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核查压力测量装置的装设部位,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压力表的精确度、表盘刻度极限值、表盘直径,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压力测量装置检定或者校准记录、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3)抽查压力表刻度盘,宜在刻度盘上划红线指示出工作压力;(4)抽查压力表,应当无泄漏,表面是否清晰,玻璃应当无损坏,压力取样管及阀门应当无泄漏;(5)抽查同一系统内相同位置的各压力表示值,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6)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压力表连接管吹洗,检查压力表连接管是否畅通。3.5.3.3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1)核查直读式水位表的数量、装设、结构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检查水位表,应当设有最低、最高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应当清晰可见;对于电视监控水位装置,图像应当清晰;(3)检查分段水位表,应当无水位盲区;双色水位表汽水分界面清晰,无盲区;(4)检查就地水位表,应当连接正确,支撑牢固,保温是否完好,疏水管是否引到安全地点;(5)抽查平衡容器以及汽水侧阀门,应当无泄漏,平衡容器保温是否正确;(6)抽查电接点水位表接点,应当无泄漏,指示与就地水位表校对应当符合要求;(7)核查远传水位表与就地水位表校对记录,每天至少校对一次,其示值均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8)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水位表冲洗,检查汽、水连管是否畅通。3.5.3.4温度测量装置(1)核查温度测量装置的装设位置、量程,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2)核查温度测量装置校验或者校准记录、报告,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在有效期内;(3)抽查温度测量装置,应当运行正常,指示正确,测量同一温度的表计示值均应当在允许误差范围内;(4)抽查螺纹固定的测温元件,应当无泄漏。3.5.3.5安全保护装置(1)核查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功能模拟试验,验证其是否灵敏、可靠;—29—
2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2)核查蒸汽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核查有关超压报警记录和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整定值,整定值应当低于安全阀较低整定压力值;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功能试验,验证报警和联锁压力值是否正确;(3)核查超温报警装置和联锁保护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功能试验,或者查询有关超温报警记录,验证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4)核查燃油、燃气、燃煤粉锅炉点火程序以及熄火保护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核查有关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的记录,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熄火保护功能试验,验证其是否灵敏、可靠。3.5.3.6防爆门对于设有防爆门的锅炉,抽查防爆门,应当完好、无腐蚀、泄漏,排放方向不应当朝向人行通道。3.5.3.7排污和排放装置(1)检查排污管道,是否有异常振动,应当无渗漏;(2)由锅炉操作人员进行排污试验,验证排污是否管畅通情况以及排污时管道是否振动。3.5.4辅助设备及系统(1)抽查燃烧设备以及系统,是否运转正常;(2)抽查鼓风机、引风机,是否运转正常;(3)核查水汽取样器的取样点布置,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4)核查汽水化验记录和化验项目,应当齐全、有效,汽水品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3.5.5热水锅炉特殊要求核查热水锅炉的集气装置、排气阀、泄放管、排污阀或者放水阀、除污器、定压和循环水的膨胀装置、自动补给水装置等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3.5.6有机热载体锅炉特殊要求(1)核查有机热载体检验记录或者报告,其酸值、粘度、闪点、残碳等指标应当符合要求;(2)核查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闪蒸罐、冷凝液罐和膨胀罐等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3)核查安全保护装置的装设,应当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3.5.7B级发电锅炉特殊要求B级发电锅炉外部检验内容以及要求参照本规则3.4条要求进行。3.5.8缺陷的处理—29—
27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和问题,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对缺陷和问题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当增加检验方法或者检验项目,明确缺陷和问题的性质,以及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危害程度,并且提出缺陷或者问题的处理意见。3.5.9检验结论现场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根据检验情况,结合锅炉使用单位对缺陷和问题处理或者整改情况的书面回复,做出检验结论:(1)符合要求,未发现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问题,或者对缺陷和问题进行整改,可以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2)基本符合要求,存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问题,需要采取降低参数运行、缩短检验周期或者对主要缺陷和问题加强监控等措施,可以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3)不符合要求,存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问题,不能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条件。4水(耐)压试验4.1基本要求(1)锅炉使用单位负责水(耐)压试验前的准备、具体实施以及过程中的检查工作;(2)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核查水(耐)压试验的准备工作,监督水(耐)压试验的具体实施和过程中的检查工作以及确认水(耐)压试验的最终结果。4.2锅炉使用单位的准备工作水(耐)压试验前,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锅炉的技术资料,尤其是最近一次的锅炉内、外部检验或者修理、改造后的检验记录和报告;(2)受检锅炉与其他正在运行锅炉系统相连的供汽(液)管道、排污管道、给水管道、燃料供应管道以及烟风管道必须采取可靠隔绝措施;(3)安全阀、水位计(水位计参加工作压力水压试验)等不参加水(耐)压试验部件采取可靠的隔断措施,对试压时有可能产生泄漏的阀门(特别是排污阀、排气阀等)要采用盲板等可靠形式加以隔断;(4)参加水压耐压试验的管道,其支吊架定位销安装牢固;(5)清除受压部件表面的烟灰和污物,对于需要重点进行检查的部位还需要拆除炉墙和保温层,以利于观察;(6)搭设检验需要的脚手架、检查平台、护栏等,吊篮和悬吊平台有安全锁;(7)准备好安全照明和工作电源;(8)试压时锅炉上至少装两只在校验合格期内的压力表,其校验符合国家计量的有关规定;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为试验压力的1.5倍~3倍,最好为两倍,精度不低于1.6级,表盘直径一般不小于100mm;(9)调试试压泵,使之能确保压力按照规定的速率缓慢上升;—29—
2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10)水(耐)压试验的试验介质应当以适宜、方便为原则,所用介质能够防止对锅炉材料有腐蚀;对奥氏体材料的受压部位,水中的氯离子浓度不得超过25mg/L,否则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有机热载体锅炉试验介质一般采用有机热载体;(11)水(耐)压试验加压前,参加试验的各个部件内都需要充满试压介质,不得残留气体; (12)水(耐)压试验现场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试验时,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到场;(13)A级锅炉使用单位需要编制水(耐)压试验方案。4.3水(耐)压试验前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水(耐)压试验前,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对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环境进行核查和确认:(1)对锅炉使用单位第4.2条规定准备工作进行核查和确认,符合要求;(2)对试验环境进行确认,水(耐)压试验时,周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否则需要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3)对试验介质温度进行核查和确认,水(耐)压试验的介质温度不低于大气的露点温度,并且不低于环境温度,一般选取20℃~70℃;对合金材料的受压部件,介质温度高于所用钢种的脆性转变温度或者按照锅炉制造厂规定的数据控制。4.4水(耐)压试验压力4.4.1基本要求(1)水(耐)压试验一般应当在锅炉内部检验后进行;(2)承压部件有较大减薄时应当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保证试验时承压部件薄膜应力不超过材料在试验温度下屈服点的90%。4.4.2水(耐)压试验压力(1)水压试验压力的按表4-1规定执行;表4-1水压试验压力名称锅筒(锅壳)工作压力p试验压力锅炉本体(注)<0.8MPa1.5p但不小于0.2MPa锅炉本体0.8MPa~1.6MPap+0.4MPa锅炉本体>1.6MPa1.25p直流锅炉本体任何压力介质出口压力的1.25倍,并且不小于省煤器进口压力的1.1倍。再热器任何压力1.5倍再热器的工作压力铸铁省煤器任何压力1.5倍省煤器的工作压力注:表4-1中的锅炉本体的水压试验,再热器、铸铁省煤器除外。(2)有机热载体液相炉的耐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且不小于0.2MPa;—29—
29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3)当锅炉实际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低于锅炉额定工作压力时,可以按照锅炉使用单位提供的最高工作压力确定试验压力;当锅炉使用单位需要提高锅炉使用压力(但不得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应当以提高后的工作压力重新确定试验压力进行水(耐)压试验。4.5水(耐)压试验步骤水(耐)压试验的过程至少包括下列步骤:(1)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升压速率不超过每分钟0.5MPa;(2)暂停升压,检查是否有泄漏或者异常现象;(3)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升压速率不超过每分钟0.2MPa,并且注意防止超压; (4)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分钟;(5)缓慢降压至工作压力,降压速率不超过每分钟0.5MPa;(6)在工作压力下,检查所有参加水(耐)压试验的承压部件表面、焊缝、胀口等处是否有渗漏、变形;检查管道、阀门、仪表等连接部位是否有渗漏;(7)缓慢泄压;(8)检查所有参加水(耐)压试验的承压部件是否有明显残余变形。4.6保压期间压降要求在保压期间压降应当满足如下要求:(1)对于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在保压期间不允许有压力下降现象;(2)对于其他锅炉,在保压期间的压力下降值ΔP一般符合表4-2要求。表4-2水(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允许压降锅炉类别允许压降△P高压及以上A级锅炉△P≤0.60MPa次高压及以下A级锅炉△P≤0.40MPa>20t/h(14MW)B级锅炉△P≤0.15MPa≤20t/h(14MW)B级锅炉△P≤0.10MPaC、D级锅炉△P≤0.05MPa4.7水(耐)压试验合格要求4.7.1水压试验合格要求水压试验符合下列要求,判定为合格:(1)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2)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3)铸铁锅炉锅片的密封处在降到额定出水压力后不滴水珠;(4)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明显残余变形。4.7.2耐压试验合格要求参照4.7.1水压试验合格要求。—29—
30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4.8水(耐)压试验结论(1)合格,符合4.7要求;(2)不合格,不符合4.7要求。5附则5.1检验检测费用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向检验检测机构支付有关检验检测费用。5.2检验结论复议锅炉使用单位对检验结论有异议,可以向当地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请复议。5.3解释权限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5.4施行时间本规则自年月日起施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同时废止。—29—
3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附件AA级锅炉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检验类别□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锅炉型号设备代码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产权单位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地点单位组织机构代码邮政编码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使用登记证编号年单位内编号年月投入运行日期累计运行小时上次检验日期年月锅炉性能参数最大连续蒸发量:t/h再热蒸汽流量:t/h锅筒工作压力:MPa锅筒工作温度:℃启动分离器工作压力:MPa启动分离器工作温度:℃过热器出口工作压力:MPa过热器出口工作温度:℃再热器出口工作压力:MPa再热器出口工作温度:℃再热器进口工作压力:MPa再热器进口工作温度:℃给水压力:MPa给水温度:℃检验依据《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检验结论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合格□不合格下次检验日期说明检验人员:主检验师:日期: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编号:(检验检测机构检验专用章)年月日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9—
3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G7002-2011附件BB、C级锅炉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检验类别□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锅炉型号设备代码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产权单位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地点单位组织机构代码邮政编码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使用登记证编号年单位内编号年月投入运行日期累计运行小时上次检验日期年月性能参数额定出力t/h(WM)额定压力MPa工作压力MPa出口温度℃变更情况变更项目变更形式变更原因变更日期检验依据《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检验结论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合格□不合格允许使用参数使用压力MPa出口温度℃下次检验日期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年月年月年月说明检验人员:日期:检验机构核准证编号:(检验机构检验专用章)年月日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