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

ID:83102299

大小:202.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2-25

上传者:130****3912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1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2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3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4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5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6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7页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8页
资源描述:

《DB34∕T 4122-2022 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150CCSB5234□B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122—2022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artificialpropagationofQiupucrossbredgoldenmandarinfish

1

2DB34/T412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池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叶周、赵金良、吴超、钱德、朱晔、李波、江凤荣。I

3

4DB34/T4122—2022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秋浦杂交斑鳜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仔鱼培育、疾病治疗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秋浦杂交斑鳜人工繁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DB34/T632秋浦花鳜(翘嘴鳜)亲本选育技术规程DB34/T1652斑鳜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秋浦杂交斑鳜Sinipercascherzeri♀×Sinipercachuatsi♂以源于长江支流秋浦河水域的斑鳜为母本、鳜为父本,人工繁殖获得的鳜鱼杂交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5-2014)。4亲本选择4.1亲本来源应产自长江支流秋浦河水域或选自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4.2亲本形态特征4.2.1母本形态特征应符合DB34/T1652的相应规定。4.2.2父本形态特征应符合DB34/T632的相应规定。5亲本培育5.1雌雄鉴别1

5DB34/T4122—20225.1.1雄性鳜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肛门的后端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即生殖突起),突起上只有一个开孔。成熟的雄鳜,生殖孔松弛微红,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5.1.2雌性斑鳜腹部颜色较淡,泄殖区有三个开孔,泄殖孔长条形,位于肛门和尿孔之间。成熟的雌性斑鳜腹部膨大,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5.2常规培育人工繁殖的前一年秋季,将父本鳜和母本斑鳜分别放在不同网箱或池塘中进行培育,培育方法按DB34/T632和DB34/T1652的规定执行。5.3强化培育3月上旬开始采用流水刺激,促进性腺发育成熟,4月中旬后停止流水刺激,全过程须投喂适口足量的活饵料鱼。6人工催产6.1时间4月下旬,水温稳定在20℃以上开始。6.2雌雄比例雌(♀):雄(♂)为3:1。6.3催产剂宜选择LRH-A2、DOM、HCG,常用LRH-A2+DOM复合催产剂。6.4剂量雌鱼LRH-A25ug/kg~8ug/kg+DOM3mg/kg~5mg/kg,雄鱼减半,一次注射。6.5人工授精6.5.1效应时间水温23℃~25℃,效应时间41h~27h。6.5.2授精时间亲鱼发情后15min~20min,起捕母本,轻压亲鱼腹部有卵流出时,即可进行人工授精。6.5.3授精方法用柔软毛巾擦干鱼体,将鱼卵挤入干燥的光滑盆内,随即挤入雄鱼的精液,用洁净的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6.5.4漂洗2

6DB34/T4122—2022在混合的精卵中加少量清水轻轻搅拌均匀,静置1min~2min,再用清水漂洗2次~3次后,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孵化。7人工孵化7.1水质要求pH7~7.5,溶解氧应在6mg/L以上,其他指标应符合NY5051的规定。孵化用水应用80目以上的尼龙网过滤。7.2环道水流流速控制在10cm/s~20cm/s,以使鱼卵均匀翻动为标准。7.3放卵密度336万粒/m~8万粒/m。7.4孵化管理7.4.1勤洗筛窗,捞除纱窗上的卵膜。7.4.2监测水质,防止缺氧。7.4.3孵化后期,加大水流,以免鱼苗沉底。8仔鱼培育8.1开口饵料与准备鱼苗出膜时,应及时催产繁殖足量的团头鲂或草鱼鱼苗作为秋浦杂交斑鳜仔鱼的开口饵料。8.2投饵频率每天投喂2~3次。8.3投饵数量每次投喂饵料鱼数量为秋浦杂交斑鳜鱼苗数量的6倍~8倍。8.4投喂方法当秋浦杂交斑鳜鱼苗开口时,在饵料鱼孵化环道带水捞取刚出膜的团头鲂或草鱼鱼苗,快速放入秋浦杂交斑鳜鱼苗孵化环道。8.5日常管理8.5.1观察秋浦杂交斑鳜摄食及饵料鱼剩余情况,及时补充投喂饵料鱼。8.5.2监测孵化环道水质、水流、溶氧情况。8.5.3清洗过滤筛窗、调整水流、夜间增氧。9疾病治疗3

7DB34/T4122—20229.1水霉病治疗沷洒3%食盐水2~3次,每次施药时水体应静止10min~15min。9.2车轮虫、斜管虫治疗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使环道水体药物浓度呈0.7g/m³,施药时水体应静止10min~15min。10生产销售记录10.1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亲本来源、数量、繁殖批次、产卵数量、出苗情况、出苗数量;b)饵料鱼催产情况、投喂情况;c)人工繁殖期间的天气状况、气温、水温、水质状况;d)进排水、增氧机开启等主要生产活动情况。10.2投入品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养殖用兽药和生物制剂的生产商、供应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许可证及编号、产品批准文号、联系方式等信息资料。10.3销售记录内容包括销售时间、销售地点、客户名称、检疫情况等。10.4记录保存所有生产记录分类归档,保存期2年以上。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