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

ID:83098726

大小:262.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1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2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3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4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5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6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7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8页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1072—2022 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南京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60.01CCSB92□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T1072—2022代替DB3201/T186—2012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Specificationforproductionanduseofchickenhousebio-bedsystem

1

2DB3201/T1072—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场地选择..........................................................................15床体选择..........................................................................16发酵菌剂选择......................................................................27营养液制作........................................................................28床体制作..........................................................................29床体铺设..........................................................................310发酵床使用与管理.................................................................311废弃垫料的利用...................................................................4附录A(资料性)土著菌种采集方法....................................................5I

3DB3201/T107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201/T186—2012《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与DB3201/T186—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8407.3”(见2012年版的2);——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NY/T1167”(见2);——删除了“生物菌”的定义(见2012年版的3.2);——增加了“土著菌、营养液”的定义(见3.2、3.3);——更改了“发酵床、原木屑”的定义(见3.1、3.4,2012年版的3.1、3.3);——更改了发酵床使用场地环境的有关规定(见4,2012年版的4);——更改了地下式的垫料厚度的有关规定(见5,2012年版的5.1);——增加了发酵菌剂选择的有关规定(见6);——更改了土著菌种采集方法,将有关规定修改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2012年版的7);——增加了消毒方法的有关规定(见10.1);——增加了发酵床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见10.1、10.4.5);——增加了垫料废弃条件的有关规定(见1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远、匡伟、何宗亮、王秀、稽宏杰、孙盼盼。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186—2012;——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

4DB3201/T1072—2022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鸡舍发酵床的场地选择、床体选择、发酵菌剂选择、营养液制作、床体制作、床体铺设、发酵床使用与管理、废弃垫料利用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鸡舍发酵床制作与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3术语和定义3.13.23.33.4

5DB3201/T1072—2022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不同床体类型。地下水位较浅或阴雨天易被雨水浸湿的地区宜选择地上式,高燥地势宜选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地上式:平地上直接铺设30cm~40cm厚垫料。——半地下式:地下挖深10cm,铺设15cm~30cm厚垫料。——地下式:地下挖深20cm~30cm,填入20cm~30cm厚垫料。6发酵菌剂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发酵菌剂,分为土著菌和商用菌剂。6.1土著菌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阔叶树木、竹林下枯枝层覆盖下的腐烂枝叶、表层土壤中或水田中自行采集、分离、制备所需菌种。土著菌种采集方法见附录A。6.2商用菌剂宜选择功能效果明确,有完善售后技术服务的菌剂产品,宜选择菌剂包括但不限于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醋酸菌等。7营养液制作7.27.38.1

6DB3201/T1072—20228.2垫料预发酵将所需垫料机械或人工混匀,边混边洒水,混匀后的垫料的含水量在45%~50%(50%即手握不漏水,松开不能散,丢下后无明显水珠但感觉湿润)。再将营养液均匀洒在混匀的垫料上,反复混合后堆积成圆锥状或长锥状,表面用透气性材料(如麻袋)覆盖。8.3发酵期监测每天测量发酵温度,做好记录。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发酵期为7d~14d。在发酵第二天,垫料温度上升至40℃~50℃,4d~7d垫料最高温度达70℃以上,此后逐渐降至45℃,则表明垫料发酵成熟。若发酵一周后,温度仍未上升,应调整水分,重新加入营养液直至成功。9床体铺设垫料温度下降至45℃左右时,将发酵垫料在鸡舍内铺开,24h后可上鸡饲养。视垫料原料及发酵床类型不同,垫料厚度一般为15cm~30cm。冬季或养殖密度较大时可适当加厚。10发酵床使用与管理10.1进鸡前管理10.210.310.4

7DB3201/T1072—202210.4.2垫料补充如垫料消耗较大或有轻臭味时,应及时补充垫料。将混合好的垫料均匀铺设在原垫料上,喷洒营养液,及时进行翻耕,并补充发酵菌剂。10.4.3垫料翻耙为提高粪便分解效率,每20d翻耙垫料一次,可采用机械或人工翻耙,深度为15cm。在垫料板结或水份过高的情况下,也应及时翻耙垫料,以进入更多空气,增强发酵效果。10.4.4垫料更换垫料如板结加快,有臭味,且翻挖垫料也无法缓解时宜更换垫料。更换方法:挖出老垫料上层的15cm~20cm,如最下层垫料气味正常,可以留用,补充上层垫料即可。在两次使用最下层垫料后,宜全部更换垫料。垫料层厚度保持在20cm~30cm。10.4.5营养液添加前2个月每次翻耕后应进行营养液补充,此后每月补喷洒营养液2次,宜在垫料表面喷洒或翻动垫料后洒入至15cm以内层中。10.4.6出栏后的垫料维护鸡出栏后,应将发酵床的垫料上下翻动、混合、堆集,用透气材料覆盖密封,加入适量的营养液,发酵5d~7d后,重新铺设后,即可使用。11废弃垫料的利用发酵床因使用垫料种类不同,可使用1年~2年。如通过补充发酵菌无法正常发酵,发酵层温度低于20℃,垫料吸水性显著下降,或垫料重金属超标时,应更换垫料;废弃的垫料可以用作有机肥、蔬菜育苗的培养基、植物花卉的培养土等。4

8DB3201/T1072—2022AA附录A(资料性)土著菌种采集方法表A.1土著菌种采集方法类别采集方法a)杉木板装钉成木盒,盒内放置略硬的大米饭,米饭上先覆盖一层打火纸,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b)将木盒置于阔叶树木、竹林下枯枝层覆盖下的腐烂枝叶和表层土壤中,或将木盒倒扣于刚收割的水稻、玉米等秸秆上,使秸秆茬接触大米饭诱集法c)5d~6d后米饭上形成白色菌落或呈粉色稀泥状d)将米饭取出装入缸内,掺入米饭量1/3的老红糖e)混合均匀后静置直至转化成浓稠液体,即获得土著菌原液a)选择无饲养历史、人迹罕至、通风良好、土壤湿润的竹林和树林根部直接采集法b)采集色泽白净、无黄色和黑色菌种夹杂的菌种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