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

ID:83096846

大小:796.22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2-12-23

上传者:130****3912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1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2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3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4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5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6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7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8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9页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1∕T 2278-20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13.020CCSZ06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2022-06-29发布2022-09-28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1/T2278—2022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设计书编写.........................................................................46矿山地质环境调查...................................................................47数据库建设.........................................................................78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89调查报告编写.......................................................................9附录A(资料性)设计书编写提纲......................................................12附录B(资料性)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样式..........................................14附录C(资料性)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33I

3DB41/T227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五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春建、常斌、商真平、刘涛、田东升、刘国印、刘德元、张长杰、张峰、秦旭龙。II

4DB41/T2278—20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总则、设计书编写、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建设、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调查报告编写。本文件适用于区域或单个在建、生产、废弃、政策性关闭、闭坑等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例GB6390—1986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CH/T3007.2—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2部分:1:50001:1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12—2014数字表面模型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技术规程DZ/T0157—1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程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64—2014遥感解译地质图制作规范(1:250000)DZ/T0282—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0296—2016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JGJ/T87—20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TD/T1031.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现象。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1

5DB41/T2278—2022[来源:DZ/T0223—2011,3.2,有修改]3.2矿山地质灾害指因采矿活动产生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3含水层破坏指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来源:DZ/T0223—2011,3.6]3.4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指因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而改变原有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来源:DZ/T0223—2011,3.6]3.5土地资源破坏指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土地原有功能丧失、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土地、固体废弃物堆排压占土地、露天开采剥离挖损土地、土壤污染等。3.6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标准,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评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4总则4.1目的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查明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危害,分析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建议,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4.2任务通过矿山基本情况、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可治理恢复性调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分析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影响效应,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建议,编写调查评价报告。4.3基本要求4.3.1应注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针对性和实用性。4.3.2应充分利用遥感资料,全面收集研究以往资料与成果;以地面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山地工程、样品采集、地球物理勘查等方法手段。4.3.3充分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数据应准确可靠,结论应明确具体。4.3.4调查范围应包括矿山采矿登记范围和矿业活动明显影响到的区域。4.3.5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比例尺不小于1:5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集中发育区、危害程度较严重以上2

6DB41/T2278—2022的区域,调查比例尺应不小于1:1万。4.3.6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宜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法,按照影响严重、较严重和较轻三个等级进行评价。4.3.7应按照规定格式,编写成果报告,编制相关图件,建立调查数据库。4.4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见图1。图1技术路线图3

7DB41/T2278—20225设计书编写5.1在充分收集以往工作成果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进行遥感初步解译,开展野外踏勘、初步了解地质环境条件、矿业布局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编写设计书。5.2设计书主要包括项目概况、调查区概况、以往工作程度、区域地质环境概况、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总体工作部署及年度工作安排、实物工作量、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内容,设计书编写格式参考附录A。5.3设计书应由项目来源单位组织审查和审批,设计书经过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6矿山地质环境调查6.1调查内容6.1.1矿山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矿山企业名称、矿山企业性质、矿山生产能力、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开采历史和现状、矿山开拓、采区或开采阶段布置、开采方式(方法)等情况(见附录B的表B.1)。6.1.2地质环境背景6.1.2.1气象与水文调查区的气象和水文特征;主要河(湖)及其它地表水体等水文要素。6.1.2.2地形地貌调查采场、边坡、排土场、废渣堆、矸石山、尾矿库的微地貌形态及特征。6.1.2.3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区域及调查区的地层层序、地质年代、厚度、岩性特征,矿床类型与赋存特征;地质构造轮廓、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发生记录等。6.1.2.4水文地质区域及调查区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岩组的分布、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矿山开采与主要含、隔水层等。6.1.2.5工程地质区域及调查区的岩体结构及风化特征,岩体强度及形变特征,岩体抗风化及易溶蚀性特征;松散覆盖层结构类型与岩性特征等。6.1.2.6土地利用及永久基本农田情况按照GB/T21010—2017的规定分类,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地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权属和地类。4

8DB41/T2278—20226.1.2.7土壤及植被概况调查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调查区的植被类型、分布、面积、覆盖率和先锋植被等。6.1.2.8其他人类工程活动调查除采矿活动之外的城镇、村庄、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水利电力工程、交通工程、供水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6.1.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6.1.3.1矿山地质灾害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原因、处置情况等;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所处位置、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地下开采的矿山主要调查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主要调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见附录B的表B.2~表B.6)。6.1.3.2含水层破坏按照GB/T14848—2017、DZ/T0282—2015相关规定,矿山含水层破坏调查包括采矿活动影响到的含水层类型、矿坑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矿坑排水量、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被疏干的含水层面积、含水层遭受影响的区域面积、影响对象等。含水层破坏调查一般针对地下开采的煤矿山和金属矿山以及露天开采的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矿山一般调查含水层疏干、地表水联通地裂缝串层污染;露天开采的矿山主要调查尾矿渣淋滤液对含水层污染情况(见附录B的表B.7)。6.1.3.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包括采矿活动影响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类型、位置、面积、破坏方式、影响程度以及对周边地质遗迹情况破坏等。地下开采矿山主要调查煤矸石、尾矿库等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露天开采矿山主要调查排土场、采坑、尾矿库等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见附录B的表B.8)。6.1.3.4土地资源破坏包括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类型、位置、面积、权属、损毁程度、已治理面积、治理措施等。6.1.4矿山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6.1.4.1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包括采矿活动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类型、堆放位置;排放场年排放量、累计积存量、主要有害物质、危害对象、影响范围、年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方式、已采取的防治措施等。重点调查煤矸石堆、弃渣场、尾矿渣等堆放和利用(见附录B的表B.9)。6.1.4.2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包括采矿活动排放废水类型、废水处理、排放去向、年排放量、主要有害物质、危害对象、影响范围、年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方式、已采取的防治措施等。主要调查地下开采的煤矿、金属矿山废水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见附录B的表B.9)。5

9DB41/T2278—20226.1.5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包括已实施治理的内容、治理时间、资金投入渠道、资金额、综合治理面积、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成效、治理经验等。6.2调查方法6.2.1资料收集应充分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a)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包括气象与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矿区所在区域以往遥感资料、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城镇开发边界、植被概况、其他人类工程活动,要尽可能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及剖面图;b)重点收集矿山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勘查、设计及竣工资料;c)矿区周边社会经济概况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资料。6.2.2遥感解译6.2.2.1采用最新的遥感资料,通过遥感解译掌握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呈面状分布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场、尾矿库、矸石堆、废渣堆等的规模、分布和危害程度;6.2.2.2不同工作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要求见表1,具体工作按照CH/T3007.2—2011、CH/T3012—2014相关规定进行。表1不同工作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要求工作区域数据源数据分辨率成图比例尺区域遥感影像≤2m≥1:5万矿山遥感影像或者航片≤1m≥1:1万重点区域航片≤20cm≥1:20006.2.2.3将处理后的正射影像数据源叠加1:2000~1:50000地形图解译,并填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解译记录表,见表2。表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解译记录表2图斑编号坐标地质环境问题面积(hm)解译标志Tb01XY坐标具体类型00.00截图6.2.2.4根据遥感解译结果,按照CH/T3007.2—2011的规定制作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解译图(比例尺1:2000~1:50000)。6.2.3走访、座谈通过走访矿山周围群众了解矿山开采历史上发生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及对矿区周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走访3~5人对当地有关矿山开采历史、环境变化较熟悉的常驻人员。6

10DB41/T2278—2022通过召开由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了解矿山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现场照片、录音或者录像等多媒体资料应妥善保存。6.2.4实地调查6.2.4.1以矿山作为基本单元,在遥感解译基础上进行核实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精度1:50000的调查布设控制性调查路线间距一般为300m~500m,控制性调查点数每平方千米不少于2点,其他比例尺精度调查可在此基础上插分计算调查路线间距和控制性调查点密度,不得漏查重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见附录B的表B.10)。6.2.4.2野外调查工作底图应采用基于遥感解译结果制作的相应工作比例尺标准分幅图,图面误差不超过图上1mm。6.2.4.3用GPS定位上图、存储,用野外记录本作好野外记录,应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区)的中心定位,不能到达问题点(区)中心的应在问题的重要部位定位;仔细填写有关表格,要做到记录本、工作底图、表格、照片相对应,照片上应显示照相时间、问题名称、位置,照片内容包括矿山全貌、地下开采矿山的主井口、露天开采矿山的采场及典型地质环境问题全貌和局部等。6.2.4.4在调查过程中应进行典型工程地质剖面或水文地质剖面测绘,绘制剖面(断面)图。在典型地段、问题点(区)可按照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绘制素描图,有关图件满足相关要求。6.2.4.5对矸石堆及各种地质灾害的规模、井(泉)流量等需定量描述的数据,应采用相关的测量工具实测获得,不能目估确定。6.2.4.6如矿区存在的重大或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需进行详细的专项调查。6.2.5地球物理勘查对于历史形成的采空区通过资料收集、走访、座谈仍无法获取信息,以及一些因为矿山开采产生的大的滑坡体结构被植被、第四系掩盖的,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查方式进行调查;根据工作内容、调查对象及地质环境条件确定有效的方法,如电法、磁法、地震、放射性等。6.2.6山地工程及钻探如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可采用浅井、探槽、钻探等工程手段对渣堆、滑坡、地面塌陷、地下含水层破坏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按照GB/T32864—2016、DZ/T0282—2015相关要求,达到相应的工程施工标准;工程施工结束或野外验收后应及时恢复原样。6.2.7样品采集分析6.2.7.1样品采集与测试的目的是评价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6.2.7.2野外取样包括岩土样品、地下水水质样品,取样点采取点面结合的原则进行部署。岩土样品采集按照JGJ/T87-2012的规定;水质样品的采集、保存、指标的分析测试要求按照GB3838—2002、HJ494—2009的规定。6.2.7.3地下水水质采样范围包括抽水试验孔(井)、民井及泉、监测井等。6.2.7.4地下水水质野外取样记录见附录B的表B.11。7数据库建设7.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包括原始资料数据库、综合成果数据库。7

11DB41/T2278—20227.2原始资料数据库内容包括收集的资料、调查的资料、样品测试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7.3综合成果数据库包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图、矿山地质环境防治规划图等综合性成果。7.4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按规定格式入库。8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8.1评价原则8.1.1客观、真实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客观反映当地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成果,其评价过程要客观,结果能全面反映真实的情况。8.1.2全面评价突出重点评价结果应充分体现调查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状况,兼顾重点矿山、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8.2评价范围按照4.3.4规定。8.3评价因子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8.4评价方法、分级及分区根据选取评价因子并进行单元格剖分,剖分规格为5km×5km,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各单元格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危害程度对单元格的等级赋值,按照表3分别对矿山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分级评价,赋以较轻、较严重、严重;然后对每个单元格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单因子评价结果叠加后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较轻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和严重影响区。表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分级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产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破坏基本农田生导水通道可能性大3破坏耕地大于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d响和破坏程度大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2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2hm行政村、重要交通干线、重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大破坏林地或草地严重要工程设施及各类保护区安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幅下降,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2大于4hm全失严重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破坏荒地或未开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发利用土地大于20损失大于500万元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重2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生产、生活供水困难hm8

12DB41/T2278—2022表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续)分级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破坏耕地小于等生的可能性较大矿井正常涌水量3000m3/d~2响和破坏程度较大于2hm影响到村庄、居民聚居10000m3/d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破坏林地或草地区、一般交通线和较重要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较严重22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2hm~4hm工程设施安全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破坏荒山或未开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严重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发利用土地济损失100~500万元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产生活供水22重10hm~20hm受威胁人数10~100人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的可能性小矿井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响和破坏程度小破坏林地或草地2影响到分散性居民、一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小于等于2hm较轻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度小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破坏荒山或未开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发利用土地小于等2济损失小于100万元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于10hm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轻9调查报告编写9.1调查报告大纲调查报告编写大纲参考附录C。9.2调查图件9.2.1总体要求9.2.1.1调查图比例尺成果图件按区域范围进行编制,区域调查比例尺不低于1:5万,矿区比例尺不应小于1:1万。当区域范围较大时,成图比例尺可适当缩小,但重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1000。9.2.1.2图形字典数据格式统一采用shp、dwg、wt(wl、wp)等格式;图形数据文件命名统一采用“区域序号+要素简称”格式,每个工程文件都提供元数据,说明图件的投影参数、坐标系以及各点、线、面层的含义等内容。9.2.1.3图形完整性成果图件应符合GB/T958—2015、GB6390—1986、DZ/T0157—1995、DZ/T0179—1997的规定,图件表示方法合理、层次清楚,清晰直观,图式、图例、注记齐全,读图方便。9.2.2实际材料图9

13DB41/T2278—2022图面上主要反映本次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内容包括:a)地理要素:地形等高线、控制点;地表水系、水库、湖泊;重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管线;人文景观、地质遗迹、供水水源地等各类保护区;b)地质环境背景要素:矿区地层岩性(产状)、主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要素(如井、泉分布)等;c)图上应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矿产图例符号和矿产名称代号按照GB/T958—2015的规定;d)调查工作部署及实物工作量:调查的矿山、日期、调查手段和范围、取样点位置等内容。取样点的图元属性结构见表4。表4图元属性结构序号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点位数1取样点的矿山名称字符串64字符—2取样点的坐标X长整型1023取样点的坐标Y长整型1024取样时间日期型10—注1:根据实地调查矿山的地理坐标(地下开采矿山为主井井口经纬度坐标、露天开采矿山为矿山中心点经纬度坐标),在地理底图上绘制出矿山点。注2:在图上标注调查测量点、取样点以及其他代表性的点;用闭合曲线标注出遥感调查解译范围;用闭合曲线标注出物化探测量范围;另外应在图上标注出钻探点位,浅井位置,槽(坑)探位置。调查日期、遥感影像类型、影像获取时间、物化探方法、钻探深度、浅井深度、槽探长度和深度等作为相关图元属性进行表示。9.2.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和规模等。内容包括:a)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按照DZ/T0223—2011附录K的表K.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例符号表示;c)可用镶表详细说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地理位置、分布范围与规模、影响程度、形成时间、防治情况等。可根据需要附综合地层柱状图、综合地质剖面图等镶图。9.2.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图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评价分区。内容包括:a)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矿山分布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用不填充颜色的多边形标出矿区范围,矿区范围较小无法用多边形表示时用符号表示出矿产种类、矿山规模。用图例符号标识矿区内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规模;c)评价分区:色标和色号按照DZ/T0223—2011附录K的表K.3。矿区范围较小无法用多边形表示的矿区可以用放大的镶图表示分区结果;d)其他镶图和镶表:可根据需要附专门性镶图,如地貌单元分区图、矿体顶底板等值线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等;还可以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加以说明;9.2.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图10

14DB41/T2278—2022图面上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及对策措施等。内容包括:a)地理要素、地质环境背景要素同实际材料图;b)保护与治理分区:分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用普染色表示,分区依据见表5,色标和色号按照DZ/T0223—2011附录K的表K.4;用镶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加以说明;c)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布设:主要反映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部署,根据区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与特征,分别在防治区和治理区内表示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点、矿区地下水监测点等的分布。用镶表表示出监测点的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法。表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依据分区名称分区依据工作区范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禁采区。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名胜区、城市饮用水源地、重大工程规划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交通干道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区域,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工作区范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矿产资源限采区和开采区(鼓励开采区)。该区域的采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区矿活动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但通过采取措施可以预防控制破坏程度矿产资源开发已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应采取相应措施治理恢复的区域。包括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严重影响区、较严重影响区,以及也需治理的部分轻微影响区11

15DB41/T2278—2022AA附录A(资料性)设计书编写提纲A.1前言A.1.1任务来源A.1.2目标任务A.1.3作起止时间A.2以往的工作评述A.2.1以往工作程度A.2.2存在的主要问题A.3区域概况A.3.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A.3.2矿产资源开发现状A.3.3矿山地质环境概况A.4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A.4.1技术路线按照4.4。A.4.2工作方法按照6.2。A.5工作部署A.5.1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阐述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工作顺序。A.5.2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工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阶段提出工作内容,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A.5.3技术工作方法A.5.4工作安排A.5.4.1调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分层次,内容与任务衔接,哪些方面工作,具体参照本文件规定的调查内容。12

16DB41/T2278—2022A.5.4.2工作部署A.6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的实物工作量。A.7预期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A.7.1预期总成果A.7.2年度成果A.7.3社会经济效益A.8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A.8.1组织机构A.8.2人员安排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A.9经费预算A.9.1预算编制说明A.9.2经费预算表A.10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A.10.1质量保障保障任务完成,保证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包含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人员组织,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开展的技术培训措施等。A.10.2安全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A.11附件A.11.1附图A.11.2附表B13

17DB41/T2278—2022BC附录B(资料性)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表样式B.1矿山基本情况调查表样式见表B.1。表B.1矿山基本情况调查表(生产、生活用水)野外编号:调查区(市、县)+矿山编号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号所属图幅编号矿山地址市县乡(镇)村组矿山中心坐标N:°′″E:°′″H:m拐点坐标2□在建□生产□闭坑矿区面积(km)生产现状□政策关闭□废弃矿类矿种建矿时间年月服务年限年闭坑时间年月采矿方式□井工□露天□复合□其它生产能力(万t/年)矿山规模□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选矿能力(万t/年)最大采深m采厚采空区面积(公顷)经济类型采出矿石量(万t)用水水源含水层保护措施计提矿山地质环境(万元)治理恢复方案审批年月治理恢复基金数额内容方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投入国家:地方:企业:(万元)资金投入(万元)起止治理面积治理内容2主要治理措施治理成效时间中央地方自筹其它(hm)矿山地质灾害地质土地占用破坏环境治地形地貌破坏理含水层破坏其它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14

18DB41/T2278—2022B.2表B.1填写说明如下:a)矿山名称:为矿山全称,要求与采矿许可证一致;b)采矿许可证号:矿业权核查后的采矿许可证号,证号长度为16位数字;c)矿山地址:矿山所在地详细地址;d)矿山中心点坐标:矿山所在地经纬度坐标,用度、分、秒表示;地下开采以井口坐标为准,露天开采以矿区中心点为准;e)矿山拐点坐标:按采矿许可证上矿山范围填写;f)矿山面积:采矿许可证上的矿山面积,如无采矿许可证按矿界范围之内在地形图上投影的平2面面积填写,单位:km;g)生产现状:按在建、生产、闭坑、政策性关闭和废弃矿山填写;闭坑矿山指按设计资源量采空终止开采的矿山;政策性关闭矿山指因受国家、地方环保、资源整合等政策影响而关闭停产的矿山;废弃矿山指已停产但未进行闭坑申请的,以及私挖乱采形成的废弃无主矿山。h)矿类:按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铂族金属、贵金属、特种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化工原料非金属、建材及其它非金属、水气矿产填写;i)矿种:按GB/T958-2015填写;j)建矿时间:是指矿山开始建设的时间,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k)服务年限:填写矿山从生产到闭坑的时间;l)闭坑时间:闭坑矿山填写,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m)采矿方式:按井工、露天、复合(井工+露天)和其它方式填写;n)生产能力:指调查前一年的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单位:万t;o)矿山规模:根据生产能力,依据见DZ/T0223—2011附录D.1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填写;p)选矿能力:指矿山本身所有的选矿厂调查前一年的实际选矿能力,单位:万t;q)最大采深:指目前所已开采最深部矿体的顶板距地表的高度,单位:m;r)采厚:已开采矿体的平均厚度,单位:m;s)采空区面积:指采矿后所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若有多个采空区,为各采空区面积之和,单位:公顷;t)经济类型:按国有、集体、个体、合资、外商独资、其它填写,选择其它类需要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经济类型名称;u)采出矿石量:至调查之日为止,累计已开采矿石总量,单位:万t;v)计提治理恢复基金数额:至调查时为止累计已计提治理恢复基金数量,单位:万元;w)开采与修复恢复方案审批:填写方案通过审批的时间,确定到某年某月;x)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按实际情况填写监测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经费投入情况;y)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按地质灾害、土地占用破坏、地形地貌破坏、含水层破坏分项填写。(1)治理起止时间:填写治理的起止时间,填写治理的开始时间和验收时间,精确到某年某月;(2)资金投入:按中央、地方、自筹和其它分项填写,单位:万元;(3)治理面积:填写2已经完成治理恢复的面积,单位:公顷(hm);(4)主要治理措施:按拦挡、充填、平整、注浆、排水、锚固、其它填写,其它的要写明措施类型;(5)治理成效:按照覆绿面积,避险,废渣、废水年综合利用率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5

19DB41/T2278—2022B.3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样式见表B.2。表B.2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矿山名称:编号矿山编号+地质灾害编号发生时间□已发生(年月日)□潜在崩塌坐标N:E:高程坡顶:m;坡底:m斜坡类型□自然土质□自然岩质□人工岩质□人工土质崩塌类型□倾倒式□滑移式□鼓胀式□拉裂式□错断式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微地貌地质时代岩性产状构造部位地震烈度□陡崖□陡坡环境崩塌环境∠□缓坡□平台土地利用□耕地□草地□园地□林地□建筑□其它3分布高程(m)坡高(m)坡长(m)坡宽(m)厚度(m)体积(m)规模等级坡度(°)坡向(°)□巨型□大型□中型□小型裂隙组块度(长×宽×高)全风化带深度结构类型厚度(m)卸荷裂缝深度(m)岩数(组)(m)(m)质□整体块状□块裂□碎裂□散体结构特征土的名称及特征下伏基岩特征土名称密实度稠度岩性时代产状埋深(m)质□密□中∠危□稍□松岩名称部位特征初现时间体特□拉张裂缝征□剪切裂缝□地面隆起现今变形破坏迹象□地面沉降□剥、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目前稳定程度□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今后变化趋势□稳定□较稳定□不稳定3长度(m)宽度(m)厚度(m)体积(m)坡度(°)坡向()°坡面形态堆积体□凸□凹□直□阶特征目前稳定程度□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今后变化趋势□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死亡人数损坏房屋毁路(m)毁渠(m)其它危害直接损失(万元)间接损失(万元)户间已造成危害灾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森林危害对象崩塌危害□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威胁人数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潜在危害□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森林危胁对象□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监测建议□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防治建议□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应急排危除险□立警示牌照片记录补充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16

20DB41/T2278—2022表B.2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续)崩塌及其隐患描述平面图示意图剖面图17

21DB41/T2278—2022B.4矿山滑坡及其隐患调查表样式见表B.3表B.3矿山滑坡及其隐患调查表矿山名称:编号发生时间已发生□(年月日)潜在滑坡□坐标N:E:高程:坡顶m;坡脚:m滑坡类型□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滑体性质□岩质□碎块石□土质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微地貌地下水类型地质□孔隙水□潜水岩性时代产状构造部位地震烈度□陡崖□陡坡环境□裂隙水□承压水□缓坡□平台∠□岩溶水□上层滞水滑坡坡高(m)坡度(°)控滑结构面环境□层理面□层内错动带原始坡形类□片理或壁理面□构造错动带斜坡产状□凸形□平直型□节理裂隙面□断层□凹形□阶状□覆盖层与基岩接触面□老滑面2体积坡度长度(m)宽度(m)厚度(m)面积(m)3规模等级坡向(°)(m)(°)外形□巨型□特大型特征□大型□中型□小型平面形态□半圆□矩形□舌形□不规则滑体特征滑床特征滑坡岩性结构碎石含量(%)块度(cm)岩性时代产状基本□可辨层次□≤5□5~10特征∠□零乱□10~50□>50结构特征滑面及滑带特征埋深倾向倾角形态厚度(m)滑带土名称滑带土性状(m)(°)(°)□线形□弧形□粘土□粉质粘土□阶形□起伏□含砾粘土土地利用□耕地□草地□园地□林地□建筑□其它名称部位特征初现时间□拉张裂缝□剥、坠落现今变形迹□剪切裂缝□树木歪斜变形活动象□地面隆起□建筑变形特征□地面沉降□渗冒浑水变形活动阶段□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变形阶段□剧烈变形阶段□破坏阶段□休止阶段目前稳定状况□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发展趋势分析□稳定□较稳定□不稳定间接损失已死亡人数损坏房屋毁路(m)毁渠(m)其它危害直接损失(万元)(万元)造户间成灾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危滑坡□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害危害对象危害□森林□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潜威胁人数威胁财产(万元)在险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危□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危胁对象害□森林□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监测建议□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防治建议□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应急排危除险□立警示牌照片记录补充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18

22DB41/T2278—2022表B.3矿山滑坡及其隐患调查表续)滑坡及其隐患描述平面图示意图剖面图19

23DB41/T2278—2022B.5矿山泥石流及其隐患调查表样式见表B.4。表B.4矿山泥石流及其隐患调查表矿山名称:编号发生时间已发生□(年月日);潜在泥石流□沟口位置N:E:高程m水动力沟口巨石ΦaΦbΦc□暴雨□冰川□溃决□地下水类型大小(m)补给途径□面蚀□沟岸崩滑□沟底再搬运补给区位置□上游□中游□下游扇形地完整性(%)扇面冲淤变幅±发展趋势□下切□淤高沟口扇形扇长(m)扇宽(m)扩散角(°)地特征挤压大河□河形弯曲主流偏移□主流偏移□主流只在高水位偏移□主流不偏地质构造□顶沟断层□过沟断层□抬升区□沉降区□褶皱□单斜地震烈度(度)滑坡活动程度□严重□中等□轻微□一般规模□大□中□小不良地质人工弃渣活动程度□严重□中等□轻微□一般规模□大□中□小体情况自然堆积活动程度□严重□中等□轻微□一般规模□大□中□小土地利用林地园地草地耕地建筑其它:(%)防治措施□有□无类型□稳拦□排导□避绕□生物工程监测措施□有□无类型□雨情□泥位□专人值守□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森林危害对象□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造成危害死亡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灾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泥石泥石流□泥流□泥石流□水石流暴发频率(次/年)流特类型□沟谷型□山坡型征3冲出方量(m)规模等级□巨型□大型□中型□小型泥位(m)泥石流综合评判1.不良地质现象□严重□中等□轻微□一般2.补给段长度比(%)3.沟口扇形地□大□中□小□无4.主沟纵坡(‰)5.新构造影响□强烈上升区□上升区□相对稳定区□沉降区6.植被覆盖率(%)7.冲淤变幅(m)±8.岩性因素□土及软岩□软硬相间□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硬岩9.松散物储量□V型谷(谷中谷、U型谷)10.山坡坡度(°)11.沟槽横断面432(10m/km)□拓宽U型谷□复式断面□平坦型212.松散物平均厚(m)13.流域面积(km)14.相对高差(m)15.堵塞程度□严重□中等□轻微□无123456789101112131415总评分分易发程度□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不易发发展阶段□发育期□旺盛期□衰退期□停歇或终止期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潜在险情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危害□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森林□威胁对象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监测建议□雨情□泥位□专人值守防治建议□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应急排危除险□立警示牌照片记录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20

24DB41/T2278—2022表B.4矿山泥石流及其隐患调查表(续)泥石流及其隐患描述平面图示意图剖面图21

2522DB41/T2278B.6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样式见表B.5。表B.5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2022序量级划分影响因素权重号严重(A)得分中等(B)得分轻微(C)得分一般(D)得分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严21崩塌滑坡发育,多浅层16有零星崩塌、滑坡12无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自然重,多深层滑坡和大型崩滑坡和中小型崩塌,有零和冲沟存在冲沟或发育轻微10.1591和人为的)的严重程度塌,表土疏松,冲沟十分发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育2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0.118>601660~301230~108<101河形无变化,大河河形弯曲或堵塞,大河主河形无较大变化,仅大无河形变化,3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0.1081411主流在高水偏,低水71流受挤压偏移河主流受迫偏移主流不偏不偏4河沟纵破(度,‰)0.090>12°(213)1212°~6°(213~105)96°~3°(105~52)6<3°(52)1抬升区,4~6级地震相对稳定区,4级强抬升区,六级以上地震沉降区,构造影5区域构造影响程度0.0759区,有中小支断层或无断7以下地震区,有小断51区响小或无影响层层6流域植被覆盖率(%)0.067<10910~30730~605>6017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0.062>282~161~0.24<0.21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8岩性影响0.054软岩、黄土6软硬相间54硬岩1岩沿沟松散物贮量94320.054>10610~555~14<11(10m/km)>32°32°~25°25°~15°<15°10沟岸山坡坡度度(‰)0.0456541(625)(625~466)(466~286)(268)11产沙区沟槽横断面0.036V型谷、谷中谷、U型谷5拓宽U型谷4复式断面3平坦型112产沙区松散物平均厚度(m)0.036>10510~545~13<11213流域面积(km)0.036<555~10410~1003>100114流域相对高差(m)0.030>5004500~3003300~1003<100115河沟堵塞程度0.030严4中3轻2无1

26DB41/T2278—2022B.7矿山地面塌陷调查表样式见表B.6。表B.6矿山地面塌陷调查表矿山名称:区域边N:E:;N:E:;N:E:编号界坐标N:E:;N:E:;N:E:21长轴m;短轴m;深度m;面积m□圆形□方形□长方形□其它:塌22长轴m;短轴m;深度m;面积m□圆形□方形□长方形□其它:陷2坑3长轴m;短轴m;深度m;面积m□圆形□方形□长方形□其它:塌24长轴m;短轴m;深度m;面积m□圆形□方形□长方形□其它:陷分布、发育及发生发展情况坑塌个数分布面积排列长列始发盛发开盛发截停止时2发展变化陷(km)形式方向时间始时间止时间间区□群集式□停止□趋增强□长列式□趋减弱延伸倾向倾角宽度序号形态长度(m)深度(m)性质方向(°)(°)(m)□直线□拉张1□折线□平移□弧线□下错单缝特征2伴3生4裂缝5分布、发育及发生发展情况2展布方阶步群缝特征缝数分布面积(km)间距(m)排列形式向指向□平行□斜列□环围□杂乱无章地貌区丘陵区□黄土塬区□平原区□山地区□戈壁沙漠区□其它:地貌土层时代土性厚度(m)特征岩层时代岩性厚度(m)破坏农田亩;毁损房间;人员伤亡:人直接经万元破坏铁路□公路□通讯设施□高压线路□济损失33危河流m/s现流量m/s减少□断流□干枯□害3泉现流量m/s泉流量变化变化不明显□减少□干枯□井水水位下降m;干枯时间:变化不明显□主要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少量枯死□部分枯死□大部分枯死□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万元田地亩房屋间潜在危胁对象□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危胁□森林□公路□河流□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已采取治理措施投入及成效费用(万元),来源:治理面积(公顷)防治工作建议措施:投入:治理面积:照片编号补充说明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23

27DB41/T2278—2022B.8表B.2~表B.6填写说明如下:a)编号:矿山地质灾害情况调查表的序号。b)地震烈度:根据相关标准,选择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填写。c)经济损失:填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单位万元;d)死亡人数:填写该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e)土地利用:按耕地、草地、园地、林地、建筑、其它选择填写,建筑指GB/T21010-2007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中,5-11类合并为建筑用地。f)一个地质灾害填一张表,例如两个崩塌填两张崩塌表格。g)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表格,如塌陷区、裂缝区是分开的,分表填写,各表只填写塌陷内容或地裂缝内容。h)地质灾害编号,崩塌:BT+序号;滑坡:HP+序号;泥石流:NS+序号;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单区或复合区):DLT+序号。24

28B.9山地下含水层影响破坏调查表样式见表B.7。表B.7矿山地下含水层影响破坏调查表矿山名称: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岩溶充水矿床采矿活动影响的含水层类型□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岩溶含水层受影响的主要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采矿活动对含水岩组的影响名称岩性厚度埋深富水性渗透系数溶解性总固体水化学类型影响方式结构水位水质□抽排□污染□揭穿□压实□下降m□改变□串漏□其它□其它□疏干□其它□不改变□抽排□污染□揭穿□压实□下降m□改变□串漏□其它□其它□疏干□其它□不改变□抽排□污染□揭穿□压实□下降m□改变□串漏□其它□其它□疏干□其它□不改变□抽排□污染□揭穿□压实□下降m□改变□串漏□其它□其它□疏干□其它□不改变矿坑排水量(万t/年)最低排水点高程m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hm2)□地下水□大气降水矿坑水来源矿坑充水途径□断裂构造□岩溶塌陷□底板突破□顶板破坏□采空裂缝□其它□地表水□老窑或废弃矿井积水周边井泉3□井水位下降幅度:m;□泉流量减少幅度:m/s;□变化不明显;水位变化地下水超标倍数影响范围(公顷)主要污染物DB41/T2278监测井(点)数量监测内容监测层位监测频率监测结果地下水监测与上面调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补充说明2022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25

29DB41/T2278—2022B.10表B.7填写说明如下:a)矿床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床充水类型按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选择填写;b)采矿活动影响的含水层类型: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按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和岩溶含水层三类,选择填写采矿活动影响到的主要含水层类型,可多选;c)受影响的主要含水岩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受采矿影响的各含水岩层的名称、岩性、厚度、埋深、富水性、渗透系数、溶解性总固体以及水化学类型等水文地质特征数据;d)采矿活动对含水岩组的影响:填写采矿活动含水岩组的影响方式,并填写结构、水位、水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方式按抽排、污染、串漏和其它选择填写;结构破坏结果按揭穿、压实和其它选择填写;水位影响结果按水位下降及程度、疏干和其它选择填写;水质影响结果填写改变或不改变;3e)矿坑排水量:调查日的前一年采矿过程中排出的矿坑水数量,单位:m;f)矿坑最低排水点高程:抽排矿坑水的最低抽取位置的高程数据,单位:m;g)矿区地下水位下降面积:由于抽排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区域在地表的投影面积,单位:2公顷(hm);h)矿坑水来源:采矿活动中抽排的矿坑水其补给来源,按地下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和老窑或废弃矿井积水选择填写;i)矿坑充水途径:矿坑水的补给途径,按断裂构造、岩溶塌陷、底板破坏、顶板破坏、采空裂缝和其它选择填写,可多选;j)周边井泉水位变化:抽排地下水引发的矿区及其周边的井、泉水位变化情况。按井水位下降幅度、泉流量减少幅度和变化不明显选择填写;k)地下水主要污染物: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超过地下水背景值的水质指标。l)超标倍数:指地下水主要污染物超过背景值的倍数。m)污染范围:采矿活动污染的地下水分布面积。n)地下水监测:矿业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采取的监测措施,按监测井(点)数量、监测内容、监测层位、监测结果分项填写。监测内容主要按水位、水质、水量、水温选择填写,可多选;监测层位填写地下水监测的含水层名称和类型;监测结果填写与监测内容对应的变化程度。26

30DB41/T2278—2022B.11地形地貌及土地破坏野外调查表样式见表B.8。表B.8地形地貌及土地破坏野外调查表矿山名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平原;□山脚;□斜坡;□河谷;□阶地;□冲沟;□洪积扇;□残丘;□洼地;□其它;□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废石(土、渣)堆场;□尾矿库;□煤矸石堆;□地面塌陷;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方式□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其它地形地貌破坏影响对象影响程度□严重□较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类型□典型地层剖面;□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点;□地质公园□轻微各种自然保护区□严重□较严重□在核心区;□在保护区;□在缓冲区;□不在范围内□轻微城市周边□严重□较严重□景观破坏明显,距离城市周边km;□不明显□轻微主要交通干线两侧□严重□较严重□景观破坏明显,距离交通干线km;□不明显□轻微其它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露天采场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工业广场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废石(土、渣)堆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222场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尾矿库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煤矸石堆222土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地2222破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地面塌陷222坏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类2222型地裂缝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222及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面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积崩塌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滑坡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泥石流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其它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2222耕地□hm;林地□hm;草地□hm;园地□hm;222建筑□hm;其它□hm永久基本农田□hm污染土地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照片编号文字描述及平、剖面图注意可治理性,治理方向等(数据)。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27

31DB41/T2278—2022B.12表B.8填写说明如下:a)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填写遭受影响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在列出的相应类型前的方格中打钩,如为“其它”,将具体景观类型填写于其后。b)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方式:填写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原因,在列出的相应方式前方格中打钩,如选其它,将具体破坏方式填写于其后。c)地形地貌破坏影响对象:按破坏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分四类在对应的类型后选择填写相应内容。d)影响程度:指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景观相应的影响程度,按严重、较严重、轻微三级选择填写。e)土地破坏类型及面积:按采矿场、工业广场、废石(土、渣)堆场、尾矿库、煤矸石堆、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其它以及污染土地分项填写土地破坏的类型及面积;土地破坏类型分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建筑、其它选择填写,并填写每一类土地2的面积,单位为公顷(hm)。f)主要污染物:土壤中受矿业活动影响超过背景值的元素或离子。g)超标倍数:主要的污染元素或离子超过背景值的倍数。28

32DB41/T2278—2022B.13废水、废液、固废野外调查表样式见表B.9。表B.9废水、废液、固废野外调查表矿山名称:废水废液年产出量年排放量类型有害物质排放水标准排放去向利用方式影响对象33(万m)(万m)□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矿坑水□人畜饮水□农牧业□其它□泉水□其它□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选矿废水□人畜饮水□农牧业□其它□泉水□其它□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堆浸废水□人畜饮水□农牧业□其它□泉水□其它□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洗煤水□人畜饮水□农牧业□其它□泉水□其它□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活废水□人畜饮水□农牧业□其它□泉水□其它合计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年产出量年利用量破坏面积类型利用方式有害物质影响对象2(万t)(万t)(万t)(hm)□筑路;□填料;尾矿□制砖;□其它;废石(土)□筑路;□填料;渣□制砖;□其它;□筑路;□填料;煤矸石□制砖;□其它;□筑路;□填料;其它□制砖;□其它;合计文字描述及平、剖面图: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29

33DB41/T2278—2022B.14表B.9填写说明如下:a)废水废液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洗煤水、生活废水填写各类废水的年产出量、有害物质、年排放量、排放水质量等级、排放去向、利用方式和影响对象:31)年产出量:矿业开发每年产生的各类废水数量,为调查日上一年数据,单位:万m;2)有害物质:矿业开发产出的各类废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含多种有害物质时用分号隔开;3)年排放量:矿业开发每年产生的各类废水除循环利用外排放到外部环境中的数量,为调3查日上一年数据,单位:万m;4)排放水标准:按照地下水水质标准填写排放到环境中的废水废液的水质标准;5)排放去向:排放到外部环境中的各类废水废液的排放去向,主要填写废水池(坝)、水库、河流、沟渠、鱼塘、尾矿库、农田、老窑洞一种或多种,其它的填写相应类型;6)利用方式:利用矿业废水废液的方式,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牧业用水及其它中选出一种或多种,选其它类的,填写相应类型;7)影响对象:排放到外部环境中的各类废水废液影响的对象,按农业灌溉、人畜饮用、泉水、其它填选一种或多种,选其它类的要填写相应类型;b)固体废弃物按矿山实际情况分别填写矿业开发产生尾矿、废石(土)渣、煤矸石及其它固体废弃物的累计积存量、年产出量、年利用量、利用方式、有害物质、影响对象及破坏面积数据:1)累计积存量:填写截至填表时累计积存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单位为万t;2)年产出量:填写调查日上一年度产出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单位为万t;3)年利用量:填写调查日上一年度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单位为万t;4)利用方式:填写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方式,在列出的相应选项前面的方格内打钩,如选“其它”,将具体方式填写于其后;5)有害物质:填写固体废弃物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可填写多种物质,按危害程度列出;6)影响对象:受固体废弃物堆放影响的周边物体,选择居民地、农田、厂矿、水库、河流、沟渠、公路、铁路、其它填写,如为其它类的,将具体方式填写于其后;27)破坏面积:填写堆放固体废弃物的场地面积,单位为公顷(hm)。30

34DB41/T2278—2022B.15控制性调查点登记表样式见表B.10。表B.10控制性调查点登记表地理位置:市乡(镇)村图幅编号:GPS编号:统一编号:照片编号:坐标:NEH地层:岩性:产状:∠地层地层分界:褶皱:向斜□背斜□其他□构造断层:□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其他基本地质概地貌□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其他况微地貌□陡崖□陡坡□缓坡□平台□其他植被发育程度□发育□较发育□不发育土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建筑□其他土壤类型□褐土□棕壤土□潮土水文地质及其他地质环境问题描述示意图调查人:记录人:审核人:调查日期:年月日31

35DB41/T2278—2022B.16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记录表样式见表B.11。表B.11地下水水质样品采集记录表样品编号天气水样类型井□泉□其它:E°'"取样位置坐标高程mN°'"水位埋深m井深m井径m是否完整井是□否□建井时间井用途农田灌溉□人畜饮用□工矿生产□其它:井井的类型筒井□管井□井壁结构砖砌□片石砌□铁管□其它:承压类型潜水□承压水□含水层岩性松散沉积物□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3类型上升泉□下降泉□流量m/s泉颜色:温度:(℃)气温:(℃)物理性状透明:气味:地表水体地表水体取样位置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其它:颜色:温度:(℃)气温:(℃)物理性质透明:气味:污染源类型矿坑水□选矿水□冶炼水□矿浆□尾矿废渣□其他:污染源污染源位置河道外□m,河道边□河道中□气温℃TDSmg/LEhmv水样现场测试水温℃pHDomg/L容器+体积+固定剂玻璃瓶+(mL)+()酸塑料瓶+(mL)+()碱分析项目照片编号周边环境描述:取样点示意图:取样人:记录人:取样时间:年月日32

36DB41/T2278—2022附录C(资料性)调查评价报告编写提纲C.1前言C.2项目概述C.2.1项目背景介绍项目任务来源、目的任务、工期、经费等。C.2.2工作部署、工作方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简要概述工作部署、工作方法以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C.2.3主要成果及质量评述概述调查工作查明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工作方法符合技术要求情况以及调查成果的质量评定。C.3区域概况主要论述调查矿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质环境背景等,按调查的区域分别阐述。C.3.1自然地理C.3.2社会经济概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特征、工业设施及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C.3.3地质环境背景重点阐述与矿山开发关系密切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C.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主要论述调查区域的矿产资源概况与开发利用情况,按调查的区域分别阐述。C.4.1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类型、分布特点、规模、优势矿产资源。C.4.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山数量、规模及开采类型、矿业经济地位、远景开发规划等。C.5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C.5.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分布特征概述本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分布特征。C.5.2生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33

37DB41/T2278—2022详细阐述土地资源破坏、含水层的影响与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等。C.5.3闭坑、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内容参照C.5.2。C.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与成效C.6.1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成效C.6.2生态修复措施及成效C.6.3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利用C.7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C.7.1评价方法C.7.2矿山地质环境分区C.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C.8.1分区原则C.8.2分区方法C.8.3分区C.8.4保护与治理恢复对策建议明确地质灾害及隐患问题的治理措施,预期成效;明确土地破坏的治理恢复措施,可利用、可恢复土地的类型、面积等;明确废水的治理措施,可利用废水量,利用方向等建议;明确废渣的治理措施,可利用固废量,利用方向,堆放场(尾矿库)处置措施等建议。C.9结论与建议C.9.1结论C.9.2建议C.10附件C.10.1成果图件C.10.2调查数据汇总表C.10.3典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照片集。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