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学年台州山海协作体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
1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材料二:创新、创造不仅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任何生产组织(包括产业、行业、工业、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生产和经济组织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需要人、财、物特别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厂房和设备等硬实力,但更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而生产和经济组织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就是直接支撑创新创优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党和国家倡导弘扬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原因之所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把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并且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成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之前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相比,新纲要将科学精神放到了首要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创新发展只有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工程素质与工匠精神,就是说需要“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因为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科学素质是把握、运用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因素,有助于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创新和创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即从这个前提出发并通过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心态以及对他者、社会、生态环境负责的伦理意识和天地情怀。唯有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才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出品质优良的“中国制造”,同时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产业人、新行业人、新工业人和新工程人等新型实践主体。(《创新的软实力: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匠人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B.有人认为,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任何区别。C.直接支撑创新创优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是生产和经济组织文化软实力的内核。D.只有在实践中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才能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型实践主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持同时代的紧密联系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B.手工匠人高超的技艺不是工匠精神的全部内涵。C.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工匠精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不过二者论述的中心并不相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我亦无他,惟手熟尔。”B.纪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2A.郭沫若:“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D.习近平:“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应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强做优“中国制造”?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女人说:“睡了。”“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4“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节选自孙犁《荷花淀》)乙文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节选自茹志娟《百合花》)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荷花淀》选文开头写女人在院里等丈夫回来,是因为水生外出开会,会带回来党组织最新的消息,而很晚未回家,说明斗争形势严峻,她为自己的丈夫担心。B.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荷花淀》风格清新淳朴,华美而真挚,其中选文中的夫妻话别时语短情长,“平中见奇,淡而有味”。C.《百合花》中医生“不用打针了”、“我”的“不要缝了”与新媳妇的“一针一针地缝”,形成对比,后者感情战胜理智。D.《百合花》女主人公设定为新媳妇,其妙处在于突出“新”字,体现女性之美,同时突出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5.《荷花淀》和《百合花》被称为“现代诗体小说的双璧”,下面结合文本对“诗体小说”进行理解,不
5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荷花淀》和《百合花》,作为战争小说,它们风格清新俊逸,语言优美,心理描写细腻,富有抒情诗的意味。B.两篇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小故事,在政治主题之外,还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6A.《荷花淀》和《百合花》两文中的场景描写,都刻意淡化血腥的战争场面描写,这种温馨情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美。B.水生嫂、新媳妇有着美好的心灵,富于典雅诗性美,但她们也有不同点,水生嫂坚韧刚强,新媳妇似水柔情。5.请你写出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1)甲文写水生回到家,问完了父亲和儿子的情况后“笑了一下”,你如何理解水生的“笑”?(2分)(2)“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2分)6.《荷花淀》选文开头两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乙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丙文
7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游,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有删改)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骐.骥.一跃骐骥(qíjì):骏马B.官盛则近谀.谀(yú):谄媚奉承C.小学而大遗.遗(yí):放弃
8A.遣.之读书遣(qiǎn):打发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B.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C.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D.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6.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劝学》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B.“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加强批判的力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一句话则将该段内容轻轻收住。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尽管求学道路不畅,但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学习的机会,后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2)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4分)8.丙文在哪些地方表现了詹鼎爱好学习,并表现出很高的禀赋?(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访秋李商隐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注]时年三十五岁,李商隐被郑亚聘为幕中掌书记,五月到达桂州。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且此次南行,家眷留于长安,远道间关,孑然一身。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桂州地暖无秋色”,诗人登楼访秋,却望不见往年习见的北方秋色,心情格外怅惘。B.全诗扣紧首联“望”字,笔不旁骛,蝉联而下,在宛转曲折中又显得流畅自然,读来一气贯注,天然浑成。
9A.中间两联每两种物象中用动词联结,互相映带,交织融会,顿然产生活泼生动之感。D.七八两句景中有情,丹枫殷勤地报送秋意,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归之情。5.清代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评价李商隐“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善于埋没意绪”,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分)
10(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4.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手法号召革命青年者激流勇进的句子是“,”。(2)《劝学》中“,”两句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一致,说明空想不如学习。(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台州是“山海水城”,倚山面海,兼山海之利,是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是山、海、水和谐的生态福地。境内拥有天台山、神仙居两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三湾相连。台州紧紧围绕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为目标,成为拥有全国为数不多3个海湾的城市,是全国温湿度指数最为宜人的地方之一,空气质量指数长期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从文化内涵看,台州是“和合圣地”,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造就了独具个性的气质。台州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的下汤文化,也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天台山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孕育出了()的“和合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广泛而久远的影响,被习总书记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推进文化先行。台州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一起抓,,,。5.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3分)A.缩影源远流长发祥地博大精深B.剪影渊远流长发祥地包罗万象C.缩影渊远流长发源地蔚为大观D.剪影源远流长发源地洋洋大观6.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构建文化润富高地,打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亮点。B.构建文化润富高地,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打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亮点。C.构建文化润富高地,打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亮点,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D.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打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亮点,构建文化润富高地。
1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①②
12(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①。目前,发酵食品受到不少健康质疑,②。食品发酵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土壤、水源、空气的多种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也会积累下过量亚硝酸盐及有害物质,进而带来潜在的危险;③,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还有,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含有大量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认为发酵食品有害健康的原因。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①②③5.阅读上述材料并提取主要内容,写出“发酵食品”特点的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4分)①②③④四、写作(60分)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传统社会里,人们被要求遵守许许多多的规矩。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从外面回来要先到贾母和王夫人处请安。此外,生活中还有“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老规矩。这些点点滴滴的规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现代社会则更加尊重个性。伏尔泰说,“谁不拥有这个时代之个性,将被这个时代所扔掉”,个性影响着整个时代与文明,人活着更应该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发展。以上两段论述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论述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32022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答案1.B项。对比原文,选项中缺少了“本质”一词,偷换概念。2.D项。根据材料二第三段,科学精神是创新创造的前提。3.D项。材料二强调创新发展重在实现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4.①从我们的时代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落笔,引出工匠精神的话题;②然后寻因溯果,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从个人、企业、国家等层面,层层深入地阐明工匠精神的意义和深刻内涵;③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升华主旨。(答对1点给1分,答对3点给4分)5.①践行工匠精神。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②倡导弘扬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支撑创新创优。③融合“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从科学精神出发并通过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心态以及对他者、社会、生态环境负责的伦理意识和天地情怀。(关键词“践行精神”“倡导精神”“融合”每点1分,分析每点1分)6.B项。“华美而真挚”错,应为“朴实而真挚”。7.D项。“水生嫂坚韧刚强,新媳妇似水柔情”错,这也是她们的共同点。8.(1)①这是满足的笑,因为父亲和儿子的生活井然有序,是妻子操持有方的结果,他为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而笑;②这是欣慰的笑,他知道妻子会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为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妻子而笑;③这是内疚的笑容,因为自己刚回来就要出发,不能陪伴妻子。(答出2点即可)(2)①表现新媳妇情绪不能自控,对小通讯员的牺牲十分悲痛,②体现了新媳妇的纯朴而善良的心灵,表达对解放军战士的爱戴和崇敬之情。(给分点:内容、情感,答手法不给分)9.①渲染氛围。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场景,描写荷花淀的平静优美,营造了祥和的生活氛围。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描写荷花淀傍晚的小院,引出水生嫂织草席等待丈夫的故事。③衬托人物形象。又薄又细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水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衬托了水生嫂的形象之美和她的勤劳利落,编席手艺高。④暗示小说主题。诗意朦胧的环境,祥和的生活氛围,却遭到破坏和践踏,引出了保家卫国的主题。(答出三点即可)10.D项。遣:送。11.B项。12.B项。“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一句话则加强批判的力量。13.(1
14)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采分点:定后句式1分;用,因为;句子通顺1分)(2)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没有人能和詹鼎相提并论。他们的老师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采分点:谈,及、相提并论;去,离开;为,表被动,译为成为也可给分。整个句子通顺为1分)14.①爱好学习:不与市中儿嬉游,独喜游学馆。(1分)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1分)②学习天赋:归,辄能言诸生所诵。(1分)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1分)(意思对即可)译文:詹鼎六七岁时,不(喜)与街市儿童嬉游,只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到家,就能复述诸生所
15诵读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之父使詹鼎到学馆读书。詹鼎高兴极了,其父唯独不应允,骂道:“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给读书人交往呢?”。但詹鼎常常独自学习,夜晚就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改变,就送他去读书了。一年之后,尽通其师之学,老师辞去。那时吴家聘请老师教授自己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家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样抚育。不到几年,吴氏子弟的学问无人能及詹鼎,老师辞归,詹鼎于是就被聘请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14.D。七八两句境界寥廓,景中有情,隐而不显,含蕴深沉,虽不言思归,而归思之意已见。15.①借景抒情,巧妙地用具有桂州特点的景色,来烘染出自己的乡思,隐而不显,含蕴深沉;②使用反衬手法,“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一句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来表现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③使用烘染的手法,“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一句通过对龙潭鸟道的描写,来进一步暗示自己的乡思;④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特别报告了令人忆念面寻访的秋意,显得多么富有深情。(还可从融情入景、以景结情等方面作答,每点2分,任选三点得满分,言之有理即可)17.(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8.A项。“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人或事物;“剪影”,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渊远流长”,比喻源头深远而流传久广,侧重表现很深的积孕。“发祥地”,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侧重从弱到强;“发源地”,通常指可考证的、物质范畴的发出、根源之处,侧重从无到有。“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包罗万象”,指万事万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19.C项。20.①句式杂糅,将“台州紧紧围绕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为目标”改为“台州紧紧围绕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的目标”。②考察多重定语先后顺序,将“拥有全国为数不多3个海湾的城市”改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3个海湾的城市”。21.①有益于身体健康;②原因有很多;③烹饪方式不当也是危险因素22.①风味独特;②功效奇特;③易受污染;④有潜在危险;⑤食用(烹饪)应合理;⑥盐分含量大。(一个关键词得1分,写出四个得4分)23.作文审题:1.基准分43分,要求明确文体,符合审题立意;2.基本符合,只写其中1个方面,降低一档给分;3.文体不符,降一档给分。这是一道思辨性的作文题。两则材料勾连“传统”与“现实”,给出一个思路:传统社会讲究规矩,现代社会追求个性。我们进一步探讨“规矩”与“个性”的关系时,会产生下列问题:①为什么传统社会注重规矩,而现代社会更追求个性。②“规矩”与“个性”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简单地转换,还是更加紧密地融合,相辅相成。理清这些关系后,我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社会,应该是在传统规矩上,追求个性的自由,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当然这个规矩并不是传统的封建礼教,而是符合现代社会的新“规矩”,这种观念是随着社会进步而革新,而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立意:①追求个性,也要遵守规矩;②发扬个性,为规矩推陈出新;③遵守规矩,为个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