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096012
大小:2.1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2-12-23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2年9月27日,夜空上演“木星冲日”天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图1为木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A.金星B.土星C.火星D.天王星2.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同向性B.近圆性C.共面性D.稳定性截至2022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预计今年12月,“祝融号”火星车在满足温度和能源两个特定条件后将会自主唤醒。图2为“祝融号”火星车照片,据此完成3~5题。19149:uId:191493.“天问一号”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类似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唤醒祝融号的能源主要来自A.自备电池B.火星风能C.太阳辐射D.太阳活动5.与目前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存在A.稳定的液态水B.安全的宇宙环境C.适中自转周期D.合适的质量体积图3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16.我国太阳辐射能的整体空间分布规律是A.从西南向东北递减B.从东南向西北递增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从沿海向内陆递减7.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晴天多④白昼时间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854049:fId:854049.某公司要在各城市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下列城市中,推广效果较差的是A.南京B.兰州C.乌鲁木齐D.成都新的太阳活动周期在2021年已经开始,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已于2021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预期在轨运行3年。“羲和”号被设计运行于距地517km的太阳同步轨道,实现了不间断观测太阳,这填补了我国在“探日”领域的空白。图4为“羲和”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运行中的“羲和号”被纳入人造天体范畴,是因为其A.脱离了地球引力束缚B.可独立围绕地球公转C.质量体积达天体标准D.具有不间断工作优势10.“羲和号”进行“探日”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2A.引力较小B.失重严重C.通信不畅D.天气复杂11.“羲和号”相较于地面太阳监测系统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A.距离太阳更近B.监测成本更低C.太阳活动影响小D.不受天气影响猛犸象是适应于寒冷气候环境的大型古脊椎动物,现已灭绝。2021年,在墨西哥某古代人工陷阱的遗迹中发现一批猛犸象遗骸。下表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12~14题。宙代纪距今年龄(百万年)主要生物发展阶段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2.58人类时代新近纪23.03哺乳动物时代古近纪66.0中生代白垩纪145.0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210.3±0.2三叠纪252.17±0.0612.推测该批猛犸象可能生存于A.侏罗纪B.白垩纪C.古近纪D.第四纪13.最有可能造成猛犸象等大型古脊椎动物灭绝的原因是A.火山喷发B.气候变暖C.森林火灾D.陨石撞击14qoqro:uId:qoqro.猛犸象盛行期A.陆地被子植物繁盛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海洋中蓝藻大爆发D.煤层开始大量形成科学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图5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15~17题。
315.地质时期经历的大冰期气候的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16.古生代末期至中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A.暖湿化B.暖干化C.冷湿化D.冷干化17.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A.海平面总体上升B.冰川覆盖面积减小C.亚热带北界北移D.利于物种跨洋交流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6),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18~20题。18.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19.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岩石、水文B.地形、植被C.土壤、地形D.气候、植被
420itrpro:fId:itrpro.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A.峰丛、峰林、孤峰B.孤峰、峰丛、峰林C.峰丛、孤峰、峰林D.孤峰、峰林、峰丛挪威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海水浸漫大小湾,最终延伸到内陆,宛如一条条“河流”,景色秀丽。图7为挪威松恩峡湾景观图,据此完成21~23题。21.峡湾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是A.干旱半干旱区B.高纬度沿海地区C.湿润半湿润区D.中纬度高原地区22.形成挪威松恩峡湾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23.松恩峡湾景观的地貌特点是A.谷底较窄B.孤峰林立C.崖壁陡峭D.海岸线平直黄河入海口西北侧某海域(图8)以淤泥质海岸为主。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该海域冲淤变化(冲蚀和淤积相结合的变化)显著。某科研团队对该海域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图9为1976~2014年研究区域内5m和10m等深线包络面积(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研究区域内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最近的年份是A.1976年B.1986年C.1996年D.2014年25.1976~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A.持续淤积B.先淤积后侵蚀C.持续侵蚀D.先侵蚀后淤积
5二、综合题(本QOQRO:uId:QOQRO大题共3小题,共56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材料二:图10为同学们手工绘制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11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1)写出界面甲、乙名称并简述地震波在甲、乙界面向下传播的速度变化。(5分)(2)指出左图中有一处内部圈层标注错误,并简述该层在厚度和物质组成上的特征。(6分)(3)写出右图中的①②③④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并简述各圈层之间的关系。(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南通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地理研学活动,并拍摄到多张地貌图片(如图12)。(1)简述该地理兴趣小组研学地点的气候特征。(4分)
6(2)简述形成图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列举有相同成因的地貌名称。(至少2例)(6分)(3)假设乙照片是面向正西方向拍摄的,请判断该地盛行风向并描述乙图所示景观特征。(6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河流两侧阶梯状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每一级阶地由平坦的或微向河流倾斜的阶地面和陡峭的阶坡组成。一条经历长期发展过程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由河流河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图13示意北半球某平原河谷冲积层剖面图。材料二: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河流在以侧向侵蚀为主扩展谷底的基础上,转为下切侵蚀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滩或谷底平原,后者将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滩或谷底平原以下。图14表示河流阶地形成的3个阶段过程。(1)判断图13中河流的流向,并按形成时间早晚将图中三个阶梯排序。(4分)(ITRPRO:fId:ITRPRO2)判断图14中甲、乙、丙先后顺序,并按序比较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流水作用的差异。(5分)(2022-11-18T17:38:04.2547143)简述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场所的原因。(8分)
7
8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CACABCDBCDD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BDBADBDCAB二、综合题19149:uId:19149(50分)26.(17分)(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和纵波在甲界面速度明显增大;横波在乙界面停止传播;纵波在乙界面速度下降(5分)((2)854017:fId:854017“岩石圈”改为“地壳”(2分)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4分)(3)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大气圈(4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2分)27.(16分)(1)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2分)qoqro:uId:qoqro温差大(2分)(2)风力侵蚀(2分)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风蚀壁龛(4分)(3)偏北风(2分)迎风坡坡形微凸,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4分)2itrpqu:fId:itrpqu8.(17分)(1)西东向西(2分)三级阶梯二级阶梯一级阶梯(2分)(2)乙丙甲(2分)乙: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丙: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甲:河流再一次转为以侧蚀为主。(3分)QOQRO:uId:QOQRO
9(3)地势平坦,方便建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地势较高,减少洪水威胁。(8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