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3095998

大小:1002.4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遂宁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用2B铅笔在对应的题号涂黑答案。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宗法礼乐制逐渐崩溃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4.《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1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6.《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社会的剧烈变动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8.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9.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朝代宗室世族庶族待考证唐玄宗32434唐宪宗1923A.科举制度成效十分显著B.贵族势力仍占主导地位C.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D.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10.《论语》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成为后世历代明君推崇的自我节制原则。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B.“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2C.“知行合一”“止于至善”D.“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11.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12.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相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A.中央政府过分集权B.政制缺乏制约机制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13.明代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不去内阁。据记载,万历皇帝24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160余年没有召见大臣。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使得太监得以上下其手,从中弄权。这反映出明代政治()A.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B.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C.皇帝腐朽削弱中央集权D.内阁失去中枢机构地位14.明朝前期“江浙犹尚朴素,子弟得乡举始著绸缎衣服”,而明朝中叶以后,“不论富贵贫贱,在乡在城,男子俱是轻裘,女子俱是锦绣,货愈贵而服饰者愈多”。材料反映出当时()A.丝织技术获得明显进步B.商品经济冲击社会习俗C.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D.江浙成为经济发达地区15.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B.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C.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D.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16.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3据上表可以推知()A.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17.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连一些国王和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浩劫()A.促使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及B.推动了人文主义发展C.直接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D.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18.《现代世界史:从文艺复兴到美伊战争》一书中写道:“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旧的天堂被打破了,人不再是造物的中心,”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正式形成B.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促进理性化思维的发展C.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D.思想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相辅相成19.16世纪,西班牙医生赛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4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失去原有权威20.“(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A.对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B.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1.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C.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D.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22.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徳英法美1901〜1920611981021921〜19407017155111941〜1960886150421961〜19801258216651981〜2000127147472从上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欧美主要国家科技发展趋于平衡B.欧美国家一直拥有世界科技优势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合作加强D.美国在科技发展中逐渐胜出23.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法国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5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浮躁与迷惘24.南宋山水画家描绘祖国河山,表达爱国情怀,同时保持着一种将绘画意境更推向心境的创作意识。这种着重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做法在下列哪幅作品中得到体现(  )A.《拿破仑加冕》B.《自由引导人民》C.《播种者》D.《格尔尼卡》2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0分)2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侍统。——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材料二

6孔子周游列国,为实现其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四处奔走,其所关怀之核心。乃是现实政治,而非纯粹的知识。而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大多读书人积极入世,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以期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掌握谋取仕途,参与政权建构,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就直接产生了大量以服务现实政治为目的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在先秦,中国尚未形成规范的选拔机制,选拔士人参与政治及士人的进阶,主要依靠诸侯的赏识。但是,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成熟和规范,而统治者也一直在主动地进行制度设计,促使士人与权力进一步结合。直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成为往后中国政治吸收、笼络士人的常规机制,并越来越成熟,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结合趋于制度化、规模化。——据刘广莉《依附与独立:中西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面向》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不断融合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14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图一东汉青铜奔马图二北魏铜鎏金佛像图三唐三彩骆驼载乐佣观察上述图片,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对观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西汉宣帝时设常平仓,历代都把常平仓当作一种调剂粮食价格和备战备荒的制度。安史之乱后,刘晏任户部尚书,着手恢复改革遭到破坏的常平制度。他在全国各州都建立常平仓,改常平业务由各州县自办为中央直接经办,减少中间环节。除做好粮食常平外,刘晏在交通不畅的地区,平常时期把盐储备起来,到缺盐的时候就开仓平价售盐,此外,刘晏以政府力量,在扬州和东南各州低价收购各种轻货和土特产品,通过漕运输入京师或其他高价地区出售,同时又在这些地区采购、运销其它低价土特产品。同时在各道设置巡院,高薪雇佣“疾足”,把各地的灾情丰歉情况,以及商品价格动态传递到京城,“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轻重,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贱之忧。”——据周道生《论刘晏的经济改革及其历史意义》等(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常平仓制度的主要举措。(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常平仓制度改革的影响。(7分)

8遂宁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二学段考试高二历史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服饰多元仅仅是种现象,服饰由“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到多元化,背后显示的是宗法等级的崩溃,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本质是宗法礼乐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崩溃,故B项正确;材料与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衣冠服饰的变化并不是等级政治走向消亡的反映,根据所学知识等级政治也没有走向消亡,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出现“春秋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这主要得益于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故答案为B项。3.【答案】B【解析】宗法制的传统没有被颠覆,与材料中“分配给每个儿子”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B项正确;主要是农业而非工商业,与材料中“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误。4.【答案】B 【解析】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B项正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言、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5.【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对“史实”“史论”“史识”概念的解释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A选项错误;B选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B选项错误;C选项叙述的是对郡县制的评价,是“史论”而非“史识”,C选项错误;D选项叙述的内容是以科学史观为指导,分析郡县制度大量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即科举制是怎样的制度,属于“史识”,因此D选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史实”“史论”“史识”三大史学要素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辨析他们所属的类型,得出正确答案。6.【答案】C

9【解析】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因此C项正确;统治者政策的引导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正在形成中,故B项表述错误;D项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结果,故D项排除。7.【答案】D【解析】由材料“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可知,太常不仅掌管祭祀,也要监管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结合所学,家国一体是以伦理秩序为政治本体所构建而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管理结构,故汉代太常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D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中央内部的关系,与地方无关,排除A;太常为汉朝九卿之首,而九卿之上还有三公,故“级别最高的官职”这一说法错误,排除B;太常负责引导天子祭祀祖先,这并不能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征,毕竟普通人每到清明也都会各自祭拜自己的祖先,排除C。8.【答案】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忠孝观念的广泛传播促使更多的女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由于受战乱和少数民族尚武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更多的“武士化”女性,说明民族文化交融推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故A项正确;B项史实错误;C项错在“普遍”;材料反映的是武士精神影响增强,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科举考试让一部分庶族地主可以参与到政权之中,通过表格庶族人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故A项错误;表格中无论在哪个时期,世族、宗室都代表贵族的利益,可见贵族在政治生活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表格中只是显示了宰相的出身,无法判断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10.【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修身正己、自我节制的主张和要求。“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观点,没有反映修身正己的主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可知B说法错误,故排除B;依据材料“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情况可知C正确;D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演变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12.【答案】C

10【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地方行省有一定的权力,不是中央过分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一定的制约,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元代地方行省的权力虽然较大,但是设置了较完备的机构相互制约,不能形成专制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地方行省的运行,不是体质混乱,故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根源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皇权空前强化,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因此宦官专权反映出明代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故B正确;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是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中央集权,故C错误;内阁依然是中枢机构,故D错误。14.【答案】B【解析】从“子弟得乡举始著绸缎衣服”到“男子俱是轻裘,女子俱是锦绣”,联系所学可知,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习俗受到冲击,B正确;因为从材料中得不出丝织技术进步,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等级秩序”“经济发达”等信息,所以CD与材料不符,排除。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A选项错误;B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16.【答案】D【解析】由我国古代县级政区分等标准看出,对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逐渐降低,说明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逐渐松弛,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正确;材料只有对县级政区的分等的户数和粮食产量标准,不能据此得出县域面积缩小,排除A;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呈现上升趋势,而非减弱,排除B;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治理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C。17.【答案】B【解析】民众面对疫情,从求助上帝无效,到改善卫生条件措施控制疫情,加之国王和大主教都未能幸免,这必然引发民众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宗教信仰的怀疑,有助于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B正确;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时期,不足以建立代议制,排除A;黑死病和自然科学兴起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排除C;宗教改革不是由黑死病引发的,排除D。18.【答案】B【解析】“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指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正式形成,由“对思想界影响最深”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促进理性化思维的发展;B项正确;A项没有体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与材料主旨不符合,C错误;材料只体现了近代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没有体现D项中的“相辅相成”,故D项错误。19.【答案】D

11【解析】由材料中的“16世纪”“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时,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教会失去原有的权威,因此达尔文的学说虽遭到教会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故D项正确。进化论在19世纪中期时诞生,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A项表述不合史实,故排除;C项与其遭到教会迫害与否无关,故排除;材料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教会失去原有权威,与教会宽容政策无关,故B项排除。【名师点晴】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等导致了社会罪恶和文化危机,直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权威不断受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挑战,从而出现了塞尔维特与达尔文的两种不同结局。20.【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量子论。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故答案为B项。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排除A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排除C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的表述不合主题,故A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方面,与民主政治无关,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等信息可得出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22.【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在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说明美国在科技发展中逐渐胜出。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趋于平衡”在材料中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科技合作”的信息,排除C项。23.【答案】C 【解析】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有关,《人间喜剧》、《拾穗者》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故C项正确。24.【答案】D 【解析】《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现代主义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与题干主旨相符,故D项正确。25.【答案】B 【解析】由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禁止吃爆米花到30年代看电影吃爆米花风靡全球,说明电影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适应民众需求,追求商业利润,体现出大众化、商业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二、主观题部分(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0分)

1226.(23分)【答案】(1)基本内涵: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尚道德的精神;民为邦本的精神;以和为贵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点2分,答对5点得9分)(2)特征:孔子时期,关注现实政治;汉代以后,服务现实但未形成制度;隋唐后,制度化、规范化。(6分)影响;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有利于培养古代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8分)【解析】(1)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特征:根据“其所关怀之核心。乃是现实政治,而非纯粹的知识”可知孔子时期,关注现实政治;根据“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大多读书人积极入世,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得出汉代以后,服务现实但未形成制度;根据“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成为往后中国政治吸收、笼络士人的常规机制”可知隋唐后,制度化、规范化。影响:根据所学可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形成良好读书氛围、培养知识分子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进行作答。27.(12分)[示例一]观点:我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论述:我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美誉。我国古代的手工业有官营与民间两大类别,早期的官营手工产品大多不计成本,产品极为精美。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技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出现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等代表作品;秦汉至魏晋时期,我国青铜铸造技术更加纯熟,秦铜车马、汉代马踏飞燕、魏晋的铜鎏金佛像等都是艺术极品。汉代以后,陶瓷与瓷器制造不断发展,唐代南青北白系统初具雏形。唐代的唐三彩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陶瓷文化物品蜚声海内外。唐三彩体现了唐代墓葬、社会生活、外交与民族交流等方方面面,是现代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文物资料;宋元以后,瓷器制造更加发达,出现了多个瓷器专业市镇,如景德镇、汝窑、均窑等。宋元瓷器远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交流物品之一。

13此外,我国古代的丝绸、冶铁、造纸、煮盐、造船等方面也都独立发展、各具特色,水平极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且唯一一个文明延绵不断的国家,古代手工业恰是中华文明兴盛发展的一个极佳见证。[示例二]观点:古代文物反映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论述:图片中汉代的铜奔马形象俊美,别具风姿,反映了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也凸显了汉代北方中原与游牧民族交流融合的文化特质。北魏的铜鎏金佛像造型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铜鎏金佛像首先体现了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手工艺术相结合,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兴盛。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体现。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代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一个代表。骆驼既是唐代丝绸之路发展的侧面反映,也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动物。古代文物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事实,是中国虽地处世界东方,但自古以来都与世界保持着连续的经济与文化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也是中华文明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28.(15分)(1)举措: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直接经办:扩大常平仓的储备项目:设置专门机构,搜集粮食物资的市场信息:将政府仓储和理财相结合,通过低买高卖获利。(每点2分,共8分)(2)影响: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市场流通: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其经济干预措施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每点2分,答对4点给7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