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80-2016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山东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37/T5080-2016J13637-2016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2016-11-21 发布2017-2-1 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书号:155160·865联合发布定价:15.00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
2
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DB37/T5080-20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637-2016主编单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17年2月1日2016 济 南
4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DB37/T5080-2016*出版、发行(北京市车公庄大街6号院3号楼)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济南七星制版公司制版济南巨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1½字数:37.8千字2016年12月第一版2016年12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5.00元统一书号:155160·865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www.cabp.com.c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
5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公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的通知鲁建标字〔2016〕42号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质监局,各有关单位:由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和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主编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37/T5080-2016,现予以发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11月21日
6
7前言一体化预制泵站是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筒、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适用于给水、排水和内涝防治工程,由于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等特点,近几年来在我省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其技术特点,加快推广应用步伐,确保工程质量,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我省实际,编写了本技术规程。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是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施工、检测和质监等单位控制工程质量的法规依据和技术标准。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修改意见寄送至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济南市经六路三里庄17号,邮编250001,联系电话:0531-83180939,邮箱:sddfbz@126.com)以便今后修订。本规程主编单位: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岛高宇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城建设计院
8济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山东省建设科技与产业化中心寿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潍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坤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洪令李响刘斌勇江香玉陆宗雷王卓颖乔诚平丽曹波张杰马凯赵德辉孙逊赵成勇丁华玉赵利蒋秀荣郑惠慧王跃台本规程主要审查人:丁尚辉张毅张钊武道吉李良波王文奎何建华孙杰房泽民
9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工程设计!!!!!!!!!!!!!!!!!!!!!44.1材料!!!!!!!!!!!!!!!!!!!!!4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54.3设计计算!!!!!!!!!!!!!!!!!!!!54.4工艺设计!!!!!!!!!!!!!!!!!!!!64.5结构设计!!!!!!!!!!!!!!!!!!!104.6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124.7配套设施!!!!!!!!!!!!!!!!!!!135施工和验收!!!!!!!!!!!!!!!!!!!!155.1施工!!!!!!!!!!!!!!!!!!!!!155.2验收!!!!!!!!!!!!!!!!!!!!!176运行和维护!!!!!!!!!!!!!!!!!!!!186.1运行!!!!!!!!!!!!!!!!!!!!!186.2维护!!!!!!!!!!!!!!!!!!!!!19本规程用词说明!!!!!!!!!!!!!!!!!!!21引用标准名录!!!!!!!!!!!!!!!!!!!!22附:条文说明!!!!!!!!!!!!!!!!!!!!!23
10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34Engineeringdesign!!!!!!!!!!!!!!!!!44.1Materials!!!!!!!!!!!!!!!!!!!!44.2Siteselectionandgenerallayoutofpumpingstation!!!!!54.3Designcalculation!!!!!!!!!!!!!!!!!54.4Processdesign!!!!!!!!!!!!!!!!!!64.5Sturcturedesign!!!!!!!!!!!!!!!!!104.6Electricalandinstrumentcontroldesign!!!!!!!!!124.7Ancillaryfacilities!!!!!!!!!!!!!!!!135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155.1Construction!!!!!!!!!!!!!!!!!!155.2Acceptance!!!!!!!!!!!!!!!!!!176Operationandmaintenance!!!!!!!!!!!!!!186.1Operation!!!!!!!!!!!!!!!!!!!186.2Maintenance!!!!!!!!!!!!!!!!!!1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s!!!!!!!!21Listsofquotedstandards!!!!!!!!!!!!!!!!22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3
111总则1.0.1为使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和内涝防治工程中应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1.0.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除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122术语2.0.1一体化预制泵站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筒、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按应用范围可分为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两大类。2.0.2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wetwell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2.0.3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drywellintegratedprefabricatedpumpingstation由一个独立干区构成或者将干区、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2.0.4提篮式格栅baskettypegrinder在进水管道上设置提篮的格栅。2.0.5粉碎式格栅Crushingtypegrinder在进水管道上设置切割机的格栅。2.0.6检修盖板一体化预制泵站顶部设备检修孔和人孔的盖板。2
133基本规定3.0.1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其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管路系统、阀门、控制柜、主要设备的基础和安装附件等组成。3.0.2一体化预制泵站水泵的安装形式应按照系统集成度高、技术可行、成本节约、能耗最优、运行可靠、管理方便的原则进行选择,可分为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3.0.3一体化预制泵站筒体安装场址的地面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安装场址的周围环境温度宜为-10℃~40℃,相对湿度宜为25%~85%。3.0.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度应为0℃~40℃;2pH值应为4~10;3清水泵输送的介质应为无固体颗粒的清洁液体;4排水泵输送的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水泵的通径。3
144工程设计4.1材料4.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筒宜采用玻璃钢或高密度聚乙烯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材料;2给水泵站应根据输送介质选择内部管路和安装附件。输送生活饮用水的水泵过流部件、管路及其他与输送介质直接接触的部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3排水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或PE等耐腐蚀的材料。4.1.2玻璃钢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筒侧壁应以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材料,采用缠绕工艺生产;2泵站井盖、底部等部分,可采用缠绕工艺或手糊成型工艺生产。4.1.3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材质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1井筒侧壁和底部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滚塑成型工艺,材料强度和厚度应具有均一性;2井筒侧壁应采用波纹管形式,增强井筒的侧壁摩擦力和强度。4.1.4检修盖板应为玻璃钢、高密度聚乙烯或金属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玻璃钢材质的检修盖板,应由防腐蚀层、防渗透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四部分构成,外保护层应具有抗紫外线功能;4
152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的检修盖板,应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确保材料强度;3采用金属材质的盖板,可选择铝合金等轻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表面应采取防滑措施。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4.2.1泵站站址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地点。4.2.2给水泵站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水泵站应位于水质较好、靠近主流、河床稳定、地质条件良好、工矿区上游、取水方便的河段;2给水增压泵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系统布局、工程地质条件、卫生环境、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因素;3梯级泵站站址应根据总功率最小的原则,结合各站站址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4.2.3排水泵站应满足城镇排水防涝要求,经技术经济与风险比较后确定。4.2.4泵站应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期工程应预留远期接口。4.2.5当上游流量较大或系统复杂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体化预制泵站进行组合,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泵站整体安装和均匀配水等运行要求。4.2.6泵站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距离,应结合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合理确定。泵站外形应与周围环境协调。4.2.7设置于绿化带内、车行道下、非机动车道、广场等区域的泵站,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4.3设计计算4.3.1给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水位、设计保证率、供水对象的用水量、城镇供水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调蓄容积等因5
16素综合确定。4.3.2给水泵站设计扬程应根据设计流量时水泵吸水处水位与出水控制点水位的几何高差、管路阻力损失以及控制点所需的自由水头等因素计算。4.3.3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经计算确定,并应附加安全余量。1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确定;2立体交叉道路排水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汇水面积、设计重现期、集水时间及径流系数等确定设计流量;3合流制泵站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泵房用于雨污合流水时,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Qy+Qw;(4.3.3"1)3式中:Q—泵站设计流量(m/h);3Qy—雨水设计流量(m/h);3Qw—设计旱流污水流量(m/h);2)当泵房用于雨污分流时,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截流污水设计流量:Q=Qy-n0×Qw,(4.3.3"2)雨水设计流量:Q=(n0+1)Qw(4.3.3"3)式中:n0—截流倍数。4.3.4排海泵站的设计扬程应依据汛期最高潮水位进行设计。4.4工艺设计Ⅰ泵站工艺布置4.4.1泵站主体构筑物平面布局应根据泵站类型、进出水条件、工艺条件合理布置,并应保证泵站整体流态良好。4.4.2泵站井筒内的工艺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等设备的安装、散热、运行操作、起吊维护及管路的安装和流态要求,可不设置6
17设备维修空间,但应在干井内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泵;2湿式安装的水泵,泵站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水泵等主要设备安装、水力流态、提升和日常运行要求,可不设置维修空间、集水坑和排水泵;4.4.3向高地输水或长距离输水的泵站,应进行水锤压力计算,并采取消除水锤的技术措施。4.4.4对于排水管道内含沙量较高的区域,在进入泵站前应设置沉砂设施。4.4.5湿式排水泵站宜具备定期自动排空和水泵防卡滞功能。Ⅱ集水池4.4.6泵站集水池水位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轴流泵、混流泵或潜水离心泵的湿式泵站,泵站集水池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所需最小淹没深度的要求;2采用干式卧式离心泵或立式离心泵的干式泵站,泵站前端集水池的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自灌的要求;3集水池有效高度为集水池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的高差;4雨水泵站、合流泵站和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不应高于进水管管底;5多井筒并联设置的泵站集水池应采用相同的最高和最低水位。4.4.7给水泵站的集水池有效容积应根据泵站前端供水曲线和后端用水曲线以及需要的消防、事故用水量综合确定,同时应满足水泵的启停次数和水质的预处理要求。4.4.8排水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应根据设计流量及水泵的启停次数综合计算确定。采用液位控制水泵启停的排水泵站,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QpVEff=(4.4.8)4×Zmax7
183式中:VEff———集水池有效容积(m);3Qp———泵站最大一台水泵的流量(m/h);Zmax———水泵每小时最大启停次数。Ⅲ水泵和格栅选型4.4.9水泵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宜选用相同型号的水泵,方便维护管理和轮值;2流量和扬程变化较大时,宜采用变频调速装置;3水泵设计工况点应处于靠近水泵的最高效率点,同时在最高与最低流量时,水泵应能高效、安全、稳定运行。4.4.10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泵在设计负荷范围内应无振动和气蚀现象;2水泵的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应进行动、静平衡实验;3水泵的运转噪声不应高于80dB(A);4泵站配备的潜水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的规定;5泵站配套的干式离心泵,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GB/T5657的规定。4.4.11潜水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温升不低于B级;2防护等级不低于IP58。4.4.12干式电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温升不低于B级;2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4.4.13潜水自耦安装的潜水离心泵和自耦底座宜采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连接,并应采用橡胶圈密封。4.4.14格栅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水中含有固体杂质可能堵塞水泵和后继管路时,应设置格栅;2格栅设计流量应与泵站设计流量相同,过栅水头损失不宜8
19大于0.5m;3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少时,宜选用提篮式格栅;4当泵站进水杂质较多时,宜选用粉碎式格栅;5当泵站流量较大时,粉碎式格栅可单独安装在进水格栅井内,进水格栅井应满足格栅安装和后继泵站配水的要求。4.4.15提篮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规定:1格栅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上,并配套导杆和提升链;2格栅和挡水板等消能装置应分开设置;3栅格间距不宜小于40mm;4格栅可手动提升,倾倒栅渣;5格栅的材质应采用不锈钢304材质。4.4.16粉碎式格栅应符合下列要求:1格栅可耦合在进水管法兰面或安装在预制格栅井内;2配套粉碎式格栅的溢流格栅应加开检修孔,并配套导杆、提升链、进水渠和支撑附件;3格栅支撑框架的强度应满足机械和液压负荷要求;4粉碎式格栅应配套人工格栅。4.4.17设置于污水和合流泵站的粉碎式格栅,应具备24小时连续运行的能力。设置于雨水泵站的粉碎式格栅,宜采用液位计控制启停。Ⅳ管路系统4.4.18泵站管路系统配套的管材、管件和阀门,其选型和连接方式,应根据输送介质和使用环境确定。4.4.19泵站的进出水管道与外部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4.4.20干式安装的水泵进水管应配置检修阀,宜配置压力真空表。检修阀可安装在泵站内部或泵站外的阀门井内。4.4.21水泵的出水管应配置止回阀、检修阀、压力表等,止回阀和检修阀可安装在泵站内部或泵站外的阀门井内。4.4.22给水系统的管道增压泵站,水泵进水管应设置检修阀,进水主管上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双向排气阀。9
20Ⅴ附属设施4.4.23泵站应设有设备检修孔和防坠落安全措施。泵站井盖应具备限位安全锁、防坠落和防盗的功能。4.4.24筒体外部应根据使用条件和起吊能力设置吊耳,吊耳强度应满足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吊装要求。4.4.25泵站的提升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式泵站应设置不锈钢304及以上材质的导杆、提升链等提升装置,且最大允许提升重量不应小于单台设备最大提升重量的1.5倍;2干式泵站可不设置提升装置,但泵站操作平台和检修孔开孔尺寸应满足泵站外提升设备的操作要求。4.4.26湿式泵站的操作平台宜采用不锈钢、热镀锌碳钢、铝合金2等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制作,最大设计载荷不应小于2kN/m,且平台任意部位应能承载泵站内最重设备重量的1.5倍。4.4.27泵站操作平台应满足人员操作、检修和设备吊装的要求。4.4.28爬梯宜采用铝合金材质。当泵站内环境腐蚀性较强时,宜采用高强度的耐腐蚀性材质。4.5结构设计4.5.1泵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50年。4.5.2泵站应进行材质应力和荷载计算,并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4.5.3导流板宜采用和筒体相同的材质,并和筒体牢固连接。导流板的使用寿命应达到泵站整体水平,并根据导流板的材质、形状和安装位置进行强度校核。4.5.4泵站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量应大于水泵总重量的1.5倍;2当重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底部灌浆和植筋等措施;3应采取减振措施。4.5.5泵站底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0
211泵站底板尺寸应满足抗浮和结构强度要求;2对于泵站自身带有抗浮结构且满足抗浮要求的,可不设置底板;3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宜采用整体底板;4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5.6泵站抗浮应按下式计算:W>KS×F(4.5.6)式中:W———泵站总重力(N);KS———设计稳定性抗力系数,取1.05;F———泵站总浮力(N)。4.5.7泵站的底座和钢筋混凝土底板应牢固连接。井筒直径小于等于3m的泵站,底座可设置法兰盘,采用螺栓和压板与泵站底板连接;井筒直径大于3m的泵站,宜采用钢筋和二次灌浆与泵站底座连接。4.5.8泵站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式应依据项目所在位置及岩土工程的勘察报告,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后确定。4.5.9泵站位于沿海地区时,应采取防止地下水对泵站、控制柜及管路系统的腐蚀措施。4.5.10泵站地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中附录B泵房地基计算及处理的规定。4.5.11泵站基坑排水、开挖和支护方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场地地质、泵站埋深和周边环境,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5.12泵站基坑排水可采用明沟排水或井点降水。4.5.13泵站应采取可靠的基坑开挖和支护措施,基坑底部应干燥、平整、无积水,基坑壁支护牢固。4.5.14基坑支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11
22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4.6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4.6.1泵站的供电与配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及《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规定。4.6.2泵站配电线缆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的规定。4.6.3当采用TN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应采用TN-S系统接地形式。接地装置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4.6.4泵站控制柜和泵站配套设备的电机外壳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上或接地干线上。4.6.5泵站控制设备的电源端,应安装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电箱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配电箱的接地线应就近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上。4.6.6泵站电动机应设置短路、接地故障、过载、断相和低电压保护,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的规定。4.6.7泵站控制设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的规定。4.6.8泵站的控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备自动巡检、故障诊断、报警和自动保护等功能;2对于可恢复的故障,应具备自动或手动解除报警、恢复正常运行的功能;3宜设置通信接口。4.6.9泵站控制设备的显示参数,应包括运行时间、水泵流量、水泵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配套变频器的泵站还应显示水泵转速、电流和能耗,并宜根据需要增加下列参数:1重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宜包括实际液位、启停液位、超低液位、超高液位和溢流液位等;12
232压力管道泵站,显示参数宜包括进出口压力、设定压力、进口缺水、出口超低和超高压力等。4.6.10控制柜可采用户内型或户外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户内型控制柜,柜体材质宜采用碳钢喷塑,防护等级应为IP42及以上;2户外型控制柜,应采用双层门结构,柜体材质宜采用不锈钢,电缆安装方式宜采用下进下出,防护等级应为IP54及以上。4.6.11泵站内液位的实时监测宜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开关和超声波液位计等液位控制设备,并以4mA~20mA的信号反馈到主控制器。4.6.12静压式液位传感器应安装在传感器保护钢管内,传感器头部宜距泵站池底200mm,传感器宜凸出保护钢管10mm~30mm。4.6.13液位传感器电缆应采取防松脱的措施,并应设置接地屏蔽线。4.6.14一体化预制泵站应配备H2S检测仪。4.7配套设施Ⅰ通风、保温和除臭设施4.7.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设机械通风设施,通风量应满足泵站内设备的散热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放要求。井筒内宜设置温控和报警装置。通风口处应采取防虫和异物进入的措施,并应设置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4.7.2污水和合流泵站宜设置除臭装置。Ⅱ设备间4.7.3泵站应根据需要设置设备间,设备间应满足设备起吊、维修、控制柜安装和散热要求。设备间的高度,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的最大尺寸和起吊设备的要求确定。4.7.4设备间宜采用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和耐腐蚀性强的材质。选用材料应满足不燃等级A1级。Ⅲ警示设施和照明13
244.7.5泵站外部应设置护栏、安全警示标识,对于偏远地区的泵站,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保护人员和泵站的安全。4.7.6泵站场址范围内,应设置低压照明系统;泵站内部应设置照明设施。14
255施工和验收5.1施工5.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主体出厂前应进行检测并提供出厂检测报告。5.1.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对泵站管路系统进行压力试验。5.1.3水泵应具有水力性能测试报告。5.1.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严禁剧烈碰撞;2运输时应水平放置,并用捆绑器将泵站固定在木质的运输底座上;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颠簸,防止承插口和管道产生变形;4应对沿线桥涵等可能影响运输的构筑物进行详细调查,制定运输方案。5.1.5应根据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5.1.6泵站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开挖前应制定开挖施工方案;2泵坑底部应设有排水设施,严禁有积水;3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方式;4泵坑开挖结束后,确认现场泵站进出水连接管以及电缆等配套设施齐备后,方能进行泵站安装。5.1.7混凝土底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底板应平整、无积水;2应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泵站混凝土底板和底部安装法兰;3预制泵站的底板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二次灌浆标准打毛基板与泵站底部的接触面。15
265.1.8泵站的起吊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升降套索把泵站从水平位置起吊到垂直位置,起吊中不得使用壳体上的吊耳;2垂直起吊预制泵站时,应将重量均匀分配到全部吊耳上。5.1.9泵站筒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筒体安装;2用毛刷清洁水泥底板表面;3用起重吊钩吊起泵体,放在水泥底板上的螺丝圈中间;4确认筒体的进出口方向正确;5检查泵站是否垂直;6安装固定支架,拧紧螺母;7确认无残留应力;8泵站底径状结构如为空腔体则应用混凝土填实。5.1.10泵站基坑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站安装和灌浆工作完成后,应在24h内进行泵站基坑回填;2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1m时,回填材料可为含水率小于18%、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素土或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级配砂石;3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0.5m,但小于1m时,回填材料应为颗粒粒径小于32mm的级配砂石;4泵站筒体与基坑边缘的距离小于0.5m时,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在冬季和雨天回填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6应分层回填,每层高度不应超过300mm,压实度不小于90%;7距泵站筒体外璧和进出水管外壁300m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采用人工夯实,严禁采用机械夯实。5.1.11泵站控制柜可安装在配电室、井筒内或户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6
271控制柜安装在户外时,应安装在平整的地面上;2控制柜安装在井筒内时,应采取排除积水和通风散热的措施;3控制柜安装的位置,应不妨碍泵站的日常维护与操作,并校核水泵电缆的长度;4控制柜应垂直安装在稳固的底座上,并应确保电缆进线处密封。5.1.12泵站的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存放时,应采取通风、防雨、防晒的措施;2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防雨、防晒等措施;3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时,应进行外观和机械检查;4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时,应进行通电检查和型式检验。5.2验收5.2.1泵站系统各部分调试检验完成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规定进行工程竣工验收。5.2.2泵站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文件: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批准的竣工验收申请报告;3组件、配件、附件、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5.2.3泵站工程竣工验收后,有关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文件应立卷归档。17
286运行和维护6.1运行6.1.1泵站的运行和维护应按泵站操作管理手册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泵站运行维护相关标准的要求。6.1.2泵站的日常运行应采用自动控制。当发生自控失效时,应转为手动控制或远程控制。6.1.3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自动监视和控制的泵站应制定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6.1.4给水泵站应根据用水需求制定年度运行和调度计划。6.1.5雨水泵站和合流泵站应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制定年度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6.1.6泵站应加强巡视,巡视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泵站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的监测仪表是否正常显示;如有报警,应及时查验并处理;2水泵和格栅等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电流、电压是否正常;3水泵和格栅等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噪声及振动是否正常;4泵站的阀门、拍门开启是否正常;5泵站入流量、出水量和出水压力是否正常;6泵站内的液位和液位控制系统是否正常;7泵站液面上存在漂浮物时,应进行清理;8泵站配套提篮式格栅,应每天观察并定期进行提升和清理。6.1.7泵站的围栏、井盖、控制柜、变配电箱等应上锁并设置清晰的警示标识,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6.1.8操作人员进入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前,应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并应符合现行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规定。18
296.2维护6.2.1泵站宜每年进行一次小修,每5年进行一次大修。6.2.2泵站年度小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泵站护栏、围墙和安防系统巡视,如有异常应进行修补和更换;2泵站周围地坪巡视,如发现地坪周围土层下陷或倾斜,应检查泵站是否下陷或倾斜,泵站进出水管是否泄漏。除井盖部分外,其他部分如露出地面,应及时进行回填或刷漆防护;3排空或清洁泵站,检查筒体、管道和阀门等是否有渗漏和裂缝,如有渗漏和裂缝应及时修补。检查提升和安装附件是否松动、锈蚀,如有异常应及时紧固、除锈或更换;4泵站配套主要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应根据制造厂商的要求和磨损情况进行,水泵每2000h~3000h宜更换润滑油,并根据耗损情况更换O型圈和机械密封等易损件;粉碎式格栅,每5000h宜更换润滑油,并根据磨损情况更换粉碎式格栅的刀片;5闸门、拍门、启闭机的检修和保养应根据制造厂商的要求和磨损情况进行;6泵站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和控制柜的电气控制系统应全面检查;7携带型仪表应定期校验,常用的每半年1次,其余的每年1次。如需下井作业,需在下井前再次校验H2S等检测仪表,确保下井人员安全;8每年冬季应对机电设备、管道阀件及金属结构等进行防冻维护保养。泵站停用期间应排净泵及管道内积水,并应对泵房内设备、管路、阀门等采取保温防冻措施。6.2.3泵站大修应包括下列内容:1泵站和变电所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2主水泵和格栅应进行全面解体,电动机应吊出转子,轴承等部件应进行检修、更换或调试;19
303控制柜和配电柜上仪表的定期检验和校验应与该仪表所连接的主要设备的大修日期一致。20
31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21
32引用标准名录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6《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GB/T56577《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GB/T172199《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1《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2
3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B37/T5080-2016条文说明
34
35目次1总则!!!!!!!!!!!!!!!!!!!!!!!273基本规定!!!!!!!!!!!!!!!!!!!!!284工程设计!!!!!!!!!!!!!!!!!!!!!304.1材料!!!!!!!!!!!!!!!!!!!!30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304.3设计计算!!!!!!!!!!!!!!!!!!314.4工艺设计!!!!!!!!!!!!!!!!!!324.5结构设计!!!!!!!!!!!!!!!!!!354.6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374.7配套设施!!!!!!!!!!!!!!!!!!375施工和验收!!!!!!!!!!!!!!!!!!!!385.1施工!!!!!!!!!!!!!!!!!!!!385.2验收!!!!!!!!!!!!!!!!!!!!406运行和维护!!!!!!!!!!!!!!!!!!!!416.2维护!!!!!!!!!!!!!!!!!!!!41
36
371总则1.0.2一体化预制泵站采用全地下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给水排水和内涝防治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都有使用的实例和优势。一体化预制泵站在欧洲已有超过60年的使用历史,是欧洲市政给水、排水泵站的主要形式。上个世纪90年代起,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市就开始将一体化预制泵站用于市政供水和消防领域。2011年至2013年,丹麦古尔堡城区对50年代的污水管网进行翻新,覆盖城郊上千公里的管网。所有管网均为压力式,共使用675台一体化预制泵站,远程管理,高效稳定的运行。近10年来,随着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使3用已遍布世界各地,目前国内外单筒最大规模已达到1m/s(雨33水)、0.6m/s(污水)和0.2m/s(给水)。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国内亦有很多应用实例,如北京天安门污水泵站、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服务区给水泵站、上海浦东新农村污水泵站、厦门鼓浪屿景区环岛截污泵站、成都元华路下穿立交雨水泵站、山东寿光圣城西街污水泵站和天津滨海新区南部雨水泵站等,其中天津滨海新区南部雨水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一体化预制泵站,设计规33模为3.0m/s,三个单筒规模分别为1.0m/s。村镇的给水、排水工程和内涝防治工程可参照执行。27
383基本规定3.0.1根据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部分的所处位置,可分为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井筒结构为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井筒部分,包括筒体、井盖和底部。内部设施为一体化预制泵站内部的设施和装置,包括水泵等主要设备、管阀系统和爬梯等。其他设施为一体化预制泵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配备的设施,包括通风设施、除臭设施、检测设施、导流装置、设备间和控制设施等。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泵站主体应在工厂内预制,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以缩短现场安装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根据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结构形式和应用类型,泵站主体组成可略有不同,但总体应遵循安全可靠、现场安装方便的原则。3.0.2一体化预制泵站按照水泵安装的型式可分为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和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是将潜水泵湿式安装于井筒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常见的配泵形式有潜水排污泵、潜水轴流泵和深井泵等。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应用于重力流进水的提升泵站,如雨污水提升泵站、原水取水泵站、无需叠压进水的清水增压泵站等。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是将水泵干式安装于井筒内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常见的配泵形式有多级立式离心泵机组、中开双吸泵、管中泵、潜水泵干式安装等。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应用于压力流进水的增压泵站,如管网中途增压泵站、二次供水增压泵站等。设有前置水箱或水池的应用工况时,宜采用干式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可根据实际工况采用多筒并联或串联工作,也可根据需要设置配水井和进水池等。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将水泵间和进水井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湿式安装,井筒内可设置内部维修平台和地面控制面28
39板,地面可配套设置维修间,该类型泵站运行和维护简单。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由一个干区独立构成或者将干区和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内,水泵采用干式安装。当干区和湿区集成在同一个井筒时,可采用弧形玻璃钢板将井筒分为进水井和水泵间两个部分。水泵间可采用维修平台分隔,上部为维修空间,下部为干式水泵设备空间。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结构如图1。图1 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结构图3.0.3地面环境温度低于-20℃的泵站,井筒外壁和泵站井盖应采取增加保温层等技术措施,也可设置加热器;昼夜温差较大地区的泵站,应根据温差的幅度采用井筒外壁和泵站井盖增加保温层等技术措施。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的周围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散热措施,防止控制柜内电气元件过热;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控制柜应增加电加热器。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控制柜安装在相对湿度小于25%的环境时,应采取防止电气元件产生电火花的措施。安装在相对湿度大于85%的环境时,应增加电加热器,防止结露。3.0.4当输送介质温度大于40℃时,应根据泵站配套设备和内部设施材质的耐热要求,采取散热措施或配套耐高温的设备和材料。给水泵站水源含沙量较大或水质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净化处理。当输送具有强酸或强碱性的介质时,泵站应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29
404工程设计4.1材料4.1.2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预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成型。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放,使两者粘接在一起的方法。手糊使用的原材料有表面毡、短切毡和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等。采用手糊工艺应加强质量控制,保持制品的一致性。材料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缠绕工艺的强度和均匀度高于手糊成型工艺,对于可采用缠绕工艺的部件,应选择缠绕工艺,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均匀度。在材料的选择上,无碱玻璃纤维与中碱玻璃纤维相比,具有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更适合作为玻璃钢增强材料。玻璃钢基体材料树脂应具有耐腐蚀热固性。4.1.3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滚塑成型工艺是先将高密度聚乙烯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使模内的原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再经冷却定型、脱模成型。其工艺特点是产品一次整体成型。4.1.4一体化预制泵站的检修盖板为操作人员进入泵站的通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避免检修盖板损坏而引发人身安全事故。4.2泵站选址和总体布置4.2.4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安装简便、快速,近期工程可根据近期规模进行配置,并预留远期接口。待远期流量增加后,远期工程30
41可通过预留接口连接泵站。4.2.5给水泵站的总体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相关规定。排水泵站的总体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相关规定。4.2.7位于车行道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应在任何车辆荷载下,均能确保井盖基座牢固安全,同时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安装示意如图2。图2 车行道下一体化预制泵站示意图4.3 设计计算4.3.3排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必须预留一定的安全余量。对于既有管网难以提升标准的老旧城区以及重要性较高的新建区域,雨水泵站设计流量也应在雨水主干管流量的基础上适当放大,如上海市《城镇排水泵站设计规程》中雨水泵站设计流量采用雨水主干管的1.2倍进行计算。31
424.4工艺设计Ⅰ泵站工艺布置4.4.1泵站应使进、出水管水流顺畅,水泵运行稳定,站内泥沙及杂物沉积少,必要时应结合流体动力学模拟优化(CFD)等方法模拟运行工况,使泵站高效运行。应依据泵站所处系统及泵站的布局方案,进行泵站整体的流态分析,系统的模拟泵站在运行工况下的水流状态,并对不利流态进行针对性改进,达到泵站的优化设计。湿式一体化预制泵站底座内侧泵坑的形状设计宜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优化(CFD)。当潜水泵停止运行时,底部只允许少量的污水停留在泵坑,当泵再次启动时,泵坑附近的大流速可达到自清洁的效果,避免污泥沉积。同时宜在泵站进水口设置导流板,可消除入流势能,均匀配水,防止涡流。导流板应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采用计算机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CFD)确定导流板的形式。干式一体化预制泵站也可采用CFD进行管路的水力优化设计,防止进水段配水不均、出水段出水不畅等不利流态。同时可用CFD进行筒体内部的空气流体力学模拟,评估通风散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效果,确保井筒内的电机、控制柜等正常工作。4.4.5湿式排水一体化预制泵站宜定期排空,防止泵坑底部淤积,减少臭气的产生。水泵防卡滞功能可通过监测水泵电机的过电流,自动进行反转,可有效减少水泵故障停机频率。Ⅱ集水池4.4.8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之间体积为泵站的有效容积。泵站集水池有效容积过小,会导致电机频繁启停而过载;有效容积过大,水泵运行周期过长,增加了沉淀和堵塞的风险。因此合理确定泵站有效容积是集水池池型优化设计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中,规定“污水泵站集水池的32
43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当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6次”;“雨水(合流污水)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这些规定是为了保护较大功率的常规水泵的电机。但随着水泵性能不断提高,对于一体化预制泵站集成度高、占地小的特点,需尽量减少集水池的容积,因此,可采用自控水平高(包括远程控制、水泵自动轮值、定期泵站排空和水泵防卡滞等功能)的水泵控制系统,配备启停次数高的水泵电机。目前,国内外一体化预制泵站配备水泵的最大允许启停次数一般为10次~30次。3以设计流量为0.03m/s的泵站为例,按照传统的设计理念,3泵站设计容积应不小于9m。当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时,设计容3积降低为2.7m,节地效果显著。此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中规定:在液位控制水泵自动启停的泵站,可以用集水池的来水和每台水泵抽水之间的规律推算出有效容积的基本公式为:Vmin=TminQ/43式中:Vmin———集水池最小有效容积(m);Tmin———水泵最小工作周期(s);3Q———水泵流量(m/s)。水泵的最小有效容积与水泵的出水量和允许的最小工作周期成正比。只有单台泵工作时,所选水泵的流量为来水量的两倍,则泵的工作周期最短。Ⅲ水泵和格栅选型4.4.13为防止输送介质中杂质对水泵和自耦底座连接处的腐蚀,其连接处应采用橡胶圈密封。4.4.14提篮式格栅过栅水头损失不宜大于0.5m,格栅过水面积应不小于进水管截面积,格栅的栅格间距应根据水泵的通径和进水杂质的尺寸综合确定。粉碎式格栅过栅水头损失不宜大于0.5m,粉碎式格栅宜采用相同型号,设置维修格栅的泵站,可不设置备用粉碎式格栅。湿式33
44安装的粉碎式格栅应配套防护等级IP68的潜水电机。4.4.15格栅及固定件设计强度应能承受进水端静压力及最大流量的冲击力,同时格栅和挡水板等消能装置采用分体设计,防止格栅受力过大或疲劳破坏。提篮式格栅宜采用防堵塞的设计,防止少量垃圾堵死过流空间导致清淤过频。由于常规污水泵的过流通径大于等于50mm,提篮式格栅的栅格间距不宜小于40mm。通过提篮式格栅的杂质不能对后继的水泵和管路造成堵塞,同时也不应由于间距过小或设计不合理造成提篮式格栅每天提升次数超过1次。4.4.16粉碎式格栅应配套人工格栅,在粉碎式格栅主机检修时放置在粉碎式格栅的主机位置上,防止进水杂质进入泵站。Ⅳ管路系统设计4.4.22给水系统的管道增压泵站,水泵进口应设置检修阀,进水主管上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和双向排气阀,防止进口压力过低和积气、窝气的现象产生。Ⅴ附属设施4.4.23泵站设备检修孔的尺寸、个数和位置应根据泵站的提升设备确定。为防止将操作人员反锁于泵站内,井盖应具备限位安全锁功能。井盖盖板宜设置气动弹簧和机械限位装置,气动弹簧的强度应根据盖板的重量和尺寸、盖板和井盖的支撑位置确定,应确保一个操作人员可顺利开启。应采用机械限位装置将井盖在开启后固定在一个开启度,不会自动闭合,防止应力超过气动弹簧允许应力或气动弹簧发生故障时威胁下井人员的安全。对于安全级别要求高的预制泵站,盖板宜设置防盗报警装置,防止非操作人员打开盖板,造成人身安全或生产事故。4.4.24吊耳为安装在侧壁筒体之上用于提升的吊点结构,泵站筒体外侧应均布设置至少2个吊耳,防止单边吊耳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平衡。玻璃钢材质泵站吊耳不应少于4个,高强度聚乙烯泵站吊耳不应少于2个。34
454.4.25操作平台应根据泵站环境和输送介质选择满足防腐要求的材料,操作平台应进行承载力测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将单台水泵放置于操作平台时,操作平台不产生瞬时的应力破坏,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满足防腐和维修要求。4.4.27湿式泵站操作平台宜设置于检修阀以下0.5m~1.0m,并位于进水管管顶和启动水位以上。对于无法满足本条要求的湿式泵站,宜取消操作平台,并将阀门等需要人员操作的设备放入泵站外部,避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干式泵站可根据管路布置、阀门设置、水泵排布等实际需要设置操作平台。4.4.28爬梯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梯子要求、试验和标志》GB/T17889.2的规定。4.5结构设计4.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主体结构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筒体截面丧失稳定的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筒体的变形超过规定限值的状态。泵站外壁材质必须能承受地下水压和土压的作用而不破坏和变形。泵站外壁材质的应力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的相关规定。4.5.3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有限元结构分析(FEA)对导流板强度进行校核。有限元结构分析(FEA)是对结构力学分析的一种计算方法。4.5.4泵站底座的质量应不小于水泵总质量的1.5倍,防止水泵固定连接处产生震动和共振。如底座质量达不到要求,应采取底部灌浆和植筋等措施增加底座重量和基础牢固度,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防震构件包括防震垫、防震台等。4.5.5泵站底板的形状应根据泵站基坑支护形式和泵站安装的要求确定,宜采用与基坑底部相同形状的底板。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多井筒泵站和泵站前后端构筑物包35
46括格栅井、阀门井距离较近时,宜采用同一个整体底板。4.5.6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暴雨频发的区域,存在泵站上浮的风险。根据泵站的直径和深度,设计适合尺寸的混凝土底板抗浮。抗浮计算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的相关要求进行计算,Ks按照其相关规定取值1.05。在缺乏地下水水位资料时,为保证泵站的安全性,假设地下水水位高至地面。泵站自身重量和土的侧壁摩擦力作为安全余量考虑不计入总重力。泵站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预先在地面浇筑或在现场基坑直接浇筑。4.5.7井筒直径为井筒的内径。4.5.8鲁东、鲁中及鲁西的地质情况差异较大,例如济南地下泉水较为丰富,胶东区域存在软土地基,泰安、济宁、枣庄、临沂有膨胀土等情况,因此在进行泵站结构工程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勘察的范围及深度应依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4.5.10由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规模、工程所处的环境及地质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泵站基础,因此应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基础计算和处理。当泵站地基达不到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换土垫层、桩基础、沉井基础、振冲砂(碎石)桩和强夯等地基处理方法,达到地基要求后才能安装泵站。4.5.12明沟排水适用于排除地表水或土质坚实、土层渗透系数较小、地下水位较低、水量较少、降水深度较小的基坑排水。采取明沟排水施工时,应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地基不被扰动;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不小于0.5m;软土地基的水位降低深度应适当加大。4.5.13基坑开挖的顺序、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遵循“对称平衡、分层分段(块)、限时挖土、限时支撑”的原则。采用明排水的基坑,当边坡岩土出现裂痕、沉降失稳等征兆36
47时,必须立刻停止开挖,进行加固处理。设有支撑的基坑,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和严禁超挖”的原则开挖。4.6电气和仪表控制设计4.6.13液位传感器电缆应固定好,防止电缆松脱造成传感器损坏。液位传感器电缆应带有接地屏蔽线,安装时接到指定接地点以保证良好的抗干扰性。4.6.14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的筒体内气体浓度较高,为防止H2S检测仪表因长期放置在高腐蚀性的环境而损坏,应配备移动式H2S检测仪表。4.7配套设施Ⅰ通风、保温和除臭设施4.7.1一体化预制泵站因为密封性高,应用于排水工程时,应特别注意通风设计。除满足干式泵房内电气设备要求之外,泵房的通风设计应做到无死角,避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集聚。为了防止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造成的爆炸,泵房通风口处应设置警示,提醒操作人员和路人严禁烟火。4.7.2一体化预制泵站配套的除臭装置,宜选择可室外安装、结构紧凑、占地小的装置,如植物提取液除臭装置和离子除臭装置等。Ⅱ设备间4.7.4设备间的材质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目前常采用彩钢板材质,彩钢板的有机涂层,具有保温隔热功能且不易腐蚀。37
485施工和验收5.1施工5.1.1一体化预制泵站的主体应在工厂内预制和预装,并在出厂前对泵站主体进行出厂检测,以缩短现场安装时间,提高系统可靠性。预制泵站出厂检验报告可参见下表。一体化预制泵站出厂检验报告一、外观检查检验内容检验要求检验结论检验者检验日期1标识是否清晰、正确清晰、正确2铭牌清晰、安装清晰3提手安装已安装4吊装说明检查有5包装底板完好完好6密封(螺栓孔全部密封)全部密封7进、出水管口包装完好包装完好包装单元完整(筒体本身及附件8完整包装)附件包装箱确认:包装清单及实9一致物照片一致10桶体外观无多余印刷无多余二、随机文件检查检验内容检验要求检验结论检验者检验日期1泵站使用说明书有2泵站检验合格证有三安全标识、承重标识检查1安全标识(有毒气体标识)有2承重标识有3泵站操作指示牌有38
495.1.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进行泵站管路系统压力试验,水泵出口侧试验压力为1.5倍的水泵最大闭阀扬程,并保压5min;水泵入口侧试验压力为最大管网设计压力1.5倍,并保压5min。5.1.3一体化预制泵站配套的每台水泵均应进行水力性能测试,并依据测试报告校核泵站系统的水力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5.1.4泵站的包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384的规定执行,并宜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包装用聚酯捆扎带》GB/T22344的捆绑器来保证运输安全。泵站包装时,可采用捆绑器将泵站固定在木质底板上,确保在正常的运输条件下泵站不会因包装固定不当而损坏。5.1.7混凝土底板在安装时,基坑底部可铺上一层卵石层或砾石层,并用夯实机压实,压实度应达到90%。膨胀螺栓的数量应根据抗浮计算确定。膨胀螺栓可在圆周范围内均匀等角度安装,或在施工时预埋地脚螺栓但强度不得低于标配螺栓。5.1.8泵站安装应确保混凝土底板的安装面和水泵安装法兰之间没有泥土等杂物。泵站底部空腔宜采用混凝土填实。5.1.10泵站应在安装完成后及时回填,防止泵站上浮及倾倒,对于玻璃钢材质的泵站,不得进行强行牵拉和挤压。在冬季及雨天回填时,应检查回填材料是否粘连在一起,基坑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回填料应分层回填,每层高度不应超过300mm,并应采用夯土机夯实或人工压实,压实度大于90%。泵站外壁周围,应采用人工夯实,严禁使用夯土机等机械设备夯实。5.1.11控制柜安装的地点不宜选择低洼的位置,防止地面积水进入控制柜。控制柜底座宜采用槽钢,并应紧固所有的连接电缆。5.1.12为防止泵站在存放时发生腐蚀、变形和老化等现象,泵站存放的环境应具备通风、防雨、防晒功能。当泵站和水泵存放时间超过12个月时,可能影响泵站性能,39
50应进行通电检查和型式检验。通电检查和型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运行状态检查、电机定子绕组对机壳冷态绝缘电阻的测定和电泵水力特性曲线的测定等。5.2验收5.2.1验收应重点检查水泵和格栅的运行情况及扬程、流量等参数。40
516运行和维护6.2维护6.2.1给水泵站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定期的检修,污水泵站应按照泵站的实际运行状态每年至少进行1次管道和泵站清淤。雨水和排涝泵站应在每年汛期开始前和汛期结束后进行至少1次管道和泵站清淤。41
5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