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

ID:83095652

大小:264.2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6-28

上传者:130****3912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1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2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3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4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5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6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7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8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9页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201∕T 1069—2022 山猪饲养管理规程(南京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CCSB43□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DB3201/T1069—2022代替DB3201/T080-2005山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feedingandmanagementofShanPig

1

2DB3201/T1069—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替代DB3201/T080—2005《山猪饲养管理规程》,与DB3201/T080—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GB16567、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等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005年版的2);——增加了“GB/T17823、GB/T36195、GB/T39235、NY/T1167、NY/T2763、兽药管理条例、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删除了“术语和定义、卫生消毒、杂交利用、疾病防治”的有关范围规定(见2005年版的3、7、9、10);——更改了“引种”的有关规定(见5,2005年版的5);——增加了相应规范性引用文件(见4、6.1.1、6.2、6.3、6.4、10);——更改了山猪各阶段营养水平的内容,整合了数据(见表1,2005年版的表1、表2);——更改了“人员”的有关规定(见6.5,2005年版的6.5);——更改了“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疾病防治、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据山猪各发育阶段及同类共性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增删、补充、修改后归并、重置(见7、8.2、8.3、8.5、11,2005年版的7、8、10、13);——增加了“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见8.1、8.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海军、蔡东森、徐伟风、周小钰、李开军。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5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080—200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3

4DB3201/T1069—2022山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猪生产的环境与工艺、引种、饲养条件、饲养管理、生物安全、运输、病、死猪及废弃物处理、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猪的饲养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7823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9235猪营养需要量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2763淮猪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503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环境与工艺应符合GB/T17823、NY/T1167和NY/T5033的要求。5引种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山猪种猪场引种,并符合NY/T2763的规定。严格执行引种检测、隔离制度。引种前需经过重大动物疫病检测,确认阴性的可进特定区域隔离饲养。6饲养条件1

5DB3201/T1069—20226.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6.1.1应符合GB13078、GB/T39235和NY5032的要求,不应购买非法生产的饲料。使用前应对饲料外包装进行消毒。6.1.2根据山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应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山猪各阶段营养水平见表1。表1山猪各阶段营养水平发育阶段营养成分仔猪肥育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后备公猪成年公猪消化能,MJ12.43~12.5612.110.9~11.312.14~12.5611~12.512.5~13粗蛋白,%17.0~17.5617.3913~1416~1715~1617~18赖氨酸,%0.7~0.90.660.60.62~0.70.65~0.70.7~0.75钙,%0.75~0.790.750.7~0.80.7~0.750.7~0.80.75~0.85磷,%0.5~0.560.510.55~0.650.5~0.60.55~0.650.6~0.666.2饮水应符合NY/T5033和NY5027的要求。6.3免疫应符合NY/T5033和NY5031的要求。6.4兽药使用应符合NY/T5033和NY/T5030的要求,并依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执行。6.5人员6.5.1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传染病患者不应从事饲养、管理工作。6.5.2场内兽医不应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员不应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6.5.3应保持饲养管理人员稳定,并遵循单向流动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等级严格人员管理。6.5.4外来人员如确需入场,入场前72h内不应接触其他来源猪及产品,并经场外隔离后方可按程序入场。7饲养管理7.1饲喂7.1.1仔猪出生4d龄开始补饲哺乳仔猪料,做到勤添少给,逐步增加,供料及时;体重15kg~25kg期间日喂4次,日喂量0.5kg~0.75kg;体重25kg~35kg期间日喂3次,日喂量0.75kg~1.5kg。7.1.2肥育猪日喂2次,前期体重在25kg~60kg内日喂量1kg~2.5kg,后期体重在60kg~90kg或以上日喂量2kg~2.5kg。7.1.3妊娠母猪日喂2次,妊娠前期日喂量1.8kg~2.2kg,妊娠后期日喂量2.0kg~2.5kg。2

6DB3201/T1069—20227.1.4哺乳母猪每头每天喂2.2kg~2.5kg,刚分娩的母猪采取定时投喂的方式,以后逐渐过度到日喂3次,适当加喂青绿饲料。7.1.5后备公猪日喂2次,体重80kg~100kg日喂量1.5kg~1.8kg,体重达100kg以上,日喂量1.8kg~2.0kg直到参加配种。7.1.6种公猪定时定量单槽饲喂,日喂3次,日喂量1.8kg~2.2kg,在配种旺季,每天应加喂2个~3个鸭蛋和青绿饲料。7.2管理7.2.1仔猪7.2.1.1仔猪出生后2h内应吃上初乳,固定乳头,1d~3d内打耳号与称重,4d后补料诱饲,7d后注射补铁制剂。7.2.1.2仔猪猪舍温度宜是:1d~7d龄为25℃~35℃,8d~30d龄为25℃~30℃,31d~70d龄为23℃~25℃。7.2.1.3对产仔多或无奶的母猪,其仔猪应寄养,被寄养的仔猪应吃过初乳。宜选择产后1d~2d体型相近的仔猪在晚上寄养,寄养时可把寄母的奶、尿擦抹寄仔全身。7.2.1.4不做种用的仔猪18d龄去势,做好保温工作。7.2.1.5仔猪出生后28d~35d时根据仔猪的个体重和认食情况、母猪体况及时断奶。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室饲养。7.2.1.6断奶仔猪饲料变更应逐渐过渡,断奶半月内比哺乳期多喂1次~2次,半个月后逐渐更换饲料,避免换料应激。7.2.1.7选择体格健壮、符合本品种特征的断奶仔猪进行留种,非种用仔猪于70d龄集中转群用于育肥饲养。7.2.2肥育猪7.2.2.1猪群应根据体重、性别、年龄进行合理分群。新转入的猪自由采食,饮水充足,7d内训练定时、定点排粪和排尿。7.2.2.2新转入猪群用3d时间由仔猪保育料过渡到育肥前期料,体重达60kg后,开始喂育肥后期料,体重达到90kg及以上,应及时上市。227.2.2.3猪群密度合适,体重60kg前每头不少于1m,60kg后不少于1.2m。7.2.2.4肥育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气温过低时应取暖保温,气温过高时应喷水降温,还应注意空气质量,经常通风换气。7.2.2.5猪出栏后,应及时清洗圈舍,经消毒48h后,方可重新进猪。7.2.3妊娠母猪7.2.3.1母猪配种完成后,应做好配种记录及母猪的安全保护工作。7.2.3.2配种后16d~23d,应观察母猪,确定其是否返情。返情应及时配种。7.2.3.3配种后70d的怀孕母猪挂预产牌,产前注意及时核对。7.2.3.4在妊娠9d~13d、21d~25d、60d~70d期间避免转栏、接种疫苗、采样等工作。7.2.3.5不喂冰冻、有刺激性气味及含有毒成分或霉变的饲料,妊娠前期注意控料,妊娠后期增加饲料,产前1d减料,以防难产。7.2.3.6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预产牌,不应赶得过急及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喷雾消毒。3

7DB3201/T1069—20227.2.4哺乳母猪7.2.4.1母猪在分娩后采用前精后粗的饲养方式饲喂。饲喂谷实粉、小麦麸等易消化的饲料,饲喂量应由少到多,经7d后过渡到正常饲喂量。7.2.4.2头胎母猪出现产后泌乳不足或缺乳,宜在日粮中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7.2.4.3母猪哺乳时应保持圈舍环境安静,不应产后互相调圈、改变生活环境,产后3d应逐步加强运动。7.2.4.4母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同时做好母猪产前及产后相关卫生与消毒工作。7.2.5后备公猪7.2.5.1后备公猪宜单圈饲养,饲养密度每圈不应超过2头,防止发生咬斗。7.2.5.2后备公猪应适当运动,定期称重和测量体尺,适时调教,对于发育不良的后备猪及时淘汰。7.2.5.3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清洁卫生,经常刷拭猪体,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7.2.5.4观察记录性成熟表现,达到7月龄以上,体重70kg~75kg以上可以进行初次配种,同时做好后备公猪各阶段疫苗的接种工作。7.2.6种公猪227.2.6.1种公猪应单圈饲养,每间猪舍面积7m~10m,猪舍建在场内安静并远离母猪舍的位置,保持清洁干燥和阳光充足。7.2.6.2种公猪吃食后半小时进行运动,每天要有效运动1h左右,配种旺盛期适当减少运动量,非配种期和配种准备期要适当加强运动。7.2.6.3根据精液品质好坏,调整营养水平和利用强度。7.2.6.4每天应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1次,定期检查和修整猪蹄,定期驱除种公猪体内外的环境中的寄生虫,训练种公猪形成定点采食、排粪尿、睡觉的生活习惯。7.2.6.5种公猪的适宜温度为18℃~20℃,冬季要铺垫褥草保暖,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7.2.6.6配种期要定期称重、统计公猪的种用性能,不宜使用的公猪适时淘汰。同时,要规范建档,形成制度化管理。7.2.6.7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1d配种1次,每周应休息1d;青年公猪,每2d~3d配种1次,健康公猪休息天数不能超过14d。7.2.6.8种公猪使用年限一般为3年~4年,对于特别优秀的种公猪可以适当延长利用年限,延长到5年~6年。7.3配种7.3.1种猪选择种公猪应选择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的种公猪留作种用。种母猪应是高产母猪的后代,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具备品种特征,有效的乳头数7对~8对,且4月龄体重40kg~45kg,6月龄体重60kg~65kg,无遗传缺陷。7.3.2诱情4

8DB3201/T1069—2022后备母猪初情期(150d~200d)可用调圈、合圈和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进行诱情。7.3.3种公猪的使用原则后备公猪年龄6月以上,体重75kg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应有半月的调教训练,检查两次精液,原精活力在0.8%以上,密度4级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4d采精、配种1头次。成年公猪每3d配种1头次。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应进行精液检查。在正常使用中,每月应对公猪进行两次精液检查,认真填写检查记录。7.3.4母猪初配时间初情后第三个发情期;体重45kg以上;150d以上时可配种。8生物安全8.1封闭管理应符合GB/T17823的要求,根据猪场防疫要求实行封闭管理,猪场大门及生产区入口设有淋浴、更衣换鞋和消毒间,外来人员应更换场区工作服及工作鞋入场,外来车辆不应进入场区,必要时需经严格消毒并达到防疫要求后方可进入。8.2卫生消毒应符合NY/T5033的要求。8.3疾病防治原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制定防疫计划,建立免疫档案、标识溯源,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疫苗应按使用说明保存和使用。免疫接种应符合NY5031的要求,推荐免疫疫苗的种类有猪瘟、口蹄疫、蓝耳、支原体肺炎、伪狂犬、圆环、细小、乙型脑炎等。8.4疫病监测应符合NY5031的要求,对重大疫病进行常态化监测。8.5其他每天应观察猪群状况: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猪群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问题,查明原因,依据《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的规定及时处理。此外还应做好风险动物的控制。9运输应符合NY5033的要求。10病、死猪及废弃物处理病、死猪处理应符合NY5033的要求,依据《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符合GB/T36195的要求。5

9DB3201/T1069—202211档案管理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猪群变动、饲料消耗、生长发育、消毒、防疫、疾病防治等。种猪应有来源、系谱、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出场猪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相关档案记录最少保留2年。6

10DB3201/T1069—2022参考文献[1]《兽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4号)[2]《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9号)[3]《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