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

ID:83095574

大小:355.9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1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2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3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4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5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6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7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8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9页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13∕T 5547-2022 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河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91.140.90CCSQ78□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5547—2022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

1

2DB13/T5547—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15作业安全基本要求...................................................................16改造和重大修理作业安全要求.........................................................27一般修理和维护保养作业安全要求.....................................................5附录A(规范性)危害涉及的类别、人员和事件...........................................7参考文献.............................................................................10I

3DB13/T554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邢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邢台华菱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河北省特种设备技术检查中心、河北省特种设备技术监督检验研究院、邢台辰光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邢台鸿成电梯安装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亚东、王文虎、刘苏杨、赵国强、张宁、彭翠珍、韩利兴、王健伟、赵凯、王继慧、刘洁、赵慎林。II

4DB13/T5547—2022在用电梯作业安全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作业的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改造、修理、维护保养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8775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GB/T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3术语和定义GB/T70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总体要求4.14.24.34.44.54.65.1

5DB13/T5547—2022工件或可能爆裂飞出物件、碎屑部位的正前方进行操作、调整、检查设备,不应超限使用设备机具。5.1.6在修理机械、电气设备前,应按GB/T33579规定的程序上锁挂牌。5.1.7一切电气、机械设备及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保持其连通性。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应安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线路。5.1.8注意警示标志,不应跨越危险区,不应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或停留。5.1.9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遮拦和标记;应保证充足的照明;控制开关和为便携照明提供电源的插座应安装在接近工作场所出入口处。5.1.10应保护所有的照明设备。5.1.11所有金属移动爬梯与地面接触部位应有绝缘材料和防滑措施。5.1.12液压装置上每个阀的参数应由制造单位按规定调节和测试完成,作业人员不应随意调节阀上的螺栓旋钮。5.2用电5.2.1施工现场用电应遵守现场用电安全的有关规程。5.2.2施工作业用电应从产权单位指定的电源接电,使用专用的电源配电箱,配电箱应能上锁。5.2.3配电箱内的开关、保险、电气设备的电缆等应与所带负荷相匹配。不应使用其它材料代替保险丝。5.2.4井道作业的手持式移动照明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作业面应有良好的照明。5.2.5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应保持在完好的状态下使用。5.2.6电焊机的地线应与所焊工件可靠连接,不应用脚手架或建筑物钢筋代替地线。5.3消防5.3.1电焊气焊作业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5.3.2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应在作业处清理易燃易爆品,并设置防火员,配备灭火器。井道明5.46.16.26.3

6DB13/T5547—20226.3.4进入井道及在2m以上的高空作业,应配戴安全带,并确认安全可靠。在层门口作业时也应配带安全带。6.3.5电动工具应在装有漏电保护开关的电源上使用,使用前应确认漏电保护开关有效。6.3.6井道施工不应上下交叉作业。6.3.7除作业需要,层门口防护栏(门)不应打开,层门护栏(门)下部应有不小于0.1m高的护板,防护栏(门)打开时应有人监护。6.3.8进入井道前应将各层门口附近的杂物清理干净,施工材料应码放在层门口的两侧,不得在层门口前放置任何物品。6.3.9不应在井道内上下抛掷工具、零件、材料等物品。6.4脚手架作业6.4.1脚手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脚手架的更改、拆除也应由专业人员完成。6.4.2在每层楼作业位置设置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应使用厚度大于0.05m的坚固干燥木板,脚手板的宽度应在0.2m以上。工作平台上的脚手板不应少于两块。6.4.3脚手板应紧固在脚手架上,脚手板两端应伸出脚手架横杆0.15m以上。6.4.4不应在脚手架上放置材料、工具等物品。6.4.5应按标准规定敷设安全网,随时清理脚手板及安全网上的杂物,安全网发生破损应及时更换。6.4.6同一工作平台上作业的人员应不超过3人。6.4.7井道工作平台上作业的人员应配带安全带和独立的安全绳,并确认连接可靠。6.5机房作业6.5.1预留孔保护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进入机房作业时,应将机房与井道的预留孔有效覆盖保护,防止杂物掉入井道;6.66.7

7DB13/T5547—2022b)需临时拆卸吊装导轨就位位置的脚手架横杆时,不应同时拆卸两根(含两根)以上,且应采取防护措施,在导轨就位后,应立即恢复;c)使用绳索牵拉时绳索强度应满足要求,应两人(含两人)以上牵拉,牵拉时应有锁紧方式;d)使用卷扬机吊装时,卷扬机应安装牢固并有可靠的制动装置;e)吊装导轨时应设专人指挥;f)吊装导轨前应认真检查卷扬机、U型环、绳索等吊具,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g)在井道内提升导轨时,作业人员应离开井道;h)导轨压板、连接板螺栓紧固前不得放松吊挂绳索。6.8层门作业层门施工作业安全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层门门扇安装好以前,不应拆除安全围挡;b)层门门扇安装后应马上安装门锁,并能有效闭锁层门;c)如层门套与土建结构间缝隙大于0.1m,不应拆除安全围挡。6.9轿厢作业轿厢施工作业安全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组装轿厢之前应检查吊索、吊具;b)手拉葫芦钢丝绳套应通过曳引绳孔挂在机房吊钩上,不应用曳引绳孔作吊挂;c)吊装轿底、轿架、上梁等重物进入井道时,应设尾绳牵拉。6.10对重作业对重施工作业安全应符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吊装对重架前拆除的脚手架横杆,在对重就位后应立即恢复;6.116.12

8DB13/T5547—20224)在轿顶检修运行时,应站在轿顶板上,不应站在轿架横梁上,并注意头顶上方的建筑物,井道四周的各种附属物及对重;5)在同一井道内有多台电梯,应注意相邻电梯运行可能发生的危险。7一般修理和维护保养作业安全要求井道作业7.1.1井道内的永久电气照明装置应保持有效,并符合GB7588的相关要求。7.1.2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关闭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应保持有效,并符合GB7588的相关要求。7.1.3底坑内的电梯停止开关应保持有效,并符合GB7588的相关要求。7.1.4开始作业前应进行作业方法和安全交底。7.1.5确认施工电梯没有无关人员乘用。7.1.6在基站和主要楼层设置检修标志,在将要施工的层门前设置围栏或有专人看守。7.1.7在轿顶作业时,应遵守6.12中i)的要求。7.1.8在底坑内作业时要按下底坑停止开关,使电梯不能运行。7.1.9在底坑作业中,由于作业的需要必须使电梯运行时,只准许以检修速度运行。7.2机房和滑轮间作业7.2.1机房照明应保持有效,照度应符合GB7588的相关要求。7.2.2停止开关应保持有效,符合GB7588的相关要求。7.2.3在承重梁或吊钩上应标明最大允许载荷,被起吊的设备要小于最大允许载荷。7.2.4施工时不应跨越危险区,不应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或停留。7.3层门作业7.4

9DB13/T5547—2022d)在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护栏和安全警示标志。7.4.2作业现场作业现场应遵守但不限于下列要求:a)对重位置锁定支撑;b)在底坑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临时拆除对重防护栏等部件,保证作业顺利进行;c)轿厢位置锁定,包括:1)轿厢起吊承重钢管应设置在机房承重梁上,尺寸、组合形式根据起吊重量决定,通过专门制作的钢丝绳和主吊葫芦连接;2)轿厢起吊葫芦通过专门制作的钢丝绳挂置在承重钢管上;3)起吊钢丝绳承重量应符合施工起吊需要;4)在起吊钢丝绳和上梁接触的地方应设置撑板,防止上梁变形;5)轿顶作业人员拉动葫芦,使轿厢上升(轿坎高于层门地坎),然后拉起安全钳钳块,并放松手拉葫芦使轿厢下降,令安全钳钳块有效动作,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6)在轿厢位置锁定过程中,除落实安全钳以及主吊葫芦保护外,还应设置轿厢上梁两侧辅助保险钢丝绳,保险钢丝绳一端与轿厢上梁相串联,另一端围绕受力支承点用卸扣相互连接;d)更换电梯钢丝绳时,不应同时拆除全部曳引钢丝绳,曳引钢丝绳应分两次拆除和更换;e)更换电梯钢丝绳时,井道及底坑不应有人员作业;f)作业时应密切配合,注意监护。7.5紧急操作(盘车)作业7.5.1盘车手轮以及用于松开制动器的手柄应符合GB/T18775的要求。7.5.2盘车前应确认该电梯的电源已经切断,不应带电盘车。

10DB13/T5547—2022AA附录A(规范性)危害涉及的类别、人员和事件A.1危害涉及的类别危害涉及的类别包括:a)剪切;b)挤压;c)坠落;d)撞击;e)被困;f)火灾;g)电击;h)环境影响。A.2危害涉及的人员危害涉及的人员包括:a)使用人员;b)维修和检查人员;c)相关方人员。A.3危害涉及的事件A.3.1剪切、挤压剪切、挤压事件引起原因有:a)开门运行;b)制动器失灵;c)门保护装置失灵;d)顶层空间和底坑深度过小;e)轿厢与对重距离过小;f)钢丝绳挤伤;g)轿厢护脚板不符合标准;h)机房维修空间不符合标准;i)液压电梯油缸漏油;j)液压电梯下降电磁阀损坏。A.3.2高处坠物及人员坠落高处坠物及人员坠落包括:a)电梯安装维修时脚手架上坠物;b)电梯安装维修时其他施工单位高处坠物;c)物体从层门落入井道;d)物体从机房孔落入井道;e)配重铁碰井道壁异物坠落;f)安装导轨时零部件及工具坠落;g)拼装轿厢时零部件及工具坠落;h)易滑落重物捆扎不牢;i)吊索断裂;j)大部件起吊不平稳;k)辅助吊具选用不当;l)起吊时吊索未装牢靠;7

11DB13/T5547—2022m)重物碰撞其他物品引起重物坠落;n)运行时重物过低撞人撞物;o)吊物下站人;p)起重设备故障引起重物坠落;q)脚手架上踏空坠落;r)脚手架损坏引起人员坠落;s)轿厢顶工作时坠落;t)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踏空坠落;u)高处施工未系安全带;v)更换钢丝绳时轿厢及轿厢上的人员坠落。A.3.3撞击及打击伤害撞击及打击伤害包括:a)头伸出轿顶护栏,对重上升或下降撞击;b)底坑工作时轿厢或对重下降撞击;c)安装维修时开门动车引起夹击、撞击;d)轿顶维修人员与井道顶碰撞;e)维修人员被另一电梯对重碰撞;f)盘车手柄回转;g)旋转部件打击;h)工具脱手伤人。A.3.4被困被困情况有:a)轿厢被困;b)轿顶被困;c)底坑被困。A.3.5火灾火灾引起原因有:a)电气焊起火;b)电气漏电起火;c)化学危险品起火;d)违章动用明火;e)违章吸烟;f)违章使用电加热设备;g)电气或电线过热。A.3.6电击电击事件有:a)手持电动工具电线电缆及插头破损;b)临时供电线路电线电缆破损;c)电气设备电线电缆破损;d)临时供电线路电气插座破损或接线不规范;e)电气设备插头插座不规范或破损;f)设备漏电;g)手持电动工具漏电;h)电梯维修时带电作业;i)违章架设临时用电线路;j)使用移动电动工具未接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灵;8

12DB13/T5547—2022k)在特殊场合未使用安全电压;l)检修电气设备或线路时未设监护人员;m)不用插头而直接用电线接取电源;n)无证从事电气设备的检修或操作;o)手持电动工具未按规定检查;p)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检查;q)接地或接零装置不良或损坏;r)电气设备或线路的过载保护装置失灵;s)曳引机电源接头外露;t)停电后复电不当引起触电;u)手持工具触接带电设备或接线端子;v)电气设备绝缘破损。A.3.7生产作业环境不良生产作业环境不良包括:a)现场照明不良;b)工作场所高度或空间不够;c)工作场所有沟、坑、洞及油污异物;d)高温环境;e)粉尘烟尘等有害气体。9

13DB13/T5547—2022参考文献[1]T/CEA803—2019电梯行业现场安全标准[2]GB50310—2002电梯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