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

ID:83095429

大小:442.9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1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2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3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4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5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6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7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8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9页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3∕T 2443-2022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443—2022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hrysanthemummorifoliumproduction2022-02-19发布2022-03-21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3/T2443—202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桐乡市绿康菊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声敢、吴金毛、吕露、虞轶俊、赵学平、王京文、马常念、周建松、王华刚、孙利利、孙月芳、陈玲芬、柳新菊、安雪花、蒋金花、王菲迪、俞瑞鲜、赵洋。I

3

4DB33/T2443—2022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杭白菊的术语和定义、基地要求、菊苗繁育、大田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地初加工、分等分级、产品追溯、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杭白菊的生产与产地初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10440圆柱形复合罐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8862—2008地理标志产品杭白菊GB/T28118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33/T965控制作物连作障碍的土壤处理技术规范DB33/T2272杭白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3/T2311农产品生产主体追溯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杭白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系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产于浙江省的药用栽培杭菊,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来源:DB33/T2272—2020,3.1]3.2胎菊chrysanthemumbuds1

5DB33/T2443—2022菊花未完全开放的花序。注:以花蕾充分膨大,花瓣刚突破包片但未伸展时采收,经杀青后烘干而成。3.3朵菊bloomingchrysanthemumflower菊花开放的花序。注:花芯散开10%以上,经杀青后烘干而成。3.4霜打花frostedchrysanthemum因霜冻造成花瓣颜色不正常的花。[来源:GB/T18862-2008,3.8]3.5生花chrysanthemumwithabnormalcolor因杀青时间不足造成烘后颜色不正常的花。[来源:GB/T18862—2008,3.6]4基地要求4.1产地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2021中旱地作物的基本控制项目要求。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基本项目的风险筛选值要求。产地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二级浓度限值。4.2基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耕层深厚、地力肥沃、排灌方便、粘壤土或砂壤土、远离污染的地块种植,pH以5.5~7.0为宜。宜水旱轮作,连作田块种植前按照DB33/T965的要求进行土壤消毒。5菊苗繁育5.1品种选择宜选用经选育审定(认定)的优良品种,如小洋菊、早小洋菊、金菊系列等,宜使用脱毒健康种苗。5.2育苗方法5.2.1育苗方式杭白菊常用育苗方式有根蘖育苗、扦插育苗和脱毒育苗三种。5.2.2根蘖育苗选择地势较高、肥沃且排水良好、生长健壮高产的杭白菊种植田块留种。采收结束后,于离地2厘米~3厘米处割除菊茎。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后覆盖一层松土和草木灰,厚度以高出根茎2厘米~3厘米为宜。翌年幼苗出土后,每667平方米(亩)施农家肥200千克,株高15厘米~25厘米时用于移栽定植。2

6DB33/T2443—20225.2.3扦插育苗3月~5月,可选择8厘米~12厘米长、顶端保留2张~3张全叶的枝条用于扦插育苗。宜选择直径为8厘米~10厘米,高8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进行育苗。可选用自制营养土或商品基质育苗。装钵前调节水分,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装钵时,要求钵面平整、高低一致,排放时紧密齐整。扦插前1天,将营养钵浇透水。扦插后宜在大棚内进行繁育。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5.2.4脱毒育苗按照DB33/T2272的要求进行脱毒生产用苗的繁殖。繁殖年限控制在3年~4年。5.3菊苗出圃选择健壮无病虫,苗高15厘米~25厘米的菊苗出圃。6大田栽培6.1整地起垄定植前7天~10天,结合施基肥深翻整地起垄。垄面宽100厘米~150厘米,垄高20厘米~25厘米,沟宽以30厘米为宜。宜机械化整地起垄。6.2移栽定植6.2.1定植时间宜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采用穴栽或开定植沟方式进行,以垄中定植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6.2.2定植密度可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株距20厘米~30厘米,穴(沟)深8厘米~10厘米,每穴1株~2株,以每亩3500株~5000株为宜。6.3肥料使用6.3.1施肥原则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施肥时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前期以有机肥、无烟草木灰或农家肥为主,后期以速效肥为主。6.3.2基肥结合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1500千克、无烟草木灰1000千克、符合NY/T525要求的有机肥10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定植时施过磷酸钙50千克。6.3.3苗肥活苗后每亩施用农家肥50千克~100千克,兑水浇施。6.3.4压条肥3

7DB33/T2443—2022压条前进行人工除草、松土,每亩施有机肥500千克、尿素10千克~15千克。6.3.5分枝肥每次摘心打顶后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0千克~15千克。6.3.6花蕾肥现蕾期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5千克~20千克,可视生长状况继续追施一次。6.3.7根外追肥苗期、现蕾后及开花前施用0.2%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根外追肥1次~3次。6.4水分管理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干旱时浇水或沟灌抗旱,宜喷灌抗旱。现蕾期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6.5中耕除草移栽后10天~15天,中耕除草并培土5厘米~7厘米。后期视杂草生长及危害程度,适时除草。宜铺稻草或覆盖黑地膜。6.6植株管理6.6.1压条6.6.1.1第一次压条:苗高35厘米~50厘米时,将枝条向两边拔倒在地面上,每隔8厘米~12厘米压一泥块,保证枝条与地面充分接触。6.6.1.2第二次压条:待新侧枝长到30厘米~40厘米时,将枝条由密处压向稀处,其余同第一次压条。压条时间不超过7月下旬。6.6.2摘心压条后,待新梢长到10厘米~15厘米时进行摘心;以后视生长情况适时进行,8月下旬前完成。摘心时选择晴天进行,摘(剪)下的顶芽全部带出种植地。6.6.3立护栏现蕾后,在垄四周每隔50厘米~100厘米处插竹片或木棒等,并用绳子进行固定。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化学防治措施。7.2农业防治4

8DB33/T2443—2022宜水旱轮作,优先选择脱毒种苗,合理密植,科学灌溉,平衡施肥,培育壮苗,及时中耕除草和清除病叶、挖除病株,采收后彻底清园等。7.3物理防治7.3.1灯光诱杀每15亩~30亩悬挂一盏杀虫灯,灯管下端距地面垂直高度以1.5米为宜。7.3.2色板诱杀每亩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板30张以上,分布均匀。粘虫板底端以高出菊苗5厘米~10厘米为宜。7.4生物防治7.4.1天敌释放引入异色瓢虫等天敌防治蚜虫。7.4.2生物农药使用使用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防治根腐病和叶枯病。7.4.3性诱剂诱杀每亩悬挂夜蛾类性诱捕器2个~4个,诱捕器下端距地面垂直高度1.2米~1.5米。根据有效期定期更换诱芯。7.5化学防治杭白菊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枯病、根腐病、病毒病、蚜虫、夜蛾类害虫等。根据防治对象,选择登记农药。不得使用禁用农药和剧毒、高毒农药。适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选择适宜药械和施药方法,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农药轮换使用。农药的安全使用按NY/T1276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见附录A。8采收8.1采收时间10月中旬~11月下旬,宜选择晴天露水干后分批采收胎菊和朵菊。8.2采收方法8.2.1采收时使用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竹编或塑料框篓等器具盛放,放置时将好花、次花分开并分别加工。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剔除泥花、虫花、病花、叶梗、叶片及杂物等。8.2.2采收后,及时摊晾或初加工。运输工具清洁、干燥,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运输。摊晾场地干净、通风、无污染,上铺环保型隔离材料,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8.3采后管理采收后,及时清除茎枝和宿根及杂草等,并带出园外集中处理。5

9DB33/T2443—20229产地初加工9.1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杀青和烘干,宜采用节能环保、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设备。9.1.1杀青将采回的杭白菊均匀置于杀青机的运输带上,厚度不超过3厘米,蒸汽温度以100℃~105℃为宜,时间20秒~30秒。9.1.2烘干将杀青后的杭白菊均匀平铺在不锈钢网筛或竹筛等器具上,厚度不超过3厘米,置于多层摊晾架上,移入烘房后于温度70℃~80℃条件下干燥200分钟~300分钟。移出后于加工场所晾放回潮1天~2天,然后进行第二次干燥,温度60℃~65℃,干燥时间150分钟~200分钟。9.2包装9.2.1加工结束后,先进行挑选,去除生花、霜打花、颜色不均匀的花和杂质等。9.2.2包装时,采用食品包装用的纸、塑料或复合包装容器等进行,避免产品受潮或异味等污染。成品内包装宜采用铝箔复合袋或纸罐,质量符合GB4806.7、GB/T28118或GB/T10440的要求。成品外包装可采用纸箱,质量符合GB/T6543要求。9.2.3包装贮运图示标志符合GB/T191的规定。9.2.4规模农产品生产者销售时应附信息齐全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9.3贮存贮存仓库通风、干燥、避光、清洁、防潮、无异味、无污染,且有防鼠、虫、畜禽等措施。烘干后杭白菊宜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合贮存。以冷库贮存为宜,温度为0℃~5℃,湿度低于65%。定期检查温湿度,防止虫蛀、霉变、腐烂。9.4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染、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10分等分级按照GB/T18862—2008中感官指标要求进行分等分级。11生产记录生产者应建立生产档案,如实记录种植品种、时间、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日期、使用人;采收和初加工日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产品销售数量、日期和去向等。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应少于2年。6

10DB33/T2443—202212产品追溯按照DB33/T2311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追溯体系,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13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杭白菊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附录B。7

11DB33/T2443—2022附录A(资料性)杭白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杭白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见表A.1。表A.1杭白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每季最多安全间防治对象农药名称每亩制剂用药量使用时间及方法使用次数隔期/天蚜虫20%啶虫脒可溶粉剂12克~16克发生初期喷雾使用221蚜虫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30克发生初期喷雾使用314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卵孵盛期或低龄若斜纹夜蛾4克~5克17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虫期喷雾使用根腐病98%棉隆微粒剂30克/平方米~45克/平方米定植前撒施1—8

12DB33/T2443—2022附录B(资料性)杭白菊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杭白菊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B.1。品种选择休眠期和幼苗期定植期营养生长期、蕾期采收期枯叶期初加工包装贮存选用经选1.根蘖育苗。采收后,于1.结合施基肥深翻整地起雨季及时清沟排水,干旱时浇水或晴天露水干后分批采收。茎叶枯萎1.杀青:厚度不超过3厘挑除生花、霜打花和杂质等育审定(认离地2厘米~3厘米处割除垄。垄面宽100厘米~150厘沟灌抗旱,提倡喷灌抗旱。现蕾期注采收时使用干净整洁、通风后,及时清除米,温度100℃~105℃,时后,用食品包装用的纸、塑料定)的优良品菊茎。上覆一层松土和草木米,垄高20厘米~25厘米,意灌水。移栽后10天~15天,中耕除良好的竹编或塑料框篓等器茎枝和宿根间20秒~30秒。2.烘干:或复合包装容器等进行包装。种,如小洋灰,厚度2厘米~5厘米。沟宽以30厘米为宜。2.宜选草并培土5厘米~7厘米。后期适时除具盛放,好花、次花分开加等,并带出园厚度不超过3厘米,于温度贮存仓库通风、干燥、避光、菊、早小洋幼苗出土后,每亩施农家肥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穴栽草。可铺稻草或覆黑地膜。苗高35厘工。注意保持花形完整,剔外集中处理。70℃~80℃条件下干燥200清洁、防潮、无异味、无污染,菊、金菊系列200千克。2.扦插育苗。选或开定植沟方式进行定植。单米~50厘米时,每隔8厘米~12厘米除泥花、虫花、病花、叶梗、分钟~300分钟。移出后晾且有防鼠、虫、禽畜等措施。等,提倡使用择8厘米~12厘米长、顶端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株距进行压条。待新侧枝长到30厘米~40叶片及杂物等。采收后,及放回潮1天~2天,然后进离墙货架存放,不应与有毒有脱毒健康种保留2张~3张全叶的枝条20厘米~30厘米,穴(沟)厘米时,继续压条。待新梢长到10厘时摊晾或初加工。摊晾场地行第二次干燥,温度60℃~害、有异味物品混存。以冷库苗。扦插到营养钵中。3.脱毒育深8厘米~10厘米,每穴1米~15厘米时选晴天进行摘心,以后干净、通风、无污染,上铺65℃,干燥时间150分钟~(温度0℃~5℃,湿度<65%)苗。使用脱毒生产用苗进行株~2株。定植后浇足定根视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注意病虫害防环保型隔离材料。200分钟。贮存为宜。定期检查。繁殖。水。治和肥料施用。肥料使用建议(亩用量)杭白菊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结合深翻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1500千克、无烟草木灰1000千克、基肥每季最多使符合NY/T525要求的有机肥10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定植时施过磷酸钙50千克。防治对象农药名称每亩制剂用量使用时间及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用次数/次苗肥活苗后每亩施用农家肥50千克~100千克,兑水浇施。蚜虫20%啶虫脒可溶粉剂12克~16克发生初期喷雾使用221压条肥压条前进行人工除草、松土,每亩施有机肥500千克、尿素10千克~15千克。蚜虫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30克发生初期喷雾使用314分枝肥每次摘心打顶后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0千克~15千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卵孵盛期或低龄若现蕾期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15千克~20千克,可视生长状况继续斜纹夜蛾4克~5克17花蕾肥甲酸盐水分散粒剂虫期喷雾使用追施一次。30克/平方米~根外追肥苗期、现蕾后及开花前施用0.2%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根外追肥1次~3次。根腐病98%棉隆微粒剂45克/平方米定植前撒施1/图B.1杭白菊标准化生产模式图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