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

ID:83095149

大小:469.4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3-07-04

上传者:用户名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2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3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4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5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6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7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8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9页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2∕T 1856-2022 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湖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1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1856—2022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onimprovingthequalityandefficiencyfornon-astringentpersimmonlow-yieldforest2022-04-25发布2022-06-25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2/T1856—2022目次前言................................................................................III引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品种改良及方法.....................................................................1品种...........................................................................1高接换种.......................................................................25树体改造...........................................................................35.1树形...........................................................................35.2修剪...........................................................................36土壤管理...........................................................................36.1柿园生草.......................................................................36.27.17.27.38.18.28.3

3DB42/T1856—2022II

4DB42/T185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本文件起草人:李先明、程军勇、刁松锋、朱红艳、邓先珍、李华威、涂俊凡、杨夫臣、刘金平、许红霞、郎鹏、李世安、魏华、章龙。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027-86952116,邮箱:hblybzh@163.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联系电话:027-87770721,邮箱:xianmingli@126.com。III

5DB42/T1856—2022IV

6DB42/T1856—2022引言“柿”者谐音“事”也。我国的柿文化源远流长,其谐音表达“万事如意”、“事事如意”之意。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柿生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中心的大别山区是我国唯一的甜柿初生演变中心,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湖北省大别山区是我国四大甜柿主产区之一,罗田甜柿驰名中外。湖北省为我国柿优势产业区,但是柿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模式滞后,绝大部分地区柿生产为传统的自然散生,商品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少,低产柿园多,经济效益不高。为了实现低产甜柿园提质增效,在湖北省校企共建甜柿高效栽培及加工研发中心、湖北省柿全产业链校企联合创新中心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经济林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20YFD1000700)的支持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制定了本文件,规范了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的品种改良及方法、树体改造、土壤管理、果实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V

7

8DB42/T1856—2022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甜柿低产林提质增效技术的品种改良及方法、树体改造、土壤管理、果实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柿产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2/T1759生草栽培技术规程LY/T1887柿栽培技术规程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3.13.23.33.44.1

9DB42/T1856—20224.1.1鄂柿1号完全甜柿。果实扁方圆形,果形指数0.76。果皮橙红色,果面光洁细腻,果粉极多,无纵沟,无锈斑,无缢痕。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果重290g。果肉橙红色,肉质致密松脆,软化后水质,纤维极少,无褐斑,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17.0%,味甜,品质上。与君迁子砧嫁接亲和力极强。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较抗角斑病、圆斑病及炭疽病;进入结果期较早,丰产、稳产。4.1.2阳丰完全甜柿。果实为稍高的扁圆形,果形指数0.81。果皮较为细腻光滑,具蜡质光泽,覆果粉,无网状纹,果面橙红色,果顶十字沟浅,无纵沟,无缢痕,果腰下部有一环形纹。平均单果重230g,最大果重350g。果肉橙红色,松脆致密,质稍粗,纤维少而细,软化后黏质,汁液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18.0%,味甜,品质上。与君迁子嫁接亲和力较强。早果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极丰产。4.1.3太秋完全甜柿。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72。果皮光滑,橙黄色,有蜡质光泽,果粉少,无网状纹,无缢痕。果面易皲裂。平均单果重205g,最大果重370g。果肉橙黄色,松脆致密,纤维少;软化后水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18.0%,味甜,品质上。与君迁子嫁接亲和力中等。早果性好,丰产、稳产。4.2高接换种

10DB42/T1856—20225树体改造5.1树形5.1.1变则主干形树体结构为主干高45cm~60cm,树高3.5m以下。具有中心领导干,中心干高2.0m~2.5m,于最上主枝处落头开心。主枝4个~6个,在中心干上分层分布,基角为45°~60°;下层主枝角度50°以上,每个主枝上配置2个~3个侧枝,全株侧枝数量8个~10个。变则主干形单株产量高,适宜干性强且树姿较为直立的品种。5.1.2开心形开心形树体无中心领导干,主干高55cm~70cm,树高约2.5m。主枝为2个~4个,不分层。其中2个主枝的树形又名“Y”形,主枝垂直于行向,与地面成60°的夹角,树形为扁形。3个主枝的树形又名“自然开心形”,主枝与地面成40°~50°的夹角,两主枝之间的夹角为120°。每个主枝上配置2个~3个侧枝,侧枝与主枝的夹角60°~70°。主枝数量少,成形快、结果早,光照条件好,果实品质优。幼树期夏季修剪工作量大,拉枝及抹芽次数多。开心形树体结构简单,适宜干性较弱的品种。由于立地条件、栽培制度以及品种特性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树体结构类型,其他树体改造及树形管理按照LY/T1887的规定执行。5.2修剪

11DB42/T1856—2022柿园草类与柿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利于害虫天敌繁殖栖息;耐阴性和耐践踏性好,覆盖时间长,管理简单。草种主要选择豆科的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长柔毛野豌豆(ViciavillosaRoth)、大别山野豌豆(ViciadabieshanicaX.Y.LietX.M.Li)、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以及禾本科的鼠茅草(VulpiamyurorL.)、黑麦草(LoliumperenneL.)等。柿园生草的的整地、播种及草坪管理等按照DB42/T1759的规定执行。6.1.2自然生草柿园自然生长的野草通过连续刈割、自然竞争和适度的人工选择,选留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野生草种,覆盖面大且须根多、浅根性、耗水量小,如禾本科的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以及豆科的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L.)、十字花科的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等。6.2施肥9月中下旬至10月,秋施基肥,以商品有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基肥为全年有机肥施用总量+无机磷肥全年总量+适量的无机钾肥和氮肥,有机肥亩施用量2500kg~3500kg,无机肥亩用量150kg~250kg,混匀后开沟深施或撒施后翻耕。其他肥料的使用按照NY/T394的规定执行。7果实管理疏果原则7.27.3

12DB42/T1856—2022套袋操作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里后外。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阀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8.2主要病虫害8.2.1病害柿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干枯病等。8.2.2虫害柿蒂虫、柿绵蚧、金龟子、叶蝉、柿广翅蜡蝉、柿梢瘿夜蛾、柿星尺蠖、柿毛虫等。8.3防治措施8.3.1农业防治冬季清理柿园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刮除粗裂的树皮,将枝叶、树皮等杂物集中深埋处理。地势低、湿度大的柿园及时排渍,减少病菌萌发数量。

13DB42/T1856—2022AA附录A(资料性)甜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关键防治时防治方法对象期1)化学防治:选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6%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3.8%氢氧化铜悬浮剂9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等叶面喷雾26月下旬旬圆斑病次,每次间隔10天。至7月下旬2)农业防治:休眠期彻底清扫枯枝落叶,刮除粗老翘皮,集中沤肥或深埋;加强肥水,增强树势。3)萌芽前全园喷施1次5°Be石硫合剂,全株淋洗式喷雾,铲除越冬病菌。1)化学防治:落花后20天~30天喷施1:5:500倍波尔多液,或30%碱式硫酸铜胶悬6月上旬至剂400倍~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角斑病8月液,以后根据病情重新喷施1次~2次。2)其他防治措施同圆斑病。1)化学防治: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24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25g/L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l500倍~2000倍液、40%氟5月上中旬硅唑乳油8000倍~10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1500倍液,交替喷雾2次~3炭疽病至7月下旬次。2)农业防治: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园,剪除病枝梢,摘除病僵果。生长季及时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减少再侵染菌源。1)化学防治:20%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2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5月中旬至酯乳油2500倍~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5000倍液,交替喷雾1次~26月上旬;7次,重点喷施果实、果梗、柿蒂。柿蒂虫月下旬至82)农业防治:冬季深翻树盘,刮除树干上的粗皮和翘皮,清扫地面残枝落叶、柿蒂;幼月中旬虫为害期及时连同被害果的果柄、果蒂全部摘除;8月中旬主干或大枝基部绑草把或瓦楞纸箱,诱集越冬幼虫,翌春解下草把或瓦楞纸箱深埋处理。1)化学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300倍~35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800倍~1000倍6月下旬至液、5%S-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2000倍液,交替喷施1次~2次。萌芽前全园喷施1次蚧壳虫7月上旬5°Be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2)生物防治:利用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等防治。5月中下1)化学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30%氟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柿梢瘿夜旬;6月下2000倍液、10%溴氟菊酯乳油800倍~1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500倍~1000倍蛾旬至7月上液,交替喷雾1次~2次。旬2)其他防治措施同柿蒂虫。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