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

ID:83094970

大小:399.9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07-04

上传者:130****3912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2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3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4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5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6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7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8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9页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42∕T 1869-2022 中药材 野葛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1869—2022中药材野葛生产技术规程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Codeofpracticeforpuerarialobataproduction2022-05-26发布2022-07-26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2/T1869—2022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15栽培技术...........................................................................26病虫害防治.........................................................................37采收与初加工.......................................................................38质量要求...........................................................................39包装与贮藏.........................................................................4附录A(资料性)野葛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5附录B(资料性)野葛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6参考文献..............................................................................7I

3

4DB42/T1869—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时珍堂巴东药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坤元、王华、周武先、林先明、周古月、谭旭辉、唐涛、王洪珂、张美德、何银生、艾伦强、穆森、蒋小刚。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联系电话:0718-8412341,邮箱:gtdrenhe@163.com。III

5

6DB42/T1869—2022中药材野葛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野葛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质量要求、包装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野葛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野葛Puerarialobata学名Puerarialobata(Willd.)Ohwi,为豆科植物野葛。3.2葛根puerariaelobataeradix野葛的干燥根。4产地环境4.1空气质量野葛种植生产的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4.2土壤质量野葛种植生产的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1

7DB42/T1869—20224.3灌溉水质量野葛种植生产的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5栽培技术5.1选地与整地5.1.1苗圃选地与整地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疏松透气的土地做苗圃地。苗床依地势做垄,垄高12cm~15cm,垄22宽50cm~100cm,沟宽15cm~20cm,施用商品有机肥作基肥350kg/666.7m~650kg/666.7m,深翻耙平。5.1.2大田选地与整地选择海拔1200m以下,坡度25°以下,土层厚度60cm为宜,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2pH值5.5~7.0,如果pH值小于5.5,结合整地时施用生石灰100kg/666.7m对土壤进行改良,不宜连作。2应于11月~12月或次年2月~3月整地,施用200kg~500kg/666.7m商品有机肥作基肥,肥料的使用方法按NY/T496的规定执行。依地势做垄,垄高20cm~35cm,垄宽50cm~60cm,沟宽25cm~30cm,便于操作和排水。5.2扦插育苗5.2.1选取插穗应按照GB/T3543的规定,选取2年生以上健康、无病虫害的野葛植株,取其上1年~2年生藤茎作为插穗,藤茎节间上部保留1.5cm~2.5cm长,藤茎节间下部保留6cm~8cm长,剪口成30°~45°角斜面。5.2.2育苗管理3月~4月,将选好的插穗在育苗地扦插育苗,插穗株距为3cm~6cm,行距为6cm~9cm,育苗基床采用遮阳蓬进行遮阳处理,当插穗出芽率达到80%时去掉遮阳蓬,期间注意苗床保湿。5.2.3移栽4月~5月,选择阴雨天或午后进行移栽,在整理好的垄面上,按照株距20cm~50cm顺床挖穴定植。5.3田间管理5.3.1插篱引蔓当幼苗长高至30cm~50cm时剔除弱枝,选择1条~2条壮枝留下,于幼苗附近插篱,将藤蔓引上篱杆。5.3.2除草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除草时应注意浅锄,将杂草连根拔掉,避免伤害野葛根茎。5.3.3追肥2

8DB42/T1869—202222移栽当年施用3次追肥。第一次于苗期追施商品有机肥50kg/666.7m~100kg/666.7m,第二次于藤22蔓快速生长期追施商品有机肥200kg/666.7m~300kg/666.7m,第三次于地下部膨大期追施商品有机22肥150kg/666.7m~200kg/666.7m。22移栽第二年施用2次追肥。第一次于4月~5月追施商品有机肥150kg/666.7m~200kg/666.7m,第22二次于7月~8月追施商品有机肥200kg/666.7m~300kg/666.7m。5.3.4修枝打顶藤蔓生长旺盛期,应摘去顶芽,修剪过多过密的枝叶。5.3.5培土移栽当年结合疏根进行培土,在地下块根直径长至2cm~3.5cm时,扒开植株根部土壤,只保留2条~3条健壮块根,其切他除,然后覆土培土。移栽第二年于野葛地下部膨大期,应抢在雨前结合除草进行培土。5.3.6排灌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排灌,预防干旱或涝害。6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化学农药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种类,合理配药。遵循最低有效剂量的原则。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对病穴进行消毒,控制传染。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10的规定。6.2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野葛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6.3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野葛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7采收与初加工7.1采收田间生长两年后于秋冬季晴天采挖,从垄面一端顺次挖取地下部分,清除泥土、茎、叶等杂物,运回加工,不应损伤根部。7.2初加工将采挖的野葛及时用清水洗去泥沙,除去杂质,沥干水,趁鲜切成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7.5cm~50cm,厚1.5cm~2.5cm,晒干或60℃以下烘干。8质量要求3

9DB42/T1869—20228.1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cm~35cm,厚0.5cm~1cm。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的纹理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8.2水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品名目次药材和饮片项下葛根的规定,其水分含量不应过14%。9包装与贮藏9.1包装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量的编织袋等包装,不应采用包装过肥料、农药等的包装袋包装。包装外贴或挂标签、合格证,标识牌内容应有药材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重量、采收日期、企业名称等。9.2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建有定期检查制度。不应用磷化铝或二氧化硫熏蒸。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包装库内充氮或二氧化碳。4

10DB42/T1869—2022AA附录A(资料性)野葛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表A.1给出了野葛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表A.1野葛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病害名称病原类别发生时间为害症状防治方法(1)重病田要实行2年~3年轮作,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力。霜霉菌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发展(2)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一般3月~4月为病霜霉病Peronospora为黄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漫灌。害发生高峰期。Parasitica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逐渐变(3)发病初期,选用10亿/g枯草芽为深灰色,空气湿度大时发病孢杆菌水乳剂600倍~800倍液或2亿叶片霉烂。/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

11DB42/T1869—2022BB附录B(资料性)野葛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表B.1给出了野葛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表B.1野葛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害虫名称害虫类别发生时间为害症状防治方法(1)在拟栽种野葛的地块,采用多次翻耕、鞘翅目,金龟总一般5月~6月幼虫咬断幼苗根部,导致植株细耙的措施,使金龟子或蛹暴露,以利机械科或8月~9月易枯黄而死亡。成虫采食植株嫩杀灭和天敌取食。蛴螬Anomala发生。芽及新叶,常群集暴食幼嫩叶(2)选用10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悬浮corpulenta片,造成严重危害。剂500倍~600倍液灌根和全田喷雾,连续Motschulsky施药2次~3次,每次间隔7d。(1)冬春清除带有虫卵的杂草枯枝。(2)深耕细耙,适时浇水,不施用未腐熟的主要咬食地上嫩茎及地下根鳞翅目,夜蛾科农家肥。一般8月~9月茎,使植株枯死,根茎出现虫口地老虎Agrotisypsilon(3)选用50000IU/μ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易发生。空洞,根茎被咬伤也会导致其Rottemberg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100亿孢子/g白他病菌浸染而腐烂。僵菌500倍~800倍液全田喷洒,连续施药2次~3次,每次间隔7d。6

12DB42/T1869—2022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