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

ID:83093896

大小:228.0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6-28

上传者:130****3912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1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2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3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4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5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6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7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8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9页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635-2022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7.080.01CCSB31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635—2022代替DB34/T635—2006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Tonglingwhiteginger2022-06-29发布2022-07-29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4/T635—2022前言本文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4/T635-2006《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与DB34/T635-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分等、分级与实物标准样”(见2006版的第5章);b)增加了“栽培技术”(见第6章);c)更改了“等级规格”(见7.1,2006年版的7.1);d)删除了“卫生指标检验”(2006版的7.2);e)增加了“安全指标”(见7.3);f)更改了“试验方法”中“等级”(见第8.1,2006版8.1);g)删除了“试验方法”中卫生指标检验,增加了感官、水分检验(见第8.2、8.3,2006版8.2);h)增加了“安全指标”试验方法(见8.4);i)更改了“检验规则”,更改了抽样、结果判断的要求(见9.2、9.4,2006版的9.2、9.3);j)删除了检验规则中“仲裁”(见2006版的9.4);k)增加了“交收检验”的要求(见9.3);l)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藏”,更改了标志、贮藏的要求(见10.1、10.5,2006版的10.1、10.4);m)增加了“标签”的要求(见10.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铜陵市白姜研究会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铜陵市白姜研究会、铜陵市农业农村局、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铜陵市郊区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继贵、李敬明、花桂玲、佘东、王苏宁、汪赛、刘家有、阮雨功、洪曙光、宋元周。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6年首次发布为DB34/T635-2006;2022年第一次修订。I

3

4DB34/T635—2022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铜陵白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193-2006姜SN/T0978出口新鲜蔬菜检验规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8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2019年10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2020〕年第354号3术语和定义GB/T17924-2008和NY/T1193-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铜陵白姜Tonglingwhiteginger在本文件第4章规定范围内,按照本文件生产工艺,生产的具有“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特定品质的产品。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安徽省铜陵市现辖行政区域天门镇、大通镇、西联镇、东联镇、钟鸣镇、顺安镇6个镇,见附录A。1

5DB34/T635—20225自然环境地理主要产区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的铜陵市长江南岸东南部地区,域内低山丘陵纵横。气候主要产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2064小时,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1346㎜,年平均无霜期258天。土壤主要产区土壤类型为黑色石灰(岩)土,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耕作层厚度≥30cm,有机质含量≥2%。6栽培技术选种选择姜块肥大饱满、皮色光亮、不干裂、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铜陵白姜良种。播种4月上中旬从姜阁(铜陵独有的存储白姜姜种的设施)内取出后,放在室内阴晾3d~5d进行炼芽。根据姜芽着生密度和部位进行分姜(切姜),每块种姜重50g~60g。22种植密度45000株/hm~52500株/hm。搭姜棚在播种结束后,开始搭好遮荫棚。距姜地1.5m~1.6m高处,用芭茅草或遮阳网铺盖,搭平棚遮荫,遮光率要求为60%~70%。浇水生长期间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同时,要做好清沟沥水工作,做到有水能排出,干旱易浇灌。施肥2播种出苗后的15d~20d,每667m浇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500kg~750kg。6月上中旬,2每667m施经无害化处理的饼肥65kg~75kg、有机肥600kg~800kg、18-18-18NPK复合肥252kg~30kg。7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结合培土,每667m施经无害化处理的饼肥100㎏、有机肥1000kg、18-18-18NPK复合肥30kg~5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7质量要求等级2

6DB34/T635—2022按铜陵白姜鲜姜外部形态分为一、二、三等,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铜陵白姜等级要求限度以质量计等级要求(%)1.形态完整,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特征,呈佛手状,丰满、充实2.形态、色泽新鲜一致,表面光滑、清洁,皮白色或乳白色3.气味正常,姜香浓郁悠长第4项≤1.0,一等4.机械伤第5项≤1.55.杂质6.整块单重>200g1.形态基本完整,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特征,丰满充实2.形态一致,色泽基本新鲜,表面基本光滑、清洁,皮色微黄3.气味正常,姜香浓郁第4项≤1.5,二等4.表皮允许轻微皱缩,病虫害,机械伤第5项≤2.05.杂质6.整块单重100g~200g1.形态尚完整丰满,色泽尚正常,皮色淡黄2.具有相似品种特性、特征,允许少量异色品种,表面尚清洁3.气味正常,第4项≤2.5三等4.病虫害,腐烂,机械伤,允许轻微皱缩第5项≤2.05.杂质6.整块单重<100g注1:气味正常:具有生姜固有的正常辛辣味。注2:表皮皱缩:因受冻伤、热害、病变,失水和水渍等原因致使表皮组织变色萎缩。注3:病虫害:受病虫害造成的损伤。注4:腐烂:因病害或其他原因致使整块姜或局部发生变色变软,并伴有异味。注5:机械伤:整块姜或部分子姜和芽,因外力造成的伤害。注6:杂质:生姜表面附着的泥沙及产品中混入的其他异物。品质要求7.2.1感官鲜姜表面光滑,姜块姜指长而丰满充实,姜皮呈乳白色至淡黄色,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7.2.2含水量鲜姜含水量92%~95%。安全指标7.3.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要求。7.3.2农药最大残留量3

7DB34/T635—2022应符合GB2763的要求。8试验方法等级按NY/T1193-2006中5.1的规定执行。感官8.2.1采用目视法对皮色、形状和外观进行检验。8.2.2采用鼻嗅法对气味进行检验。8.2.3采用口尝法对汁多渣少,肉质脆嫩的口感进行检验。水分按GB5009.3的规定执行。安全指标8.4.1污染物限量按GB2762的规定执行。8.4.2农药最大残留量按GB2763的规定执行。9检验规则批次同产地、同品种、同等级的铜陵白姜作为同一个检验批次。同一个检验批次质量应不少于500kg,不超过1500kg。抽样按SN/T0978的规定执行。交收检验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应进行交收检验,其内容包括等级要求、品质要求、安全指标。判定规则所有检验指标都符合本文件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10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4

8DB34/T635—2022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的规定,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标签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标签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者、产地、执行标准和等级等,并符合GB/T17924的规定。包装10.3.1盛装铜陵白姜的箱、竹筐、条筐、编织袋等必须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异味、虫蛀、霉变现象,内部无尖突物,外部无钉刺,每件净重不超过25kg。10.3.2应按等级包装。10.3.3包装标识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运输装运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应严防日晒雨淋,并注意采取防冻、防热、防污染的措施。贮存鲜姜短期贮存的地方应保持阴凉、通风、清洁、卫生、防日晒、防雨淋,温度11℃~13℃,湿度90%~95%。5

9DB34/T635—2022附录A(规范性)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的保护范围见图A.1。注:绿色标记区域为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A.1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