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41∕T 2303-2022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91.120.25CCSP15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303—2022地震预警信息发布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41/T2303—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预警等级...........................................................................25预警信息发布.......................................................................26预警信息转发.......................................................................37预警信息取消与更新.................................................................48预警信息表现形式与模板.............................................................49预警信息服务管理...................................................................4附录A(规范性)地震预警图标要求.....................................................6附录B(规范性)地震预警报警声要求...................................................8附录C(资料性)地震预警信息模板要求................................................10参考文献.............................................................................11I
3DB41/T2303—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寇曼曼、齐鹏飞、韩贞辉、王勤忠、马伟霞、高永伟、刘冠群、李卓、李涛。II
4DB41/T2303—2022地震预警信息发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震预警等级、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转发、预警信息取消与更新、预警信息表现形式与模板和预警信息服务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GB/T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8207.1—2008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18207.2—2005防震减灾术语第2部分:专业术语DB/T59—2015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地震烈度仪3术语和定义GB/T18207.1—2008、GB/T18207.2—2005、GB/T17742—2020、DB/T59—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警报。[来源:DB/T59—2015,3.1.4]3.2地震烈度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来源:GB/T17742—2020,2.1.1]3.3仪器地震烈度根据仪器观测记录得到的地面振动的强弱程度。[来源:DB/T59—2015,3.1.1]3.4推测地震烈度根据地震台站的记录数据和衰减关系等推测关注目标可能遭受的地面震动的强弱程度。3.5预警目标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用户或区域。1
5DB41/T2303—20223.6预警时间预警目标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破坏性地震动到达预警目标的剩余时间,一般以秒为单位计。3.7预警等级地震动到达预警目标时的影响程度分级。3.8第三方转发经发布主体授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转发地震预警信息的过程。3.9发布处理时限第三方从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至终端接收到信息的时间。4预警等级4.1地震预警等级分为四级,依次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并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等四种颜色分别表示。4.2地震预警等级可根据推测地震烈度进行划分,对应关系见表1。表1地震预警等级划分地震预警等级等级颜色推测地震烈度Ⅰ级红色7度及以上Ⅱ级橙色5度、6度Ⅲ级黄色3度、4度Ⅳ级蓝色1度、2度注:按照GB/T17742—2020,将地震烈度由强到弱分为12个等级。5预警信息发布5.1信息发布主体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主体是省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5.2服务对象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服务对象包括:a)一般用户,包括学校、医院、商场、车站、施工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个人;b)专业用户,包括政府机构、高铁、危化企业、生产企业、重大工程、运行控制中心等;c)第三方转发机构,包括广播、电视播发机构,移动通讯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5.3信息发布内容信息发布内容包括预警等级、预警时间、预警目标、源信息产出单位、源信息发布时间、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参考地名、震中经纬度、震源深度、震中烈度、推测地震烈度等,根据信息发布方式的不同,可增加颜色、图标、声音等其他相关内容。2
6DB41/T2303—20225.4信息发布策略5.4.1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对我省产生影响且推测地震烈度达到3度及以上的,启动预警信息发布。5.4.2地震预警信息应优先向破坏性地震动尚未到达的高烈度区进行发布。5.4.3第三方转发机构和有特殊需求的专业用户应与省级地震主管部门约定具体的发布策略。5.5信息发布流程5.5.1当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接收到中国地震预警网产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后,向省级专业用户、一般用户、市级地震预警转发平台和第三方转发机构发送地震预警信息。5.5.2市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向本辖区内专业用户、一般用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5.5.3经授权的第三方转发机构可向授权区域的专业用户、一般用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流程见图1。图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图5.6信息发布方式预警信息的发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发布方式:a电视;b广播;c应急广播;d移动终端;e网络媒体;f专用终端;g其他。6预警信息转发3
7DB41/T2303—20226.1第三方提供转发服务时,所采用的数据格式、数据接口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且不得随意删改地震预警源信息数据。6.2第三方转发时对地震预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应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6.3第三方为有特殊需求的专业用户提供转发服务时,可与其签订转发服务协议,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约定具体的服务事项。7预警信息取消与更新7.1预警信息取消受人为、技术等因素干扰,地震未真实发生而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应发布地震预警取消信息。7.2预警信息更新7.2.1面向一般用户:当推测地震烈度发生显著变化并导致预警等级升高时,应对地震预警信息进行更新发布。7.2.2面向专业用户和第三方转发机构:与发布主体约定具体的更新条件。8预警信息表现形式与模板8.1表现形式地震预警信息通过文字、颜色、图标、声音、语音播报等方式来表现。根据不同发布方式,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可采用单一方式或组合方式。8.2地震预警图标地震预警图标的静态图形表示方法见附录A。应用预警图标时,应进行等比例放大或缩小。设计预警图标方案时,应按照附录A中规定的颜色、几何形状和其他准则执行。8.3地震预警声音地震预警声音包含警报声音、提示语音、倒计时声音和地震横波到达声四个部分。地震预警声音的使用要求按附录B。地震预警声音应用时,应优先播放警报声音,其次为提示语音,最后为倒计时声音和地震横波到达声。8.4地震预警信息模板文本信息模板、声音信息模板、多媒体信息模板、预警信息更正及取消模板见附录C。8.5信息标识地震主管部门对外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应以“中国地震预警网”作为统一发布来源标识,各阶段用于测试的信息以及试运行前真实触发信息须加注“测试”标识,试运行期间信息须加注“试运行”标识,演练信息须加注“演练”标识。9预警信息服务管理9.1操作管理4
8DB41/T2303—20229.1.1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发布。9.1.2地震主管部门在上级地震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活动的指导监督。9.1.3服务对象向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交服务申请,即可享受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若服务对象不再需要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可向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提交中止服务申请。9.1.4地震主管部门应对信息服务能力不足、技术条件丧失或不遵守地震主管部门约定的第三方转发机构终止授权。9.2日志管理9.2.1日志内容应包括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地震预警等级、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地震预警等级调整或解除、解除预警的事由、调整或解除的时间、相关措施和联系电话等内容。9.2.2日志保存应对地震预警源信息的接收、发布(转发)以及发布终端接收情况进行7×24小时记录;不得更改、删除日志。日志保存时间应不低于5年。5
9DB41/T2303—2022AA附录A(规范性)地震预警图标要求A.1地震预警图标A.1.1不同颜色的地震预警图标分别对应不同的地震预警等级,使用说明见表A.1。表A.1地震预警图标序号图标名称说明1红色地震预警图标发布Ⅰ级地震预警时使用RedSignaliconofearthquakeearlywarning橙色地震预警图标2发布Ⅱ级地震预警时使用OrangeSignaliconofearthquakeearlywarning黄色地震预警图标3发布Ⅲ级地震预警时使用YellowSignaliconofearthquakeearlywarning蓝色地震预警图标4发布IV级地震预警时使用BlueSignaliconofearthquakeearlywarningA.1.2预警图标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6:5。A.1.3预警图标为统一整体,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用深灰色线条隔开。左上部底色为浅灰色,右上部、左下部和右下部底色均为预警等级颜色。A.1.4红色和橙色预警图标的左上部图形符号为带震动线的震裂单层房屋建筑,图形颜色为预警等级颜色;右上部为“地震”二字,各占一行,文字颜色为白色;左下部简体中文表示预警等级颜色,文字颜色为白色;右下部的英文为地震的英文翻译“EARTHQUAKE”,文字颜色为白色(见图A.1)。A.1.5黄色和蓝色预警图标的左上部图形符号为带震动线的完好单层房屋建筑,图形颜色为预警等级颜色;其余部分与A.1.4中描述的相同。A.2地震预警图标颜色参考值6
10DB41/T2303—2022地震预警图标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见表A.2。表A.2地震预警图标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颜色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深灰浅灰7.5R5YR5Y7.5PB5G颜色标号N9.5N4.0N8.04.5/126.5/148/125/147/12注:表中的色度值采用的是GB/T15608—2006中附录A中国颜色体系颜色样片坐标标准值。A.3地震预警图标设计要求地震蓝色预警图标的设计要求见图A.1,其他等级预警图标应遵循表A.1中给出的设计要求。图A.1地震蓝色预警信号图标设计要求7
11DB41/T2303—2022BB附录B(规范性)地震预警报警声要求B.1警报声音B.1.1警报声音由主音和辅助音两个部分构成,总时长2.50s。主音由5个在0~6000Hz之间变化的频率信号叠加组成,时长2.00s;辅助音位于主音之后,与主音间隔0.10s,由2个频率分别为1000Hz和3000Hz的合成信号混叠组成,每个辅助音时长0.10s,相邻辅助音间隔0.10s。警报声音的音频图像表示方法见图B.1和图B.2。图B.1警报声音频谱示意图图B.2警报声音时域波形示意图8
12DB41/T2303—2022B.1.2警报声音主音分为频率快速上升、频率缓慢下降、频率快速下降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分别为0.000s—0.325s、0.325s—1.413s和1.413s—2.000s,各阶段关键点数据及频谱详见表B.1和图B.1。表B.1警报声音主音各阶段关键数据点频率曲线起始点频率最高点快速下降起点终点编号采样点频率(Hz)采样点频率(Hz)采样点频率(Hz)采样点频率(Hz)101064520052882260048283200010642084052004175226003812320008403061652003061226002795320006164039252001948226001779320003925014052006962260063532000140B.2提示语音按照预警等级的不同采用普通话进行以下语音提示:a)Ⅰ级、Ⅱ级:地震,立即避险;b)Ⅲ级:地震,注意防范。B.3倒计时声音在播放预警声音和提示语音后,当剩余预警时间在10s内(含10s)以秒为单位进行倒计时读秒,当剩余预警时间大于10s以上,倒计时每5s进行读秒。B.4地震横波到达声持续性长鸣声,表示地震横波已经到达目标所在地。9
13DB41/T2303—2022CC附录C(资料性)地震预警信息模板要求C.1文本信息模板[(颜色)地震预警]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布,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震中地区)发生X.X级地震,本地推测地震烈度XX度,注意防范(立即避险)!C.2声音信息模板(警报声音)地震,立即避险。(倒计时声音)(地震横波到达声)(警报声音)地震,注意防范。(倒计时声音)(地震横波到达声)C.3多媒体预警信息模板多媒体(包括但不限于:电视、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等)发布预警信息时,应以弹窗形式出现,优先级别最高,叠加在屏幕最上方,地震预警信息在地震横波到达声持续20s后自动关闭。C.4预警信息更正模板[地震预警更正]由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布的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震中地区)X.X级地震[蓝/黄/橙/红色地震预警]现更新为[黄/橙/红色地震预警]。C.5地震预警信息取消模板[地震预警取消]由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布的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震中地区)X.X级地震[蓝/黄/橙/红色地震预警]现予以取消!10
14DB41/T2303—2022参考文献[1]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中国地震预警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指南(内部试行)的通知.2021年[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技术指南.2021年[3]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2021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