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

苏轼-江城子.

ID:83070274

大小:1.9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3-09-20

上传者:畜小牧
苏轼-江城子._第1页
苏轼-江城子._第2页
苏轼-江城子._第3页
苏轼-江城子._第4页
苏轼-江城子._第5页
苏轼-江城子._第6页
苏轼-江城子._第7页
苏轼-江城子._第8页
苏轼-江城子._第9页
苏轼-江城子._第10页
资源描述:

《苏轼-江城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梦醒时分忆香魂品读:苏轼《江城子》

1学习目标1.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2.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1.注意文中虚实结合的运用2.掌握比较法、朗读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陶冶自己的性情,丰富自己的情感。素质目标

2导入新课1、让学生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豪放、豁达、浪漫、幽默2、通过品读,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另一面——多情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背 景 介 绍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生有一子苏迈。王弗“敏而静”,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苏轼与王弗

4丁卯(1075年)正月二十日,正值王弗十年忌辰,这天夜里,苏轼梦见亡妻王弗。往事蓦然闯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汹涌澎湃难以遏止。苏轼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梦 醒 时 分 忆 香 魂因梦成词

5朗诵欣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 醒 时 分 忆 香 魂

6十年来生死相隔,音容渺茫。不用思量,自然难忘。你远在千里之外的孤坟,我无处述说自己人生的凄凉。即使我们相逢了你也应该是认不出我了,现在的我已是风尘满面,鬓白如霜。夜里幽幽的梦中我忽然回到了家乡。梦见你正在小轩窗的前面,精心的梳妆。我们相顾无言,只有泪落千行。年复一年,那明月清辉笼罩的,长满松树的小山冈,就是让(你)我肝肠寸断的地方。整 体 感 知

7品读词句体味情感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十年”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茫茫”二字,更是传达出一种生死相隔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十年生死两茫茫

8词的第一句就会使人产生疑问:妻子死了十年之久,才写出这首词来,能说和妻子的感情很深吗?提问独立思考,陈述个人见解

9鲁迅说,“长歌当哭,是须在痛定之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所能淡化的只是那些俗情,而东坡与王弗之间的情感,则随着生者的阅历加深而日益深沉、厚重。感悟

10“不思量,自难忘”为什么在“自难忘”之前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提问互动讨论,见仁见智

11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这两组矛盾并举,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教师点评

12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一方面是想象亡妻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一方面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满怀悲情愁绪,也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进一步烘托了苏轼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重逢的遗恨。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摩: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揣摩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磨难和心境之凄凉。

14提问: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理解: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尘”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5提问题为“记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可以删除?不能,这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

16“夜来幽梦忽还乡”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梦 醒 时 分 忆 香 魂

17梦 醒 时 分 忆 香 魂小轩窗,正梳妆

18思念:往昔的美好时光重现在眼前——小轩窗下,妻子对镜理妆。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看似记梦,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19梦 醒 时 分 忆 香 魂“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0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言万语要向对方倾诉;然而蓦然相逢,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用白居易的诗句表达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忧愁暗恨”,用柳永的词表达就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四目相视,两心相印,无言胜过千言。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2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思念自己该是柔肠寸断了吧?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22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23以本文为例,分析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一般重点理解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情。(一)语言分析

24(二)形象分析把握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也包含作者从社会生活中提炼的景象、物象。把握住形象后所蕴涵的言外之意,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客观形象:温柔美丽,人生知己主观形象:多情善感,执着深沉

25(三)思想内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作者的思想,这就是“思想内容”。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26(四)写作技巧和风格包括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分析其他写作技巧等。而分析诗歌的风格应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这首诗词的背景来进行。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

27虚 与 实“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虚幻世界和梦境、想象和回忆、设想之境。

28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艺 术 特 色

29苏东坡对宋词的贡献是令人敬仰的,他不仅拓宽了宋词的写作题材和写作范围,而且,把自己的一生与词作紧密相联,他的生活是一首词、他的爱情是一首词、他的仕途是一首词,他把自己的精神、思想、态度,甚至整个生命都融入了词作中。拓展延伸

30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擅长行书、楷书;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31当代著名女作家方方在《喜欢苏东坡》说:“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苏轼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也是最婉约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2今天我们在宋词中汲取精华,修身养性,当时尚的浮躁潮流裹挟着我们匆匆向前时,别忘了让宋词找回心中的宁静优雅。教学小结

33思考与练习一同一作者、不同风格阅读比较:苏轼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他的婉约词也写得真挚感人,请比较阅读《江城子》和《定风波》两首词,体会苏轼词风格的多样。你还知道苏轼的其它豪放词和婉约词吗?请再各举一例。

34思考与练习二同一时代、同一题材词作阅读比较:苏轼《江城子》和贺铸《鹧鸪天》比较探赏这两词堪称两宋悼亡词的双璧,为词坛增添了异样的光彩。把两词略作比较阅读,以便更能体味词的精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35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