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

ID:83041171

大小:123.52 KB

页数:74页

时间:2023-09-20

上传者:无敌小子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1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2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3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4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5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6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7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8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9页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_第10页
资源描述:

《考研专业课书笔记可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名词解释:第一章1、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P17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是指法律爱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管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管是何种购置商品、支付效劳、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取得这种资格的货币,在金属铸币流通时是本位铸币,后来是不兑换的中央银行的银行券。活期存款虽然在经济生活中被普遍接受,但一般不享有法偿的资格。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的规定,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肯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爱护。第二章2、守信与失信P23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方面。守信:借贷双方彼此遵守信用行为依以建立的契约。失信:借贷双方或任何一方不遵守信用行为依以建立的契约。3、国际收支顺差与国际收支逆差P28国际收支顺差:一国来自外国的全部货币收入多于对外国的全部货币支出,有盈余,习惯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逆差:一国来自外国的全部货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全部货币支出,有赤字,习惯称为国际收支逆差。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P30商业银行:指工商企业以赊销方法对购置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另一种表现。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和其他债务人提供的信用。

1银行信用具有两个特点:(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2)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由于借贷的是作为一般购置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而且有金融机构的中介,所以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里不存在。5、商业本票与商业汇票P33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支付承诺书,承诺在约定期限支付肯定款项给债权人。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支付肯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成认才有效;债务人成认付款的手续叫承兑。无论本票还是汇票期限都均不超过1年。6、国际信用的两种形式一一国外商业性借贷与国外直接投资P35国外商业性借贷:其根本特征是资金输出者与使用者之间构成借贷双方,形式包含出口信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补偿贸易和国际租赁等。国外直接投资: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成为企业的全部者或享有局部全部权的一种资本流动形式。形式包含一国的投资者到另一国进行X式投资、契约式合营、独资经营等。第四章7、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P61即期利率: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志的利率。远期利率: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如以f表第n年的远期利率,以r表即期利率,其一般公式:8、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P51

2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利率=时机本钱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无风险利率:利率中用于补偿时机本钱的局部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无风险利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的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政府发行的债券利率即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的利率。基准利率在实际中有不同的表现,在西方,主要是指再贴现率;在我国,则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9、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P52P69笔P57名义利率:指包含补偿通货膨胀(包含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置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二者的关系: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写为:r=(l+i)x(l+p)-l其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款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概括计算公式可写为:r=i+p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可写为:i=(l+r)/(l+p)-l这是国际通用的利率计算公式。10、现值与终值P55现值:指现在的肯定金额货币或资金的实际价值或者指未来某一时间价值的现在的价值,即终值的实际价值。现值公式:其中P为本金,S为本利和终值:指肯定金额货币或资金的到期价值,即本利和。终值公式:第五章11、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笔P56P69

3固定汇率: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根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指汇率水平由X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的汇率制度。如果政府对汇率的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假设政府出于某种目的,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则称“治理浮动”或“肮脏浮动"。12、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笔P56P69名义汇率:指忽略通货膨胀的因素,只考虑金融市场供求因素的汇率,或者说是X市场报出的汇率。实际汇率:则是相对名义汇率而言,是在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之后而得到的汇率。13、可兑换的货币与不完全可兑换的货币P66依据是否存在兑换其他货币的限制性规定,X分为可兑换的货币与不完全可兑换的货币。一般来说,兴旺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本币与X的自由兑换,或称为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大体指:(1)本币在境外可兑换为X;X可携出或汇出境外。(2)本币可自由进出境。(3)X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4)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X;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完全可兑换,并不等于实施X治理。实施X管制的国家,各该国的本币或完全不兑换的,或是不完全可兑换。不完全可兑换,大多指:在对外贸易、旅游、文教、体育、诊治、朝觐、外事交往等方面,本币可以按规定条款兑换为X,而对货币资本的输出入则实施管制。14、X治理与X管制P66X治理:政府对X收、支、存、兑所进行的一种治理。X管制:指政府对公民、企业,乃至政府机关取得、支用、携带、保管X等行为的严格限制。二者的关系是:严格的治理就是管制。15、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P68

4直接标价法:即对肯定基数(1或100等等)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纳这种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即以肯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的基准,用折合成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目前,英美等几个少数国家使用。16、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P70笔P57货币的对内价值:指货币具有的购置的能力,它相当于物价的倒数。货币的对外价值:一国货币的币值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示。第八草17、金融市场划分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P81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求。1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P81(依据金融市场的交易参与者的交易特征,他们可分为最终投资者、最终筹资者和中介机构三类。最终投资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最终融资者的构成亦是。中介机构则是特意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包含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一一一援助理解直接融资:资金直接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转移的融资活动。典型的直接融资是通过发行X、债券等有价证券完成的融资。间接融资:资金通过中介机构完成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转移的融资活动。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存款活动完成的融资。19、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P83笔P68商业票据:是由企业签发的以商品和商务交易为根底的短期无担保的债权债务关系凭证。

5银行承兑票据:在商业票据的根底上,由银行介入,同意票据到期履行支付义务。20、融通票据与真实票据P83融通票据:在商业票据中,出了具有交易背景的票据外,还有大量并无交易背景而只是单纯以融资的目的发出的票据。真实票据:相对于融通票据,有商品交易背景的票据则称为真实票据。21、证券经纪人与证券交易商P86能够进入证券交易所从事交易的,必须取得交易所会员资格。会员资格的取得历来均有各种严格限制并需缴纳巨额会费。会员有两类:经纪人和交易商。证券经纪人:充当证券买者与卖者的中间人,从事代客买卖业务,收入来自佣金。证券交易商:可以直接进行证券买卖,收入来自买卖差价。22、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P87政府债券:又称“公债、国债"。它是政府为了筹集预算资金而发放的债权凭证。具有免交所得税、平安且有固定的利息、流动性强等特征。公司债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的企业为筹资而发行的债务凭证。具有固定且较高的收益、流动性较强等特点。23、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P87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其根本功能是制造金融工具,如X、债券、抵押贷款等,从而把资金从储蓄者直接转移到投资者,完成资金的余缺调剂。二级市场:对已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直接通过金融市场或间接通过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来完成有价证券的流通。其最重要功能是完成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二者关系:(1)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自然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

6(2)有了发行市场,还须有二级市场,否则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少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以致无法存在。即(1)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前提。(2)二级市场是初级市场存在的保证。(3)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4、远期与XP89远期合同:合同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目前远期金融合同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X合同: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法。二者区别:(1)远期合同交易一般规模较小,较为灵敏,交易双方易于按各自的心愿对合同条件进行磋商。(2)X合同的交易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完成;合同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交割地点等,都已标准化。25、期权与互换P90期权合同: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的肯定数量相关资产,也可依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样一种权利,期权合同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肯定数额的费用一一期权费。也可以说,期权是指给予购置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置或X肯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合同。按照相关资产的不同,有X期权、利率期权、X期权、X价格指数期权等。期权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个根本类型。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进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以确定的价格X相关资产。互换合同:交易双方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互换合同实质上可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同组合,最常见的有利率互换、X指数收益率互换等。

726、契约型X与公司型XP92投资X按X的法律地位划分契约型X和公司型X。契约型X:依据肯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组建的代理投资制度。托付者、受托者和受益者三方订立契约,由经理机构(托付者)经营信托资产;银行或信托公司(受托者)保管信托资产;投资人(受益人)享有投资收益。公司型X:指具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依据公司法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投资于有价证券的股份制投资公司,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投资者购置公司X成为公司股东,可享受定期猎取投资收益的权利。27、封闭式X与放开式XP93公司型X分为封闭式X和放开式X两种。封闭式X:发行的X数量固定不变,发行期满X规模就封闭起来,不再增加和减少股份,已发行出去的X如果要继续买卖,需在X二级市场上进行,X的交易价格与X的每股净资产不肯定一致。放开式X:也称共同X,其X数量和X规模不封闭,投资人可随时依据需要向X购置X以完成投资,也可回收X以撤出投资。28、公募X与私募XP93投资X按X的资金募集方法和资金的X方法划分,可分为公募X和私募Xo公募X:以公开发行证券筹集资金方法设立的X。私募X:以非公开发行证券方法募集资金方法设立的X。29、X银行和X经纪人P95X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授权经营X业务的本国银行和本国的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其他从事X经营的有关金融机构。

8X经纪人:是依靠同X银行的紧密联系和掌握的X供求信息,促成买卖双方成交,从中赚取手续费。第七章30、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P111非系统风险:指那种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就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显然是分别由各该资产自身的原因引起的。系统风险:则是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而排除的风险。31、期权费的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P117期权费的内在价值:在期权领域内,内在价值的主语是专指期权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对于看涨期权来说,内在价值等于市场价格大于执行价格的局部。对于看跌期权来说,内在价值等于市场价格小于执行价格的局部。期权费的时间价值:是指期权费超过其内在价值的局部。在美式期权中,随着期权有效期限的加长,期权的价值会随之加大。第九章32、负债业务的资金X——自有资本和外来资金P144自有资本:包含其发行X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一局部也称权益资本。外来资金:主要是汲取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以及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等。3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P148(区别:中间业务风险较低,表外业务风险较高)中间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托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为中间业务或无风险业务。最常见的有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业务,承兑业务也可归入此类。表外业务: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含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含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X、

9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属狭义表外业务。34、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与全能型商业银行P150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其根本特点是法定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U)只有商业银行能够汲取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业务为其主要业务。全能型商业银行:又叫综合型商业银行,它们可以经营包含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的一切银行业务,同时直至可以经营全面的证券业务等。35、纯网络银行与分支型网络银行P154纯网络银行:也可称为“只有一个站点的银行"。这类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全部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个虚拟银行。分支型网络银行:指原有的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效劳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效劳。36、资产治理与负债治理P162资产治理理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治理思路。商业银行在负债处于被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调整其资产结构,在现金、证券、货币等各种资产持有形式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来协调平安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负债治理理论:是金融创新中开展起来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方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利益。37、金融监管本钱的显性本钱和隐性本钱(执法本钱和守法本钱)P170执法本钱:指金融监管当局在具体实施监管的过程中产生的本钱,表现为监管机关的行政预

10算,也就是以上提到的显性本钱或直接本钱。守法本钱:指金融机构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额外承当的本钱损失,通常属隐性本钱,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在遵守监管规定时造成的效率损失。第十一章38、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P195习P79笔P164原始存款:指银行汲取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通常把最初的存款或铸币(现金)存款称之为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把在原始存款的根底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39、现金的发行和现金的回笼P205现金发行: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习惯也称为现金发行。现金回笼:当存款货币银行总体向中央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习惯也称为现金回笼。40、发行收入和铸币收入(铸币税)P209铸币收入:在铸币流通的条件下,铸币收入或铸币税,是指铸币面值与铸币本钱的差额。当铸造钱币是王室、国家的特权时,铸币税直接就是财政的收入。发行收入:指钞票的面值与钞票发行本钱的差额。第十二章41、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P225名义货币供给:指肯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记作M实际货币供给:指剔除物价影响之后的肯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记作M/P

1142、名义需求和实际需求P225由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存在,也必定有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分。实际货币需求通常记作M/P,名义货币需求记作M,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43、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P243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即M=M货币非均衡: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求,即M=M第十三章44、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P260(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个工程,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指企业、单位和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如商品和效劳的输出入、赠与、侨民汇款和长期资本流出入。调节性交易: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进行的用以平衡收支的弥补性交易,如向国外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借用短期资本,进口商取得分期付款的权利以及动用国际储藏等。44、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P264国际资本流动划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指期限为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主要包含国际直接投资、一年期以上的国际证券投资和中长期国际贷款。短期资本流动指一年及一年以下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第十六章45、金融相关率与货币化率(金融开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P324金融相关率: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货币化率: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效劳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简答题和论述题:第一章1、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及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P15笔P12

12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为开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在现代社会,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的利用货币来完成经济开展的目标。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确实定,货币单位确实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确实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治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第二章2、股份的特点P36(1)公司的资本通过发行X方法筹集,X面值相等,每股金额不大,一般公众有可能认购。(2)X是股份的全部权证,其持有人称为股东,股东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3)X一般规定不能退股,但可以X、转让。(4)股东可依据其所持X数量而有相应的投票权,但分散的小股东无意义。(5)公司的经营绝大局部是由特意的经理人员进行。(6)各国均有详尽的法规。3、消费信用的利弊P35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利:(1)消费信用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并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2)消费信用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弊:但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过渡的市场需求,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伪繁荣。4、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P30商业信用的作用:存在稳定经济联系的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开展。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

13,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1)规模限制。(2)严格的方向性。(3)时间上的限制。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法对购置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预付贷款是商业信用的另一种表现。第三章5、金融学科的根本内容P45笔P29(1)有关金融诸范畴的理论论证:包含货币、信用、利息、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本身。(2)对金融的微观分析:这包含对金融市场、中介机构以及它们相互渗透开展的分析、金融功能的分析。(3)对金融的宏观分析:这包含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X、货币X与财政X、金融震荡与国际金融协调等方面的研究。第四章6、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P60笔P39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的要求。这些风险有: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需要予以补偿的归还期限风险;需要予以补偿的X性风险。7、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P50笔P42(1)利率的作用:a,从微观角度说,利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个人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上的作用和对企业的经营治理和投资方面的作用。b,从宏观角度说,利率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对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是升降,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

14成长和就业等方面的作用。(2)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利益约束的机制直接关系到利率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作用之所以极大,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人有足够的独立决策权,对于各个可以独立决策的企业、个人等经济人来说,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是根本的准则,而利率的上下直接关系到经济人的收益。在利益约束机制下,利率必定有广泛而突出的作用。8、利率的决定论P57有图(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论证,利息是利润的一局部,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的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X界限,到达这个X界限,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局部就会等于零。利息不可以为零,否则有资本而未运营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2)实际利率决定论这种理论注意的是实际因素一一生产率和节约一一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如下图,说明了这种关系。图中,n曲线为投资曲线,曲线向下倾斜,表示投资和利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SS曲线为储蓄曲线,曲线向上倾斜,表示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两线的交点所确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3)凯恩斯利率决定论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根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情愿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弱,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是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的,如图。货币供给曲线M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需求曲线L=L+L是一条由上而下、由左到右的

15曲线,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局部相交时,利率将不再变动,即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⑷IS—LM利率理论IS-LM模型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全面均衡来阐述了利率的决定机制。只有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即同时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才能确定。如下图,IS曲线与LM曲线都是由利率和收入水平确定的。两条曲线交点说明,在产品市场上,总产出等于总需求;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交点E所决定的收入和利率就是使整个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第五章9、X的定义及构成P65笔P55X是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做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其特征是:必须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必须具有自由兑换性。X的构成:(1)外币现钞,包含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含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含债券、X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X资产。10、我国X治理的根本内容P66(1)在X境内,一切机构或个人的X收入,都必须卖给中国银行;所需X则由中国银行按照国家批准的方案或者有关规定卖给。(2)禁止外币流通、使用,禁止私自买卖X。

16(3)国家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非经管汇机构批准,不得私自保存X,不得将X存放国外,不得以X收入抵作X支出,等等。11、X汇率制度P70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属治理浮动类型,是以市场供求为根底的、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其内容有:m指定准许经营x的银行,称x指定银行,在全国x交易中心,按市场交易规则买卖Xo(2)汇率波动超过政府人定的肯定幅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卖X入市干预。(3)依据前一日银行间X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当日X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4)各指定准许经营X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X。12、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P75笔P62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肯定的影响。U)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当两个对外放开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异而其他条件不变,货币资本就会从利率水平偏低的国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国家,大量货币资本的流出流入,必将引起汇率的波动。如果利率真的引起大量资本在国际间转移,对实施浮动汇率的国家,由于外国资本流入,X供过于求,本币升值;本国资本流出,X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汇率的波动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实行X管制,是可以隔开利率与汇率联系,但必须是最严厉的管制。(2)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17;假设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此外,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还要求进出口需求要有价格弹性一一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响灵敏,即需求弹性大,进而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引起交易数量的改变。当然,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的制约。(3)汇率对物价的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反之,汇率上升,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涉及国内物价总水平。[4)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因而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但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在存在本币对外币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X,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X,加剧X供求紧张,会促进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则可能引发资本的内流,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如果金融体制不健全,短期内汇率剧烈变动有可能会引起X。13、汇率风险P75笔P62汇率的变化常给交易人带来损失(也可能是盈利),通常被称为X风险、汇率风险。表现为:(1)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首付X而因汇率变动引起的损失。(2)X储藏风险。一国为应付一般X支付以及平衡国际收支,常需保持肯定数量的X储藏。这些X储藏表现为存放在国外的外币资产(存款、有价证券等)。如果所持有的外币资产汇率下浮,就会蒙受损失。(3)外债风险。指对外举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损失。为预防或减轻汇率风险损失,在对外交易中需采取些防范措施,如选择好贸易结算使用的货

18币,运用远期X买卖等。14、X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习P41(了解也好)(一)X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1)刺激进口增加,X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廉价,有利于降低进口本钱。(2)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X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X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3)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X汇率的上升,未归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二)X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1)抑制出口增长。X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本钱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峻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肯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延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X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损害。(2)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上活泼的多为国际游资,这局部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乱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开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X,将对中国经济延续健康开展造成不利影响。(3)影响货币X的有效性。由于X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X汇率的根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X市场上大量买进X,从而使以X占款的形式投放的根底货币相应增加。从外表上来看,货币供给量在延续增长,但供给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X的有效性。[4)增加就业压力。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时机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X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X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1915、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是什么?决定我国X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习P42(了解也好)(一)影响汇率波动的根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际收支。所谓国际收支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比照。如果货币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货币对X率上升,反之,该国货币汇率下跌。(2)利率。利率作为一国借贷状况的根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决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对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高利率国家发生资本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发生资本外流,资本流动会造成X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对X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国利率提高,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该国货币贬值。(3)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的缓解会使汇率上浮。通货膨胀影响本币的价值和购置力,会引发出口商竞争力减弱、进口商品增加,还会引发对X市场产生心理影响,削弱本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这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本币贬值。[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6)X储藏。如果一国X储藏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7)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X汇率是X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表达。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各国汇率X的影响。(9)政治局势。一国及国际间的政治局势的变化,都会对X市场产生影响。(二)当前决定我国X汇率的主要因素有:(1)国际收支和X储藏,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国际贸易延续保持高额顺差,经常账户表达为顺差,引起X供给的增长和对X需求的增加,X汇率上升。同时资本与金融账户也表达为顺差,

20双顺差的局面使X汇率不断上扬。(2)经济增长率,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X的国际地位相应提高,使X在长期内保持坚挺。(3)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包含国外的和国内的都普遍形成了X升值的预期,这在肯定程度上推动了X的升值。[4)我国汇率治理制度,我国于2022年7月21日再一次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即X放弃单一盯住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意味着X汇率的浮动幅度不会特别大。第六章16、金融市场的功能P82(1)资源配置的功能。援助完成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价格信号引导下,有利于完成资源的最正确配置。(2)完成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对于某个局部来说,风险由于分散、转移到别处而在此处消逝;但对总体来说,并非排除了风险。(3)定价功能、确定价格。金融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园地,在他们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金融产品的价格。17、金融资产的特征P80金融资产种类繁多,但都具有共同特征,通常以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三性”概括。(1)货币性或流动性。指其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简单转换成货币,行使交易媒介或支付的功能。(2)风险性。指购置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受到损失的风险。(3)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即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和本金的比率。有三种计算方法:1)名义收益率:是金融资产票面收益与票面金额的比率。2)现时收益率:是金融资产的年收益额与其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3)平均收益率:是将现时收益与资本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18、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及其双刃作用P91

21金融衍生工具:指一类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主要包含远期、X、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衍生工具得以迅速开展的原因:(1)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剧与人们躲避风险的需求。(2)期权定价公式的问世。双刃作用:(1)迅速开展的金融衍生工具,是躲避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有了灵敏方便、极具针对性且交易本钱日趋降低的手段。这对现代经济的开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2)但衍生工具的开展也促成了庞大的世界性投机活动。衍生工具的投机,成功,可以获得极高收益;失败,则会造成严峻后果。19、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P100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其特点有:(1)经营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管制。(2)资金来自世界各地,各种主要可兑换货币都有交易,而规模庞大,能满足各种筹资rf+T而要。(3)存款利率相对高,贷款利率相对低,利差常在0.5%左右,对存款方和贷款方都有吸引力。(4)借款条件灵敏,不限贷款用途,手段简便。20、证券监管机构履行的职责P88(了解也好)在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治理的过程中,证券监管机构履行以下职责:(1)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治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审批或者核准权。(2)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进行监督治理。(3)依法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X治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治理。(4)依法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标准,并监督实施。(5)依法监督检查证券发行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况。(6)依法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22(7)依法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督治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七章21、资本市场的效率-市场效率的定义和意义P104笔P90市场效率是指市场传递信息,反映证券价格定位的效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指市场依据新信息迅速调整证券价格的能力。对于评价市场效率,有市场有效性假说,其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分为弱有效、中度有效和强有效三种。研究市场效率的意义:证券的价格以其内在价值为依据:高度有效的市场可以迅速传递全部相关的真实信息,使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反之则否。也就是说,市场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券的价格与证券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市场的效率不同决定了证券价格与预期偏离程度的不同,因而投资的策略也不同。22、有效资产组合与最正确资产组合P112笔P94有图(1)有效资产组合的原理风险与收益是匹配的:期望高收益率必定要冒高风险,追求低的风险则只能期望低的收益率。有效资产组合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投资组合均存在有效与无效之分,在一个相同的风险度上,可能存在很多组合,其中只有一个收益率是X的,因而是有效的。按照资产组合理论,有效资产组合是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率X的资产组合;在资产组合曲线上叫效益边界的线段。如下图A—C线段。选择n种资产进行投资,对它们的任何一种组合都可以形成特定的组合风险与组合收益。图中,落在BAC区间内的任何一点代表在n种资产范围内所组成的某特定组合的组合风险与组合收益关系。其中,只有组合风险与组合收益的交点落在A—C线段上的组合才是有效组合。A—C线段为效益边界线。(2)最正确资产组合的原理效益边界的原理显示,追求同样风险下X投资收益的理性投资人所应选择的资产组合是区间

23一一AC线段,而不是哪一个确定的点。具体选择哪一个点,取决于投资人的偏好,对于不同的投资人来说,是否“最好”,取决于他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第八章23、金融效劳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金融效劳业的特点)P124金融中介,其经济活动的中心产品是金融效劳,也常常称为金融效劳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特点极为明显:(1)金融资产比率极高。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具有其他产业不能比较的极高比率。(2)它们所分别支配、营运的资本规模,与各自的权益资本相比,比率高达十几倍,几十倍,甚至更高。在其他产业中通常达不到这样高比率。(3)高风险产业。金融资产极高的持有率,权益资本极低的保有率,决定了高风险的特点。且相互之间联系极为紧密。(一个环节的震荡,有可能马上扩及其他并导致金融领域的一局部乃至整体的震荡。)(4)政府的严格监督。鉴于高风险的特点,对金融中介的关键局部,一直存在着必须实施国有化的理论。同时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金融中介通常都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5)追求利润。金融中介,作为一种产业,虽与其他产业部门有极为明显的区别,但其经济活动的目标,与其他产业一样,也是追求利润。24、组建金融资产治理公司的目的P13090年3月至10月,我国先后建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金融资产治理公司,组建的目的有:m收购、治理和处置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改善它们的资产负债状况,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2)运用特别的法律地位和专业化优势,完成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24(3)通过金融资产治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25、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范围P137(1)邀请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和官员商讨国际金融合作问题。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进行监测和维护,一直是会议的中心议题。(2)从事货币和金融问题一偏重于与中央银行有关问题的研究。(3)为各国中央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效劳。(4)作为协助执行各种国际金融协定的代理和受托机构,为执行协定提供便利。26、国际货币X组织的宗旨P137(1)通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货币问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开展,开发会员国的生产资源。(3)促进汇率稳定和会员国有条不紊的汇率安排,预防竞争性的货币贬值。(4)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排除阻碍世界贸易增长的X管制。[5)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27、国际货币X组织的资金X??P138国际货币X组织的资金X主要是会员国认缴的X份额。国际货币X组织设有多种贷款,依据不同的X向会员国政府提供资金:(1)一般贷款。这是国际货币X组织最根本的一种贷款,用于解决会员国一般国际收支逆差的短期资金需要。贷款的X额度为会员国所缴纳份额的125%。(2)中期贷款。它用于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的中长期资金需要,贷款期限为4-10年,贷款的X额度为会员国所缴纳份额的140%。(3)出口波动补偿贷款。主要解决开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因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或进口本钱过高而面临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的困难,贷款期限为3—5年,贷款的X额度为会员国所缴纳份额的100%。28、世界银行的资金XP138

25(1)会员缴纳的股金。数额多少以它们在国际货币X组织中分摊到的份额为准。(2)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特别是发行中长期债券。(3)出让债权。马上其贷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给私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以收回局部资金。(4)经营中的利润收入。第九章29、商业银行的作用(存款货币银行的功能与作用)P143笔P116(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4)制造信用流通工具。30、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种类P144(1)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主要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这种存款在支用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2)定期存款,指那些到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期限较长,到期前一般不能提取,所以银行给予较高的利息。(3)储蓄存款,这主要针对居民个人的货币积蓄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31、贷款及其种类P147贷款:是银行将其所汲取的资金,按肯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种类:(1)按贷款有否抵押品划分,有抵押贷款与信用贷款。(2〕按贷款对象划分,有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3)按贷款期限划分,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对贷款的归还不规定具体期限,随时由银行通知(至少三五日前)收回,称通知贷款。(4)按还款方法划分,有一次归还的贷款和分期归还的贷款。32、商业银行经营日趋全能化、综合化的原因P151笔P121

26(1)在金融业竞争日益剧烈的条件下,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降低,这迫使他们不得不从事更为广泛的业务活动。(2)商业银行汲取资金的负债业务,其结构发生变化,可以获得大量长期资金来进行更多的业务活动,特别是长期信贷和投资活动。(3)国家金融治理当局逐渐放宽了对商业银行业务分工的限制。33、赞成全能模式(即混业经营、混营监管模式)的理由P150(1)通过全面、多样化业务的开展,可以深刻了解客户情况,有利于做好存款、贷款工作。(2)借助于提供各种效劳,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强银行竞争地位。(3)可以调剂银行各项业务盈亏,减少乃至预防风险,有助于经营稳定。34、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及形式P152笔P122(一)预防风险的创新(1)预防利率风险的创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导致利率风险的增加。银行为了预防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创新活动。诸如:1)制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如可变利率债券、可变利率存款单、可变利率抵押契约、可变利率贷款等。2)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市场,开展债务工具的X交易。3)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等。(2)预防贷款风险的创新一一资产业务的证券化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必定时刻承受着种种金融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预防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二)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开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开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271)技术进步引起银行结算、清算系统和支付制度的创新,进而引起金融效劳的创新。2)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保证条件。3)新技术的运用使金融交易快速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几乎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交易主体都联系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上。(三)躲避行政治理的创新在剧烈的竞争中,为了躲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治理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新的业务形式:自动转账制度、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互助X、大额可转让的定期存单,等等。35、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的成因P157(1)国有经济的低效率。(2)体制造成企业不得不听从来自上级、来自所在地方的指挥,无从按规律自主经营。(3)国有企业担负着工商业、效劳业绝大局部的社会保证支出和局部社会救济的支出。(4)由国有经济负担的改革本钱。(5)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国有大银行纷纷开办附属的信托、证券机构,从事高风险的揽存放贷和证券投机活动,使得信贷资金在这些方面套牢,等等。36、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相互关系P161(1)盈利性原则。追求盈利是改良效劳、开拓业务和改善经营治理的内在动力,这一原则占有核心地位。(2)流动性原则。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为了保持流动性,银行在安排资金运用时,一方面要力求使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必须力求负债业务结构合理并保持自己有较多得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3)平安性原则。指治理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平安的要求。银行因其自有资本所占比重很小,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所以,平安性原则,历来都为银行家所高度重视。三原则的关系:三个原则既统一,又矛盾。一般来说,平安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流动性较

28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平安有保证。但它们与盈利性却负相关,即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平安性高,盈利率一般较低;反之,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因此,银行必须从现实出发,在平安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寻求最正确统一与均衡。37、债权质量分类法(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治理)P158关于贷款分类,国际货币X组织和世界银行推举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五级分类法。债权质量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程度。不管是银行的治理者还是监管者都紧密关注债权质量的变化,尤其是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五级分类各档次的定义分别为:(1)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归还本息。(2)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归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归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3)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归还本息。(4)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归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的合同约定,也肯定要造成一局部损失。(5)损失类。在采取全部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旧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局部。38、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及组织形式,具有什么功能及存在的问题P159笔P125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爱护、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在这一制度安排下,汲取存款的金融机构依据其汲取存款的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由存款保险机构承当支付法定保险金的责任。组织形式:(1)由官方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由官方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如日本、比利时等。(3)在官方支持下,由银行同业合建存款保险机构,如德国、法国、荷兰等。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29(1)对存款人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益提供了爱护,但却由此降低了他们关怀银行经营业绩和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监管的积极性,甚至缺少积极性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中取出。因此,就使低效率、甚至是资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汲取存款。(2)对投保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爱护意味着存款人挤提威胁对存款货币银行可能施加的惩处力量受到削弱。无“后顾之忧”的银行,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3)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存款保险制度有延缓金融风险暴露的作用,简单导致风险不断累积,由此加大解决问题将要付出的代价。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促成的风险,大都属道德风险,不仅会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会使经营不善的投保金融机构继续存在。39、金融监管的根本原则P168笔P282(1)依法治理的原则。(2)合理适度竞争原则。监管重心应放在爱护、维持、培养、制造一个公平、高效、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上。(3)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结合的原则。(4)平安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5)金融监管应该顺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对过时的监管内容、方法、手段等及时进行调整。40、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P168笔P2831、社会利益论:金融监管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离散化,决定了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能。2、金融风险论:(1)金融业是特别的高风险行业。(2)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反响。(3)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3、投资者利益爱护论: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利

30用这一优势来损害信息劣势的利益。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标准和约束,以便为投资者制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41、金融监管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P170笔P283(1)由于投资者信任监管当局而无视自己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评价和选择。(2)爱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使得存款人通过挤兑的方法向金融机构施加压力的渠道不再畅通。(3)金融机构在受监管中承当肯定的本钱损失,因而会通过选择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方法弥补损失。42、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P170(1)监管者的经济人特性。从理论上讲,金融监管机关作为一个整体,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但具体到单个的监管人员来说,由于他们也是经经济人,也具有完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很简单被某些特别利益集团俘获,并成为他们的代言人。(2)监管行为的非理想化。尽管监管者主观上想尽力通过监管最大限度地弥补市场缺陷,但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有可能无法到达理想化的目标。制约监管效果的客观因素有:监管者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监管者面临信息的不完备问题,监管时滞问题等。(3)作为监管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金融监管机关处于独特的地位,它们几乎受不到来自市场的竞争和约束,也就没有改良监管效率的压力和动机,这必定会导致监管的低效率。43、中国对银行实施监管的体制P171银行监管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同时,爱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监管的主要方面有:(1)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方法。(2)审批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的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4)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治理人员任职资格。

31[5)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予以公布。(6)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意见和建议。(7)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一般治理工作。44、银行机构的国际化给银行监管带来哪些挑战?P172在金融风险国际化的情况下,任何一国的监管机构都无法对银行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监管。(1)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进程中,金融监管还是单个国家政府的事情,即还被限制在国家主权地理地域之内。这意味着无法对银行的国际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面临监管真空的危险。(2)金融国际化加大了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异。本来,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日趋复杂,国际经营和交易业务大量以表外业务的形式开展,监管机构根本无法及时完整的猎取信息,这就使得监管者实施有效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3)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导致监管部门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45、《巴塞尔协议》的目的及主要内容P173目的:(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产间的比例,订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开展。(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排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主要内容:(1)关于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核心资本包含股本和公开打算金。附属资本包含未公开的打算金、资产重估打算金、一般打算金或呆账打算金。(2)关于风险加权的计算。协议订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来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所应具有的适当规模。

32(3)关于标准比率的目标。协议要求银行经过5年过渡期逐渐建立和调整所需的资本根底。46、《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P174(1)必须具备适当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监管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目标和自主权等。(2)必须明确界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严格银行审批程序;对银行X转让、重大收购及投资等,监管者有权审查、拒绝及订立相关标准。(3)重申《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分率的规定;强调监管者应建立起对银行各种风险进行独立评估、监测、治理等一系列X和程序,并必需要求银行建立起风险防范及全面风险治理体系和程序,以及要求银行标准内部操作等。(4)必须建立和完善延续监控手段,监管者有权在银行未能满足审慎要求或存款人平安受到威胁时采取及时改正措施,直至撤销银行执照。(5)对跨国银行业的监管,母国监管当局与东道国监管当局必须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紧密配合;东道国监管者应确保外国银行按其国内机构所同样遵循的高标准从事当地业务。47、《新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P175(1)《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确实定方法遇到了新挑战。在信用风险依旧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缺少。(2)危机的警示。亚洲X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乱给予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的警示。一是要尽快改良以往对资本金充分的要求,二是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3)技术可行性。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48、《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P176

33(1)第一大支柱一一X资本要求。X资本要求由三个根本要素构成:受规章限制的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以及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小比率。其中有关资本的定义和8%的X资本比率没有发生变化,但对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问题,新协议在原来只考虑信用风险的根底上,进一步考虑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2)第二大支柱一一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为了确保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推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并以此为根底对其资本是否充分做出评估。监管当局要对银行的风险治理和化解状况、不同风险间相互关系的处理情况、所处市场的性质、收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进行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推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分。(3)第三大支柱一一市场纪律。市场纪律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程度;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量银行的风险治理状况和清偿能力。为了提高市场纪律的有效性,巴塞尔委员会致力于推出标准统一的信息披露框架。第十章49、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P178(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要求有更加稳定的通货,也要求银行券成为能在全国市场广泛流通的一般信用流通工具。国家遂以法令形式限制或取消一般银行的发行权,并把发行权集中于专司发行银行券的中央银行。(2)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的需要。银行林立,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票据交换及清算假设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处置,会阻碍经济顺畅运行,于是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又权威、公正的清算机构为之效劳。(3)在经济周期开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流动性支持的需要。在商业银行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时,客观上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他们提供货币资金,即流动性的支持。[4)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治理、监督、协调的需要。同其他行业一样,银行业的经营竞

34争也很剧烈,客观上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特意机构专司金融业治理、监督、协调的工作。50、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P180(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的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世界上绝大局部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也是。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X权力的机构或治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肯定的独立权利。这是种带有联邦式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如美国、德国。(2)跨国中央银行制度。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全部成员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组成货币联盟的主要是地域相邻的一些欠兴旺国家。(3)准中央银行。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局部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如新加坡、中国香港。51、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一银行的银行的职能P182(一)集中存款打算。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局部存款打算金。该举措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操作货币供给量。存入打算金的多少,通常是对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所汲取的存款确定一个法定比例,有时还分不同种类的存款确定几个比例。同时,中央银行有权依据宏观调节的需要,变更、调整存款打算金的存入比率。(二)最终贷款人。其作用表现为:(1)支持陷入X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兑风潮的扩大并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2)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融进资金的主要方法:(1)自己持有的票据,包含国库券,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再抵押;2)回购协议;3)

35直接取得贷款。(三)组织全国的清算。52、中央银行的职能P181(1)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世界上几乎全部的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也多由中央银行经营。银行券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X,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了资金实力。(2)银行的银行。银行固有的业务--办理“存、放、汇"。同样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其业务的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有:集中存款打算、最终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3)国家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X,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效劳。作为国家的银行,其职能有: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保管X和黄金储藏,进行X黄金的买卖和治理)、制定和实施货币X、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治理法规。此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参谋,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5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P186笔P140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是指货币X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给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一)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独立性的原因:1)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中央银行的工作始终是追求货币X的根本原则和目标。经济工作虽然是政府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往往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36。而当政府矛盾突出时,政治要求则压倒一切。缺少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目标就会被淹没。中央银行其全部活动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货币X所追求的稳定货币币值这一根本原则和目标,这就使中央银行的行为目标与政府不可能时时保持全面吻合。2)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治理机构。中央银行工作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为长期的专业经验累积。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指导,往往是不X的。(二)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原因:1)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来看,金融终归是一个子系统。中央银行处于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自然应当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2)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惟一的。中央银行货币X目标的完成,也需其他X特别是财政X的协调与配合。3)中央银行的活动总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中央银行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也需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而中央银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则需由政府来协调。54、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P187(一)支付清算系统和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手段职责:支付清算系统也称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具体的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效劳的中介机构、治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完成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完成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开展,支付的过程从最简单的当事人当面支付,到通过中间人的支付,到超出本地市场领域的支付,到超出国界的支付;支付的工具从铸币、现钞的支付,到利用票据的支付,到通过中介的账面金额划转的支付,等等。(二)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1)由一国中央银行主持下的支付系统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根底设施",有利于降低清算本钱,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37(2)平安、高效的支付系统有利于躲避金融风险,提高货币X的有效性。支付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发觉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一局部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能主动预警。比方支付系统可以监测各家商业银行清算账户的日间透支额和日终透支额,一旦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支付系统就会要求商业银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支付效率。(3)如果是通用货币的支付系统,如美元、欧元、日元的支付系统,它们还会对全国经济或地域发挥作用。为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的支付系统,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三)支付清算系统常用的清算方法:注意名词(1)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有两种方法:全额实时结算与净额批量清算全额实时给第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马上单独全部进行交割;换言之,对每笔转账的支付指令,无须差与轧差而是逐笔直接进行结算。净幽咏量清第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在一个清算周期结束前,参与者要将从系统中其他全部参与者那里应收的全部转账金额与对其他参与者的应付的转账金额轧出差额,形成据以结算的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这些净余额的计算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2)从银行技术处理角度划分,有两种方法:大额资金转账系统与小额定时结算系统大额资金转账系统:指单笔交易金融庞大,但交易笔数较少、对平安性要求高、付款时间要求紧迫的支付方法。小额定时结算系统:又称零售支付系统。该系统主要处理大量的每笔金额相对较小的支付指令。如私人支票、ATM机业务及商场收款台上的电子资金转账销售点业务。它们属于对时间要求不紧迫的支付,常采纳批量、定时方法处理。通常全额实时结算采纳的是大额支付系统,而净额批量清算采纳小额定时支付系统。第十一章55、原始存款的XP198

38(1)可以是银行券一一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一一存入存款货币银行。(2)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3)可以是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一一比方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一一并托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4)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XX并形成存款,等等。56、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打算存款的途径P206(1)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2)向中央银行X自己持有的债券。(3)向中央银行X自己持有的X。而补充后的打算存款必定一分为二:现金漏损和减除现金漏损的打算存款。由于从中央银行方面补充打算存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累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一方面形成两大负债工程:(1)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打算存款金额。(2)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57、中央银行体制下信用货币的制造规模P208笔P167(了解也好)(1)根底货币根底货币(B),也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倍数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它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可为流通效劳的信用货币。根底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在市场经济国度中,根底货币的数额均占中央银行负债总额的绝大比重。根底货币由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打算金(R)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C)所组成。即:B=R+C,其中存款打算金(R)由打算存款和现金库存构成。⑵货币乘数货币乘数1m)是指货币供给量(M)与根底货币(B)的比值。货币供给根本模型为:,式中m为货币乘数。根底货币中的通货,即处于流通中的现金C,它本

39身的量,中央银行发行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有倍数的增加,引起倍数增加的只是存款打算R。因此,根底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如下图。C+R是根底货币量,C+D是货币供给,所以有:上式中,C/D或D/C,即C与D的比,称为通货一存款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一一包含个人和公司的行为。R/D或D/R,即R与D的比,称为打算一存款比。这个比率的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行为。这两个比率决定乘数的大小,再加上根底货币,即决定货币供给量。而根底货币的多少,在肯定意义上说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58、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其表现在:P211(1)节约的货币材料。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2)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3)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第十二章59、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论证过程)P218马克思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其论证的过程:(1)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流通的。(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来完成它,比方值5克金的商品就需要5克金来购置。(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其它的商品得以X,从而肯定数量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Xo因此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公式说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评价: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揭示了决定货币必要量的本质,指出了货币流通规律的实质就是货币与商品流通必须相适应,从而货币流通必须符合经济开展的需要。

4060、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P219(1)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也有人称费雪方程式为现金交易说,将剑桥方程式称为现金余额说。(3)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肯定的货币需求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保有货币最为有利,但同时要付出代价,如不能带来收益。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无视的因素之一。61、货币需求理论的开展脉络P223笔P178(1)观察的货币口径逐渐由窄到宽。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是从金到摆脱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币的金融资产;从不能带来收益的货币到可以带来收益的货币。(2)视觉出发点从宏观总量到微观行为主体的动机。宏观总量作为考察的出发点是费雪及其前人的一贯思路;开始于剑桥学派的思路则是把微观行为主体的持币动机作为考察货币需求的出发点。(3)货币职能不断拓宽。仅从宏观角度考察这一问题,那么纳入视野的就只是作为购置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考察角度转向微观,所研究的就不只是起流通职能的货币,还有起保存价值职能的货币。[4)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向着广泛而深刻的方向开展。如果可以粗略表述,就是从f(Y)开展为f(Y,r),并不断纳入更多的自变量。6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P226(1)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是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完成肯定时期的经济开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推断总体货币需求,并将其的变动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从宏观角度估算货币需求,需要利用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如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等。

41(2)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如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等。将时机本钱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是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问题的典型表现。(3)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在于依据可以解释货币需求的变量,来估算总体的货币需求,并将其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对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其着力点在于建立可以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63、资产选择的目的及方向P227资产选择的目的:一是保值,二是生利。资产选择的方向:(1)购置生利的金融资产。狭义的资产选择就是指金融资产选择。金融资产既可以是X、债券等有价证券,也可以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各种有利息的存款。(2)持有现金。现金虽然既不能生利,也不能保值,甚或还会贬值,但它具有高度流动性,任何其他资产都难以替代。(3)购置实物资产。实物资产以土地、房屋等有保值和升值特性的物品为代表。64、国际货币X组织采纳的货币供给口径P230习P92采纳三个口径:通货、货币、准货币(1)通货,即指流通中的货币。(2)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纳的Ml。(3)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币存款之和,即包含除Ml之外的可以称之为货币的各种形态。准货币加货币,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纳的M2。65、货币供给的操作机制及操作工具P232(可联系后面第十五章的货币X工具及选择)在典型的、兴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操作机制是由对两个环节的调控所构成的:对

42根底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如果说货币当局对于根底货币还有肯定的直接调控可能,那么对乘数的调控则毫无可能直接操作。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数量的调控只能是间接的。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X和法定打算率一一调控根底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1)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X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根底货币的行为。具体来说,中央银行通过购置或X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或银行的打算金,使根底货币或增或减。根底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根底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前提条件是: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可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到达必需的规模。对央行来说,公开市场操作是较为机动的调控工具。(2)贴现X,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根底货币量的Xo再贴现X的作用机制:贴现率f-商业银行借款本钱tf贷款数量I贴现率I■*商业银行借款本钱I—贷款数量t这一X的作用表达为告示效应。如利率升高,意味着国家推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起导向作用。(3)法定打算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打算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影响货币供给。但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打算金制度。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打算率时,商业银行肯定比率的超额打算金就会转换为法定打算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给量就会相应收缩;降低法定打算率,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当前,三种工具中公开市场操作较为常见,法定打算率被认为是作用强烈的工具。66、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P234(1)使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影响商业银行打算金,从而直接作用于货币供给量。

43(2)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依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4)由于吞吐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敏安排,中央银行有可能用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微调,而不会产生震动性影响。67、对居民的持币行为,进而对通货比产生影响的因素P235(1)财富效应。当一个人的收入或财富大量增加时,通常来说,他持有现金的增长速度会相对降低,反之亦然。这说明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财富和收入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2)预期酬劳率变动的效应。居民持有的现金,其酬劳率为零;储蓄存款有利息收益,酬劳率大于零;证券或债券的收益率比储蓄存款高,但有风险。对这些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变化,都会影响通货比的值。(3)X。假设出现了银行信用不稳定的苗头,居民就会大量提取存款,通货比会因而增大。[4)非法经济活动。为了躲避法律监督,非法经济活动倾向于用现金进行交易。所以,非法经济活动的规模与通货比正相关。68、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P236(一)1994T995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1)国有银行面临强大的贷款需求压力。(2)在强大的贷款需求压力下,为了扩大贷款,最为关键的是争取获得更多的中央银行贷款。(3)利率、打算金之类的调节手段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改革实际上针对以上问题逐渐推动,内容有:(1)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事实上存在的资金供给制关系,建立市场机制所要求的银行与企业关系。(2)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强调各级政府不得强令银行贷款。

44(3)理顺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先后推行了多项有利于促使和保证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经营的措施。如此等等,使自我约束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开始发挥作用,这就使货币供给的增减已经同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决策行为有了逐渐增强的相关关系。69、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含义及意义P238注意名词贫历雌虚力名变量.•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X所决定的。贫历盛给是的垄变量:指对于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意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X含义的一个问题。(1)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的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操作其变动;自然,货币X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2)如果肯定是外生变量,则等于说,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70、在较兴旺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P239笔P196换种问法:简述政府财政弥补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较兴旺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增加税收、增发政府债券、变动根底货币。(1)增加税收,通常属于紧缩措施。虽然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总量不变,但是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操作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2)增发政府债券。这些债券的购置者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改变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X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置支付时,这些临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中去。(3)弥补赤字往往是通过增加根底货币的方法完成的。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门发行债券,中

45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X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效劳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则相应的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打算存款。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对于公众(包含个人和企业)的购置还要区别两种情况:一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置,意味着Ml的相应缩减。二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置,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71、列举属于国家财政的或有债务P242或有债务属于隐性的财政债务,如隐蔽赤字,就是国家财政或有债务的重要构成局部。(1)应由财政弥补的国有经济的亏损累积,其相当局部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2)未列入财政收支的公共部门的债务,如X性银行的金融债券。(3)社会保证X的欠账。[4)粮棉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累积,表现为银行的“挂账”。(5)从改革放开起,地方财政发债、集资尚未清理局部。(6)整顿清理各种金融机构过程中,确定应由财政兜底而尚未拨款的局部,等等。72、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P245(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庞大的影响一一缺少,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完成;过多,在肯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并不肯定可以因此排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X予以调节,但单纯操作需求也难以保证完成均衡的目标。7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区别,即货币均衡并不必定意味着市场均衡的原因P246笔P207(1)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全部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满足交易需求而作为流通手段(包含流通手段的打算)的货币,即现实流通的货币形成市场需求;而作为保存价值的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则不构成市场需求。

46货币供给=现实流通的货币+现实不流通的货币市场需求=现实流通的货币x货币流通速度(2)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完成,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些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市场供给=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货币流通速度74、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P247笔P207有图(一)面纱论“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如果说,在肯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在短期内还具有增加实际产出的效应,从长时间考察,也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二)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马克思认为再生产扩张的起点是企业对实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置。如果企业没有掌握足够的货币,或者不存在订货刺激,即需要的牵引,即使客观上存在可以利用的资源,再生产规模的扩张也无从完成。与“面纱论”不同,马克思对货币的估量是积极的。(三)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论证中,现在已被广泛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U)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肯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延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3)当潜在资源已被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

47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表示。图中,横轴代表产出增长率,纵轴代表物价上涨率,A和B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第十三章75、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表现出的特点P259(1)国际收支规模扩展很快,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2)经常工程在整个国际收支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资本工程的比重上升。(3)在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X储藏规模不断上升,为X汇率奠定了坚实的根底。76、国际收支的几种收支差额P260(1)贸易差额。指商品进出口差额,即顺差或逆差。贸易差额如果出现逆差,必须有某种资金X与之相抵。这或是靠经常工程中效劳和转让收支工程的顺差来抵补,或是靠资本工程中的外资流入,也可能是动用国家的国际储藏来解决。贸易差额如果是顺差,也必定会引起国际收支其他工程做相应的变化。(2)经常工程差额。指经常工程下贸易、效劳和转让收支这三个工程的差额相抵后的净差额。如果经常工程有逆差,表示从国外净动用了一些商品、效劳供国内使用,相应的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或是增加对外的负债。如果经常工程有顺差,表示向国外净供给了一些商品和效劳,相应的会增加本国对外资产或是减少对外的负债。对贸易差额来说,经常工程差额更能X地反映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变化的状况。(3)国际收支总差额。指经常工程和资本工程收支合计所得的总差额,它与一国国际储藏的增减相对应。国际收支总差额如果是顺差,则国际储藏相应增加;国际收支总差额如果是逆差,则国际储藏工程相应减少。77、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P262

48国际收支的平衡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由于X供给短缺、X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短期资本就要大量外流,从而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甚至会导致货币危机。(2)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如果出现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由于X供过于求、X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其结果可能会抑制出口,并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压力。78、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P261(1)受进出口影响。经济开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2)受经济结构的制约。当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假设不能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则会引起贸易和国际收支失衡。(3)受物价和币值的影响。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会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并引起进口增加。(4)受汇率和利率的影响。汇率如上升将不利于出口,刺激进口;利率下降将导致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增加。(5)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种种因素相互作用,往往引起连锁反响,可能是不同影响因素效应的叠加,也可能是不同影响因素效应的相互冲抵。当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时,国际收支的失衡就不可预防。79、国际收支调节的方法(针对各种类型,不同的调节手段)P262(1)如果属于由经济周期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从动态角度看,周期性的顺差或逆差可以相互抵消、自求平衡,这时就可以不采取调节措施。(2)如果属于货币性失衡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就需要采取调整汇率的方法使货币升值或贬值,以排除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之间的差异。(3)如果是结构性失衡,就需要采取经济结构调整的方法。(4)如果是收入性失衡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则需要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降低出口本钱,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49由于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有着紧密联系,通常在对内经济X上也需要相应的X,以间接影响国际收支。例如,国内财政和银行实行紧缩X,压缩社会总需求,可以间接影响对外支出的需求,等等。国际收支失衡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决失衡时,各种手段需要协调配合实施。80、国际储藏及其作用P262国际储藏是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藏性资产,可以由财政部门拥有,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拥有。其主要作用:1)应付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了预防进口减少影响国内经济开展,可以动用本国的储藏,平衡X收支;2)维持汇率稳定。当汇率出现不正常波动时,可以动用储藏,影响X市场供求,使汇率变动保持在经济开展目标范围之内。3)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以及全球储藏资产的不断增加,国际储藏又有其他的功能。在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藏越来越看做信心的标志:储藏越多,偿付能力越强,国际评级机构就会给予该国更高的评级;评级提高,在国际市场融资就相对简单,融资本钱也会相对降低。同时,高的国际储藏,对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者也是一个“震慑”,使他们不敢轻易对该国货币汇率下手。国际储藏资产包含:货币当局持有的黄金、在国际货币X组织的储藏头寸、特别提款权、X储藏。81、X储藏的规模与治理(X储藏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P263笔P216保持肯定的X储藏,是调节X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但X储藏并非越多越好:(3)X储藏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X储藏量过大,则会增加对货币均衡的压力。(4)X储藏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X储藏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自是不合算的。(5)X储藏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低而在一夜之间蒙受庞大损失。

50保持适度的X水平,取决于经济开展的规模和速度,对X放开的程度,以及国家影响国际收支的有效程度等因素。82、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P264有利影响:从整体上看,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稳定。(1)国际资本流动在肯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使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有利于世界总产量的提高和经济福利的增加。(2)通过各种方法的投资和贷款,使得国际支付能力有效地在各国间进行转移,有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和全球性国际收支的平衡。(3)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使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4)国际证券投资可以使投资者对其有价证券资产进行更为广泛的多元化组合,从而分散投资风险。不利影响:冲击了所在国的经济,便利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83、利用外资的意义P265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放开的重要战略措施。(1)有利于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缺少。(2)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3)有利于汲取先进的企业经营治理经验。[4)有利于制造更多的就业时机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84、利用外资的形式P265利用外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外国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发行债券和X上市融资四种。(1)外国直接投资的含义及方法外国直接投资是指非居民对我国的企业投资,并由此而获得对企业的治理操作权。外国直接投资具体方法包含:1)在我国开办独资企业。2)收购或合并我国企业。3)与我

51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4)对我国企业进行肯定比例以上的X投资。5)利润再投资。(2)对外借款:主要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等,一般将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统称为优惠贷款。(3)发行债券;发行以外币表示的债券是种广泛采纳的筹资渠道,除债券外,还包含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3)X融资:指境内的企业以现有资产或以新设立公司的名义在境外发行X并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融资活。还有工程融资、国际金融租赁等利用外资的形式。85、确定外债规模应考虑的因素P266(1)国内资金需要。它有两层含义:资金缺口:指为保持肯定经济增长速度所需投入的资金与国内本身所能累积的资金的差额。X缺口:指为进口相当数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等,而可动用的X收入一时难以满足需要所出现的X差额。(2)偿债能力。国际上通行的指标包含:1)偿债率,也叫外债归还率,是指当年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付息额与当年货物和效劳项下X收入之比,警戒线为20虬2)债务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和效劳贸易X收入之比,警戒线为100%。3)负债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警戒线为20%。86、贸易收支中本币资金与X资金的转化P267笔P219上有图方便理解(了解也好)贸易、效劳工程收支,无论是出口创汇收入还是进口用汇,在国际收支总额中都占有绝对大

52的比重。贸易收支表现为以外币表示的X资金,但又与本币资金的收支紧密联系在一起。贸易、效劳工程收支的实质,是国内外商品、效劳的转换。完成这种转换需要借助两种货币形态:X与本币。随着商品、效劳的不断交换,必定反映为X资金与本币资金的不断相互转换过程。可就我国的情况进行说明:(1)从出口创汇看,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必须先垫支X资金。即使旅游效劳,也要用一笔X资金兴建旅游设施和储藏商品。只有垫付了X,然后才谈得上收入X。出口单位收入的X要到银行结汇。经过结汇,X资金有转化为X资金。所以,出口创汇收入的过程,即表现为X资金一X资金一X资金的不断转化。(2)从进口用汇看,进口单位首先要用X资金向银行购置X,用以支付进口价款和费用,即X资金转换为X资金;商品进口后在国内销售,又回复到X资金形态。这里同样经历着X资金与X资金的不断转换过程。从X资金与X资金转化的全过程可以看到:(1)出口单位收入X,到银行结汇,收回原垫支的X资金,就出口企业来说,可以算是完成了一次XX。可是对外贸易的经济过程并未完结一一还有进口。只有当银行购入的X再被用于进口,并当进口品销售出去再次转化为X资金后,才可以说X资金在外贸的过程中真正完成了一次全周转。(2)在X资金与X资金相互转化之中所需的X资金,或是来自企业本身,或是银行贷款,或是财政投资。因此,X收支不仅涉及企业X,还关系到银行信贷收支和财政收支。在当前,不少企业都处于对银行高负债运行的情况下,分析X和X两种资金的转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具体分析X收支与银行信贷收支的联系。(3)由于X收支和支出是不间断的过程,为此垫支的X资金也相应形成一个经常性的存量。随着商品、效劳进出口的增长,要垫用的X资金不断扩大;相应的,贷款也要不断增大。与之同时,还有银行X占用数量的增长。这就不能不与货币的供需紧密联系在一起。87、国内经济是X收支平衡的根底P271从根本上说,X收支及其平衡是建立在国内经济良性循环根底之上的。

53(1)无论是开展进出口或是利用外资,其根底在于出口能力的不断增长。(2)X收支与国内资金循环交错在一起,因而受到国内资金循环状况,尤其是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平衡状况的制约。88、X收支对市场总供求的影响(影响总供求的对外经济联系的因素)P270(1)商品进出口对市场总供求的影响:商品出口表示国外对国内的需求,构成扩大总需求的因素;商品进口则表示增加国内商品可供量,构成扩大总供给的因素。将进出口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的公式可扩展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给+生产品供给(2)资本流出入对市场总供求的影响:资本流入,如同国内投资支出一样,会扩大总需求;资本流出,表示局部投资流向国外,国内投资需求减少,总供给相对扩大。如果计入资本流出入因素,总供求均衡公式扩展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给+生产品供给+(资本流出-资本流入)(3)非贸易收支对市场总供求的影响:1)侨汇收支,它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类似于资本收支。2)效劳收支,效劳收支对总供求的影响视效劳收支在国内外支配的情况。3)其他收支,包含各种出入国境者的收支,它对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类同侨汇收支。第十四章89、通货膨胀的定义P275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效劳的货币价格总水平延续上涨的现象。定义包含:(1)强调把商品和效劳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X、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效劳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效劳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效劳与商品、效劳相互之间的比照关系。(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

54类商品及效劳的价格波动。(4)关于“延续上涨",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势。90、通货膨胀的度量(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所采纳的指数)P275(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综合反映肯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效劳工程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由于直接与公众的一般生活相联系,所以检验时有较大的优越性。(2)批发物价指数,反映全国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动程度及趋势的价格指数。以此度量通货膨胀,可以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及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进而能够推断其对最终进入流通的零售商品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3)国民生产总值冲减指数或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是一个能综合反映物价水平准变动情况的指标。它是将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名义值化为实际值所使用的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根本指标之一。[4)核心价格指数,在全部商品和效劳的价格中,一般认为能源和食品价格波动是最大的,而这两者价格的变化往往与社会总供求比照、与货币供给量增减之间并无紧密的直接联系。人们把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91、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习P99(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D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局部收入丧失。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置力就会降低。3)通货膨胀还可在债务人与债权人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

55(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1)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是清楚的,它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逝。92、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后果)P276(1)强制储蓄效应。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方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局部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完成的局部,如此完成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如果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尚未到达充分就业水平,实际GNP低于潜在GNP,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但并不会引发延续的物价上涨。(2)收入分配效应。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X极不相同,因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局部构成: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因此,一个家庭的财产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如其中的X,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极不确定。至于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的货币额增多。在这一领域中,预防通货膨胀损失的方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采纳浮动利率。93、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与滞胀P278笔P235有

56图U)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2)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及X含义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从X角度说,要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就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要使价格保持稳定,就必须忍受较高的失业率,二者不可兼得。当然,这种关系也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选择,即它有可能通过牺牲一个目标来换取另一个目标的完成。(3)滞胀对替代理论提出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是相互替代,而是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这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导并不总是成立的。94、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P281笔P231习P99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本钱推动、供求混合型及结构性等因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比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可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引起总需求过多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实际因素,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二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针对需求拉动的成因,相应的治理是宏观紧缩X:紧缩性货币X和紧缩性财政X。紧缩性货币X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X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打算率。紧缩性财政X有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2)本钱推动的通货膨胀,指由于生产本钱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其成因可归结为二:1)工资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

57长时,生产本钱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形成工资一价格螺旋上升。针对工资推动的成因,其治理的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X:确定工资一一物价指导线并据以操作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了猎取垄断利润而人为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不少兴旺工业国家的价格X,就包含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的根底内容。(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本钱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4)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由于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等引起的通货膨胀。95、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P285(1)对投资的影响。通货紧缩会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本钱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同时,在价格趋降的情况下,投资工程预期的未来重置本钱趋于下降,从而推迟当期的投资。其它,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公司的预期利润也将随之下降,这就使得投资倾向降低。通货紧缩还经常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公司利润的下降使股价趋于下探,而证券市场的萎缩又反过来加重了公司筹资的困难。(2)对消费的影响。物价下跌对消费需求有两种效应:一是价格效应,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效劳,而将来价格还会下跌的预期促使他们推迟消费。二是收入效应,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3)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的正好相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增长,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

58时期的高出许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4)对工资的影响。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峻的经济衰退,往往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5)对经济成长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但也非必定,如中国就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第十五章96、我国关于货币X目标选择的观点P289我国的货币X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对我国的货币X目标有以下争论:(1)单一目标的观点:又可分为两种相当对立的意见。一种是从稳定物价乃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开展的根本前提出发,强调物价稳定是货币X的唯一目标。另一种是从货币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主张以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作为货币X的目标,并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稳定物价。(2)双重目标的观点:中央银行的货币X目标应当同时兼顾开展经济和稳定物价两方面要求。强调两者的关系是:就稳定货币而言,应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稳定,即在经济开展中求稳定;就经济增长而言,应是延续、稳定、协调的开展,即在稳定中求开展一一不兼顾,则两者的要求均不能完成。(3)多重目标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货币X目标必须包含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诸多方面。97、什么是货币X?其根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贴的,了解也好)中央银行为完成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操作、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的方针、X、措施的总称。货币X的根本内容:1)X目标。2)完成目标所运用的X。3)预期到达的X效果。货币X的根本特征:

59(1)宏观X:货币供给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2)调节总需求: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3)间接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4)连续性X:多元化X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完成。98、货币X中介指标的选择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P297选取中介指标的根本标准:(1)可控性,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操作。(2)可测性,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有关中介指标X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观察、分析和监测。(3)相关性,是指只要能到达中介指标,中央银行在完成或接近完成货币X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4)抗干扰性,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通过货币X工具的操作到达最终目标。(5)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货币X中介指标的选择:(此处教材一句话带过,贴的)(1)利率。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X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2)货币供给量。通过X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3)超额打算金。通过X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打算金水平。(4)根底货币。中央银行直接对根底货币进行调节。99、我国货币X工具及选择P294习P104笔P245常使用的货币X工具是指传统的,一般性的X工具,包含法定打算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U)法定打算率是操作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打算率时,商业银行肯定比率的超额打算金就会转化为法定打算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给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打算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给量。法定存款打算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X的猛烈的工具之一,其X

60效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打算率由于是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打算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庞大波动。2)即使存款打算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制造派生存款的能力。3)即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打算金,法定存款打算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如提供法定打算金比率,实际上就是冻结了一局部超额打算金。(2)贴现X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根底货币量的X。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利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贷款的价格。前者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依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有关利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本钱,刺激或抑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后者着眼于长期,对再贴现的票据以及有关贷款融资的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如区别对待,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这一X的效果表达在两个方面:1)利率的变动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X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如利率升高,意味着国家推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2)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本钱和超额打算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总之,再贴现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本钱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本钱降低,则会产生鼓舞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但是如果同时存在更强劲的制约因素,如过高的利润预期或对经营前景毫无信心,这时利率的调节作用则是极为有限的。(3)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X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根底货币。中央银行通过购置或X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打算金,使根底货币或增或减。根底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根底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也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打算金,还是两者在增

61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100、米德冲突与X搭配理论P307在放开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X不仅要完成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要完成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完成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完成内外均衡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选择的X工具,除了财政X和货币X,还有汇率X。粗略的说,以财政X、货币X完成内部均衡,以汇率X完成外部均衡。汇率X与汇率制度有紧密联系。假设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工具就无法使用,这时仅剩下财政X与货币X。要运用财政X和货币X来到达内外部同时均衡,在X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当一国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时,财政货币X也会左右为难。对于这一矛盾,经济学称为米德冲突。101、货币X的时滞P298注意名词货币X时滞由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组成。内部时滞:箱仄X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期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X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等。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X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时滞是影响货币X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X可能产生的大局部效应较快的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依据期初的预测值,考察X生效的状况,并对X的取向和力度做必要的调整,从而使X能够更好地完成预期的目标。假定X的大局部效应要在较长的时间,比方两年后产生,而在这两年内,经济形势会发生很多变化,那就很难证明货币X的预期效应是否完成。102、克鲁曼三角形P308笔P255克鲁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X有三个根本目标,即本国货币X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完成的。可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如图。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金融X的三个根本目标。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X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也选定了该边两端的X目标,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表示的X目标则无法完成。

62这一表述,称为克鲁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在三元冲突下的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X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2)保持本国货币X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牺牲资本的自由流动,实行X管制(即实行固定汇率制)。(3)维持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X的独立性,实行货币局制度。103、货币X的传导机制P295习P109笔P248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X的传导机制,其最初思路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法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M-r-I-E-Y对这个传导机制的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一一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考虑到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遂有进一步的一般均衡分析:(1)假定货币供给增加,当产出水平不变,利率会相应下降;下降的利率刺激投资,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上升。这与原来的分析一样。(2)但产出的上升,提出了大于原来的货币需求;如果没有新的货币供给给投入经济生活,货币供求的比照就会使下降的利率上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3)利率的上升,又会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往复不断的过程。[4)最终会逼近一个均衡点,这个点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这个点上,可能利息率较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较原来的均衡水平高。2、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更强调货币供给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为:M-E-I-Y上面的M-E说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这是因为:(1)货币需求在其内在的稳定性。至于货币供给,货币主义把它视为外生变量。(2)当作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方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的货

63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情愿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必定增加支出。上面的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货币主义者认为这将是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1)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或用于购置金融资产,或用于购置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2)不同取向的投资会相应引起不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如投资于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上涨,从而会刺激非金融资产,如产业投资;产业投资增加,既可能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如此等等。(3)这就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又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由于M作用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丫的变动一一货币学派对这一过程的评价是:货币供给的变化短期内对实际产量和物价水平这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就长期来说,只会影响物价水平。这反映了货币学派不赞同国家干预的态度。比较有名的货币X的传导机制理论有托宾的q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财富传导机制理论等。104、财政X与货币X的区别P302笔P254从调节货币供给的角度来说,二者的区别:(1)系统不同:货币X是通过银行系统;财政X是通过财政系统。(2)工具不同:货币X是运用金融工具;财政X是运用财税工具。(3)传导机制不同:货币X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财政X是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105、国际角度对X的战略思考P310(1)X的国际化有助于减少国际货币体制不公平给我国造成的被动影响。(2)有助于更加自主地选择稳定汇率的X组合,预防或减少国际交往中的各种X风险。(3)有助于X离岸市场的培养和开展,等等。106、放开条件下货币X的国际传导P310笔P256两国情况下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是用来分析货币X国际传导的根本框架。在放开经济条件下,货币X效应的国际传导,由于不同的汇率机制而有所区别。(1)在固定汇率机制下,货币X的扩张效应可归结为:当扩张的货币X,通过利率的下降

64造本钱国产出的上升同时,也会促成外国产出的上升。也就是通过收入机制与利率机制,对外国经济有正的溢出效应。(2)在浮动汇率机制下,货币X的扩张效应可归结为:在造本钱国的产出上升的同时,却使得外国的产出下降。因此,这时的本国货币扩张是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X:本国产出的扩张,局部是靠外国产出的相对下降完成的。在放开条件下,由于货币X溢出效应的存在,必定导引出货币X国际协调的理论和实践。107、国际经济X协调的理论P311(一)在现代国际经济环境下,各国分别独立地制定、推行宏观X必定导致的矛盾:(1)各国政府都不情愿单方面采取扩张的货币X,使利率下降,造成资本流出,加大国际收支逆差,而是采取单方面紧缩的X。其结果将造成世界经济的紧缩态势。(2)在倾向于通过紧缩的货币X完成经济的对外均衡之际,各国政府都采取扩张的财政X完成经济的内部均衡。其结果将造成世界范围内实际利率过高,以及货币X和财政X的不合理搭配。(3)各国政府一般认为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而无视各自的扩张X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这些X将通过影响商品的贸易条件而使总需求扩张,进而引发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4)各国政府为完成本国既定的经常工程目标,采取非协调的经济X会对世界经济起破坏作用。(二)反协调的理论观点一些经济学家对国际X协调持强烈的疑心态度。各式各样的论点:(1)国际货币体系的无体系,给予各经济主体充分的自主权,是完美的。(2)各种经济主体(包含政府)应该自由地选择财政、货币X以及汇率安排,自由决定是否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不多地顾及别人。(3)政府间的竞争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开展,而协调意味着削弱政府间的竞争,可能加大错误X的实施范围,等等。当大国越来越多,各国经济逐渐走向放开,每一个国家的X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时,完全否认国际X协调的必要,显然与生活实际脱节。但是,当几个大国和众多中小国家并

65存之际,由于国家或经济实体的利益、实力、当前追求的目标等等差异极大,国际X协调对参与者所可能带来的效益绝不是等一的。因而也不能简单认为,国际经济X协调范围越大、深度越彻底越好。108、国际货币X协调的障碍P313⑴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内在机制的看法与对其他国家经济内在机制的看法往往不一致。这样,各国在X变动对X目标的作用问题上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进行X调节并非易事。(2)如果各个国家X目标存在冲突,它们就可能隐藏各自的真实目标;或者,各国公开自己的真实目标后拒绝进行X协调。(3)理论研究得出的本钱低、效益大的最优X安排往往是复杂的,实践中可行的是形式相对简单的X。简单X的实施会要求较大的本钱,从而降低协调的吸引力。[4)如果参与X协调的某一或某些政府进行私自的X安排,其他国家就会考虑相应对策,结果则是X调节流于形式。109、X协调的层次P312(1)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是指各国政府相互交流本国为完成经济内外均衡而采取的X目标范围、X侧重点、X工具种类、X搭配原则等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可以预防对其他国家X的错误估量,更好地了解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2)危机治理。危机治理是指针对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突发性的、后果特别严峻的事件,各国临时性地进行共同的X调整,以缓解、度过危机的协调行为。危机治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各国分别采取维护自身利益的X有可能使危机更加严峻或加速危机的蔓延。(3)预防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例如,两国货币的比值就是两国共同面对的同一X目标,该比值就是共享目标变量。如果对共同的目标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值,就会产生直接的冲突。国家间的竞争性贬值是共享目标冲突的最典型的表现。(4)合作确定中介目标。一国国内经济变量的变动,会通过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而形成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因此各国有必要对这些中介目标进行合作协调,预防对外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一中介目标既有可能是共享目标变量,也有可能是其他变量,如固定汇率制下本国的货币供给量。

66[5)局部协调。局部协调是指不同国家就国内经济的某一局部目标或工具进行协调。例如,仅对各国的货币X进行协调,而听任各国依据具体情况独立使用财政X。(6)全面协调。全面协调是指将不同国家的全部主要X目标、X工具都纳入协调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猎取X协调的收益。第十六章110、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P317笔P148(1)由货币制度所标准的货币流通。由货币制度所标准的货币流通可以说是金融体系赖以展开的基座、平台。(2)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是融资运作的两大领域。人们常常把融资的两种形式一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分别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挂钩:金融市场是直接融资领域,金融中介是间接融资领域。这两者是构成金融体系实体的两个互补的局部。金融体系是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构成。[3)金融工具。没有脱离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金融工具,也没有不存在金融工具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4)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国家对金融运行的治理和在金融领域进行的X性调节,是由金融的特别性所决定的。因此,国家的管制框架就成为金融体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局部。111、金融系统(既包含金融机构又包含金融市场)的根本、核心的功能P318笔P148(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2)提供分散、转移和治理风险的途径。(3)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产品、效劳和各种资产的交易。(4)提供了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⑸提供价格信息。(6)提供解决“鼓舞”问题的方法。112、金融体系格局变化的原因(金融体系格局的演进趋向)P320笔P150

67近些年,金融市场的开展趋势极为强劲;而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却开展缓慢。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1)信息技术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了融资的交易本钱和信息本钱。原来处于绝对优势的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受到直接市场融资的竞争压力。(2)战后通货膨胀经常发生,利率风险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加剧。于是,贸易和金融领域极其需要开展新的金融工具躲避风险,这种客观需求刺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开展,从而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3)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压迫下,积极创新;同时,政府的管制也趋于放松,但在更为迅猛的资本市场扩充面前依旧显得柔弱。113、把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金融中介结构的共同点)P322笔P151现在,在国际组织和金融理论中,金融中介则多用以涵盖种种金融中介结构。这是因为,从金融功能着眼,在存款货币银行与投资银行、与证券经纪、与交易商、与做市商等等之间,存在着有根本意义的共同点:概括的说,金融中介机构都是金融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1)全部金融中介都为金融产品的交易效劳,可以是金融产品买卖双方的单纯的“中介”,也可以是金融产品的销售者、购置者。(2)全部金融中介都是信息的生产者,提供有关金融交易所必要地信息效劳,包含承当信息的评价和监控的职能。(3)全部金融中介都本着同一的保险原则,集合、分散、转移金融风险。114、金融内部结构指标P324(了解也好)(1)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X等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该比率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的尺度。(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该比重可用以进一步

68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5)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称为“分层比率”,用以衡量金融机构间的相关程度。(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部融资(如公司本身的资本累积)和外源融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渠道的资本融入)的比照。(7)在外部融资,国内部门(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务和X中的相对规模,等等。115、金融压抑的表现P327笔P306(金融压抑:将开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地下现象,概括为金融压抑。与兴旺国家相比,开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显得很落后。从金融结构的角度考察,主要表现为。。。)(1)开展中国家的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而兴旺国家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规模庞大。(2)开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兴旺地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的农村为中心的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3)开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而兴旺国家的金融体系却功能全面。(4)开展中国家的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X主要靠自我累积和银行贷款。[5)由于开展中国家实行严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格严峻扭曲,无法反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具体表现是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

69116、金融压抑的X原因及主要的压抑性金融XP327笔P306(金融压抑现象虽然与开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客观现实有关,但开展中国家政府所实行的金融压抑X更是起直接作用。)金融压抑的X原因:开展中国家的政府都想积极推动经济开展,但面对的局面是经济开展水平低,财力薄弱,X资金短缺。为获得资金,政府常常实施压抑性的金融X。主要的压抑性金融X:(1)开展中国家通常以设定存款利率上限方法和实施通货膨胀X,人为地压低实际利率水平。过低的实际利率使得持有货币(这里指广义货币M2)的实际收益十分低下,从而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金融资产的实际规模也就无从得到开展。(2)开展中国家通常面临着庞大的资金短缺,采取信贷配给的方法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信贷资金通常流向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和具有官方背景的私有企业,导致资金分配效率十分低下。(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操作。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金融机构本钱高昂,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种类单一。(4)为了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本钱,开展中国家常常人为的高估本币的汇率,使其严峻偏离均衡的汇率水平。而高估X使自己陷入了更为严峻的X短缺境地,于是不得不实行全面的X管制,对稀缺的X资源进行行政性分配。117、利率管制对经济开展的负作用(人为压抑利率的消极作用)P328笔P307(1)低利率促使人们更关怀现期消费,无视未来消费,导致储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低的储蓄使投资业低于最优水平,最终损害经济的增长。(2)低利率使潜在的资金供给者不去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存款,而是直接从事收益可能较低的投资,这就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3)政府管制的金融中介可能因地方性的、非正规的、地下的信贷市场的兴起而被削弱。(4)由于资金本钱较低,银行借款人会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工程。因为利率较低、收益较

70低的工程也会产生利润,这就产生了对贷款的超额需求。为预防信贷扩张产生通货膨胀,政府和银行不得不实行利率压制X的同时,实施行政性信贷配给。118、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P328(金融自由化的主要表现)(1)放松利率管制。(2)缩小指导性信贷方案实施范围。(3)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泼证券市场。(5)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等等。119、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措施及经验教训P329(一)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措施:(1)取消对利率和资金流动的操作。(2)取消指导性信贷方案。(3)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X。[4)减少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的各种障碍等。(二)开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教训:(1)以金融自由化为根本内容的改革肯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2)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3)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法。[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和价格改革X时,必须预先推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虑,适当采纳经济补偿手段。120、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P330(了解也好)(1)金融机构多元化。其中包含对产权制度的触动(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等)、分设X性金融机构以及同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等。(2)金融业务沿着多样化、国家化的轨迹,极大地突破了传统体制下过分简单而又受到颇多限制的

71存放汇模式。(3)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丰富了投资手段,冲破了银行单一融资格局。[4)培养和开展金融市场。债券市场、X市场、保险市场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同业拆借市场等货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极为稚嫩向比较成熟阶段开展。(5)推动利率市场化,起步于同意利率的肯定浮动及差异利率。[6)汇率方面,已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根底,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及全国统一的X交易市场。(7)构建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信贷资金管制体制,特别是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操作,全国推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及风险治理。(8)构建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更多地运用间接货币X工具调节金融变量,构建现代标准的金融监管体系,监管职能在逐渐完善。(9)金融立法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公布了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以及一系列相应的金融法规与规章制度。(10)与国际上建立起广泛的、多层次的金融联系,顺应金融全球化的总趋势。121、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P331笔P317(了解也好)金融自由化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都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1)利率自由化与金融脆弱:长期以来,利率自由化被当做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尤其在计量研究中,利率自由化变量常常作为金融自由化的替代变量,但利率自由化也使利率风险突出了:1)阶段性风险。一旦放开利率管制,长期受到压抑的利率水平会显著升高,危及宏观金融稳定;自由化又使利率水平变动不居,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商业银行一时来不及开展金融工具来躲避利率风险。利率水平的突然升高和不规则的波动性这两个方面加剧了银行脆弱性,其影响之大,常常直接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2)恒久性风险,即是通常所讲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只要利率管制放开,这样的风险必定不请自至。

72(2)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自由与金融脆弱:金融自由化的另一项主要措施是放松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是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最常见的混业经营是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再广一点可以把保险业和实业也包含进来。就加强金融脆弱性来说,主要还是银证混业和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3)机构准入自由与金融脆弱:自由化包含放宽金融机构开业的限制。准入的限制使银行的执照对其持有者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因而,为了保住这种珍贵的执照,银行关注稳健经营。当自由化改革导致银行竞争加剧并减少了收益时,特许权价值被侵蚀了,这就会削弱银行治理风险的自我鼓舞,并有可能加大脆弱性。[4)非国有化与金融脆弱:开展中国家,其实有些兴旺国家也如是,由于长期实行政府对银行信贷业务的行政干预,形成大量不良贷款,但在政府的爱护措施下,对银行的威胁只是潜在的。一旦实行银行私有化,问题暴露,潜在的金融风险很简单突然转化成为现实的金融风波,乃至X。(5)资本自由流动与金融脆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X大多与国际资本在各国资本市场之间的移动有关。资本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冲击在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并不是均匀分配的。在兴旺的金融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中和”冲击,而且其庞大的经济实力也经得住冲击。至于开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低,金融调控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低,资本自由流动的不利后果必定表现得更为充分。(6)导致脆弱性增强并不否认金融自由化本身:关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相互关系的分析说明:只要实行金融自由化即可使金融压抑所导致的成堆问题得以舒解的论断,是过分简单化、理想化了。无论是利率管制、汇率管制、资本流动管制,以及监管金融机构业务、限制金融机构准入等等,其实施都不是没有理由的,其论证的依据相当局部在今天也依旧存在。但不能据以论证因循保守、自我封闭的思路。这里存在着利弊的总体权衡问题,核心是金融效率。解除金融压抑,会使效率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脆弱性的增强,会是效率提高的冲减因素。针对金融脆弱性的增强,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抑制一一也许不可能全部予以抑制,但总要有所作为。

73122、X的危害与防范治理措施P335(X:指全部或大局部金融指标一一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一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一)X的危害:(1)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2)政府负担加重。(3)降低货币X效率。⑷债务紧缩效应。⑸打击经济增长。(二)X的防范治理措施:(1)建立危机的预警系统。(2)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3)治理国际资本流动。(4)实施扩张性的财政X和扩张性的货币X。(5)调整经济结构,等等。123、中国金融脆弱但未导致危机,对此的解释P336中国虽在日本银行、美国银行欠有大量外债,但在1997-1998年全球金融大动乱中安稳度过,对此,国内外的解释:(1)中国在亚洲IX中幸免于难的直接“防火墙”是资本工程没有放开。(2)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较强。(3)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最根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应是中国经济现在具有的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延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才使得中国的金融脆弱性虽处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下,却能够经受住剧烈冲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