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

ID:8302357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18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_第1页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_第2页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_第3页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_第4页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SBR法处理中药废水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口服液生产车间主要生产安神补脑液,其废水主要为提取工段废水、精制工段废水和地面清洗水。提取工段废水其COD浓度为500~800mg/L,BOD5为350mg/L左右,SS为400mg/L左右。因为精制工段加入大量乙醇,从而使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大为提高。各股废水汇流后,其混合废水COD浓度平均为2500mg/L左右,BOD5为1500mg/L,SS为200mg/L左右,pH值为6.6~7.7,混合废水呈黄褐色,废水排放量为70m3/d。  该车间每天排水9.5h左右,其间废水COD浓度变化很大,当精制罐清洗时,COD浓度通常超过10000

2、mg/L,水质非常不稳定。  该企业仅有一处16m×11m空地供建污水处理站之用。1工艺流程  采用以SBR法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其流程如图1。1.1集水池  限于处理站可利用面积小,集水池设于处理站外过道处,全地下,上设盖板以保证人与车得以通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水深1.3m,有效容积15.6m3。1.2沉淀池  沉淀池采用竖流式,为半地下式,建于处理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水深4.0m,底部锥斗角度为60°,靠重力排泥。1.3SBR池  SBR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宽×高=9.0m×4.0m×4.5m,与沉淀池共壁,有效水深4.0m,有效容积144m3。设排水口3个,采

3、用自制浮式滗水器3套,软管直径150mm,滗水率48.6%。底部设套袖式微孔曝气器,每个曝气器服务面积0.5m2。  由于处理站可资利用面积小,日处理水量亦小,故本处理工艺不设置污泥处理单元。沉淀池污泥及SBR池剩余污泥靠重力排至与处理间紧邻的煤场,掺煤烧掉。由于废水中悬浮物粒径小,故未设置格栅,只在车间下水处设一格网,每周清除一次。2处理效果2.1工程调试及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程总投资30.18万元。调试时取用吉化公司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4m3打入SBR池,同时启动污水泵,使SBR池达到设计水位,曝气并不断观察处理系统现象,2d后发现污水较前清晰分离,镜下可发现褐色菌胶团,异于

4、接种污泥。之后每日满负荷进水,至7d后,镜下发现褐色菌胶团占大多数,15d后镜下发现几乎全部为褐色菌胶团,视为培养驯化结束,并确定其运行参数为进水9.5h,曝气18h,沉淀2h,排水2h,闲置2h。该处理系统经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历次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处理系统的进出水水质监测情况时间COD(mg/L)BOD5(mg/L)SS(mg/L)NH3-N(mg/L)pH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进水出水1997-09-013639.467.91445.319.818090  6.866.901997-09-034112.6158.31658.749.622585  6.7

5、26.881997-09-04750.686.8316.930.523080  7.127.081997-09-05633.2105.7304.654.020095  7.106.901998-05-293218.099.32092.243.0233754.501.346.606.901998-05-303731.3121.52592.583.7456914.141.276.706.901998-06-013305.7109.51720.256.1189693.541.046.606.90  由表1中数据可见,尽管进水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波动很大,但出水COD浓度<158.3m

6、g/L,BOD5<83.7mg/L(大多<60mg/L),SS<100mg/L,处理效果较好。经两年多的运行证明,SBR池污泥除每年两次少量运出作为其他污水处理站接种污泥外,从未排放过剩余活性污泥,且从未发生过污泥膨胀现象,SVI值一直在80mL/g以下。肉眼观察发现菌胶团均呈颗粒状,粒径在1mm左右,一旦停止供气,迅速沉下。显微镜下发现菌胶团几乎均为球菌,致密如鱼子团,可见钟虫、累枝虫及少量轮虫。2.2反应体系的动态特征  随着敖东药业集团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至2000年废水排放量将增至900m3/d。为给2000年拟建的废水处理工程提供设计参数和依据,对该生化系统的动态设计

7、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现有投配比条件下,进行了进水和SBR池内混合液澄清水的COD浓度历时变化测定试验,其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中可见,进水COD浓度有很大波动性,而反应系统混合澄清液的COD浓度波动却相对小得多,体现了系统的一定缓冲能力。上述结果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系统采用非限制性曝气,比较快速的混合和反应使COD在液相的总量降低;二是由于系统具有较大的稀释能力。  从反应系统的COD变化曲线还可以看出,即使在进水期,COD的降解也并不遵从零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其结果和某些观点有所偏离。3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