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合计60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属于A.恒星B.卫星C.行星D.彗星2.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探测器A.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B.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C.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D.在②处可以观察到太阳黑子“太阳暗条”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上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产生太阳暗条的日珥出现在()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风4.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A.汽车生产B.深海钻井C.北斗导航系统D.石油开发2020年1月25日01时55分土耳其东部(北纬38.35°,东经39.12°)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A.莫霍面以上B.软流层以下C.莫霍面以下D.古登堡面以下6.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1A.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存在差异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下列小题。7.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极光现象B.磁暴现象C.地热资源D.水能资源8.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在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小题。9.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海拔高低B.纬度C.天气阴晴D.交通流量10.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A.四川成都B.西藏拉萨C.吉林长春D.浙江杭州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白垩纪繁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12.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蓝藻C.中生代——鸟类D.中生代——三叶虫
2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代表地面辐射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C.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14.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1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B.增强②C.改变③的辐射方向D.增强④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7.此时P地的风向为()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318.读下图中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海陆间大气运动的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9.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C.③——径流D.④——蒸发20.④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21.关于地球圈层特点正确叙述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B.水圈是只存在地表及其大气的不连续圈层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22.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4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当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时,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出现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在机组的正确处置下,事故发生34分钟后,飞机平稳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着陆,乘客无一伤亡,他们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爆裂时,飞机所处的大气层位置应为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4.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变化为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下凹式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符合现代雨洪管理理念的绿地设计方式,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并利用,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下图示意某城市道路隔离带下凹式绿地建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下凹式绿地和以前传统绿地相比,其优势是()A.不易遮挡行车视线B.造价低便于维护C.增加雨水下渗增强过滤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6.与下凹式绿地配套建设的设施最可能是()A.排污管B.集水池C.隔离网D.灌溉喷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7.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28.甲箱气温比乙箱高的原因是()A.大气辐射强弱差异B.太阳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地面辐射强弱差异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D.空气受热下沉30.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A.B.CD.第II卷(非选择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1)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界面;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界面。(2)三个圈层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3)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________(填字母)层。32.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线段标出箭头,以表示完整的水循环过程。(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图示中________(写字母)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3)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水循环的类型)(4)写出人类对不同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措施:地表径流:______;蒸发:______;下渗:______。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南京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左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右图为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7(1)左图中近地面受热地点是____(填字母),冷却的地点是____(填字母),ABCD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2)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3)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______。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市绿地应布局在____。(填数字序号)
8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合计60分)。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天体属于A.恒星B.卫星C.行星D.彗星2.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探测器A.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B.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C.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D.在②处可以观察到太阳黑子【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嫦娥四号”探测器探测是月球,而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选B。2题详解】月球探测器在①处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处于太阳强光的照射下,要经受高温考验,A正确;由于地球位于水星、金星的外侧,在①处可以观测到水星和金星,B错误;②处位于地球的背面,由于地球不能自己发光,②对着地球的一侧处于黑夜,不能拍摄到地球的照片;同样②处于北向太阳的一侧,由于地球的遮挡不能拍摄到太阳黑子,D错,故选A。“太阳暗条”是天文学专有名词,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上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产生太阳暗条的日珥出现在()
9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风4.下列行业部门,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受到干扰的是()A.汽车生产B.深海钻井C.北斗导航系统D.石油开发【答案】3.B4.C【解析】【分析】【3题详解】太阳大气层及其相应发生的太阳活动分别是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4题详解】太阳活动对汽车生产、深海钻井、石油开发等人类产业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不需要特别关注太阳活动预报,排除A、B、D;太阳活动发射出的强烈射电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座和电磁波信息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因此最需要关注太阳活动预报,C符合题意,排除ABD。【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2020年1月25日01时55分土耳其东部(北纬38.35°,东经39.12°)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A.莫霍面以上B.软流层以下C.莫霍面以下D.古登堡面以下6.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5.A6.B【解析】【分析】【5题详解】陆地地下莫霍面的平均深度33千米,软流层一般在地下100千米以下,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左右。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土耳其东部,属于陆地区域,而震源深度仅为10
10千米,因此震源应该位于莫霍面以上,不可能位于软流层以下、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下,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地震波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后先出现上下颠簸后出现左右摇晃,横波到达,建筑物左右摇晃时容易倒塌,由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符合题意;“黄金12秒”,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等关联度不大,故排除A、C、D。故选B。【点睛】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下列小题。7.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极光现象B.磁暴现象C.地热资源D.水能资源8.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A.卫星B.恒星C.行星D.彗星【答案】7.C8.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7题详解】A、太阳活动激烈时,释放的高能粒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冲击地球高层大气,在极地地区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A不符合题意;B、太阳耀斑发生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现象。B不符合题意;C、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C符合题意;D、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水循环过程中,水从高山上流下来,产生水能,因此水能资源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解】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转的八大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八大行星的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1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在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小题。9.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海拔高低B.纬度C.天气阴晴D.交通流量10.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A.四川成都B.西藏拉萨C.吉林长春D.浙江杭州【答案】9.C10.B【解析】【分析】【9题详解】同一地方海拔高度和纬度很难发生变化,不会是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的影响因素,排除A、B。阴晴状况不同会导致太阳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差异,使得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出现变化,C符合题意。交通流量对太阳能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信号灯的亮度影响不大,排除D。故选C。【10题详解】太阳能越丰富的地区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西藏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度强,设置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B符合题意。四川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雨雾,太阳辐射强度弱,设置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不好,排除A
12。吉林长春和浙江杭州均为季风气候,夏季云雨较多,晴天相对于西藏拉萨较少,设置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不如拉萨好,排除C、D。故选B。【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等差异。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白垩纪繁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12.地球的演化史也可以近似的说是生物的进化史,下列关于期间生物的匹配,错误的是()A.古生代——鱼类和蕨类B.前寒武纪——蓝藻C.中生代——鸟类D.中生代——三叶虫【答案】11.C12.D【解析】【分析】【11题详解】根据地球演化的历史可知,白垩纪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C正确;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A错误;新生代为被子植物时代,B错误;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根据地球演化的历史可知,古生代是鱼类和蕨类植物繁盛的时代,A正确;前寒武纪是蓝藻繁盛的时代,B正确;中生代出现了鸟类,C正确;三叶虫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早古生代,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1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代表地面辐射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C.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14.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减弱15.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A.减弱①B.增强②C.改变③的辐射方向D.增强④【答案】13.C14.B15.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①②都是太阳辐射都是短波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13题详解】温度越高发射的波长越短,图示②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①所代表是太阳的短波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①辐射波长小于③;①代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大于③所代表的地面辐射能量;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选C正确。【14题详解】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即②减弱导致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与其它要素相关性不大。选B正确。【15题详解】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③,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④,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夜晚炊烟,不影响太阳辐射①和②
14;不能改变地面辐射的方向。选D正确。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17.此时P地的风向为()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答案】16.D17.C【解析】【分析】【16题详解】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有关,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则越小。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等压线分布情况,丁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D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D。【17题详解】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读图可知,P点正东方向为低压中心,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即可判断P点近地面风为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有关,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则越小。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18.读下图中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海陆间大气运动的是()
15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土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吸热升温慢,海面上气温低,气压高。陆地吸热升温快,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海水降温慢,海面上气温高,气压低。陆地降温快,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据图可知①③为白天,②④为晚上,故②③符合题意,本题选B,ACD错。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9.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C.③——径流D.④——蒸发20.④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答案】19.B20.A【解析】【分析】图示水循环环节,环节①是蒸发,环节②是水汽输送,环节③是大气降水,环节④是径流。地表径流不畅通,可能导致河道决堤,发生洪涝灾害。【19题详解】图示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环节①是蒸发,A错。环节②是水汽输送,B对。环节③是大气降水,C错。环节④是径流,D错。故选B。
16【20题详解】④环节是径流,地表径流不畅通,可能导致河道决堤,发生洪涝灾害,A对。洪水暴发,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暴雨灾害导致洪涝灾害,B、C、D错。故选A。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21.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B.水圈是只存在地表及其大气的不连续圈层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22.右图中①②③④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21.D22.C【解析】【21题详解】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故A选项错误;水圈是地球表面的连续不规则圈层,故B选项错误;岩石圈是指地球软流圈以上的部分,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C选项错误;生物圈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故D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22题详解】本题可依据图中箭头所示含义即可推断出各圈层名称:如由供氧所示箭头可推出③为生物圈,而④则为大气圈;而由养分箭头可知②为岩石圈,①则为水圈(生物从岩石圈中吸收养分,从水圈中吸收水分,最后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圈释放氧气),由此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点睛】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成分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地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地面以下的圈层称为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3个圈层,各个圈层既围绕地表可各自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同时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地球外部环境的演化。
17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当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时,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出现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在机组的正确处置下,事故发生34分钟后,飞机平稳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着陆,乘客无一伤亡,他们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爆裂时,飞机所处的大气层位置应为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4.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变化为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答案】23.A24.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23题详解】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应位于对流层。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为电离层。高层大气,是指地球大气开始电离(约60千米)以上的大气区域。故选A。【24题详解】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故越往高处气温越低,在飞机下降的过程中,窗外气温的变化为一直上升,B正确。故选B。下凹式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符合现代雨洪管理理念的绿地设计方式,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并利用,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下图示意某城市道路隔离带下凹式绿地建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25.下凹式绿地和以前传统绿地相比,其优势是()A.不易遮挡行车视线B.造价低便于维护C.增加雨水下渗增强过滤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6.与下凹式绿地配套建设的设施最可能是()A.排污管B.集水池C.隔离网D.灌溉喷头【答案】25.C26.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及综合思维。【25题详解】下凹式绿地中的树木等较为高大,仍会遮挡视线,A项错误。造价不会低于传统绿地,B项错误。下凹式绿地更容易集水,增加雨水下渗和过滤,C项正确。没有增加绿地面积,D项错误。故选C。【2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下凹式绿地是城市建设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符合现代雨洪管理理念的绿地设计方式,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并利用,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下凹式绿地的理念是承接、贮存雨水,因此与其配套建设的最可能为集水池,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下凹式绿地”概念及其作用。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D.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28.甲箱气温比乙箱高的原因是()A.大气辐射强弱差异B.太阳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地面辐射强弱差异【答案】27.C28.D
19【解析】【27题详解】甲玻璃箱底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因此,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高了3℃,由此得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C正确;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使得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此实验无关,A错误。此实验中没有体现大气的运动,也没有体现出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因此大气的热力运动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与此实验无关,BD错误。故选C。【2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装置中下垫面为土层,乙装置中没有土层即为玻璃,而土层相对于玻璃而言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强,反射率较低,吸收获得的能量较多,温度较高,形成的地面辐射较强,故甲箱内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气温较乙箱内高,因此导致甲箱气温比乙箱高的原因是地面辐射强弱差异,D正确;由于两箱内大气温度不同,大气辐射强弱也不同,因此大气辐射强弱差异是气温不同的表现,不是原因,A错误;两箱内的太阳辐射强弱是一样的,B错误;两箱大气成分相同,吸热能力相同,只是两箱中地面辐射不同,因此吸热的多少存在差异,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是:由于大气层中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生活中,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切菜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的缓解眼部的不适感。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切大葱或洋葱处()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遇冷下沉C.空气遇冷上升D.空气受热下沉30.下列热力环流示意图能反应上图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的()A.B.
20C.D.【答案】29.B30.A【解析】【29题详解】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气流下沉,可以减少气流上升带来的洋葱气味,B正确,ACD错误。故选B。【30题详解】题1的蜡烛附近空气环流:点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蜡烛处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两侧空气温度低,空气遇冷下沉,形成高压,底层气流由两侧流向蜡烛,高空由蜡烛流向两侧。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能理解其形成的基本原理是解题的关键。第II卷(非选择题)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界面;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界面。(2)三个圈层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3)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软流层在________(填字母)层。【答案】①.莫霍②.古登堡③.地壳④.地幔⑤.地核⑥.B【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理内部圈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详解】(1)横披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图中虚线为横波,实线为纵波。横波和纵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突然增大,故图中a为莫霍界面;横波在经过b面的时候突然消失,说明b
21面以下为液态,故为古登堡界面。(2)图中A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B位于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之间,为地幔;C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故为地核。(3)软流分布在地幔,图中B为地幔,软流层在B层。【点睛】32.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线段标出箭头,以表示完整的水循环过程。(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图示中________(写字母)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3)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水循环的类型)(4)写出人类对不同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措施:地表径流:______;蒸发:______;下渗:______。【答案】(1)(2)①.F②.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3)海陆间循环(4)①.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②.植树造林、破坏森林;③.铺设渗水砖、道路硬化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水循环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过程和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绘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
22如图:结合学过的知识,C表示大气输送,由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运动,A表示陆地湖面蒸发,箭头向上,D表示海面蒸发,箭头向上。【小问2详解】南水北调属于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干预,图中F环节为地表径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南方地区的水调往华北地区,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小问3详解】陆地水资源更新主要受海陆间循环的影响,海陆间循环沟通海洋和陆地,对陆地水资源更新的作用影响最大。【小问4详解】人们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影响地表径流,进而影响水循环;通过植树造林、人工增加或减少水域面积干预蒸发,通过植树、改变地面状况,如铺设渗水砖、道路硬化等影响下渗。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南京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左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右图为部分课题研究成果。(1)左图中近地面受热的地点是____(填字母),冷却的地点是____(填字母),ABCD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2)D点比B点的气温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3)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______。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市绿地应布局在____。(填数字序号)
23【答案】(1)①.A②.B③.B〉A〉C〉D(2)①.低②.海拔高,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3)①.顺时针②.①【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风为材料,主要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判断出,C点为高压,那么近地面的A点就是低压,说明A点受热,气流上升,因此在近地面形成低压;B点为冷源,气流下沉。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故A、B两点气压高于C、D两点;而在近地面,B点气压高于A点;在高空,C点气压高于D点。故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小问2详解】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点比B点海拔高,故D点气温低。原因是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海拔越高,离地面越远,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越少。【小问3详解】由于城区人口多,热源多,故城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城市热力环流呈现顺时针流动。热电厂会污染大气,依据热力环流原理,城市绿地对大气有净化作用,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之内,布局在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