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

ID:82997933

大小:1.1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3-09-19

上传者:186****5381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1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2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3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4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5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6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7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8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9页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实用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对话。2、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难点: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前准备学生可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和周围的人说话、交谈。(出示图)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小姑娘,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什么?二、听范文,学习写对话1、看一看:看图说话。小姑娘在对她的妈妈说什么?乌鸦在干什么?2、听一听:朗读范文。3、议一议。看了图,听了范文,讨论:陆孝娟同学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写人物的话话要注意什么?组合小组,交流讨论。4、看一看,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教师提示:用人物的对话,把事情写清楚。写对话时,要正确使用提示语。5、评一评。你觉得陆孝娟同学写的这段对话好在哪儿?三、练说,想象对话1、谈一谈。请各小组任选一幅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图上的内容。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现场交流。2、演一演。大家都说得不错,各小组可上台表演图上人物的对话。

2(虚拟情境:扮演角色,表演图上内容。)3、写一写。同学们用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都写下来吧。别忘了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四、动笔,练写对话1、明确要求: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3、修改评议。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2《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科普__,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有趣的地方,并通过自己对实际情况的理解来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设计一个能帮助果农摘果子的机器人。以下是本人的课堂设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小朋友,秋天到了,果林里满是成熟的果子,那一串串、一颗一颗惹人喜爱的果实,可把果农们乐坏了。1、小朋友,果农们怎么会这样高兴呀?

3⑴水果丰收了。⑵果子卖了能赚钱。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高兴。2、是呀,果农们看到自己辛勤付出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真是喜上眉梢呀!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吧。出示果园的图片。3、啊,水果丰收了,可以赚很多钱了,果农们为什么还要发愁呢?打开课本,大家从第一自然段中找找划划原因吧:⑴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⑵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实在忙不过来:①出示: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实在忙不过来。听你这么一分析(读),老师觉得果农们真是太忙了。需要做得活太多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你能想个办法帮助他们吗?请人帮忙。(不错的主意!)

4请果园机器人帮忙。(你会运用高科技的产品了,真了不起!)果园机器人。(出示课题)②读题,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个新朋友。二、感受机器人的能力和缺点1、果园机器人能帮果农做些什么呢?你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告诉大家吗?出示: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你觉得这个机器人干起活来怎么样?(能干、厉害、有条理、很听指挥)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它的这些特点的。(成熟、整齐、指定)2、小朋友,这些机器人真能干,有了这些好帮手,果农们就能省心多了,可派这些机器人去摘果子后,发愁的事又来了。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好好读读第三自然段。

5(找到发愁的事情把他划下来)没有电“罢工”──果园那么大,到处是果树,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这样怎么不行?⑴要很长的电线。⑵走来走去会把电线绕在果树上了。“饿倒”──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这样怎么不行?⑴果林这么大,怎么找,要花太多的时间了。⑵果农本来就忙得不得了,还要去找这些帮手,那他们就是帮倒忙了。⑶机器人这么重,怎么把他们背回来呀,真是麻烦的事。三、小小科学家,自学第4、5自然段。1、这样看来,如果没有电的话,机器人就会“罢工”,会“饿倒”,就不能帮助果农了。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不会“罢工”,不会“饿倒”的机器人呢?2、现在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请大家自学课文的4、5小节。找找你想设计发明的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并把它划下来,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63、汇报:⑴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⑵要是有机器人报告,地上的水果不够“吃”了,主人就会立刻告诉它,从树上摘些果子“吃”吧。这种设计真不错,昨天,小朋友在预习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已经把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的模样都画出来了,想不想欣赏欣赏。出示图片。我们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作品给大家讲解一下。(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真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师!──奖励)4、小朋友,有了能自己充电、而且又这么多功能的机器人,果农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去摘果子了。瞧,到处有机器人在采摘果子,果园里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5、齐读全文。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

7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使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4、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教学重点难点:1、讲好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能正确地评议别人的发言.3、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学情分析孩子眼中的春天是独特的,他们应该很乐于和别人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春天,但在写作方面,学生有种害怕的情绪在里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春天。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82、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就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二、指导写作方法。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学生回答)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欣赏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1、出示一位同学写的《春天来了》,全班学生齐读。2、学生评价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3、出示另一篇《春天来了》,两篇__进行比较,学生再次评价。4、师生共同分析第二位同学写得好在哪里。5、老师小结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三、小组内合作写句子。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老师进行讲解。2、老师出示图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取两种事物来写。3、选一名记录员,把大家说的好的句子写下来。4、班内展示。

9四、画一画,写一写。1、学生在图画本上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2、班内展示,同学之间评价。3、老师进行总结。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4学习目标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

10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

11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5、各自抄写。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12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b)他们为什么争吵?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13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三、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四、拓展练习1、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2、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及活动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14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读文明理等活动,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成功感。3、感受翠鸟的美;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15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二、揭示课题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

16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四、读文作画、张扬个性。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17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五、评读感悟,凸显个性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2、共同评议。3、师小结: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六、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18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选作: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七、全课总结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课后反思:本学期上了一堂新教师展示课《翠鸟》。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

19地描写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这节课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特点,对动物外形进行描写。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新老师,我在教学方面有着明显的经验不足的特点。在上这类新课时,往往重点不突出,有些知识点没落实。备课中考虑到对于翠鸟这种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小鸟,学生们知之甚少。针对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我制作了课件并且准备了若干鸟类图片,并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在感受、体验作者抓翠鸟外形美时,我适时播放了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借助了画面由爪子→头部→背部→腹部,颜色不断叠加,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变换,同时配以小鸟清脆的鸣声,朴棱着翅膀箭一样捉鱼疾飞的身影,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理解上的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感受到了翠鸟外形的艳丽之美,而且极好地体会了翠鸟“钓鱼郎”的美称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们饶有兴趣之时,我的一句:“你们喜欢翠鸟吗?原意背下对翠鸟美丽外形的描写吗?”学生们齐声“愿意”继而兴趣盎然地背起来,全然没有了畏难情绪和

20被动状态,而此时我依然用课件演示外形分环节画面,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分层指导课后效果得到检验,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背诵下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更是如此。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掌握了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后,便及时的出示老师和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鸟儿图片,,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其他鸟的外形。先让孩子们口头说,直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如何进行描写后,才开始进行笔头习作。这次作文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并且清楚的知道总分关系如何表述。由于这堂课试讲过一次,加之很多老师的指点,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孩子在朗读翠鸟外形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时体会并不深┄┄当然很多细节问题可能跟老师的引导有关。上了这堂课,感受很深,由于对文本的挖掘不深,对学生的引导还很肤浅。一节课应达到什么

21目标,学生应掌握什么?这些东西在课堂上体现并不明显。其实,上一堂课很容易,但是上好一堂课却很难。这一学期下来,在教学上的感触很多,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6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学难点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教具准备字词卡片导学过程

22二次备课预习提纲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生:我喜欢……,他有……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4、提问:什么叫绝招?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3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1、学生自由读。2、读准下列字音:憋气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攥得快尴尬撇到下巴颏咧开羡慕握拳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7【习作内容】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设计理念】

24本着“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语文教学理念,本设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让学生快乐地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本领的经历,让每个学生都产生想与伙伴交流感受的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心地说和写,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交流。2.让学生们有话可写。“有创意的表达”需要有内容,要启发学生从容易忽略的“小事”中发现“趣”、“奇”、“新”,感受童年生活的色彩斑斓和作文内容的丰富多样。【教学目标】1.能把自己学会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表达出从不会到会的喜悦之情。2.在写作的过程中,能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把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有趣的经历写得完整些、具体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起表达欲望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都会一种甚至好几种本领,比如游泳、滑冰、烧饭等等。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本领,让同学们也分享自己的快乐,好吗?

25(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人人都参加介绍,同时要求把话说完整。引导学生大胆说,自由说,让学生思想放开,情绪活跃起来。)师:据我了解,这些本领,有些是同学们自己琢磨着学会的,有些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会的,有些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的,还有的是通过“拜师学艺”才学会的。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学会本领的。(播放事先录好的,张亮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习用电饭煲煮饭的录像及王成刚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的经过录像。)师:大家都看得很仔细。现在我们请张亮同学和王成刚同学说说他学习烧饭和游泳的经过吧!(张亮和王成刚说说自己学烧饭和游泳的经过。)师:这两位同学说得比较完整,把学习本领的主要过程都说了,也说了自己的内心体会,这很好。大家也很想说吧!现在请大家选一样自己学会的本领,把学习的经过和体会跟学习小组的同伴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要求人人都说。教师巡回了解,指导部分学生把话说完整。)二、围绕话题,正确表达师:如果大家把自己学本领的经历写下来,在班里的习作园地交流,这样,大家共同分享,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先请同学们

26从自己学会的本领中,选出一次自己感到最快乐的,或是感到最不容易的,感受最深的,认真地写下来。1.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具体要求。写之前,要求学生仔细想一想,并相互交流。如果要写好学本领的经过,有哪些需要写得详细些呢?哪些问题需要大家互相提醒的?(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把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以下面形式出现:大屏幕出示:友情提示(1)要注意写清楚学的是什么本领。(2)学本领的经过要注意一步一步写清楚、写具体。比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怎么样了。(3)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或喜欢的词语,把自己印象特别深的,或者特别有趣的地方写得生动些、详细些。(设计意图:变习作要求为“友情提示”,意在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中明白:写作,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变化,而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帮助。)师:有了上面的提示,同学们再想想在写作的时候还有哪些困难,比如开头难,写不具体等等,教师将给帮助。

27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教师给大家提供以下参考材料:●我想向大家介绍自己学习舞蹈的经过……●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游泳兴趣小组……●看到妈妈从电脑里打出的字又快又好,我也想试试……●前几天,我刚刚学会了炒青菜……2.学生开始写作文。3.学生交流习作,师生根据“友情提示”的要求互相点评。点评时,可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几位同学对习作中印象最深的、特别感动的地方发表赏识意见,或者就写得不够清楚、完整的地方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赏识、讨论,把学习本领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环节说清楚,说完整,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4.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说说、写写学本领经历的内容时,力求引导每一个学生大胆、不拘一格地说出、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学习本领的经历,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现出童真童趣。)三、赏析交流,展现自我

28鼓励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拿出来与同学交流。1.提醒学生在朗读自己习作的时候,读好自己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在语气、语速上加以强调,以吸引同学的注意。2.引导学生认真地听同学的朗读,要求能听完整、听得懂,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3.鼓励学生互相推选或自己推荐习作,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张贴交流。4.布置“学习园地”。师生共同为本期“学习园地”命名一个交流的主题,如:“教你学一招”、“让我告诉你”、“请分享我的快乐”等。5.指导学生认真地修改并抄写好自己的习作,鼓励学会文字输入的同学用电脑打印,并根据习作的内容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使“学习园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展示赏读,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赏析自己的`习作和同学的作文,能发现其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懂得展示、赏析自己的学习成果。)【设计评点】

29学生在写“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先是怕写不好,不怎么愿意写。开始写了,虽然很想写得生动些、有趣些,但又往往感到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本次设计,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些写作心理,首先,启发学生“以黎明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来看自己的成长经历,使自己学会本领的过程由朦胧到清晰,产生“突然发现”的感动,使作文从被动到积极。同时,通过“友情提示”、“记者访谈”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明白:写作,需要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需要一定规范的语言。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还鼓励学生带着“观赏的心态”来赏析自己或同伴的作文,通过师生共同对“学习园地”的设计和布置,促使学生的习作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续,与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融合,在师生共同的合作与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的快乐,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