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曹操简介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曹操简介资料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曹操简介资料,供⼤家参阅! 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15⽇),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 东汉末年,天下⼤乱,曹操以汉天⼦的名义征讨四⽅,对内消灭⼆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了中国北⽅,并实⾏⼀系列政策恢复经济⽣产和社会秩序,扩⼤屯⽥、兴修⽔利、奖励农桑、重视⼿⼯业、安置流亡⼈⼝、实⾏“租调制”,从⽽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些措施具有积极作⽤。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民的苦难⽣活,⽓魄雄伟,慷慨悲凉;散⽂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学,给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鲁迅评价其为“改造⽂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1 曹操⼈物⽣平 早年经历 曹操出⽣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太尉。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等⼈认为他不平凡,乔⽞对曹操说:“天下将乱,⾮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也!”南阳的许劭以知⼈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兵法》的《魏武注孙⼦》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崭露头⾓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棒⼗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蹇图违禁夜⾏,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五⾊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些当朝权贵,碍于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顿丘(今清丰)。任顿丘令。
2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在洛阳⽆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为官正直⽽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忠良之⼈却得不到重⽤的情形,⾔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益腐败,曹操知道⽆法匡正。 中平元年(184年),黄⼱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军,结果⼤破黄⼱军,斩⾸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东济南⼀带)有县⼗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整饬,⼀下奏免⼗分之⼋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暗之时,甚⾄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春夏读书,秋冬⼷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豪强,谋划废黜灵帝⽴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曾希望曹操加⼊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杀。接着,⼜有西北⾦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余万反叛朝廷。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3 陈留起兵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谋杀。同年九⽉,董卓⼊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改⽴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派⼈把弘农王母⼦毒死,⾃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东)。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正⽉,袁术等⼈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民,致使洛阳⽅圆200⾥荒芜凋敝⽆复⼈烟。⽽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延津北)⼀带。⽽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引军西进。曹操⾏⾄荥阳汴⽔(今荥阳西南),与董卓⼤将徐荣交锋,因为⼠兵数量悬殊,曹操⼤败,⼠卒死伤⼤半,⾃⼰也被流⽮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回⾄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怀⿁胎,意在伺机发展⾃⼰势⼒。不久,诸军之间发⽣摩擦,相互⽕拼。联合军⾄此解散。 初平⼆年(191年),曹操在东郡⼤败于毒、⽩绕、眭固、於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4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军⼤获发展,连破兖州(治昌⾢,今⼭东巨野东南)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击败。当年冬天,获降卒三⼗余万,⼈⼝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 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追击⼤败袁术、⿊⼭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余城。 逐⿅中原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遂进兵徐州(治郯,今⼭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肆杀戮,⼀路上“鸡⽝亦尽,墟⾢⽆复⾏⼈”。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后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东鄄城)和东郡的范(南范县)、东阿(今⼭东阳⾕)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军相持百余⽇,蝗灾⼤起,双⽅停战,曹操军还鄄城。此时,曹操失去了兖州(治今⼭东郓城西北),军粮已尽,袁绍派⼈来劝说想让曹操投靠他,让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当⼈质。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
5 兴平⼆年(195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今⼭东定陶)、廪丘(今⼭东郓城西北)等,平定兖州。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七⽉,因李傕、郭汜的⽕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昌。⼗⼀⽉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车骑将军事,百官总⼰以听。 建安⼆年(197年)正⽉,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曹昂、侄⼦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此后,曹操⼜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九⽉,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逃⾄淮河,枭袁术留守四将。 建安三年(198年)四⽉,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九⽉,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擒陈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顺等⼈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豪杰臧霸、孙观等⼈,初步控制了徐州。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官渡之战 消灭睦固后,为了应对之后与袁绍的战争,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等⼈攻⼊青州,占领齐(治今⼭东临淄)、北海(治今⼭东寿光东南)等地,巩固右翼;⼜命⼤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谋⼠
6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建安四年(199年)⼗⼆⽉,曹操⾃率军屯于官渡(今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陶谦死后,曾⼀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袁术北上不得,呕⾎⽽死。 建安五年(200年)正⽉,董承等⼈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未稳的刘备。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说:“刘备,⼈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志,⽽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最强⼤的⼀股势⼒,也是曹操统⼀北⽅最强⼤的敌⼈。袁⽒⼀门,⾃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故吏遍于天下”,势⼒本就很⼤,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增,有军队数⼗万⼈。袁绍以其长⼦袁谭、次⼦袁熙、外甥⾼⼲分守青、幽、并三州,后⽅稳固,兵精粮⾜,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他挑选精兵⼗万、战马万匹,志在⼀举消灭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命⼤将颜良等⼈进兵⽩马(今滑县),⾃率⼤军进屯黎阳(今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曹操的实⼒⽐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河以南地区,地盘既⼩,⼜是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兵⼒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概不过⼏万⼈,投⼊前线的兵⼒
7据《武帝纪》说“兵不满万,伤者⼗⼆三”。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曹操的兵⼒不会如此之少,但曹操兵⼒远逊于袁绍却是毫⽆疑问的。 袁绍⼤军来攻,许都震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志⼤⽽智⼩,⾊厉⽽胆薄,忌克⽽少威,兵多⽽分画不明,将骄⽽众令不⼀,⼟地虽⼴,粮⾷虽丰,适⾜以为我奉也。” ⼆⽉,袁绍⼤将颜良等⼈围攻⽩马,拉开了⼤战的序幕。四⽉,曹操亲⾃率兵北上解⽩马之围,他采纳谋⼠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延津北⼀带),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后突然转向迅速赶往⽩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不及,颜良被关⽻斩⾸,袁军⼤败,⽩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即命⽂丑、刘备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军追兵⼤⾄,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破追兵,阵斩⽂丑。袁军⼤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袁绍⼤军连营⽽进,东西数⼗⾥,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橹、起⼟⼭,由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设投⽯机、挖掘沟壑之法破解。两军⼀攻⼀守,相持近⼆个⽉。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将淳于琼等带万余⼈看守,屯于离袁绍⼤营四⼗⾥的乌巢。这时袁绍谋⼠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悔恨,⽽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喜,跣⾜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军队⼈衔枚,马勒⼝,换袁军军装乘夜从⼩
8路偷袭乌巢。曹操军⾄乌巢,命四⾯放⽕,袁军⼤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援,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曹操⼤怒说:“贼在背后,乃⽩!”⼠卒都拼死⼒战,因此⼤破袁军,斩淳于琼等,尽燔其粮草。⽽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以重兵围攻曹操⼤营。由于曹操预留兵⼒精且多,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将张郃、⾼览等⼈率部投降曹操,袁军溃散。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获全胜,斩⾸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保,⽽况众⼈乎!” 客观条件上,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的⽅⾯转化,经过⾃⼰主观上的努⼒,终于赢得了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击溃了最⼤的敌⼈袁绍,由他统⼀北⽅已是⼤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远征乌桓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袁谭、袁尚不和,发⽣⽕拼。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西⼀带)。袁尚率军回救,依滏⽔(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今河北定县)。曹操命⼈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从这⼀年起,曹操把⾃⼰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9 建安⼗年(205年)正⽉,曹操⼜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州平定。于是,曹操上表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逃奔三郡乌桓。同年,⿊⼭军⾸领张燕率领其部众⼗余万⼈投降曹操。 建安⼗⼀年(206年),曹操攻灭⾼⼲,平定并州。 建安⼗⼆年(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残余势⼒,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其⾸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关系⼀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财物。 这年五⽉,曹操亲率⼤军到达⽆终(今蓟县)。时正⾬季,道路积⽔,“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船”。曹操从⽆终⼈⽥畴之议,改从⼀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畴的引导下,曹操⼤军登徐⽆⼭(今河北⽟⽥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附近),“堑⼭堙⾕五百余⾥”,直指乌桓⽼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曹军进⾄离柳城不⾜⼆百⾥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率数万骑兵迎击。⼆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乌桓军军势甚盛。曹操登⾼瞭望,见乌桓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将张辽为前锋,乘乌桓军阵稍动之机,向乌桓军发动猛攻。乌桓军⼤乱,曹军阵斩蹋顿,⼤获全胜,胡、汉降者⼆⼗余万,袁尚等⼈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使康斩送尚、熙⾸,不烦兵也。”遂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势⼒。
10 ⼗⼀⽉⾄易⽔,代郡乌丸⾏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同年郭嘉因⽔⼟不服、⽓候恶劣、⽇夜急⾏操劳过度,在曹操北归前病逝。归程途中,据《曹瞒传》记载:“时寒且旱,⼆百⾥⽆复⽔,军⼜乏⾷,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三⼗馀丈乃得⽔。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皆惧。公皆厚赏之,⽈:‘孤前⾏,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之。’” ⾚壁之战 建安⼗三年(208年),开辟⽞武池训练⽔军。六⽉,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任汉朝丞相。基本平定北⽅后,兵锋转⽽南向。 七⽉,进军南征荆州刘表。⼋⽉,刘表病死,其⼦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曹操⼤军进⾄新野,刘琮以为⽆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量军⽤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刘备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举鲸吞江东,孙权、刘备两家在鲁肃和诸葛亮等⼈的努⼒下,组成联盟,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马组成联军抵抗曹操。曹操⾃江陵东下,⾄⾚壁(今湖北武昌县西⾚矶⼭)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与对⽅隔江对峙。
11 周瑜⽤诈降之计,命⼤将黄盖率⼩战船⼗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进,⾄离曹营⼆⾥之处时,各船⼀齐点⽕,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败,⾈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平定凉州 ⾚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三⼦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之。”曹操提出不拘品⾏、唯才是举的⽤⼈⽅针,⽬的是尽量把⼈才收罗到⾃⼰⾝边。 建安⼗六年(211年),曹操开始对关中⽤兵。三⽉,曹操遣司⾪校尉钟繇率⼤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部⼼⽣疑惧,⼀时俱反。曹操⽴即派⼤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屯据潼关。 七⽉,曹操率⼤军亲征关中,⼤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败韩、马军。韩遂、马超败⾛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此平定。⼗⽉,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位极⼈⾂ 建安⼗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12 建安⼗⼋年(213年),曹操起兵号称四⼗万,亲⾃南征孙权。次年正⽉,曹军进⾄濡须⼝(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擒其将公孙阳。孙权亲率军七万,前⾄濡须⼝抵御曹军。⼆军相持⽉余,各⽆所获。曹操见孙权军容严整,⾃⼰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同年五⽉,复《禹贡》九州。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将军等百官。 建安⼆⼗⼀年(216年)四⽉,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受诏不拜,以天⼦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实际上已是皇帝。 建安⼆⼗⼆年(217年)冬⼗⽉,汉献帝⼜赐予曹操王冕⼗有⼆旒,乘⾦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 相争汉中 建安⼆⼗年(215年)三⽉,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汉中,则⽆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步,率⼗万⼤军亲征汉中张鲁。五⽉,攻克河池,斩氐王窦茂;七⽉,曹操⼤军进⾄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北)。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建安⼆⼗⼆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击败孙权,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13 曹操主⼒退出汉中后,刘备向汉中发动进攻。 建安⼆⼗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军进⾄阳平关,夏侯渊等⼈与刘备夹关对峙,曹军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七⽉,曹操亲率⼤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同时,边塞硝烟再起,曹操命曹彰、⽥豫北征,⼤破乌桓鲜卑联军。 建安⼆⼗四年(219年)正⽉,刘备⾃阳平关南渡沔⽔(今汉⽔),依⼭⽽进,驻军于定军⼭(今陕西勉县东南),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斩杀,曹军⼤败。之后,曹操亲率⼤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军与刘备军相距数⽉,⽆利,遂放弃汉中。 襄樊会战 建安⼆⼗四年(219年)七⽉,曹操刚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将关⽻就从荆州向他的东南防线襄、樊⼀带发动了进攻。曹操闻知,⽴刻派⼤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关⽻乘洪⽔泛滥之机,擒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时樊城曹军只有数千⼈,城被⽔淹,⽔⾯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率军死守。曹操⼜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指挥救援樊城。 孙权因关⽻处其上游,不愿意让关⽻势⼒发展,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于是联结曹操,准备以⼤将吕蒙偷袭荆州要地江陵。曹操接到书信后,将这⼀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继续坚守,⾃⼰进⾄摩陂(今郏县东南),临近指挥,⼜派兵⼗⼆营增援徐晃,命他反击关⽻。经过恶战,关⽻⼤败⽽⾛。不久,吕蒙偷袭江陵得⼿。关⽻撤往益州,路上被孙权军擒杀,孙权将关⽻的⾸级送到许昌,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襄樊战役结束。
14 壮⼠暮年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贡,向曹操称⾂,并劝曹操取代汉朝⾃称⼤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内外群⾂,说:“是⼉欲踞吾著炉⽕上耶!”曹操⼿下群⾂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还不想废献帝⾃⽴,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王矣。” 建安⼆⼗五年(220年)正⽉,曹操还军洛阳。当⽉,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六岁,谥⽈武王。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廿⼀丁卯⽇(4⽉11⽇)被安葬于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西郊的⾼陵。 这年⼗⽉,魏王曹丕取代汉朝,⾃⽴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为政举措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可谓“名都空⽽不居,百⾥绝⽽⽆民者,不可胜数”,“⽩⾻露于野,千⾥⽆鸡鸣”。⾯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了⼀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的表现来看如推⾏屯⽥,兴修⽔利,实⾏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 政治 惩办豪强
15 曹操开始⾛上仕途就试图⽤⽐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法施展⾃⼰的意图。到他⾃⼰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推⾏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的治术加以⽐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应命”。这样,⾃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兵较多、粮较⾜,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据。 稳定局⾯ 汉献帝被西凉军争夺,各州郡牧守都在拥兵⾃强,断绝纳贡。整个中国的局⾯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汉献帝⼩朝廷,远远没有控制政治局势的能⼒,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昌,以武⼒削平北⽅群雄,⼒图进⽽统⼀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的作⽤。 唯才是举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既要有仁义孝悌等⽅⾯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贵的家世出⾝。 曹操⽤⼈不重虚誉,他选⽤官员要“明达法理”,能⾏法治。⽤崔琰、⽑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皆清正之⼠,虽于时有盛名⽽⾏
16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由是天下之⼠莫不以廉节⾃励,虽贵宠之⾂,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让更多的⼈为⾃⼰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下层的⼈,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些有才能的⼈。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尚礼重法 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政,即“治定礼为⾸”。另⼀⽅⾯,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重要侧⾯。此即“拨乱刑为先”。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个⽭盾的统⼀体。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他始终尚礼重法,两⼿俱⽤,并在礼法并举、两⼿俱⽤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谲诈之能。 军事 统⼀北⽅ 曹操精于兵法,在统⼀北⽅起到了积极作⽤,黄⼱起义之后,东汉解体,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民、抢劫财物,因⽽普遍出现了“民⼈相⾷,州⾥萧条”的荒凉景象。从初平⼆年(191年)⾄建安⼗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统⼀中国北⽅⼤部地区。曹操在统⼀北⽅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精通兵法
17 曹操钻研兵法,有⾼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书,结合⾃⼰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治军严整 在带兵⽅⾯,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次在⾏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律斩⾸。⼠兵皆下马步⾏,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他即拔剑割下⾃⼰⼀撮头发,以⽰处罚,⾜见执法认真。《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也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 在⽤兵⽅⾯,史称他“⾏军⽤师,⼤较依孙吴之法,⽽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作兵书⼗万余⾔,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系列战⽃中,常⽤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他确实是⼀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的《李卫公问对》、何去⾮的《何博⼠备论》等著作都赞誉曹操的⾏军⽤兵。 爱惜将才 在御将⽅⾯,曹操拔于禁、乐进于⾏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其所长。例如,许褚、典韦壮武有⼒,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曹操将青、徐⼆州托付于他,从⽽得以专⼼对付袁绍,不必以东⽅为念;降将⽂聘本是刘表帐下⼤将,在江汉⼀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
18 经济 施⾏屯⽥ 汉魏之间,社会⽣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饥荒。这⼀时期,粮⾷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的问题,因军粮不⾜⽽⽆敌⾃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屯⽥,兴修⽔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产恢复有⼀定作⽤。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等⼈的建议,利⽤攻破黄⼱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当年即⼤见成效,得⾕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官,兴办屯⽥。 屯⽥制的实⾏是以国家投资的⽅式保证再⽣产,⼯作效率当然⾼于普通的⾃耕农。因此短时间内就将地⽅变成“农官兵⽥,鸡⽝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创举并不过分。 屯⽥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丰⾜国⽤,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耕农经济。针对当时⼈⼝流失,⽥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劝课农桑、兴修⽔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豪强兼并⼩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明确:“其收⽥租亩四升,户出绢⼆匹,绵⼆⽄⽽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的这⼀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曹操统治区的农业⽣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成功。
19 改⾰户籍 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地所有者(包括⾃耕农和地主)收⽥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匹、绵⼆⽄,“他不得擅兴发。”这⼀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致的拥护。 兴修⽔利 曹操在世时⼤⼒兴修⽔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的七门三堰⼀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 提倡廉洁 开源同时,曹操也⾮常注意节流,并以⾝作则,提倡廉洁。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不锦绣,侍御履不⼆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有缘饰。”简单地说,⾐服没有花⾥胡哨,鞋⼦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扭,天下的⼈都以廉洁勤俭⾃律。即使是⾼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出现了有⼈故意穿破旧⾐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 建安⼗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的⼀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藏⾦⽟珍宝。”相⽐之下,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孙权在太⼦废⽴上的胡来更是把群⾂弄得四分五裂⽆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20 ⽂化 藏书 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在统⼀北⽅的混战中,就注意对图书的保护和收求。建安五年(200年)他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还请蔡邕之⼥蔡⽂姬讲其藏书之事,蔡⽂姬“缮书送之,⽂⽆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化建设,逐步建⽴了魏国的国家藏书。 宗教 曹操收编太平道、抚接五⽃⽶道势⼒,集中控制⽅⼠,乃⾄"挟天⼦",⽬的皆在暗争"天命"。曹操⼀⽣所经营之"天命在吾"的魏⽒圣化⼤业,随曹丕黄初元年受禅⽽得实现。从曹操势⼒兴起以⾄汉魏禅代,其间许多重⼤历史事件与原始道教牵涉⾄深。 民族 匈奴 建安⼆⼗⼀年(216年)四⽉,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七⽉,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朝贺,被扣留在邺城,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为司马加以监督。 乌桓 东汉末年,乌桓(⼜称“乌丸”)占据辽西、上⾕、右北平三郡,各⾃称王,常侵扰北⽅四州、“杀略吏民”。乌桓蹋顿总摄三王部,跟袁绍要好,曾帮袁攻灭了公孙瓒。官渡之战后,袁绍退回冀州不久就病死,⽽他的⼉⼦袁尚、袁熙⼜投奔了乌桓蹋顿。曹操北征乌桓,完全出⾃战略的需要。既要彻底消灭袁⽒势⼒,⼜
21要统⼀三郡。⽩狼⼭⼀战,曹军⼤胜,并把乌桓俘虏去10余万户的汉⼈和幽、并⼆州的乌桓万余“落(乌桓户⼝的基层单位)”迁⼊内地。促进了乌桓⼈同汉族逐渐融合,这对巩固北⽅社会秩序、使⼈民⽣产与⽣活安定有着积极的作⽤。 社会 曹操在世时还提倡过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