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942610
大小:252.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11-12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放射科质董控制目标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2、“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要具体说明,扫描及投照的确切起止围、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增强情况应描写。3、“检查结果”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阅片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别描述,有病变时,详细确切描述,说明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毗邻关系、有无特征性改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追踪复查,病例要作详细前后对比,有影像及临床特征的病例,必须按照规的要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考性诊断性意见:如考虑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查的建议。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起存档。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6、诊断报告发出时间普通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要求:半小时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时、分)和报告时间。②门诊2小时出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③特殊检查24小时取报告。CT、MRI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查完一小时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24小时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间。二、CT检查质量控制1.CT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围。CT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2.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力求良好配合,扫描必须作碘过敏试验,腹部扫描应空腹,检查前口服2%泛影葡胺以减少组织伪影干扰。3.扫描操作管理(1)按照CT机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2)按照病例检查要求进行摆位和扫描定位。(3)严禁重力敲打键盘,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应做到"轻、准、稳”。
1(4)按照优质图影像要求正确选调窗位、窗宽。(5)对于选层、加层、扫描定位、窗技术的控制,必要时与诊断医师取得联系并得到指导。(6)准确填写扫描条件、层次、硬盘图像存贮号、机器和病人情况并签名。(7)密切注意扫描中患者的情况,遇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机进行救护。4.CT室环境管理(1)扫描室、控制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CT机的规定要求,一般温度控制在22£土4。6相对湿度65%以下。(2)应装备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UPS),接地良好。(3)扫描室、控制室保持清洁,换鞋入,严禁在室存放无关的物品。室注意通风、定期消毒和净化空气。5.CT机维护保养管理(1)CT机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上岗的技能和条件。(2)CT机的维护保养应由机修人员或经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进行。(3)每周校正CT值的准确性,定期作稳定性检测,必要时作状态检测,检测项目见表。稳定性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条件状态检测要求要求周期定位光精度(mm)胶片法±3季参照厂家数据剂量指数16cm头模中心/表面(50MGY(头CTDI100MGY32cm体模中心/表面模))与基础值偏水的CT值(HU)头模及颅脑扫描条件±6周差±3与基础值偏噪声头模及颅脑扫描条件参照厂家数据差±10%CT值均匀性与基础值偏头模及颅脑扫描条件±6周(HU)差±3与基础值偏±15层厚偏差头模及颅脑扫描条r8差±10%年(S.mm.%)件|8>S>2±30±70基础值的头模F0V250±10mm体膜W1.25空间分辨力(mm)±15%年FOV350±50mmW1.5低对比度分辨力基础值的(对比度头模F()V250±10mmW50MGYW5.6年±15%0.6%;mm)CT值线性头模及颅脑扫描条件参照厂家数据
2床位移精度(mm)床移500±2±2月
3床归回500±2±2三、影像(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1、优质X线影像标准(1).适当的影像密度:包含组织背景密度和组织影像密度。背景密度是指完全感光的最大密度Dmax和未感光或极少感光区的最小密度Dmin;其标准为:Dmax$2.4,DminVO.25。人体组织影像密度标准因各部位体位不同而异。(2).组织影像层次分明,有良好的清晰对比度:骨骼能辨别骨皮质、骨小梁、肌肉、关节腔的层次;腹部能分辨肾脏、腰大肌、腹壁脂肪线;胸部能分辨肺野与纵膈,肺野与胸壁,外带肺纹结构的层次;脊柱能分辨椎体与软组织、椎体的各组成部分,骨小梁可见;头部能分辨颅板和颅腔、颅腔和岩部、颅腔与窦腔的层次。(3)•摄影体位正确:摄影体位正确的标志就是欲摄的部位在影像上孤立显示或有极少的其他结构重叠影,即使有重叠,但也能清晰地分辨出其轮廓。所见结构影像没有严重失真。(4).无技术操作缺陷:X线、日期排列成线;左右标号明确;不与被摄体重叠。无遮线器边影和体外伪影;无划片、污片.粘片、指纹、漏光、屏斑等阴影。凡具备以上四条,方可评价为优质X线影像。2、胶片处理质量室控制标准最低项目建议标准检测检测频率胶片、药液无辐射线影响;温度18°C±2°C;湿度温度、湿度计季储存50%±10%清洁通风良好;温度2rC±23°C;湿度暗室条件温度、湿度计天50%±10%暗室灰雾全暗化不漏光;安全灯灰雾△D0<0.05安全灯测试半年度(安全灯照射5分钟与不照之比)手工冲洗18°-20°C±0.5°C机器冲洗32°-显影温度温度计天35°C±0.3°C标定时间±5%(例如手工冲洗5分±0.25显影时间秒表计时月分;机洗25秒±1.25秒)①铝梯胸部条件曝光:Dmax$2.4,①胸部摄影条件曝光影像密度D12minAl=l.l±0.1;D48minAl<0.2;铝梯冲洗后密度计测天②感光仪测定;11级光楔△D±15-20%定②密度计测定
4液槽水|满槽目测天标定指标±5%(小工作量60ml/14X17";显影、定影大工作量80ml/14X17//)流量测定月液补充量手工冲洗应大于定透时间的二倍时间。定影时间机洗应满足二倍定透时间小于定影冲洗秒表计时目测天的流程时间。PH4.2〜4.5(pH4.2胶片吸水量最低pH定影pH值<4.0硫代硫酸盐析出硫;pH>5.0明矶pH计或试纸周易分解出氢氧化铝)标定值±10%(深槽机1.5〜5升/分,浅水洗流量流量测定月槽机4〜6升/分)水洗过滤水流量下降10%清洁更换流量测定月器干燥温度标定值±5£温度计周D0>0.3显影液更胸部条件摄铝梯测密Dmax<2.4换度值D12minAl<1.0①定透二倍时间大于定影冲洗流程时间①目测计时②HT-2试定影液更②胶片残留海波超标:AD〉。.15③胶液滴定测厶D③ST-1试换片液滴定测AD胶片感光胶片性能(双面本底灰雾D0W0.15最大密度Dmax22.6Bootsrap法测定感光曲牌型曝光髙温平均斜率GM2.0线号更冲洗)换时用铝梯以相同的胸部摄影KVP以2等级改胶片感光变HAS分次曝光比较比较的胶片;DmaxD48minAlD12minAl性能比较的胶片。测定每级MAS的完全感光区(Dmax)四、质量要求1、手术病例放射诊断定位正确率>85%;定性正确率>70%2、X线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3甲片率$35%;废片率W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