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免疫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楚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2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态、免疫监视。3免疫防御:生理性-抗感染;病理性-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生理性-清除损伤/衰老细胞;病理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生理性-识别、清除突变细胞;病理性-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4免疫器官:中枢(初级)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外周(次级)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Max)、及黏膜相关组织。5脾脏结构:分为白髓(淋巴细胞聚集处,副皮质区是T细胞集中区即胸腺依赖区;淋巴小结是B细胞聚集区为非胸腺依赖区)和红髓(分为脾索和血窦)。6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的淋巴细胞祖细胞一部分分化为T细胞的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后,被诱导并分化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一部分淋巴细胞祖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前体细胞,在哺乳动物中前体细胞在骨髓内进一步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一类能够摄取&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使其活化的细胞。分类: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细胞,B细胞7内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呈递不同:MHC-Ⅰ类:①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②降解抗原的酶结构:蛋白酶体③处理抗原的细胞:有核细胞④抗原与MHC分子结合部位:内质网⑤提呈抗原:CD8+T细胞(主要为T细胞)MHC-Ⅱ类:①抗原的来源:外源性抗原②降解抗原的酶结构:溶酶体③处理抗原的细胞:专职APC④抗原与MHC分子结合部位:溶酶体⑤提呈抗原:CD4+T细胞(主要为Th细胞)MHC-Ⅱ类:抗原的加工处理途径8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物,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能与由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又称抗原性..小分子半抗原必须与载体结合才能发生免疫原性。9异嗜性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植物及微生物组织间的共同抗原。如:肾小球肾炎,心肌炎,溃疡性结肠炎。10超抗原:由细菌外抗原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性物质,极低浓度产生强免疫应答,使宿主20%T细胞活化。11同种异型抗原:同属不同种个体存在的抗原。12交叉反应: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对有相似或相同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均具有的反应。13TD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需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TD,TI性抗原免疫应答区别:是否需要辅助性细胞。14自身抗原:形成原因:①自身隐蔽抗原释放:机体未建立先天免疫耐受的自身物质,在解剖位置上与免疫系统相隔绝。如眼睛晶状体蛋白。②自身抗原被修饰:生物,化学,物理修饰。③机体有免疫耐受机制时期,引起免疫反应的条件,造成免疫性疾病的情况,15非自身抗原:外来入侵机体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116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抗体结构及功能:“Y”型(Fab片段与抗原结合;Fc片段与补体结合且同种异型的标记),Fab与Fc区分:(木瓜/胃蛋白酶水解抗体产生)17五大类抗体及功能:①IgG:血清中含量最高(75%),半衰期最长,婴儿出生三个月合成,通过胎盘。功能:a.机体抗感染和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b.与外毒素结合而中和毒性。c.亚类IgG1-3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发挥溶菌和溶细胞的作用。(与Ⅱ,Ⅲ型超敏反应相关)②IgM:分子量Max,人体发育最早合成的Ig(胚胎后期),体液免疫应答最先产生的Ig占血清5~10%,血清中IgM提高~近期感染,新生儿血清中提高~宫内感染。作用:a.具有较多结合价,属高效能抗体,杀菌,溶菌,溶血和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强。b.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对防止菌血症和败血症发挥重要作用。c.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Ⅱ,Ⅲ型超敏反应。③IgA:血清型(IgA1,单体)作用:a.中和毒素b.调理吞噬c.清除可溶性抗原。分泌型(IgA2,二聚体),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作用: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④IgD:单体,分泌型(血清中)&B细胞膜结合型(B细胞成熟标志)。凝聚的IgDFc碎片在高浓度时可以激活补体旁路途径。⑤IgE:单体,血清中含量最低,进化中出现最晚,呼吸道和胃肠道浆细胞产生,介导1型超敏反应,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感染者血清中含量升高。作用:与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或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结合,遇到花粉等过敏原后,抗原与IgE在细胞表面结合,使之大量释放活性介质,诱发Ⅰ型超敏反应。18抗体的特异性和多样性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抗体的多样性受B细胞系统的遗传基因的控制。肽链由两个不同基因分别编码可变区或恒定区,恒定区的基因(C基因)是有限的,它虽然可以决定1g分子的类别和亚类,为造成Ig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但是,造成免疫球蛋白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却在于可变区的异质性,可变区是由V基因编码的,而V基因的数目仍不清楚。抗体(特异性多样性)的生物学活性:①特异性结合抗原(Ig超变区)②激活补体途径③结合Fc受体④通过胎盘和黏膜(IgG)抗体可变区是个基因库而不是一种基因编码,(计算种类可能性)19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株B细胞杂交瘤增生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专一的抗体。制备流程:免疫动物~免疫淋巴细胞制备~骨髓瘤细胞培育~细胞融合~饲养细胞~筛选~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的保存和McAb的制备~McAb的生产20五细胞因子(CK):由各种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基质,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一组小分子多肽调节因子。六大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21细胞因子受体(CKR)及应用: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②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③Ⅱ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干扰素受体家族)④TNF受体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⑤趋化因子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22补体: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活化后具酶活性的蛋白质,以及其调控蛋白和相关膜组织蛋白(受体)共同组成。
2特点:不耐热,存在于新鲜血液中的小分子。生物学功能及涉及概念:①溶菌,溶细胞②调理③加速清除免疫复合物④免疫调节⑤介质作用⑥中和及溶解病毒。概念P67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23免疫细胞表面的膜分子(免疫应答及其调节章节)包括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黏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时,于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一类细胞表面分子。→T细胞表面膜分子及受体配体:CD4~MHC-Ⅱ分子的受体,CD8~MHC-I分子的受体。活化第一信号:TCR&CD4/CD8;第二信号:CD28T细胞活化的第一第二信号及涉及细胞表面的配体受体作用生物学功能如CD4:1)黏附作用,2)信号转导作用。CD8:1)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2)参与信号转导。CD28:与B7分子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辅助性T细胞(Th):初始CD4+细胞可分化为Thl,Th2和Th17三类效应Th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其中,Thl细胞主要分泌11-2、IFN-y和TNF-B,通过活化巨噬细胞;诱导B细胞活化,分泌调理性抗体;抗胞内寄生微生物等辅助细胞免疫效应。Th2细胞主要分泌11-4,IL-5,IL-6和1L-10等,通过诱导B细胞活化,分泌中和性抗体;抗胞外寄生微生物;中和毒素等辅助体液免疫效应.Th17细胞则通过分泌IL-17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的发生。此外,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Th3,Th3细胞通过分泌TGF-B抑制Thl、B细胞的功能,对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CTL)细胞毒性T细胞:生物学功能为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攻击颗粒性抗原和变化了的自身细胞,不受补体与抗体的影响,可连续杀伤靶细胞。根据分泌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cl,Tc2,其杀伤靶细胞主要包括两种机制:细胞裂解(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解素和淋巴毒素)和细胞凋零。24体液免疫:TI,TD分别指哪些,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区别,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哪种抗原(TITD)结构区别,表面分子:TI(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TD(细胞,病毒,蛋白质)抗原种类及免疫应答的区别T-I1抗原:①抗原类型:细菌的脂多糖②APC提呈:不需要③抗原识别受体:丝裂原受体④记忆B细胞:无⑤T细胞辅助:不需TI-2抗原:①抗原类型:多糖②APC提呈:不需要③抗原识别受体:BCR④记忆B细胞:无⑤T细胞辅助:不需TD抗原:①抗原类型:蛋白质②APC提呈:需要③抗原识别受体:BCR④记忆B细胞:有⑤T细胞辅助:需要2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片段上,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器官移植)重要性:主要功能不仅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而且在提呈抗原肽形成T细胞对抗原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激活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6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成分: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乙型溶素,干扰素,C反应蛋白。屏障结构:a.体表屏障:组成:皮肤、黏膜及其附属腺体。作用方式:①机械阻挡和排除作用。②分泌杀菌和抑菌物质。例如,皮肤汗腺分泌的乳酸,黏膜分泌溶菌酶、黏多糖、胃
3酸、蛋白水解酶等。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例如,肠道大肠杆菌能抑制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b.内部屏障:①血脑屏障②血胎屏障。27体液免疫应答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①高度特异性抗体分子的V区只能与相应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②可逆性抗原-抗体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抗体的亲和力:抗体分子单一抗原结合部位与一个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的强度。抗体的亲合力:整个抗体分子所有抗原结合部位与相应抗应决定簇互补结合的强度。③比例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者比例适当,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④阶段性特异性结合阶段:几秒至几分钟。可见反应阶段:凝集、沉淀、溶解等肉眼可见反应,数分钟至数小时。影响因素:a.抗原、抗体的自身因素b.反应条件:1.电解质:稀释液0.85%Nacl。2.温度:通常37℃、25℃.3酸碱度:pH6-8.4抗原、抗体比例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①初次应答: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特点:(1)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2)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3)抗体亲和力低,(4)维持时间短。(5)总抗体水平低。②再次应答: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特点:(1)潜伏期短(约2~3天)(2)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3)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4)维持时间长。(5)总抗体水平高。28免疫调节在分子,细胞,系统水平(神经,内分泌系统)重点:补体的调节(分子水平):①促进APC提呈抗原。②补体对B细胞有调节作用。③补体对T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抗体的调节:a.特异性抗体的调节: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阻断抗原与BCR的结合,并加速排除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调节免疫应答。b.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调节作用c.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调节抗原的调节:①抗原剂量的调节作用②抗原种类和结构的调节作用。③抗原作用途径的调节作用。④不同抗原之间的竞争性调节。29免疫耐受: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某些抗原表现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的活性状态。形成条件:a机体方面:①动物的种属、品系和遗传性:小鼠较其他动物易于建立免疫耐受;CBLG品系易于BALB/c品系。②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与状态:机体免疫功能发育越不成熟,越容易诱导耐受。胚胎期>新生期>成年期。成年动物一般不易形成免疫耐受。b抗原方面1)抗原的性质:小分子非聚合型抗原(血清白蛋白、多糖、脂多糖等)易于诱发耐受性;大分子聚合型或颗粒性抗原(细菌、血细胞等)常是良好的免疫原。2)抗原的剂量:TI-Ag需要高剂量才能诱导耐受,TD-Ag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诱导耐受。3)抗原进入的途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内皮下注射。4)载体的性质:同一抗原决定簇与不同的蛋白质载体偶联后诱导新生动物耐受机制不同。维持的临床意义:1)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2),治疗超敏反应性疾病3)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建立免疫耐受的意义:达到治疗目的,如在细胞、组织、器官移植时,若能使受者的T细胞及B细胞对供的特显抗原不发生应答,则移植物可长期存活给患者移植骨髓或胚胎胸腺,或口服耐受原使其恢复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可治疗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的打破的意义:会导致不同的临床后果对自身组织抗原耐受的打破,促使自身应答性T细胞及B细胞克隆活化,发生自身免疫病,反之,打破对病原微生物及肿瘤的免疫耐受,使适宜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得以进行,则会消灭病原本及肿瘤,疾病得以控制或治愈。32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的区别:免疫耐受:①形成原因:部分T细胞/B细胞的抑制/删除②发生条件:天然发生/人工诱导③对耐受原的需要:有时需要耐受原存在④持续时间:较长⑤抗原刺激反应性:对特定抗
4原无反应性⑥意义:维持自身稳定。免疫抑制:①形成原因:人工方法暂时抑制免疫功能②发生条件:多为人工诱导③对耐受原的需要:无需特异性抗原存在④持续时间:短暂⑤抗原刺激反应性:对所有抗原无反应性⑥意义: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30克隆无能及不活化:针对自身或外来抗原的淋巴细胞克隆存在,但处于不应答答状态,又称克隆失活。免疫忽视: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浓度低,不足以活化相应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自身抗原并存。克隆清除: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浓度很高,对抗原高亲和力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因为缺乏协同信号发生凋亡。31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PCR技术、免疫蛋白质组学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原理:抗体(或抗原)的固相化(包被),抗体(抗原)的酶标记。结合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以及酶催化反应的高效率和高敏感性。32免疫学防治:免疫学防治,是指当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提高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至人体,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33免疫应答调节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信号涉及的分子:膜表面分子黏附分子: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①整合素家族的黏附分子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合体,故称整合素b.整合素家族是一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c.配体:细胞外基质成分。d.功能:参与免疫细胞间黏附;调节机体发生、发育;参与伤口修复及血栓形成。②免疫球蛋白超家族a.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如细胞间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等。c.作用:作为整素或其他IgSF的配体,③选择素家族a.白胞选择索、血小板选择素和内皮选择素,b.白细胞选择素分布于白细胞上,配体:外周淋巴结血管地址素c内皮选择素分布于血管内皮胞,配体: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作用: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间的起始黏附。此过程的特征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附着和从血管内皮上脱落相互交替,故又称为滚动。④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家族:a.作用:介导细胞间相互聚集的黏附分子,在有Ca离子存在时,可以抵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对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选择性聚集至关重要。b.配体:与自身相同的钙黏素分子。⑤黏蛋白样家族:a.包括3类:1)CD34,主要分布于造血祖细胞和某些淋巴结的内皮细胞表面,是选择素L的配体,作用:调控早期造血,同时也是外周淋巴结的地址素,介导淋巴细胞归巢;2)糖酰化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1,分布于某些淋巴结的内皮细胞表面,是选择素L的配体;3)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主要分布于PMN表面,介导PMN向炎症部位迁移,是选择素E和P的配体。黏附分子的功能:①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②淋巴细胞的归巢③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④参与组织细胞间的附着⑤影响肿瘤浸润和转移⑥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34细胞因子主要的趋化因子
5趋化因子:能够以浓度梯度(由低向高)形式吸引吞噬细胞作定向移动的可溶性介质。①α趋化因子:对中性料细胞有趋化作用。②β趋化因子: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③γ趋化因子:对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④δ趋化因子:对NK、T、DC细胞有趋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