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一力学教案设计5、物体A在水平力F1=400N的作用下,沿倾角θ=60°的斜面加速下滑,物体A受的重力G=600N,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______,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下滑的加速度是________学生练习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个重为G的三角形木块a,若重为G的物体b在a的12斜面上匀加速下滑,则木块a受到的地面支持力F和静摩擦力F的情况是NA、F=G+G,F=0B、F=G+G,F>0,方向向左N12N12C、F0,方向向左N12N122、如图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AB长为16米,传送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0.5,求:(1)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2)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4、如图所示,长L=75cm的静止直筒中有一不计大小的小球,筒与球的总质量为4千克,现对筒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21牛的恒力,使筒竖直向下运动,经t=0.5秒时间,小球恰好跃出筒口。求:小球的质量。(取g=10m/s2)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m和m,其接触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2若A、B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系数都是μ,用水平力F推A,使A、B一起加速运动,求:(1)A、B间的相互作用力(2)为维持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力F的取值范围。6/26
6高一力学教案设计6、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B球的质量1为m。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20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m、R与V应满120足的关系式是。课后作业1.质量为10kg的光滑小球,用绳悬挂在竖直的墙上,球静止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求墙对球的弹力和球对绳子的拉力?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2.5N,动摩擦因数u=0.20,开始时,A静止。(1)B重1N时,A和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至少多重时,才能使A有静止开始起动?(3)B重5.0N时A和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4)A开始运动后,将B减为1.5N,直到A停止运动之前,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3.在倾斜角为30°的斜面上,固定一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置一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甲和乙所示,试分别求出斜面和挡板对球的作用力?7/26
7高一力学教案设计44.如图所示,物体在15N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已知A重40N,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力为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1)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物体所受的合力?。(sinθ=0.6,cosθ=0.8.)5.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两物体向右加速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N;用水平力F向1左推M,使M、m一起加速向左运动时,M,m间的1作用力为N,如图(1)、(2)所示,则……()2A.N:N=1:112B.N:N=m:M12C.N:N=M:m1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N、N的大小2126.如图,质量m=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α=37º的光滑斜面上,当斜面和小球以a=g/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多大?如果斜面和小球以a2=g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分别多大?7.如图,向右运动的小车上,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质量为m的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绳子系住,并静止于斜面上,当小车加速度变化时,为使小球仍静止于斜面上,小车加速度的允许范围为多大?8.质量分别为m=2kg、m=4kg的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AB0.4,A与B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8,水平力F作用在B上(如图),要使A与B间不发生滑动,则F的最大值为多少?(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甲、乙两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8/26
8高一力学教案设计B.乙一定是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C.甲、乙都是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D.甲、乙都是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和它拉紧悬绳的力,就是同一个力B.地球上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同一个物体,向上运动时比向下运动时受的重力小D.同一个物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受到的重力是相同的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有弹力时,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C.两物体间的弹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D.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不一定同时消失4.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F增大时,速度也随之增大,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5.在光滑斜面上的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有……()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D.支持力、下滑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力6.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mg,(M-m)gBmg,MgC(M-m)g,MgD(M+m)g,(M-m)g7.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面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O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9.用手握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握力加倍,则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A也加倍B保持不变C方向向下D可能减小10.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F和F,它们的合力是F,下列判断正确12的是……()A.F、F同时增大1倍时,F增大为原来的4倍12B.F、F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129/26
9高一力学教案设计C.F增加10N,F减小10N,F就不变12D.F、F同时减小一半,F也减小一半121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N,另一个是F,它们的合力是100N,则F的大小可能是……()A20NB60NC80ND160N12.将力F分解成F、F两个分力,已知F的大小及F与F的夹角,且为锐角,则下列1212判断中错误的是……()A.当F>Fsin时,一定有两个解1B.当F>F>Fsin时,一定有两个解1C.当F=Fsin时,有唯一解D.当F2aDa’=1.5a10/26
10高一力学教案设计12.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FmM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两物体向右加(1)速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N;用水平力F向1左推M,使M、m一起加速向左运动时,M,m间的作用力为N,如图(1)、(2)所示,则……()2A.N:N=1:1m(2)MF12B.N:N=m:M12C.N:N=M:m12条件不足,无法比较N、N的大小121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块质量为m、m、m123的木块,且m=2m=3m,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运动,三木块处123于相对静止状态,则每个木块所受合力的大小之比是……()A1:1:1B1:2:3C6:3:2D每个木块所受合力均为零第四章基础题(2000。12。14)姓名:(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A.物体只有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才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如果所受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在三个共点力F、F、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F=5N,F=8N,则F的大123123小可能是……()A2NB5NC8ND13N3.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C.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的弹力D.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物体正在沿斜面匀速向下滑动,物体的重力为G,则……()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Gsin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等于Gcos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GD.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等于Gsin5.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棒OA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O自由转动,现用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该棒的A端,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90)的位置,设M为力F对转动轴的力矩,则在这一过程中……()A.M不断增大,F不断减小11/26
11高一力学教案设计B.M不断增大,F不断增大C.M不断减小,F不断减小D.M不断减小,F不断增大6.下列关于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质点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质点一定没有加速度C.质点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质点可能正在运动7.如图所示,用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棒悬挂起来,使金属棒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悬挂点为棒的中点,若将金属棒右关部向下弯折成直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棒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B.金属棒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C.金属棒仍能保持水平平衡状态D.无法判断金属棒的运动趋势8.如图所示,棒AB的A端固定在墙上,棒可绕A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棒上挂一重物,以绳BC拉住,使棒水平静止,此时绳与棒间夹角为,绳中拉力为T,若增大而棒仍水平静止,则……()A.绳对杆的拉力T将减小B.绳对杆的拉力T将保持不变C.绳对杆的拉力T将增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拉力的变化9.如图所示,粗细不均匀的木棒OA可绕通过O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自由转动,在A端施加一始终垂直于棒向上的力F,将棒从水平位置缓慢拉起,则在拉起的过程中,力F及其对于O的力矩M的大小将……()A.F和M都逐渐减小B.F和M都逐渐增大C.F逐渐减小,M不变D.F不变,M逐渐增大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粗糙的斜面上且沿斜面匀速向下滑动,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为……()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垂直于斜面向上D平行于斜面向上11.如图的所示,用绳子将重球挂在光滑墙上,如果将绳子的长增加,则物体所受……()A.绳子的拉力增大,墙的支持力减小B.绳子的拉力减小,墙的支持力增大C.绳子的拉力和墙的支持力均增大D.绳子的拉力墙的支持力均减小12.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一与水平方向在成3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与地面对物体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12/26
12高一力学教案设计C.向上偏左D.向上偏右4、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m的木块1和2,中间用12一原长为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1、如下图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B.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方向相反C.甲、乙图中A物体均不受静摩擦力作用D.甲图中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2、如图,质量M=8kg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u=0.2,假定小车足够长,问:(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t=3.0s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取10)3、如图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和弹簧质量均不计,盘内放一个质量m=8kg的静止物体P,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施加给P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头0.2s内F是变力,在0.2s以后,F是恒力,取g=10,求拉力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5、如图所示,传输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37°,皮带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传输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输带A到B的长度为16m,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主管评语13/26
13高一力学教案设计学生姓名性别年级高二科目物理学期总40课时日期:2013年7月18日辅导学生课时20次课上课时间陈义所在本次时间:星期四教师第次学校授课教学目标1)从性质入手理解分析力。2)掌握正交分解法重点:从力的性质理解受力分析教学重难点难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Ⅰ、课前师生交流:有()无()课前准备Ⅱ、上次练习完成情况:良()好()般()有待完善()Ⅲ、本次课知识点归纳与讲解:1)简单提问:力的概念、性质、效果、平衡力、作用与反作用力。2)简单归纳:1:力的概念、单位、测量、图示----2: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正交分解法。4:力的分解:3)讲解:1:力的概念:物体A(----※------)物体B课堂讲解2:力的性质:重力:地球A(----※------)物体B弹力:物体A(-----------)物体B-摩擦力:物体A(------------)物体B例题:14/26
14高一力学教案设计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4:力的分解:5:分解+合成====正交分解法。例题:F1=1002NF2=502NF1和F2与X轴夹角都是45度。F3=50N,求合力=?Ⅳ、同步巩固:11)分析受力,2)M=10N,两线分别竖直和斜面平行。θ=30度。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各个力:课堂练习22Mm通过细线和滑轮连接。M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细线不伸长绷直。细线和水平面成30度角。M=10Kg.m=5Kg.求细绳拉力和地面支持力。315/26
15高一力学教案设计3MA=10Kg.m=5Kg半径相等。容器直径是两球直径和的3/4.求两球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A、B受各个力的反作用力?使B平衡的力?Ⅴ、提高训练题:1:如图:O1是球心,O是球重心。M球=10Kg求:1)对小球受力分析;2)两支点间距等于球半径,小球所受支持力。2:如图:1)AB静止在光滑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2)AB静止在特别粗糙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课后练习3:如图:物体M=10Kg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动摩擦因数0.1.最大静摩擦力11N。当F=1N2N5N8N10N10.9N11N11.1N12N15N时摩擦?及物体的状态如何力4如图:M=10Kg,静止在θ=450斜面上。动摩擦因数=1/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16/26上施力F=1N10N20N30N40N50N60N70N80N90N100N110N斜面不动,小物体运动状态如何?对应的摩擦力都是多少?
16高一力学教案设计5如图:斜面静止在地面上,物体M通过细线和滑轮与m连接且保持静止。Β=30度=1/3三种情况对M受力分析1)M=2KGm=1Kg2)M=2KGm=1.2Kg3)M=2KGm=0.8Kg1)你对力认识提高了多少?2)纠正了多少不正确的认识?教师寄语3)现在分析力有方法了没有?4)正交分解法是贯穿物理的红线,你认识并理解、掌握了吗?家长反馈家长签名:学生姓名性别年级高二科目物理学期总40课时日期:2013年7月18日辅导学生课时20次课上课时间陈义所在本次时间:星期四教师第次学校授课教学目标1)从性质入手理解分析力。2)掌握正交分解法17/26
17高一力学教案设计重点:从力的性质理解受力分析教学重难点难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Ⅰ、课前师生交流:有()无()课前准备Ⅱ、上次练习完成情况:良()好()般()有待完善()Ⅲ、本次课知识点归纳与讲解:3)简单提问:力的概念、性质、效果、平衡力、作用与反作用力。4)简单归纳:1:力的概念、单位、测量、图示----2: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正交分解法。4:力的分解:4)讲解:1:力的概念:物体A(----※------)物体B2:力的性质:重力:地球A(----※------)物体B弹力:物体A(-----------)物体B-摩擦力:物体A(------------)物体B课堂讲解例题: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4:力的分解:18/26
18高一力学教案设计5:分解+合成====正交分解法。例题:F1=1002NF2=502NF1和F2与X轴夹角都是45度。F3=50N,求合力=?Ⅳ、同步巩固:11)分析受力,2)M=10N,两线分别竖直和斜面平行。θ=30度。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各个力:22Mm通过细线和滑轮连接。M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细线不伸长绷直。细线和水平面成30度角。M=10Kg.m=5Kg.求细绳拉力和地面支持力。课堂练习33MA=10Kg.m=5Kg半径相等。容器直径是两球直径和的3/4.求两球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A、B受各个力的反作用力?使B平衡的力?19/26
19高一力学教案设计Ⅴ、提高训练题:1:如图:O1是球心,O是球重心。M球=10Kg求:1)对小球受力分析;2)两支点间距等于球半径,小球所受支持力。2:如图:1)AB静止在光滑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2)AB静止在特别粗糙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3:如图:物体M=10Kg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动摩擦因数0.1.最大静摩擦力11N。当F=1N2N5N8N10N10.9N11N11.1N12N15N时摩擦课后练习?及物体的状态如何力4如图:M=10Kg,静止在θ=450斜面上。动摩擦因数ų=1/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施力F=1N10N20N30N40N50N60N70N80N90N100N110N斜面不动,小物体运动状态如何?对应的摩擦力都是多少?5如图:斜面静止在地面上,物体M通过细线和滑轮与m连接且保持静止。Β=30度20/26ų=1/3三种情况对M受力分析
20高一力学教案设计2)你对力认识提高了多少?2)纠正了多少不正确的认识?教师寄语3)现在分析力有方法了没有?4)正交分解法是贯穿物理的红线,你认识并理解、掌握了吗?家长反馈家长签名:21/26
21高一力学教案设计学生姓名性别年级高二科目物理学期总40课时日期:2013年7月18日辅导学生课时20次课上课时间陈义所在本次时间:星期四教师第次学校授课教学目标1)从性质入手理解分析力。2)掌握正交分解法重点:从力的性质理解受力分析教学重难点难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Ⅰ、课前师生交流:有()无()课前准备Ⅱ、上次练习完成情况:良()好()般()有待完善()Ⅲ、本次课知识点归纳与讲解:5)简单提问:力的概念、性质、效果、平衡力、作用与反作用力。课堂讲解6)简单归纳:1:力的概念、单位、测量、图示----2: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正交分解法。22/26
22高一力学教案设计4:力的分解:5)讲解:1:力的概念:物体A(----※------)物体B2:力的性质:重力:地球A(----※------)物体B弹力:物体A(-----------)物体B-摩擦力:物体A(------------)物体B例题:3: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4:力的分解:5:分解+合成====正交分解法。例题:F1=1002NF2=502NF1和F2与X轴夹角都是45度。F3=50N,求合力=?Ⅳ、同步巩固:课堂练习11)分析受力,2)M=10N,两线分别竖直和斜面平行。θ=30度。求:小球静止时受到的各个力:23/26
23高一力学教案设计22Mm通过细线和滑轮连接。M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细线不伸长绷直。细线和水平面成30度角。M=10Kg.m=5Kg.求细绳拉力和地面支持力。33MA=10Kg.m=5Kg半径相等。容器直径是两球直径和的3/4.求两球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A、B受各个力的反作用力?使B平衡的力?Ⅴ、提高训练题:1:如图:O1是球心,O是球重心。M球=10Kg求:1)对小球受力分析;2)两支点间距等于球半径,小球所受支持力。课后练习24/26
24高一力学教案设计2:如图:1)AB静止在光滑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2)AB静止在特别粗糙水平上,A用水平细线拉直。F=10N,求绳子拉力。3:如图:物体M=10Kg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动摩擦因数0.1.最大静摩擦力11N。当F=1N2N5N8N10N10.9N11N11.1N12N15N时摩擦?及物体的状态如何力4如图:M=10Kg,静止在θ=450斜面上。动摩擦因数ų=1/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施力F=1N10N20N30N40N50N60N70N80N90N100N110N斜面不动,小物体运动状态如何?对应的摩擦力都是多少?5如图:斜面静止在地面上,物体M通过细线和滑轮与m连接且保持静止。Β=30度ų=1/3三种情况对M受力分析1)M=2KGm=1Kg2)M=2KGm=1.2Kg3)M=2KGm=0.8Kg25/26
25高一力学教案设计3)你对力认识提高了多少?2)纠正了多少不正确的认识?教师寄语3)现在分析力有方法了没有?4)正交分解法是贯穿物理的红线,你认识并理解、掌握了吗?家长反馈家长签名: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