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何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1、明确植物的品种与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1、植物的历史至今,世界上有200多万种现存生物,也经历了35亿年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目前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类。2、植物的多样性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壁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大多数植物从胚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多样性:参考教材绪论图0-1植物界的分类。3、我国植物的地带分类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生产香樟的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基地;川南、桂北山上存有100万年前残存的银杉;西南高山是举世闻名的天然高山花园;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同时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区除有一望无际的豆科、禾本科大草原外,还种有青稞、荞麦等;西北地区,尤其新疆,主要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果品。二、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三、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研究内容、分科和发展趋势。1、植物学的概念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以及生态分布等内容的生物学科。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3、分科植物形态学广义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按植物类群分细菌性、真菌学、藻类学、地衣学、苔藓学、蕨类学、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四、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贡献。五、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目的:学习作物栽培技术、遗传育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掌握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理论知识,进而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方法:观察、提问、分析、设计、操作、解释。实验、观察、反复实验、细心观察、综合分析。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实验室到大田。植物体各部分即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2、植物与自然有何关系?3、学习植物与植物生理有何重要意义?4、学习本课程应注意什么?5、怎样才能学好植物与植物生理学?
1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教学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在植物生命中的各个作用2、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了解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掌握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掌握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掌握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方法,熟练掌握显微镜使用技术及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技能。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繁殖,2、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和发育过程,5、植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基本特点,6、植物细胞的观察和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方法,7、显微镜使用技术及观察植物器官特征的技能。(教材296页,实验实训一、二、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类型定义:原核细胞(比如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等)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拟核组成,属原核生物。(参照图1-1)真核细胞(动、植物均由真核细胞组成,都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植物细胞大小:取决与细胞遗传和生理上功能对环境的适应性。大部分直径10~100um之间。(详见教材图1-2)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1、原生质的定义:是细胞内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黏性、半透明、不均匀的亲水胶体,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组成成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盐,以及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参照图1-3,表1-1)。三、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定义: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2、原生质体定义:细胞的主要成分,指细胞壁以内各种结构的总称,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见图1-4、图1-5)①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紧贴细胞壁而包围细胞质的一层薄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功能是控制细胞内与外界物质的交换,具有选择透性。②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图1-6)③细胞核。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细胞进化的主要标志之一。由核膜、核仁、核质3部分组成。核质由核液和染色质组成。3、细胞壁:包围质膜的一层坚硬而有弹性的细胞外壳叫细胞壁。它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构成的。实验实训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教材296页)实验实训二:植物细胞构造、叶绿体、有色体及淀粉粒的观察(教材298页)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一、细胞周期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从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分裂间期加分裂期),称之为一个细胞周期。(图1-9)
2二、细胞繁殖方式1、有丝分裂:大大增加细胞数量,使营养器官的根、茎等伸长、增粗、使叶片扩展。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阶段。(图1-10)2、减数分裂: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时的一个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也称成熟分裂。分裂全过程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又可分为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图1-11)3、无丝分裂:亦称直接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三、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定义:细胞的生长是指经母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在细胞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特征:体积增大,液泡由小变大,细胞壁不断增加,细胞壁随之生长加厚,成分也由含大量果胶质和半纤维转为含较多纤维素和半纤维的多糖等物质。细胞生长受遗传因子的控制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的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过程。实验实训三: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教材299页)第三节植物的组织与功能一、分生组织①顶端分生组织②侧生分生组织③居间分生组织二、成熟组织①保护组织:表皮(图1-14、图1-15)、周皮(图1-17)。②基本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传递细胞(图1-20)③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④输导组织:运输物质分为两类:导管和管胞,筛管和伴胞。(图1-25,图1-2,图1-27)⑤分泌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蜜汁、挥发油、树脂、乳汁、单宁、生物碱、盐类等物质。(图1-28)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细胞?2、原生质、细胞质和原生质体有何区别?3、说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哪些主要区别?它们各有什么意义?5、简述:细胞器、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组织、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同源染色体。6、实验实训一,教材298页,共4题7、实验实训二,教材299页,共3题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器官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成以及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营养器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理论2、用科学的术语描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类型,以及正常器官与变态器官、变态器官与病变器官的能力3、实验实训四:根的解剖结构的观察;4、实验实训五:茎的解剖结构的观察5、实验实训六: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6、运用本章理论与技能去指导专业实践。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成以及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营养器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理论;用科学的术语描述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类型,以及正常器官与变态器官、变态器官与病变器官的能力;运用本章理论与技能去指导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第一节根(讲授)一、根的功能1、支持与固着作用2、吸收、输导与贮藏作用3、合成作用4、分泌作用二、根的形态1、根的类型2、根系的种类(图2-1)3、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图2-2)三、根的构造1、根尖及其分区(详见教案第23页)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2、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①初生生长与初生构造(1)表皮;(2)皮层;(3)维管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髓。②次生生长与次生构造(教材25页)(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波浪状形成层环的形成;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及圆环状形成层的形成(2)木桩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图2-9)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使用多媒体投影仪)①在植物一生中只具有初生结构,一般不再进行次生的增粗生长,既不形成次生分生组织和进行次生生长。②外皮层在根发育后期常形成木栓化的后壁组织,在表皮和根毛枯萎后,替代表皮起保护作用。③中柱鞘在根发育后期常部分(如玉米)或全部(水稻)木化。四、侧根的形成(教材30页)五、根瘤和菌根1、根瘤:根瘤是由固氮细菌或放线菌侵染宿主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2、菌瘤:菌根是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形成的共生体。①外生菌根;②内生菌根;③内、外生菌根实验实训四:根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教材300页,作业3题)第二节茎一、茎的功能1、支持作用2、输导作用3、贮藏与繁殖作用二、茎的形态(实践、面授、投影仪)(一)芽与枝条
41、芽及其类型①芽的结构②芽的类型:定芽和不定芽;叶芽、花芽与混合芽(图2-21);活动芽和休眠芽;鳞芽和裸芽。2、枝条及形态特征节与节间;长枝和短枝;皮孔;叶痕、叶迹、枝痕、牙鳞痕(二)茎的生长习性1、直立茎;2、缠绕茎;3、攀援茎;4、匍匐茎(三)茎的分枝1、单轴分枝;2、合轴分枝;3、假二叉分枝(四)禾本科植物的分蘖(教材40页)三、茎的构造(一)茎的伸长生长与初生构造1、茎尖分区及结构(1)分生区。①原套-原体学说。②细胞组织分区学说。(2)伸长区。(3)成熟区。2、茎的伸长生长(1)顶端生长。(2)居间生长。3、茎的初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教材43页,图2-31,图2-32)。①表皮;②皮层;③维管柱(2)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教材44页,图2-23)①表皮;②基本组织;③维管束(二)茎的加粗生长与次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加粗生长与次生构造(1)形成层的发生、组成与活动(教材46页,图2-36)①维管形成层的发生;②形成层的组成;③形成层的活动;④年轮的形成及心材与边材(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图2-29)(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图2-4、图2-41)2、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1)初生增厚生长(2)异常的次生生长实验实训五:茎的解剖构造的观察(教材301页,作业4题)第三节叶(教材51页)一、叶的功能(面授)1、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进行蒸腾作用,协调各种生理活动3、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分泌能力二、叶的形态(教材52页)(一)叶的组成(图2-44,图2-45)(二)叶片的形态(面授,实践,多媒体投影仪,各种叶片)1、叶形(图2-46);2、叶缘(浅裂叶、深裂叶、全裂叶);3、叶脉(网状脉、平行脉)(三)单叶和复叶(面授、实践)1、单叶(桃、玉米、棉花)2、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
5(四)叶序和叶的镶嵌(面授、实践)1、叶序2、叶镶嵌(图2-54,图2-55)三、叶片的发育(图2-56)四、叶片的构造(面授)(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1、表皮(教案57页)2、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3、叶脉(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1、表皮2、叶肉3、叶脉(三)松针叶的构造1、表皮系统(1)表皮;(2)下皮层;(3)气孔2、叶肉3、维管束五、落叶和离层(图2-66)实验实训六: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教材302页,作业2题)第四节营养器官的变态一、根的变态(教材63页)(一)贮藏根(面授、实践)1、肉质直根2、块根(二)气生根(面授、实践)1、支持根2、攀援根3、呼吸根(图2-70)(三)寄生根(图2-71)二、茎的变态(一)地上茎的变态:肉质茎,茎卷须,茎刺,叶状茎(二)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三、叶的变态(教材69页,图2-77)1、鳞叶;2、苞片和总造;3、叶卷须;4、叶刺;5、捕虫叶;6、叶状柄复习思考题1、根具有哪几方面的生理功能?2、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的区别是什么?3、植物的根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4、说明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环境之间的关系。5、什么叫根尖?6、根尖自顶端向后依次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细胞形态、结构有何不同?7、列表说明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各部分结构的细胞特征和组织类型。8、说明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加粗生长及次生构造。9、侧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侧根在木根上的分布是较规则的纵列成行?10、举例说明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
611、什么叫根瘤?豆科植物的根瘤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寄生植物的共生关系表现哪些方面?12、什么叫菌根?菌根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菌根中菌丝对寄主植物有何好处?菌根和根瘤的区别是什么?13、说明茎的一般生理功能。从外部形态上怎样区分根和茎?14、观察当地果树及园林树木的枝条,根据芽在枝上的着生位置、性质和芽鳞的有无等将芽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芽有何特点?(实践)15、如何识别长枝和短枝、叶痕和芽鳞痕?了解这些内容在生产上有何意义?16、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区别是什么?这两种分枝方式在生产上有何意义?17、说明禾本科植物分蘖成穗的规律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18、什么叫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19、比较周皮、硬树皮及软树皮的区别。20、简述叶的一般生理功能。21、植物典型的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举例说明叶与不完全叶有何不同。22、利用显微镜解剖观察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叶片,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实践)23、利用显微镜解剖观察当地松属植物,说明松针叶的结构?(实践)24、叶是怎样脱落的?25、落叶对植物有何意义?26、比较根与根茎、块根与快茎、叶刺与茎刺的区别。第三章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目标:1、了解雄蕊的发育与结构,2、明确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及种子形成的过程及规律,3、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形态掌握等知识,4、具备植物花、果实、种子的形态描述与鉴定能力;5、掌握植物种类的鉴定,熟悉开花、传粉与受精等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目的。教学重点:1、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及种子形成的过程及规律2、植物生殖器官的组成、形态3、植物花、果实、种子的形态描述与鉴定教学难点:1、花的组成分别与花的分类2、花被排列方式的区分3、雄蕊与雌蕊的区分4、子房位置的需找5、花程式与花图式对花的鉴别6、花、果实、种子的各种分类、组成。教学内容:第一节花(教材73页)一、花的组成及形态(面授、实践)(一)花柄;(二)花托;(三)花被:1、花萼,2、花冠(离瓣花冠、合瓣花冠),离瓣花冠又分为: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蔷薇型花冠合瓣花冠又分为:唇形花冠、管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3、花被排列方式(图3-3):镊合状、旋转状、覆瓦状(四)雄蕊群:1、雄蕊的组成:花丝、花药花药在花托上着生方式不同又分(图3-4):1、丁字着药,2、个字着药,3、广歧着药,
74、贴着药,5、底着药,6、背着药2、雄蕊群(图3-5):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五)雌蕊群:1、雌蕊的组成(花中央部分)2、雌蕊的类型:单雌蕊(大豆、蚕豆、桃和李等)、离生雌蕊(毛茛、乌头、草莓和莲等)、合生雌蕊(棉花、南瓜、番茄等)3、子房的位置:子房上位、下位、下半位胎座的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顶生胎座。(六)禾本科植物花二、花的类型:(面授、实践)(一)依花中有无花萼和花冠分类:双被花、单被花、无被花、重瓣花(二)依花中有无雄蕊群和雌蕊群分类: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三)依花冠是否对称分类: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和不对称花三、花程式与花图式(面授)(一)花程式(教材80页)(二)花图式(教材81页)四、花序(面授)(一)无限花序(图3-12):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葇荑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二)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轮伞花序、复合类型的花序(又称混合花序)五、花的功能(面授)(一)雄蕊的发育与构造(教材84页)1、花药的发育与构造2、花粉的发育与构造3、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二)雌蕊的发育与构造(教材86页)1、胚珠的发育与构造:直生胚珠、倒生胚珠、弯生胚珠、横生胚珠2、胚囊的发育与构造(三)开花与传粉1、开花(教材87页)2、传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对异花传粉的适应,异花传粉分为3种方式:单性花、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长、自花不孕农业上对传粉规律的应用。(教材89页)3、受精:(1)花粉粒萌发(2)花粉管的生长(3)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意义(4)受精的选择作用(5)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第二节果实(教材92页)一、果实的形成与组成(面授)1、果实的形成2、果实的组成和构造(1)外果皮;(2)中果皮;(3)内果皮二、果实的类型(面授)1、单果:肉质果(图3-22);干果(裂果图3-23、闭果图3-24)2、聚合果: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浆果
83、聚花果(又称复果,例桑葚)第三节种子(教材96页)一、种子的形成(面授)1、胚的发育(教材96页)2、胚乳的发育: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3、种皮的发育二、种子的形态结构(面授)种子的结构部分:种皮(种脐、种孔、合点、种脊、种阜);胚乳;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外胚乳(部分种子有这部分)三、种子与幼苗的类型(面授)(一)被子植物的种子的类型1、有胚乳种子(图3-31)2、无胚乳种子(图3-32,图3-33)(二)幼苗类型1、子叶出土的幼苗(图3-34)2、子叶留土的幼苗(图3-35)复习思考题1、花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何特点?2、举例说明花冠的类型。3、举例说明雄蕊与雌蕊有哪些类型。4、解剖观察具有上位子房、中位子房和下位子房的花,并说明它们的区别?5、以小麦、水稻为例,说明禾本科植物花的结构特点。6、举例说明双子叶植物花的结构特点。7、举例说明什么是单性花和两性花。8、什么叫雌雄同株、雌雄异株与杂性同株?9、举例说明花序的类别和特点。10.什么叫花序?说明花药、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11、说明胚珠和胚囊的发育与结构。12、什么是传粉?为什么异花粉具有优越性?植物对异花传粉具有哪些适应特点?13、什么叫受精作用?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受精的生物学意义。14、果实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5、什么叫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有哪些方式?什么叫多胚现象?产生多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6、农业生产上是怎样对传粉规律进行利用的?17、植物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其特点。18、举例说明植物幼苗的类型。第四章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分类单位及命名法则。2、了解植物界基本类群,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3、了解植物界的发生阶段以及被子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4、掌握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只要科的基本特征和识别要点。5、通过实验实训,学会藻类、细菌、真菌的制片技术及观察方法。6、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蜡叶标本的鉴定与制作方法。教学重点:1、植物的分类及命名2、植物类群的识别
93、植物界的植物链4、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识别5、利用显微镜观察藻类、细菌、真菌的制片及观察6、标本的鉴定及制作7、实验实训七:花药、子房结构的观察教学难点:1、植物的主要类群的分辨及用途2、植物界的进化规律3、被子植物的分科及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教材103页)一、植物分类的方法(面授)1、人为分类法(根据植物的某些特征、特性进行分类)2、自然分类法(又称系统发育分类,按照植物间形态、结构、生理上的相似程度,判断其亲缘关系,再将分类成系统。)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教案104页,面授)三、植物命名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个合法的名称叫学名)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其应用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材106页)(表4-2)一、低等植物(面授)(一)藻类植物(表4-3)1、一般特征(图4-1)2、经济用途(二)菌类植物1、细菌门2、黏菌门3、真菌门(教材109页)(三)地衣植物1、一般特征(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2、经济用途(教材113页)二、高等植物(面授)(一)苔藓植物门(教材114页)1、一般特征2、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3、经济用途(二)蕨类植物门(教材115页)1、一般特征2、经济用途(三)裸子植物门(教材116页)1、只要特征2、代表植物(银杏、松属)3、经济意义(四)被子植物(教材118页)1、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2)具雌蕊
10(3)具有双受精作用(4)孢子体高度发达2、经济用途第三节植物界的进化概述(教材120页)一、植物界的发生阶段(表4-6)二、植物界的演化1、植物界的进化规律(1)在形态结构方面(2)生态习性方面(3)在繁殖方式方面(4)在生活史方面2、植物界的演化路线第四节被子植物分科概述(教材122页)(表4-7)一、双子叶植物纲1、木兰科(代表植物:木兰属、含笑属)2、毛茛科(代表植物:毛茛属、芍药属)3、十字花科(代表植物:芸薹、荠属)4、石竹科(代表植物:石竹属、繁缕属)5、蓼科(代表植物:荞麦属、蓼属)6、蝶形花科(代表植物:大豆属、落花生属)7、杨柳科(代表植物:杨属、柳属)8、蔷薇科(代表植物:苹果属、桃属)9、锦魁科(代表植物:棉属、木槿)10、芸香科(代表植物:柑橘属)11、菊科(代表植物:向日葵属)12、茄科(代表植物:茄属、番茄属)13、葫芦科(代表植物:甜瓜属、赤瓜属)14、苋科(代表植物:苋属)15、藜科(代表植物:菠菜属、甜菜属、藜属)16、唇形科(代表植物:藿香属、薄荷属)17、旋花科(代表植物:番薯属、打碗花属)18、大戟科(代表植物:蓖麻属、大戟属、铁苋菜属)19、伞形科(代表植物:胡萝卜属、当归属)20、木犀科(代表植物:丁香属、连翘属、木犀属)二、单子叶植物纲1、泽泻科(代表植物:泽泻属、慈姑属)2、百合科(代表植物:葱属、百合属)3、石蒜科(代表植物:石蒜属、水仙属)4、兰科(代表植物:兰属、天麻属)5、莎草科(代表植物:莎草属、荸荠属)6、禾本科(代表植物:小麦属、稻属、玉蜀黎属)实验实训七:花药、子房结构的观察(教材302页)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人类分类法、自然分类法、种、世代交替、原叶体、维管植物、非维管植物、种子植物。2、植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哪个是基本单位?3、植物的学名由哪几部分组成,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114、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有哪些?5、简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经济意义?6、简述菌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细菌和真菌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常见真菌有哪些?7、地衣有什么特点?地衣按形态、结构、生态分布与生殖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8、简要说明苔藓植物在形态、结构、生态分布与生殖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9、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有哪些?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进化的类群?10、举例说明植物进化的一般规律。11、植物界的发生阶段可分为哪些时期?各时期有哪些主要的代表植物类群?1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有哪些?13、简要说明十字花科、蝶形花科、茄科、唇形科、蔷薇科、锦葵科、菊科与葫芦科的主要特征。第五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教学目标:1、了解水在植物中的重要性2、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3、水势、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的概念4、了解根系吸水的原理,蒸腾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蒸腾作用的气孔调节5、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传导途径,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6、作物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7、通过实训练习,学会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的方法(实验实训十: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实验实训十一:质壁分离法测定渗透势)教学重点:1、水在植物中的重要性,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动力2、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3、根系吸水原理,蒸腾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4、作物需水指标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水2、蒸腾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作物需水指标4、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的方法(实验)5、水的化学势和水势的算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水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性(教材148页)(面授)一、植物的含水量二、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三、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5、细胞的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水(教材149页)(面授)一、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一)水的化学势和水势(教材149页)(二)渗透作用(图5-1,图5-2)(三)植物细胞的水势
12细胞水势=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1、细胞的渗透势(又称溶质势)2、压力势3、衬质势(四)细胞间的水分移动(高→低,水势差异越大移动越快)二、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三、植物细胞的代谢性吸水第三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水(教材153页)(面授)一、根部吸水的区域二、根系吸水的方式1、被动吸水2、主动吸水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一)根系自身因素(二)土壤条件1、土壤水分状况2、土壤通气状况3、土壤温度4、土壤溶液浓度第四节蒸腾作用(教材154页)(面授、实验)植物吸水2方式:代谢、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部位和方式二、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和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2、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的温度3、蒸腾作用有利于物质运输4、蒸腾作用使气孔张开,有利于气体交换三、蒸腾作用指标1、蒸腾速率2、蒸腾比率3、蒸腾系数四、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一)气孔的大小、数目及分布(二)气孔蒸腾过程(三)气孔开闭的机理1、淀粉与糖转化学说(教材157页)2、钾元素积累学说3、苹果酸代谢学说(图5-6)五、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温度,2、大气温度;3、光照;4、风;5、土壤条件第五节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教材159页)(面授、实验)一、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一)水分运输的途径1、经过死细胞2、经过活细胞(二)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速度二、水分运输的动力1、根压;2、蒸腾拉力;
13第六节作物的水分平衡(教材161页)(面授)一、作物的需水规律1、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2、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3、作物的水分临界期二、合理灌溉的指标(一)土壤含水量指标(二)作物形态指标(三)灌溉的生理指标1、叶水势2、植物细胞汁液的浓度3、气孔开度4、叶温-气温差实验实训十: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教材308页,作用2题)实验实训十一:质壁分离法测定渗透势(教材309页,作用2题)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自由水、束缚谁、水势、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势、吸胀作用、质壁分离、蒸腾速率、蒸腾效率、根压、蒸腾拉力、水分平衡、内聚力学说。2、水在植物生活中有哪些作用?3、植物体内的水分存在状态有哪2种?不同水分的存在状态对植物代谢和抗性有何影响?4、了解质壁分离及复原在农业生产上有何指导意义?5、根系吸水和细胞吸水有什么不同。6、解释1、作物在盐碱地生长不好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作物苗期化肥施用过多,会产生“烧苗”现象?3、植物为什么会产生根压和蒸腾拉力?4、为什么说麦收“八、十、三场雨,瑞雪兆丰年”7、蒸腾作用有哪些形式?蒸腾的数量指标如何表示?8、简述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9、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和速度10、简述气孔开闭的机理11、何为水分临界期?了解水分临界期在农业生产上有何意义?12、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有哪些?13、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城市绿化中,育苗移栽和园林树木移栽时怎样维持水分平衡?在移栽后应采取什么措施?14、简述灌水增产的生理原因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15、如何理解农业生产中“有收无收在于水”这句话?第六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学目标:4、了解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素症状。5、了解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原理和吸收过程。6、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吸水,以及影响吸水矿质元素的因素。7、掌握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作物需肥的基本规律,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施肥原理及合理施肥技术8、观察植物营养缺乏症的现象及分析(实践)9、实验实训八:植物的溶液培养和缺素症状的观察教学重点:
141、植物的必需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利用3、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施肥原理及合理施肥技术4、植物营养缺乏症现象的观察及分析教学难点:1、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2、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3、生物固氮、硝酸盐的还原、氨的同化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教材166页)一、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确定方法(面授、实验)1、确定是必需元素的3大标准第一、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而加入该元素后,逐渐转向正常第三、对植物营养的功能是直接的,而不是由于改善土壤或培养基条件所致。2、确定方法:溶液培养法(亦称水培法,图6-1)二、各种必需的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一)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镁(二)微量元素:铁、猛、硼、锌、铜、钼、氯、镍(教材170页)第二节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面授、实验)一、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一)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相对吸收、选择性吸收、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二)根系吸收矿质的方法1、被动吸收;2、主动吸收(三)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1、离子交换吸附2、吸附在根原生质表面的离子转移到原生质的内部(四)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教材174页)1、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形式2、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和速度3、矿质元素的利用三、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1、温度;2、通气状况;3、溶液浓度;4、氢离子浓度第三节氮代谢(教材175页,面授)一、生物固氮二、硝酸盐的还原三、氨的同化(图6-5)第四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教材177页)一、作物的需肥规律1、不同作物需肥量不同2、不同作物需肥形态不同3、同一作物不同生理期需肥不同二、合理施肥增产的生理原理1、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有机营养2、调节代谢,协调作物的生长发育
153、改善土壤环境,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三、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一)追肥的形态指标1、相貌;2、叶色(二)追肥的生理指标1、营养元素;2、淀粉含量;3、酰胺含量;4、酶活性实验实训八:植物的溶液培养和缺素症状的观察(教材303页)复习思考题(教材180页。共14题)第七章光合作用教学目的:1、了解叶绿体结构及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各色素的作用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和光合作用产物的种类及其运输的形式、途径、速度和分配规律等相关知识3、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理论指导农业生产4、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及定量测定等技术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特点、意义、过程、机理、影响因素、与作物的产量,利用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途径2、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3、光合色素4、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相关条件5、实验实训十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6、实验实训十三:叶绿素的定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教学难点: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2、光合作用机理3、光合作用蓄能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教材181页)(面授、实验)一、(1)光合作用的概念CO+HO→(CHO)+O2222(2)光合作用的特点(氧化还元)二、光合作用的意义1、蓄积太阳能量2、制造有机物3、调节大气成分、带动生态良性循环第二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教材182页)(面授)一、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1、叶绿体的形态和大小2、叶绿体的结构(图7-1):1、叶绿体膜;2、类囊体;3、基质3、叶绿体的化学成分二、叶绿体的光合色素及其吸收光谱与荧光(一)色素的种类(表7-1)(二)光合色素分子结构的特点
161、叶绿体分子结构的特点(图7-2)2、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的特点(图7-3)3、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1、吸收光谱(图7-4)2、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图7-5)(四)植物的叶色三、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相关条件(一)叶绿素的生物合成1、与光无关的酶促反应阶段2、与光有光的转化阶段(二)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外界条件1、光照;2、温度;3、水分及氧含量;4、营养元素第三节光合作用机理(教材187页)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材187页)(一)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叶绿体内的空间位置(二)原初反应1、光能的吸收及传递2、光化学反应(三)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1、电子传递系统2、光合磷酸化作用(1)非环式的光合磷酸化(2)环式的光合磷酸化(四)光合碳同化1、C途径: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再生阶段32、C途径(教材191页)4(1)概念(2)C植物叶片结构4(3)C途径的生化过程4①羧化(固定)阶段②还原阶段或转氨基阶段③脱羧阶段④受体再生阶段(4)C植物光呼吸很低而净光合强度高的原因4①C植物具有C途径和C途径两条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434②C植物光合作用底4③C植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比C植物低43④C植物的耐旱能力比C植物强43⑤C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比C植物强433、光呼吸(1)光呼吸的概念(2)光呼吸的过程—乙醇酸的氧化途径①光呼吸基质乙醇酸的产生②光呼吸基质乙醇酸的氧化(3)光呼吸的意义①回收碳素②维持C植物光合碳化还原循环的运转3
17③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④消除乙醇酸⑤提供有机物合成原料二、光合作用的蓄能过程(教材195页)(面授)(一)可利用能的生化转化1、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2、伴随环式电子传递发生的可利用能的生化转化3、伴随非环式电子传递发生的可利用能的生化转化(二)光合作用单位及光合能量转化效率1、光合作用单位2、光反应中的光能转化效率3、C途径中的能量转化效率3第四节同化产物的运输和分配(教材196页)(面授)一、光合作用产物二、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一)同化物的运输系统1、高等植物体的两大运输系统:同质体、质外体2、短距离运输(1)细胞内运输(2)细胞外运输①质外体运输②共质体运输③质外体与共质体之间的运输3、长距离运输(二)同化物运输的形式与速度三、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一)源与库的概念及相互转化1、代谢源与代谢库的概念2、代谢源与代谢库的相互转化3、代谢源与代谢库关系的3种类型(1)“源”限制型(2)“库”限制型(3)“库-源”互作型(二)同化物质的分配规律1、优先运向生长中心2、就进供应3、纵向同侧运输(三)同化物的分配与再利用(四)同化物质的分配与产量1、源的输出能力2、库的拉力3、输导组织的分布四、影响和调节同化物运输的环境因素1、温度;2、水分;3、营养元素:氮、磷、钾、硼第五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材202页)一、光合速率及表示单位:真正的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面授)1、叶绿素的含量2、叶片的发育及结构3、光合产物的积累与输出4、不同生理期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教材203)(面授、实践)
18(一)光照强度1、光饱和点2、光补偿点(二)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补偿点;2、二氧化碳饱和点(三)温度(四)水分(五)矿质元素(六)光合作用的日变化1、无云的晴天2、炎热的夏季3、多云天气第六节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教材206页)一、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教材206页)二、作物对光能的利用(一)光能利用率(表7-2)(二)栽培作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1、漏光的损失2、光饱和现象的限制3、环境条件的影响三、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一)提高作物群体的净同化率(二)增加光合面积1、叶面积系数2、合理密植3、改变株型(三)延长光合时间1、提高复种指数2、延长生育期(四)提高光合速率1、选育光能利用率的品种2、调整栽培环境3、补充人工光照4、加强田间管理实验实训十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材310页)实验实训十三:叶绿素的定量测定(分光光度计法)(教材311页)复习思考题教材210页,共16题第八章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强度、类型、意义及场所2、预测造成植物无氧呼吸的条件和调整栽培措施的目的教学重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生理意义、机理、过程2、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3、呼吸作用能量的利用
19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6、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7、实验实训十四:光合速率的测定8、实验实训十五:呼吸速率的测定(教材314页)教学难点:1、呼吸作用的类型、过程2、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教学内容: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及生理意义(教材211页)一、呼吸作用的概念二、呼吸作用的类型(教材211页)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3、有氧的光呼吸三、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四、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中间产物参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合成3、利于植物体抗病免疫第二节呼吸作用的机理(面授)一、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1、线粒体的形态2、线粒体的结构(1)外膜;(2)内膜和嵴;(3)基质(衬质)3、线粒体的功能二、呼吸作用的过程(一)高等植物体内呼吸系统综述(二)糖酵解(教材214页)1、糖酵解2、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教材215页)(三)有氧呼吸系统1、三羧酸循环及其特点及意义(1)三羧酸循环(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和生理意义(教材216页)2、磷酸戊糖循环及其特点和生理意义(1)磷酸戊糖循环(2)磷酸戊糖循环的特点和生理意义(教材218页)(四)无氧呼吸(发酵)(教材219页)1、酒精发酵2、乳酸发酵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一)生物氧化的概念(二)电子传递系统-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三)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类型(教材220页)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氧化磷酸化的类型(1)底物水平磷酸化
20(2)氧化水平磷酸化四、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利用效率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表8-1)第三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教材222)一、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1、呼吸速率及表示单位2、呼吸商二、内部因素对呼吸速率的影响1、植物种类(表8-2)2、器官、组织3、生育期三、外界条件对呼吸速率的影响(教材224页)1、温度2、水分3、氧化4、二氧化碳5、机械损伤第四节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教材226页)(面授、实践)一、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二、呼吸作用与农产品贮藏(教材226页)(一)呼吸作用与粮食和种子的贮藏1、粮食和种子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2、粮食和种子贮藏期间的适宜条件(二)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1、肉质果实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2、肉质果实和蔬菜贮藏的适宜条件(三)呼吸作用与块根、块茎的贮藏三、呼吸作用与植物抗病实验实训十四:光合速率的测定(教材312页)实验实训十五:呼吸速率的测定(教材314页)复习思考题:教材229页,共16题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物质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本概念,植物激素的种类2、了解植物激素的发现,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运输3、熟知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效应4、了解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6、实验实训十六: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影响的观察教学重点:1、植物生长激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上的应用教学难点:1、脱落酸的生理效应2、乙烯
21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生长激素(教材231页)(面授)一、生长素(一)生长素的发现(二)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与存在形式(三)生长素的生理效应1、能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生长(图9-2)2、促进器官和组织分化二、赤霉素(一)赤霉素的发现(二)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分和运输与存在形式(三)赤霉素的生理效应1、促进茎的伸长2、打破睡眠3、促进抽薹开花4、促进雄花开化5、促进单性结实6、促进坐果三、细胞分裂素(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二)细胞分裂素的分布、运输与存在形式(三)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1、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2、促进芽的分化3、延缓衰老4、促进侧芽发育,解除顶端优势四、脱落酸(一)脱落酸的发现(二)脱落酸的分布和运输(三)脱落酸的生理效应1、促进脱落2、调节气孔运动3、促进休眠4、抑制生长五、乙烯(一)乙烯的发现(二)乙烯在植物内的分布和运输(三)乙烯的生理效应1、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2、促进果实成熟3、促进衰老的脱落4、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六、其他植物生长物质(一)油茶素甾体类物质(二)茉莉酸类(三)水杨酸(四)多胺七、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22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教材239页)一、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植物生长促进剂1、生长素类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二)植物生长抑制剂1、三碘苯甲酸2、马来酰肼3、整形素(三)植物生长延缓剂1、CCC;2、B;3、PP333;4、烯效唑;4、缩节胺9(四)乙烯释放剂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上的应用(表9-1)实验实训十六: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影响的观察(教材316页)复习思考题:教材245页(共4题)第十章植物生长与分化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2、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生产中打破与延迟种子休眠的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植物营养生长的基本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3、具备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的技能,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及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植物休眠与植物萌发2、植物的营养生长3、实验实训十七: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实验实训十八: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教学难点:1、植物休眠的原因2、植物生长的区域性和周期性3、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休眠与种子萌发一、植物休眠及其生物学意义二、植物休眠的原因1、种子休眠的原因(1)种皮的影响(2)胚休眠(3)抑制萌发的存在2、芽休眠的原因3、植物激素对休眠的调节作用三、打破休眠的方法(教材248页)
23四、种子的萌发(教材249页)(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过程(图10-1)2、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1)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2)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因素:水分、温度、氧气、光照(二)种子的寿命(表10-3)第二节植物的营养生长一、植物生长的区域性和周期性(一)植物生长的区域性1、茎的顶端生长2、根的顶端生长3、其他生长区(二)植物生长的周期性1、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2、生长的季节周期性3、生物钟二、植物生长的基本特征(一)植物生长大周期(二)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表10-4,表10-5)2、主茎与分枝、主根与侧根的相关性-顶端优势3、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相关性4、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实验实训十七: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316页)实验实训十八: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教材317页)复习思考题:教材257页(共10题)第十一章植物的成花生理教学目标:1、掌握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对植物成花的影响特点及实践应用2、具备利用植物成花理论指导生产实际的技能3、理解和掌握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植物的品种繁育、异地引种、控制花期、调节营养生长的生殖生长等措施中教学重点:1、春化作用的概念、类型、条件、特征、机理、应用2、光周期反应类型、诱导、应用3、花芽分化的概念、影响因素4、实验实训十九:花粉生活力的观察5、实验实训二十:春化处理及其效应观察教学难点:1、春化作用的类型、条件、特征、应用2、光周期反应诱导、应用
243、花芽分化的概念、影响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春化作用(教材258页)一、春化作用的特性1、春化作用的概念2、春化作用的类型和条件(表11-1)3、解除春化与春化效果的积累二、春化作用的机理1、感受春化的时期和部位2、春化效应的传递3、春化过程的生理变化三、春化作用的应用1、调种引种2、调节播期3、控制花期第二节光周期现象一、光周期反应类型和光周期诱导(教材260页)(一)光周期反应的类型1、长日植物2、短日植物3、日中性植物(二)光周期诱导1、光周期诱导中光期与暗期的作用2、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三)光敏素在成花中的作用二、光周期现象的应用1、引种与育种2、调控营养生长3、控制花期第三节花芽分化(教材265页)(面授、实验)一、花芽分化的概念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1、营养状况2、植物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3、环境因素实验实训十九:花粉生活力的观察(教材319页,作业2题)实验实训二十:春化处理及其效应观察(教材320页,作用2题)复习思考题:教材266页(共7题)第十二章植物的生殖与成熟教学目标:1、明确种子和果实的发育成熟过程2、植物从成熟走向衰老的生理表现和器官脱落的特点3、具备测定植物花粉粒生理活性的技能,达到理解和掌握植物花的形成与开放、授粉与受精、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与种子的生长和成熟等一系列过程。
25教学重点:1、受精生理2、种子和果实的成熟生理3、植物的衰老与器官的脱落教学难点:1、受精生理1、种子和果实的成熟生理2、植物的衰老与器官的脱落教学内容:第一节受精生理一、花粉的化学组成二、花粉的寿命和贮藏三、柱头的生活力四、受精过程1、双受精2、影响受精的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其他环境因素第二节种子和果实的成熟生理(教材268页)一、种子成熟时的生理变化1、贮藏物质的变化(1)糖类的变化(2)脂肪的变化(3)蛋白质的变化2、植物激素及呼吸作用的变化二、果实成熟时的生理变化1、果实的生长2、果实成熟时的生理变化(1)果实由酸变甜、由硬变软、涩味消失。(2)色泽的变化(3)香味的产生(4)乙烯的产生(5)呼吸强度的变化三、外界条件对种子与果实成熟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种子成熟过程的影响水分、温度、营养条件2、外界条件对果实成熟过程的影响第三节植物的衰老与器官的脱落一、植物的衰老1、衰老时的生理变化(1)光合色素散失(2)核酸的变化(3)蛋白质的变化(4)呼吸作用(5)激素的变化2、衰老的调控二、植物器官的脱落1、器官的脱落与离层的形成2、影响脱落的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其他因素
263、脱落的调控复习思考题:教材274页(共5题)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教学目标:1、明确低温、干旱、盐分过多、病害微生物及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各种影响2、具备利用电导法测定寒害对植物的影响的技能3、达到利用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植物受害和提高其抵抗不良条件的能力教学重点:1、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热性2、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3、植物的抗盐性4、植物的抗病性5、实验实训二十一:观察寒害对植物的影响教学难点:1、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热性2、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3、植物的抗盐性4、植物的抗病性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热性(教材277页,面授、实践)一、植物的抗寒性(一)冷害与植物的抗冷性1、冷害;2、冷害类型:延迟型、障碍型;3、冷害症状;4、冷害机理;5、抗冷性及其提高途径:低温锻炼、化学药剂处理、培训抗寒早熟品种(二)冻害与植物的抗冻性1、冻害;2、冻害机理(三)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二、植物的抗热性1、高温对植物的伤害(1)间接伤害(2)直接伤害2、植物抗热性机理(1)有较高的温度补偿点(2)形成较多的有机酸3、提高植物抗热性的途径(1)高温锻炼(2)培养和选用耐热作物和品种(3)改善栽培措施4、化学药剂处理第二节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教材281页)(面授、实践)一、植物的抗旱性(一)旱害及其类型(二)干旱对植物的影响1、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2、干旱时植物的生理变化
27(1)水分重新分配(2)光合作用下降(3)体内蛋白质含量降低(4)呼吸作用增强(三)干旱使植物致死的原因1、机械损伤2、膜透性改变3、硫氢基假说(四)植物的抗旱性(五)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1、干旱锻炼2、矿质营养二、植物的抗涝性1、谁涝对植物的危害1、湿害;2、涝害2、植物抗涝性及抗涝措施(1)植物的抗涝性(2)抗涝措施第三节植物的抗盐性一、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1、盐分过多,使植物吸水困难2、盐分过高造成毒害3、盐分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二、植物的抗盐性及其提高途径1、植物的抗盐性聚盐、泌盐、溪盐、拒盐2、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1)选育抗盐品种(2)抗盐锻炼(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改造盐碱土第四节植物的抗病性(教材287页)一、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危害1、水分平衡失调2、呼吸作用增高3、光合作用下降4、同化物运输受干扰二、植物抗病机理1、加强氧化酶活性(1)分解毒素(2)促进伤口愈合(3)抑制病原菌水解酶活性2、促进组织坏死3、病菌抑制物的存在4、植保素三、植物的抗病性1、避病;2、抗侵入;3、抗扩展;4、过敏性反应第五节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教材289页)(面授、实践)
28一、大气污染1、有害气体对植物的危害方式2、有害气体危害植物的特点(1)有明显的方向性(2)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工厂远近有密切关系3、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1)二氧化硫(2)氯气(3)氟化物(4)臭氧(5)过氧乙酰硝酸脂(6)煤烟粉尘二、水体污染1、酚类化合物2、氰化物3、三氯乙醛三、土壤污染1、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1)工业“三废”对土壤的污染(2)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2、土壤污染的毒害(1)重金属污染的毒害(2)土壤中农药的残留及危害四、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净化环境(1)吸收和分解有毒物质(2)分解污染物2、环境监测实验实训二十一:观察寒害对植物的影响(教材321页)复习思考题:见教材294页,共8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