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

ID:82857857

大小:1.6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1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2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3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4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5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6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7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8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9页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研究进展

1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12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及国际研究现状内容

2布鲁氏杆菌的介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之一。由于严重危害和流行,致使肉、奶等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牛羊猪等动物产品的对外贸易,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国际上将该病列为B类生物恐怖战剂和农业生物恐怖战剂。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3人群发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污染的环境、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状态,病人长期卧床、中壮年人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流产、男性睾丸炎甚至失去生育能力,伴发关节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目前治疗极其困难;动物感染后公畜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炎,母畜多数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是造成畜牧业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布鲁氏菌的介绍

4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一)我国动物布病防控现状近年来布病新患人数上升如此之快,动物疫区扩散之广,已经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需要行政部门立即采取强有力措施,减少动物布病疫情给我国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损失和影响。考虑到动物患病率高、养殖基数大等现状,我国现阶段只能采取疫苗接种为主和检疫-扑杀为辅的防控策略。在实际生产中,我国动物接种的布病疫苗主要是牛型19号苗(S19)、猪2号苗(S2)和羊5号苗(M5),这些疫苗为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有效控制布病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存在关键技术缺陷影响其广泛使用。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5CompanyLogo

6

7

84.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刚刚净化畜群,即将根除布病。5.布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严重,但国家经济欠发达、检疫-扑杀-补偿等防控方案难以实施,因此只能采取疫苗免疫接种和适时的检疫-扑杀-补偿措施相结合的防控策略,但最终需要采取净化根除措施。   另外,根据美国等疫病根除经验,动物布病根除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国家大面积干旱时采取牛群检疫减群计划、市场萧条时采取牛群检疫选种减群计划等,错过良好的机会将会使布病净化根除方案延迟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同时,根据上述发达国家布病控制的经验,布病防控需要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长远规划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将其净化或根除,短期计划一般为3~5年,同时还应按照需求及时调整国家或局部地区的防控方案。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9(三)我国布病防控研究对策根据当前我国布病流行和防控的实际状况,若想迅速缓解急剧上升的人群布病疫情,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布病防控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推广,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防治技术知识的普及宣传,使患病人群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未患病人群能防患于未然。2.增加动物性食品中布病病原体的基本检测项目,使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中逐渐消失,促进患病动物的淘汰处理。3.启动重点疫区动物普遍检疫,在淘汰阳性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全群免疫接种,阻止疫情在动物群中继续扩散和蔓延。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104.加快建立或优化布病简便快速的检疫诊断方法,使基层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识别转运中的阳性动物,限制其远距离移动并立法实施就地处理措施。5.加速布鲁氏菌标记疫苗的研究开发,使疫苗免疫动物在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的同时又能与感染患病动物进行区别,有利于临床患病动物的检疫淘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6.国家或地方制订切实可行的动物布病防控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布病防控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之中。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11(四)动物布病新型防控技术研究策略为了获得毒力低、安全性高、具有诊断标记的疫苗,人们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分子细菌学技术,深入研究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理,鉴定毒力因子相关基因,统一毒力和安全性评价标准,并对其造成的免疫逃逸机制也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许多国际研究机构正利用基因缺失技术分别从下述层次研发布鲁氏菌新型安全标记疫苗。1.通过对布鲁氏菌标准菌株的突变和表型鉴定,筛选布鲁氏菌粗糙型疫苗候选株。2.通过布鲁氏菌优势蛋白抗原基因和毒力相关基因缺失,研究开发新型安全标记疫苗。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123.通过优势蛋白抗原基因缺失,改造现有疫苗菌株使其成为标记疫。   因此,在布病防控技术研究方面,无论在宏观控制方案及其实践、政策和行政措施等层面,还是在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层面,考虑到布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控计划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国际和国内研究机构始终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借助于相应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我们相信国内布病疫情控制以及最终净化根除就在不久的将来。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

13布鲁氏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之一,人们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认识还很少。实际上,针对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每年大约200篇,内容涉及毒力相关基因及致病机制、毒力相关蛋白及其功能、免疫及免疫逃逸机制、感染扩散及维持机制,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都是从某一角度解释布鲁氏菌感染、致病作用和免疫及其逃逸机制,因布鲁氏菌在整个机体感染增殖过程中需要多种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所以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目前只是冰山一角,布病防控根除技术研究任重道远。对上述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及其干预机制的深入研究正是解决布鲁氏菌病防控实践中目前存在的理论性科学难题的迫切需要,其重要意义主要在于设计、研发布鲁氏菌病治疗用新型药物以及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新型疫苗。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二、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及国际研究现状

14回顾过去,我国布病防控研究战线的老一代科学工作者为国家布病控制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他们在新型菌种发现、流行传播媒介、诊断技术及试剂研发,尤其是布鲁氏菌弱毒疫苗研发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前沿。这些老一代科学家,研究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布鲁氏菌二号苗(S2)和羊布鲁氏菌五号苗(M5)至今在国内外还在使用,对我国甚至全球布病防控工作贡献巨大。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15近十几年来,由于研究条件限制、布病疫情缓解和研究技术人员匮乏等因素存在,我国布病基础研究和防控研究处于低迷状态,许多原有的研究机构因缺少经费和人员短缺纷纷下马,保留下来的研究机构也因上述原因只能维持。因国家在布病防控及其研究方面投入不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牲畜流动加快和全球布病再肆虐等因素,致使我国动物和人群布病严重流行。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16面对国家布病控制的技术瓶颈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许多研究机构如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等动物布病防控及研究单位先后开展相关的防控技术研究,分别在菌株分离鉴定、流行病学调查、新型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研究、常规疫苗使用优化、新型疫苗研发以及病原菌分子致病机理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工作。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17五、总结1.布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畜共患病,在国际上被列为二类生物恐怖战剂,其发病机理复杂、群体感染后难以净化根除,对布鲁氏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十分必要,但研究过程中该菌是历史上感染科研人员频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因此,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该项研究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并实施强有力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相信我国政府也即将能够制订相关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为布病防控研究献身。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

182.布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净化根除的疾病,发达国家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希望我国科技工作者或布病防控专员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布病净化根除的经验,在我们自主防控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制订我国动物布病净化根除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推进布病防控工作的进行。3.虽然布病是一种可以净化根除的疾病,但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动物检疫-扑杀-补偿等综合技术措施历经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而有些国家虽然采取相同措施,经过相同时间,但目前仍然未能根除。因此,我们需要坚定信心、树立长久观念,同时更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布病防控工作的进展。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五、总结

19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