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

ID:82849937

大小:1.11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22-11-10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1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2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3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4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5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6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7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8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9页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

1消   毒消毒是医院诊疗活动、卫生防疫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各种疾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2一、消毒的基本概念1、消毒:消毒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程度。2、灭菌:灭菌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3、杀菌:经灭菌(或消毒)处理,使微生物死亡,叫杀菌。4、抑菌:仅使微生物暂时停止繁殖,停止消毒则微生物就可能重新繁殖的叫抑菌。5、消毒剂与灭菌剂:消毒剂是指用于消毒的药物,不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而灭菌剂是指用于灭菌的药物,它必须具备歼灭一切类型微生物的能力。灭菌剂有时可做消毒剂使用,反之消毒剂不能做灭菌剂使用。

36、高水平消毒: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7、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8、低水平消毒: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性病毒的消毒处理。

4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9、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灭菌10、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11、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中低水平消毒或清洁

5

616、熏蒸消毒:是利用消毒药物的气体或烟雾,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以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于处理污染的空气,亦可用于处理污染的表面。根据穿透能力分为强穿透性与弱穿透性两大组。前者如环氧乙烷,后者如过氧乙酸、甲醛等。17、疫区消毒:指对连接成片的多个疫源地范围内的消毒处理,其范围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和地理、交通等特点划定,一般由一个或数个行政单位(如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等)等组成,实施主要包括环境消毒、饮水消毒、污水消毒、食品消毒和个人卫生处理等。18、人员卫生处理:对有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的消毒与清洗除污染处理。19、存活时间与灭活时间:前者是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有菌生长的最长作用时间;后者是指受试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无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

7二、消毒的分类随时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医院消毒预防性消毒

8三、常用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物理方法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红外线与激光等。热力、电离辐射与微波消毒效果较好、应用广泛。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如紫外线与超声波等消毒法。利用这些方法,一般可杀灭大量微生物,但难以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冷却、冷冻、干燥等。物理消毒法杀灭微生物能力有限,多在自然净化中发挥作用。

94、具有除菌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机械消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物理消毒法虽不能杀灭微生物,但可将它们从传播媒介上去除,同样可起到消毒作用。机械消毒法有一定的除菌作用。常用的有冲洗、擦抹、刷除等。为加强除菌效果,常在清除操作中使用表面活性剂。机械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可结合日常卫生清扫工作进行。清扫时,为防止微生物随尘土飞扬,以湿性清扫法为宜。通风是对空气中微生物进行稀释、消除。自然通风是一种最为简便、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室内空气受到污染,打开门窗通风,即使在无风时,1-2小时也可达到无害化。5、具有辅助作用的物理消毒法,如真空、压力等方法,虽然其本身不能杀灭微生物,但可为清除或抑制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10(二)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化学消毒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法使用简单灵活,处理面积大,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化学消毒剂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化学消毒剂从状态上可分为液体消毒剂、固体消毒剂和气体消毒剂三大类。

11按杀菌作用水平可将其分为三类:1、高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及病毒,包括细菌芽孢的消毒剂,故称灭菌剂。常用的高效消毒剂有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醛类(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有机氯类、无机氯类)等。2、中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消毒剂,如乙醇、酚类等。3、低效消毒剂指只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细菌芽孢和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如新洁尔灭、洗必泰等。

12(三)生物消毒法:利用某种生物来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生物消毒法。如粪便和垃圾的发酵,利用嗜热细菌繁殖产生的热量杀灭病原微生物。此外,水在砂滤时,可依靠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膜将微生物滤除。此类方法过程缓慢,效果不完全可靠,对细菌芽孢一般无杀灭作用。

13四、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处理剂量。包括强度和时间。强度,在热力消毒中指温度,在紫外线消毒中指辐射强度,在电离辐射消毒中指剂量率,在化学消毒中指消毒剂浓度。时间,是指所使用处理方法对微生物作用的时间。2、微生物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越困难,其原因:(1)需要的作用时间延长;(2)消耗的药物或能量增加;(3)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4)耐力强的个体随之增多。3、温度。4、相对温度。5、酸碱度。6、化学拮抗物质。7、穿透条件。8、表面张力。

14四、怎样选择消毒方法1、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由于各种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不同,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方法。对于一般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可用煮沸消毒或低效消毒剂等常规消毒方法,如用洁尔灭、洗必泰等;对于结核杆菌、真菌等耐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选择中效消毒剂与热力消毒方法;对于污染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需采用热力、辐射及高效消毒剂的方法,如过氧化物类、醛类与环氧乙烷等。另外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强;季铵盐类对肠道病毒无效。

15病原体对常见消毒因子的抗力芽胞|分枝杆菌|亲水病毒或小病毒|真菌|繁殖体|亲脂病毒或中等大小的病毒

16医学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顺序(从A到G为从弱到强)微生物敏感性分组微生物(载体法)A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痘苗病毒、冠状病毒、其他有胞膜病毒、革兰氏阴性杆菌、丝状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人乙肝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藻类、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C腺病毒D轮状病毒、reoviruses、某些真菌孢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DNA)甲肝病毒E结核分枝杆菌(BCG菌株)F细菌芽孢(枯草杆菌、梭状芽孢杆菌)G阮毒(感染性蛋白质)

172、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同样的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的物品消毒效果往往不同。表中介绍了几种方法对不同物品(物体)消毒的适用性。但所列出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在消毒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例如物体表面可擦拭、喷雾,而触及不到的表面可用熏蒸,小物体还可以浸泡。在消毒时,还要注意保护被消毒物品,使其不受损害。如皮毛制品不耐高温,对于食、餐具、茶具和饮水等不能使用有毒或有异味的消毒剂消毒等。

183、根据消毒现场选择。进行消毒的环境情况往往是复杂的,对消毒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影响也是多样的。如进行居室消毒,房屋密闭性好的,可以选用熏蒸消毒;密闭性差的最好用液体消毒剂处理。对物品表面消毒时,耐腐蚀的物品用喷洒的方法好;怕腐蚀的物品要用无腐蚀或低腐蚀的化学消毒剂擦拭的方法消毒。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时,通风条件好的可以利用自然换气法;若通风不好,污染空气长期滞留在建筑物内的,可以使用药物熏蒸或气溶胶喷洒等方法处理。又如对空气的紫外线消毒,当室内有人时只能用反向照射法(向上方照射),以免对人造成伤害。选用消毒方法应考虑安全性,例如,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不宜使用具有毒性和刺激性的气体消毒剂,在距火源(50米以内)的场所,不能使用大量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194、根据卫生防疫要求消毒。在发生传染病的重点地区或患户,要根据卫生防疫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加大消毒剂量和消毒频次,以提高消毒质量和效率。

20五、常用化学消毒剂(一)含氯消毒剂1、特点:杀菌力强,广谱;低毒;腐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比较大;稳定性差(粉剂稳定)。2、常用种类(1)漂白粉:别名含氯石灰或氯化石灰,为白色粉末。主要成份为次氯酸钙,含有效氯25-32%,一般以含有效氯25%以上为合格产品。遇热、日光、潮湿即分解,一般每月有效氯可减少1%-3%。(2)漂粉精:又名次氯酸钙,含有效氯80%-85%,为白色粉末。含杂质少,受潮不易分解,常温保存210天仅分解1.87%。

21⑶次氯酸钠:纯品为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白色或淡黄色次氯酸钠乳状液,含有效氯8%-12%;实验室用电解食盐水法制取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为1%-5%。其水溶液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⑷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有机氯消毒剂,又名优氯净,含有效氯60%-65%。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干粉贮存稳定,水溶液稳定性差,随温度上升或时间的延长,有效氯丧失率增加。⑸液氯:含氯≧99.5%,是一种微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有毒气体,性质不稳定。

223、适用范围: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4、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⑴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⑵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23⑶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min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min以上。⑷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略加搅拌后,作用2~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245、使用注意事项⑴配制溶液应事先测定有效氯含量.⑵消毒纺织品、金属制品时,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宜过长;消毒后尽快用水清洗,去除残余药物,以减轻腐蚀与漂白.⑶药物应贮于密闭容器内,放置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减少有效氯丧失与氯气积累.⑷稀释次氯酸钠应用冷水,以免其受热分解.

25㈡过氧乙酸1、理化性状:属氧化剂,呈无色透明液体,具弱酸性,易挥发,可溶于水与乙醇等有机溶剂.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高浓度溶液(>45%)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闪点40℃).我国市售消毒用过氧乙酸浓度多在20%左右,一般无此危险.2、特点:杀菌力强,广谱;低毒;腐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比较大;稳定性差。3、用途:耐腐蚀物品、场所的消毒。4、用法:浸泡、擦拭、喷洒,浸泡消毒繁殖体污染物品,0.1%,15min;肝炎病毒,0.5%,30min;芽孢,1.0%,30min。气溶胶喷雾,0.8%,30~60min。

265、使用注意事项⑴稀释的水溶液,用前新鲜配制效果最好.⑵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先测定有效含量.⑶使用高浓度药液时,谨防溅到眼内或皮肤、衣服上.不慎溅及,即时用水冲洗.消毒皮肤,浓度不超过0.2%;消毒粘膜,不超过0.02%.⑷金属器材与天然纤维纺织品经浸泡消毒后,应尽快速用清水将药物冲洗干净,以防被漂白或腐蚀.

27㈢过氧化氢1、理化性状:为氧化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可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在水中分解成水和氧。纯过氧化氢很稳定,但稀释液不稳定,遇热、光和金属离子即分解。用去离子水配制并加入稳定剂,可以配制成稳定过氧化氢灭菌液。市集过氧化氢的浓度为26%-28%。放阴凉处一年,分解率不大于2.5%。2、特点:杀菌力强,广谱;无毒;腐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比较大;稳定性差(纯品稳定性好)。

283、用途:塑料制品、餐具、外科伤口清洗、场所的消毒。4、用法:浸泡、擦拭、喷洒,浸泡消毒3%,30min;气溶胶喷雾,3.0%,30min。5、使用中注意事项

29㈣甲醛1、理化性状:为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醇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40%(室温下),水溶液比较稳定。常态下为气体,平时多用其36%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和固体聚合物(多聚甲醛)。2、特点:能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而变性,具杀菌广谱、性能稳定、受有机物影响小,但甲醛气体穿透性差,且有强烈刺激性。3、用法:主要用甲醛气体消毒,用于消毒室内空气、表面,各种怕湿、怕热物品。常用加热熏蒸法进行消毒,将盛有福尔马林的容器加热使之产生甲醛气体,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20-25ml/m3或用多聚甲醛2.5克,作用12-24小时。

304、使用中注意事项⑴甲醛在低于5℃时易聚合,故福尔马林不宜存放于冰箱内。⑵用加热法或化学反应法产生甲醛气体时,应注意防止着火。⑶甲醛气体消毒时,要保持70-90%的相对湿度。消毒物品多及消毒多孔易吸附甲醛的物品时,应适当增加福尔马林用量。⑷用甲醛浸泡消毒后的器械,必须用无菌水冲洗后才能用于病人。⑸甲醛气体穿透力差,故消毒物品必须充分暴露。增加甲醛气体穿透力的方法,一是将消毒箱抽真空,二是提高消毒间的温度。⑹甲醛对人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护。

31㈤二氧化氯1811年,英国科学家HumphneyDvany发现了二氧化氢气体,但当时并不知道具有什么用途,本世纪40年代,发现二氧化氯可用于水的消毒,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应用范围的扩大,确认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的灭菌剂,广泛用于医学灭菌,卫生防病消毒、工业灭菌、农业灭菌、食品保鲜和物质保藏方面。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剂。

321、使用方法:目前二氧化氯有二种剂型。固体、液体,称为二元消毒剂,将配方组织分为两部分包装,用前混合而成,分开包装的目的在于防止各成份相混产生化学反应,而降低有效成份。⑴消毒液配制:按使用说明书,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先加活化剂。稀释所需的浓度。⑵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

33A、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

34b、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c、喷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d、饮水消毒法: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352、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⑴pH的影响稳定性二氧化氯中的二氧化氯以的亚氯酸盐的形式存在,经用盐酸或柠檬酸活化后,才能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二氧化氯。活化程度与pH有关。P≤5.0时,可快速释放出二氧化氯。

36⑵浓度:浓度越高、效果越好。⑶温度:温度高,效果越好。⑷有机物:有机物对二氧化氯灭菌效果有明显影响,菌液中加入2%酵母,10分钟,大肠杆菌(8099)杀灭率99.99%,不加酵母5分钟,大肠杆菌杀灭率100%。

373、注意事项⑴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⑵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⑶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

38㈥戊二醛1、理化性状: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味苦,挥发性较低,气味较小,有微弱的醛气味.易溶于水、酒和其它有机溶剂.溶液呈弱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未经碱化的酸性戊二醛无杀芽胞作用,当用0.3%碳酸氢钠将戊二醛水溶液的PH调至7.5以上时,才有杀芽胞作用,但戊二醛碱化后,稳定性降低。2、特点:杀菌力强,广谱;腐蚀性小;对人有毒性;作用时间比较长。3、用途:怕热物品的灭菌。4、用法:浸泡,2%戊二醛,消毒繁殖体,10min;肝炎病毒,30min;灭菌处理10h。

39㈦环氧乙烷1、特点: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0.8℃,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易爆,空气中浓度达3%以上即在爆炸危险。气体穿透力强,可穿透玻璃纸、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属灭菌剂。2、适用范围:环氧乙烷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较强,故大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消毒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3、杀菌机理:通过微生物蛋白质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而使微生物死亡。

404、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有毒、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环氧乙烷与惰性气体混合使用,可避免燃烧爆炸。10%环氧乙烷,90%二氧化碳或者2%环氧乙烷,88%氟利昂消毒450mg/L。条件:灭菌浓度800~1000mg/L温度:55~60℃相对湿度:60~80%作用时间:6h

415、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⑴温度、浓度及消毒时间。在5-37℃范围内,每增加10℃,杀菌能力就增强10倍;增加环氧乙烷浓度,其杀菌作用也相应增强,浓度每增加1倍,消毒时间可减少1/2。⑵湿度: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细菌本身含水量和消毒物品含水量,对环氧乙烷的消毒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相对湿度为33%,超过40-50%时效果不理想。⑶菌体外保护物质的影响。影响穿透,同时消耗一部分环氧乙烷。⑷灭菌物品的质量和厚度。对有孔及能吸收环氧乙烷的表面(如布、纸等)灭菌效果较无孔表面为好。

426、使用时注意事项⑴环氧乙烷存放处,应无火源,无转动之马达,无日晒,通风好,温度低于40℃,但不能将其放冰箱内。⑵吸取或分装液态环氧乙烷时,须先将容器用冰水冷却,并戴防毒口罩,若不慎将液体落于皮肤粘膜上,必须立即用水冲洗半分钟。⑶投药及开钢瓶时不能太猛,以免药液喷出,玻璃安瓿应用两层布包好后,才能打开,其液体也不可直接沾落在塑料袋上。⑷经常检查漏气情况。⑸用热水加热环氧乙烷容器时必须先打开阀门;移出热水后,才能关闭阀门。⑹消毒完毕后,必须打开门窗充分通风散气后,再开照明灯,消毒后的物品,特别是橡皮塑料用品,须通风2-4小时后才可使用。密闭包装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在室温以上环境中散气3-5天,才能使用。

43㈧乙醇1、理化性状:医用乙醇浓度不低于94.58%(V/V),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与水能以任意比例混合.2、杀菌作用:乙醇对细菌繁殖体、病毒与真菌孢子有杀灭作用.对细菌芽胞无效.60--70%乙醇,作用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对病毒需时较长(10分钟),对乙型肝炎病毒效果目前尚有争论;对真菌孢子则需作用30--60分钟之久.乙醇对细菌芽胞无杀灭作用,不能用于灭菌,只能用于消毒.消毒时,一般用65--75%(V/V)的水溶液浸泡、涂擦,作用时间5--60分钟.体温计在浸泡前先擦去粘液,手在浸泡前先用肥皂和水擦洗.

443、影响杀菌因素⑴浓度:乙醇杀菌需有一定量的水,过浓或过稀杀菌作用都有所降低.⑵有机物: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影响杀菌作用,故不宜用于消毒被血、脓、粪便等污染的表面.⑶温度:杀菌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加强.

45㈨新洁尔灭1、理化性状:为淡黄色胶状体,具有芳香气味,极苦,易溶于水,溶液澄明,呈碱性,振摇时产生大量泡沫,具有表面活性作用.耐光、耐热,性质稳定,可长期贮存.2、杀菌作用:新洁尔灭对化脓性病原菌、肠道菌与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杀灭能力;对细菌芽胞仅有抑菌作用.抑菌浓度远低于杀菌浓度.对污染物品表面消毒,可用0.1--0.5%浓度溶液喷洒、浸泡或擦抹,作用10--60分钟.水质过硬,浓度应提高1--2倍.消毒皮肤可用0.1--0.5%浓度溶液涂抹、浸泡.消毒粘膜可用0.02%溶液浸洗或冲洗.

463、使用注意事项⑴新洁尔灭溶液易被微生物污染,最好随用随配,放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3天.使用次数多,或发现溶液颜色变黄、发浑以至产生较多沉淀时,应随即更换.⑵物品表面(或皮肤)沾有拮抗药物,应洗净后再消毒.不要与肥皂或其它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要与碘或过氧化物等消毒剂合用.⑶配制水溶液时避免形成泡沫,因泡沫中药物浓度比溶液中高,影响药物的均匀分布.⑷因本药物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芽胞,不是灭菌剂,不宜用于消毒粪便、痰液等排泄物与分沁物,不宜用其溶液灭菌手术器械,或浸泡无菌器材.

474、使用注意事项⑴不宜用于外科器械灭菌.临床上用乙醇棉球消毒采血针和针灸针不能防止乙型肝炎传播.⑵物品消毒前,尽量将表面沾附的有机物清除.⑶不宜用于消毒涂有醇性涂料的表面.⑷注意使用浓度,一般勿超过80%.⑸浸泡处理时,勿使物体带有过多水份,以免稀释了药液,降低效果.⑹保存时,应放于有盖容器内,以免有效成份挥发.

48㈩来苏儿1、理化性状:又名煤酚皂溶液,为黄棕色粘稠液体,有酚臭味,可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为浅棕色透明,碱性,稳定性好,可长期贮存。2、杀菌作用:来苏儿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芽胞和肝炎病毒。用2%来苏儿作用10-15分钟,能杀灭一般致病菌;2.5%来苏儿作用30分钟,可杀灭结核杆菌。3、应用:一般用2-3%来苏儿溶液消毒物品、地板、墙壁及病人呕吐物、粪便等。由于它有一定的毒性,不可用于食品、食具及粘膜的消毒。

49(十一)碘伏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溶解分散9%~12%的碘,此时呈现紫黑色液体。但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呈现浅棕色。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碘伏与酒精相比,碘伏引起的刺激疼痛较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常用剂型:有效碘含量0.5%-1.0%。

50医院感染控制一、基本概念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51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一)由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1.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2.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叉感染。3.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524.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把猩红热病人误诊为麻疹,而入麻疹病房;把传染病误诊为非传染病,均可造成院内感染。

535.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如癌症病人携带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起肿瘤病房内肺炎爆发。此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很少对住院人做系统的带菌检查。医院工作人员若为结核、痢疾的病原体携带者,可引起住院病人感染、甚而爆发。

54(二)条件致病菌感染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

55(三)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化学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加而造成院内感染。1.无明显指征用药 病人患一般伤风感冒,却使用抗生素治疗。外科病房不经任何化验证明,常使用抗生素预防。2.广谱抗生素局部应用,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563.用药配伍不当 如对病人使用抑菌剂红霉素或氯霉素的同时又使青霉素治疗。红霉素及氯霉素的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青霉素为杀菌药物,其杀菌机制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胞破裂而死亡,故对繁殖旺盛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被红霉素或氯霉素抑制而处于静止期的细菌,对青霉素将产生耐药性。

574.利用抗生素进行“心理”治疗或作试验诊断性应用。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细菌的产生有明显的平行关系。应用某种抗生素的地方,就会出现对同样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

58(四)医院管理不当1.探视制度不严 对探视者不加管理,随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视者带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医院感染。2.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 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59三、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一)WHO推荐医院感染预防措施(1986年)1、消毒2、隔离3、无菌操作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

60医院消毒面临挑战:1、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朊毒(疯牛病)、SARS、人感染禽流感、H5N1、H7N9、不明原因疾病等。2、新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问题:内窥镜消毒灭菌问题、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透析装置的消毒、呼吸麻醉装置的消毒等。

613、耐消毒因子微生物出现:耐戊二醛龟分枝杆菌。4、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使用者对其技术、相关监测手段、技术保障系统不了解,不能有效运行,缺乏有效监测。

62(二)卫生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五项行动:1、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2、国家层面开展有利于感染控制工作。3、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技术性标准。

634、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诊疗和护理安全、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推行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

64成效:我国出台了很多新标准、规范和指南,规范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和指南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65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WS310.1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

66灭  蚊蚊类是“四害”之一。世界已知的超过3200种,我国记载的也达360种。蚊虫主要传播的疾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登革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灭蚊是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

67一、常见蚊种中华按蚊分布: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危害:嗜吸人、畜血液,是我国平原地区间日疟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者识别特征:成蚊体中型,灰褐色,翅前缘脉上有2个大白斑,下颚须上有4个白环。中胸背板隐约可见5条浅色纹

68淡色库蚊分布:北纬30度及其以北地区,室内优越种危害:嗜吸人血,兼吸禽畜血液,是斑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者。识别特征:体形中等,淡褐色,喙与足深褐色,无白环,中胸背板无白色条纹,腹背板基部有直线壮灰白横带。

69它们的有效飞行距离为100米左右。由于卵不耐干燥,不能随枯干的容器外带,扩散方式主要靠车辆、船只等运输工具携带成虫。它们主要孽生在人群居住附近的小型污水中,是污水型的代表。淡色库蚊分布偏北,幼虫出现的季节随纬度升高而推迟,在南部(如上海、江浙一带)一年出现两个高峰期,大约在6(7)月和10(11)月。北部(如大连、西安等地)高峰多出现在7或8月。

70淡色库蚊以成蚊越冬。在晚秋,由于日照时间缩短,已受精而未吸血的雌蚊进入滞育状态。在越冬期间即使温度上升,也不会飞出吸血,直到第二年春季,才飞出吸血产卵,形成新的一代。在城镇中,主要的越冬场所有地窖、地垄、防空洞、地下室、花房、暖气沟等。

71三带喙库蚊分布:除新疆、青海、西藏外的各省区危害:嗜吸猪、牛等畜血,兼吸人血,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识别特征:体形中小,深褐色,喙的中段有一白环,腹背各节基部有淡黄狭带

72白纹伊蚊分布:北起沈阳宣化向西经宝鸡成都雅安到西藏察隅一线的以南以东地区危害: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及登革热的重要传播者,另外还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病等识别特征:体型中小,黑色间有白斑,中胸背部中央有一纵向的白色条纹,后足各节有白环

73白纹伊蚊是有白斑和银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虫,俗称“花蚊子”。在我国分布很广,是登革热病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卵多产生在容器,如缸罐、轮胎等水平面上潮湿的内壁上。产出的卵在湿壁上经胚胎发育成熟后,在干旱的情况下,可进入滞育状态。滞育的卵耐干耐冷,可以附着在干涸的容器中被携带到其它地方。

74白纹伊蚊主要在白昼户外进行刺叮活动,在日出前1—2小时和日没前2—3小时出现两个活动高峰,且在多数情况下,下午高峰较上午明显。白纹伊蚊在饱吸血液后的血液消化和卵巢发育过程中,有再次吸血或多次吸血的现象。白纹伊蚊多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内壁、轮胎堆以及附近的草丛、洞穴和空房等处。其季节分布受降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在温带地区,以滞育卵越冬。

75二、虫的吸血习性、繁殖和孽生蚊虫的雄性成虫不吸血,以吸取植物汁液生存,雌蚊虽吸取植物汁液亦可生存,但必须吸血后方能使卵巢发育成熟并有繁殖能力,即雌蚊的生殖具有吸血和产卵的周环性和胃血消化与卵巢发育的同步性两个特点,即是有生殖营养节律。雌蚊的吸血生殖包括三个过程①寻找宿主饱吸血液②消化胃血和卵巢发育③寻找积水产卵.这三个过程做一个生殖营养循环。在雌蚊的生殖活动期间,在完成一个生殖营养循环之后,就继续进行第二个生殖营养循环,如此循环不断,直到死之为止。雌蚊完成一个生殖周期所需的时间,主要决定于胃血消化和卵巢发育的速度,因蚊种和生活条件不同而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76雌蚊一生能完成的生殖营养周环数,因成蚊寿命及生活条件而定,最多可达十余个。雌蚊完成的周环次数称做生理年龄。蚊虫必须通过交配受精才能进行繁殖。虽然有些雌蚊不经交配也能产卵,但产出的未受精不能孵化。各种蚊虫的交配有它不同的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蚊虫的群舞通常被认为是与交配有关的特殊行为。蚊虫的群舞指雄蚊在一个有群舞中就合雄蚊交配对,成对飞离舞群进行交配。

77蚊虫的吸血习性,即对宿主的偏好性,大致可分为三类:1、偏好人血的,如埃及伊蚊、白蚁伊蚊等;2、人、动物血兼吸成偏好动物血的,如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及三带啄库蚊等;3、专吸动物血的,如三带啄库蚊、类按蚊直脚蚊,迷走按蚊等。以上仅是大致的分类,事实上,蚊类的对宿主的选择性是相对的,会浮到正常血源的影响,如人畜兼吸的蚊种,当家畜减少时也会转向刺吸人血。

78雌蚊正常刺叮活动的时间,因蚊种而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黄昏(黎明)型   如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夜间型       如嗜人按蚊、大劣按蚊等白昼型       如白纹伊蚊

79孳生场所蚊虫吸血后要停在栖息地消化胃血和发育卵巢,按照其吸血和栖息的场所,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内吸内栖型  如嗜人按蚊、微小按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等;内吸外栖型  如中华按蚊、大劣按蚊等;外吸内栖型  如迷走按蚊等;外吸外栖型  如三带喙库蚊、凶小库蚊等。应该注意的是,上述习性也是相对的,蚊虫对栖息地的选择除了取决于蚊虫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外,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如房屋结构、周围环境、居民露宿习惯及杀虫剂的使用等等因素的影响。蚊虫对卵、幼虫和蛹期赖以生存的水体是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是通过雌蚊选择产卵地点进行的,主要取决于蚊虫成虫和幼期的生活习性

80

81三、防蚊与灭蚊消灭蚊子应当治本清源,即清除蚊子的滋生场所,辅之以杀灭幼虫,控制蚊虫的发生。1、改变孳生条件,控制蚊幼孳生。(1)把积水疏通、排除;(2)填平洼地、污水塘、树洞;(3)密封水池、水缸、下水道;(4)对有用的贮水、水植盆景等,定期每周换水1~2次,或采取施药控制、放养鱼类、加盖密封等措施。2、消灭蚊幼3、杀灭成蚊

82灭成蚊方法:1、空间喷洒杀虫剂:可用喷洒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洒等,将杀虫剂弥散于空气或栖息场所,使蚊虫接触杀虫剂而引起死亡。2、熏杀成蚊:烟雾剂、热烟雾等主要用于那些进入不便,难以喷洒的场所,如下水道、防空洞以及越冬蚊栖息场所,如土洞、地窑等场所。

833、室内滞溜喷洒:它是化学防治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但常用于抗疟中防治媒介按蚊。在城市中,如按真正的室内滞溜喷洒这一要求,并按喷药药面的剂量,是很难做到的。为此,在城市灭蚊中不宜采用这种方法。而适用于农村乡镇,尤其是孤立的居民点。对灭蚊先进城区外周防护带,即灭蚊区外围以300,00米为防护带,这相当于致倦库蚊的有效扩散距离,可采用处理居民蚊帐和进室内滞溜喷洒。4、处理蚊帐:用拟除虫菊酯类(持效)药物处理蚊帐,对灭成蚊有良好效果,宜用于灭蚊区或防护带地区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奋斗呐等)。

84四、灭蚊效果考核1、观察蚊媒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1)灭蚊后发病率的升降;(2)灭蚊前后、有无进行对比。2、成蚊密度监测(1)室外密度测定(2)室内密度测定

85灭  蝇苍蝇:是人们最熟悉而又最厌恶的昆虫,它对人的危害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传播疾病。其次,由蝇类幼虫寄生于人、畜活体组织或腔道的蝇蛆症,危害也很大,特别是对畜牧业。再次,是骚扰人类。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以及丽蝇、麻蝇等都是属于杂食性蝇类,可以取食各种物质。人的食物,人、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厨房垃圾以及植物液汁等都可以供它取食。

86蝇类蝇类有在人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排便的匀性,因而对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传播各种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以及肝炎、脊髓灰质炎、砂眼、结核病等。(除此之外,某些蝇类的幼虫可寄生于人畜的组织或器官、腔道等处引起蝇蛆症)。一、蝇类危害

87苍蝇则主要是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苍蝇机械性(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主要有四类:1、细菌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破伤风及化脓性球菌感染等疾病。2、病原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沙眼和天花等疾病。3、原虫性疾病:如阿米巴痢疾。4、其它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病和囊虫病。除机械性传播外,也有寄生性传播的疾病。

88二、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

89二、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

90二、常见蝇类及其分布、危害、识别特征

91三、苍蝇的生活史苍蝇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但也有一些蝇种(如麻蝇)不产卵而直接产幼虫。生活史各期的时间受蝇种、温度、光照度、孳生条件、营养水平、降水量等诸因素的影响。

92

93苍蝇主要是白天活动的昆虫,可以不停地飞来飞去,觅食、求偶或到处爬行,有趋光性。一般活动于其孳生地的100-200米范围内,也有1-2公里的活动范围。夜间则静止栖息。蝇类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主要按蝇种、地区而异,通常根据其繁殖期所在的季节分为春秋型、夏秋型、夏型、秋型和寒季高峰型。我国主要蝇种的孽生物质和繁殖盛期见下表:

94

95四、苍蝇的孽生习性蝇类孳生习性较为复杂,其孳生场所相当广泛,通常把常见住区蝇类的孳生场所分为存在以下五大类型孳生物质的场所,每类有可分为若干型,即:人粪类分人粪坑(缸)、厕所(土厕、茅厕)、人粪肥(粪尿场)、地表人粪块、绿化施肥(如花盆、花坛以及苗圃内的沤肥坑)等型。畜粪类有粪堆、粪池、粪场、厩舍、单个粪块等型,而又有牛粪(水牛粪、奶牛粪)、马粪(骡粪、驴粪)、猪粪、羊粪、狗粪、禽粪(鸡、鸭、鹅粪)、杂粪之别。

96腐败有机物分动物尸体(狗、猫、鼠、鸟、蛇、蛙、鱼、贝类、甲壳类昆虫类),腐肉类(禽肉、鱼肉、鸟肉、禽汁、畜皮、畜毛、脏器等),还有蛋品、乳品、腌腊、咸鱼、硝皮缸沉渣等型。腐败植物质类分腐败蔬菜、瓜果、禽畜饲料(青饲料、卖麸、豆饼、豆粕、酒糟)、酱及酱制品、腌菜缸等型。垃圾类分垃圾箱(桶)、垃圾通道、垃圾房(楼)、小型垃圾分拣场、大型垃圾堆积场,还有混合堆肥、沼气池的进料口、暗沟和明沟的淤泥、泔水缸等型。

97五、苍蝇的食性-蝇类的食性非常复杂,其取食行为相当独特,由此构成其卫生学意义的主要部分,都是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可以取食各种物质,人的食物、人和禽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厨余和其他垃圾以及植物的液汁等等,都可以供它取食。有的种类偏嗜植物性物质,有的则偏嗜荤腥。从成蝇需要的营养成分来看,雌性家蝇若仅喂水和糖或其它能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虽然可以活得很好,但卵巢不能正常发育,也就不能正常产卵;只有喂以鸡蛋或其它蛋白质或16种氨基酸,卵巢方能正常发育,用蜂王浆喂雌性家蝇,能促进卵巢充分发育,产卵前期缩短,产卵量增加。家蝇的取食行为非常有趣。它饱食之后,间隔很短时间(几分钟),即可排粪。由于它吐泄、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它频繁取食,因而它在人们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拉,给食物造成严重污染,这点在机械传播疾病上具有重要性。

98灭蝇措施:1.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2.垃圾日产日清,特种行业的垃圾须及时处理。3.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普及无害化厕所,粪池盖要密封。4.对未能及时彻底清除的滋生物,应用有机磷杀虫剂杀灭幼虫,夏秋季5~7天,冬春季10~12天处理一次。5.在有些必要的重点场所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杀灭苍蝇。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人工拍打以及使用粘蝇纸、灭蝇灯、毒蝇绳、捕蝇器等。

99灭  鼠一、鼠类的主要危害1、传播疾病----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并有咬人致死案例发生。鼠疫:是由鼠蚤带菌传播的。全世界与鼠疫有关的媒介保菌动物有200种以上。我国有10余种,如黄鼠、长爪沙鼠、褐家鼠、黄胸鼠等。

100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20多个省市发现,病死率高达5%~10%,90年代年均发病4.5万人。钩端螺旋体病:在南方稻田区流行比较严重,病死率也较高。每年洪水季节,湖南省洞庭湖区的害鼠带菌阳性率44%。

1012、经济损失----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全世界的农业因鼠害所遭受的损失相当于2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全世界生产的粮食中有20%是被老鼠吃掉的。价值170亿美元。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每年约有3000万公顷,鼠害损耗量可与进口粮食数量持平。林业----鼠害发生面积1989年79.5万公顷,近几年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每年危害损失已达3亿多元。(1996年数据)牧业----全国仅布氏田鼠发生面积就达1800万公顷。内蒙古典型草原过牧草场上,鼠密度每公顷达1500只以上。褐斑鼠每个洞口外贮草达几公斤之多。工业损失----进入配电室啮咬电缆,钻入变压器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经济损失巨大。国外统计,城市不明原因的火灾中有1/4是由于老鼠咬断电缆造成的。1997年,洪都拉斯一家医院因老鼠咬断电缆,造成靠医疗设备维持生命的14名病人突然死亡。

102二、鼠类的生态行为

103

104三、鼠类的活动能力

105

106四、鼠类的感觉

107

108五、常见鼠种及其生物学特点鼠类是啮齿动物。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危害最要重的鼠类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黄毛鼠、黑线姬鼠等。1、褐家鼠别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形态:体形粗大,体长120㎜-220㎜间,尾长显著短于体长,鳞环明显而外裸。耳壳短而厚,向前折不能遮住眼部。毛色:背毛褐色或棕灰色,背中央杂有较多的黑色长毛;腹部毛浅灰白色;尾毛短而稀疏,呈黄褐色。

1091、褐家鼠生态习性:多栖于居民区及附近的田野,尤其在阴沟、厨房、仓库、厕所、垃圾堆、农田、菜园、沟渠等环境。不善于攀爬,但善于游泳,因此可以利用阴沟、窨井、管道进入住房和高层建筑;性机警,不轻易盗食人们布放的诱饵或进入诱捕器。食性广泛,几乎所有的食物、饲料等都可偷食;在野外也有食肉性,如捕食蛙、昆虫和死鱼等。危害性: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地方性斑疹伤寒、蜱传回归热等多种传染病。对农业破坏性大,啃咬家具、建筑物和污染食品等而造成危害。

110

1112、黄胸鼠别名:黄腹鼠、长尾吊形态:体型中等,体长140㎜-180㎜间,与褐家鼠相比,体型纤细。口鼻尖长,耳大而薄,向前折可盖住眼部。尾细长,超过体长,鳞环较明显。毛色:背毛棕色,毛基部深灰,尖端部黄褐色,背中部杂有较多的黑色毛。腹毛褐黄色,前足背中央呈棕色,后足背面白色。

1122、黄胸鼠生态习性:善攀登,多栖于建筑物上层。屋顶、天花板、橼瓦间隙以及交通工具的列车、船舶是它的主要栖居场所。黄昏和黎明前活动频繁。食性广泛,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尤其是含有水份的食物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危害性: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地方性斑疹伤寒、蜱传回归热等多种传染病。对农业破坏性大,啃咬家具、建筑物和污染食品等而造成危害。

113

1143、小家鼠别名:鼷鼠、小鼠形态:体型小,体长一般在60㎜-90㎜间;尾长与体长相等或略短于体长。毛色:体背毛灰褐色至黑褐色,腹毛灰黄色。背腹毛色无明显界限;四足背毛褐色或肉牙色。

1153、小家鼠生态习性:为家、野两栖,室内主要栖于比较隐蔽的地方,如柜子、抽屉、仓库、杂物堆积处等;室外主要栖于田埂、草丛之间。危害性:该鼠种分布广泛、数量较多,不但危害农林植物,更危害人类健康,是携带致病性微生物种类最多的种群之一。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蜱传回归热、旋毛虫病、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

116

1174、黄毛鼠别名:罗赛鼠形态:体型中等,尾长等于或稍长于体长,耳不特别大,但很薄,具有细小的密毛;后足短小,长度一般不超过33㎜。毛色:背毛黄褐色或棕褐色,体侧毛色较淡;腹部毛灰白色,尖端部白色,背腹毛无明显界限;四足背部白色;尾近一色。

1184、黄毛鼠习性:多栖于近水而凉爽的地方,如田埂、土丘、河溪旁、乱石堆和杂草丛生处,多在河堤、坟地、山坡梯田、石缝中营巢。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尤其是水稻、麦子、甘薯、瓜果等为主要食物。危害性: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多种传染病。对农业危害很大,是农田害鼠的重点防治对象之一。

119

1205、黑线姬鼠别名:黑线鼠、田姬鼠形态:体型中等,体长一般在80㎜-100㎜间;尾长约为体长的80%;耳短,向前折不能达到眼部。毛色:体背毛棕褐色,中央部有明显的纵向黑色毛线一条;腹部毛基暗灰色,尖端白色。背腹毛色有明显界限;耳毛多而短,与体背毛同色;四足背毛白色;尾两色,背部暗棕色,腹部污白色;尾部鳞环较明显。

1215、黑线姬鼠生态习性:栖息地区广泛,主要是农田、荒地、山区、林区,还比较喜欢潮湿的地带。昼夜活动,但以夜间为甚,每日有两个活动高峰即在黎明前和黄昏后。春秋两级是繁殖高峰,每年繁殖3-5次,每胎5-7仔。寿命一般二年半,长的达3年。危害性:是农林主要害鼠之一,也是传染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媒介,还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蜱传斑疹伤寒等。

122

1236、臭鼩鼱别名:臭老鼠形态:体形细长,四肢纤弱。体长一般在100㎜以上,尾长约占体长60%。吻部尖长,突出于下颌的前方。髭(胡子)毛多,但不超过耳部。耳较圆、大,近乎裸露。尾基粗大,末端尖细。整个尾部除有短毛外,还具有细长毛。体侧中央有一明显的臭腺,臭腺处的毛细短而色淡,分泌物黄色粘液状,有奇臭。

1246、臭鼩鼱毛色:身体背部、腹部均为烟灰色,但背部较深;背部毛基部深灰色、端部棕灰色夹带部分黑色毛。腹部毛基部深灰色,端部浅灰色。体毛具有银灰色光泽。吻部和四足背部深褐色。习性:栖息在平原田野、江河边、海涂围垦区、沼泽地、灌丛草地以及城镇、村落室内等环境。尤其在泥地平屋、厨房水沟和阴暗潮湿处居多。以夜间活动为主。受惊或受袭击时释放具有臭味的分泌物以自卫。以昆虫及其幼虫、蚯蚓等为主要食源,也食小鼠、植物果实种子等,食量较大。危害性:可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恙虫病等传染病。

125

126六、鼠类主要防制措施㈠环境防治清除杂草,平整硬化地面,消除鼠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不乱丢杂物,垃圾应投放密闭的垃圾箱内,日产日清。做到外环境(公共绿地、河坡等环境)无鼠洞,室内无鼠迹(鼠洞、鼠咬痕、鼠粪等)。对于室内鼠类防治,防鼠措施应该重于化学防治。

127完善防鼠措施,常用的有:1、封闭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通往室内外的下水道、通风管道、线路等道口加设防鼠网,防鼠网用铁丝网或不锈钢网,网眼小于1.3×1.3cm,通向河流水线以上的下水管口,都要装单向阀门,防止鼠窜入;2、室内门窗的缝隙必须小于0.6cm,门下端要包铁皮,高度不低于30cm;室内仓库、储藏室、粮库、电梯房门的下段同样亦要包铁皮,高度同样不低于30cm;3、底层的窗户及排气管道应加铁丝网或不锈钢网,网眼小于1.3×1.3cm;

128完善防鼠措施,常用的有:4、墙壁完好无孔隙、洞穴,无杂乱堆积物;5、所有食品必须全部加盖或放入冰柜保存;6、库房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灭鼠器械,如鼠笼、鼠夹、粘鼠板等;7、房屋外墙的雨水落管内外都应有防鼠措施,管口装网罩,管下端外侧安装档鼠板,阻止其顺管外攀登。

129㈡物理防制捕鼠的器械很多,根据鼠类的习性和体形大小,应采取不同形式和大小的器械,常用的有鼠夹和鼠笼。其他物理捕鼠法有电子猫、粘鼠板等。

130㈢化学防制规范使用鼠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化学灭鼠严禁使用剧毒急性鼠药。目前,全国爱卫会推荐的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有溴敌隆和大隆。其特点:①效果好,只要组织工作做得好,投药覆盖率高,一疫达标的可能性很大。②收效快,投药后三到五天即可收到最高效果。③效率高,毒饵使用方便,费工少,适合大面积同时行动。④成本低,毒饵成本低,适用大面积使用。⑤药性慢,不易发生急性中毒,人畜误食后来得及送医院,加之有特效解毒剂,抢救容易成功。⑥不污染环境。⑦老鼠可反复摄食到中毒致死剂量,因慢性出血不知不觉毫无痛苦的死去不会引起鼠群惊慌,不会造成优化鼠群的现象。

131㈢化学防制规范使用鼠药。溴敌隆毒饵的浓度一般为0.005%,其毒饵的适口性好,家禽对溴敌隆较敏感,因此在饲养场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大隆毒饵的浓度一般为0.005%,灭鼠的效果也很好。以上两种灭鼠药常与各种谷物种子和瓜、果、蔬菜等配制。

132㈢化学防制完善灭鼠毒饵盒(站)管理制度。化学灭鼠时,室内采用毒饵盒、室外采用毒饵站进行投药。优点:将毒饵投放在毒饵盒(站)之中,可以防止其他动物取食,安全好;同时毒饵站可以防潮防雨,可以较长期保存毒饵。

133㈢化学防制完善灭鼠毒饵盒(站)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沿围墙墙角(鼠道)每10-20米建一个毒饵盒(站),鼠害严重地区每5-10米设立1个,并编上号,并保持一定数量的灭鼠药(腊丸4粒)。有专人负责,按“盗食多少,补充多少,吃光加倍”的原则,连续观察7天,每天检查1次,缺粒多少补多少,每月更换1次毒饵。住宅楼每幢楼房按2个单元设1个毒饵站、3个单元设2个毒饵站,类推。

134㈢化学防制建立灭鼠责任制。各地要按照规定渠道,集中统一采购灭鼠药品,建立鼠药购销台帐,投药结束后要将投药情况汇总上报市爱卫办。为了提高灭鼠效果,减少鼠类抗药性,对药品购买、分发,毒饵发放、投放等各个环节都要实行责任制,严格实行登记制度,保证投饵到位、灭鼠有效、使用安全。要坚决制止不按要求采购和使用鼠药的行为,对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35一、蟑螂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点蟑螂属于昆虫纲蜚蠊目。蟑螂有野栖和家栖两类。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是家栖类。世界上已知的蟑螂有3500多种,我国已发现有11科48属168种。当地主要蟑螂为: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等。常年有蟑螂的活动,4月份密度开始上升,6、7、8、9、10五个月为我市蟑螂密度相对高峰期,11月份开始下降进入越冬期。灭蟑

1361、美洲大蠊体型大,是室内最大的蟑螂,一般体长25-40mm,体色赤褐。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向后延伸成“小尾”,中线前方有一“T”形黄色条纹。若虫色泽一致,大龄若虫前胸背板出现条纹。卵鞘深褐色,平均长8.59mm,宽3.69mm,形似红豆。在室内,卵鞘一般由雌虫用分泌物将其粘附在墙角、厨房操作台下面、抽屉、农贸市场柜台下面等等。

1371、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室内、外都有分布,喜温湿环境,最适温度为26-30℃。食性很广,爱好腐败的有机物。常侵入家庭、饭店、旅馆、宾馆、杂货店、酿造厂和各类食品厂,喜栖息于厨房、下水道、地下室、水暖管道、地台板和墙壁隙缝等处,室外厕所、粪坑(池)、垃圾堆、阴沟、沙井。美洲大蠊是居民住宅、单位、下水道等的优势种群。

1382、黑胸大蠊黑胸大蠊又称凹缘大蠊、烟褐蟑螂。体长20-30mm,全身黑褐色,有油状光泽,翅发达,超出腹端。幼若虫中胸背板几乎全淡白色,第二腹节侧缘也为白色。大龄若虫体深暗黑色。卵鞘12-16mm,酷似肾形明显比美洲大蠊长。

1392、黑胸大蠊黑胸大蠊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全国性分布,主要栖息在酒楼、饭店、糕点厂、市场、粮油副食品店和家庭,常栖居碗、菜柜、抽屉、杂物堆、水池、灶台旁、墙壁缝隙等处。喜食香甜物品,如糕点、面包和饼干等。

1403、德国小蠊本种属室内蟑螂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2~14mm,棕褐色,翅发达,超过尾端,前胸背板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纹。若虫黑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淡色带纹。卵鞘为长肾形,平均长7.78±0.48mm,宽3.36±0.14mm。德国小蠊的最适温度28℃,相对湿度65~80%。

1413、德国小蠊德国小蠊主要侵害酒店、宾馆、饭店、食品加工厂、飞机、船舶、火车等,是该生境的优势种。通常德国小蠊成群隐蔽在潮湿和食料丰富的厨房、食品加工器械内、食品贮物间的缝隙、角落和支架转角处、。比较喜吃发酵甜食,在西餐厅、面包加工及销售场所种群密度特高。另外,该虫相对其它种类蟑螂不怕噪音、震动和强光,白天也能见到其活动,夜间活动高峰在23时。德国小蠊个体小,易在各类场所活动栖息,特别在厨房和杂物间的各种物品都可发现小蠊的活动,此特点对使用滞留喷洒杀灭德国小蠊造成很大困难。

142二、蟑螂的主要防制措施坚持以环境防治为主,化学、物理方法为辅的综合措施,做到防与灭相结合,突击灭杀与长期巩固相结合。

143㈠环境防制1、预防蟑螂侵入蟑螂主要通过建筑物的下水道和管线通道的主动扩散与物品携带的被动扩散两种途径侵入室内。蟑螂可能由于原来的栖息场所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食源缺乏、种群密度太高或外来杀虫剂的驱赶,通过建筑物的裂缝、管线通道、下水道口向周围建筑物扩散。所以,应注意建筑物裂缝、管线通道的堵塞,不留孔隙,下水道口用细眼不锈钢金属网密封。

1441、预防蟑螂侵入蟑螂最主要是通过物品的携带侵入室内。如通过食品的容器、包装箱和行李被携带侵入室内。有作者曾检查,面包生产厂的面包运输汽车发现,汽车及面包容器德国小蠊密度很高,它可从生产厂扩散到各销售网点。蟑螂被动扩散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卵鞘随旧家具、厨具迁入新环境、随水泥预制板迁入新建筑。因此,物品搬入室内之前清洗干净,预防蟑螂及其卵鞘侵入新环境。

1452、减少蟑螂生存食源,清除蟑螂的栖息场所室内卫生及整洁状况与蟑螂的侵害程度有密切关系,脏乱的环境为蟑螂提供广泛的食源和栖息场所,也影响药物杀灭蟑螂的效果。搞好室内外卫生,保持环境整洁。长期堆积的杂物要经常整理,保持整洁有序。定期清理碗柜、杂物柜、书柜等,及时清除蟑螂粪便、残骸,减少对蟑螂的吸引,因为蟑螂粪便等含有蟑螂的聚集信息素。

1462、减少蟑螂生存食源,清除蟑螂的栖息场所控制食源,水源。厨房和食品仓库应经常保持通风、干燥。灶台和桌面等处不留食物残渣、污物、地面、桌面等保持洁净。堵洞抹缝,墙壁、地板、门窗框的孔隙和缝隙都应用水泥或其它材料加以堵塞,清除蟑螂的栖息场所。

147㈡物理防制1、开水烫杀:蟑螂对热的抵抗力较差,热度达60℃以上时,数分种内即死亡,并可杀灭卵鞘中的卵。2、诱(粘)捕盒:使用自制或出售的诱捕盒或粘捕盒进行粘捕或诱捕蟑螂,晚间将粘(诱)捕盒放置在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次晨收集捕杀。3、根据蟑螂的季节消长,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防制,早春时节,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整理室内卫生,消除残留卵鞘,

148㈢化学防制1.主要防制方法⑴滞留喷洒⑵毒饵

149⑴滞留喷洒蟑螂是爬行类害虫,活动栖息场所相对集中,一般隐藏在缝隙、孔洞中,使用长效杀虫剂对这些场所进行重点滞留喷洒,使蟑螂出来活动时与药物接触中毒死亡。滞留喷洒特别适应于蟑螂密度很高,不被经常用水冲洗的表面。

150⑴滞留喷洒滞留喷洒方法有缝隙喷洒、点状喷洒、屏障喷洒和面状喷洒。对一个单位进行滞留喷洒时,先在门、窗及其它通道喷洒一圈约20cm的屏障带,使受刺激的蟑螂从这些出入口逃跑时也会接触到药物。喷药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对蟑螂栖息场所做缝隙喷洒、点状喷洒前,也应先对周围喷洒一圈屏障带,防止被驱赶出来的蟑螂未接触足够量药物逃跑。

151⑴滞留喷洒滞留喷洒需注意喷洒表面清洁度、喷洒表面酸碱度和喷洒表面的吸水性,一般应避免喷洒在很脏、油腻或强碱性的表面。对不同性质表面,使用杀虫剂的浓度应有所不同,因它们的吸水性不同,如玻璃、不锈钢、瓷砖板面吸水量约25~30ml/m2,木板板面(油漆)约35~45ml/m2,水泥石灰板面约100~200ml/m2。若使用喷洒水泥板面的低浓度药液喷洒在不锈钢表面,可能造成有效剂量太低,不能有效杀灭蟑螂。喷洒在不吸水表面时,可稍为提高药物浓度,很快喷洒一层药膜,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药物流动浪费。

152⑵毒饵毒饵防治蟑螂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它具有安全、高效、对环境污染少、方便的优点,特别是蟑螂抗药性问题与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显示毒饵防治抗药性蟑螂及环保的优点。

153⑵毒饵蟑螂毒饵由于药物及剂型的进步有突跃式的发展,使用范围也从原来主要适用家庭、商店、办公室等密度较低的场所,到现在已适用于食品加工业、饮食业等蟑螂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家庭、商店、办公室等场所。毒饵也特别适用于电脑、精密仪器、仪表等场所。毒饵的效果取决于其中诱饵成份的引诱力,可采用引诱力较强的炒面粉或炒玉米粉分别与红糖、香油、蜂蜜等混合作为诱饵。现在有应用人工合成的蟑螂聚集信息素做为引诱剂。

154㈢化学防制2.注意事项⑴在繁殖季节早期(4月或5月)突击化学防制,控制高峰季节的蟑密度。⑵将喷药时间尽量控制在黄昏后、晚间进行,以提高杀灭效果。⑶喷药开始,应先在门、窗和其他通道口喷一圈药,这样蟑螂由这些出入口逃跑时也会沾上药物;然后由外向里,由上往下喷洒。同时在蟑螂经常爬行的墙面、橱柜和台案的表面以及背后等处必须作点状喷洒。

155㈢化学防制2.注意事项⑷缝隙喷洒是杀灭蟑螂的重点技术。不可对缝隙等蟑螂栖息场所直接喷射,以免害虫逃循,必须先在蟑螂栖息的裂缝洞穴和角落周围先喷一圈宽约20厘米的屏障药带,然后对这些栖息场所喷洒足量的杀虫剂。⑸蟑螂是爬行害虫,喷洒的重点应是经常活动的表面,以便他们爬过药面接触死亡,对确认害虫没有发现的地方,不必喷药。⑹喷药时必须关闭门窗和风扇1~2小时,严防药物随风流失和害虫逃窜。

156卫生杀虫剂一、卫生害虫综合防治宗旨从卫生害虫及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出发,根据标本兼治而以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和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和因时制宜地对卫生害虫种类,综合采用合理的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把防治的卫生害虫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并争取予以清除,以达到除害灭病或减少骚扰的目的。

157卫生杀虫剂是专门用来防治卫生害虫(蚊、蝇、蟑螂)的一类农药。它直接作用于人类居住环境,有的品种甚至长时间与人接触,是以人为保护对象的,因此卫生杀虫剂要求比农业和其它杀虫剂更高,卫生杀虫剂必须对人、畜安全,低毒、纯度高、杂质少。目前大多数杀虫剂都以触杀为主,间有少量胃毒作用,少数品种有熏蒸作用(如敌敌畏)。敌敌畏尽管使用30多年,某些昆虫对此产生较高抗性,对人畜毒性偏高,但由于其具有广谱、击倒迅速和较强熏蒸作用等特点,加之价格较低,所以仍广泛使用。残杀威为广谱性杀虫剂。主要对蚊、蟑螂有卓效,以触杀为主,兼胃毒和熏蒸作用。对昆虫击倒作用接近于敌敌畏,持效长。

158二、卫生杀虫剂的种类有机磷类:敌敌畏、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残杀威、巴沙等拟除虫菊酯类:丙烯菊酯系列、胺菊酯系  列、氯菊酯、氯氰菊酯系列、溴氰菊  酯等。有机氟类与有机杂环类:氟虫胺、氟虫睛、吡虫啉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灭幼脲等驱避剂:避蚊酯、避蚊胺等

159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主要特点: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大部分品种对水生生物有毒、对天敌选择性差、无内吸作用、对螨类药效不高等不足。其主要特点如下: (1)高效。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杀虫效力一般比常用杀虫剂高10~100倍,且速效性好,击倒力强。 (2)广谱。对农林、园艺、仓库、畜牧、卫生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低毒。对人畜毒性一般比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低,特别是因其用量少,使用较安全。 (4)低残留。对食品和环境污染轻。(5)大多数品种没有内吸作用和熏蒸作用,因此喷药要求均匀。

160使用天然除虫菊素时期几乎没有发生过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事例。人工合成的光敏型拟除虫菊酯只在室内防治卫生害虫使用,抗药性问题少,停用或轮用后抗药性即可下降。国内生产拟除虫菊酯的主要品种有:丙烯菊酯,富右旋丙烯菊酯,胺菊酯,氯菊酯,甲醚菊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该类杀虫剂有:顺式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醚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菊酯,右旋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等。农业部药检所推荐可用作卫生杀虫剂的拟除虫菊酯类有:胺菊酯,右旋胺菊酯,丙炔菊酯,丙稀菊酯,右旋丙稀菊酯,右旋反式丙稀菊酯,氯稀炔菊酯和乙氰菊酯等产品。

161四 常用剂型杀虫剂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加工成各种剂型或制剂才能使用。国外对杀虫剂的开发非常重视,开发的品种很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很大。

162剂型按其物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常用固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粒剂、微粒剂、毒饵、烟剂、蚊香等。常用半固态剂型有:糊剂、涂抹剂等。常用液态剂型有:乳剂、油剂、气雾剂等。

163㈠粉剂有较好的飘逸性,能很好地透入到缝隙、孔洞中,残效期长,但易潮解失效,也易飞扬在空气中,造成污染。常用粉剂:5%马拉硫磷、1%毒死蜱、0.09%溴氰菊酯等。

164㈡可湿性粉剂是国内比较常用剂型产品。国外产品:利来多,爱克宁、赛波凯。国内:高灭灵、灭害灵、百家静等。缺点是喷洒后于表面易留下斑点。

165㈢胶悬剂刺激性较小,喷洒后表面无斑点国外产品:12.5%拜虫杀、2.5%凯素灵胶悬剂、5%霹杀高;国内产品:10%除害净等。

166㈣乳油与乳剂用于杀灭室内卫生害虫的乳油也称为浓缩剂。乳油使用时加水稀释即成乳剂。配方:胺菊酯辛硫磷复方乳油;敌敌畏乳油;杀螟松与胺菊酯的复方乳油等。拜尔公司20%残杀威乳油也称拜力坦,专用于蟑螂防治。

167㈤喷射剂高效快速,并可根据各地蟑螂的抗性,自行配制含不同产品。酒精制剂和油剂由于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目前使用较少,水剂研制的较多。

168㈥气雾剂据统计,我国2002年气雾剂的总产量为1.8~1.85亿罐。效果好,使用方便,倍受消费者欢迎。气雾剂配方应:高效低毒;杀虫效果好;重视抗性治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安全。目前,用于杀蟑螂等爬虫的专用气雾剂,一般均以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苯氰菊酯等致死剂与相关击倒剂配制而成。

169㈦烟雾剂雾滴细密,扩散快速,分布均匀,穿透力好,适合空间、缝隙、孔洞的杀虫。国内灭蟑烟雾的产生有两种:制成成品通过燃烧产生烟雾;利用机械产生烟雾。喷烟时,室内应关闭门窗,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170㈧毒饵安全、方便、杀灭效率高,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成为灭蟑首选剂型。由于毒饵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因此各地生产的毒饵品种很多,但其主要成分多为乙酰甲胺磷和残杀威。发展趋势向着复合剂或兼有连锁杀灭效果的药剂或与生长调节剂(绝灭剂)复配的方向发展,如目前陆续得到开发利用的有氟虫胺、锐劲特、伏蚁腙、伊维菌素、吡虫啉等。

171㈨胶饵毒饵的一种类型,含有较多水分,对蟑螂取食具有引诱作用,并且可造成蟑螂的二次中毒,具有“连锁杀灭”作用。现使用的胶饵主要成分多为氟虫胺、伏蚁腙等。

172㈩缓释剂缓释剂使用剂量小,附着力强,不污染环境,具有缓释杀虫作用。灭蟑涂料使用方便,持效时间长。灭蟑药笔涂抹在蟑螂主要活动场所,使用方便,效果确实。膏剂用于灭蟑也是一种很好的剂型。

173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