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797301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11-08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进入课题。1.相信大家读过很多的历史故事,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我们看图猜故事名称,你能不能迅速地说出故事的名字呢?(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对比这两个故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再认识一个人物——王戎。2.学习生字“戎”学习戎的笔顺(横短横撇斜勾撇点),这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兵器的总称。
1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取”我们怎么理解呢?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知道,取的意思就是摘。4.再读课题。5.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读,读正确、流利,熟读成诵。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插图。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二.初读课题,读出节奏。1.借助拼音把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指名朗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指名读,学生评价。3.认识多音字折,通过借助插图、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折的意思,判断辙的字音zhé。4.教师范读,请学生进行评价。5.学生再次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三.借助注释,粗知大意。过渡:字音同学们都准确了,那这篇文言文讲了什么呢?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请同学们用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看看这篇文言文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22.交流“之”的意思。“之”在这篇文言文中出现了三次,他们的意思一样吗?之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在这篇文言文中指什么呢?3.交流每句话的意思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借助注释,我们知道了尝的意思是曾经。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了故事里面都有谁呀?(王戎诸小儿)②看到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假如你们就是诸小儿,看到这多子折枝的李子,你会怎么做?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请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竞走”的意思,并理解走在古文中就是跑的意思。学习生字竞,对比竞和竟的区别。面对多子折枝的李子,诸小儿和王戎的态度一样吗?③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比苦李。”理解人指的是其他小朋友。学习“补充”的学习方法。用上补充的方法会使表述更加清晰、完整。④取之,信然。信然:的确如此。4.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5.再读文言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表现。齐读文言文。四.讨论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31.你知道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了吗?2.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比苦李呢?(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学习成语“道边苦李”,讲的是道边的苦李子没有人摘取,用来形容被人遗弃的人或事物。3.你觉得王荣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五.讲故事1.这个故事真的是特别有趣,流传到现在,我们如何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2.小组内讲故事。3.学生上台讲故事。(提示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4.学生评价。六.练习背诵。七.课外拓展。1.你知道这个小故事出自哪里吗?《世说新语》2.《世说新语》里面还有许多生动的小故事,比如《曹冲称象》,这些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