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国学常识》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

ID:82774363

大小:736.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3-09-23

上传者:180****8072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1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2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3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4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5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6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7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8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9页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_第10页
资源描述: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文化·教育常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历史悠久,《孟子·尽心上》就曾记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从太学、国子监到四大书院、京师大学堂……教育为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为何被称为“华夏”自古以来,中国有过许多名称,如中华、中原、华夏等等。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呢?公元前2100年~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楚失华夏。”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因。汉字的发展历史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几个阶段。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汉字——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国学链接☆药渣里面发现的甲骨文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他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药店中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王懿荣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甲骨文之父”。商周时期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西周晚年出现了刻于石鼓上的大篆,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为石刻之祖。大篆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汉字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大篆的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东汉时期出现了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楷书,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赵孟頫)等。

2东汉末年产生了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到了宋朝,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宋体字”也因此产生。字体的发展和演变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每一种汉字字体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草书风驰电掣;宋体整齐规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周朝的主流文字——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金文中的代表作是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国学链接☆《毛公鼎》《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毛公鼎》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字体结构严整,遒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中国近代书法家)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如今,《毛公鼎》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何谓大篆、小篆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国学链接☆书同文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的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3帛书和简牍——古代特殊材料的书帛书是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又称“缯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就帛书的书法艺术而言,其排行大体整齐,间距基本相同,在力求规范整齐之中又现自然恣放之色。其字体扁平而稳定,均衡而对称,端正而严肃,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其笔法圆润流畅,直有波折,曲有挑势,于粗细变化之中显其秀美,在点画顿挫中展其清韵。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板写的叫“版牍”。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一枚简牍称为“简”,常写一行文字。字数较多的,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称之“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作“篇”。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学链接☆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馆内简牍藏品主要为1996年出土的14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和2003年发现的2万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隶书是谁发明的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小官,他因为性情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用小篆写公文很费时费事,于是想创造一种容易辨认又书写快速的新字体。程邈在狱中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字体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由于程邈原来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草率”到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草书汉代初期,人们在书写隶书时有时比较“草率”,逐渐就形成了“草书”。由于汉章帝喜好草书,因此“草书”最初被称为“章草”,是一种隶书草书。“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但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书写不变。后来楷书出现,草书又演变成“今草”,即楷书草书,“今草”写字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到唐朝时,草书逐渐演变成为“狂草”,是否能让人认清写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作品。唐代书法家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他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

4的雅称。有时候,他写的草书连自己都不认识。一次,张旭拿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他的侄子看到后,便问他写的是何字。张旭看了半天,搪塞他说:“你怎么不早问我呢,现在问,我都忘了写的是什么了。”宋体字不为人知的故事宋体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宋代时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由此就出现了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便于雕刻的宋体字。根据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为书宋和报宋。宋体字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应用如此广泛的宋体字到底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宋体字是由秦桧创造的。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但是,秦桧却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尤其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字”。唯一“活”着的古文字在信息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还有人在使用几千年前人类使用的古文字呢?有。我国的纳西族先民模仿人、兽、花、鸟和山川河流等形状创造的象形文字至今仍有人在使用,因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这种文字创始于何时至今无定论。纳西象形文字的成批产生,是唐宋时期。汉文化传入纳西族地区后,汉文字成为纳西族日常应用的文字。但长期以来,纳西象形文字由被称为“东巴”的纳西族巫师掌握并使用着,变化极少。东巴主持各种祭祀仪式时,都要吟诵用纳西象形文字记录的东巴经。这使得纳西象形文字没有如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古象形文、古巴比伦的契形文字等古文字一样,淹没在历史前进的潮流中。纳西族地区至今保留着约1.4万卷东巴经,翻开古老的东巴经,土黄色书写纸上的象形文字生动可鉴。这些文字均是用一头削尖的细竹子蘸墨或带有色彩的矿物粉末写成的。纳西语称纳西象形文字为“司究司鲁”,意为“留在石片木片上的记号”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不过,现在刻于木、石之上的纳西象形文字早已不复存在。迄今收集的纳西象形文字单字有2000多个,因兼有表音、表意和假借的成分,使人感到看东巴经书尤如看“天书”。这种文字被视为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

5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200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学链接☆蒙恬发明毛笔秦国大将蒙括带兵作战时,要定期写战况报告给秦王。为了提高写作效率,他萌生了造笔的念头。有一天,蒙括打了几只野兔子,看到滴血的兔尾,他心中一动:“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回到营房之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写起字来,可是兔毛不吸墨水,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一气之下,蒙恬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几天后,蒙恬走过山石坑时看到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他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湿的,毛色更白更柔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此就诞生了“毛笔”。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筛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它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六书”不是书“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象形象形是指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2.指事指事是指字含有抽象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3.形声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4.会意

6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解”字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字用“口”和“鸟”组成,指鸟的叫声。5.转注转注字就是“以部首为义”的字。转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同义词造宇,它不像“六书”的前四种是从事物形象的角度写词,而是直接从意义的角度。6.假借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加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被后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国学链接☆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目标2012年达到1000所孔子学院。战国时期的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被后世尊为“亚圣”。经孟子的发展,儒家学说更加完备。经过汉代思想家的改造和完善,儒家思想发展成汉代的经学。经学的代表人物,首推西汉著名的哲学家董仲舒。他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因政治之势占有了正统地位。唐代时,哲学家韩愈再倡儒学,推崇孔孟,力排佛、道,将孔孟学说发扬光大。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新的儒家文化重新恢复其正统地位,并雄踞中国思想论坛约700年的时间。宋代后,统治者将《四书》与《五经》奉为儒家正统经典。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只是推崇或注释理学的只言片语,不求发展和创造了。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绵2000多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道家思想:何为道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7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他们为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沿袭,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糅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儒家同等重要,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他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源泉。☆国学链接☆道教崇奉哪些神灵?道教崇奉的神灵繁多,地位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位:1.三清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2.四御四御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3.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或说其起源于中国古代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说其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其为尧、舜、禹。“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4.玉皇大帝在早期道教的《真灵位业图》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阶位却并不高。宋代,真宗皇帝称其远祖赵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书于赵宋,故特上玉皇大帝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后徽宗又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从而大大提高了玉皇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开来。纪律严明的墨家思想墨家是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是墨家之名的由来。《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家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墨者必须服从矩子的领导,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例如矩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执行“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家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墨家的“尚贤”思想,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墨家的“节俭”思想于今而言,更值得我们提倡。

8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法家思想:因法制而扬名法家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法家主要盛行于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而早期的法家学派人物亦来自这三国,如商鞅来自魏国、申不害来自韩国、慎到来自赵国。法家中有三个学派: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这些学派思想由韩国人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国学链接☆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韩非身为韩国公子,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但韩王始终都未采纳。后来,韩非受到秦王的赏识,但是同时也招来丞相李斯的嫉妒,受到李斯等人的陷害,被秦王关进监狱。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觐见。秦王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神奇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阴阳这一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由它而形成阴阳学说则是周朝以后的事,《易经》对阴阳进行了全面概括,形成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的概念最早是来自阳光的向背,物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阴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用阴阳广泛解释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所有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有阴阳互根、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互根,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特点,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阴阳对立,即是指自然的万物万象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诸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阴阳极(南北极);原子由“正”电子核和“负”电子核构成;建筑物有阴面,阳面,山南为阳,水南为阴等等。阴阳转化,即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彼进此退,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易经·系辞》曰:“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俗称“风水轮流转”即是阴阳转化运动产生的结果。☆国学链接☆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9中医认为人体所有结构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五脏来说,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如“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寒”、“阴虚则热”、“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病症,并且病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左右的世界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水木火土金五者,相近的依次生成:水生木,木生火……依此类推;五者间隔一个相克,如水克火,木克土,直至金克木……周而复始。这种生克关系是固定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五行与阴阳结合,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风水学,乃至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如:中医、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等学科的总原则。☆国学链接☆五行学说与中医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学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天人相应。另一层意思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汉儒董仲舒则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由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玄学”之称的由来,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10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是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士大夫重新寻找的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作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渐渐消隐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作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有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其中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发挥了程颢、程颐以来的“天理”思想,将之视为最高范畴,“理”的表现是“气”,“气”又派生出万物,这样,万物之中皆含有“理”。由于有了这样的万物生成观,因此,朱熹认为要认识世界,找回“天理”,就可从分析万物下手,识其“气”性,最终得其“理”,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朱熹将形而上的“理”标举为牢笼宇宙的万物之本,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与宇宙秩序间的完全沟通,为伦理秩序的存在和永恒不变找到了哲学依据。以此为基础,朱熹提出了道德修养为一切人生根本的命题,描绘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封建士大夫人生图景。☆国学链接☆周敦颐创作《爱莲说》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幼年丧父,8岁时随母投靠衡阳的舅父。周敦颐聪慧仁孝,深得舅父的喜爱,又酷爱白莲,舅父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后来,周敦颐作《爱莲说》即源于此。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不仅记载的时代早,品类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著名的有《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等。古代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收存古代神话的著作主要有《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等。其中《山海经》的收存量最多,也是最完整地保持我国古代神话原始面貌的一部书。

11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神话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早期生活和心理的钥匙。先秦散文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韩非子》、《孟子》等,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赋汉赋是中国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它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赋到西汉时,已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汉赋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原、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国学链接☆一曲“凤求凰”赢得美人心司马相如好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并且善弹琴,风流洒脱。一日,司马相如来到临邛找好友王吉。王吉向司马相如介绍了临邛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此女聪明伶俐、才貌双全。一日,卓王孙设宴,宴会上司马相如弹琴助兴,他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他知道那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后来,司马相如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仆人,通过仆人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求爱信后激动不已,一天晚上,卓文君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俩人连夜乘车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从文学发展史上看,两汉辞赋的繁兴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的韵文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西汉以来辞赋的发展,到东汉开始,初步把文学与一般学术区分开来。至魏晋则出现了对文学基本特征的探讨和认识,文学观念由此日益走向明晰化。

12南北朝民歌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俗。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唐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唐诗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后来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宋词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在风格上,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婉约、曲尽情态,是情景交融的抒情之作。豪放派的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都成为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国学链接☆苏东坡和美食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他也很有一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东坡肉”。东坡肉是怎么来的呢?

13苏东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时,在西湖上修建了一条长堤,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的功绩,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以后就把这种红烧肉称为“东坡肉”。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魏晋志怪小说中,《搜神记》是保存最多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搜神记》之后,优秀的志怪小说当数刘义庆的《幽明录》。较好的志怪小说,还有十六国时代王嘉的《拾遗记》,多述历代遗闻;旧题陶潜所作《搜神后记》,内容与《搜神记》相仿。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也以神怪为主,志怪小说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唐代传奇,首先是在志怪的基础上,加以繁衍扩展形成的。在整个文学史上,志怪小说始终没有消失。其中最有价值的代表作乃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至于六朝志怪中的故事,为后代小说、戏剧所吸收,加以创变,推陈出新,更是不胜枚举。什么是“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代表作品有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唐传奇的兴起宣告了中国古典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何为“话本”话本是宋代“说话”人的底本,也简称“话”。“说话”就是讲故事,类似现代的说书。话本的作者几乎都是无名氏,创作后又经不断补充润饰,多数经过了文人加工。话本的语言以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间亦穿插一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作品的主角多为手工业者、妇女、市井商人等,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宋元话本有各种不同的派别和名称。小说家的话本称作小说,都是短篇故事,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一般篇幅较长,讲的是历史故事,还有称作诗话的,但有的书并不标明体裁。话本的文字详略也有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种类型。话本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出的成就。因此,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4话本对后代的通俗文学和戏剧、曲艺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的白话小说主要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都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即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由于“讲史”很难一两次把一段历史兴亡争战故事讲完,“说话人”就分次连续讲述,每次“说话”前用题目向听众提示本次主要内容,这就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阅读章回体小说,经常可看到“话说”、“且说”和“各位看官”等字样,这就是章回体小说与“话本”之间承继关系的体现。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到明代中期,章回体小说更趋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清代,章回体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的创作达到了这种小说体的艺术高峰。元曲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曲,一方面是指诗歌新体“散曲”,一方面又指戏曲新体“北曲杂剧”。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都是兼工散曲和杂剧的作家。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有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这些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了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曲以其作品本身来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其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明清小说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明代小说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可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长篇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空前,风格流派多样,最重要的是它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在清代,小说在文学领域成为主流,其成就超过了传统诗文和其他文学样式。乐府双璧“乐府双璧”即《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5《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叙事长诗之一,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长达三百余字,写的是少女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奔赴疆场、屡立战功而又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女英雄形象。诗的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精妙工整的律句。句型或整或散、长短错落,排句的反复咏叹,比喻的新颖出奇,都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国学链接☆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这个人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年来有口皆碑。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花木兰其人吗?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曾记载,花木兰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军官,大姐名花木莲,弟名花雄,母亲姓袁。这不仅说明了花木兰确有其人,还记载了她的家庭。中国通俗作家苗培时先生为《沧波珠影》所写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华民族英雄花木兰在长达12年的战场上誓死杀敌、身经百战,多次立下战功,当她凯旋回来,汉文帝召见她,想留她在京城做官,而花木兰仅仅要求做个普通百姓,汉文帝允准了她的请求,成全了她的高尚志气。”从明清的史料、文章,到现在的史学家、作家的考察论证,可以充分证明花木兰确有其人,代父从军确有其事。《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篇名,因其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名。最早见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全诗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忠于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较高,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全诗语言朴素通畅,叙事中兼有浓厚抒情,描写上多用铺张排比,是当时五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品。这两首叙事长诗,以其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以及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成为我国诗歌宝库中一双放射奇光异彩的宝石,被称为“乐府双璧”。图书的由来图书,顾名思义,即指有图之书。有插图的书在古代早已有之,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珍本、抄本、孤本珍本: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

16抄本:也叫做写本,指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抄本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显得十分珍贵。孤本: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我国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国学链接☆《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书的几种版本影印本:覆在原书上影写而成的书本。用质薄而坚韧的纸张,蒙在所据底本上,照其点画行款,一笔不苟地描写,酷似原本,非常精细。套印本:几种颜色套印的书本。最早为朱墨两色套印,明代以后发展至三色、四色,乃至五色。百衲本:用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的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别本:同书的另一来源的本子,也称“异本”。节本:指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洁本:某些有参考价值的书刊需重印,但其中有些淫秽、荒诞的词句或章节,在重新审订时,将其删去后印行的版本。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是相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副本:同一书籍抄出的复本;同书同一来源的另一本子,亦称副本,是对正本而言。过去藏书家得一罕见图书,依样重写,也称作副本。古人写作的体例古人写作的体例,大致可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著作:古代称“作”,是专指创造性的文章而言的。前人没有阐发过或没有记载过的,第一次出现的文章或书籍,才算是“著作”。编述:古代称“述”,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文章,如同现在的“改编”。孔子的“述而不作”的话,就严格区分了这两种体例。抄纂:古人叫“论”,是指资料的汇编。“论”的本字应是“仑”,是排列、编纂成辑的意思。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17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分正史是官撰的。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蓝本“蓝本”原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明清时期,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分,以供校订改正之用,相当于现代出版印刷中的“校样”,定稿本再用墨印。《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国学链接☆《书林清话》《书林清话》的内容包括古代雕版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诸如刻书源流、版本名称、校勘掌故等等。由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1864~1927)编著。全书用笔记体裁撰写,问世以后,一直广泛流行。对于古籍整理者来说,《书林清话》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书。由于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因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的诗、赋、散文俱佳,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他们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瑀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创作优秀的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国学链接☆嵇康

18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国时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之一。他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他创作的《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此外,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他们“王杨卢骆”。王勃明确反对当时的“上官体”,主张“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在《诗镜总论》载:“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国学链接☆欧阳修快马追回两个“而”字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由此可见欧阳修治学之严谨。苏洵,字明允,号老泉,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的成就。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19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曾巩的兴趣主要在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国学链接☆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富有个性的关汉卿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一个超凡脱俗、个性十足的人物。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且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白朴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以《汉宫秋》最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红学”的由来很多人都知道“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一门学问。但是,“红学”一词最早从何而来呢?自清乾隆以后,社会上不少人热衷于研究“经学”,他们埋头钻研《易》、《诗》、《书》、《礼》、《春秋》等几部经书。当时有个叫朱子美(昌鼎)的人,他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但他却对经学不感兴趣,而喜欢看小说,特别是《红楼梦》,他更是爱不释手。有一次,他的朋友问他:“你怎么不研究‘经学’?”他说:“我也在研究‘经学’,只是少‘一画三曲’而已。”友人不解,问他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我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呀!”原来,“经”字在当时写作“經”,朱子美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自然便是“红学”了。此后,“红学”这个词就流传开来,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20太学——古代最高的教育机构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此后,太学中的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等的课程。及至唐初,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宋代时期,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6)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的办法来选取进士。唐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国学链接☆武则天对科举的贡献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而是看真才实学、政治才能。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士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也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正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开元时期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姚崇、张九龄等人都是在武则天时期培养和选拔上来的。宋代的科举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明代,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清代科举制度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多。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清末时期科举制终于消亡。科举四宴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宴会包括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前两者为文科宴,后两者为武科宴。鹿鸣宴: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所以取名鹿鸣宴。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

21琼林宴: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称为“琼林宴”。鹰扬宴: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会武宴: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比鹰扬宴更大。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它们合称“三元”。如果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国学链接☆哪些人曾经连中三元?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他们包括15位“文三元”: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还有两位“武三元”,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浙江人王名世。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的浙江人王玉璧,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有文武全才之誉。状元、榜眼、探花科举考试称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类似于今天高考的第一名。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古代有多少状元据史籍记载,唐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国学链接☆状元之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祐四年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的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

22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古代教师的称谓师长:老师与长者。《周记·地官》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用“师长”为教师的尊称。师傅:教师的通称。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即称太子师傅。师父:教师的尊称。《白虎通·封公侯》载:“人有三尊,君、父、师。”师父含有教师如父母之意。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沿称教习。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用作教师的尊称。经师:汉代指儒学学官,后指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王文宪集序》载:“经师人表,久资复实。”西席、西宾: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宾客至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祭酒:在古代是掌国学诸生训导政令之官,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校长。司业:协助祭酒管儒学训导方面工作,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副校长。博士:秦时官职,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章,汉代始称太学中的教师,唐宋时有专业学校,故而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之称。学生为何称“桃李”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友家里躲避。为了减轻朋友的生活负担,子质便开了一个学馆,教一些学生读书。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在子质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当地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就以“桃李”代指学生了。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23博士之称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这就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硕士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学士最早出于周代。《周礼·春官》载:“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史记·儒林传序》载:“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图书馆的由来藏书之举,起源甚早,大约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朝设“史”这一官吏,专门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汉代设立国家藏书馆,其中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刻书业日益发展,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南朝梁武帝时,仅文德殿藏书就有二万三千多卷。唐玄宗特设修书院,专掌抄校书籍,在长安抄写了五万一千多卷书。明清时代,国家藏书更是规模宏大。与此同时,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起来,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始建于嘉靖末年,原有藏书七万多卷。☆国学链接☆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为了保护藏书,范钦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天一阁的藏书量非常大,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天一阁之名,取意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藏书日益增多,对图书的整理、分类、汇编、辑佚等便应运而生。汉代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之一。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约在清代光绪年间,正式公文上出现“图书馆”这一名词则是在宣统元年(1909)。官学官学是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中央官学在汉朝正式创办。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逐渐走下坡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步衰败,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朝末年,完全被学堂和学校所代替。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中央官学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地方官学自汉代开始设立。两汉时期,平帝元始三年(3)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

24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时期,教育事业也空前发展,地方官学除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设有直辖于太医署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学”。宋代地方官学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开始设立,学者200人以上允许设置县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撤销限制,所有州县一律置学。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路、府、州、县四级均有相应的学校,只是并未普遍设立。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兴盛的时代。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既在全国各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最盛时全国合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地方官学基本沿袭明制。依地方区划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并于乡间置社学。各地均设专职学官。贡院的由来贡院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贡院最早始于唐朝。☆国学链接☆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又称南京贡院、建康贡院。位于江苏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东接桃叶渡,南抵秦淮河,西邻状元境,北对建康路,为古之“风水宝地”,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唐伯虎、郑板桥、文天祥、吴敬梓、袁枚、林则徐、施耐庵、方苞、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众多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历代太学、国子监都注重考试,但考试形式和方法不尽相同。汉初定岁试,后实行二岁一试。考试分口试、策试和设科射策。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更定课试之法,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以通经多寡授以不同的官职。这种注重课试、以试取士的做法,打破了世卿世禄、任人唯亲的制度,对于选拔封建贤德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唐代中央官学的旬试、岁试、毕业试;宋代太学的三舍试法;明清国子监一年积满八分为合格的积分试法。☆国学链接☆北京城内的国子监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北京“六大宫殿”之一。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国子监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为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方型殿宇。外圆内方,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能达辟雍四门。构成“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

25古代的专科学校古代教育,除建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系统外,还设立专科学校,培养各种掌握实用技能的专门人才。早在东汉时,就建立了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直到明、清,曾设立过律学、医学、武学、阴阳学、算学、书学、画学、玄学、音乐学校、工艺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私塾私塾,亦称书塾、学塾、塾馆等,是我国旧时私人办理的学校,一般开展初级教育。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的“私学”可算作是广义上私塾的开端。私塾老师多为古代科举的落第秀才或老童生。私塾的教材一般是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学生初学时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进一步则学习《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文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即可,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资格。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935年私塾被明令取缔。不过,近些年,随着国学的日益繁盛,现代私塾日渐兴起。例如,上海的“孟母堂”,教授孩子学习《易经》、《弟子规》、《三国演义》等。苏州的“淑女课堂”,又名“复兴私塾”,教授琴棋书画、诗词、对联鉴赏等课程。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清政府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京师同文馆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六艺

26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设立,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以射、御、书、数为辅的六艺教育。礼教是有关政治、宗教、法律、伦理道德、规范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在六艺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乐教主要是教授宗教祭祀方面的音乐舞蹈知识。射、御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包括道德情操、内心志向和射箭、驾车技艺的培养。书、数是有关读写算的知识教育。律学律学是古代学习法律的高等专科学校。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仿宋设学馆,招纳后进,置五经及律学博士各1人。这是律学成为专门学校的开始。隋文帝时虽设律学,但不像其他专科学校隶属国子寺,而属于大理寺管辖。唐代从武德初年始置律学,隶属国子监,中经高宗两次废置,于龙朔二年(662年)恢复后,改隶详刑寺。从此律学才得到稳定的发展。宋初依唐制置律学博士,掌授法律。神宗时锐意改革旧制。有鉴于当官的没学过法,典狱者未习过狱,所习非所学之积弊,因此十分重视培养有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的人才,于熙宁六年(1073)下诏在国子监设律学。置教授4人,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各处一斋。学生毕业后,经过新科明法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律学从梁武帝创立,直到宋末,其间虽几经兴废,仍然延续了700多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专科大学。算学算学是中国古代培养数学人才的专科大学。始建于隋文帝时期(589~604),是中国最早的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的专门学校,隶属国子寺,后停办。贞观二年(628)重建算学,二年后又废置,将其博士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再置算学,并改隶秘书局。设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八品以下子弟以及庶人通算学,年龄在14—19岁之间者皆可入学。学习期限9年。学生毕业后,可参加科举。唐代科举设算学科,其考试内容针对算学课程而定。北宋元丰七年(1084),刊“算经十书”于秘书省,供学生学习。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设置算学,隶太史局。较唐代规模大,教学内容与唐制无多大变化,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等为本科。☆国学链接☆古代优秀的数学著作古代许多优秀数学家撰写的数学著作,因年代久远,大都已经散失,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为数不多。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吾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缀术》十部数学著作有《算经十书》之称。这十部书是汉至唐1000多年间的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有的在世界数学史上久负盛名。画学画学是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创设,后归翰林院图画局。学生分士流与杂流,依三舍法补试。专习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并修《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书。读《说文》,则令书篆字,解音训;其他三书皆用问答法。考画以不仿前人,所画人、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及笔韵高简为工。

27宋代绘画艺术水平很高,至今在中外享有盛名。画学的兴建,对于宋朝绘画艺术的繁荣,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音乐学校唐代的音乐专科学校附设于太乐署,由乐师对乐人分批分程度进行教练,学习各类乐曲,都定有日程和要求,每年进行考课,评定优劣,然后累计成绩,决定升退。☆国学链接☆韶乐——中华第一乐章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孔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韶乐后,由衷赞叹曰:“不图为乐至于斯!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韶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等级最高、运用最久的雅乐,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典范和文化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然而经唐历宋,便再不见韶乐被使用或表演的记载,惜于近代为历史所湮没。工艺学校唐代的工艺专科学校附设于专管手工业制造的少府监,由技艺最高的巧手任师傅来教授学徒,各种技艺难易不一,训练期限也不同,制造的器物刻上工匠姓名,作为鉴定考核的根据。贵族学校东汉的四姓小侯学,唐朝的弘文馆、崇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宫学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都是属于贵族学校。学校明确规定只有某一类贵族子弟可以入学。☆国学链接☆李世民与弘文馆公元621年,长安宫城之西设置“文学馆”,招集天下名士,号称“十八学士”,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名流。李世民和他们“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李世民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荟萃人才,开拓文化。杏坛讲学“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树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种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28清代七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和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杭州的文澜阁为清代七大藏书阁,是珍藏《四库全书》的书库。七大藏书阁,皆以文为首,第二个字多从水旁,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希望藏书阁免遭火灾。目前,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澜阁尚存,而文源阁于1900年随着中外罕见的园林杰作——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之后,被付之一炬。文宗阁和文汇阁在19世纪中叶毁于大火。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区岳麓山下,四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为潭州太守朱洞创办。天禧二年(1018),宋真宗亲书“岳麓书院”四字,赐作匾额。南宋理学家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曾扩建书院规模,并亲自到此讲学,使其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中最有名的一所。保存至今的书院,系清康熙七年(1668)所重建,现为湖南大学所在地。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州石鼓山。宋至道三年(997)始建。宋仁宗景祯二年(1035),赐“石鼓书院”额。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都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今故址内还有明、清碑刻多处。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县城。最初为唐人戚同文讲学之地。宋祥符二年(1009),富人曹诚捐资在此建学,事传至京师,赐名为应天府书院。因商丘旧名睢阳,故又称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最初是唐代李渤、李涉兄弟读书之地。到南唐时,李后主赐地在此建学,称庐山国府。宋初始设置书院,朱熹亲临讲学。现为庐山游览名胜之一。☆国学链接☆“白鹿洞书院”名称的由来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傍山而建,唐贞元时期李渤隐居读书于此。李渤隐居时曾养一只白鹿,此鹿相当驯顺,能听从驱使,被山民视为神鹿,所以人们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环合,由山间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站在山麓,俯看似洞,故而称此地为白鹿洞。建在此地的书院因此被称为“白鹿洞书院”。第二章:华夏大地上的民族风情——民族·地理常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存的局面。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反映该民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值得我们品味,博大的地理常识更需要我们了解,“九州”到底指哪里?“楚河汉界”真的存在吗?华夏大地上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29“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的“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一般代指中国。“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的“民族”一词相互结合而成的。为什么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黄帝。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位于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炎黄二帝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国学链接☆黄帝的贡献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在政治方面的贡献: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在创作发明方面的贡献: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造宫室、銮殿、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等。制造舟楫、车、指南车。制造刀、枪、弓矢、弩、旗帜、号角、云梯等。中华民族的族徽“龙”的诞生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为何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族徽?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的形象明显带有龙的特征,史书上称之为“蛇首人身”、“头有犄角”。

30在大约6500年前,伏羲氏带领自己的部落定都宛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在这里,他作网罟、养牺牲、造甲历、画八卦、定姓氏、制嫁娶,奠基了中华远古文明,以其功绩和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的各个部落。当时的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所以,伏羲氏就取各个部落的图腾特征:鳄之头、龙之眼、鹿之角、鲸之须、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等组成了新的图腾。这个新的族徽到底叫什么名字?伏羲正在冥思苦想之时,天上电闪雷鸣,下起了一场大雨,闪电的景象很像伏羲新创制的族徽,接着传来轰隆隆的雷声,雷声使伏羲受到了启发。“隆隆”声就定为“龙”,这样“龙”就产生了。“中国”一词的由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载:“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中国”实算不得是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云:“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之所谓“中国”者,即指后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于“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后世中原之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这一带地区被四周分布的夷、翟、戎、蛮诸族及其所建国包围在中间,故称这一带地区及所建国家为“中国”。中国的别称我国历史悠久,外国对中国的称呼也常因此而异。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因此在这以后,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明史·真腊国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与此相关,外国也有把中国叫“唐家”的,华侨中谈到祖国也有叫“唐山”的。与此类似的情况是,称中国为“秦”、“汉”。晋代僧人法显在《佛国记》中提到西域称中国和尚为“秦地众僧”。现在伊朗的波斯语、印度的印地语、意大利语、英语对中国的称呼,通常都认为是从秦的发音转化而来。☆国学链接☆《佛国记》《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释法显行传》等,东晋法显撰,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书中不仅简要地记载了法显游历天竺的行进路线、住留时日及主要活动,而且真实地记叙了所经亚洲各国及我国新疆地区在公元五世纪初的历史状况,如里程、方位、山川、气候、人口、语言、风俗、物产、政治、宗教等,特别是佛教的寺庙、遗迹、僧尼数目、所习教说,以及众多的佛教传说。它是汉人从长安经西域至印度的陆路行程、从印度泛海至中国的海路航线的最早记录。汉代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外出。汉代以后,中国人常以“汉”来称呼自己的国家,外国也常称中国为汉。现在,外国一般还称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为“汉学家”。“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在西方也流传很广。现在俄语对中国的称呼即从契丹转音而来。此外,外国对中国的称呼还有很多,如支那、震旦、赛里斯等等。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其实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很早就以此称呼中国了。一般认为,“支那”是秦的转音。“震旦”,一种解释是“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通常的说法是“震”为“秦”的转音,“旦”乃“斯坦”的简称。

31“赛里斯”即“丝国”之意,古代外国已知道中国产丝。西方学者提到赛里斯时,多赞誉之词,如说“其人诚实,世界无比”,“举止温厚”,“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再如“物产丰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等等“支那”的原意“支那”本来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中国人自己一般不用。由于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人们便感到是一种蔑称。其实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译。china又译为瓷器,有人便以为是以瓷器(china)作为中国的代称。但据英文《韦氏大辞典》诠释,瓷器(china)一词来源于支那(china)。由此可见,在西方先有中国之名,后有瓷器之称。“支那”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古诗《摩诃婆罗》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给中国的一种尊称,包含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友好感情。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于中国腹心地区,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第三次:宋、辽、金、元时期,进行于边疆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第四次:明清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事例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清代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汉族是如何形成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民族就是汉族。汉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吸收了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在融合少数民族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体民族。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得到如此的发展与民族同化是分不开的。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原有的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各民族互相同化,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各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相比起来,前者是主流,这也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汉族的形成史上,曾经有过三次较大的民族融合。第一次是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为止,其结果是形成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经过了这一发展时期,到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5000万人口;第二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隋唐的发展,到唐朝时,汉族人口约有近一亿;宋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据记载,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已增至四亿多。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原地区三次民族大融合的同时,以汉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32☆国学链接☆汉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随着满清王朝进行武力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其改良。不过,现在民间出现了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1.由自然环境和居住地域而得名,如:黎族:因居住的地方为“黎母山”而得名。藏族:得名于地名乌斯藏。水族:因住在临水之地而得名。侗族:居住在湘、黔、桂边境,因史料中多称这些地区为“峒”或“溪洞”,久而久之。“峒”或“洞”演变成侗族的专称了。鄂温克族:“鄂温克”的意思是“生活在高山密林中的人”。2.来源于历史或民间传说,如:拉祜族:“拉”是“老虎”的意思,“祜”意为烤肉,合起来就是烤虎肉的意思。这和古代拉祜族善于猎虎并烘烤虎肉有关系。哈萨克族:“哈萨克”意为“白天鹅”。传说古代有一只白天鹅化为美丽的姑娘,和一位有赛马冠军称号的勇士结婚。从此哈萨克人繁衍生息,兴旺发达。3.源于早期部落经济、文化生活的某些特点,如:瑶族:居住在山中的瑶族人民向统治者服徭役而被称为“徭”(瑶)。鄂伦春族:“鄂伦春”意思是“驯鹿的人”,因居住在兴安岭过着狩猎生活而得名。羌族:“羌”字的意思是“牧羊的人”。锡伯族:“锡伯”是古代“鲜卑”一词的音转,其意为“带钩”,与锡伯族人民喜欢使用一种兽形带钩有关。土家族:“土家”是“本地人”的意思。☆国学链接☆土家族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起源于远古,盛行于明清。土家人祭祀仪式完毕,击大鼓,鸣大锣,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气势雄浑壮阔,动人心魄。4.和历史上的政治原因有关。如:维吾尔族:相传西部突厥的始祖乌古斯可汗因信仰不同,经常和他的兄弟发生矛盾。后来在兄弟和睦的团结会上,乌古斯可汗赐予和他联合的部族以“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的称号,以后相袭沿用,遂成族名。彝族:以黑色为贵,自称“尼苏”,意为黑人或黑族。白族:以白为喜,自称“白尼”,意为白人。

335.沿用某个部落的称谓,如:蒙古族:原是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的首领成吉思汗被推举为全蒙古的汗以后,所有部落统称蒙古人。苗族、塔吉克族、纳西族等民族的族名都有类似蒙古族名的来历。雪域高原上的民族——藏族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到了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清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处,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国学链接☆唐卡——藏族独特的绘画艺术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的作品。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质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今天的苗族是如何形成的苗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最频繁、迁徙范围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根据远古时期的历史传说,大约在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有三个大的部落集团首领:黄帝、炎帝和蚩尤。蚩尤为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九黎部落大约分布在今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黄河中游则为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两大部落集团的势力范围。后来黄帝与炎帝联合,在涿鹿之野展开大战,蚩尤战败被杀。之后,九黎部落一部分成为炎黄二帝的臣民,另一部分则向南迁徙到左洞庭右彭蠡的长江流域,形成“三苗”集团。禹时曾征战三苗,三苗从此不复存在,一部分与华夏融合,一部分被迫离开江淮平原地带,继续向西南山区迁徙,形成后来的南蛮。商周时期,苗族的先人包括在“荆蛮”这一称呼之中。后来楚人从荆蛮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强大的楚国。战国以后,楚人逐渐华夏化。而僻处山区的荆蛮则发展成为今天苗瑶等族的先民。宋代,“苗”作为现代苗族的族称正式出现。宋代苗族经过多次迁徙,已形成了几个比较集中的分布区,一是今湘西、黔东一带,即苗族最早的发祥地——五溪地区;一是今贵州遵义、务川、思南、印江及重庆酉阳、秀山一带。在今湘西一带的苗族,以地名被称为“溪州蛮”、“辰州蛮”等,这其中还包括有土家、仡佬、侗、瑶等民族的成份。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直接称呼这一地区的苗族为“苗”,并把苗族与瑶、僚、仡佬等民族区分开来。清代,苗族的分布范围已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34☆国学链接☆价值连城的苗族刺绣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十分美丽,技法丰富。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凝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瑶族的民族流转瑶族在秦汉以前,与苗族的渊源相近,均包括在先秦的“南蛮”、“荆蛮”,秦汉时的“武陵蛮”、“长沙蛮”、“盘瓠蛮”、“零陵蛮”、“桂阳蛮”等称呼之中。秦汉时期,苗瑶开始分化,“武陵蛮”主要向苗族一脉转化,“长沙蛮”、“零陵蛮”、“桂阳蛮”则主要向瑶族一脉发展。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莫徭”的名称。“莫徭”为今瑶族先人的一支,又称“夷蜑”。他们主要是秦汉时的长沙蛮、零陵蛮、武陵蛮演变而来,主要分布在湘江流域的长沙、衡阳、零陵等地,以及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江西一带。唐代莫徭主要分布在长沙、武陵(今湘西)、零陵、桂阳(今湖南郴州)、衡山(今湖南衡阳)、熙平(今广东连县)等郡,包括今湖南大部分地区及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一些地区。宋代,瑶族除被称为“莫徭”之外,还以所在地名被称为“梅山瑶”、“辰州瑶”、“武冈瑶”、“连州瑶”等。由于与其他民族杂居,这些“瑶”中还包括有苗、侗等族的先民在内。北宋时期,受宋王朝的政治压迫和军事镇压,瑶族人民再次大举南迁。桂阳一带的瑶人在庆历年间已有许多迁入广南东、西两路。元代,瑶族的分布比宋朝时又有扩大,黔中、黔南、云南均出现有“瑶人”的记载。时朝时,瑶族的分布已基本上与今天相同,分布在今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境内,其分布中心已由湖南转移到广东、广西。佤族的发展历史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内,部分散居在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佤族先民在唐宋时期被称为“望蛮”。古代“望”与“佤”同声,可以通用。唐代望蛮处于南诏政权的统治之下,其分布有两片。一片在永昌西北,即今云南腾冲县一带。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望蛮的“外喻部落”,他们有较发达的手工纺织业和牲畜饲养业,已初步步入文明社会。另一片在澜沧江以西,即今阿佤山区,他们被称为“望苴子蛮”。“望苴子”意为“佤族兵”,可能因南诏常从这里征兵而得名。史书所见的佤族兵装束和生活都很简朴,表明当时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明代,佤族先民又被其他民族称为“古刺”、“哈刺”、“哈杜”、“哈瓦”等。清代,佤族先民又有“戛喇”、“卡瓦”等称谓。“戛喇”即明代的“古刺”

35。明清时期,佤族内部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与汉、傣等族杂居的佤族,已学会锻铸铁器、冶制银器、种植水稻和使用耕牛,社会经济和文化比较进步。而居住在山区的佤族,则仍过着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比较原始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布朗族的“汉化”过程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等地。布朗族自称“布朗”、“邦”,部分自称“乌”、“翁拱”、“阿瓦”、“伊瓦”等。布朗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的“苞满”、唐代的“朴子蛮”。朴子蛮是今布朗和德昂族的先民。唐代的朴子蛮分布的地域相当广,今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各地都有分布,与其他民族呈杂居之势。朴子蛮由于部落众多且分布面广,各地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不过,总的来说朴子蛮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元明清时期,布朗族先民又被称为“蒲蛮”、“蒲人”等。其大部分仍在澜沧江以西,少部分分布在江东。江东蒲蛮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其上层首领归附中央王朝后,被任命为土官,成为本族本地的统治者。另外,在傣族土司统治之下的部分蒲蛮,也处于比较先进的社会发展状态。明代以后,由于大量汉人迁入西南地区,部分蒲蛮也开始了汉化的进程。他们学汉语、习汉字,男耕女织,到清代逐渐融入汉族之中。土著民族的进化——土家族的发展历史土家族是土著民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巴人。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巴方”的字眼,说明当时巴人已跟中原有了往来。周初,巴人在江汉地区建立起了巴子国,与楚、濮、庸等国为邻。约在春秋中晚期,受楚国在江汉地区扩张的影响,巴人开始离开江汉地区向西迁徙,并在今重庆市一带重新建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置巴郡,部分巴人开始融入到华复族中,但大部分仍继续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东汉时期,中央王朝曾两次征讨廪君蛮,并将其部分人口东迁到今鄂东一带的江夏郡,形成后来的“江夏蛮”。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部分廪君蛮人北迁汉水流域一带,他们与江夏蛮后裔一起活跃于江汉平原和淮河上游一带的广大地区,成为华中地区参与民族大融合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土家族地区普遍实行土司制度,土家族进入了土司统治的历史时期。这时期土家族的社会经济继续稳定发展,民族特点也仍在完整地延续着。但由于土家族地区紧邻汉文化发达地区,加上不断有汉人因种种原因而迁入土家族地区,土家族开始了其汉化的进程。高山族的变迁和发展有文字记载的高山族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称台湾为“夷洲”,称当地居民为“夷洲人”或“山夷”。根据沈莹《临海水土志》的记载,夷洲人以采集、狩猎业为主,生产工具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尚处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

36宋元时期,高山族先民被称为“留求人”或“毗舍耶人”。“留求”为隋代“流求”的同音异写,有时又写成“琉球”、“琉求”或“留仇”等。宋代以后,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12世纪初,南宋在澎湖建造军营。13世纪末,元朝曾派人到达台湾,并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明代,文献称台湾为“东番”,称台湾居民为“东番夷”。万历二十年(1592),明朝曾派兵戍守澎湖、台湾。清代文献称高山族为“番族”,并按汉化程度不同分为“生番”和“熟番”。“熟番”又称“平埔番”,即今天的平埔人,他们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回族又称“回回”,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初为西北民族“回纥”、“回鹘”的音转,渐渐地被泛化为西域各国的代称。蒙古国的官方文书或诏令中,始用以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其涵义与“穆斯林”大致相当。今天我们所说的回族即是以这些穆斯林后裔为主体的民族。回族的先祖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来到中国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他们往往集中住在称为“番坊”的居住区内,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同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番坊居民众多,史载唐末仅在广州一地就多达十余万。历史上来到中国的所谓“回回”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来到中国后又分散于全国各地,他们言语不通、习俗各异,但是对安拉的信仰使他们紧密相连。由于元朝的回回人多为商人、传教士和官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散居各地的回回人往往自成村落,以礼拜寺为中心,形成大量的回回村、回回营、回回屯。在城市中则逐步出现回回人居住的街区。在聚居区内,族属、国籍各不相同的回回人维持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逐渐消弭,文化上的同一性潜滋暗长,民族的凝聚力在不断地增强。元朝对回回人集中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职机构和官员,如“回回司天监”、“回回炮手军匠万户府”、“回回国子监”等,以协助各地官署处理回回人事务。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回回人已经形成了民族认同的观念,“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见面三分亲”等说法,反映了现代意义上的回族已经初步形成。回回人初到中国,各操母语,名字也是原来方言的音译,给相互之间的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民共处,他们的后裔逐渐学会了汉语,接受了儒家思想,喜爱汉族的诗词歌赋。汉语成了回族的通用语言,汉名取代了他们原来的名字。回族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他们在吸收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以自身发达的医学、天文学、数学、水利学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学链接☆回族的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开斋节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伊玛目宣讲教义。教法还规定在节日那天进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为:第一,拂晓即吃食物,以示开斋;第二,刷牙;第三,沐浴;第四,点香;第五,穿洁美服装;第六,会礼前交“菲土尔赛德盖”(开斋施舍);第七,低声诵念赞主词。

37朝鲜族的民族历史我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境外的朝鲜半岛迁入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人。他们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民族。朝鲜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两国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员往来频繁,有些朝鲜人很早就已定居在中国。但早期进入中国定居的朝鲜人一般都已融入汉族之中,对现代我国朝鲜族的形成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是明朝后期以后迁入我国境内的朝鲜人。明末时期部分朝鲜人迁入我国境内并成为今朝鲜族的先民。据文献记载,明末著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其高祖父就是从朝鲜迁入的,初来时即被授以铁岭卫指挥佥事。明末中央王朝与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对抗,朝鲜李氏王朝曾派兵助明王朝攻击努尔哈赤,战后有些朝鲜人留在了中国。此外,还有部分朝鲜人被女真贵族从朝鲜掠夺而来。总的来说,明末因种种原因入迁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已经不少,达数万人,他们被称为“土高丽”,但有些人后来可能融入汉族之中,只有部分人发展成现代的朝鲜族。清代中期以前,清王朝对满族发祥地的长白山一带封禁较严,加上朝鲜国内局势稳定,经济发展,迁入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人很少。但1869年,朝鲜北部发生大饥荒,大批朝鲜农民不顾禁令,扶老携幼渡过鸭绿江和图们江垦荒。第二年,鸭绿江北岸已出现了28个朝鲜族聚居乡。1881年,定居在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已达1万余人。1881年,清政府开放长白山地区,在吉林省设立垦荒局,在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招垦局,公开募民垦荒。此时朝鲜移民大量进入延吉地区垦殖。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后,许多反日的朝鲜人在失败后往往跨过鸭绿江和图们江进入中国境内,使我国的朝鲜族人口进一步增加。地图的起源与演变地图起源很早,传说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了地图。人类要在一个地方定居,开展生存活动,就要记录下这地方的山川、水泽、土地状况。出走远地就要辨别方向、熟识路途的山丘、沟壑、河流、湖泽、树木、道路,要出得去,回得来。没有文字就用符号、线段、极简易的图形描绘成示意地图。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决定在洛河流域建洛邑。《尚书》中《洛诰》就记述了有人就图兴建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和管理需要,出现了不同用途的地图。《周礼》中列举执掌不同用途的地图的部门二十余个。有的掌“版图”(户籍图)、有的掌“土地之图”、有的掌“金玉锡石之地图”、有的掌“天下图”(全国性区划图)、还有的掌“兆域之图”(墓葬地图)等。1977年河北平山县发现战国时中山王陵墓形式范围示意图。战国时期,军事地图更为普遍。《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分别附图9卷和4卷。《管子·地图篇》曾记载,凡统帅军队者,必事先详尽熟悉和掌握军事活动地区的地图。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三幅西汉初年地图。一幅为地形图,一幅为驻军图,另一幅为城邑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公元3世纪,中国已提出绘制平面地图的科学理论。西晋时山西闻喜人裴秀(223~271)主持绘制《禹贡地域图》,明确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

38唐以后,贾耽(730~805)师承裴秀,绘制了《海内华夷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图。保存在西安碑林宋代(1136)刻的《华夷图》、《禹迹图》和保存在苏州又修正了《华夷图》中失误的宋代石刻《地理图》,是人们能看到最早的石刻地图。元代朱思本总结唐宋前人经验,根据已有图籍,辅之实地调查,编成《舆地图》2卷。明代罗洪先将其改成分幅图,名为《广舆图》,是最早的地图集。清康熙间,政府主持,聘用西洋教士,对全国实地测量,绘制出《皇舆全图》。同治6年(1869),晚清杨守敬整理和编制了历代舆地图,用墨色标志古地名,朱色标志今地名,为后人研究地理沿革做出不朽贡献。同治2年(1863),胡林翼主纂、邹世治、顾圭斋运用计里画方古法和经纬度制图新法,编制成《大清一统舆图》,因涉外,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为应用最广泛的古代地图。由今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从1955年开始编纂,1975年内部试行,1982年公开发行。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共8册20个图组304幅图,收地名7万个,是最完整的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州: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名。如在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冀、兖、青、徐、扬、荆、预、梁、雍等九州,也是中国别称“九州”的来历。东汉共分13州;晋初又分19州;到了唐代,全国共有300多个州,都是行政区。郡:早在战国时期,各国就开始实行郡县制,秦朝时,天下划分为36郡,征服南粤后,增加到40郡。直到隋唐以前,历朝都设有郡。隋朝取消了郡,唐代则州郡迭改,宋代以后郡被彻底取消。行省:原是官署的名称。后来,行省正式称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简称为省。国:诸侯王的封域,泛指古代侯王的封地,也是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地位相当于郡。这和今天国家的国有很大区别。邑:泛指城市。但大城市通常称都,小城市称邑。邑有时也指县。县:两千多年来县一直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六国后,乃确立郡县制,县隶属于郡。汉代的县属于郡和国,以后各朝的县属于州或府。道:始行于唐,不过当时属于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后来逐渐实化为一级行政区域。镇:古代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镇,驻兵戍守,北魏时设镇之地有二:一类设于全不立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一类设于州、郡治所,即与州郡同设于一地,镇将绾军,由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多数由镇将兼刺史、太守之任。唐代,镇戍之权较前减弱。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卫防守之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除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镇以外,多数罢废。宋代以后,镇多指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税赋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成为一级行政区。元代也有路,为二级行政区,相当于宋代的州府。

39百越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它们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不同的名称,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