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

ID:82768978

大小:31.2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9-23

上传者:不努力梦想只是梦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1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2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3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4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5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6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7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8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9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_第10页
资源描述: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优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梅兰芳蓄须》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语文要素,这是针对一件事的。本单元则是围绕主要人物记叙多件事的故事文本。上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握多件事文本的主要内容,而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把在精读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自主实践之中,进一步提高其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是以上方法的巩固,同时也为下册“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的能力生长点在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方法,根据这一能力发展目标,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支架,引导学生以表格中的维度为抓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横看、竖看、整体看表格的方式,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看出课文表达的精妙之处,体会梅兰芳先生的爱国情怀。课后还有一篇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这是对方法的又一次巩固与训练,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在课上加以利用。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略读课文的篇幅一般较长,内容相对浅显,目的是扩大阅读量,训练阅读速度和能力,深化对精读课文涉及的人文主题的理解。但因教学时间的限制,所以对文本的感悟很难做到条分缕析,能力训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时必然要有所取舍。

1《梅兰芳蓄须》中描述的历史人物梅兰芳及其事件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造成了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人物事迹,感知人物形象,拉近学生和梅兰芳之间的距离,让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走进学生的心里。还原历史背景可以和“批注”阅读策略相结合,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处作标记,比如“梅兰芳”、“旦角”、“租界”、“香港沦陷”等,运用自主查阅资料、教师呈现资料等方式走进那段历史,了解梅兰芳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他做这一决定所承载的重要意义,从而感受梅兰芳先生的铮铮傲骨。二、学情分析1.生活层面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梅兰芳不只是京剧流派艺术的杰出代表,而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象征。作为中国京剧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梅兰芳一生的坎坷经历和艺术实践早已突破了个人生活的琐屑性而进入公共话语层面。但京剧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充斥市场的今天,学生几乎不会去接触。就本课来说,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对文本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感很模糊,不能很清晰地认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就是爱国的表现。2.预习单分析①在预习单中,本班有17名同学提出类似问题:为什么梅兰芳不愿意给日本人演戏?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抗日战争这一时代背景不了解,不能够清晰地认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生活的悲惨,因此不理解梅兰芳先生为何宁可放弃一切也不愿意为日本人演戏。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对故事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走进课堂,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②学生所查阅的资料比较广泛且繁杂,不能够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运用,部分资料对理解本篇课文助益不大。因此,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资料,如“抗日战争”、“沦陷”、“大东亚圣战”以及梅兰芳的突出成就等。希望学生能初步了解查阅资料、筛选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尝试提高学生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的能力,以便日后能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

2③学生在预习单中,对本课的认读字掌握情况较好。因此,在课上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适时纠正即可。3.能力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通过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精读课文,掌握了“通过抓主要人物所作的事情”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把“主要人物所作的多个事件连起来说”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在概括全文内容时,语言不够简练,教师应适时提供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1.运用“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借助表格,梳理关注主要事件,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阅读链接运用、巩固此方法。2.结合资料,通过默读、批注等方式,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发爱国热情。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互相了解,拉近距离。2.与学生分享梅兰芳的相关资料。a.旦角l正音,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旦角是戏剧中女性角色的统称,梅兰芳在表演时需要男扮女装,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把胡子——剃掉。b.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善于从书中提取信息)c.世界闻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3l拓展:朱小棣《闲读闲记》——《尘埃落定看梅郎》部分内容,了解梅兰芳的闻名程度。d.原名梅澜,为什么要取艺名为梅兰芳呢?(解决预习单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日本非要让梅兰芳演戏?)3.了解抗战背景“梅兰芳蓄须”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课文中有很多词语都打上了那个年代的烙印,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当时那个年代的了解。(解决预习单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梅兰芳这么喜欢演戏,为什么要拒绝日本人的邀请?)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一)揭示课题,缘题质疑1.揭示课题,理解“蓄须”,了解由题目初步感知主要内容的方法。2.质疑:梅兰芳作为一名男性,蓄须本是常理之中的事,为何在他身上却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关注课文第一自然段:“旦角”、“为了演出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因此,在绝大多数男性那里,蓄须并不奇怪,但对于饰演旦角的梅兰芳来说,蓄须就非比寻常了。(二)链接预习,解决字词问题出示重点词语,扫清阅读障碍。(预习单中学生提出问题最多的词语。)(三)阅读导语,明确学习任务读读课文的导语,画出我们这节课要做的事: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4一、搭建支架,把握主要内容(一)发布任务,激发兴趣采育二小戏曲社的小社员们正在筹备开展“讲述戏曲名家故事”的活动,其中,二年级的小社员听说咱们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正在学习《梅兰芳蓄须》一课,很想通过微信连线的方式,邀请你们把梅先生蓄须拒演的故事梗概讲给他们听,你们愿意吗?(二)共同制表,回顾方法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让大家通过一张表格来梳理课文内容的话,你们觉得这张表格里都会有哪些要素?会是什么样的?l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l把每件事都分别列出来。2.出示表格,说明理由。(三)借助表格,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l师提示:概括要精炼,用最简洁的语言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起因(日本人的行径)经过(梅兰芳的办法)结果(经历的危险和困难)1937年—1938年上海香港多次逼迫骚扰

5抗日战争胜利后,剃须登台。2.梳理表格,概括内容。出示要求:①请大家在组内分享信息,完善表格。②试着横向看表格中的信息,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③运用上一课“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起因(日本人的行径)经过(梅兰芳的办法)结果(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梅兰芳1937年—1938年上海香港纠缠藏身租界;深居简出不再登台虚度生命1941年上海多次逼迫骚扰蓄须明志卖房度日庆祝“大东亚圣战”必须登台打针装病险些丧命抗日战争胜利后,剃须登台。要求:先横向看表格,简单说每件事的主要内容;将关键信息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l出示评价表,学生依据评价表练习。如果学生语言不够简洁,师提示方法:

6讲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尝试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句:起因:梅兰芳做了那么多事,目的只有一个——拒绝给日本人演戏。第二句:经过:想了哪些办法,经历了哪些困难?第三句:结果: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是怎么做的。预设:在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他先是藏身租界、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后来面对日本人的多次逼迫,他蓄须明志,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他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出。2.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关注梅兰芳的三件事情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然后把每件事情串联起来就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必须掌握的一个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运用表格支架,引导学生以表格里的问题作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抓手,通过学生自学、互学、展学,筛选出重要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引导学生“横向看表格”结合前一课学到的“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进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关注事件,感受气节(一)梳理表格,提取信息提问:请大家竖着看表格,你能发现什么?预设:①日本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手段越来越多。②梅兰芳拒绝得一次比一次彻底。③梅兰芳面对的困难和危险越来越大。(二)发现联系,感受气节。1.刚才大家从表格里提到了三件关于梅兰芳的主要事件,这三件事情有什么联系?

7预设:这三件事情是相互关联的,先有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才会有梅兰芳的想办法拒绝,导致后面的结果,三件事情的原因、方法、问题和困难都在不断地升级、加剧。l拓展写法:我们在写人的文章中,也会有用几件事来描写人物的情况,这些事情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最好能够像这样,层层递进、跌宕起伏。2.梅兰芳先生在一次次拒演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哪一次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圈一圈那些深深打动你的关键词,可以简单做批注。预设:①第2自然段“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l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把艺术视为生命,但是他把民族气节、国家危亡看得比艺术还重要!②第4自然段“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梅兰芳生活已经十分窘迫,但是他仍然坚守民族气节。说明,在他心中,金钱无法与国家危亡相提并论。师顺势引导:梅兰芳会如何反问这些戏园老板呢?(链接语文园地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的训练)l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把民族气节、国家危亡看得比金钱重要!

8③第6自然段“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军医应该是很有经验的,梅兰芳的这一举动很有可能已经引起怀疑了,他这么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或许他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l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把民族气节、国家危亡看得比生命都重要!l出示地图,拓展“大东亚战争”资料,理解“圣战”不圣。④第8自然段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从当即可以看出他非常高兴,很热爱艺术、热爱祖国。顺势引导:联系抗日战争经历的时间,整整8年。视艺术如生命的梅兰芳先生,在这段时间里一定每天都是度日如年的,他终于盼来这胜利的一天。这一天,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这些人仅仅是因为他高超的表演艺术吗?更是因为他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也正是作者李大同写这篇文章的目的。2.升华情感:他不是国家领导人,也不是强大的军事家,作为一个京剧艺术家,他用自己的方式、竭尽自已的全部,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气节,这不正印证了我们本单元导语页中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只是梅兰芳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对他感兴趣,课后可以通过电影、书籍等资料,深入地了解这位京剧大师。【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竖着读表格,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提取更深层的信息,从而发现“三件事”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这正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地方,适时拓展写人记事文章的写法,并从中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9四、学以致用,链接阅读(10分钟)现在,请大家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继续读一读后面这一篇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1.自读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运用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l拓展:台湾“光复”: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年10月25日,中日双方在台湾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2.划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批注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的情感,并和大家交流。3.交流反馈。(1)反馈梳理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说说主要内容,巩固学法。(2)说说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简要说明理由,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预设:走近教室,教师在认真地教学生在认真地学“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几个大字,我在窗户外看着也被这节课吸引住了。教室里,师生大声、整齐、反复地读那句话,他们把我围了起来和我握手交流,我跟着他们一起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表扬了老师,还表扬了学生。小礼堂里,老师给我介绍了中国历代伟人画像,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地重复着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4.教师总结: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从古至今,有将士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还有

10《难忘的一课》中,台湾师生和我对祖国浓浓的爱!5.出示语文园地词语: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小结:中华民族已然崛起,生活在这个幸福年代的你们,又将为什么而读书?以何种方式报效祖国呢?课后,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阅读链接是课内阅读内容的扩充,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情感即可。我试图让学生从文章中的一些语言场景感受到人物的爱国情感,尤其是反复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人物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借助阅读链接中的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运用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将语文园地中的四字词语融入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感知人物气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