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PPT课件

粮食安全-PPT课件

ID:82760551

大小:100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11-07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1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2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3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4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5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6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7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8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9页
粮食安全-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粮食安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总体思路——两个核心问题耕地减少原因控制耕地流失、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地价的持续上涨给耕地带来压力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土地需求增加灾害损毁耕地以及土地质量不断退化人均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耕地产权不清和保护乏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存在缺陷国家出台有力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推进科技发展,培育高产作物

12006年9月14日由中央政府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造成耕地减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守住红线,关键又在哪里?

21粮食安全的定义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的定义,粮食安全指人类目前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并确定了17%-18%的库存消费比为最低粮食安全储备水平。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原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这一概念包括三项基本目标: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的稳定粮食供应,以及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通常意义上我国针对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如严格的耕地保护以及近年来的出口限制政策等等,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自给率。

32中国粮食问题的现状及趋势近年来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业增长缓慢。在市场经济导向下,大量农民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农民家庭收入日趋多元化,务农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在农资成本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种粮变为副业,成为农村辅助性的收入来源,农民不愿种粮已成普遍现象。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同时,粮食刚性需求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粮食供求状况逐渐由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向供求紧平衡、适当进口转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43我国的耕地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总量居世界第三,但人均耕地不足1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一多”是总量多;“三少”是人均土地少(尤其是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图12001-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耕地是民生之本,耕地问题绝不是小问题。在全球粮价持续高位运行,部分国家因粮荒引发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如何切实保护好耕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54耕地减少原因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补充耕地主要是开发、整理和复垦三项因素。但受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条件以及环境效应的影响,未来耕地补充的能力有限。从土地开发看,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不到5000万亩。从土地整理和复垦看,受资金、政策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规模有限。

6

74.2地价近几年的持续上涨近几年地价总体趋势的不断上涨。其中地价水平较高的华东区、中南区,而这些地区的耕地质量较其他地方更加优质,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不法分子非法占用耕地来谋取暴利,而且会导致补充耕地难度的加大。如此一来,如何守得住18亿亩的红线,如何守得住高质量的18亿亩的红线,值得深思。图2 2001-2009年全国重点城市平均地价增长率

84.3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对土地需求增加在工业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变化的规律是:在工业化的初期耕地功能转化和非农化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中期速度加快,在后期又开始缓慢。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迅速推进,要求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对其作出相应的配置,导致工业和非农产业对土地的需求非常旺盛,需求拉动耕地功能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数量随之减少。据有关报道,2007年我国GDP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11.7%,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33.3%,有2亿农民工跳出农业到非农产业就业,总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4.9%,人均GDP已经达到2056美元。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中期发展阶段,工业化需求拉动耕地功能转化以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耕地资源减少是必然的。

94.4灾害损毁耕地以及土地质量退化在导致耕地减少因素中,灾害损毁是指因水冲、沙压、山崩、泥石流、沟蚀、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而使得耕地不能耕种。而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认为因素的影像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行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土地沙漠化干旱次生盐渍化

104.5人均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经济发展中投资逐年递增,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致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消费用地需求旺盛,催化耕地减少。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类、蛋类以及奶制类等食物的需求量加大,这就不得不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致使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

114.6耕地产权不清和保护乏力我国的耕地95%以上属于集体所有,而作为集体所有权主体的集体,既有乡镇农民集体,又有村组农民集体,若具体到所有权权利的执行人时是极不明确和缺位的。产权界定不明晰,产权主体模糊或缺位的后果是耕地的保护乏力和利用监督失控,耕地功能转化和流失。同时,由于《土地管理法》又赋予了作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土地的权利,实际上就是等于只要是“公共利益”需要,集体的所有权可以剥夺,政府可以任意征收耕地。一旦政府确定征地,农民只能无条件服从和无权干涉。据有关专家对24个省(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各类开发区面积3.6k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3.15万km2的总和。

124.7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存在缺陷《土地管理法》规定,用地单位必须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只要切实执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可避免造成耕地净减少。然而占补政策的推行并不乐观。占补平衡中的“占一补一”的两个“一”怎样完全对等成为比较大的难题。“以次田补良田”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土地学会原副秘书长邵捷传曾对记者表示,很多地方政府习惯将城市周边比较平坦的耕地圈占为建设用地,同时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开辟新的耕地,以此做“占补平衡”。跨省耕地占补平衡,省内跨市等跨行政区的耕地占补平衡等做法在2008年之前也是屡见不鲜,直至国务院紧急叫停后才有所收敛。

13耕地减少的一些漫画

145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意义2007年,全球“粮食紧张”、“粮价高涨”、“粮食抗议游行”、“粮食海啸”等引发多个国家采取“闭关锁粮”的“多米诺骨牌”效应。20世纪末美国学者布朗曾发问“谁来养活中国?”给国人带来持久的反思。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将持续存在。粮食能否自给、是否安全的关键在于“粮食生产”是否跑得赢“人口增长”。而粮食安全除了方方面面因素外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我国是否具备生产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耕地资源。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加强耕地的保护,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其中水田面积保持在4.75亿亩左右。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稳步发展,国民的基本生活才有保障。所以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意义。

156控制耕地流失、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中国耕地正在逐年流失,土地资源也在退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粮食安全问题,为了确保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法:国家出台有力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推进科技发展,培育高产作物

166.1国家出台有力政策加强耕地保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耕地相关政策法规、条例、通知监督、奖惩监督、奖惩社会生态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农业补贴图3耕地保护框架

176.2加强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土地退化是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防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2)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治理。必须根据土地的特性、危害规律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治理方案和制定治理政策;(3)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的同时,必须抓住主导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点治理;(4)改造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在制定治理方案时,首先必须把治理区域的土地,作为生态系统整体来对待,同意考虑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以及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

186.3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刀耕火种逐步发展到现代文明的社会,土地开发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无一不是土地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循环往复逐渐前进的历史。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的整治工作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1)土地开发(2)土地复垦(3)土地整理(4)土地储备

196.4推进科技发展,培育高产作物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农口企业和涉农企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农业科研单位要广开思路,通过科研成果推广转化效益带来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利用信贷资金的形式和方式,兴办科技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要积极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科技合作与援助。从而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不断改善和提高中国农业科研工作水平。杂交水稻之父

207结束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粮则安,无粮则乱。”这是已被古今中外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而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最终取决于耕地资源的多少,也就是说,耕地资源是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资源,其重要性不容置疑,特别是对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其重要性更是再怎么强调都不过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强烈的的忧患意识,要始终将严格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严正的声音犹在耳旁——“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21参考文献及网站:[1]《农业现代化研究》第31卷第一期.2010.02[2]单艳红,杨林章,王建国.我国耕地损失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3]段永侯.我国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J].第四纪研究,1999[4]洛涛.国务院批准84个城市用地计划[N].经济参考报,2008[5]邱长生,刘定祥.中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之功能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6]李飞.还有多少土地可以被挥考报,200霍[N].经济参8[7]陈印军等.国际谷物供需形势及我国谷物发展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9[8]钟水映,李 魁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9]周传军世界粮食危机及中国粮食安全前锋农场[10]刘海波 陈奇琦关于加强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考(辽宁行政学院,辽宁沈阳110161[11]王秋冰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www.gov.cn[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www.mlr.gov.cn[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www.agri.gov.cn[15]百度网www.baidu.com

22谢谢观看欢迎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