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变与不变—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目录CONTENT01·经济02·思想03·文艺与科技04·世界与中国变与不变
11.农业发展新气象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思考:材料反映了农业发展有什么新变化?(1)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一、经济的变与不变(一)明清经济之变▲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2)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时间、原因、品种、影响)
2思考:结合材料分析番薯、玉米传入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粮食产量大大提高;(1分)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1分)人口迅速增长;(1分)土地开垦过度破坏环境。(1分)1.农业发展新气象一、经济的变与不变(一)明清经济之变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3【历史纵横】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思考:材料表明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原因。标志:开设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原因: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2.手工业领域的新变化一、经济的变与不变(一)明清经济之变
4思考1.回顾秦朝、西汉、宋朝、元朝在币制上的改革措施。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但也恰在此时,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思考2.结合材料分析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1)铜钱和纸币无法满足人口和经济增长;(2)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贸易顺差)。3.商业的新变化一、经济的变与不变(一)明清经济之变影响: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5晋商乔家大院徽商胡庆余堂思考3.明晰明清商帮的基本概念。按地域结成的商人群体3.商业的新变化一、经济的变与不变(一)明清经济之变
6(一)明清经济之变农业: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引入中国(玉米、甘薯);农业的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手工业:南方行业中出现开设手工工场的新经营手段(自由雇佣劳动)商业: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商帮形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变在农业品种,变在经营种类。变在经营方式。变在货币、商人、市场。(二)明清经济之不变不变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农业耕作方式没有发生革命性变革。《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璹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小结:
7二、文艺和科技的变与不变(一)明清文学艺术成就
8思考1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趋势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①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阶级: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诉求日趋强烈②政治: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加深,文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③思想:反传统的进步思想的传播思考2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杰出人物及著作雕版普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火器升级人工磁化,广泛应用于航海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补充:结合教材P68内容,掌握宋元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二)明清科技成就二、文艺和科技的变与不变宋朝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磁偏角的发现,比哥伦布足足早了400多年。《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岁,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宋朝堪称百科全书时代,大量文字作品被刊印,印刷术的升级使得南宋出版业空前繁荣,市场化运作使得宋人的读书量是前世不可比拟的。实用性先进性
10①造纸术8世纪传到阿拉伯后传欧洲②指南针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到阿拉伯后传欧洲③印刷术13世纪由波斯传到西方④火药12、13世纪传到阿拉伯后传欧洲【问题探究】四大发明外传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促进了欧洲向近代文明的转变(教材整理)①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②火药的使用,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哥伦布、麦哲伦)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条件。
11(二)明清科技成就著作作者《本草纲目》李时珍《农政全书》徐光启《天工开物》宋应星《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几何原本》欧几里得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1.明清科技之变价值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建立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模式。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是严密思维的范例。系统总结传统科技成就西方科技传入二、文艺和科技的变与不变
12(二)明清科技成就2.明清科技之不变材料二:一些士大夫将此图(《坤舆万国全图》)斥为“邪说惑众”,并且攻击说:“直欺以其目之所不能见,足之所不能至,无可按听耳,真所谓画工之画鬼魅也!”材料一: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①本土科技:对前人的总结,并无科技创新。②外来科技:对进步的外来科技成果持排斥态度。
13明清社会阶段特征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文艺:小说戏剧绘画等空前繁荣,出现反封建反正统思想的作品4、科技:传统科技集大成,外来科技未能落地生根。5、外交:华夷观下的朝贡外交乃至闭关锁国。6、思想: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占主导,出现反专制的民主色彩的思想。
14面临挑战三教并行儒学变迁应运而生百家争鸣春秋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魏晋南北朝宋明?隋唐表现东汉末,本土宗教道教兴起并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隋朝时,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十族之乡,百家之闾,必有浮图(佛教)为其粉黛。——(唐)舒元舆天下各州郡都有道教紫极宫,道教宫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687座。——《太平广记》三、思想的变与不变
15概念解读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学》道、佛儒(根本)(目的)一.背景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儒学自身日益僵化;宋朝的重文国策,文化氛围宽松;书院兴起,科举制发展,文人阶层扩大;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
16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邵雍开创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陆王心学发展二、过程
17(一)程朱理学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宇宙观(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核心思想)当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个贯通处。——《朱子语类》方法论:格物致知,即探究万事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人伦者,天理也。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理)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朱子文集》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理”就是人人要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遵守“三纲五常”。客观唯心主义
18材料一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朱熹《戊申封事》思考: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三理学的理欲之辨,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辨由道德修养性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积极:摒弃过度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消极: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缚被统治者的精神工具。地位: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9陆九渊说:“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二)陆王心学王阳明说:“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强调“知行合一”宇宙观(世界观):心即理,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理在心中。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致良知(内心的“自省”);知行合一程朱理学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德观:三纲五常方法论:格物致知哲学化思辨化陆王心学世界观: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德观:三纲五常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陆九渊说:“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说:“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强调“知行合一”宇宙观(世界观):心即理,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理在心中。方法论:致良知(内心的“自省”);知行合一
20二、思想的变与不变(一)明清思想之变时期人物言论观点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①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②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③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主已矣”。②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核心:“致良知”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明朝中期王阳明明朝后期李贽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本”主张“天下为己任”
21思考1.结合黄宗羲的思想分析明清思想新变化的原因。黄宗羲经济:政治:思想: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逐渐失去活力。思考2.明清新思想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吗?它与传统儒学有什么关系?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坚持儒家的民本思想,没有跳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学思想范畴。不是。程朱理学依然占统治地位,政府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22人物思想主张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等理论,形成陆王心学,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教条权威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批判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王夫之(一)明清思想之变(二)明清思想之不变①新思想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二、思想的变与不变变在提倡个性自由变在反对君主专制②官方思想:程朱理学(儒学)依然占统治地位,政府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23明清社会阶段特征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文艺:小说戏剧绘画等空前繁荣,出现反封建反正统思想的作品4、科技:传统科技集大成,外来科技未能落地生根。5、外交:华夷观下的朝贡外交乃至闭关锁国。6、思想: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占主导,出现反专制的民主色彩的思想。近代前夜
24四、世界与中国的变与不变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世界发生巨变……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专制体制高度强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海禁及闭关锁国中国以不变应万变……变局危局
2514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的明清两朝,正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巨变时期。在这个历史交锋的十字路口,天朝向右,世界向左!中国落后世界潮流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