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ID:8269281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5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1页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2页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3页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4页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特派员、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2016年4月10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58岁。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

2、迹。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

3、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2月9日、2月10日,人民日报在“时代先锋”专栏分上下篇推出李保国事迹报道。上篇以《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为题,讲述了李保国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让山沟沟里的农民有了“摇

4、钱树”,还让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的先进事迹。下篇以《太行山上新愚公》为题,从“技术扶贫拔穷根”“山区群众离不开的李老师”“他爱乡亲们,乡亲们更爱他”三方面刻画了李保国的新愚公形象。2月8日,新华社以《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托起山区群众小康梦》为题,介绍了李保国通过科学技术和辛勤耕耘,为山区群众开辟致富路。2月8日、2月9日,光明日报以《“把我变成农民”》和《“把农民变成‘我’”》为题刊发李保国科技扶贫纪实。2月9日,经济日报刊发了介绍李保国先进事迹的通讯《太行山上的“科技财神”》。  2月8日、2月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

5、纸摘要》节目中连续报道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先后播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大学教授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李保国:把更多的农民变成我》。2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李教授和他的苹果园》。2月16日、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又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李保国:行走在太行山区的博导》《李保国:34年让荒山变成致富山》。 2月15日、2月16日,农民日报刊发《把自己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专家》《用技术给农民打造“金饭碗”》。2月6日,中国教育报以《农民脱贫致富就是我最好的论文》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外,中央媒体还在新闻网站和“两微一端”及时转载、推送相

6、关报道。  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经中央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教育系统、农林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李保国先进个人事迹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

7、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总结:“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

8、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