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岸情深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两岸情深第6课隔海相望1
1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
2《生命20小时》是一部纪实性的集体创作。全书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多月前祖国内地、台湾、香港的骨肉同胞为拯救一位普通女青年陈霞的生命,在20小时内悉心关注和促成一起跨海骨髓捐赠、移植配对事件的动态历程。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李政道博士亲赴内地看望病者、亲自落实骨髓配型方案的慈爱之心,台湾花莲一郑姓青年志愿捐赠骨髓的仁爱之举,苏州大学附属医院为抢救患者精心治疗护理的挚爱之情,社会各界因挽救陈霞生命而涌动的骨髓捐赠的博爱之潮,在书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生命20小时3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4
42001年6月,22岁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净化仓里,静静地等待着来自海峡对岸的骨髓。陈霞所患的白血病,惟有通过骨髓移植,才能得到医治。骨髓配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兄弟姐妹中寻找,陈霞是独身女,没有这方面的配型对象;另一种,是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但配型相符的概率是几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幸运的是在海峡对岸,找打了这十几万分之一,随后骨髓移植顺利完成。陈霞隔着净化仓的玻璃对采访她的记者打电话说,她最想见的是台湾为她捐献骨髓的人,她只知道是位26岁的男士。据著名免疫血液学专家,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主任李政道介绍,他已经向大陆送过80多列骨髓,这些骨髓的移植成功率是全世界最高的,李政道说,虽然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向全世界的黄种人开放,但大陆的白血病患者更容易在“慈济”找到配型相符的供体,因为海峡两岸本就是同宗同祖,都是炎黄子孙。5
5为什么台湾同胞特别关注江苏姑娘陈霞的生命?因为台湾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台湾同胞也是中国人,人与人之间要帮助,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帮助是不分国界的。6
6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只有骨髓移植是治疗此病最科学和最先进的方法。不过在骨髓移植前要用大量的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如不及时移植,生命将会很快垂危。7
7一位台湾老兵的故事8
8那是1949年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正在家乡的地里忙活着干活,突然听见前面一阵骚乱,一看是国民党在抓壮丁。我还来不及躲藏,就被抓走了。那一年我才26岁,家里留下可怜的父母亲,以及怀孕8个月的妻子和4岁的儿子。我被送到停在青岛港的军船上,没几天船就出发开往台湾。那时的台湾是个什么都缺的孤岛,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人,最吃苦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几十年来,我在荒山上开过荒,在港口当过出苦力的装运工,过着十分动荡的生活。阅读9
9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强。有时我忍不住向大海那边张望,多么希望有一只船给我带来家乡的消息。1986年,我托朋友辗转香港往家里捎信儿。也就是那一年,我意外的收到家里的信儿。让我高兴的是,虽然近40年没有我的音信,可妻子还在等着我,一双儿女都已成家,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令我特别难过的是,父母早以过世。我省吃俭用,积攒回家的路费。1988年4月,我终于经香港活着回来了,回到我离别近40年的家,回到我魂牵梦绕的家。回到家里,与老伴女儿团聚在一起时,内疚·悲切·欣喜之情一下子涌上心头,我的眼泪再了忍不住了,一声声哽咽着象个孩子。阅读10
10一直到1995年,我才办好了回大陆定居的手续,再也不用离开了。这是我与老伴和女儿的真正的永不分离的骨肉团聚。可我和老伴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在去台湾的老兵中,我算是幸运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磨难,我们一家最终还能团聚。有多少老兵当年从大陆一去不归啊!要是祖国实现了统一,两岸的民众可以互相到各自生活的地方去看看,走走,像到自己的家一样,这才是一家人,这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作为一个台湾归来的老兵,我最盼望的就是这一天了。阅读11
11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温家宝12
12国殇与乡愁13
13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会见纽约华侨华人时曾说:”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这充满深情的话语令海内外炎黄子孙深受感动。那么“国殇”,“乡愁”是出自何处呢?“国殇”是出自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九歌》中的一首诗。有关专家解释说,“殇”是指未成年而死。屈原的《国殇》是讴歌为国牺牲的勇士。而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国殇”是指因内战造成国土的分裂,台湾久久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的伤痛。“乡愁”则是引自台湾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的著名诗作《乡愁》余光中生于南京,1949年达到台湾,70年代初子美国返台时,离开祖国大陆21年,看着故乡近在咫尺却不能返回,他一口气写下了《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以乡愁为主题的诗作。3首诗完成后立即得到台湾文艺界的青睐,校园歌手罗大佑等还将《乡愁四韵》谱成歌曲,被广为传唱。14
14两岸“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15
15新闻链接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台湾海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之后,历经30个春秋,终于在2008年底,两岸基本实现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2009年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的领导人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三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共识,标志着两岸“三通”已经全面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必将为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互利双赢,奠定坚实牢固的根基。这也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愈发光明。16
16给台湾爷爷的一封信17
17亲爱的爷爷:我离开台湾,来大陆读书,已有3个多月了。我真想您啊!记得9月份,我离开了学习5年的台中第七小学,跟着爸爸来到向往已久,但又人地生疏的浙江余姚,心里真有些茫茫然。我第一次来到余姚小学六(1)班时,我的脸发烫,心跳加快。班主任老师紧紧握住我的手,充满激情的说:“诸群飞同学,我们欢迎你!”“哗----------”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当老师要我向同学们讲几句话时,我低着头,好半天才说:“我…...我叫诸群飞,是台中来的。”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班长上台郑重地给我戴上了红领巾。我第一天上学,就享受到了大陆学生的这一荣誉,使我激动不已。下了课,同学们把我围住了,问长问短。短短的半天,我就融洽在六(1)班这个集体中了。18
18在大陆学习,我第一个碰到的困难就是学习简化字,这与台湾的繁体字差别可大了,我真不习惯,老是记不住。学校为了让我尽快地赶上其他同学,派老师每天晚上到我家来给我补课。记得那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和爸爸妈妈估计老师不会来了。突然,我借着闪电,透过雨帘,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老师吗?她进了门,顾不得擦干身上的雨水,就给我补起课来,当时我内心真是感激,当老师批完我默写的新词,看着作业本上八个大叉叉时,我真是惶恐不安,胆怯地望着老师。这时,老师亲切又严肃地望着我,说:“慢慢来,不要灰心。”接着,老师帮我一一指出了写错的原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只练了两遍就记住了。19
19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同学们常邀我去他们家做客。一个星期天,我来到了好朋友郑莹家,郑莹冲我神秘的一笑,从冰箱里拿出一碗东西,放在我面前,这些家伙个儿不大,圆溜溜的,紫色的外衣,周身长满了“刺”,“这是什么东西?”我好奇的问。郑莹自豪地对我说:“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杨梅。”我细细一品味,还甜里带酸,可口极了!于是我一个一个地吃起来,越吃,馋劲越足,竟把郑莹家的杨梅都”报销“了。20
20爷爷,短短的几个月,我感受到了大陆学校的温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情。我真希望一直留在大陆,我也希望您能早日到大陆跟我们团聚,您答应吗?急切地盼着您的回音!啊,糟了!我怎么可以随便把人家的东西都吃完呢?照着台湾人的规矩,我拿出30元钱交给郑莹,说:“真不好意思!”她坚决不要。郑莹的爸爸说:“吃几个杨梅算得了什么,海峡两岸的小朋友本来就是一家人嘛!”您的宝贝孙女群飞21
21假如台湾小朋友来拜访你们,你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你最想了解的又是什么?讨论一下22
22谢谢观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