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开封
1·开封的兴起与衰落·开封城市公共设施·开封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一、开封兴起(春秋-汉朝)仪邑是开封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名字,春秋时期,仪邑城是卫国的一座小城。战国时期的大梁就是在仪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国为了控制中原,把都城由山西安邑迁都至仪邑,名为“大梁”。之后的浚仪是由大梁发展起来的。春秋时期,开封境内还有另外一个城,即“启封城”,郑国国君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命郑邴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避其名字中的“启”字之讳,“以开代启”而改名为开封。
3河流,城市的血脉自开封建城以来,纵观其3000年的发展史,其数度兴盛、衰落都与一个“水”字脱不了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象开封一样屡遭水患,仍能一次次崛起,洪水带给了开封无穷的灾难,把无数的风流故事掩没于地下,却也给开封带来过无尽的辉煌和繁荣。战国到北宋是黄河有利于开封城市不断向上发展的时期。
41.黄河----战国魏大梁城的兴起当时的大梁离黄河比较远,黄河河道本身又比较稳定。灾少,其得以发展与繁荣。大梁开封作为城市,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大梁城。
5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河湖密布,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为避开强秦侵扰,更重要的是为了进取中原而谋取霸业,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城。
62.黄河----大型引黄水利工程(鸿沟运河)魏惠王自荥阳引黄河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再折,南入颖水,涡河。迁都不久,魏惠王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史上有名的鸿沟。鸿沟水系的开凿促使开封成为水上交通枢纽,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条鸿沟,导致了大梁城的第一次毁灭。
73.黄河----分支通济渠通济渠的疏浚使开封逐渐成为中原军事重镇和政、经、文中心秦灭魏,将大梁改置浚仪县,东魏天平元年(534)设梁州,以浚仪为州治,大梁城繁华不再。北周时,梁州改名汴州。隋炀帝开通济渠,使其与黄、淮沟通,汴州因“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扼漕运要冲,而逐步发展成为联系南北漕运的枢纽,成为资用富饶的水陆都会。借助水运之便开封又渐渐发展起来了。
8二、开封之建设(唐——五代)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城阻叛军数月。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91、恢复江淮漕运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
102、始建与修葺城墙开封城墙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时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自宋州来汴州,对南北朝时的汴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筑",这次重筑又被称之为“筑罗城”。主要是将汴州城的南壁往南扩充,把汴河围入城内。贞元十四年〔798〉董晋接任宣武军节度使后又增筑了两个水门,汴州城得以完备。这次重筑之规模是较大的,周回达20里155步,它奠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基础。
11五代(除后唐外)把汴州作为都城,开封城墙多有整修,力度最大的,还是后周柴荣对开封城的修筑。除增修外城外,对里城(指今日城墙)主要是将道路拓宽,里城与外城的主干道取直。
12三、开封之鼎盛(北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城北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号东京。北宋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此时的汴京城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开封的繁荣和地位到了巅峰。东京
13北宋东京城商业经济发展得益于漕运便利,水陆交通发达成就其国际大都会。“四水贯都”惠民水、汴河、五丈河、金水河。兵民皆赖四河漕粮为主,汴河作用最大。1、漕运便利
14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元边轴承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赵匡胤以兵变多的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并在宋神宗间重修外城,加筑了瓮城和敌楼。宋徽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以添筑官府和军营。2、扩城修垣
153、城市格局宋代,开封城墙作为东京城〔由里城、外城和皇城组成)之里城,又叫旧城、阙城,处在皇城外围,为东京城的第二道屏障,周长仍为唐李勉所筑时的20里155步.城门此时已达10个,角门子2个。其中南面三门:中曰朱雀、东曰保康、西曰新门〔崇明门〕;东面二门:南为丽景〔旧宋门〕、北为望春〔旧曹门〕;北面有三门:中为景龙(旧酸枣门〕、东为安远(旧封丘门〕、西为天波〔金水门〕;西面二门:南为宜秋〔旧郑门〕、北为阊阖(梁门〕等。
16北宋曾指定了四条大街作为御街,这四条御街的主要干线把全城街巷串连起来,纵横交错,整齐有序。它们是;第一条从皇宫正门向南,经州桥,通过内城朱雀门;第二条从州桥往西,经过里城的郑门;第三条,经州桥往东,经过里城的宋门;第四条,从相国寺前往东往北,经过里城之封丘门。4、主要街道布局
17我国古代建城、建都都讲究“中”字,正如《礼记》所云:中庸之道,不偏谓之中。中者,中间也。按《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来看,宫城居中,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大街直通,皇宫建在城的中间。这是我国古代城池规划与建设的标准,这其中没有一条斜街。总的来看,北宋东京城有这五条斜街。从旧曹门到新曹门之间有南斜街、北斜街、牛行街,这三条都是斜街,都向东北方向倾斜。在东京城的东南方向,从周桥到大同门之间也有一条斜方向的河,即是汴河东半段,在它的影响下又出现一条斜街,即是从周桥到旧宋门又到新宋门之间又是斜街。除此之外在拱宸门外有斜街,安远门有一条袄庙斜街。北宋东京街道形制
185、城市功能分区东京城内虽无明确的分区,但与政治统治相关的功能多集中在里城,而一般居住、手工业作坊、商业、仓库及皇家园林等多分布在外城。此时商品交易已不在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并出现各个行业相对集中地繁华商业地段。瓦市仓库区军营区
196、城市居住空间的改变自唐代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旧有的“市坊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至南宋临安城,这种“市坊制”已完全被更具活力的“坊巷制”所代替.将以往因袭井田制邑概念的传统聚居方式,改进为按街巷分地段的办法来组织城市聚居生活.
206、城市商业空间的改变旧“市坊制”解体,为遍布全城的新型商业网所代替.传统的集中市制改变成以全城为市场领域,行业街市为骨干,联系分布各居民坊巷的商业网点所组成的商业网.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如瓦子、茶楼、酒肆等也纳入商业网内.
21四、开封之衰落(金元明清、现代)金元明清及民国是黄河制约开封城市发展的时期。日月如梭,岁月留痕,随着宋帝国的衰落,作为都城的开封也迎来了她噩运的开始。
22黄河泛滥导致河流淤积,从此“四大漕运”开始落没。同时,开封周围湖泽消失,开封成为茫茫沙海。1、地上悬河的威胁
23开封之“城摞城”开封由于其水陆交通优势,漕运便利,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成为一代古都,但随后由于黄河边的地理位置饱受水患之苦,逐渐走向没落。如今,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所谓“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242、城墙的毁坏与重建金代末年,为抵抗蒙古军队,金人曾修葺城墙,特别是将里城加以扩建,主要是在南北两面向外扩展。这在考古钻探中得到证实:金代将里城向南推进了约300米左右;将里城向北推进了约700米左右,而修筑后的东西墙则利用宋内城东西墙加髙修筑而成。这次整修,确定了今日开封城墙的规模。金代城墙
25元代,至元二十七年修筑汴梁城。至正十七年,元将泰木花为防红巾军攻城,将汴梁城13座“城门只留五座,以通往来,余八门俱塞”。次年刘福通攻占汴梁城后作为首都,也未将已塞的城门打开。这就是北宋里城10余座城门至元末只剩5座的原因,这为明清时期修筑开封城墙时所继承。元代城门的减少
26明代洪武元年重筑开封府城’在金城基础上“始内外蝥以砖石”。此时全部包砌青砖的城墙,周长20里190步,髙3丈5尺,宽2丈1尺,池深1丈,阔5丈。城门五:东曰丽景,南曰南薰,西曰大梁,北曰安远,东北曰仁和。明代官兵为淹李自成起义军,竟掘黄河大堤,造成大水灌城,使得“开封旧城郭俱被泥沙围拥地下,垣形卑甚”,残破不堪。明代城墙
27清康熙元年,重修开封府城,在明城废墟上重建一座新城,“各门营建,一如旧制”,均沿袭明代模式。道光二十一年,黄河从城北张家湾决堤,开封城墙再次遭受黄河的浩劫。次年二月,重修开封城,历时一年半。重修后的开封城墙,周长22里70步,墙的髙厚都有所增加,城门升髙丈余。这就是今日之开封城墙。清代城墙
283、开封城内水布局民国时期1948年
29城区洼地积水成湖,由此形成了现在的包公湖、铁塔湖,杨家湖等。现代水域布局
304、城市主要街道布局唐宋以来,开封的城市格局基本没变,城门的位置和主要街道的分布与走向,始终是以北宋的御道为基础,尤其以南面街道为轴线的棋盘形式,建国后改建和新建的道路也始终保持着这些格局,甚至连现在的开封城“基本上还是北宋东京里城和明代开封城道路的格局”。
315、城市功能分区
32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纵观开封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其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自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
331、自然环境因素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外部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在开封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开封市内地势低平,而黄河内长期的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悬河的景观,这使得开封非常容易被淹没。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封饱受水患之苦,慢慢的逐渐走向没落。
342、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讲究礼教尊卑“,礼制尊,统于一”,体现在城市规划思想方面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规制的“匠人营国”制度.对古代东京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就是宫城居于全城核心、左祖右社、大型封建礼制建筑、中轴对称、官民不相参,体现了对种规制的尊崇,形成了尊卑有序的城市格局.中国古代帝王自称为天子,受天有大命,来统治人间。作为帝王之居的京师,则也刻意模拟天上星宿的“神灵世界”即所谓的象天设都。作为影响北宋东京布局的非理性因素,除了象天设都之外还有堪舆学说的影响.堪舆,民间又称作"风水"是影响我国古代城市选址与布局的一门古老学说.
353、政治因素作为北宋都城的东京,其显赫的政治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让开封有权利更有能力去支持城市发展。但随着北宋东京的衰败,以及开封城的屡次淹没,其政治地位大大不如北宋东京时期,因此也失去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开封被郑州夺走省会名号之后,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人群的迁出,轻工业的衰败都是开封失去省会地位之后的直接影响。
364、经济因素宋代东京由于处于水运交通的枢纽,且手工业和商业兴盛所以一度作为一个高密度的城市来发展,而现今开封,不仅失去省会的中心地位,或许由于目光不够长远使很多原有的支柱型轻工业工厂也都随着时间慢慢的没落。导致开封经济落后,也没有多余的力气来兴建开封。
37开封城市公共设施
38公共设施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笼统的讲就是在一个特定环境或空间里的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产品。有供单纯精神审美欣赏需求的景观设施,有供人们休息的休息设施,有照明和水景设施,有给人们指示作用的引导设施等等。一、公共设施设计的概念“公共设施”,这一词条其实产生于英国,英语为Street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类似的词条还有UrbanFurniture。在欧洲,称其为UrbanElement,直译为“城市元素”。在日本,被理解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或者“道的装置”,也称“街具”。在我国,可以理解为“公共设施”,也称为“城市环境设施”。
39THANKYOUSUCCESS2022/10/1940可编辑
40二、城市公共设施发展历史从历史上看,开封城市公共设施最早可追朔到新石器时代。古代开封的城市街道、排水系统、防御系统、风景名胜等都属于当时的公共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意义的城市兴起以后,公共设施变得更加普及,有了城市就有了建筑、广场、集市、码头,进而产生了社区、公园等公共环境空间及活动场所。
411、开封现代城市街道历史街道是城市特色、城市功能的具体体现,是城市风貌构成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历史延续的记忆和标志。开封城内的大小街道纵横交织,基本是东西和南北走向,构成了棋盘式的城市格局,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渊源。自民国以来,有的街道更换了名称,有的街道通过扩修改造已面目全非,如今开封历史上留存的街道尚有200余条,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体现了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特色。
42在我国《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我国早期营建都城时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对街道的宽度等都作了详细的描述:“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等等。
432、北宋东京城市排水系统北宋都城汴梁(现河南开封)有着发达的水系,四条穿城而过的河道连通三重城壕以及城内外的湖池。市内的排水系统,是在干道两侧用石条砌筑宽约1米的明渠,废水通过城墙下构筑的涵洞流向城壕。据记载,城内有排水沟二百余条,开封府安排专人巡逻,严禁居民倒垃圾入沟,以防堵塞。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琼林、玉津4个池沼,据记载池面十分广阔。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典范。
44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张君平等提出治理河渠的8条建议,被皇帝采纳,诏令颁行,其中有“民或于古河渠中修建堰碣,节水取鱼,渐至淀淤,水潦暴集,河流不通,则致深害,乞严禁之。”(《宋史·河渠志》)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840年)北宋都城东京城水系十分发达,包括3重城壕、4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以及城内外湖池。外城城壕称护龙河,宽80米,深418米,估算过水断面约372平方米,长约30公里,里城及宫城的城壕分别长12公里和514公里,3重城壕总蓄水容量达176516万立方米。4条穿城河道为汴、蔡、五丈和金水4河。根据文献记载估算,4条河道总长约30公里,蓄水总容量约为86163万立方米。宋东京城面积约50公里,由此可知河道密度约为1155公里,总蓄水容量约1852123万立方米。
453、北宋东京防御系统(1)城墙:开封城墙起源于战国,始建于唐,经北宋和金代作为东京城之里城,明代始包以青砖。历史上开封城墙饱受战火和水患,但仍基本保存了原有的规模和风貌。开封城墙被作为军事防御体系之一,也有防尘防沙作用。宫城、都城、外城在宋神宗时期得到重修,并加筑了瓮城和敌楼。(2)护城河:每道城墙外都有一条护城河。(3)除了构筑高大的墙体外,还营造了马面、敌楼、战棚等防御设施,且外围以羊马城.为加强处于防御薄弱环节的城门。(4)近代开封防御:防空洞和碉堡。1970—1971年,在开封城墙下构筑了37000平方米的人防工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为了防御中国人民的抗战,利用马面修筑了七处碉堡。
46外城城墙宫城城墙都城城墙护城河
47羊马城宋外城外应该筑有羊马城.羊马城是处于城墙与城壕之间的城墙.”这种墙不知起源于何时,但最迟在唐代已经存在。羊马城是为加强主城墙的防御能力而建,作为北宋东京外城之外的羊马城.平时即禁人往来,遭到攻城时更是阻击敌人的一道屏障.
48防空洞的分布使用功能:贮存功能防空洞商业功能防空洞居住功能防空洞旅游功能防空洞闲置的防空洞现代开封城墙的防御功能
494、娱乐设施开封古称大梁、汴梁、东京、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周、宋、金等七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再加上西汉时的梁国、后宋和明朝(今则以夏朝、大齐和后宋),又称十朝古都。著名景点有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翰园碑林、大相国寺、铁塔、金明池、延庆观、艮岳(皇家园林对市民开放,还有很多别的园林分布,郊外春游和秋游开始盛行)。
50艮岳(园林)政和七年(1117年)在皇城景隆门内,仿杭州凤凰山建万岁山,后依东北艮卦之位改称艮岳。金明池北宋东京
51现代开封的著名景点有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翰园碑林、大相国寺、铁塔、金明池、延庆观、艮岳(皇家园林对市民开放,还有很多别的园林分布,郊外春游和秋游开始盛行)。现代开封城娱乐设施
52龙亭延庆观大相国寺开封铁塔开封府
53经历历史变迁,唯有开封铁塔和繁塔依旧屹立在原地。开封铁塔繁塔
54三、开封城市公共设施现状
55主干道水域支路步行街次干道道路系统规划
56四、总结开封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随着新科技、新材料,新设计理念和环境问题等因素的发展,今后开封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趋于:(1)多元化和专业化(2)智能化(3)人性化(4)工业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5)艺术化与景观化
57开封面临的城市问题和解决方法
58区位
59开封:一则新闻引发的风波
60河南开封推千亿造城计划4年重造北宋汴京盛景开封市旧城拆迁指挥部承担着一项史无前例的使命:从今年开始,4年内要将老城区大约58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完毕。预计将涉及8万户居民,相当于开封老城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此大的工程,则是实现一项宏伟目标的前奏:将破旧的开封老城改造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以宋文化为主题的人文休闲旅游城市,并充满现代时尚气息。“到开封看看宋,到西安看看唐”,但是开封现状跟它的历史盛名并不相称。虽然历史上有9位皇帝在开封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开封还一度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但是其整体经济发展一直不好,在郑汴一体化战略出台之前,开封的经济状况还一度在河南“垫底”。开封是中国的一个老轻工业城市,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老工业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在开封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企业。第三产业在开封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了,旅游业成为一项有着最好前景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开封吸引了2800万人次游客前来旅游,虽然旅游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其引领效应还相对有限。而同期其邻居洛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了3780万人次。开封在旅游业发展与全国旅游强市还有很大的差距。
61开封市回应“千亿造城计划”:子虚乌有的事A“清城计划”实为网友提出的“倾城计划”在“4年重造北宋汴京”的新闻中,提到“早在2003年,(开封市)就有人提出‘清城计划’的创想,但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其关键原因正是‘差钱’”。结合文中所述“十几万市民将在未来4年内从老城区搬离”,有诸多评论指出开封市政府不应为“重造汴京”而实施“清城”,不顾及市民切身利益。“倾城计划”最初的设想是希望有一天开封城墙内的老城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宋装主题公园。目前,“倾城计划”民间团队每年都参加清明文化节期间的‘宋装大巡游活动’,平时也搞一些宋装视频、和宋装公益活动。志愿者现已有300余人,大多是一些喜欢研究、自制和身着宋装的年轻人。B“千亿重造汴京”?“不可在现实中重造”“北宋的汴京城怎么能在现实中重造?开封目前在做的是借助得天独厚的宋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产办主任高树田高树田说,目前开封在建的鼓楼复建项目就是文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不出钱,但给予优惠的政策。投资企业建成后可以使用若干年,之后收归政府。开封市老城区的改造建设都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的。对于开封这样一座享有盛名的古都,文物保护在城市规划制定时必须放在首要的地位,所以,目前的城市改造不但不会对文物保护造成不利影响,反而更会加强开封古城的整体保护。
62为何,开封人民怀念北宋东京?为何,开封政府如此热衷修旧复古?为何……先看,千年前的开封。
63盛世开封北宋东京因何而繁盛?
64北宋时期开封城市经济的繁荣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表现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据记载开封人口在太平洋年间(公元976—984年),仅只有18万户。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就增值23万6千户,到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就急增至26万户。如果每户平均以四至五人计算,则开封城市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
65第二,表现在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由于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生产就大大增加,商品买卖交换也就相应的发达起来,因而出现了开封城市商业的繁荣。第三,表现在漕运内的发达:由于开封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大批封建贵族,军队都集中于此,需要各地的物资供应,因此漕运特别的发达。
66再看:开封现存的问题1.人气2.经济3.交通开封2012
67人气开封市人口格局的变动:河南省会放弃开封,选择郑州从开封到郑州,省会迁移使得这座千年古城的人气急转直下。“开封元气大伤,像被抽了筋一样没有了精气神。”开封民间如此评价。当时,开封人口有36万,而同时期的洛阳、郑州分别只有7万、3万。省会搬迁,就有近7万人口迁至郑州。大批城市精英流出开封,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小生产者及其后代,他们成为开封城市人口的主体,担负着城市建设的重任。50多年来,开封人口结构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人口增长依靠自然繁衍进行,鲜有来自外地的移民。“这样的结构,就很容易使得开封人固有的小生产意识根深蒂固,在很少得到外界思想和观念的冲击下,这种意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耿明斋认为开封人观念落后跟其人口结构关系甚大。对一座城市而言,人气足才能精神旺,开封发展一度低迷。
68根据反映年龄构成的指标,按照一定的标准,可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基本类型(静态人口类型),依据此标准和开封市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见表3)可以看出,开封市0-14岁年龄段人口与总人口比重已进入老年型人口,其它年龄段人口比重均属于成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接近老年型。这说明开封市人口已开始呈现向老年型转移的趋势。
69建议显然,建国以来开封市人口质量日益提高。人口质量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如今的开封,省会地位早已不再,有必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发展教育文化及体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减少文盲和半文盲的数量。为巩固开封的人气,就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那些有能力的人,留下来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还应大力发展开封的特色文化,引进更多外来人口,丰富开封的人口结构,才能够多元化的去发展一座城市。
70经济----开封城区分布
71经济----文化古城开封是宋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七朝古都、宋都皇城、北方水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宋文化是开封的最大特色和城市品牌。新修编的《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市性质定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并首次提出了复合型城市的理念。
72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还没有摆脱政治中心功能依赖,开封在政治中心以外的功中,究竟该如何确定城市定位?开封究竟应该是个工业城市还是旅游城市?在开封,工业与文化,到底谁成就谁?有人主张开封复兴要打旅游牌,开封发展要“轻起来”。他们认为,1954年省会迁移,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带走了开封的发展动力,但是也让开封摆脱了省会城市功能的压力。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让它不堪重负;西安的科技优势,正在逐步吞噬其文化影响力;南京和郑州,分别以水路和铁路交通的特殊地位而繁荣,文化名城仅仅成为一种符号。恰恰是失去省会地位的开封幸运地从铲车和推土机的利爪下逃脱出来,保留着纯粹的文化遗产,这也让醒来的开封更容易遵循着城市的“文化禀赋”去发展。但是,有人主张开封复兴必须振兴工业。2002年,开封工业下滑到历史最低谷,工业总体亏损,总产值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第12位,财政收入排第16位。这一年,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140%。此后,开封决策层开始反思工业发展:开封的汴京烟、汴京啤酒、矛盾肥皂、铁塔火柴、劲牛冰箱,这些知名品牌为什么会成为明日黄花;双汇集团为什么黯然离开开封;2005、2006年,开封企业为什么连续两年落选河南百强——在反思中一个个问号被拉直,开封毅然选择了振兴工业之路。“开封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漠视工业,造成了工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指标甚至还达不到中期,开封有什么理由不发展工业呢?”原开封市委书记孙泉砀说。《决策》记者曾在开封市龙亭广场见到过一尊宋代石狮,石狮身在地上,但是石座却埋在地下。看来,这尊石狮就是开封地下与地上、历史与现实得以衔接的有力证据。开封经济
73建议宋代的东京兴盛与它的手工业和商业,而现今开封,从失去省会的中心地位,到失去了经济的支柱,开封市必须寻找自己发展的新道路。开封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不能丢掉了古城复兴的底气,虽然在现实中无法回复宋东京的恢弘气派,但不能丢掉一座古城的味道。开封需要利用郑汴一体化的动力,将自身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对老城区进行合理的改造,保留有价值的文化韵味,修复残败的记忆,尽力呈现宋代的风貌,让世界通过开封感受历史。而对其他城区进行开发,发展工业,手工业,商业,辅助旅游业的发展。
74城市规划---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发展目标加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郑州及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至2020年,实现市域内交通联系不超过45分钟到达,市区与郑州交通联系30--60分钟到达,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交通联系90分钟到达。2、区域交通发展战略(1)建设陇海、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打通东西方向的快速通道。(2)构建郑汴一体化快速交通体系,拉近与郑州机场、高铁客运站等国家交通枢纽设施之间距离。(3)增加旅游通道,打造中原古都城市群旅游线路。交通
75北宋东京开封府有汴、蔡(惠民)、金水、广济(五丈)四河,流贯城内,以通各地漕运,合称漕运四渠。一千年前,开封之所以成为为世界第一大都市,是得益于开封所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路交通,当时叫做河道漕运。随着黄河河道的变迁和运河的淤塞,水运优势已经完全丧失。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爆发,其中关系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速度的命脉就是在于交通。
76由开封市近期规划图可以看出,开封市东西交通比南北交通要发达。
77建议至今,开封的人们,不管是谁,北上南下都必须先向东西走。这个规划,没有改变开封市交通落后这种无奈。所以,规划实现时,开封的城市地位将继续下降。事物是发展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交通事业也是在迅速地发展着的。开封应该争取中国腹地下一个南北主干铁路的路过权。争取并推动黄河下游包括河道航运在内的河道改造,争取并推动开封向南的运河疏浚通航改造,争取正在迅猛增加的高速公路更多的通过开封。当前,开封最急需的,是将郑徐高铁开封客运站尽量往东建,否则,距离郑州太近,停靠车次就太少,向东也是为了以后能争取形成一个开封铁路枢纽站。长远来看,开封的城市发展方向应该往东,向西发展的结果,会促使开封城市地位下降。如果真与郑州融城了,开封就不再是一个独立城市,更谈不上什么复兴了。
78THANKYOUSUCCESS2022/10/1979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