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染发剂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染发剂主讲人:周涛吴江峰11.染发基本常识2.染发剂的定义3.染发剂的分类4.染发剂作用机理5.染发剂最新发展趋势2染发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头发里的各种色素,从而达到改变头发颜色的过程染发:1.染发基本常识3毛发的结构表皮层皮质层髓质层(皮质层决定头发的颜色)4自然发色的形成头发生长活动都产生在接近毛乳头的发根部位,在这里有着许多胚母细胞,其中有着一组负责生产自然色素体——麦拉宁(melanin)的胚母细胞,麦拉宁被传送到子细胞,而这些子细胞最终形成皮质层的一部分,所以头发长出时就有了自然颜色。麦拉宁又叫自然色素
2、体,它由两种自然色素粒子组成:1.黑褐色素粒子;2.黄红色素粒子。所有的自然发色都是由这两种自然色素粒子的多寡比率形成的。欧洲人的黄红色素粒子较多,黑褐色素粒子较少,而中国人则黑褐色素粒子较多。52.染发剂的定义定义:染发剂是指能够改变头发颜色的化妆品,可将头发染成色彩各异深浅不同的颜色的化妆品。Page63.染发剂的分类金属性染发剂:以金属原料进行染色,其染色主要沉积在发干的表面,色泽具有较暗淡的金属外观,使头发变脆,烫发的效果变低。这种染膏里含有大量的金属成份。对头发和人体都有极大的伤害。临时性性染发剂
3、:暂时性染发剂是一种只需要用香波洗涤一次就可除去在头发上着色的染发剂。由于这些染发剂的颗粒较大不能通过表皮进入发干,只是沉积在头发表面上,形成着色覆盖层。这样染剂与头发的相互作用不强,易被香波洗去。氧化永久性: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就是我们常用的染膏了。染膏含有护发成份,亚摩尼亚,人造色素等。需要与双氧奶调配才能染发。半永久性染发剂:一般是指能耐6—12次香波洗涤才褪色,半永久性染发剂涂于头发上,停留20—30分钟后,用水冲洗,即可使头发上色。由于不需使用双氧水不会损伤头发,所以近年来较为流行。4.染发剂作用机理
4、1)金属染发剂--有色沉淀现在的金属染发剂也主要是含有铅、铁、铜等金属的化合物染料。作用机理主要是:染发剂中的金属离子渗透到头发中,与头发蛋白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生成黑色硫化铅等,使头发被染黑。如传统金属染发剂: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gNO3+Na2S----Ag2S↓+2NaNO3Page92).临时染发剂--附着机理临时染发剂使用碱性染料(如偶氮类、蒽醌类、三苯甲烷等)。这些染料分子较大,只能附着于毛表皮的表面而不会渗入到头发内部,因此颜色一洗即掉Page103)半永久性染发剂--小分子化合物的渗
5、透该类染发剂只适用于浅色头发的染色,可以使淡褐色头发的色泽加深,并能使灰发和白发产生颜色。半永久染发剂一般使用对头发角质亲和性好的小分子染料(如硝基对苯二胺、氨基蒽醌及其衍生物、萘醌染料等),这些小分子染料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毛小皮,而后能进入到毛皮质中的粗纤维或原纤维中,因此颜色可持续一个月左右。该类染发剂-般含有0.5~2%准许可用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发时须用梳整水反复地将它涂在头发上。由于这种染发剂使用方便,而且如果染得不好也可改染别的颜色,故很受消费者的欢迎。Page11通常我们以苯、萘、蒽等芳环或
6、杂环为基本原料,经有机合成引入磺酸基、羟基、羟烷基、硝基、氨基等取代基而得到合成染料。这些反应中所生成的各种中间产物称为染料中间体,可分为苯系中间体、萘系中间体和蒽醌系中间体,而永久染发剂使用的是苯系中间体。永久染发剂染发时,将染料中间体与显色剂(即氧化剂)混合涂于头发上,让它们在头发内部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所需色泽。由于染发过程中借助于氧化剂来显色,因此永久染发剂也称为氧化型染发剂4).永久性染发剂--氧化机理Page12染料分子渗入头发毛皮质中以后,经显色剂氧化生成锁闭在头发内部的不溶性有色缩合物大分子
7、,使头发显示出颜色。有色缩合物固着在毛皮质内部,洗发时不会损落。Page13通常,将白色、灰白色头发染成黑色的染料中间体为对苯二胺类化合物,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硼酸钠或过氧化脲等,反应生成的亚胺类化合物与对苯二胺缩合为大分子。缩合产物为高度共轭体系,吸收可见光,因而具有颜色。在配方中添加少量的间苯二酚、邻苯二酚等增色剂,可使染色光亮、着色牢固。这种作用的原理是对苯二胺的氧化产物亚胺与增色剂发生另一缩合反应,生成带有羟基的缩合物,也产生可见区强吸收,使颜色加深。Page14不同的染料中间体生成不同的氧化产物
8、及缩合物,从而使头发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染发用染料中间体的显色情况如表1所示:Page151.染料基质的成分A部分:B部分:油酸35.00%乙二胺四乙酸钠0.15克分子聚乙烯生水山梨醇亚硫酸钠0.5单油酸酯10.00水33.3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3.5040克分子聚氧乙烯山梨醇C部分:羊毛脂1.75浓度28%氨水10.0卵磷脂1.75异丙醇2.5对苯二胺0.6对氨基苯酚0.14-硝基-1,2-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