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肾损害(〕

药物性肾损害(〕

ID:82671071

大小:364.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2-11-05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药物性肾损害(〕_第1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2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3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4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5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6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7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8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9页
药物性肾损害(〕_第10页
资源描述:

《药物性肾损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药物性肾损害.

1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近20年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逐渐增多药物所致急性肾衰占所有急性肾衰的1/4

2引起肾损害的药物相关的药物在200以上包括:ACEI,NAIDs,金,汞,青霉胺,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头孢霉素类等),抗病毒药,抗癌药等

3药物性肾损害的转归一般认为:急性,停药好转398病人中:259好转,93慢性,50死亡,死亡率达13%危险因素:老年,起病时ARF的严重程度,合并心、肝、肾疾病

4药物损害肾脏的部位肾小球,小管,间质,血管部分药物引起多部位损害,如:NSAIDs,CyA

5肾脏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的原因血流丰富:25%的心搏出量,0.4%体重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表面积很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面积很大肾脏耗氧量大肾髓质中对流浓缩系统的作用肾衰时药物半衰期延长

6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机理直接肾毒性免疫炎性反应梗阻性作为加重因素

7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作用药物通过各种机制作用于各个部位的肾脏细胞细胞膜上的磷脂:磷脂:膜通透性,Na+-K+ATP酶的正常功能

8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作用直接影响膜通透性增加膜磷脂酶的活性,抑制膜的正常重建磷脂分解产物、溶解的磷脂、自由脂肪酸均有膜裂解作用

9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作用氨基糖甙类:置换膜结合Ca2+,影响膜通透性和酶特性浆膜泵:Na+-K+ATP酶,Ca2+-ATP酶功能下降可损害细胞离子平衡

10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作用细胞内Ca2+:积聚,浆膜、线粒体、内质网和胞浆线粒体:Ca2+积聚,内膜通透性改变,电化学梯度改变,氧化、磷酸化下降,酶和核酸减少,线粒体功能下降引起细胞活性减低

11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作用内质网的氧化系统受损,产生反应代谢产物,如氧自由基,可形成过氧化铁,使磷脂过氧化毒性物质直接作用,抑制线粒体呼吸,溶酶体膜也参与药物的肾毒性:磷脂膜改变,溶媒体通透性改变,酶释放

12药物肾损害的免疫机制自身免疫:下调免疫系统,修饰淋巴细胞亚群识别系统抗原:肾结构抗原,基底膜的成分或外源性基因细胞免疫

13药物所致肾衰的类型功能性器质性

14药物所至功能性肾衰ACEI:脱水和低血容量时RAS系统是维持肾小球滤过的重要因素NSAIDs: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15药物所致器质性损害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病变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炎结石

16药物所致肾小球病变NSAIDs:急性肾衰和肾病综合征用要数月后发生,无肾外过敏的表现病理: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微小病变妇女,老人易感多数停药可好转

17药物所致肾小管病变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发生率:4-10%非少尿性急性肾衰与每日用量和治疗时间有关(不超10-12过天)

18药物所致间质性肾炎发生率:4-8%70余种药物(利福平)表现:肉眼血尿,发热,皮疹,血和尿中嗜酸细胞增加肾脏:增大,间质水肿,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细胞浸润10%不恢复

19药物所致肾血管炎青霉素,磺胺,安非他明小血管炎表现: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肾外表现:皮疹,局部坏死,腹痛胰腺,关节,肺累及病理:中小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20药物所致结石病磺胺N-乙酰代谢产物难以溶解促进结石产生

21药物所致肾损害的预防过敏体质无法预测,一旦出现,停药肾毒性可预防:水化,尿流增加排出细胞碎片,NaCl降低RAS系统,利尿,增加尿量,肾血流,小管重吸收钠减少,降低能量消耗,钙离子阻滞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