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

ID:82662830

大小:17.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9-22

上传者:gjxwyhcr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健全联防联控机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为进一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未成年人溺水责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根据**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不断健全完善“党政统筹、部门协作,各司其职、依法履责,防范为先、教育为主,强化演练、救援有力”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社会综合施治工作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支持未成年人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采取有效举措,着力解决未成年人安全素养不高、家庭监护人教育监护不到位,河流、水库、沟渠、池塘等水域在日常监管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存在的缺位、失位、不到位等问题,破解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社会监管难题,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二、监管职责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工作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原则,各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地、本部门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督促村(居)落实未成年人防溺水属地责任,对辖区内河道、沟渠、池塘等进行全面排查,在水域周边设置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有条件的安装配备视频监控和报警播音设备。指导村(居)成立村级防溺水巡逻救护队并建立巡逻制度、落实巡逻人员,及时劝导、制止在水域管理范围、工程区域及在建水利工程内游泳、戏水人员。针对学生因毕业或放假等脱离学校管理、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监管等薄弱环节,指导社区、村(居)建立未成年人安全监管责任制,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摸清底数,列出清单,责任到人,每天定时联系提醒和监督教育,提高监管针对性。教育部门: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全面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督促学校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各类学校在学期开学后,及时公开课程表并告知学生家长,通过集中讲座、案例警示、应急演练、专题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验式安全演练以及到安全教育基地、体验馆进行实景体验等方式,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真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在双休日、节假日放假期间,密切家校联系,分工每名教师明确数名联系对象,建立教师与监护人、家长与子女、相邻居住同学之间“三位一体”联系监督机制,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推送安全警示和提醒,家长每天16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安全情况,邻居同学之间及时提醒、及时向家长报告出行信息,确保每名学生都有一名监护人、一名教师、一名邻居同学进行监督,督促家长履行学生离校后的监护责任。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毕业季、高考结束后,由学生毕业、高考前所在学校负责落实家校联系,防止失控漏管,直至暑假结束。教育部门通过推门听课、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形式,督导检查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将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安全演练纳入义务教育群众满意度评价。公安部门:及时准确发布警情信息,做好溺水事故的先期处置,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域隐患排查,配合对溺水事故的救援和事故原因调查,配合相关部门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2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督导各类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矿山企业、国有林场等单位开展安全排查和隐患治理,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风险等级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对全市范围内具有水体景观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采坑及地面塌陷积水区进行重点排查治理,在水体景观区、采坑和地面塌陷积水区等水源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人员易达区设立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摆放救生圈、绳索、竹竿等应急救生物品。督促矿山企业、勘查单位按照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的有关规定,对矿区内山塘、工程坑洼、矿坑地面塌陷区积水区及时开展土地复垦、回填治理,及时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水利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施工单位对管理范围内的涉水安全警示标识和相关防护设施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排查市管水库、河道、灌区、拦河坝闸、施工河段等保持有深水的位置,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区域安全防护情况的检查,全面查找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对仍在运行使用的农田建设工程,督促产权单位及时设立安全标识、安装井盖等防护设施;对已废弃的工程,督促产权单位采取填埋、拆除等方式进行处理;对因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暂时无法使用的工程,督促产权单位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后封存。利用年度项目督导、项目验收和日常检查调研等时机,对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区域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同步检查,了解安全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督查常态化。应急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对接到的较大溺水事件信息,及时报送政府及相关领导同志,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救援请示时,及时调度相关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黄河河务部门:进一步明晰河道管理范围和责任,在靠近防洪工程水域的边界、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工地、河道采砂场所、黄河浮桥及道路两侧重点区域设立相关警示和提醒标志,加强安全巡护,严格按照黄委会河道巡查报告制度要求,开展河道巡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的相关工作。文化旅游部门:加强行业安全管理,特别加强A级旅游景区管理,在涉水A级景区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巡查管理工作。三、工作要求

3(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教育、公安、自然资源规划、水利、农业农村、应急、黄河河务等部门参与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和体育局,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市政府专项督查内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和动态信息,研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具体措施,形成防溺水工作长效机制。(二)深化宣传教育。各级宣传部门要督促指导各主流媒体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公益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相关专业优势力量,做好针对未成年人安全的公益宣传语、宣传图片、公益广告、宣传视频等材料的组织、制作与刊播工作。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村居要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活动室、健身广场等载体,通过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播放宣传警示通知等形式,告知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增强防溺水意识。(三)做好应急处置。各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救援处置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事故发生后,要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水域主管单位要在组织救援工作的同时,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信息发布、善后处理等工作。(四)严格责任追究。要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的督导检查,强化对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未成年人溺水死亡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