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精讲.讲义

李商隐精讲.讲义

ID:82637606

大小:2.13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23-09-23

上传者:L.M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1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2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3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4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5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6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7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8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9页
李商隐精讲.讲义_第10页
资源描述:

《李商隐精讲.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李商隐研读第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1第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2李商隐研究资料李義山詩集(上中下三卷)李義山詩集注(朱鶴齡注,上中下三卷,每卷各分上下,另有附錄舊唐書本傳、各家詩話評、義山詩譜)李義山文集箋注(清顧樹榖箋徐炯注,十卷)《玉谿生诗集箋注》[唐·李商隐著清·冯浩笺注]張采田《玉谿生年譜會箋》附:《玉豀生年谱会笺》平质;李义山诗辨正(上海古籍1983)李商隐诗歌接受史(唐诗研究系列,刘学楷著,安徽大学2004)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研究(王永宽、尚立仁主编,中州古籍2003)第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3李商隐的生平与思想李商隐的审美观李商隐的政治诗李商隐的爱情诗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李商隐诗歌的渊源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第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4李商隐的生平与思想艰难的童年时期(公元812年——827年)十年应举时期(公元828年——837年)以长安为中心的宦游时期(838年——846年)天涯漂泊的幕府生涯(公元847年——858年)第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5艰难的童年时期李商隐,字义山,别号玉溪生、樊南生。生于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卒于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出生于一个低级官僚家庭。曾祖李叔洪,曾任随州刺史。年仅29岁就去世。妻子卢氏艰难培养儿子(李商隐的祖父),“以经业得官”,“以疾早逝”。留下年幼的子女,由卢氏抚养。“忍昼夜哭之,抚视孤孙,家唯屡空”。《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状》第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6艰难的童年时期其父李嗣做过获嘉县令(今河南新乡),李商隐3岁,父亲罢官,改做江南一带地方幕僚。李商隐10岁,父亲去世,李商隐和姐姐弟弟一起告别江南,回到荥阳。十二岁到十七岁居住在东都洛阳。“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与裴氏姊书》第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7十年应举时期文宗太和二年,828年,16岁的李商隐开始应举,登进士第约在公元837年,(文宗开成二年)。令狐楚的知遇之恩“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崔戎二十二岁的李商隐进京赶考,落选,遇到了他的重表叔,博陵郡王的后代。《安平公侍》第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8十年应举时期文宗太和九年甘露之变公元835年,李商隐24岁左右,曾在河南济源的玉阳山、王屋山隐居学道。公元837年,李商隐在令狐綯的帮助下,考中进士。夏口(指高锴)主举人,时素重令狐(綯)贤明,一日见之于朝,揖曰“八郎之友,谁最善?”綯直进曰:“李商隐者。”三道而退,亦不为荐托之辞。故夏口与及第。《上令狐相公第五状》第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9以长安为中心的宦游时期837年,25岁李商隐中进士不久,跑到泾原(甘肃泾州)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不久,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漫成三章》828年(开成三年),李商隐应博学宏辞科,落选。开成四年,李商隐又应了吏部考试,并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第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10以长安为中心的宦游时期开成五年,文宗病危,李炎以皇太弟的身份即位,是为武宗。李德裕一派大大得势。公元840年,开成五年,参加外官内调冬选,没有成功。公元841年,参加吏部书判甑拔试入选,重入秘书省。这年冬天,李商隐母亲去世,服孝三年。公元844年春天,李商隐移家至永乐(山西芮城)。公元845年秋,李商隐服丧期满,回到秘书省。但这不久,武宗李炎病逝,皇太叔李忱即位,即为宣宗,他重用牛党。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11天涯漂泊的幕府生涯公元847年(宣宗大中元年),李党纷纷外放。李党郑亚出为桂州刺史。李商隐接受了他的征辟。明年赴辟下昭桂,东郊恸哭辞兄弟。《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李党进一步被排挤,郑亚被贬,李商隐北归。参加了大中二年的冬选,为周至尉。不久改为京兆尹参军,职典章奏。李德裕被贬崖州。刘蕡死于柳州贬所。李商隐表达了同情与悲愤。与杜牧的交往。公元850年(大中四年)参加徐州节度使卢弘正(止)幕府。然大中五年,卢去世。妻子王氏去世。国子监讲经。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12天涯漂泊的幕府生涯公元852年,柳仲郢以河南尹调任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李商隐被辟为节度使幕书记。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至于南国妖姬,藂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上河东公启》公元856年(大中十年),柳仲郢调赴京职还朝,李商隐返长安,被辟为盐铁推官。公元858年罢职,回郑州家居。为时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46岁。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13李商隐的审美观婉约的优美感和坚韧不移的风骨李商隐对悲剧性生涯的体验与探索美的理想火焰永远在寂寞中燃烧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14李商隐的审美观婉约的优美感和坚韧不移的风骨对京都的怀念杜甫: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秋兴》之七)李商隐: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怀古刘禹锡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李商隐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咏史》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15李商隐的审美观婉约的优美感和坚韧不移的风骨弱柳千条露,衰荷一向风。《登霍山驿楼》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钧天》红楼隔夜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16李商隐的审美观婉约的优美感和坚韧不移的风骨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安定城楼》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17李商隐的审美观李商隐对悲剧性生涯的体验与探索悲剧引发李商隐感伤和探索的,首先是美的消沉、幻灭,引起诗人“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一片》)的慨叹。悲剧引发李商隐感伤和探索的,是美的境界的迷茫和难以捉摸。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18李商隐的审美观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谒山》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19李商隐的审美观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夕阳楼》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槿花二首其一》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20李商隐的审美观美的理想火焰永远在寂寞中燃烧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21李商隐的政治诗牛李党之争牛李党争”中“牛”指的是牛党首领牛僧孺、李宗闵;“李”指的是李党首领李德裕。“牛李党争”缘起于一场科举考试。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牛僧孺、皇甫、李宗闵三人在答题中对时政大加批判,被考官杨於陵、韦贯之评为上第。这触怒了时为宰相的李吉甫,李吉甫是后来李党首领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就在宪宗面前陈诉,说翰林学士裴、王涯在审查考卷时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宪宗闻听,勃然大怒,将裴、王、杨、韦四人免职贬官,牛僧孺等三人也未获重用,被外放充当藩镇的幕僚。事后很多人为牛僧孺等鸣不平,指责李吉甫嫉贤妒能。于是宪宗于同年命李吉甫任淮南节度使,启用被贬职的裴度出任宰相。这样,两派在中央就都有了代表人物,出现了初步对立的局面,但这时还属于“牛李党争”的形成时期。在之后的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两党势力互有进退,一党在朝执政,就将另一党贬至朝外。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22李商隐的政治诗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人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士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两党争持日久,最后变为意气相攻。除去不同利害,已无明显的政见不同。如当时朝堂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23李商隐的政治诗李商隐无关于牛李党局李商隐政治诗的内容之一——唐王朝衰微鸟瞰图描绘李商隐政治诗的内容之二——对腐朽势力的揭露与抨击李商隐政治诗的内容之三——对国君的讽谏李商隐政治诗的内容之四——对理想人物的赞美、同情与悼念李商隐政治诗的内容之五——对生平政治抱负的抒情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24李商隐诗歌欣赏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宦游时期(838年-846年)幕府飘零时期(847年-858年)未编年诗作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25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五古·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26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27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柳枝五首有序柳枝,洛中里孃也。父饒好賈,風波死于湖上。其母不念他兒子,獨念柳枝。生十七年,塗裝綰髻,未嘗竟,已復起去,吹葉嚼蕊,調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居其旁,與其家接故往來者,聞十年尚相與,疑其醉眠夢物斷不娉。與從昆讓山,比柳枝居為近。他日春曾陰,讓山下馬柳枝南柳下,詠余燕臺詩,柳枝驚問:“誰人有此?誰人為是?”讓山謂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斷長帶,結讓山為贈叔乞詩。明日,余比馬出其巷,柳枝丫環畢妝,抱立扇下,風鄣一袖,指曰:“若叔是?後三日,鄰當去濺裙水上,以博山香待,與郎俱過。”余諾之。會所友偕當詣京師者,戯盜余臥裝以先,不果留。雪中讓山至,且曰:“為東諸侯娶去矣。”明年,讓山復東,相背于戯上,因寓詩以墨其故処云。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28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五绝·柳枝五首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29幼年艰辛到受知令狐(812年-837年)七律·重有感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30宦游时期(838年-846年)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31宦游时期(838年-846年)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32宦游时期(838年-846年)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33宦游时期(838年-846年)临发崇让宅紫微一树秾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34宦游时期(838年-846年)灞岸山东今岁点行频,几处冤魂哭虏尘。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35宦游时期(838年-846年)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36宦游时期(838年-846年)北齐二首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37幕府飘零时期(847-858)离席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38幕府飘零时期(847-858)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39幕府飘零时期(847-858)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後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40幕府飘零时期(847-858)哭刘司户蕡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41幕府飘零时期(847-858)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噁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42幕府飘零时期(847-858)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43幕府飘零时期(847-858)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44幕府飘零时期(847-858)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45幕府飘零时期(847-858)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46幕府飘零时期(847-858)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47未编年诗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48未编年诗作无题四首之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49未编年诗作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50未编年诗作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51未编年诗作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52未编年诗作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53未编年诗作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54未编年诗作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55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百转流苏的绮丽,千丝织网的细密,行云流水的空明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56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深情婉约意境曲折脉络细密诗律畅适镂物精细用典工切发展咏史诗开创“无题”诗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57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咏史诗的特点:第一:艺术概括更趋精简第二:咏史与咏怀古迹融为一气第三:题材多为南朝、隋代帝王和马嵬之变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58李商隐诗歌的渊源李商隐创作方法上是以浪漫主义为主,但也受古代现实主义诗人影响。李商隐世界观中有一定的悲观思想和颓唐情绪,由于视野狭窄,胸襟和器识都不够,所以他多学习技巧,思想境界精髓的继承较少。李商隐对前人的学习是多方面的。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59李商隐诗歌的渊源自鲁毛兆轨,苏李扬声,代有遗音,时无绝响。虽古今异制,而律吕同归。我朝以来,此道尤盛。皆陷於偏巧,罕或兼材。枕石漱流,则尚於枯槁寂寥之句;攀鳞附翼,则先於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怨剌居多,效沈、宋则绮靡为甚。《献侍郎钜鹿公启》1、李商隐对《诗经》和苏李的古诗相当重视。2、唐代诗坛,李商隐有缺少“兼才”之叹。3、李商隐不满于“骄奢艳佚之篇“第六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60李商隐诗歌的渊源往往咽噱于任、范、徐、庾之间《樊南甲集序》任昉以”博物“和”动辄用事“著称。范云以“轻便婉转如流风回雪”驰名。徐陵和庾信同有“绮艳”之号,庾信更喜欢用典。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61李商隐诗歌的渊源李商隐受屈原的影响李商隐受六朝诗人的影响李商隐受杜甫的影响李商隐受李贺的影响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62李商隐受杜甫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频频以时事入诗,抒发忠荩之感。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勿贪佳丽地,不为圣明朝。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李商隐《念远》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63李商隐受杜甫的影响李商隐还学习了杜甫沉郁的诗风。杜甫的沉郁是源自于其哀时抚事的忧愤,忧愤唯其深广,襟抱唯其崇高,理想唯其坚贞不屈,沉郁的气派才能形成。李商隐还学习了杜甫炼律的精细。李商隐还学习杜甫的节奏和谐。李商隐还模仿杜甫苍古蟠拗的另一派风格。李商隐还学习了杜甫以议论入诗。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王安石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64李商隐诗歌的渊源李商隐受李贺的影响李商隐在构思的奇巧上受李贺的影响。李商隐还在用词上受了李贺冷艳幽凄词采风格的影响。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65李商隐诗歌的渊源1、李商隐诗将盛唐诗的壮丽转为凄艳,又将凄艳通于浑融,在艺术上具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2、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李诗中爱情和绮丽题材比重较多,这无异与齐梁诗有渊源关系。但齐梁诗重声色乏性情,李诗则侧重于感情的表达,刻骨铭心而又执著忠贞,其品位、境界远处齐梁诗之上。3、李商隐诗与阮籍诗歌的比较。李商隐诗与阮籍皆难解,但在写法上李商隐主情,努力表现情感的本原状态;阮籍主理,以玄学观照方式入诗,借带哲理性幻设的、虚化的事写景抒情,隐约地暗示诗旨。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66李商隐诗歌的渊源4、李商隐诗与李贺诗的比较。李商隐诗受李贺诗影响,但却无李贺诗的奇诡,李商隐作诗才思绵密,既有沉郁之致,又精美妥帖。李商隐诗脱离了李贺诗的词诡调激,归于温润纯熟。5、李商隐诗与杜甫诗的比较。李商隐向杜甫学习,其在诗歌的浑融境界上相抵,不同的是杜甫向外,诗思在社会江山朝市盘旋,诗境与社会自然直接沟通。李商隐却向内在心灵世界,浩浩茫茫,扑朔迷离。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67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同时代人酬赠或哭吊李商隐的诗一共只有八首。喻凫《赠李商隐》:羽翼恣抟扶,山河使笔驱。月疏吟夜桂,龙失咏春珠。草细盘金勒,花繁倒玉壶。徒嗟好章句,无力致前途。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68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崔珏《哭李商隐二首》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黄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着霓裳上绛坛。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69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唐末五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旧唐书·文苑传·李商传》说李商隐与温庭筠、段成式“俱无特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对其人品持明显的否定态度。由于《旧唐书》本传只讲到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即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二十卷),未提及其诗集,因此传文中的“文思清丽”之评当指其骈文。第七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70李商隐诗歌的影响两宋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两宋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西昆派作家对李商隐诗的推崇和刻意模仿,继有以石介为代表的复古派文人对西昆体的猛烈攻击,并因此延及对李商隐诗的批评,后来又因在宋诗风格建立过程中尊崇杜甫、讲求用事技巧和句法锻炼,而对李商隐诗风与其相适应的一面有所肯定或推许。在这个过程中,虽有像王安石那样对商隐诗评价很高的论者,但终两宋之世,对李商隐诗风的批评却始终不断,成为这一时期李商隐诗接受中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现象。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71李商隐诗歌的影响两宋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至道中,偶得玉谿生诗百余篇,意甚爱之,而未得其深趣。咸平、景德间,因演纶之暇,遍寻前代名公诗集,观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态之变,精索难言之要,使学者少窥其一斑,略得其余光,若涤肠而换骨矣。由是孜孜求访,凡得五、七言长短韵歌行杂言共五百八十二首。唐末,浙右多得其本。故钱邓帅若水尝留意捃拾,才得四百余首。钱君举《贾谊》两句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钱云“:其措意如此,后人何以企及!”余闻其所云,遂爱其诗弥笃,乃专缉缀。鹿门先生唐彦谦慕玉谿,得其清峭感怆,盖圣人之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后求得薛廷珪所作序,凡得百八十二首。世俗见予爱慕二君诗什,夸传于书林文苑,浅拙之徒,相非者甚众。噫!大声不入于里耳,岂足论哉!《杨文公谈苑》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72李商隐诗歌的影响第一,关于商隐诗的流传情况。这段文字中提到“唐末,浙右多得其本”,此“本”指商隐诗之单篇稿本,非已编纂成集的诗集,可见当时商隐诗尚以单篇形式流传。杨亿在太宗至道年(995-997)偶得玉谿生诗百余篇,说明其时尚无商隐诗集传世,到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经过杨亿孜孜寻访,已得“五、七言长短韵歌行杂言共五百八十二首”。这个数目,已和传世的商隐诗集收诗的总数非常接近。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73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其次,是杨亿对商隐诗的评价。他认为商隐诗“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态之变,精索难言之要”。这段话涉及商隐诗的诸多方面:一是富于才情,善于抒写艳情;二是风格雅丽;三是结构细密,内蕴多层;四是表现平易畅达;五是余味曲包,经得起反复咀味;六是善于形容“万态之变”,表达难以言传的精神。可以说对义山诗作了全面的也是极高的评价。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74李商隐诗歌的影响西昆体宋初朝廷的一些上层官吏,杨亿、刘筠、钱惟演等集合了十几个志同道合的诗人,相与酬唱,“取玉山策府之名,命之为《西昆酬唱集》”。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咏物、香艳、咏史以及歌功颂德、无病呻吟。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75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北宋中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已。欧阳修、宋祁编的《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传序》《新唐书李商隐传》在谈到李商隐的文学创作时只讲他的古文“瑰迈奇古”、骈文“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却不及其诗也从侧面反映出欧阳修、宋祁对义山诗评价不高。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76李商隐诗歌的影响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与“池光不受月,暮(本集作‘野’)气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蔡宽夫诗话》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77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刘攽《中山诗话》虽极简短且很可能出于传闻猜测,却开了千余年来阐释义山《锦瑟》、《无题》一类诗时热衷于考索本事的风气。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这类诗的内容意蕴往往理解得比较实。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78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北宋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一是认为商隐诗锻炼精粹,可治作诗浅易鄙陋之弊。许顗《彦周诗话》云:“李义山诗,字字锻炼,用事婉约,仍多近体。”二是认为商隐诗有“高情远意”,不仅仅是巧丽而已。范温《潜溪诗眼》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79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北宋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三是对商隐诗用事多的特点作了分析评论。慧洪《冷斋夜话》“西昆体”条云“: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以其用事僻涩,时称西昆体。”吴炯《五总志》载“: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积左右,时谓獭祭鱼。”第八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80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南宋前期,大体上指宋室南渡到中兴四大诗人先后逝世这段时间,约八十来年。这一时期,诗话和诗话总集大量涌现,对李商隐的评论也比以前显著增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81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一是对李商隐人品的评论。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因商隐作《九日》诗而评其人品云“:盖令狐楚与商隐素厚,……,然商隐亦厚颜矣。洛中里娘亦名柳枝,李义山欲至其家久矣,以其兄让山在焉,故不及昵。……已为名教之罪人,……且自彰其丑,遗臭无穷……黄彻《巩溪诗话》说:“李义山任弘农尉,尝投诗谒告云:‘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虽为乐春罪人,然用事出人意表,尤有余味。英俊陆沉,强颜低意,趋诺虎,扼腕不平之气,有甚于伤足者。非粗知直己,不甘心于病畦下舐,不能赏此语之工也。”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82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二是对商隐诗品的评论。张戒《岁寒堂诗话》:义山诗佳处,大抵类此。咏物似琐屑,用事似僻,而意则甚远。世但见其诗喜说妇人,而不知为世鉴戒。……“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此诗非痛恨张丽华,乃讥陈后主也。其为世鉴戒,岂不至深至切。朱熹《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谓朱弁“于诗酷嗜李义山,而词气雍容,格力闲暇,不蹈其险怪奇涩之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八)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83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第三,是对商隐七绝成就的评论第四,对李商隐诗用典得失的评论。第五,是对商隐诗某些对仗方式的评论。洪迈《容斋诗话》卷二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盖起于《楚辞》“蕙蒸兰藉”“、桂酒椒浆”“、桂櫂兰枻”、……如“青女素娥”对“月中霜里”“,黄叶风雨”对“青楼管弦”“,骨肉书题”对“蕙兰蹊径”“,花须柳眼”对“紫蝶黄蜂”“,重吟细把”对“已落犹开”“,急鼓疏钟”对“休灯灭烛”“,江鱼朔雁”对“秦树嵩云”“,万户千门”对“风朝露夜”,如是者甚多。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84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洪迈《容斋诗话》卷一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宫辞》,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李义山《华清宫》、《马嵬驿》、《骊山》、《龙池》诸诗亦然。今之诗人,不敢尔也。”罗大经《鹤林玉露》将白居易《长恨歌》、杨万里《题武惠妃传》与李商隐《龙池》作比较,认为白氏“为尊者讳”,杨氏“意虽工而词未婉”,义山诗则“其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敖陶孙的《诗评》: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85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南宋后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南宋后期,指十三世纪初到南宋灭亡这段时间,约七十年,亦即开禧北伐(1206)到宋亡的一段。这一时期,评家对李商隐诗的评论较前期显著减少。刘克庄《后村诗话》共十四卷,是南宋诗话中规模较大的一种,其中有关商隐诗文的条目共十八条。温庭筠与商隐同时齐名,时号“温李”。二人记览精博,才思横逸,其艳丽者类徐、庾,其切近者类姚、贾。义山之作尤锻炼精粹,探幽索微,不可草草看过。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86李商隐诗歌的影响统观两宋三百余年的李商隐诗接受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对李商隐人品、诗品的贬抑性评论多于赞扬性评论。二是对商隐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尚缺乏比较正确的总体认识。三是对商隐诗“深情绵邈”这一突出特征普遍有所忽略。四是对商隐诗中的用事发表了许多评论。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87李商隐诗歌的影响金元时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元好问《论诗》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其三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其十二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其二十八元好问对“温李新声”虽有微辞,不满于义山一些诗内容与风格的绮艳,但对义山诗多寓身世之感、工于寄托的基本特征,以及“精纯”的诗艺却有深切的认识和高度的评价。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88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元代初年对李商隐诗的接受,主要体现在由宋入元的方回所编选点评的《瀛奎律髓》一书中。《律髓》编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离南宋灭亡仅四年。共选二十四首,其中七律十七首、五律(包括排律)七首。本色、真工夫。方回真正有些感受和认识的还是宋诗,特别是江西诗派的诗,而对包括义山诗在内的唐诗的特征与成就相当隔膜。第八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89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在元代前期文人中,袁桷是对李商隐诗有较高评价的一位。其《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八《书汤西楼诗后》云:玉谿生往学《草堂诗》,久而知其力不能逮,遂别为一体。然命意深切,用事精远,非止于浮声切响而已……夫稡书以为诗,非诗之正也;谓舍书而能名诗者,又诗之靡也。若玉谿生其几于二者之间矣……噫!诗至中唐,变之始也。若玉谿生者跂而望之,其不至者,非不进也。。第九十页,共一百零五页。

90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其一,商隐诗初学杜甫,后别为一家。其二,其诗号为警丽之作,内容方面虽有忧国伤时之意,但讥刺深切,邻于讪侮。其三,其诗命意深切,用事深远。其四,其诗有奇衺俚艳的一面,当去之。李商隐诗虽受到少数评家如袁桷的注意,但总的来说,对它的评价不高。从诗歌接受史上看,元代并不是李商隐诗得到重视和正确认识的时代。第九十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91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明代对李商隐诗的接受明代是诗歌批评流派纷呈、非常活跃的时期,也是尊唐抑宋倾向非常突出的时期。但前后七子所宗尚的主要是盛唐诗歌,而晚唐诗歌的翘楚李商隐则始终不在主要的批评视野之内。因此,这一时期对整个唐诗的接受虽然盛况空前,对李商隐诗的接受则相对显得较为冷落。第九十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92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明代最著名的唐诗学者胡震亨(1569-1645?)所著的《唐音癸签》是唐诗学史上很有影响的著作。而商隐一集迄无人能下手,始知实学之难,即注释一家,亦未可轻议也。第九十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93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清代前期对李商隐诗的接受清代是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结期。长期以来被忽视冷落的李商隐诗,在清代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和审美接受对象。不仅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商隐诗集的全注本、选解选评本,而且在众多的诗话、选本、笔记杂著及文集中还有大量评论赏鉴李商隐诗的条目或文章。第九十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94李商隐诗歌的影响顺治时期(1644-1661)仅十八年,但在李商隐诗接受史上却是一个极重要的时期,李商隐诗的接受从零星的、偶发的、局部的评论向全面的、系统的、带整体性的评论研究转变。作为这一时期标志性的接受成果,是先后出现了道源的《义山诗注》、钱龙惕的《玉谿生诗笺》、朱鹤龄的《李义山诗笺注》和吴乔的《西昆发微》等重要著作。其中尤以朱、吴二氏之作,在李商隐诗研究史和接受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第九十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95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明末清初第一个为义山诗集作注,并强调义山诗忧国伤时精神的是释道源。钱谦益《有学集》卷十五《注李义山诗集序》,就是为道源所撰《义山诗注》作的序,其中引道源之言曰:……吾以为论义山之世,有唐之国势视玄、肃时滋削;涓人擅命,入主赘旒,视朝恩、元振滋甚。义山流浪书记,洊受排笮,乙卯之事,忠愤抑塞,至于结怨洪炉,托言晋石,则其非诡薄无行、放利偷合之徒亦已明矣。……其词危。义山当南北水火、中外钳结,若喑而欲言也,若魇而求寤也,不得不纡曲其指,诞慢其辞,婉娈托寄,隐谜连比,此亦《风》人之遐思,《小雅》之寄位也。吾以为义山之诗,推原其志义,可以鼓吹少陵。其为人也,激昂奡兀,刘司户、杜司勋之流亚,而无庸以浪子蚩摘。第九十六页,共一百零五页。

96李商隐诗歌的影响钱谦益是清初诗坛上的领袖人物,虞山诗派的首领。清初几部笺注李商隐诗的重要著作都和他有密切关系。道源的《义山诗注》、吴乔的《西昆发微》都是钱谦益为之作序,钱龙惕的《玉谿生诗笺》、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均是受钱谦益之命而作。可以说,清初李商隐诗研究、接受热的兴起,钱谦益是一位起倡导、指导作用的关键人物。第九十七页,共一百零五页。

97李商隐诗歌的影响钱氏对义山诗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其入清前的著述《有学集》对义山诗的评价并不高,卷三十九《邵梁卿诗草序》云:唐人之诗,光焰而为李、杜,排奡而为韩、孟,旸而为元、白,诡而为二李。天崩地解的时代巨变不仅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杜甫诗忠君忧国的感情,也使他对义山诗继承杜诗的优良传统有了深刻理解。第九十八页,共一百零五页。

98李商隐诗歌的影响钱谦益以“沉博绝丽”一语概括商隐诗的总体风格,(见朱鹤龄《笺注李义山诗集序》)。所谓“沉”,当指其思致的深刻和感情的沉挚;所谓“博”,当指其用典的繁富和辞采的繁密。至于“绝丽”,在他看来,艳分两种:一种是熏香遍体式的得之于外的俗艳,一种是心肝五脏窍穴筋脉皆为绮组缛绣的蕴之于内的惊心动魄的艳。义山的艳正是后一种,此之谓“绝丽”。第九十九页,共一百零五页。

99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为义山诗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的注释比较简明,间有笺解大体稳妥、不务为穿凿的笺注本,这就为义山诗的接受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可靠的阅读文本的基础。朱氏的《李义山诗集笺注》不仅在李商隐研究史上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在李商隐诗接受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工程。朱注不但是此后一系列补注本、新注本的主要蓝本,也成为此后评论李诗的主要文本依据。它在整个李商隐诗接受史上同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第一百页,共一百零五页。

100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清代中期(包括乾隆、嘉庆两朝,1736-1820)是李商隐诗接受史上继清代前期之后又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李商隐研究(包括家世生平及交游的考证,作品的校勘、注等),以冯浩的《玉谿生诗笺注》、《樊南文集详注》及纪昀的《玉谿生诗说》为标志性成果,达到了鼎盛的高峰。与此相应,对李商隐诗的审美接受,也达到了最富创造性成果的高峰。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零五页。

101李商隐诗歌的影响在李商隐诗接受史上,纪昀(1724-1805)是唯一一位集中从艺术审美角度评论李商隐诗的著名学者。他评论李诗的主要著作是《玉谿生诗说》。此外,《瀛奎律髓刊误》、《删正二冯评阅才调集》、《纪河间诗话》中也有一些评论李诗的条目。《四库全书总目》有关李商隐诗文集的提要也出自纪昀之手。在清代,他是对李诗评论最多、见解最精到的学人。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零五页。

102李商隐诗歌的影响纪昀的诗学观,新创的成分不多,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综合折中传统诗论中某些精华,衡诗比较全面,比较强调诗的艺术品位、艺术境界;二是厌恶所谓尖新涂泽之作。但由于他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深厚的诗学修养、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与鉴别力,他对李商隐具体诗篇的艺术品鉴却是精彩纷呈,而且绝大部分评赏都比较切合实际,既不是虚泛的赞辞,也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抽象议论。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零五页。

103李商隐诗歌的影响清代后期,包括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是清代统治的衰落阶段。由于时代性质的变化,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的深化,在清代前期与中期呈现回光返照式繁荣兴盛的传统诗文词,到这一时期显现出明显的衰落。深情绵邈、带有唯情倾向的李商隐诗不再受到先前那样的重视。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零五页。

104内容总结李商隐研读。但这不久,武宗李炎病逝,皇太叔李忱即位,即为宣宗,他重用牛党。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生十七年,塗裝綰髻,未嘗竟,已復起去,吹葉嚼蕊,調絲擫管,作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自鲁毛兆轨,苏李扬声,代有遗音,时无绝响。他认为商隐诗“富于才调,兼极雅丽,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曲尽万态之变,精索难言之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要非适用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零五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