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

ID:8263738

大小:1.40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_第1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_第2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_第3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_第4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简报第41期白云校区办公室主办2015年6月30日本期栏目一、【建设影展】白云校区建设施工现场二、【白云要闻】学校召开白云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专家论证会议三、【专题报道】激情燃烧的岁月四、【校园简讯】首届仲园心理咨询技能大赛在白云校区举行五、【微博心声】期待师弟师妹进仲恺顾问:李一文主编:唐明勇副主编:姜晓丽(常务)昌灯圣李绿雄洪维嘉杨珊珊编辑:石利刚助理编辑:杨舒媚谢丽娟【建设展影】学生公寓G1、学生食堂H栋施工现场田径运动场改造施工现场(图/学生新闻中心张在嘉)【白云要闻】★6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白

2、云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专家论证会议。学校副校长易洪陶出席,基建处负责人,设计院有关人员,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校外多名专家参加会议。(文/基建处)★6月24日上午,学校副校长李小琴到白云校区调研。白云校区办主任李一文及学校常驻白云校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文/白云校区办何文颖)【专题报道】激情燃烧的岁月——学校校址演变历史回顾编者按:2015年5月18日,学校发文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标志着学校新一轮的搬迁工作开始启动。历史是一面镜子,笔者拟从回顾学校建校以来的历次搬迁历史,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飨读

3、者。先生遇刺成悬案学校定址石涌口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先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于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广东乃至全国人民陷入沉痛的哀思之中。为了纪念仲恺先生扶助农工意愿和何香凝先生的提议,1925年10月5日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7次会议一致通过,在中山路旁拨空地一处,建筑仲恺纪念公园,其内附设农工学校一案并组织成立仲恺纪念公园筹备委员会。10月11日,仲恺纪念公园筹备委员会改称仲恺先生纪念筹备委员会。11月4日,征地提案获国民政府照准,并令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办理,但在征地问题上由于该地属广九铁路局

4、管辖,在与英国驻广州领事馆屡经交涉,始终未果。后又提出在西瓜园公地一段,拟建纪念公园,但各筹备委员会商结果,以公园宜在东山地段,西瓜园地则拟建学校,未果。其实,多次未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东征和筹备北伐,经费紧缺。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何香凝先生只好放弃仲恺纪念公园的打算,专心筹办成立仲恺农工学校事宜,同时通过卖画积极筹措办校经费,并把学校名称最初定为私立仲恺农工学校。1926年2月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仲恺农工学校,聘请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为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许崇清(廖仲恺侄女婿)为

5、校董会主席,何香凝为筹备主任,并指拨广州市河南石涌口一带共250余亩土地为仲恺农工学校校园及实验农场用地。当时的石涌口还未像现在这样繁华,没有海珠桥,交通不便,很是荒凉。东为石涌口沙地,贫民木屋鳞次栉比;南为郭村、基立村的低洼潮田;西靠广东士敏土厂(原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北临奔腾不息的珠江。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何香凝先生并没有退缩,她暂借广东士敏土厂房舍办公,开始了具体的筹建学校工作。1927年3月26日,仲恺农工学校在简陋的石涌口校址正式开学,开启了她艰苦办学的风雨历程。抗日办学两不误五次搬迁成佳话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

6、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作为华南第一经济大都会和军事重镇的广州成为日寇争夺重点,呼啸的炸弹声时时把师生从梦中惊醒。由于学校靠近日机轰炸的目标海珠桥,构成对师生安全的重大威胁,学校于1937年秋搬迁到广东南海县西樵山下的官山圩,开始了她在抗战时期的第一次搬迁。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仲恺师生以高昂的斗志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成立了“广东省救亡呼声社官山分社”和“南海县民众抗敌后援会特种宣传工作团”,通过演出话剧、组织轻骑队下乡、举办识字班和夜校、出版墙报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很多学生还加

7、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战场最前线。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仲恺校园、校舍被日军占为营房,日军还在学校范围内修筑了5个军事堡垒。官山告急,仲恺学校不得不暂时停办,在掘地埋藏部分贵重教学仪器设备之后,师生被紧急疏散。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学校生物学兼日语教师方继祥不为所动,投河身亡,诠释了仲恺师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情怀。汹涌的炮灰挡不住仲恺师生求学和抗日的决心,1939年8月,仲恺学校在中山南屏乡复办,借用南屏乡的一间祠堂,民居若干,以及用青皮竹和蔗叶搭棚作为课室和宿舍,开始了第二次搬迁。1940年春,日寇大举进犯广东

8、中山,学校迫不得已于当年2月临时迁往澳门,开始了她的第三次颠簸流离。在澳门,学校借教会办的一间“教忠中学”的课室,安排晚间上课,坚持办学。寄人篱下的日子使广大师生无限悲愤,1940年9月,学校毅然迁到粤北山区的乐昌县西乡桂花村,开始了长达3年9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