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ID:8262062

大小:552.2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14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52T 990-2015 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91.120.99P09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990—2015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Poriacocostermitepreventionandcontroltechnicalregulation2015-01-13发布2015-02-13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2/T990—2015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治技术...................................

3、.......................................2附录A(资料性附录)茯苓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4IDB52/T990—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森泰实业有限公司、黔东南州质

4、量技术监督局、岑巩县君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忠平、叶贵凯、陈建祥、吴炳建、杨鹏、李穗渝、张能贵、左群、黄胜先、张光喜。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IIDB52/T990—2015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茯苓白蚁防治技术的术语与定义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以松材为基质生产茯苓过程中的白蚁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

5、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3.2危害茯苓白蚁种类3.2.1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flaviceps.(oshima)等翅目、鼻白蚁科、散白蚁属,特征是体色棕褐,翅黑灰色,有翅成虫前胸背板呈黄色。3.2.2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等翅目、白蚁科

6、、土白蚁属,特征是有翅成蚁体背和翅黑褐色,腹面棕黄色,足淡黄色。3.3白蚁发生规律1DB52/T990—2015白蚁常年筑巢在土壤、木头中,以啃食、修筑隧道危害茯苓菌种和菌材。黄胸散白蚁一般在3月中旬分飞。黑翅土白蚁于5~6月气温高于25℃,天气闷热的傍晚群飞,形成新的群体。4防治技术4.1防治原则茯苓生产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优先采用农业、物理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田间蚁情监测,出现白蚁危害及时采用化学防治。4.2农业防治4.2.1苓场选择种植茯苓的场地应选择向阳、干燥,远离白蚁危害场所。4.2

7、.2苓场整理清除腐烂树根及朽木,顺坡向开好排水沟,保持苓场土壤干燥,阻碍白蚁迁入。4.2.3挖巢除蚁冬季通过找分群孔、泥被泥路、鸡纵菌外露等特征,查找白蚁巢穴,挖巢除蚁。4.3物理防治4.3.1灯光诱杀3月中旬至6月,在距离苓场50m以远区域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灭杀成虫。4.3.2诱集盒诱杀4.3.2.1诱集盒制作首先用杉木制作规格为长宽高(20×15×10cm)的木盒,在盒子四周各开一个直径为1cm的小孔。然后把松木条(片)在溶有白糖的淘米水(500ml淘米水+10g白糖,米水比=1:3,免淘洗米除外)中浸泡24h,

8、捞起后在阴凉处风干,然后将松木片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捆扎备用;或者用茯苓菌种与松木条(片)拌合压实,装入诱集盒中,合盖,捆扎备用。4.3.2.2诱集盒埋放接种前10~15天埋放,覆土5cm~10cm。松蔸栽培时,山冲或坡塝间隔30m~50m埋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地块每20m埋放1个;椴木栽培时,苓场四周间隔50m埋放诱集盒1个,有腐烂松蔸、松尾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