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574055
大小:20.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0-27
《垦造耕地土壤培肥技术指导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垦造耕地土壤培肥技术指导方案为确保垦造耕地后续管护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达到培肥耕层土壤、提升地力等级的预期目标,根据**要求,就垦造耕地后续管护土壤培肥内容涉及的耕作制度安排、耕层土壤改良及土壤肥力提升等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耕作制度安排 合理的耕作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土、光、水和肥的利用率,为农业带来高产、高效,还有助于培肥土壤,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对于垦造耕地,要坚持用养结合原则,通过合理的轮作、连作及间套种来提高复种指数,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注重耕层土壤培肥。 1.种植模式。根据我区垦造耕地类型及其立地条件,可采用的种植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水稻种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土壤肥力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垦造水田,夏秋季以种植水稻为主,冬春季可种植绿肥、油菜、大小麦等作物;二是蔬菜种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土壤肥力较高、生产条件较好的垦造旱地,夏秋季以种植蔬菜为主,冬春季可种植绿肥、油菜、大小麦等作物;三是旱粮种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土壤肥力一般、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垦造旱地,应以种植大小麦、玉米、马铃薯、番薯、大豆等旱粮作物为主,冬季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种植绿肥;四是果茶种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土壤肥力较低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垦造旱地,以种植果树、茶叶等多年生作物为主,可在行间、株间套种绿肥及蔬菜、旱粮等作物。
12.轮(连)作。主要针对一年生作物,要注重不同种类作物间的轮作,达到调节土壤碳氮比、改善耕层物理性状之目的。对于垦造水田,主要是水旱轮作,模式有:晚稻—油菜(大小麦)、早稻—蔬菜、早稻—玉米(马铃薯、番薯)等;对于垦造旱地,主要是大小麦、玉米、大豆、番薯、马铃薯等不同旱粮品种间进行轮作(连)作,也可与蔬菜作物进行轮(连)作。 3.间(套)种。间种、套种可促进作物对时间、空间、光、热、水分及养分的充分利用,达到增产、高效之目的。间种主要针对多年生或生育期较长、密度较小的高秆作物,可在行间种植生育期较短的矮秆作物。如:可在果树行间、株间种绿肥、蔬菜、旱粮等作物,也可在玉米、茶树等行间种豆科作物;套种主要是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割前在行间株间套种后一茬作物。如在水稻田里套种大小麦、油菜、绿肥,在玉米地里套种番薯、马铃薯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耕层土壤改良 改良耕层土壤是垦造耕地土壤培肥的基础性措施。针对我区垦造耕地中存在的田面不够平整、耕层土壤较薄、地表碎屑物比例较高、土壤偏酸等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良: 1.平整地面。要通过机械翻耕、土方搬移等措施,对地块表面进行逐步平整,使其能够满足农作物耕种的要求,要求旱地地面坡度最终控制在5度以下,水田田面坡度最终控制在1度左右。 2.去除砾石。要结合翻耕、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去除石头、砖块等耕层土壤中的碎屑物和建筑垃圾,使地表碎屑物比例(直径在1cm以上所占比例)最终控制在15%以下。 3.酸化调整。我区垦造耕地土壤酸碱度普遍较低,平均在5.5左右,特别是由竹园、茶园和林地垦造而来的新增耕地,酸碱度(pH值)平均只有4.3左右,酸性过强,不利于作物生长。因此,要通过增施石灰等措施来调节土壤酸碱度,一般每亩每年撒施生石灰100-150公斤,具体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对酸碱度的要求而定。 4. 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将优质、肥沃的耕层土壤通过客土添加于地表,直接改善新垦耕地耕层土壤理化性状。
2三、土壤肥力提升 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也是决定耕地质量等级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可通过耕作、施肥、土壤培肥等来提升土壤肥力水平。 (一)技术措施 就我区垦造耕地而言,要提升土壤肥力,技术措施主要有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几种;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达到改良土壤结构、平衡土壤养分的目的,从而促进土壤肥力提升。 1.种植绿肥。以种植紫云英、黑麦草和蚕(豌)豆等为主,实现绿色过冬。绿肥种植要注意几个环节:一是要选好种子,确保较高的发芽率;二是要处理好种子,包括擦种、浸种和拌种等环节,特别是第一年种植时,最好用根瘤菌进行接种;三是要开好沟,包括田内“井”字沟和田边沟,保持田面湿润而不积水;四是要施好肥,在播种前亩施过磷酸钙20-30公斤,中后期根据苗情适当补施氮肥;五是要适时翻压,在下季作物播种前1-2个月,及时压青翻压,翻耕后灌水,同时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以促其茎叶腐烂。 2.秸秆还田。对于水稻、油菜、玉米、大小麦、番薯、马铃薯、中药材及部分蔬菜作物,要在作物收获后,要将作物秸秆进行还田利用,确保作物秸秆实现区域内循环;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秸秆还田时,应配施适量的速效氮肥或秸秆腐熟剂(2㎏/亩),加速秸秆分解腐化,还田后要及时翻耕。蔬菜及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作物秸秆,要通过无害化处理后方可还田利用,以免携带的病菌影响下一季作物。
33.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既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肥主要包括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等二大类,要求每亩每年投入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一般作为基肥施用,既可一次性施入,也可按种植茬口分次施入,施用方式主要有条施、沟施、环沟施或表面撒施后翻耕,具体可根据种植作物而定。 4.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垦造耕地土壤检测结果和所种作物的需肥规律,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按照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的原则,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施用比例和数量,选择科学的施肥方法,满足作物生长的养分所需。倡导施用养分比例适宜的复合肥或配方肥,对于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建议在生育前期施用高氮型符合肥,在生育中后期施用高钾型复合肥,果树还应注重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粮油作物可选用水稻配方专用肥(氮磷钾比例为16-10-14或20-12-14或16-6-8);竹笋可选用竹笋配方专用肥(氮磷钾比例为20-6-14或18-4-8)。 (二)技术模式 根据我区垦造耕地的耕种利用方式和类型,我们制定了几种适合我区的垦造耕地土壤培肥技术模式(详见附表),各地要根据种植计划、耕作制度和地力等级限制因素等,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技术模式,切实有效地开展土壤培肥工作。具体模式如下: 1.水田培肥模式。垦造水田一般以种植水稻、油菜、蔬菜等作物为主,培肥措施主要为: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同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冬季要种植绿肥、大小麦和油菜等作物,确保实现绿色过冬;所产生的秸秆原则上要全部还田,如杂交稻等秸秆量过多可部分还田。商品有机肥要确保每亩用量在1吨以上,或农家肥每亩用量在2吨以上。 2.旱地培肥模式。对于垦造的旱地,因种植作物种类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土壤培肥模式:
4(1)旱粮。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为主要培肥措施,同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冬季种植绿肥。要求秸秆全部还田,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1吨以上(或农家2吨以上)。 (2)蔬菜。以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培肥措施,同时,要将产生的秸秆全部还田利用,冬季种植绿肥。要求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1.5吨以上(或农家3吨以上)。 (3)果树。以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为主要培肥措施,同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果树行间、株间种植蚕豆等经济绿肥,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2吨以上(或农家4吨以上)。 (4)茶、竹等。以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为主要培肥措施。要求商品有机肥亩用量达到2吨以上(或农家4吨以上),茶叶上推荐施用茶叶配方肥(23-5-12),竹笋上推荐施用竹笋配方专用肥(20-6-14)。 附件:区垦造耕地推荐土壤培肥技术模式简表 附件: 区垦造耕地推荐土壤培肥技术模式简表 种植制度全年通用的培肥措施第一季作物第二季作物第三季作物晚稻—绿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绿肥翻压还田 晚稻—油菜(大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秸秆全部还田 早稻—蔬菜—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亩施商品有机肥0.5吨以上或农家肥1吨以上有秸秆的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0.5吨以上或农家肥1吨以上有秸秆的还田早稻—晚稻—绿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还田 绿肥翻压还田
5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玉米(番薯)—油菜(大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秸秆还田 蔬菜—蔬菜—大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有秸秆的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有秸秆的还田秸秆还田 蔬菜—蔬菜—绿肥测土配方施肥有秸秆的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有秸秆的还田绿肥翻压还田 玉米(马铃薯)—玉米—绿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亩施商品有机肥1吨以上或农家肥2吨以上秸秆还田 绿肥翻压还田 果树—绿肥(间种)测土配方施肥 亩施商品有机肥2吨以上或农家肥4吨以上绿肥翻压还田 果树—蔬菜(间种)测土配方施肥 亩施商品有机肥2吨以上或农家肥4吨以上有秸秆的还田 茶(竹)—豆类(间种)测土配方施肥 亩施商品有机肥2吨以上或农家肥4吨以上秸秆还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