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

ID:8253062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13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_第1页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_第2页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_第3页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_第4页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探析  摘要:本文结合某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针对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从结构布置、竖向不规则及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借鉴。关键词:高位转换剪力墙结构转换层楼板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28层,基础采用桩筏结构,转换层位于层4,转换层顶面标高为28.4m,转换层层高2.3m;转换层以上为住宅,层高3m;转换层以下为办公专用,结构高度为86m,结构设计使用

2、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2结构布置2.1转换层层高确定本工程转换层层高的确定主要提出2种方案:方案1:设备转换层兼作结构转换层,层高为2.3m,顶面标高为28.4m;8方案2:设备转换层独立设置,层高为2.3m,而结构转换层位于下一层,结构转换层层高3m,转换层顶面标高为28.4m。方案2与方案1相比,转换层是刚度软弱层,如果要做到转换层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比为60%以上,需要将落地剪力墙加厚2.4倍,即使做到60%,转换层仍然是刚度软弱层,因此排除方案2。而方案1可以避免转换层为刚度软弱层,经计算落地墙加厚1.4倍即可满足转换层与其上一层刚

3、度比为1的要求,节约了结构造价。2.2剪力墙布置利用平面中的楼梯间、电梯井及设备管井做成落地剪力墙,并在框支层组合成筒体布置形式。同时利用建筑四个角部房间,做成落地剪力墙筒。在满足轴压比及其他计算指标的的条件下,尽量缩短不落地墙墙肢的长度,以弱化转换层以上结构刚度、剪力墙主要截面及采用材料见表1。表12.3框支框架框支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框支梁主梁采用宽梁,梁宽同框支柱宽,L形T形剪力墙尽量落在框支主梁上,尽量避免次梁转换。框支梁截面一般为受剪控制,为满足建筑设备转换的空间要求,选择了型钢混凝土构件。3竖向不规则分析83.1楼层侧向刚度比现行规范、

4、规程中存在多种侧向刚度比算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用层剪力与层位移比值,广东省高规补充规定,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值,从因层高变化引起的刚度比差异来看,采用抗震规范算法得到的结果更为不利,突出了层高变化可能引起结构薄弱层。为满足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要求,落地墙加厚100mm,经SATWE计算,刚度比满足高规附录E要求,见表2。图1为X向侧向刚度分布图。结合表2和图1可看出:(1)转换层层高为2.3m时,仅转换层侧向刚度较大,其他层层刚度相对一致。(2)转换层上一层(层高及结构构件与标准层均相同)层刚度相对略大,主要因

5、为:1)采用层剪力与层位移比值算法,相同层剪力条件下,与层位移相关;2)转换层处框支框架的剪切变形制约了落地剪力墙的弯曲变形,减小了转换层上一层层间位移角(弯曲变形引起)。(3)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4.1条文说明,当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时,为特别不规则结构,仅这一项就需进行超限审查。表2刚度比计算8图1转换层层高2.3m时X向侧向刚度分布3.3楼层受剪承载力图2为X向楼层抗剪承载力分布,可以看出,转换层下部楼层抗剪承载力明显高于转换层以上楼层。其主要原因:1)落地墙加厚至300mm,转换层以上基本为200

6、mm;2)框支柱采用型钢混凝土;3)提高底部加强部分剪力墙抗震等级。图2转换层层高2.3m时X向抗剪承载力分布综合图1和图2可知:转换层既不是刚度软弱层,也不是承载力薄弱层;3.4框支柱、剪力墙传力途径分析框支柱、剪力墙剪力分布见图3,由图可见,在转换层处,框支柱、剪力墙存在剪力突变,主要因为:高位转换时,落地墙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框支框架为剪切变形,框支框架制约剪力墙的弯曲变形,从而引起了转换层处框支柱、剪力墙剪力分配突变,当转换层层高较低时,加剧了这一现象。图3框支柱、剪力墙剪力分布4结构设计4.1抗震措施分析8(1)框支框架。为了提高框支

7、框架的抗震性能,框支框架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框支柱、框支梁按照中震弹性设计,并对框支柱、框支梁进行大震作用下抗剪截面验算。将其抗震等级调整为一级。(2)落地剪力墙。控制落地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3)转换层处楼板。转换层及其下一层楼板板厚200mm,转换层上一层板厚150mm。控制板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25%,且不小于计算要求。4.2转换层楼板设计4.2.1楼板应力分析表3为各级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转换层及上下层楼板最大主应力1(采用PMSAP软件计算),由表可见,转换层及其下一层楼板应力较

8、大,与图3分析结果吻合。表3楼板应力/MPa4.2.3楼板配筋计算现行规范没有具体的楼板抗震配筋计算方法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