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

ID:8252018

大小:3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13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_第1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_第2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_第3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_第4页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制造业集聚转移和影响因素研究和对策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和核心产业,其发展和集聚的失衡,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而产业转移是解决并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途径之一。借鉴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我国东部、东北和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制造业转移的态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实现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改善投资环境、依靠区域特色、降低运输成本及发挥政府调控等方面着手。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中图分类号:F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2-0073-04一、引言14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制造业发展及集聚很不平衡,如长三角、朱三角等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集聚态势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制造业也不太发达,集聚态势不太明显。自然禀赋、生产要素、国家政策等相依条件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影响和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不断差距和拉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提高。国家相关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

3、等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东部一些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为了促进自身发展,需要从东部地区承接一部分产业如制造业。因此,作为区域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产业转移越发受到重视。对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积极调整升级地区产业结构,降低产业过度集中所带来的成本、资源环境等的承载压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从经济整体看,产业转移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分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为落后地区带来丰富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刺激投

4、资、增加就业、提高消费水平,也可进一步通过外部效应,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因此,产业转移不仅显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显示了政策推动的力量。在此大背景下,探究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态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及转移态势分析(一)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态势分析14本文所指的制造业是除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的产业,排除在外的产业受地理布局分布影响较大,在实际中对区域聚集的研究意义有限[1]。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制造业作为工业中最大的部分,对经济作出

5、了极大贡献。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无论从地区结构还是行业结构上均出现了巨大变化。据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在制造业领域,中国每年生产2.9万亿美元的工业品,已领先其他国家;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马克佩里认为,2011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上升了23%,美国的制造业产值仅上升了2.8%,比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多了20%[2-3]。从时间维度的制造业地理集中来看,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伴随邓小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开始快速发展,2000—2004年制造业集中度逐渐上升,期间受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市场体制构建逐渐完善,受到市场力

6、量的进一步推动,大量劳动力流向东部集中,积极支持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的集中发展,同时也给东部沿海城市产生了不利影响,如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基于此,为优化产业结构,2005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制造业集中度下降,加之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制造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14从地区维度的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来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有代表性的如范建勇(2004)等,认为东部地区是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如2010年东部地区平均集中度为0.62,分别是中

7、部、西部、东北部的3.5、4.8、7.8倍;从各省市来看,集中度较高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如广东、江苏等,也是中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广东、江苏、山东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三大极点。随后,东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度的降低是制造业过于饱和、成本加速上升压力下向内地转移的结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由于承受的土地、资源、人力成本更高,更注重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制造业的迁出是一种必然和趋势[4]。在“十五”期间,东北地区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呈下滑态势,是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东北进一步拉大了与东部制造业的竞争力与市场活力,

8、制造业集中度的下降;在国家战略积极影响下,“十一五”时期制造业集中度有所回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中虽程度低,但均有提高,表现为中部大幅提高,表明制造业存在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14总之,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