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

ID:82461822

大小:4.0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2-11-03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1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2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3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4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5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6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7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8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9页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版20174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xxxx公路工程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专家论证会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x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四月

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22、工程概况22.1隧道概况22.1.1设计概况22.1.2工程特点32.2工程地质32.2.1地形地质情况32.2.2出口地质围岩情况42.3水文地质5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53、施工计划53.1工期目标53.2进度计划63.3施工机械配备情况63.4主要工程数量64、洞口段浅埋、偏压施工方案64.1施工工艺程序64.2施工方法及要点74.2.1洞顶改沟及截水沟开挖、浇筑74.2.2洞口土石方开挖74.2.3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84.2.4洞口左线套拱施工144.2.5偏压挡墙施工154.2.6超前大管棚施工164.2.7浅埋洞顶回填184.2.8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施工工艺及工法184.2.9中夹岩加固方法及工艺204.2.10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214.2.11爆破施工234.2.12初期支护施工284.2.13结构防、排水354.2.14二次衬砌及仰拱394.3监控量测414.4超前地质预报43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8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485.2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495.3施工技术安全保证措施525.4重大风险抢险应急预案535.4.1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531

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5.4.2重大风险抢险突击队545.4.3项目部设防重大风险抢险办公室545.4.4应急抢险人员、设备、物资555.4.5应急预案处理措施555.5重大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565.5.1隧道坍塌风险分析565.5.2隧道坍塌预防安全控制措施576、劳动力计划587、施工标准化管理597.1施工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597.2施工标准化管理目标597.3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597.3.1湿喷作业标准化607.3.2防排水铺设标准化607.3.3衬砌养护标准化617.3.4隧道二衬滑槽逐窗入模技术617.3.5试点隧道拱顶带模注浆工艺及高性能填充材料627.3.6隧道洞口设置门架式风机,规范隧道管线布设627.3.7应用隧道轻质逃生管637、附图附表631

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1)国家、交通运输部和xxxxx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现行的路基、桥涵、隧道、安全等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指南、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实验规程等;(3)项目招标文件及投标邀请书,项目施工招标文件专用本,招标文件补遗书;(4)xxxxxxxxxxxxxx合同段施工合同;(5)xxxxxxxxx公路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段xxxxx标《两阶段施工图设计》;(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24-2009);(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8)当地的水文、气象及现场地质地形资料;(9)《xxxxx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工程)》;(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TF90-2015);(11)《隧道施工安全九项规定》(2014-104号);(1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13)xxxx公路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xxxxx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4)我方人员现场调查及踏勘情况;(15)xxxx隧道出口左洞成洞面40m的超前大管棚试验检测孔地质资料;(16)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1.2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单位施工的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快速、优质、高效地完成xxxx公路xxxxx合同段隧道工程的建设,确保施工组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3)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科学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63

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4)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工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安全、舒适、美观、和谐、耐久”的公路环保新理念,建设质量环保型高速路;(5)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以解决施工难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6)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将作为指导浅埋、偏压隧道施工的纲领性技术文件,应维护其严肃性,严格按其实施,保证施工有序进行。1.3编制范围适用于xxxx公路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xxxxx标段xxxx隧道出口左线ZK135+063~ZK135+016,为47m洞口Ⅴ级浅埋段(含15m洞口偏压段);右线YK135+038~YK135+018,20m为Ⅴ级洞口浅埋段施工。2、工程概况2.1隧道概况2.1.1设计概况xxxx隧道设计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左洞全长2345m,右洞全长2273m,为长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平面曲线范围内,左右线曲线半径为R=2500m、R=2420m,洞身位于直线段上,出口位于平面曲线范围内,左右线曲线半径为R=1500m、R=1540m。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755m,2%/1505m和0.5%/13m,左洞为2.3%/1402m,1.5%/935m和0.5%/8m。隧道进口设计桩号:右洞为YK132+765,左洞为ZK132+718。进口设计高程:右洞为564.192m,左洞为554.120m。隧道出口设计桩号:右洞为YK135+038,左洞为ZK135+063。出口设计高程:右洞为601.291m,左洞为599.616m。xxxx隧道出口浅埋段见表2-1-1。表2-1-1xxxx隧道出口浅埋段统计表名称里程支护形式设计标高地面标高设计面到拱顶高度埋深备注珠峰一号隧道左洞出口ZK135+016.67JZDK-1599.139629.4888.7221.629隧道成洞面里程为ZK135+063-ZK135+016,浅埋段长度47米。ZK135+020.74JZDK-1599.183622.5068.7214.603ZK135+025.67JZDK-1599.235620.4988.7212.543ZK135+035.59JZDK-1599.287619.3648.7211.357ZK135+035.51JZDK-1599.338617.4198.729.361ZK135+040.44JZDK-1599.389615.458.727.341ZK135+045.36JZDK-1599.44614.3528.726.19263

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ZK135+050.28JZDK-1599.49613.1358.724.925ZK135+055.21JZDK-1599.539611.8488.723.589ZK135+060.13JZDK-1599.588610.4188.722.11ZK135+063.00JZDK-1599.616609.4498.721.113珠峰一号隧道右洞出口YK135+013.94JZDK-1600.991633.5128.7223.801浅埋段里程为YK135+038-YK135+018,浅埋段段长度20。YK135+018.93JZDK-1601.055626.768.7216.985YK135+023.92JZDK-1601.118620.7318.7210.893YK135+028.91JZDK-1601.186168.726.1YK135+0133.90JZDK-1601.241611.4438.721.482YK135+038.00JZDK-1601.291608.688.72-1.331备注:开挖宽度JZDK-1=17.28米,2.1.2工程特点xxxx隧道出口存在浅埋、偏压,段落里程为:左线ZK135+063~ZK135+016,长度47m,右线YK135+038~YK135+018,长度20m,为Ⅴ级浅埋段,原设计地质为坡积粉质粘土,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晶屑熔结构灰岩,岩体破碎,碎裂状结构,自稳能力差,受山体浅埋偏压影响,隧道开挖时极易坍塌。隧道埋深2.11~20.63m,符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中“埋深小于1倍隧道开挖跨度的浅埋地段;可能产生坍塌或滑坡的偏压地段”要求,因此该浅埋、偏压隧道施工专项方案需要进行专家论证、审查。2.2工程地质2.2.1地形地质情况该隧址区地貌属中低山地貌,地形成波状起伏。出口段为沟谷,沟谷地形成V型,谷地发育常年流水。出口部位自然山坡坡度约15~40°,自然山坡稳定,海拔高度约550~805m,山体植被发育。根据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中硬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xxxx隧道中硬场地水平峰值加速度(加速度)83.2ga1。隧道出口段为抗震不利地段。出口侧自然山坡坡度约15~40°63

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洞口围岩为薄层坡积粉质粘土以及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未发现有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坡体现状整体稳定。隧道开挖后成边坡坡体地层主要为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岩,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较好。隧道出口K135+040处位于一近东西向沟谷中,沟谷中常年流水,在强降水或极端气候条件下,易遭受山洪冲刷引发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灾害,对洞口及洞口临近路基加强支护。2.2.2出口地质围岩情况隧道出口段,围岩为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岩体破碎,碎裂状结构。勘查期间围岩地下稳定水位高于洞顶,雨季施工应注意防排水,[BQ]<250。自稳能力差,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常发生小坍塌,应加强支护。隧道出口左、右洞洞口浅埋段地质断面图详见图2-2-1(a)、2-2-1(b)。图2-2-1(a)隧道出口左洞浅埋段地质断面图图2-2-1(a)隧道出口右洞地质断面图63

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2.3水文地质本隧址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出口段的山沟中山间小溪中,常年有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K135+050处沟谷宽1.0~3.0米,深0.2~0.3米,流速0.1~0.3米/秒。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风化带,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的裂隙中,受裂隙发育情况控制,一般地区其富水性弱、导水性强,构造裂隙水主要为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其富水性弱、导水性强,主要接收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水量变幅较大。勘察期间为雨季,进洞口附近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高于洞顶,出洞口水位埋深低于洞顶,雨季施工应注意防排水。据采样分析成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判定,该隧道场址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经估算该整个隧道单洞最大涌水量取6000m³/d,正常涌水量取3000m³/d。xxxx隧道出口浅埋段按设计文件无断层及节理密集带发育,左洞经超前大管棚钻进40m的试验孔探测,该隧道洞口ZK135+063~ZK135+016段无地下水;出口右洞洞口比左洞洞口标高高出1.67m,推测右洞出口YK135+038~YK135+018段无地下水发育。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1)浅埋段禁止采用全断面法施工。(2)浅埋段应加强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的量测;测量频率不宜小于深埋段的2倍。另外偏压隧道应加强对围岩的检测;(3)浅埋段地表冲沟、陷穴、裂缝等应回填夯实、砂浆抹面,并处理地表水。(4)偏压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土压情况对偏压段进行平衡、加固处理。(5)偏压隧道靠山一侧应加强支护,每次开挖进尺不得超过一榀钢架间距,并应及时封闭。(6)浅埋段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3、施工计划3.1工期目标洞口工程、洞口挡墙、套拱+大管棚及洞口段47m(JZDK-1型支护)施工计划工期。63

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04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08月21日工期:123天3.2进度计划截水沟开挖、浇筑:2017.04.20~2017.04.30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2017.04.31~2017.05.7套拱、挡墙:2017.05.8~2017.05.15超前大管棚:2017.05.16~2017.06.7挡墙背后砌筑回填:2017.06.8~2017.06.10洞口段47m(JZDK-1型支护)开挖支护施工:2017.06.11~2017.08.213.3施工机械配备情况施工机械配备情况见附表3-3-1表3-3-1进洞施工机械配备情况(单洞)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洞口工程挖掘机(带破碎锤)1台、装载机1台、大型自卸车运输4台、YT28风动凿岩机8台、注浆机2台、内燃空压机1台、发电机1台。洞身开挖空压机4台、YT28风动凿岩机25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大型自卸车运输5台、风镐4台、自制开挖台车2台。初期支护自卸车1台、混凝土运输车3台、喷射混凝土湿喷机1台、备用发电机1台、电焊机4台、注浆泵2台、锚杆钻机1台。注:钢筋加工场设备未列入。辅助施工措施变压器800KV.A1台,HYGS变频增压泵1台、反坡排水8/6R-AH型渣浆泵及污水泵12台、通风机1台、自制简易栈桥1套。3.4主要工程数量xxxx隧道出口段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一。4、洞口段浅埋、偏压施工方案4.1施工工艺程序xxxx隧道出口左洞洞口工程的施工程序为:洞顶截水沟开挖、浇筑→改沟及洞口其他排水工程→洞口边坡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加固→洞口套拱和偏压侧挡墙、大管棚辅助进洞措施施工→偏压侧挡墙回填→洞身进洞“63

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支护施工。4.2施工方法及要点4.2.1洞顶改沟及截水沟开挖、浇筑xxxx隧道出口洞口位于冲沟位置,依据图纸先施做改沟,开挖并施作洞口截水沟,以截排地表水,截水沟与改沟对接。(1)根据现场地形、地貌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隧道洞口截、排水系统的具体平面布位置;在沿截排水系统平面位置进行明显标示,确保截水沟线形圆顺、沟底平整、排水顺畅。(2)截水沟开挖采用机械辅助人工开挖,开挖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在截水沟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山体和周边植被的破坏,同时务必将截水沟基坑内的松土和植被根系彻底清理干净。(3)截水沟的坡度大于20%时,设急流槽。急流槽的基础要稳固,基地每隔2m设一平台,以防滑动。流水面施做成25cm×30cm(台阶平米30cm,立面25cm)的混凝土踏步。(4)洞口截水沟基底、沟帮夯实平整后,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要求立模加固,进行C20现浇混凝土施工。模板采用竹胶板,由钢筋地锚及支架加固。(5)急流槽分段浇筑,每段长度5~10m,接头处用防水材料填缝。(6)养护。在每次施工完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护。4.2.2洞口土石方开挖xxxx隧道出口形式见图4-2-1。图4-2-1xxxx隧道出口洞口纵断面图(1)洞口土石方施工宜避开降雨期施工,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根据现场地层稳定程度和隧道施工方法采用挖掘机(带破碎锤)自上而下分层破碎开挖。63

1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2)洞口边坡、仰坡土石方的开挖应减少对岩、土体的扰动,严禁采用大爆破;边坡和仰坡上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以及边坡和仰坡上的浮石、危石要清除或加固,坡面凹凸不平应予整修平顺。(3)在进洞前按设计要求对地表及仰坡进行加固防护;松软地层开挖边、仰坡时,随挖随支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崩塌时,应及时采取预防和稳定措施稳定坡体、确保施工安全。采取放缓坡率开挖和地表砂浆锚杆、小导管地表注浆等辅助工程措施。(4)左洞偏压洞口施工,开挖方法应结合偏压地形情况,套拱基础与侧挡墙基础同步开挖,先后浇筑;套拱与侧挡墙墙身同时浇筑。待套拱及挡墙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在套拱与侧挡墙之间实施反压回填后,消除偏压影响,方开挖核心土进行主洞进洞开挖。(5)洞口边坡及仰坡采用明挖法施工,自上而下分阶段、分层进行开挖。洞口处开挖时,按设计要求先进行套拱位置掏槽开挖预留核心土,挖出套拱基础位置。(6)洞口边仰坡排水系统在雨季之前完成。隧道排水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侵蚀软化套拱基础,不得冲刷洞口前路基边坡等设施。(7)洞口永久性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8)洞口仰坡上方洞身范围内禁止修建施工用水池。(9)进洞前必须完成应开挖的土石方,废弃的土石方,应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边坡、仰坡上方不得堆置弃土、石方。4.2.3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加固由于洞口边仰坡开挖成型距洞门完成、永久防护到位间隔时间较长,结合xxxxx多雨的气候特点,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保证洞口坡体的稳定性,采取砂浆锚杆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形式。洞口土石方开挖完成一段,应随之及时进行防护。浅埋洞顶凹处段采用机械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85%,填土前对地表进行防水处理。出口右洞洞口边仰坡防护在套拱顶高度以下部位及左洞洞口边仰坡防护采用φ22砂浆锚杆防护,L=4.0m,间距1.0×1.0m,梅花形布置。套拱以上部分采用φ50mm小导管注浆加固,L=5.0m,间距1.0×1.0m,梅花形布置,详见图4-2-2(a)、图4-2-2(b)。(1)砂浆锚杆施工方法63

1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砂浆锚杆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先注后插工艺安装锚杆,测斜仪控制锚杆孔道倾角,注浆采用专用注浆泵施工。图4-2-2(a)左洞成洞面断面图4-2-2(b)右洞成洞面断面图4-2-2(b)右洞成洞面断面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清理开挖面、孔位确定、钻孔、清孔、注浆、安装锚杆。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3。施工要点a.施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锚杆杆体在型钢加工厂加工,并进行相关试验,确保锚杆质量。每段工程取代表性段落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Ⅴ级围岩锚杆抗拔力大于80kN/根。63

1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砂浆锚杆采用双管排气法注浆作业,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有关水泥、砂料的相关试验和水质化验,进行浆液配合比试验。施工准备锚杆孔位放样钻孔角度定位钻孔设备就位钻锚杆孔锚杆制作准备注浆材料注浆设备就位清孔锚杆成孔检查搅拌砂浆注浆插入锚杆安装锚杆及排气管锚杆抗拔力检查验收砂浆饱满度检查4-2-3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b.钻孔隧道洞口采用分层明挖法施工,一层开挖完成后,进行边仰坡防护,首先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测量放样,按设计要求准确画出锚杆孔位,采用YT28风动凿岩机垂直坡面钻孔,钻头直径40mm,钻孔D≈42mm。孔深大于4.3m(超出锚杆设计长度30cm),孔位允许偏差±15cm。c.清孔利用高压风清孔,严禁采用高压水洗孔,避免人为塌孔。清孔完成后进行孔道检查,检查开孔孔径、孔深、孔道倾斜度。d.注浆采用单管注浆工艺,直接将注浆管插入锚杆孔底,开始注浆后反复将注浆管向孔底送,使砂浆将孔内多余的水挤压出孔外,随后边注浆边拔出注浆管,准备插杆。63

1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砂浆配合比设计:注浆采用水泥砂浆,灰砂比为1:1~1:2,水灰比为0.38~0.45。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20,砂浆配合比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确定,坚持随拌随用的原则,对超过初凝时间的砂浆做报废处理。砂浆的干缩率必须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e.插杆注浆后应及时放置锚杆,锚杆放入后视实际需要补注浆。锚杆孔注满浆后,将锚杆钢筋插入锚杆孔内,同时用水泥袋纸或塑料布封住孔口,当感到锚杆撞击孔底时,孔口要求填满砂浆,插好锚杆后用孔口用块石或木楔临时居中固定,杆体外露部分避免敲击碰撞。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f.锚杆质量检查和验收锚杆孔主要检查锚杆的孔位、孔向、孔径、孔深、洗孔质量等项目,锚杆体主要检查锚杆材质、长度、直径、浆液性能等,最后是按规范要求抽样进行锚固力检查,其平均值不能低于设计值,以确保锚杆施工质量。(2)钢筋网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网,在型钢加工场分块预制成A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cm×20cm,网片长宽尺寸为100cm~200cm,现场铺挂,钢筋网在初喷4cm厚混凝土后设置,同砂浆锚杆固定牢固。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为2~3cm,其保护层大于4cm。搭接长度为不小于24cm。在开始喷射时,适当缩短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适当调整喷射角度,使钢筋网背面混凝土达到密实。(3)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按照规范和标准对开挖坡面进行检验,喷射厚度15cm。采用湿喷工艺。施工机械采用混凝土湿喷机。①素喷混凝土施工要点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大于2.5的硬质洁净砂,粒径5~12mm连续级配碎(卵)石,化验合格的拌和用水。喷射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合比由拌和站集中拌,配合比及搅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混凝土由送输车运输运到现场,混凝土湿喷机喷射施工。②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见图4-2-4。喷射前认真检查开挖破面,清除浮石和坡角虚碴,并用高压风吹洗岩面。63

1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喷射混凝土作业采取分段、分块,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以保证混凝土喷射密实。同时掌握风压、流量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喷枪头到喷射面距离一般为0.6~1.2m,喷射机工作压力控制在0.1~0.15MPa。一次喷射厚度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控制在4~6cm,复喷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15cm的设计厚度。初次喷射先找平岩面。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如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1h后进行,需冲洗第一层混凝土面。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图4-2-4湿式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图③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采取如下措施当涌水点不多时,设导管引排水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量范围较大时,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混凝土。增加水泥用量,改变配合比,喷混凝土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在涌水点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附近喷混凝土。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初喷后再按原配合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将水引疏出后再喷混凝土。(4)小导管注浆加固出口右洞洞口边仰坡防护在套拱顶高度以上部位的边仰坡采用Φ50小导管注浆防护加固,注浆小导管长度5m/根,按间距1.0m×1.0m的梅花形布置。①小导管施工方法63

1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小导管,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风动凿岩机钻孔,并用风动凿岩机的顶推力将小导管推送入孔,测斜仪控制钻孔角度,注浆泵压注水泥浆。②小导管施工工艺小导管注浆加固支护施工工艺见图4-2-5。施工准备钻孔打小导管设备准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地质调查注浆设计现场试验效果检查制定施工方案进入施工浆液选择配比试验注浆参数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注浆注浆站布置浆液配制安孔口止浆塞连接止浆管下部开挖图4-2-5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采用现场加工小导管,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凿岩机钻孔并将小导管打入岩层,注浆泵压注水泥浆。小导管外径φ50mm、壁厚5mm,长5m钢(花)管,管壁四周按15cm间距梅花形、钻设φ8mm压浆孔。小导管钻孔角度、深度、密度及浆液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浆水灰比为0.5:1,注浆压力:0.5~1.0MPa。浆前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取得小导管注浆施工经验。当达到设计达到设计注浆量时,可结束注浆。注浆异常的处理:发生串浆时,在有多台注浆机的条件下,同时注浆,当注浆机较少时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然后再注浆。63

1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水泥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③施工注意事项a.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b.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坡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c.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d.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e.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4.2.4洞口左线套拱施工套拱采用C25混凝土浇筑,厚度60cm,长度2m;套拱基础为扩大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浇筑;套拱内安装3榀I18工字钢架,拱架间距75cm,钢架外缘设φ127×4mm导向钢管。(1)套拱施工套拱基础施工套拱位置掏槽开挖预留核心土,挖出套拱基底位置,左侧挡墙基础同步开挖完成,基坑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套拱基底承载力大于0.3MPa。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立模板浇筑套拱C15片石混凝土基础,随后立模浇筑侧挡墙C25片石混凝土基础。片石混凝土内片石的掺入量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0%,片石应距模板5cm以上,片石间距应大于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片石必须分层掺放,抛填均匀,捣固密实。钢架架立a.钢架制作型钢钢架按设计预先在型钢加工场加工成型,在现场用M20螺栓连接成整体。根据设计尺寸,精确放样下料,分节焊制而成。栓孔用钻床定位加工,螺栓、螺母采用标准件,焊接及加工误差应符合有关规范。加工成型后的钢架运到施工现场用于施工。b.钢架安装在套拱基础上架立3榀I18工字钢架,型钢钢架之间设纵向连接筋,焊接连接成牢固的整体框架。钢架拱脚必须与套拱基础面密贴。钢架外缘设φ127×4mm导向钢管,导向钢管轴线与衬砌外缘夹角1~3°63

1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导向钢管采用φ12Ω型固定钢筋焊接固定在钢架上缘。钢架安装前按设计图检查验收加工质量,不合格禁用。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安装时注意钢架的垂直度,防止出现左前右后或前倾后倒现象。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紧螺栓,确保安装质量。严格控制中线及高程。拱架安装后必须保证垂直度,不能发生扭曲变形。套拱混凝土浇筑套拱、下部挡墙混凝土浇筑一同浇筑。套拱外模采用建筑钢模板,钢筋弯制外拱架组成外支撑体系;內模采用建筑钢模板,工字钢弯制内拱架组成内支撑体系,通过拉杆联成整体;端模采用5cm木板封堵;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振捣。套拱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覆盖洒水养生。4.2.5偏压挡墙施工隧道左洞出口原设计地质为坡积粉质粘土,碎块状强风化-中风化晶屑熔结构灰岩,岩体破碎,碎裂状结构,自稳能力差,易坍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判定山体地表覆盖层有向下滑动趋势,为此在洞口山体外侧施做偏压挡墙,并在隧道顶部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防止由于浅埋造成的隧道失稳。 偏压挡墙采用C25混凝浇筑,挡墙内侧隧道顶部采用M10片石混凝土回填。偏压挡墙详见图4-2-6图4-2-6偏压挡墙结构图施工方法 63

1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挡土墙基础施工前要做好排水,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基坑。基坑两侧要较挡墙底板宽出不小于50cm。特别是靠近山体侧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确保安全。基础梁采用整体浇注,挡墙采用分段浇注方法,每段5米。挡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内撑外顶,支撑牢固稳定,并预留泄水孔。4.2.6超前大管棚施工隧道左洞出口拱部采用一环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管棚管壁厚6mm,环向间距0.5m,每环43根,管棚长度按照变更后设计后长度施工。①施工工艺注浆材料进场、试验浆液配合比设计设置拌合站浆液拌制浆液运输施工准备管棚钻机就位安装钻进退出钻杆安装止浆塞注浆浆浆进入下一道工序钢花管制作安装钻杆、套管等管孔复测焊接环形套管钻头钻进成孔焊接套管跟进套环测斜仪控制钢管偏斜度注浆效果检查合格无孔管施工、注浆检测不合格测量定位安装钢架固定套管立模浇注套拱钢管充填注浆管棚验收洞口管棚在型钢加工厂集中加工,平板车运输到工作面;管棚采用潜孔钻机施工,利用套管(长管)跟进的方法钻进、长管安装一次完成;利用专用高压注浆泵注浆,长管棚施工工艺见图4-2-7。图4-2-7洞口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②钢管规格63

1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管棚为热轧无缝钢管,管径外径108mm、壁厚6mm。管距:环向间距中至中50cm。外插角:钢管轴线与衬砌外缘夹角1~3°,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15cm。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③钻孔、插管钻孔顺着套拱内导向钢管的方向,钻杆长度为分级选用,几次接杆,钻孔时随着孔深增加,需对回转扭距、冲击力及推进控制和协调;钻杆联接套应与钻杆同材质,两端加工螺扣。第一根钻杆钻入岩层尾部剩余20~30cm时钻进停止,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安装好连接套,钻机低速送至第一根钻杆尾部,方向对准后联接成一体。换钻杆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有无损伤,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以确保正常作业。钻杆达到要求深度后,按接长的办法拆卸钻杆,钻机退回原位。钻孔完结后,先把套管内孔注水清洗干净后,才把钻杆取出,钢管在插进后,才取套管钻进其他孔眼,钢管用丝扣联接,钢管终端密封,钢管口端与孔口周壁用水泥密封。④注浆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5:1~1:1(重量比),注浆压力:0.5~1.0MPa,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确实必要时可加大至2.0MP。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5min以上;进浆量,一般为20~30L/min。注浆前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取得管棚注浆施工经验。注浆结束后用M30水泥砂浆充填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单根钢花管的注浆量按Q=πR2Lη估算,式中R为浆液扩散半径,取R=0.6L0;L0为注浆钢花管的间距;L为钢花管长;η为围岩孔隙率。注浆按钢管施钻顺序从下而上叠加进行。压力逐渐由小加大。⑤施工注意事项管棚为超前支护,在隧道暗洞开挖之前完成;先施做注浆孔,后施做检查孔。注浆孔注浆完成后,再与注浆孔同法打设检查孔钢管,以检查注浆孔的注浆质量,最后将检查孔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封堵密实。63

2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洞口管棚施工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管棚导向墙,测量定位准确预埋套管,并用测斜仪控制钢套管的倾斜度,利用导向墙控制长管棚倾斜度;同时,钻进过程中利用测斜仪检查管棚钢管的倾斜度,并做好每个钻孔地质及钻进长度记录;洞身管棚按设计位置施工,运用测斜仪进行钻孔偏斜度测量,严格控制管棚打设方向,并作好每个钻孔地质记录;为保证管棚支护效果,严格按设计外插角控制管棚的外插角,尽量减小外插角,同时防止长管棚侵入开挖净空,降低管棚超前支护的效率,并给开挖带来困难。奇数号管棚管采用注浆钢花管,偶数号管采用无缝钢管,不钻注浆孔,施工时先施工奇数管,待奇数号管注浆完毕后施工偶数号管以便检查奇数号管的注浆质量。4.2.7偏压回填及洞顶凹处回填套拱和挡墙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侧挡墙背后(内侧)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回填。片石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砌筑时自下而上进行,灰缝饱满密实。挡墙外侧分层夯实回填至原地面,消除偏压影响。隧道洞顶凹处回填采用机械夯填土进行分层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85%。夯填土前在地表进行防水处理,将地表清理平顺,铺设两层土工布,中间夹一层1.5mm厚EVA塑料防水板,然后进行分层夯实。4.2.8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施工工艺及工法xxxx隧道出口段小净距隧道最小距离为17.88m,隧道洞身开挖最大宽度为17.28m。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24-2009)中表8.1.3-2小净距隧道双洞间相互影响程度划分,判定本隧道双洞间相互影响程度为“一般影响”。洞口浅埋、偏压段为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在需要爆破的地方采用局部放小炮或小台阶微振动爆破。开挖时按设计开挖轮廓线进行钻孔爆破,钻眼时炮眼深度、角度、间距必须符合钻爆设计参数要求。施工中部分光爆参数可根据围岩具体情况及光爆效果及时做出适当调整,尽快取得不同围岩段最佳爆破效果的光爆参数,提高炮痕率,减少哑炮,严格控制超、欠挖,开挖尽量减少对覆盖层围岩的扰动。(1)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施工工序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施工工序按照左洞先开挖制定,分部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导坑开挖先行开挖稳定侧即左侧导坑,侧导坑进洞开挖时采用台阶法,先开挖起拱线以上部分,并进行初期支护(边墙脚设置锁脚锚),再开挖下半断面,并进行初期支护封闭成环,进洞后围岩地质变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支护。导坑开挖后分部开挖分部剩余部分的方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步骤参见图4-2-8。63

2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4-2-8双侧壁导坑法法施工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2)施工顺序说明双侧壁导坑开挖法施工工序说明:下列顺序应在施工辅助措施完成并达到强度后进行。1.中夹岩加固,Ⅱ开挖左侧导坑(台阶法)。3.左侧导坑初期支护(包括侧壁临时支护、拱墙初期支护及仰拱初期支护),必要时边墙脚设置锁脚锚Ⅳ开挖右侧导坑(台阶法)。5.右侧导坑初期支护(包括侧壁临时支护、拱墙初期支护及仰拱初期支护),必要时边墙脚设置锁脚锚杆。Ⅵ开挖隧道上半断面。7上半断面初期支护。Ⅷ开挖隧道下半断面,9下半断面初期支护。X拆除侧隔壁墙临时支护。63

2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11.灌注二次衬砌仰拱混凝土。XII铺设洞身环向盲沟及防水板,整体灌注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2)施工要点围岩开挖在进洞初尽量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无爆破施工,局部需爆破施工时,宜弱爆破施工,以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开挖应严格按规范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随时掌握围岩及支护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修正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法;同时,应有较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时的排水工作要认真做好,在保证排水畅通的同时,重点要对两侧临时排水沟铺砌抹面,防止钢支撑基底软化。侧壁导坑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并尽早形成封闭环;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跨度宜为整个隧道跨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导坑施工时,前后拉开距离不宜小于15m;导坑与中间土体同时施工时,导坑应超前30~50m。为确保在爆破震动影响下的安全,二衬与两洞掌子面的安全距离必须通过震动测试结果确定。4.2.9中夹岩加固方法及工艺依照图纸对左线ZK135+063~ZK134+960,右线YK135+038~YK135+015,小净距段增加施作φ50mm小导管,并进行注浆对V级围岩进行加固。小导管的布置及构造详见见图4-2-9图4-2-9小净距隧道V级围岩中夹岩加固图小导管采用外径φ50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5.0m,前端加工成尖锥状,管壁四周按15cm间距梅花形钻设φ8mm压浆孔。小导管环向间距70cm,平插角4563

2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纵向间距1.0m。在边拱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小导管注浆。施工采用钻孔台车或风动凿岩机钻孔,注浆泵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净浆,其配合比根据试验确定,注浆参数如下:水泥浆水灰比(质量比)为:0.5:1注浆压力P=0.5~1.0Mpa,注浆前孔口处需设置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的止浆塞。注浆施工前,进行注浆试验,以调整注浆参数,小导管施工方法及工艺参见4.2.3节(4)。小净距隧道中夹岩注浆加固工艺,先行洞开挖支护后,在中夹岩上布置注浆孔,采用小导管注入水泥浆浆液,使岩柱在后行洞到来之前得到加固;当后行洞开挖支护完成后,根据检测到的围岩稳定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补充注浆加固,提高岩柱稳定。4.2.10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①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小导管外径φ50mm、壁厚5mm,长5m钢(花)管,管壁四周按15cm间距梅花形、钻设φ8mm压浆孔。钢筋厂集中加工小钢管,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风动凿岩机钻孔,并用风动凿岩机的顶推力将小导管推送入孔,测斜仪控制钻孔角度,注浆泵压注水泥浆。②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支护施工工艺见图4-2-10。施工准备钻孔打小导管设备准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地质调查注浆设计现场试验效果检查制定施工方案进入施工浆液选择配比试验注浆参数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注浆注浆站布置浆液配制安孔口止浆塞连接止浆管开挖图4-2-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小导管由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后运到施工现场,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凿岩机钻孔并将小导管打入岩层,注浆泵压注水泥浆。63

2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小导管钻孔角度、深度、密度及浆液配比符合设计要求,超前小导管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架为支点,小导管尾段与钢架焊联,打入钢管后注浆,形成管栅支护环。超前小导管以紧靠开挖面的钢架为支点,小导管尾段与钢架焊联,打入钢管后注浆,形成管栅支护环。水泥浆水灰比为0.5:1,注浆压力:0.5~1.0MPa。浆前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取得小导管注浆施工经验。当达到设计达到设计注浆量时,可结束注浆。注浆异常的处理:发生串浆时,在有多台注浆机的条件下,同时注浆,当注浆机较少时将串浆孔及时堵塞,轮到该管注浆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将管内杂物清除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然后再注浆。水泥浆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混合浆的凝胶时间。③施工注意事项a.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b.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c.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注浆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d.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e.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可结束注浆。f.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4.2.11爆破施工(1)装药结构装药:除周边眼外,其余炮孔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装药结构详见图4-2-11。图4-2-11炮眼装药结构填塞:采用粘性黄土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2)起爆顺序63

2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爆破采取开挖断面一次起爆,按照分区分段原则的爆破顺序为先起爆掏槽眼、再起爆掘进眼、最后起爆底眼和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掘进眼底板眼周边眼(3)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爆破参数设计按照隧道施工图设计的双侧壁导坑法步骤进行爆破开挖和支护,二次衬砌要求紧跟掌子面进行。为了减小爆破对基岩的损伤和光滑平整性,爆破时隧道拱墙部位进行光面爆破。爆破设计采用气腿式风钻打孔,炮孔直径42mm,主要爆破参数和工艺设计如下:①孔深(L)根据设计图纸,单次循环进尺为0.5m。因此,设计周边孔和辅助孔深0.6m,掏槽孔深0.8m。打孔时,孔深误差不能大于0.1m。②孔间距(a)和排间距(b)a.周边孔孔间距(a)和光爆层厚度(b)设计采用周边孔(底孔除外)光面爆破以达到减小基岩损伤和壁面完整目的。光面孔孔间距一般取(0.5~0.7)m,光爆层厚度取(0.6~0.8)m。由于Ⅴ级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不易形成光面层,故取小值,即光面孔孔间距a=0.5m,光爆层厚度b=0.6m。b.辅助孔的孔间距(a)和排间距(b)辅助孔孔间距的取值范围大多在0.6~1.0m,排间距在0.5~0.9m之间。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爆破岩石的具体情况而定,岩石硬且完整则取小值,而岩石软且破碎则取大值,同时应根据掘进断面的具体尺寸调整孔间距,以使布孔尽可能均匀。打孔时,孔间距误差不能大于0.1m。本设计先取辅助孔的孔间距a=0.8m和排间距b=0.7m,后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c.底孔孔间距(a)和排间距(b)底孔孔间距和排间距同辅助孔,取a=0.8m和排间距b=0.7m。考虑到底孔起到抬渣作用,在装药量方面,稍比辅助孔多点即可。d.掏槽孔由于采用中隔壁法施工,断面较小,因此采用平行孔空孔直眼掏槽形式。采用菱形掏槽等形式,具体布置及尺寸如下图所示。本设计的炮孔布置中,取菱形掏槽形式进行布置。63

2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③炮孔布置由上炮孔布置原则,可得炮孔布置如图4-2-12所示。由于岩性的不同,炮孔布置在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本设计掏槽孔位于实际施工1/4断面中下位置。爆破施工时,应由爆破员根据爆破指令单与爆破设计规定进行爆破作业。在正式爆破前,必须分别对各种不同岩层进行试爆,并根据各种不同岩层的试爆结果调整炸药使用量,并将调整药量表以报告形式报请现场爆破技术员确认批准后实施。④单孔装药量(Q)a.光面单孔装药量(Q)一般光面爆破周边眼线装药系数η=0.25—0.35kg/m,由于围岩破碎分化、节理裂隙发育,故取值η=0.25kg/m,由此可得单孔药量Q=0.15kg。b.辅助孔单孔装药量(Q)取辅助孔线装药系数η=0.6—0.75kg/m,考虑到炮眼堵塞等实际情况,取辅助孔单孔装药量Q=0.3kg。图4-2-12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炮孔布置示意图c.底孔单孔装药量(Q)考虑到“翻碴”作用,以便于清碴装运,底孔炮眼间距减小,取底孔单孔装药量Q=0.3kg。d.掏槽孔单孔装药量(Q)取掏槽孔线装药系数η=0.7—0.8563

2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kg/m,考虑到炮眼堵塞等实际情况,掏槽孔单孔装药量Q=0.45kg。e.炸药单耗(q)炸药单耗取值与断面大小、岩石硬度和完整性、孔深以及所选用的炸药性能等因素有关,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q=0.52kg/m3。表4.2.1双侧壁导坑法爆破参数表开挖顺序孔类间距/m孔深/m单孔装药量/kg炮孔数/个总装药量/kg起爆顺序备注1周边孔(光面)掏槽孔辅助孔底孔0.50.80.80.60.80.60.60.150.450.30.3109+21931.54.955.70.941232周边孔(光面)掏槽孔辅助孔底孔0.50.80.80.60.80.60.60.150.450.30.3109+21931.54.955.70.941233周边孔(光面)掏槽孔辅助孔底孔0.50.80.80.60.80.60.60.150.450.30.3109+21332.04.953.90.941234辅助孔底孔0.80.80.60.60.20.31162.21.812总装药量/kg41.85断面积/㎡161.34总炮孔数/个140循环进尺/m0.5炸药单耗/kg/m30.52循环挖方量/m385.67以上计算的装药量仅为理论计算结果。在开爆之初,爆破员首先按以上单耗的最低量先进行三个以上爆点的试爆,根据试爆结果调整爆破孔、排距及炸药单耗,经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正式开爆作业。(4)起爆网路根据起爆顺序,导爆管连接采用簇联并联串联起爆网路,每把不超过10根(发),用2发导爆管瞬发雷管传爆,每个传爆点均应严加防护覆盖,以免炸坏网路。最后用2发瞬发雷管起爆。周边孔内引出的导爆索,用两根主导爆索采用复式连接的方法,保证起爆的可靠性。两根主导爆索连出后,根据起爆顺序与导爆管相连起爆。为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各炮眼雷管段数应与起爆顺序相同。起爆顺序见图4-2-13。63

2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在药包加工时,根据断面尺寸及网路联接要求,导爆管雷管预先留有足够的长度。本次采用一个作业断面多组簇联联接,采用瞬发雷管(反向安装)作为引爆雷管用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内大于15cm以上处,按各类炮眼的段别装填好后开始10发一组簇联并联联接。(5)起爆方式选用高性能起爆器,起爆雷管选用非电导爆管雷管,采用高效能电子激发式起爆器起爆。(6)爆破振动波的计算图4-2-13双侧壁导坑法起爆网络示意图为了控制爆破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产生危害,首先要了解爆破振动的特性:作用时间短,从开始产生到结束仅为0.6~2.0秒;另一个是衰减快,它与一次单响装药量、爆源和需保护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直接关系,为此,必须控制一次齐爆的最大允许装药量。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计算公式如下:Qmax=(V/K)3/a×R3式中:Qmax——炸药量,kg。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根据图纸要求,爆破时,后行洞爆破震动速度不宜大于V=10cm/s。K、a——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系数,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参数选定,砂岩属软岩石和中硬岩之间,取K=250,a=1.8。R——距离爆破点最近处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距离.63

2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按爆破震动速度检测要求:“先行洞中间岩侧每10-15m布控一个断面,同时断面上布控3个点,爆破之前安装,爆破后采集数据”检测断面如图4-2-14。图4-2-14爆破震动检测点布置先行洞侧壁上的测点据后行洞爆破点的位置最近,取中夹岩柱最小厚度18.88m(YK135+038),此时开挖方法为双侧壁导坑法,后行洞右线左侧导坑开挖时掏槽眼中心距侧壁为2.8m,计算得起爆点距检测点距离为18.88m+2.8m=21.68m。经计算得:最大允许装药量:Qmax=(10/250)(3/1.8)×21.683=47.67kg故最大允许装药量Qmax大于设计的最大一段装药量5.7kg,爆破设计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施爆时,要根据现场实际距离来掌握最大一段起爆药量,药量不超过46.67kg,对后行洞的支护是安全的。(7)爆破施工要点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段装药量和段间延期时差,达到控制爆破振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周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每个开挖循环都要进行施工测量,控制开挖断面,在掌子面上用红油漆画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及标定周边炮眼位置,误差不超过1厘米。并采用激光准直仪控制开挖方向。钻眼必须按设计方案进行。钻眼时掘进眼保持与隧道轴线平行,除底眼外,其它炮眼口比孔底低5厘米,以便钻孔时的岩粉自然流出,周边眼外插角控制在0~2°以内,保持最大超挖量小于7厘米。掏槽眼严禁互相打穿相交,底眼比其它炮眼深20厘米。63

3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装药前炮眼用高压风吹干净,检查炮眼数量。装药时,由爆破员分好毫秒雷管段别,按爆破设计顺序装药,装药作业分组分片进行,定人定位,确保装药作业有序进行,防止雷管段别混乱,影响爆破效果。每眼装药后用炮泥对孔口进行堵塞。起爆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网络,雷管联接好后爆破员进行检查,检查雷管的连接质量及是否有漏联的雷管,检查无误后发出起爆信号。开挖过程中观察石质的变化情况及爆破效果,及时调整钻爆设计。控制隧道超欠挖,保证开挖轮廓平顺。4.2.12初期支护施工V级围岩设计支护参数见表4-2-2表4-2-2进口段V级围岩设计支护参表衬砌围岩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类型类别拱部范围φ25中空注浆锚设计为施做φ50超前杆、L=4.0m,29根拱墙A8双C25喷射砼I22b工字钢I14工字钢JZDK-1V级小导管,环向间/环,间距0.8×层钢筋网厚32cm拱架间距临时拱架距0.5m;共440.8m梅花形布置20x20cm0.5m间距0.5m根/环,(1)中空注浆锚杆①中空锚杆施工工艺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见图4-2-15。施工准备中空注浆锚杆订购中空注浆锚运输注浆材料试验、进场浆液配合比设计锚杆钻孔定位钻机就位钻孔高压风清孔安装锚杆杆体组装锚杆杆体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母钻孔孔深检测长度检测管注浆注浆进入下一道工序注浆检查浆液拌制注浆站布置浆液运输合格不合格63

3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4-2-15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②中空锚杆施工方法中空注浆锚杆在专业厂家购买,锚杆钻机钻孔,液压平台辅助人工安装,专用高压注浆泵注浆。中空锚杆结构见图4-2-16。图4-2-16中空锚杆结构示意图③施工要点a.施工准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专业厂家订购中空注浆锚杆,并进行相关试验,确保锚杆体的抗拉拔力满足设计要求。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有关水泥相关试验和水质化验,进行浆液配合比设计及相关试验。b.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锚杆孔开孔前做好量测工作,按设计要求布孔并做好标记,开孔偏差不大于10cm;锚杆孔的孔轴方向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图纸未规定时垂直于开挖面,局部加固锚杆的孔轴方向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相反,交角大于45°。c.锚杆钻机就位。d.成孔采用锚杆钻机钻孔,测斜仪控制孔身倾斜角度,利用短杆冲孔,然后接长钻杆钻孔到设计长度。锚孔位置、方向、直径严格控制,锚孔钻完后用高压风清孔。清孔完成后进行锚孔位置、方向、直径进行严格控制,检查锚孔是否平直畅通,不合格的孔位重新钻孔。e.锚杆杆体安装组装中空注浆锚杆杆体,安装可测长锚头、长度检测管。人工辅助锚杆钻机安装,锚杆边旋转边送入锚孔。隧道拱部采用带防弊气联接套的中空注浆锚杆,锚杆组装时,同时安装防弊气联接套、排气管。杆体安装完成后,安装止浆塞、垫板、球形螺母,利用中空锚杆扳手拧紧。安装锚杆垫板时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初喷混凝土面密贴紧压。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63

3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f.注浆利用专用高压注浆泵注浆通过锚杆杆体预留通道接孔口注浆。隧道拱部利用排气管排气,确保锚杆孔内注浆饱满。注浆浆液配合比设计: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0.4~0.5、砂灰比0~1,砂子直径小于1mm。浆液扩散半径r的确定: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工程类比及现场碴体注浆试验情况选定注浆压力范围,确定浆液扩散半径r的大小。注浆孔距D与排距L的计算:L=Dsin60°,D=2rcos30°单孔注浆量Q注=Q注=πr2hηβ式中:r--浆液扩散半径,m;h--压浆段有效长度,m;η--岩石裂隙率;β--浆液在裂隙内的有效充填系数。洞内注浆结束的标准:注浆压力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g.锚杆检测锚杆长度测量采用在锚杆杆体中预留通道,在注浆完毕后用机械法测量已锚固注浆锚杆的长度。每段工程取代表性段落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锚杆抗拔力Ⅴ不小于80kN/根,通过试验修正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锚杆抗拔力采用锚杆拉拔器按规范标准分批进行检测。(2)钢筋网按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网,在加工棚分块预制成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cm×20cm,网片长宽尺寸为75cm~200cm,洞内铺挂,钢筋网在初喷4cm厚混凝土后设置,同系统锚杆固定牢固。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为3cm左右,其保护层大于4cm。搭接长度为不小于24cm。在开始喷射时,适当缩短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适当调整喷射角度,使钢筋网背面混凝土达到密实。(3)钢架本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有钢支撑类型:工22b和工14型钢钢架。钢架施工工艺见图4-2-17。①钢架制作型钢钢架按设计预先在型钢加工厂集中加工成型,在洞内用螺栓连接成整体。根据不同断面需要,精确放样下料,分节焊制而成。栓孔用钻床定位加工,螺栓、螺母采用标准件,焊接及加工误差应符合有关规范。加工成型后的型钢进行详细标识,分类堆放,做好防锈蚀工作后待用。②钢架安装63

3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洞内安装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与定位系筋焊接。型钢钢架之间设纵向连接筋,钢架间以喷混凝土填平。钢架拱脚必须安放在稳固的基础上,拱脚两侧设锁脚锚杆,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钢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混凝土楔形垫块或橡胶垫块,用喷射混凝土喷填。采用机械运至安装现场,拱架拼装机安装,安装时注意钢架的垂直度,防止出现左前右后或前倾后倒现象,并与锚杆及纵向连接钢筋焊接,使之成为整体。安装前分批按设计图检查验收加工质量,不合格禁用。清除干净底脚处浮碴。按设计焊连定位筋及纵向连接筋,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紧螺栓,确保安装质量。严格控制中线及高程。拱架与岩面间安设鞍形混凝土垫块,确保岩面与拱架密贴。确保初喷质量。拱脚高程不足时,不得用块石、碎石砌垫,而应设置钢板进行调整,或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拱架安装后必须保证垂直度,不能发生扭曲变形。初喷清除底脚浮碴定位锚杆施工高程测量钢架加工、质量验收钢架预拼台架上安装钢架定位锚杆焊连定位加设楔形形垫块安装纵向连接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包裹底脚连板喷混凝土图4-2-17钢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4)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按照规范和标准对开挖断面进行检验,采用湿喷工艺。施工机械采用混凝土湿喷机。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见图4-2-18。①喷混凝土施工要点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大于2.5的硬质洁净砂,粒径5~12mm连续级配碎(卵)石,化验合格的拌和用水。63

3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喷射混凝土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配合比及搅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图4-2-18湿式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图②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见图4-2-19。图4-2-19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程序喷射前认真检查隧道断面,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喷射混凝土作业采取分段、分块,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为20~30cm,以保证混凝土喷射密实。同时掌握风压、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63

3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隧道喷射混凝土厚度>5cm时分两层作业,第二次喷射混凝土如在第一层混凝土终凝1h后进行,需冲洗第一层混凝土面。初次喷射先找平岩面。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喷射混凝土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混凝土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③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采取如下措施当涌水点不多时,设导管引排水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量范围较大时,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混凝土;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混凝土。增加水泥用量,改变配合比,喷混凝土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在涌水点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附近喷混凝土。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初喷后再按原配合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将水引疏出后再喷混凝土。当喷射混凝土局部凹凸不平尺寸大于下述要求时进行处理。边墙:D/L=1/6;拱部:D/L=1/8。式中:L—喷射混凝土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D—喷射混凝土凸面凹进的深度。4.2.13结构防、排水(1)结构防、排水原则隧道的防排水遵循“防、排、堵、截结合,重视生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作妥善处理,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体系。施工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排水可能影响周围环境地段,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以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围岩稳定性及造成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困难等后患。(2)施工工艺防、排水设施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20。(3)主要材料EVA塑料防水板(GB18173.1-2012),厚度:1.5mm;无纺布(执行规范GB/T17638-1998,GB/T17639-2008),尺寸规格:毎平方米质量应大于300g,厚度:≥2.4mm;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执行规范GB18173.2-2014),规格尺寸:宽X厚=30cmx10m;HDPE(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墙背纵向排水管:Φ10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隧底横向排水支管:PVC双壁无孔波纹管。63

3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拱部环向盲沟:Φ50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打孔波纹管孔眼10×1mm~30×3mm,360°范围。(4)结构防水①洞身防水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混凝土抗渗等级≥S8。全隧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防水板加无纺布(分离式)防水。在铺设防水板之前,应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注浆封堵或引排处理。全隧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纵向施工缝设遇水膨胀单液型密封胶防水。隧道围岩级别变化分界处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度2cm,变形缝填充沥青木丝板和中埋止水带防水。二衬拱部每隔3~5m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63

3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4-2-20防、排水设施施工工艺流程图②防水层铺设施工准备及基面处理:彻底清除各种异物,如:石子、沙粒等,做到现场平整干净。基面应平整,不能出现酥松、起砂、无大的明显的凹凸起伏。铲除各类尖锐突出物体,如:钢筋头、铁丝、凸出在作业面上的各种尖锐物体,并且清除地面积水。根据图纸高程尺寸,定好基准线,准确无误地按线下料。防水板材的焊接采用双缝热熔自动焊接机焊接。依据板材的厚度和自然环境的温差调整好焊接机的速度和焊接温度进行焊接。焊接完后的卷材表面留有空气道,用以检测焊接质量。防水板材的焊接见图4-2-21。63

3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4-2-21防水板焊接示意图检查方法:用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进行充气,抽检的两条焊缝间生成2.5的气压,在15分钟内,气压下降值应小于0.25巴。否则应补焊至合格为止。③防水板材的铺设、固定根据实际情况下料,按基准线铺设防水板;用防水板材专用塑料垫和钢钉把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应用暗钉圈焊接固定塑料防水板,形成无钉孔铺设的防水层。如图4-2-22。图4-2-22防水板固定示意图在清理好的基面上铺设固定土工布垫层。在喷射混凝土隧道拱顶部标出隧道纵向的中心线,再使裁剪好土工布垫层中心线与喷射混凝土上的标志相重合,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用射钉固定垫片将土工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面上。水泥钉长度不得小于50mm,平均拱顶3~4个/m2,边墙2~3个/m2。铺设固定防水板。先在隧道拱顶部的土工布上标出隧道纵向的中心线,再使防水卷材的横向中心线与这一标志相重合,将拱顶部的防水卷材与热融衬垫片采用超声波热熔焊机焊接,再象土工布垫层一样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边铺边与热融衬垫焊接。铺设时要注意与与土工布密贴,并不得拉得太紧,一定要留出余量。将防水板专用融热器对准热融衬垫所在位置进行热合,一般5秒钟即可。两者粘结剥离强度不得小于防水板的抗拉强度。④止水带安设63

3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止水带安设采用安设钢筋卡固定工艺施工。沿设计衬砌轴线,在待浇筑混凝土空间设置定位钢筋,定位钢筋每隔不大于0.6m一道。当主洞二衬为防水钢筋混凝土时,采用主洞二衬的靠端头的4根主筋固定定位钢筋;当主洞二衬为防水混凝土时,设4根φ16钢筋固定。将制成的钢筋卡环套入止水带,中部弯折90°,一半钢筋卡同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另一半钢筋卡同止水带与定位钢筋用钢丝绑扎固定牢固,确保止水带位置的正确。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一半弯折90°的钢筋卡同止水带恢复。(5)结构排水①洞内排水在隧道衬砌背后环向铺设Φ50HDPE单壁波纹管盲沟,将水引入边墙两侧Φ10cmHDPF双壁打孔波纹管,Φ50HDPE单壁波纹管盲沟纵向间距为5~15米,可以根据隧道各个段落水量大小进行调整。然后通过Φ10cmPVC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两侧Φ25cm双壁打孔波纹管侧式排水管排出洞外。横向排水管坡度不小于2%,横向排水管与纵向排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侧式排水管以及纵向排水管外裹一层无纺土工布,防止砂土流入管内。路面水通过路缘排水沟排出洞外,与洞外的天沟、排水沟、截水沟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电缆沟底部设横坡及纵向集水沟,将可能流入电缆沟的水,通过纵向集水沟引出洞外,路面底下全线铺设级配碎石排水垫层和MF12塑料盲沟进行排水。②洞口排水洞口有沟、渠通过时,采取引排和防渗、防冲淤措施,且洞门顶部设截水天沟,以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天沟设于边、仰坡顶以外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3%,以免淤积。当截水天沟的坡度大于20%时,设急流槽。急流槽的基础要稳固,基底可每隔2m设一平台,以防滑动,急流槽坡率n根据实际地形确定。截水沟很长时,分段浇筑,每段长度5~10m,接头处用防水材料填缝。洞口位置位于冲沟位置的应依据图纸先施做改沟改渠,截水沟与改沟对接。为避免洞外边沟水流入隧道内,施工中应注意隧道洞口外路基边沟为不小于3%反坡段,将边沟水排至路基外侧。4.2.14二次衬砌及仰拱衬砌采用12m长液压钢模整体衬砌台车。横洞等小型洞室二次衬砌采用大块弧形钢模衬砌简易台车,拱墙一次模筑成型。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灌筑施工,振动棒振捣密实。(1)施工工艺二次衬砌施工工艺见图4-2-23。(2)钢筋制作方法63

4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在隧道二次衬砌设置结构筋的地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及规范要求在洞外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运输车运入洞内,人工在钢筋台架上完成钢筋焊接、绑扎安装成型工作,安装钢筋时,钢筋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钢筋加工运输过程中严禁污染钢筋,有锈蚀处进行处理后才能正式使用。布设轨道面板整修台车就位涂脱模剂台车加固挡头板安装头板安装混凝土浇注拆模养护压拱部试件中砂碎石水泥水外加剂拌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泵轨道高程测量控制轨距取样三组至少拱部一组根据监控量测确定施作二次衬砌时间台车移位模板中心高及净空检测预埋件预留洞模板止水带安装基仓清理输送管道安装施工配合比坍落度检查含水量测定检测衬砌断面前方铺设防水层施作衬砌钢筋(如有)不合格进行处理图4-2-23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3)正洞衬砌方法混凝土由洞口的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料,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仰拱采用仰拱栈桥以抗干扰作业,实现仰拱超前。采用仰拱(底板)先行、整体式液压钢模衬砌台车衬砌,每节长度12m。根据设计,隧道衬砌根据喷锚构筑法原理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适时进行。二次模注衬砌时间在围岩量测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变形量已达到预计总量的80%以上,且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进行。63

4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首先对开挖断面和防排水系统进行自检,检验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经检验合格后移动台车就位。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对称浇筑,控制灌注混凝土的速度和单侧灌注高度,单侧一次连续浇筑高度不超过1m。输送软管管口至浇筑面垂直距离混凝土的自落高度控制在1.5m以内,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因施工需要留设施工缝,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捣固选用的振捣器,其频率、振幅、振动速度等参数视混凝土的塌落度及骨料颗径而定;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灌注施工采用全断面一次灌注成型,当混凝土灌至墙拱交界处时,间歇约1h,以便于边墙混凝土沉实。拱圈封顶时,随拱圈灌注及时捣实。衬砌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5Mpa,并根据湿度情况12h内进行养护,养护时间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4)仰拱、填充施工方法有仰拱的地段采用仰拱先行的施工方法,并且采用全幅浇注的方法一次完成浇注仰拱,严禁半幅施工,以起到早闭合,防塌方的作用,并能够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保证整体工期要求,减少仰拱铺底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降低施工干扰,开挖和浇注混凝土时利用仰拱栈桥,保证运碴车辆和其他车辆的通行,见图4-2-25。图4-2-25仰拱栈桥立面示意图施作仰拱混凝土时必须将基底清理干净,并且注意及时排水。支立仰拱模板,排干积水,绑扎钢筋,保护层采用PVC垫块保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入,泵送入模,振捣器振捣密实。填充必须在仰拱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支立侧模,一次浇注到位。仰拱回填在片石混凝土浇筑时,片石的掺入量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0%,片石应距模板5cm以上,片石间距应大于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片石必须分层掺放,抛填均匀,捣固密实,禁止一次性倒入。(5)回填注浆63

4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为防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出现空洞或不密实,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并达到70%强度后,全隧道衬砌背后进行充填压浆。施工中采用在衬砌顶部混凝土内预埋φ20镀锌注浆钢管。注浆钢管纵向间隔2~3m一处,注浆材料采用M10水泥砂浆,其配合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回填注浆压力:初压0.1~0.15MPa,终压0.2MPa。注浆前先检查注浆管路是否牢固可靠、注浆系统仪表是否正常。预埋钢管位置要固定准确,通过点焊的方法固定。同时,为防止钢管堵塞,在钢管头要进行包裹,在进行注浆前打开封端。对于超浅埋及偏压地段,为确保山体和初支稳定,在初期支护监控量测稳定后及时施作二衬。4.3监控量测xxxx隧道出口在进洞施工过程中,进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到设计及施工中,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主要监测项目见表“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详见附表4-3-1”表4-3-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编号量测项目及类别方法及工具布置量测间隔时间要求及目的1~1516~3031~90>901地表观测地质罗盘、数码相机目测及简单地表观察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对地表地址、水文进行日常观察,对地表异常进行观察2洞内观察地质罗盘、数码相机开挖后及初支后进行每次爆破后进行对岩性、岩层产状、结构面进行描述,对溶洞、断层等不良地址情况进行重点说明,支护结构裂缝进行观察3地表下沉高精度全站仪或水平仪、水准尺、铟钢尺没5~10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11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中线没5~20m一个测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从地表设点观测,根据下沉位移量判定开挖对地表下沉的影响,以确定隧道支护结构4拱顶下沉高精度全站仪或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每5~5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测点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监控隧道拱顶下沉,了解断面的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的稳定性5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每5~50m一个断面,每个开挖面3条测线1~2次/d1次/2d1~2次/周1~3次/月根据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等量测,对以下项目做出判断:①周边围岩的稳定性;②初期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否妥善③二次衬砌的浇筑时间等6隧道施工中应该严密监测洞内涌水量变化,当实际涌水量超过设计值时,应重新设计洞内排水系统。63

4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地下水流量容积法或流量计7爆破振动速度速度传感器,振动测试仪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先行洞中间岩侧每10~15m布控一个断面,同时面上布控3个点新洞爆破之前安装,爆破后采集数据施工监控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爆破振动监测、地下水流量监测、地面建筑物爆破振动速度,必要时在隧底增设隧底上鼓量测及地表沉降量测项目。(1)洞口开挖边仰坡稳定性观察洞口开挖边仰坡稳定性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漏的观察等。检查边仰坡坡面及坡顶有无松动危石,如有及时清除,防止边坡落石伤人。(2)仰坡沉降观测仰坡沉降量测断面布置在仰坡顶,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见图4-3-1。图4-3-1仰坡沉降观测断面布置图(3)地表下沉及平面位移量测断面里程桩号详见表4-3-1ZK134+940YK134+990ZK134+950YK135+000ZK134+960YK135+010ZK134+970YK135+015ZK134+980YK135+020ZK134+990YK135+025ZK135+000YK135+030ZK135+010YK135+035ZK135+020ZK135+030ZK135+040ZK135+045ZK135+05063

4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ZK135+055ZK135+060表4-3-1地表下沉及平面位移量测断面里程桩号(3)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布设详见“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线附图4-3-2”图4-3-2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线4.4超前地质预报(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整体方案采用TS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设备进行远距离(200m)较宏观长期预报。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近距离(40m)较微观近期预报;二者相互补充和印证。根据以上综合结果确定是否要打探孔,探孔位置和数量(1~5个为宜)。对于出现异常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复杂的地段,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等地段,应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带防突装置,应超前和延后各50m)、水平导坑、导洞超前等措施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探明工作面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通过探测预报,起到补充勘探、提高勘探精度、防灾减灾的作用。预报流程详见图4-4-1。63

4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4-4-1超前地质预报流程图(2)地质调查地质调查分为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两部分。①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时间计划:在进场进行洞内预报前两周内实施并完成,完成初步成果图的总结。在后期开展预报工作中根据洞内地质的变化情况,应再适时补充地表地质调查。人员安排:地表补充调查参加人员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全体地质工程师。完成内容:第一,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进行熟悉、核查和确认;第二,调查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地层的熟悉和确认;第三,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第四,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其分布规律;第五,煤层、石膏、膨胀岩等特殊地层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及其产状变化情况;第六,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成果及结论:完成地质调查预报报告,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文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②洞内地质素描时间安排: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贯穿地质预报工作的始终。对岩性变化点、构造发育部位、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每开挖1个施工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其它一般地段跟据地质变化情况适当延长。人员安排:洞内地质素描现场参加人员为地质工程师;63

4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完成内容:洞内地质调查包括开挖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主要开展的工作:第一,辅助坑道洞内地层、岩性的划分和描述;核对包括地层岩性、断层构造等在内的主要地质界线在隧道洞身的实际位置;进一步确定各断带及其主、次断层(包括影响带)的位置、产状,断层带的物质组成、宽度、富水程度及工程性质。第二,对洞壁岩体主要结构面(断层、层理及节理、裂隙等)进行定性及定量统计量测,查明主要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延伸长度、张开宽度、粗糙程度、蚀变情况、密度、地下水及充填情况等,并分析优势结构面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第三,对岩体受构造影响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富水程度及围岩稳定状态等进行详细编录,据此对围岩级别及其他地质参数进行修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护、衬砌或超前加固措施意见。第四,对重点地段,如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岩性接触带、地下水富集带、高地应力区、岩性变化频繁或软硬相间及掌子面地质情况与地面地质调查出入较大等重点地段进行核对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评价。成果及结论:主要完成开挖面地质素描图、洞身地质展示图绘制、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隧道内和地表相关性预报图、地质复杂地段纵断面图和其它一些相关资料。(2)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预报采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委托第三方进行TSP超前地质预报。①时间安排地震反射波探测仪(TSP预报系统)一般对隧道进行连续跟踪测试,前后两次搭接长度大于10m。根据预报计划,提前做好测试准备,在前次预报里程还余10m以上时提前和驻地地质工程师联系做好准备工作,并提前24h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做好TSP预报的钻孔配合工作。现场共需在边墙施做26个钻孔,由驻地地质工程师配合施作单位提前施做,钻孔工作一般需3~4h,在仪器到场前施做完成。现场预报测试过程包括仪器设备安装连接、现场参数测量记录、仪器调试及24炮点逐个引爆和数据采集,共需时间约2h。②人员安排现场由地质工程师、物探工程师进行测试,测试时需有监理旁站。③探测方法首先对测线布置段和隧道掌子面岩体进行地质描述,并选择岩体相对完整的地段布置接收孔位置。记录检波器接收孔、激发起至炮孔的隧道里程,对于不等间距的炮孔要测量炮孔之间的距离,记录隧道掌子面的里程;定向并耦合安置孔中三分量检波器;逐炮孔安置带有计时线的炸药卷,药量一般控制在50~100g;根据隧道岩体条件选择仪器采集参数:一般软岩条件采样率选择0.1ms,63

4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硬岩条件采样率选择0.05ms;通过选择采样点数的多少保证地震记录的长度不小于300~400ms。以上有关数据填写在TSP现场数据记录表中。而后进行逐炮地震波数据的采集工作,测量中要求隧道内具有安静的条件,有关的产生振动施工的项目需要暂时停止。所有炮孔的数据采集完毕,在检查采集数据合格后结束现场测量工作。采用隧道地震波技术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工作,接收与激发孔的具体布置如下(超前预报中接收与激发孔(放炮孔)的布置图详见图4-4-2:图4-4-2超前预报中接收与激发孔(放炮孔)的布置图超前预报中激发孔(放炮孔)的布置应避开安装有电缆的一侧洞壁。激发孔(放炮孔)由掌子面退后5m至10m开始布置。激发炮孔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m,激发的炮数一般为24个炮孔,孔径40mm。接收孔距离最近的炮孔为15-20m左右。预报工作需要左右洞壁各安置一个传感器接收地震波。因此需要在左右洞壁的相同里程点各打一个钻孔,接收钻孔和激发钻孔的深度均为2m。激发炮孔采用直径为50mm的钻头打孔。所有钻孔布置在一条水平直线上,高度为隧道当前地板1.0~1.2m左右,激发孔向内倾斜利于灌水,接收孔钻成水平孔。“终孔时一定要吹孔”,避免岩粉碎石残留孔内,影响接收探头的安置深度,或炸药卷推不到位置深度。(3)地质雷达采用地质雷达进行短距离地质预测,探测距离为40m。地质雷达测线布置及原理见图4-4-3。图4-4-3地质雷达测线布置及原理(4)超前钻探法63

4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出现异常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复杂的地段,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等地段,采用超前水平钻孔(带防突装置,应超前和延后备50m)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探明工作面前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对钻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隧道掌子面前方岩石的强度指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及地下水、气状况等诸方面的资料。超前探孔布置见图4-4-4。图4-4-4超前探孔布置图探孔孔深一般30m,采用潜孔钻机接杆钻孔。为防止遇高压水时突水失控,开孔采用φ120钻头,孔内放入3.0m长的φ108钢管做为孔口管,孔口管伸出掌子面50cm,孔壁间用环氧环脂加水泥浆锚固,孔口管伸出部分安封闭装置,并与注浆泵联接,以便遇高压水时及时封堵并注浆。探孔直径φ90mm。钻孔时作业平台要求平稳、牢固,钻机施工时不晃动。施钻过程中,由地质工程师详细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并对岩芯进行统一编录、收集,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情况。(5)不良地质前兆预测隧道掘进过程中,通过各类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在短距离内判断不良地质体性质。①临近大型溶洞水体或暗河前兆裂隙、溶隙间出现较多的铁染锈或黏土;岩层明显湿化、软化,或出现淋水现象;小溶洞出现的频率增加,且多有水流、河沙或水流痕迹;钻孔中的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沙或小砾石;有哗哗的流水声;钻孔中有凉风冒出。②临近断层破碎带的前兆节理组数急剧增加;岩层牵引褶曲的出现;岩石强度的明显降低;压碎岩、破碎岩、断层角砾岩等的出现;临近赋水断层前断层下盘泥岩、页岩等隔水岩层明显湿化、软化,或出现淋水和其他涌突水现象。③大规模塌方的前兆拱顶岩石开裂,裂缝旁有岩粉喷出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初支开裂掉快、支撑拱架变形或发出声响;拱顶岩石掉快或裂缝逐渐扩大;干燥围岩突然涌水等。63

4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见图5-1-1。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安全质量部具体负责各业务部门及施工队队长各施工队安全员各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图5-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①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②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组员由各业务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组成。③施工队也成立相应安全管理组织,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负责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抓好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2)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名单见表5-1-1表5-1-1安全管理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项目经理2项目书记3项目副经理4总工程师5副总工6副经理7副经理8副经理9安全总监兼安质部主任专职10测量站长11设备物资部主任12工程技术部主任63

5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13设备物资部主任14试验室主任15财务部主任16安全工程师专职17安全员专职18隧道队安全员专职5.2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洞口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洞口段土石方开挖时,注意坡面的稳定情况,每次开工前、收工后,对坡面、坡顶周围认真检查。对有裂隙和塌方现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开挖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造成坍塌,坚决禁止掏底开挖。洞口土石方施工时,要做好截、排水工作,并随时注意检查,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并与原有水系相连通。在岩石破碎土质松软地段,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及时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坍塌伤人。做好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保证道路畅通,防止发生机械碰撞、翻机、翻车及伤人事故。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坡面危岩和松动的岩石,应排专人及时进行清除,并由专人进行指挥。清除人员必须系安全绳,站在其上方稳固、安全的位置,采用撬棍清理。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内危险的悬崖、陡坡、危石等,应有防护设施或危险警告标志(包括安全提醒标志和安全标志等)。机械设备行走便道拐弯、陡坡、狭窄等隐患地段设置提示标志。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必须执行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坚持每日的安全巡视检查,对违反各种安全规定的行为人进行教育和处罚,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指导和督促施工队搞好安全管理工作。(2)坡面防护安全保证措施坡面钻眼前,首先检查坡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有无松动的岩石,如有松动的岩石及时清除;检查加固操作平台,确保钻眼平台不变形不垮塌。凿岩机钻眼时,采用湿式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风钻钻眼前,对设备工具作下列检查,不合格的立即修理或更换。63

5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机身、螺栓、卡套、弹簧、支架是否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钎孔是否有堵塞孔现象。使用支架的风钻钻眼时,确保将支架安置稳妥。施工作业人员均须配带必要的防护用品。机具设备应置于安全地段,喷射机、注浆机、水箱必须装置压力表和安全阀,定期进行耐压试验。注浆发生堵管时,及时疏通;处理堵管时,喷嘴前严禁站人。经常检查管道和接头是否有松脱和击穿可能,发现问题立即处理。(3)浅埋、偏压段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洞口浅埋段开挖根据围岩及环境条件确定开挖方法,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浅埋隧道开挖时严格控制地表沉陷,减小循环开挖进尺和防止塌方。开挖后应尽快进行初期支护施工。应增加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的量测及反馈,量测频率不宜小于深埋段的2倍。采取措施控制围岩变形:爆破开挖时,应短进尺、弱爆破、早支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敷设拱脚锚杆,提高拱脚处围岩的承载力;及时施工仰拱或临时仰拱;地质条件差或有涌水时,可采用洞内环形固结注浆。(4)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的有关规定。洞内爆破作业做到统一指挥信号,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外,不受有害气体冲击。其安全距离不少于200m。爆破期间,除引爆电路外,所有动力及照明电路均断开或改移到距爆破点不小于50m的地点。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根据施工条件明确规定,爆破前严格检查爆破网络,确保一次起爆。遇到下列情况严禁装药爆破: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发现可能有大量岩溶、岩爆及高压水涌出地段。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不少于15min,并检查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等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装炮时严禁火种,严禁明火点炮,严禁装药与打眼同时进行。(5)隧道支护安全保证措施施工期间现场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位支护定期检查。在不良地段,每班指定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修整加固。严禁将支撑放在虚碴或软弱的岩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塞紧。63

5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采取及时加强临时支护措施。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置的测点定期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施工。对喷锚地段的危石及时处理完毕,脚手架、防护栏杆、照明设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喷射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班,并作好记录。(6)隧道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隧道施工的通风设专人管理。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通风管与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30m。必要时在通风管上设置中间接风机,以保证良好排除污染空气。出碴时,对碴堆连续洒水以消除粉尘。保证给地下开挖范围内的每人最少提供3m3/min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动速度不小于15m/min,二氧化硅粉尘小于1mg/m3,开挖作业空间的空气中烟雾的亚硝酸、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有关劳动法规要求的标准。地下开挖中使用柴油机设备,在设备排气口安装净化器。地下开挖中禁止使用燃汽油或液化气石油气的内燃机。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严禁在隧道中使用干式凿岩机。(7)隧道防火与防水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区域,尤其是施工防水板附近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设立明显标志。各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在雨季前进行防洪及洞顶地表水检查,防止洪水灌入洞内。对地表水丰富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在施工时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备足排水设备。利用我单位在其它隧道施工中的成功经验,在高压风管上安装三通阀,遇到大涌水时作为紧急排水管用。(8)隧道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系统。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大于36V,已衬砌好和非作业地段可用220V,手提作业灯为12~24V。选用的导线截面保证使末端电压降不得大于10%;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63

5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等工作。所有的动力线和设置都保持在最佳的绝缘和安全状态。动力线和照明线在隧道的一侧布置。所有线路使用设计合理并具有合适绝缘,将线牢固地固定在隧道壁上,并且不受隧道爆破影响而损坏。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36V以上的供电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接地保护。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9)洞内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在洞身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洞内工作人员施工安全,在隧道配备隧道轻质逃生管,具有轻质、高强、塑性变形小、搬运拼接方便、可重复使用等性能的轻质铝箔玻璃纤维复合型装卸式隧道逃生管道,管径800mm,每延米重30kg。应用隧道轻质逃生管,改变传统用钢管作为逃生管道不易移动、形同虚设的弊端,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开挖掌子面常备救生箱,救生箱内有应急照明设施,食物、水、药品,对讲机和逃生管快拆设备。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熟悉逃生程序和逃生方向。5.3施工技术安全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校对图纸,严格按标准、规程组织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标,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许开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的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3)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4)63

5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用于本合同段工程中的钢材、水泥、粗细骨料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试验频次满足规范要求。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每项材料到工地应有出厂检验单,同时在现场进行抽查,来历不明的材料不用,过期变质的材料不用,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5)施工所用的各种检验、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校核和检定,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6)要把好各工序中间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和隐蔽工程按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并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7)认真执行ISO9001标准,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文件。工程施工中做到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趋于标准化。(8)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组织对关键工序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9)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成立专门的科研部,积极配合业主实施的科研工作,同时对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组织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保证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5.4重大风险抢险应急预案隧道坍塌是本隧道施工的重大危险源,也是是隧道施工中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一般情况下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有时还会引起施工人员的伤亡,给施工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在施工中应引起项目部高度重视。当遇软弱破碎围岩或地质条件发生突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以防止隧道坍塌带来的严重损失,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不发生任何隧道坍塌事故;当发生隧道坍塌时,应尽量保证避免人员伤亡;若发生人员伤亡时,应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控制隧道坍塌带来的损失,减少人员伤亡程度,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弥补坍塌损失,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5.4.1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重大风险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组长:组长职责:(1)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2)应宣传、贯彻执行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制度。(3)定期向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4)贯彻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63

5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5)定期听取安全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6)负责审批隧道防止坍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总结推广安全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7)组织大型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教育。(8)组织发生坍塌事故等重大风险事故时的抢险救援工作,并主持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副组长职责:(1)在组长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各项安全工作,对项目部施工生产的安全负具体领导责任。(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条例,负责制定和落实重大风险抢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不违章指挥,经常组织安全检查,清除事故隐患。(4)制止违章作业。(5)坚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6)发生安全事故时,组织并领导抢险救援工作,及时上报,参加伤亡事故的分析、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成员职责:(1)在项目部领导下,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施工技术措施。(2)对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3)当发生坍塌事故等重大风险时,在应急小组领导的指挥下,进行各种抢险救援工作,积极参加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5.4.2重大风险抢险突击队抢险突击队长:高成斌成员:高成学、林万东、姚鹏飞、何裕东、薛小龙、高纯清、高兆福。5.4.3项目部设防重大风险抢险办公室办公室地点:项目部安质环保部联系电话:(何包)181525509225.4.4应急抢险人员、设备、物资(1)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负责调动使用)抢险车辆3台、通讯电话63

5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10部,与盖洋乡人民医院、永泰县县人民医院建立联动机制。材料室:准备的物资及设备详见附表5-4-1。表5-4-1准备的物资及设备序号物资名称数量备注1I22钢拱架20榀加工成型的合格品2连接槽钢(U14)60m3支撑型钢80m可为:槽钢(U14)、工钢(I12)、及钢管(φ100)4钢板100㎡0.75mm厚5小导管240mφ50钢管6木板2m³7回填废钢材若干8注浆机1台良好9喷浆机2台良好(3)成立抢险突击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及发生事故后的抢险工作。5.4.5应急预案处理措施(1)隧道坍塌处理措施:①当塌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塌方土体,引起连续塌方事故。②用方木、工字钢支撑塌方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10cm厚C20混凝土封闭塌方土体,并对距离掌子面5米范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横向支撑及立柱临时支撑间距1m。③喷射混凝土封闭后在塌方段径向打设φ32mm注浆小导管,按0.5m间距梅花型布置,小导管深入塌方土体1m以上,外露长度到初期支护外0.2m,便于回填注浆;并根据塌方深度在深度方向按0.3m间距横向焊接φ22mm钢筋,分层填充高标号轻质预制混凝土,填充一层喷射C20混凝土回填密实后填充下一层。④塌方处理后分次进行回填注浆,确保塌方段支护密实。并加强监测,每天观测频率2次以上并及时上报量测情况,指导现场施工。重大塌方出现后,项目部立即向驻地监理报告,主管生产副经理立即到达现场,会同施工队长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总工程师、现场技术主管会同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和设计代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尽快组织抢险小组在30分钟内到达出事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共同组织抢修。63

57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塌方处理全过程,抢险人员随时观察塌方情况,防止塌方伤人。必须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并对处理情况、围岩变化情况、人员及机械设备状况等及时上报,在抢险有困难或需要救援时,以便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救援。(2)防隧道坍塌应急处理措施:①在报告的同时,立即组织向事故现场调配所备用的抢险机械设备、抢险物资及人员,以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当险情危及重大设备及人生安全时,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危险区。②当塌方段有渗水时,采用塑料管对渗水进行引流处理,防止渗水软化塌方土体,引起连续塌方事故。③用方木、工字钢支撑塌方掌子面,及时挂网喷射10cm厚C20混凝土封闭塌方土体,并对距离掌子面10米范围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撑进行加固,横向支撑及立柱临时支撑间距0.5m。同时对受影响构筑物、管线加设木板并架设临时支撑,防止塌方进一步扩大。④最后可行处理方案确定后立即按方案进行塌方处理。5.5重大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5.5.1隧道坍塌风险分析客观原因:地质条件特殊,岩石岩性不准确,围岩类别有误,节理发育且节理方向非常不利是造成塌方的一个原因。主观原因:①初期支护不及时,裸岩暴露时间过长、由局部塌落而引发大规模塌方以及在围岩类别有变化时,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初期支护方案,是造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②爆破施工作业不合理,光面爆破效果差。周边叁差不齐,导致初期支护的格栅拱架或工字钢拱架不能与岩面密贴,减弱了支护能力。③监控量测手段不得力,未采用超前地质预报,造成施工方案采用不适当的处理措施,失去施工主动权。④隧道施工安全意识淡薄,防塌意识不强。如已发现有顶板小岩块剥落等预兆,但未引起重视。⑤施工中由于欠挖而进行的二次检底爆破,以及因超挖而回填不及时或不密实都可能造成围岩应力的进一步调整,从而扰动破坏了围岩的稳定,加大产生塌方的隐患。5.5.2隧道坍塌预防安全控制措施(1)加强初期支护及超前预支护63

58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良好的初期支护和超前预支护是预防塌方的有效手段。隧道在开挖后,由于山体原先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必然要进行应力重分布,出现变形、松弛、挤压等现象,变形过大,就失去了承载能力,出现坍塌。因此,为了有效抑制围岩的这一变形,必须对围岩进行及时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围岩岩层进行合理支护,例如在软弱围岩中,实行超前长管棚,预注浆支护、锚、喷加钢筋支撑等支护手段。在平状岩层中,应保证锚杆垂直度。加深加长锚杆,进行深层锚固(穿过爆破松动圈)及早施作拱墙砼。总之,应提高隧道的初期支护意识,做到锚喷及时,紧随掌子面,且保证支护可靠(强度、厚度、数量与紧贴围岩等),又可能封闭成环,确保刚度不因一时的稳定而存在侥幸心理。在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一次到位,不得进行二次补做,以确保初期支护质量。(2)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直接量取围岩的变形范围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掌握围岩的变形收敛程度,预测围岩的变形发展方向,做到科学指导施工。加强已支护地段的量测: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忽略了围岩变形和量测作用。加强对已支护地段的量测,不仅能掌握围岩变形特征,也是直接判断初期支护是否安全可靠的一个重要方法,对预防“回头“塌方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特别是地下水活动的预报工作,地下水以及施工用水管理对隧道影响很大,对涌水及渗水必须及时予以排引。大力推行信息化设计,将量测及地质预测到的地质特征变化及时汇总分析、修正支护参数,调整衬砌结构,这是防塌的主动手段。(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完成一切预防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从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加强岗位责任制出发,进行素质教育,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现场施工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具有强烈责任心、敬业精神,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组织能力的人担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三观察”:①观察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及开挖成型情况,并特别注意台车钻进时的异常情况,因为开挖钻进时所反映的情况更直接可靠,对于出现的异常现象要及时进行分析、并调整爆破、支护参数。②观察初期支护,随时对已支护地段进行观察、观测,掌握初期支护的开裂、变形程度。③观察围岩变化,对围岩的变化除采用量测手段外,还应用目测,及时补强支护,消除隐患。提高隧道通风及照明技术,强化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工地建设,给隧道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63

59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4、劳动力计划(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详见附图6-1-1图6-1-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2)施工人员配置详见表6-1-2表6-1-2施工人员配备情况人员及组别人数工作内容管理人员队长1负责全面施工生产工作副队长2施工现场、调度室、管理和组织施工技术主管1负责全面技术工作技术员4负责施工技术、测量放线工作专职安全员2负责施工安全工作质检员2质量工作试验员2工地试验材料员2材料工作领工员4负责各工序衔接开挖工班48钻眼、装药、爆破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等运输工班16出碴、运输、调度、维修、保养等初期支护工班42管棚、小导管、锚杆、钢筋网、钢架安设,喷射混凝土作业等钢筋加工场12各种钢结构集中加工及预制后勤保障18风、水、电及其设备维修、保养,道路养护合计156(3)特种作业人员详见表6-1-3表6-1-3特种作业人员63

60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证号作业类别准操项目有效期限备注1刘立新T512924196803084471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2017.03.24至2023.03.242曾祥林T511026197412053616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2017.03.06至2023.03.063文付学T511026196707253637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2017.03.24至2023.03.244李成发T53212319580404251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2017.03.24至2023.03.245罗仁有T532123196309022519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焊工2014.05.12至2020.05.127、施工标准化7.1施工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为保障项目标准化建设顺利开展,项目部成立施工标准化领导小组,组长由xxx担任。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机构如下:组长:7.2施工标准化管理目标贯彻落实《xxxxx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全过程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真正实现“绿色公路、品质工程”的目标。7.3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施工时按照现行《xxxxx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制定适合本标段隧道工程施工的标准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做到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工程实体质量。规范工程质量检验,强化各类标准试验和验证试验,做到检测项目完整齐全、检测频率符合规范要求、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加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与检查验收,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现行规范要求。为了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新战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先进科技应用于工程实践,把莆炎项目建设成为“绿色公路、品质工程”,xxxxx合同段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使用以下隧道工程标准化施工亮点方案。7.3.1湿喷作业标准化湿喷机械手(见图7-3-1)施工作业既能保证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洞内粉尘污染、保护工人健康,同时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工。63

61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7-3-1湿喷机械手施工7.3.2防排水铺设标准化防水板铺挂拟采用防水板铺挂多功能作业台车(图7-3-2(a)),垫片焊接采用超声波焊机,搭接缝采用自动爬焊机施工(图7-3-2(b),)。图7-3-2(a)自动铺挂台车(4)电缆槽施工标准化电缆槽施工拟采用自行式液压沟槽整体模架(图7-3-3),既能使隧道沟槽线形美观,质量可控,又节约人工,提高施工速度。图7-3-3自行式液压沟槽整体模架图7-3-2(b)防水板超声波焊7.3.3衬砌养护标准化隧道衬砌养护拟采用雾炮设备(图7-3-4)喷淋养护,确保衬砌养护及时均匀,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63

62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7-3-4隧道喷淋养护7.3.4隧道二衬滑槽逐窗入模技术隧道二衬滑槽逐窗入模技术(图7-3-5),通过对二衬台车改造,将混凝土通过地泵泵管泵入台车顶平台主料斗,再经主滑槽、三通分流槽、分流串筒和分滑槽倒流至各相应工作窗口,实现混凝土由下至上逐窗入模分层浇筑,克服传统跳窗浇筑导致混凝土离析,产生冷缝的弊端,有效提高二衬混凝土浇筑的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也减少传统换管施工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图7-3-5串筒和分滑槽7.3.5试点隧道拱顶带模注浆工艺及高性能填充材料通过对二衬台车改造,在二衬台车顶部设置4个注浆孔(图7-3-6),安装RPC注浆管,通过RPC注浆管拱顶端部摄像头,有效监控拱顶混凝土浇筑厚度和密实度,采用微膨胀注浆料带模注浆,解决衬砌拱顶脱空,并使注浆料与衬砌混凝土结合成良好的受力整体,通过对注浆量量化考核,倒逼施工班组提高衬砌关注质量。63

63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7-3-6隧道拱顶带模注浆7.3.6隧道洞口设置门架式风机,规范隧道管线布设在隧道洞口设置门架式风机(图7-3-7),对风机吸入新鲜空气,避免洞口交通干扰起到良好作用。隧道施工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图7-3-8),并单独敷设施工照明线,“三相五线”在隧道内侧二衬挂墙布设并挂牌明示。隧道风管、水管沿外侧二衬布设挂墙布设,避免沿路布设影响施工通行,又整齐美观。图7-3-7门架式风机图7-3-8三相五线及风管、水管布置7.3.7应用隧道轻质逃生管。在隧道应用隧道轻质逃生管(图7-3-9),逃采购具有轻质、高强、塑性变形小、搬运拼接方便、可重复使用等性能的轻质铝箔玻璃纤维复合型装卸式隧道逃生管道,每延米重30kg。应用隧道轻质逃生管,改变传统用钢管作为逃生管道不易移动、形同虚设的弊端,确保洞内施工安全应急措施落实到位。63

64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图7-3-9轻质逃生管8、附图附表(1)附表一隧道出口段主要工程数量(2)附图一洞口段施工平面布置图63

65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专项施工方案附表一出口段主要工程量编号工程量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1洞门边仰坡临时防护土方m333212喷射C25混凝土(临时防护)m3112.033普通砂浆锚杆(临时防护)Φ22m34511.84小导管(临时防护)Φ50×6mmm1827.95钢筋网(临时防护)Φ8kg2950.26洞外截水沟C20m3182.17大管棚注浆热轧无缝钢管φ108×6mm热扎无缝钢管m14958套拱混凝土C25m330.29型钢工18榀310初期支护拱墙喷射混凝土C25m3639.8511仰拱注模混凝土C25m3352.4212钢筋焊接网HPB300Kg14423.813中空注浆锚杆Φ25mmM971514主洞钢支撑工22b榀13115临时钢支撑工14榀13163

66xxxx公路xxxxx合同段xxxx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专项施工方案附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