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

ID:82458516

大小:133.4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3-06-2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1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2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3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4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5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6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7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8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9页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_第10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3矿井根底资料及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地理位置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北94公里处的汾河中上游,为太原市的郊区县。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接方山县,西北与岚县相衔,东北部与静乐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1′—112°02′,北纬37°51′—38°13′。境域总面积为1276平方公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井田范围分布于娄烦县城北新舍科村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娄烦县静游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27″-111°46′09″,北纬38°08′59″-38°10′13″,该矿北距岚县县城15km,南距娄烦县城10km,东南距古交市48km,北距静游镇公路约200m,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地理位置见图3-1和图3-2。井田境界该矿原有2007年1月19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矿区面积km2,批准开采4#、7#、9#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万吨/年。现有2021年12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有效期自2009年12月28日至2011年12月28日,矿区面积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井田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依次连线圈定(1980西安坐标系),与原有60万吨相同。井田拐点坐标见表3-1。表3-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点序号X坐标Y坐标12422434567891011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及矿井设计效劳年限矿井从2007年进行资源整合至今未进行生产,因此,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利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1207号文批复的地质报告,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4、7、9号煤层设计储量为kt〔不含4、7号煤层蹬空区资源/储量2955kt〕,其中: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4号煤22294kt,7号煤kt,9号煤kt。具体见表3-2。结合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炭外运条件、资金情况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效劳年限a。首采区4号煤层效劳年限。表3-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万t〕煤层编号设计储量开采煤柱损失开采损失设计储量工业场地大巷及采空区小计4222946453206385146111383271035136165199951472256738205合计169984411014013335但由于本工程局部井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因此,本次评价要求采区划禁采区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在除去汾河保护区的储量、新建工业场地、大巷煤柱、开采损失后剩余的储量见表3-3。表3-3划分禁采区后可采储量汇总表〔万t〕煤层编号水平设计储量开采煤柱损失开采损失设计可采储量工业场地大巷及采空区小计4116683645288535302567105867210341051348793951377847293129合计1699707387726183经计算效劳年限变更为,首采区4#煤层效劳年限为。四邻关系井田北部为山西珠峰煤业,南部为山西三聚盛煤业,东部为国家规划,西部无生产矿井,井田四邻关系见图3-3。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图3-3四邻关系图3.1.5井田地层及构造.1地层井田内全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根据钻孔揭露及勘探区资料。井田内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第三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地层由下而上依次表达如下:①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系地层基底,全部厚度约120m,岩性一般以深灰色厚层状致密石灰岩为主。其次有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岩中上部局部有一层石膏层,地层中裂隙多为方解石脉充填。②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下部以灰白、浅紫红色、铝土泥岩为主,中夹不稳定的粘土层。底部为褐黄色极不稳定的山西式铁矿。中上部为灰、灰白色、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夹薄层石灰岩、薄煤层及细砂岩。井田内242号钻孔揭露厚度,区域地层厚,平均。③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底部以一层灰白、灰色细粒砂岩〔K1〕与下伏地层分界。该砂岩层位稳定,厚~9.08m,平均左右。K1砂岩顶至L1灰岩底,为一套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夹9、10、11号煤层。含两层不稳定石灰岩或泥灰岩。L1至L3顶,主要为灰,灰白色细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深灰色石灰岩〔L1L2L3〕。含7、8号煤层。三层石灰岩中,L2最稳定,L1L3较稳定,为煤层比照之主要标志层。L3顶至K4砂岩底之间为灰黑色、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类、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局部有泥灰岩,中夹4、5、6煤层。本组共含煤8层,编号为4、5、6、7、8、9、10、11,其中4、7、9、号煤层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4、9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厚煤层。7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薄煤层。5、8号煤层在井田内仅有零星可采点,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煤层。本组地层厚1~,平均厚。④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底部以K4砂岩与太原组分界。K4砂岩为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其上为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细砂岩和煤组成,本组地层厚度~,平均52m。含煤4层,编号为1、2、3-1、3-2,均为不可采煤层。⑤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上部岩性以灰白色、绿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为主,间夹泥岩、砂质泥岩透镜体。下部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灰黄色、灰白色、灰紫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铝质泥岩。本组下部常含有煤线或薄煤层。底部K5砂岩为灰白色中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全组厚度,平均106m。⑥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井田内赋存不全。上部地层被剥蚀,最大残留厚度约50m。岩性主要为灰绿、黄绿色中粗粒砂岩与灰绿色、兰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间夹紫色泥岩。底部以K6砂岩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K6为黄绿色中粗粒砂岩,厚~29.73m,平均11m。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4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⑦上第三系上新统〔N2〕岩性主要由浅紫红色、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内含砂质透镜体及钙质结核。底部多为砂砾岩层,厚度0—75m,平均为35m左右。分布于区内沟谷中,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⑧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主要为淡棕红色含砂粘土、淡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厚0~70m,一般45m左右。⑨第四系全新统〔Q4〕:现代冲洪积物,以砂、砾为主,中夹透镜状粘土层。分布于龙泉河床,厚5~20m。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3-4。.2构造本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南部,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约4°~15°,井田内目前发现3条断层,均位于井田北部,井田内未发现岩溶陷落柱及岩浆侵入现象。现根据勘探资料和井下揭露资料对三条断层分述如下:1、F17正断层,原常胜窑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25m,推测在231钻孔西200m尖灭。延伸长度2km,井田内延伸长度700m。2、F16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F17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m,推测在231钻孔南340m尖灭。延伸长度,井田内延伸长度1000m。3、F15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F16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5m,延伸长度500m。综上所述,井田内总体为单斜构造,陷落柱不发育,未见岩浆岩侵入,断层较为发育,但规模不大且均有所控制,对井田内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5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3.1.6煤层及煤质.1煤层1.含煤性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①山西组〔P1s〕山西组含煤地层厚~62.2m,平均52m,含煤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1、-3-2煤层,均不可采。平均煤层总厚,含煤系数1.63%。含煤性差。②太原组〔C3t〕太原组地层总厚~127.39m,平均,含煤8层,分别为4、5、6、7、8、9、10、11号煤层,其中4、7、9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平均煤层总厚,可采煤层总厚。含煤系数17.83%,可采含煤系数17.71%,含煤性好。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厚度为,共含煤1-3层,煤层总厚,含煤系数为2.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有4、7、9号3层煤,分别表达如下:①4号煤:位于太原组顶部,井田西南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属稳定可采的厚煤层。煤厚~8.47m,平均。结构中等,含夹石0~4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砂岩或炭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中砂岩。②7号煤:位于太原组中部,L3石灰岩下4m左右,上距4号煤层,煤层厚~1.46m,平均,井田西南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为稳定可采薄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局部为泥岩及灰岩。底板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③9号煤:位于太原组中下部,L1灰岩之下,上距7号煤层2左右。井田西南部局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为稳定可采的厚煤层。煤层厚~13.43m,平均,结构复杂,含夹石0~5层,顶板为泥灰岩或石灰岩,局部为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见表3-4。表3-4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结构(夹矸数)稳定性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6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40-4稳定可采砂质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中砂岩70稳定可采砂质泥岩粉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90-5稳定可采泥灰岩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2煤质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21〕,结合夏店勘探区的分类结果,认为本区4号煤层属低灰~中灰、低硫、特高发热值气煤(QM)。7号煤层为特低灰,低硫~中高硫,特高热值气煤,及少量的气肥煤〔QF〕。9号煤属特低灰~低灰,中低硫~高硫,特高热值气煤〔QM〕,各煤层煤质特征见表3-5。表3-54号、7号和9号煤层化学分析结果汇总表煤层原浮煤工业分析〔%〕发热量(MJ/kg)胶质层厚度Y〔mm〕煤类MadAdVdaf4原14-1816QM浮7原QF浮9原QM浮3.1.7水文地质概况3.1.7.1地表水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岚州河、涧河、南川河、西川河、天池河、西米河以及大沟河、赤泥河等,总流域面积2.洪流量丰水年6847万m3,平水年5441万m3,中等干旱年为4251万m3。全县有清水河沟40余条,均属小泉小沟水。年清水总量为2180万m3,年平均径流量1413万m3。全县水域面积为4931ha,占总面积的3.8%。其中:河流面积,池塘面积,沟渠面积,水库面积。井田内河流不发育,没有常年性河流。黄土冲沟较发育,主沟多沿北、北东向发育,支沟一般为北西向和南东向,井田北部有龙泉河自西向东流过。在雨季聚集沿途冲沟内洪水,向东排入汾河。天旱时一般干涸。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7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本区地表水系见图3-5。.2井田水文地质1.含水层现根据龙泉精查资料,将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含水岩组为峰峰组和马家沟组,其中上马家沟组为主要含水层。其底部角砾状灰岩夹石膏层,可视作隔水层。该隔水层之上为厚层状石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排泄区为下静游一带汾河河谷,以泉水形式溢出。本井田为径流区,顺层向东南径流。1976年冶金部勘探五队曾在区外东部的下静游一带进行水源勘探,施工有B1、B12两个钻孔。据B1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岩溶率4.31%。B12孔单位涌水量为,岩溶率0.017%。说明奥灰岩溶水的富水性与岩溶发育程度有关。根据龙泉精查报告资料本区水位标高1117m左右。单位涌水量为~,根据龙泉精查报告资料推测,本井田处奥灰水位标高约1120m。水质类型为Hco3.So4-Ca.K+Na型,矿化度~/L,总硬度~毫克当量,PH值~。〔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该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为L1、L2、L3灰岩,以L2灰岩最稳定,厚度~,L3灰岩厚~,L1灰岩较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太原组上部厚层状K3中、粗砂岩,局部为砂砾岩,厚0~,一般5~10m。该含水层在浅部受风化影响,裂隙及岩溶发育,据80号孔抽水试验,石炭系裂隙岩溶水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d。235号孔抽水试验,涌水量很小,单位涌水量为~。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型。总硬度.2749mg/L。太原组上部砂岩裂隙水据235号抽水试验,涌水量很小,水位标高。渗透系数为/d。〔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为3~4层中、粗砂,彼此被隔水层分开。由简易水文观测分析,其富水带小而孤立。据235号孔抽水试验证明,含水很少,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d。静止水位标高,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型。矿化度,总硬度,PH值。〔4〕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该含水层岩组为厚层状中、粗砂岩,位于第三系和第四系表土层下,水量甚小,据龙泉精查235号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涌透系数/d。〔5〕第三、第四系砂砾孔隙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该含水层分布在沟谷之底,与基岩风化带直接接触,风化带厚度20~30m,渗透性较好。岩性主要为砂砾及卵石为主,岩屑及次生黄土杂于其中,地下水埋深0~,水位标高1220~,水位变化幅度~,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补给,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为~m/d,属强富水的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Mg-Ca或HCO3-Ca-Na型,总硬度~5.77mg/L,PH值~。2.隔水层〔1〕本溪组隔水层:太原组9号煤层下至本溪组底部,主要由泥岩、铝质泥岩、砂质泥岩等组成,夹不稳定薄煤线,据242号钻孔揭露厚度为,是奥陶系中统岩溶水与太原组砂岩裂隙水和石灰岩裂隙岩溶水间的良好隔水层。〔2〕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层间隔水层本隔水层由泥岩、砂质泥岩、粘土质泥岩及煤层等组成。分布于各层石灰岩和各层砂岩含水层之间,单层厚度数米至数十米,构成平行复合结构,起到层间隔水作用。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水马家岩煤矿主井位于龙泉河南岸,原主斜井井口标高,新掘主斜井井田标高为+1230m,副斜井井口标高1225m。龙泉河下游,距矿井工业场地约1100m处河床标高+,推测矿井工业场地处河床标高为+,龙泉河汇水面积约2,Q1/100=3/s,Q1/300=3/s,河道宽约40m,H100=,H300=,最大洪水位标高为~1219.3m,低于原主井口低于副井口,因此,井口不受龙泉河洪水威胁。〔2〕含水层水4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层,7、9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一般情况下,〔除煤层露头附近浅埋区〕,由于此两含水层富水性均弱,补给条件差,因此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但煤层浅埋区即露头附近,含水层富水性有所增强,且有可能沟通第三、四系潜水含水层,故对4、7、9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号煤层的开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9号煤层下部的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为间接充水含水层,此含水层富水性强,水位标高为1120m左右,井田东北部煤层最低标上下于奥灰水位标高,为承压区。最低位置在井田北部,标高860m,承压水头最大,9号煤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隔水层厚度为,经计算正常块段平安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平安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该矿9号煤层属于相对平安区,一般不会发生突水危险。4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950m,承压水头为。底板隔水层厚度,经计算Ts=0.023(Mpa/m),小于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平安突水系数值,属于相对平安区。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突水危险。虽然如此,为了保证平安生产,在采掘之前,对首采区应进行三维勘探,探清隐伏断层和陷落柱,发现构造,必须在断层周围留设30~40m的防水煤柱,以防发生突水事故。〔3〕老窑采空区积水①采空区分布情况本次重组整合前,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保存矿井)、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对井田内4、9号煤层已进行了大面积开采,其中4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680967m2;9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1105164m2;采空区均位于井田西南部。②采空区积水情况井田内4、9号煤层分布有大面积采空区,采空区存在一定量积水,其积水量系根据经验估算。关闭的矿井采空区积水量,采用矿井涌水量乘以关闭时间进行反算。计算结果见表3-6。表3-6本井田采(古)空区积水量估算表矿名煤层号积水区编号采、古空区积水面积(m2)积水量〔万m3〕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4Ⅰ8744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Ⅱ45218Ⅲ72025小计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9Ⅰ1105164③导水性评价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0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井田内4、7、9号煤层顶板为中硬,根据?三下采煤规程?,冒落带〔Hm〕、导水裂隙带〔HLi〕的高度可用下式计算:Hm=100ΣM/(4.7ΣM+19)+2.2(m)。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公式1:公式2:式中,M为煤层开采厚度。裂隙带最大高度取两式中的最大值。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见表3-7。表3-7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统计表煤层煤层最大厚度〔m〕层间距〔m〕冒落带高度〔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479经计算,7号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小于4、7号煤层层间距。但由于9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均大于各煤层之间的间距。在开采下部煤层时,上部煤层采〔古〕空区积水如不及时探放,会沿裂隙导入下部煤层,形成水害。在煤层埋藏浅的井田西南部各煤层开采后,产生的裂隙涉及到地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沿裂缝导入井下,因此发现裂缝必须及时处置。3.1.7.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已批复的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总体简单,局部中等。区域水文地质见图3-6。.4矿井涌水量预测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矿井生产规模到达90万吨/年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5饮用水源地本工程涉及的饮用水水源地为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总面积32平方公里。汾河水库是由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规划,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帮助设计的,容量为七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十三倍半。最高水线海拔。汾河水库于1958年11月25日,汾河水库总指挥董登瀛宣布汾河水库全面开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9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3670秒立米,总库容7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49.2万亩。依据汾河水库应用水源地划分报告,汾河水库划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具体保护范围如下:〔1〕一级保护区范围:汾河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268km2,水库设计最快乐利水位1129m。2000-2005年汾河水库水位高程为1115-1120m。故本次划分中,汾河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为水库最高水位1129m所包围的区域。此范围即为水库最大兴利水位的水域范围,约2。在此区域内,执行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山西省水利厅、山西省环保局晋水资[2006]283号文〕,目前汾河水库水质标准确定为Ⅲ类,且区内禁止设排污口。将来视流域内入库河流水质改善程度将水库水质标准确定为Ⅱ类。汾河水库一级保护区面积约2。〔2〕二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标准?〔HJ/T338—2007〕中地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汾河水库二级保护区的划定以一级保护区为边界向外延伸3km的陆域;水库来水的两条主干河流——汾河和岚河沿主河道向两侧延伸3km及龙泉河河道两侧1km,河道上游以娄烦县与静乐县、岚县行政区划为界;涧河河道两侧延伸1km,上游至娄烦县大夫庄。汾河水库二级保护区面积约2。本工程局部井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具体位置关系见图3-7。3.泉域本工程不在泉域范围内,距离本工程最近的泉域的晋祠泉域。3.1.9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根据并安监矿发[2006]117号文件,该矿2005年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马家岩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t,相对涌出量为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86m3/t,相对涌出量为3/t。为低瓦斯矿井。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煤尘爆炸性根据并安监矿发[2006]117号文,马家岩矿井4号煤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依据井田北侧相邻的珠峰煤矿2021年整合前的安子湾煤矿于2021年6月在井下采取7、9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7、9号均属有爆炸性煤尘。因此,在开采中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3煤的自燃倾向依据北侧相邻煤矿珠峰煤矿2021年整合前的安子湾煤矿于2021年6月在井下采取4、7、9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煤尘爆炸性检测的同时也进行了煤自燃的检测,检测结果为4号煤层吸氧量为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7号煤层吸氧量为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9号煤层吸氧量为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本矿各煤层同安子湾煤矿属同一井田,均属于自燃煤层。3.2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性质〔1〕工程名称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3〕建设性质兼并重组整合。建设规模、总投资和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1〕建设规模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矿井生产能力为900kt/a。〔2〕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万元。〔3〕主要建设内容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见表3-16。〔4〕建设进度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根据现场调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已按照原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21]1412号文件批复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进行了局部建设,建设内容中除主斜井掘进68m,副斜井掘进96m外,其余均未开工建设。工作制度和职工定员矿井全年工作日330天;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16小时。职工定员512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8。表3-8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井田范围平均东西走向长度km平均南北走向宽度km井田面积km22煤层可采煤层数层3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m首采煤层厚度m7.63煤层倾角〔o〕4-153资源/储量保有资源量kt69898设计可采储量kt资源后备区〔或扩大区〕面积km2——后备资源/储量万t——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1年生产能力万t/a904.2日生产能力t/d27275矿井效劳年限——5.1设计生产年限a首采区效劳年限a116矿井设计工作制度6.1年工作天数d3306.2日工作班数班37井田开拓7.1开拓方式斜井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4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7.2水平数目个27.3一水平标高m+10907.4二水平标高m+10407.5胶带大巷运输方式胶带输送机7.6轨道大巷运输方式SQ-8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8采区8.1回采工作面个数个18.2掘进工作面个数个28.3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8.4主要采煤设备8采煤机台MG200/491-WD8液压支架台ZFS6200/18/358顺溜运输机台SSJG1000/M9矿井主要设备9.1主井提升设备台TCL-100/225/132×2型,1台9.2副井提升设备台JK-3.0/31.5X/1,1台9.3通风设备台FBCDZ-8-№22B/2,2台9.4主排水设备台MD280-43×4/3,3台9.5压风设备台OGLC132A,2台10建设用地10.1用地总面积ha10.78工业场地ha矸石堆放场地ha11经济工程总投资万元吨煤投资元原煤本钱与售价原煤生产本钱元/吨原煤平均售价元/吨450含税12工程建设期月13财务评价主要指标13.1财务内部收益%13.2财务净现值万元419087动态投资回收期a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13.6盈亏平衡点%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5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3.井田开拓方式1.原设计〔1〕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开拓全井田。〔2〕井筒特征1〕主斜井〔利用资源整合前的机轨合一的主斜井〕:井口坐标X=,Y=,井口标高m,净宽m,井筒倾角19°,第一水平斜长325m,第二水平斜长,装备胶带输送机、行人台阶及扶手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平安出口之一。2〕副斜井〔新建〕:井口坐标X=,Y=,井口标高m,净宽m,井筒倾角23°,第一水平斜长,第二水平斜长,装备单钩串车、行人台阶及扶手,兼作进风和平安出口。3〕回风斜井〔利用资源整合前马家岩矿井副斜井改造〕:井口坐标X=,Y=,井口标高1252.81m,净宽m,井筒倾角20°,第一水平斜长219m,第二水平斜长395m,装备行人台阶及扶手,专用回风井及平安出口。井筒特征表见表3-9。表3-9井筒特征表序号井筒特征井筒名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1井口座标经距〔X〕纬距〔Y〕2井口标高〔m〕03方位角(度)31313°30′214~2384井筒倾角(度)1923205井筒斜长和标高〔m〕第一水平325/1132219/1178第二水平3956井筒宽度(m)净掘进7井筒断面(m)净掘进68砌碹厚度〔mm〕300300300材料荒料石荒料石荒料石9井筒装备胶带输送机台阶、扶手单钩串车台阶、扶手台阶、扶手10备注已有新掘但未建设已有〔3〕水平划分现有工程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开采4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70m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6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二水平开采7、9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40m。〔4〕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1〕4号煤层主斜井井筒在4号煤层下约20m向上抬起,做一直径5m的井底煤仓,在煤仓上口利用已有的集中下山巷直接向北开掘带式输送机下山,新掘副斜井见4号煤层后,井底布置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并平行等带式输送机下山开掘轨道运输下山。从回风斜井利用原回风下山斜巷到4号煤层〔躲开4号煤层采空区〕,然后平行带式输送机下山开掘回风下山。三条下山巷道掘至井田北部境界煤柱处,贯穿。形成4号煤层的运输、通风、行人平安系统。同时沿4号煤层1070m底板等高线,向东南方向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道大巷和回风大巷,过4号煤层南部采空区后,留30m煤柱,平行采空区布置三条上山巷至南部井田境界煤柱贯穿。整个4号煤层布置401下山和402上山两个采区。2〕7、9号煤层主斜井见9号煤层后,利用井下已有的运输大巷和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巷向北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同时沿9号煤层1040底板等高线向东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新掘副斜井井筒延深至1040水平,井底布置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继续向东南掘进,在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平行布置轨道运输大巷,三条巷道过9号煤层采空区后,留下30m平安煤柱,布置三条上山巷道。至井田南境界煤柱贯穿。从井底车场巷道出来的轨道动输大巷,越过带式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后,平行布置轨道下山。三条下山至、井田北部境界煤柱后贯穿。形成901下山采区和902上山采区。对于7号煤层那么利用石门开拓,从1040水平9号煤层三条大巷中适当位置向东北方向掘三条石门,至7号煤层1040底板等高线,然后沿1040m等高线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在大巷东北侧布置一个701下山采区。在西南侧布置702上山采区。现有工程井田开拓图见图3-8~3-10。〔4〕井底运输方式、井底车场及硐室运输方式:根据开拓部署,运输大巷采用SJ80/2×5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轨道大巷初期采用JD-25型调度绞车,后期采用无极绳运输。运送材料和设备选用标准系列矿车。车场:井底设甩车场,车场内设上下道,高道存车线长度为40m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7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低道存车线长度为35m。井下硐室:设在副斜井井底,布置主排水泵房、变电所、井底水仓、管子道、消防材料库等车场硐室。井底水仓有主、副水仓,长度分别为70m、45m,容量分别为280m3、180m3。井底车场巷道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主水泵房、管子道及变电所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井底水仓采用半圆拱断面,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5〕采区布置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核[2006]64号:关于?太原市类烦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批准马家岩煤矿开采4、7、9号煤层。开采顺序为4号—7号—9号煤层。4号煤层布置四零一下山采区和四零二上山采区。7号煤层布置七零一下山采区和七零二上山采区,9号煤层布置九零一下山采区和九零二上山采区。全矿井共布置六个采区。采区开采顺序为:四零一下山采区→四零二上山采区→七零一下山采区→七零二上山采区→九零一下山采区→九零二上山采区。回收大巷煤柱。首采区为井田中部的四零一下山采区。效劳年限为12a。原有工程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泵房已按照原设计建设,其余未建设。〔1〕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开拓全井田。但矿方已按照原2021年批复的初步设计新掘进了主斜井和副斜井,掘进深度分别为68m和96m,本次评价要求对已掘进井筒进行回填和封堵。〔2〕井筒特征1〕主斜井〔新掘〕:井口坐标X=,Y=,井口标高1230m,净宽m,井筒倾角25°,斜长m,装备胶带输送机〔B=1000m〕、行人台阶及扶手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平安出口之一。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副斜井〔新掘〕:井口坐标X=0,Y=,井口标高1225m,净宽m,井筒倾角23°,斜长m,第二水平斜长,装备单滚筒提升机、行人台阶及扶手,兼作进风和平安出口。3〕回风斜井〔利用刷大原设计回风井〕:井口坐标X=,Y=,井口标高m,净宽m,井筒倾角20°,斜长425m,装备行人台阶及扶手,专用回风井及平安出口。井筒特征表见表3-10。表3-10井筒特征表序号井筒特征井筒名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1井筒坐标纬距(X)80经距(Y)2井口标高(m)12303方位角(度)329313°30′1404井筒倾角(度)2523205水平标高(m)一水平10801090二水平102510406井筒垂深或斜长(m)219/4257井筒净径或净宽(m)8井筒支护支护形式表土段钢筋混凝土砌碹钢筋混凝土砌碹钢筋混凝土砌碹基岩荒料石砌碹〔锚喷〕荒料石砌碹〔锚喷〕荒料石砌碹〔锚喷〕支护厚度(mm)表土段350300300基岩300(120)300〔100〕300〔100〕9断面积m2断面形状半圆拱形半圆拱形半圆拱形净掘进表土段基岩10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B=1000mm人行台阶单滚筒提升机、人行台阶、扶手人行台阶、扶手11备注新掘新掘刷大〔3〕水平划分兼并重组设计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开采4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90m,二水平开采7、9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40m。〔4〕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根据4号煤层赋存条件及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新掘副斜井落底见4号煤层后,在1090水平布置甩车场及车场运输巷道,然后轨道大巷拐弯,向东南方向沿4号煤层1090m底板等高线布置轨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1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道大巷,平行轨道大巷两侧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间距及巷道两侧煤柱均40m。带式输送机大巷长,轨道大巷长685m,回风大巷长690m,然后拐弯,垂直井田东北境界布置三条下山巷。掘至东北部境界煤柱后贯穿,形成四零一下山采区运输,通风行人系统。9号煤层的大巷布置和4号煤层根本相同,新掘一条800mm长的回风上山巷,二水平标高1040m。7号煤层和9号煤层联合布置,以三条石门巷见7号煤,再沿7号煤层,垂直东北境界煤柱布置上〔下〕山巷。变更工程井田开拓图见图3-11~3-13。〔4〕井底运输方式、井底车场及硐室运输方式:根据开拓部署,运输大巷采用DTL100/65/2×9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下山带式输送机采用DTL100/65/2×160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选用SQ-8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6A型1t固定厢式矿车,下料时采用MC1-6A型材料车,提最重件时采用MPC25-6重型平板车。井底车场巷道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主水泵房、管子道及变电所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井底水仓采用半圆拱断面,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5〕采区布置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4、9号煤层各布置1个采区,即401下山双翼采区,901下山双翼采区,7号煤层布置2个采区,即701下山双翼采区,702上山双翼采区,首采区为401下山采区,效劳年限11年。采区开采顺序为:401下山双翼→701下山双翼→702上山单翼→901下山双翼采区。回收大巷煤柱。3.采煤方法及装备1.原设计〔1〕采煤方法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分析地质钻孔资料,结合矿井采掘设备情况和生产管理水平,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2〕采煤设备选用4MG200-W1无链销齿式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运煤使用SGB-630/22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运煤设备SJ80/2×5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转载机选用SZD-630/75型刮板转载机。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0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变更设计〔1〕采煤方法4、9号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7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2〕采煤设备1〕4号煤层首采工作面平均煤厚为m,设计确定工作面采高3.0,放顶煤厚。采放比1:1.393。采煤机选用MG200/491-WD型电牵引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采用SGZ630/220〔s〕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顺槽转载机采用SZB-730/75转载机,顺槽破碎机采用LPS-500轮式破碎机,顺槽输送机采用选用SSJG1000/M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2〕7号煤层煤层厚度平均为,采用MG-150B型双滚筒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型号为SGB630/150C。运输运槽巷装备SSJ-800/90可伸缩带式输送机。3〕9号煤层平均厚度为,采煤设备选型与4号煤层相同。3.矿井通风1.原设计依据井田开拓部署及煤层赋存条件,确定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主斜井、副斜井进风,中央回风斜井回风。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选用2台FBCDZ-6-No17B型对旋防爆轴流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2.变更设计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采用机械式抽出通风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选用2台FBCDZ-8-№22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配用YBFe355S4-8型电机,1台工作,1台备用。3.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1.原设计原设计各设备见表3-11。表3-11原设计设备一览表工程型号/台建设情况提升设备主斜井TD75型带式输送机已建设副斜井井30X型单滚筒绞车主要通风设备FBCDZ-6-№17B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2台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排水设备D-46-30×7型,3台2变更设计变更后各设备变更情况见表3-12。表3-12变更后各设备变更情况一览表工程型号/台建设情况提升设备主斜井TCL-100/23/132×2型带式输送机未建设副斜井JK-/主要通风设备FBCDZ-8-№22B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2台主要排水设备MD280-43×4耐磨性水泵,3台压风设备OGLC132A型风冷螺杆空压机,2台3.地面生产系统1.原设计〔1〕主井生产系统本矿主斜井为TD75型带式输送机提升,主提升出井由上仓输送机入原煤筒仓。仓下闸门装汽车外运。其煤流程序为:井下大巷输送机→主提升输送机→上仓输送机→原煤筒仓→电动闸门→汽车。原煤筒仓内径为15m,共2个,总容量为2×3.0kt。〔2〕副井生产系统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辅助生产系统为轨道运输系统。副斜井井口设平车场,车场出道岔与材料库、设备库、机修间、坑木加工房相联。井下所需的设备、材料、坑木及井下需要出井维修的各种设备,通过轨道系统运输。副井车场配有阻车器、挡车器、道岔等操车设备。副斜井设斜井人车运送上、下班工人。〔3〕矸石系统该矿不设筛分、选矸设施,原煤直接运往万光焦化厂进行洗选炼焦,不产生手选矸石。井下矸石量约30.0t/d,由汽车运往矸石沟排放。本工程设矸石场,位于工业广场南侧冲沟,面积约,沟深约20m。满足矿井排矸需要。〔4〕辅助设施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1〕矿井机电设备维修车间新建矿井机电设备修理间,主要担负本矿井上、下采掘运等设备的中、小型修理任务,主要设有机钳修理、矿车溜子修理、电气修理、液压支架修理等工段。难度大的修理任务可委托区域修理厂或社会专业修理厂完成。2)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由于采煤方法改变,井下使用了采煤机及液压支架,所以井口需增加综采设备库及支柱修理车间,故新建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其面积为36×15=540m2,主要配支柱维修设备,液压试验台,双钩桥式起重机等设备3〕矿井坑木加工房坑木加工房,主要用于加工井下所需坑木。设备配备有木工带锯,园锯、三相工频电链锯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厂房面积约180m2。4〕矿井井口煤样、化验室坑口不设煤样、化验室,其任务由市质检站完成。实际按照原设计仅建设了主井提升系统、坑木加工房、生产调度楼,其余未进行建设。3.变更设计〔1〕主井生产系统原煤经仓下给煤机、主斜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缓冲仓内。原煤经原煤缓冲仓带式输送机运至筛分车间筛分分为0-50、+50mm.两级,+50mm的块煤拣矸后与末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筒仓,原煤筒仓内下设皮带机,直接汽车外运。手选矸石进矸石仓内,送矸石沟处置。主井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3-14。井底煤仓给煤机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站机主斜井皮带机缓冲仓带式输送机振动筛筛下溜槽手选矸石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矸石仓矸石沟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筒仓汽车外运+50mm块煤矸石原煤-50mm末煤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图3-14主井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2〕副井生产系统同原设计。〔3〕矸石系统矿井矸石量124t/d,共计40920t/a。本工程矸石沟选用风井工业广场北侧的自然冲沟,该沟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盲沟,沟口向东南,该沟长350m,平均宽100m,平均深约20m,容积为70万m3,有效容积为56万m3。可满足本工程20年以上的排矸要求。〔5〕辅助设施〔1〕矿井机电设备修理车间新建机电设备维修车间。〔2〕综采设备及维修间由于采煤方法改变,井下使用了采煤机及液压支架,所以井口需增加综采设备库及支柱修理车间,故新建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其面积为42×18=756m2,主要配支柱维修设备,液压试验台,双钩桥式起重机等设备。〔3〕矿井坑木加工房坑木加工房,主要用于加工井下所需坑木。设备配备有木工带锯,木工园截锯、三相工频电链锯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厂房面积约20×9=180m2。坑木加工房设备已有,需新建工房。〔4〕矿井井口煤样、化验室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4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坑口不设煤样、化验室,其任务由市质检站完成。3.公用工程3..1供电1.原设计原设计从城关110KV变电站和静游镇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各引一回路电源至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做为矿井的供电电源。2变更设计撤除工业厂内的变电所,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原有供电负荷不能满足兼并重组工程,因此,兼并工程工程电源拟引自在本矿东北部约7km处的娄烦矿区110kV变电站,该站内设2台50MVA变压器,有35kV出线间隔;该110kV变电站为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娄烦220kV变电站和岚县220kV变电站。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在工业场地内设35KV变电站一座。3..2给排水1.原设计〔1〕供水水源矿井供水水源有两个:第一是该矿自备水井,为奥灰水,出水量为600m3/d,作为矿区生活用水水源;第二是处理后的矿井涌水。矿井井下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经处理后作为井下洒水、洗浴及消防等用水水源。矿区供水分为地面和井下两个系统。①地面供水系统:利用奥会水,由水泵将水提升至高位水池,再由管网静压送至地面各用水点。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当发生火灾时,开启消防泵来满足灭火时所需的水量和水压要求。地面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当管径小于100mm时,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或丝接。管道均直埋入冻土以下。②井下给水系统:矿井涌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地面静压水池,由管网静压供至各消防、洒水用水点。2〕用水量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5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矿井给水对象是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总用水量为3/d。其中井下洒水用水量为600m3/d;场地、道路及绿化洒水用水量为3/d;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用水量为155m3/d;消防用水量为216m3/次。矿井用水量详见表3-13。表3-13矿井用水量表序号用水工程用水单位用水标准日用水量(m3/d)1生活用水410人30L/人·班2食堂用水410人20L/人·餐3洗浴用水池浴〔面积12m2〕水深淋浴〔喷头15只〕540L/只4洗衣房用水下井268人80L/kg·干衣5单身用水328人60L/人6锅炉补水4t/h蒸汽锅炉蒸发量的20%循环水量的3%小计11557井下洒水用水0.3~0.4m3/吨煤6008场地、道路洒水4L/m2509绿化用水1.17ha/m210消防用水量20L/S216小计2合计3〕排水工程矿区污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浴室排水、食堂排水、生活污水、井下正常排水、初期雨水。食堂污水拟采用隔油池处理,浴室排水采用毛发聚集器处理后与其它废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环评拟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井下涌水排至地面井下水处理站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井下涌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除用于本矿井下洒水和地面回用外,剩余局部由水管输送到本矿西南约3km的娄烦县精业盛煤制品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输水管采用φ100mm钢管,水泵采用D46-30×7型。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6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初期雨水收集到雨水收集池后,混凝沉淀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初期雨水收集池设在主井工业场地,容积为300m3。该矿原设计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水平衡图见图3-15~3-16。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7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矿井涌水井下水处理站井下洒水720600600食堂用水单身用水绿化用水地埋式综合污水处理1315112场地、道路洒水50生活饮用水9水源井50洗衣用水30洗浴用水45锅炉补水112软化6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图3-15非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矿井涌水井下水处理站井下洒水720600生活饮用水食堂用水单身用水地埋式综合污水处理91315112洗浴用水45洗衣用水30水源井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6008锅炉补水112软化120图3-16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2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变更设计〔1〕供水水源同原设计。1〕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系统水源取自井下涌水。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矿井达产后正常涌水量为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矿井水由井下主排水泵房经管道排至地面后,流入井下水处理站调节池,再由水泵提升至一元化净水器处理,同时在水泵吸水管投加混凝剂,经一元化净水器混凝、沉淀、过滤后,再经二氧化氯消毒进入清水池。井下水处理后,经管道供井下消防洒水用水。2〕用水量矿井生产、生活、消防总用水量为1596.12m3/d〔非采暖期m3/d〕。其中井下灭尘洒水用水量为m3/d,黄泥灌浆用水为m3/d。详见用水量表3-14。表3-14用水量计算表顺序用水工程用水人数〔人〕用水标准用水量排水量备注一昼夜m3/dm3/d1职工生活用水51230L/人·班用水时间为8h2食堂用水51220L/人·餐每日两餐用水8h3淋浴用水淋浴器38只540L/只1h/班4池浴用水池浴面积46m2水深02h/班5洗衣房用水干衣80L/Kg用水时间为12h6锅炉补充用水采暖期3台4t蒸发量30%用水时间为18h,排放量为蒸发量的10%非采暖期1台2t用水时间为8h,排放量为蒸发量的10%7脱硫除尘器补充水采暖期3台4t烟气量的5%L18h/d非采暖期1台2t8h/d8小计采暖期非采暖期2979未预见用水采暖期〔1~7〕10%非采暖期10合计采暖期非采暖期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0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1厂区绿化洒水17125m2/m2·次2次/d,2h/次非采暖期2储煤区及道路洒水抑尘采暖期非采暖期二井下降除尘洒水用水时间为12h三黄泥灌浆用水3〕排水工程本矿达产后井下正常涌水量为900m3/d,最大涌水量为1200m3/d,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等,不外排。生活污水采暖期产生量为m3/d,非采暖期产生量为m3/d,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水平衡见图3-17~3-18。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站深水井高位清水池食堂用水锅炉房软化装置81浴室洗衣房其它锅炉井下排水矿井水处理站黄泥灌浆储煤区洒水抑尘及道路洒水井下洒水脱硫除尘器职工生活用水图3-17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工程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站深水井高位清水池食堂用水锅炉房软化装置6浴室洗衣房未预见水锅炉脱硫除尘器职工生活用水0.4绿化洒水井下排水矿井水处理站黄泥灌浆井下洒水储煤区洒水抑尘及道路洒水图3-18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工程非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3.采暖、通风1.原设计〔1〕供热方式根据统计,矿井总的热负荷为3322600W,工业场地设一座集中锅炉房,内设1台DZL4-1.25-AⅡ型燃煤蒸汽锅炉和1台DZL0.7-0.7/95/70-AⅡ型燃煤热水锅炉。蒸汽锅炉用于井筒保温和生产系统供暖,热水锅炉用于办公采暖和食堂、浴室用热。采暖期2台同时运行,运行150天,每天运行16小时;非采暖期运行1台热水锅炉,运行180天,每天运行8小时,供浴室等生活用热。燃煤采用本矿4#原煤。实际在工业广场建设一座锅炉房,内设一台1.4MW的热水锅炉,供冬季办公楼和宿舍楼采暖及洗浴用热,燃煤为本矿4号原煤。采暖期运行时间为150d,每天运行16h,非采暖期运行215d,每天运行8h。锅炉未配置脱硫除尘设施。3.变更设计〔1〕采暖方式①采暖:生产系统、工业厂房及行政福利建筑,凡有操作人员或设备要求防冻的建筑物均设置采暖。生产系统及工业厂房各建筑物采暖热媒均为0.2MPa的饱和蒸汽,散热器选用光管散热器;行政福利建筑采暖热媒均为95~70℃的热水;散热器选用辐射对流型散热器,管道全部采用焊接钢管。②洗浴:浴室内采用淋浴器和浴池,淋浴和浴池用热水由锅炉房内的汽-水换热器供应,浴室耗热量为800377W。锅炉房内选用水平浮动盘管汽-水换热器2台(1备1用),型号为FPHQ24-65/10,换热量为130×104W,蒸汽压力为0.4MPa,热水出水温度为65℃。淋浴通过屋顶水箱加热到40℃,加热时间为3h,池浴加热时间为2小时。③井筒防冻矿井有2个进风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热风出口温度为40℃,空气进入井筒后的混合温度为2℃。平安系数×104W。风井场地距离矿井工业场地距离较远,采暖建筑物较少,因此未设置供热系统,个别房间采用空调机组形式采暖。〔2〕热负荷计算1〕工业场地热负荷工业场地热负荷见表3-15。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4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2〕井筒防冻依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可知,主斜井井口防冻、副斜井井口防冻热负荷分别为8×104W、×104W。具体见表3-15。表3-15工业场地采暖建筑物耗热量计算表tw=-12℃序号建筑物名称室内计算温度(℃)建筑物体积(m3)采暖热指标(W/m3.K)室内外温度差(℃)耗热量(104W)采暖通风供热合计一工业场地生产系统㈠生产系统建筑1主井井口房16648282主提升输送机走廊5173块煤输送机走廊5585174选矸楼5819175块煤机头房5176矸石输送机走廊590177混末上仓输送机走廊5816178混末煤仓51809179副井井口房162810主斜井井口防冻耗热量228m3/s11副斜井井口防冻耗热量237m3/s工业场地生产系统合计㈡工业厂房1水处理车间142430262生活污水处理车间14263综采库及支柱维修间166426284机修车间166120285坑木加工房14810266副井绞车房161782287水泵房14268压机房14269器材库1022952210消防材料库102162211油脂库102882212岩粉库102213地磅房1028822工业厂房合计二行政福利建筑1矿办公楼186327302联合建筑23353食堂184680304门卫18216305单身宿舍楼18958530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5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行政福利建筑合计总合计由表3-15可知,工业广场总热负荷Q=×104W,考虑1.25的管网损失,工业广场总热负荷5=5=×104W。〔3〕锅炉配置变更后在撤除现有锅炉房,在主ⅢⅢⅢ型蒸汽锅炉,向全矿供热,采暖期3台锅炉全部运行,运行时间为150d×18h,非采暖期仅运行1台2t/h锅炉,运行时间为215d×%%;发热量原煤为MJ/kg。锅炉热效率按0.75计算年耗煤量为3863.37t,其中采暖期3492.56t,非采暖期为370.81t。评价要求锅炉烟气采用布袋除尘+旋流板塔脱硫装置处理锅炉烟气,脱硫采用钠钙双碱法,设计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90%。处理后经〔D=m,H=40m〕的烟囱排放。3.总平面布置1.原设计原设计工业广场利用2007年资源整合前的马家岩矿井工业场地,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设计绿化系数为20%,建筑物按功能用途划分为三个区:主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行政办公区。〔1〕主生产区:主生产系统布置主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主提升输送机走廊、混末煤上仓输送机走廊、原煤筒仓、汽车磅房。〔2〕辅助生产区:辅助生产系统布置有副井井口房、副井天轮架、副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综采库、机修车房、器材库、消防材料库、油脂库、坑木加工房、沉淀池、净化车间、静压水池、联合建筑。〔3〕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布置有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门卫、厕所。风井场地位于井田的中西部,北距主井工业场地约1100m,设有风机房,占地面积约,绿化系数为30%。原设计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见图3-19和图3-20。矸石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广场南侧的荒沟内。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6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该沟为南北走向的一条荒沟,沟口向北。矸石沟占地面积约,平均沟深约20m。经计算可堆存矸石。2.变更设计〔1〕工业场地依据变更的初步设计,本工程现有主井工业场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因此,设计要求在新建主斜井处新建主副井工业场地及配套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撤除现有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业场地内建〔构〕筑物按功能用途划分为三个区:主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办公区。1〕主生产区主生产系统布置有主井井口房、主提升输送机走廊、主提升驱动间、筛分选矸楼、混煤入储输送机走廊、混煤机头房、块煤入储输送机走廊、块煤机头房、矸石输送机走廊、煤储煤场、汽车磅房。2〕辅助生产区辅助生产系统布置有副井井口房、副井天轮架、副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综采库、机修车间、器材库、消防材料库、油脂库、坑木加工房、调节池、斜管沉淀池、中转水池、污泥池、静压清水池、井下水处理车间、联合建筑。3〕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布置有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门卫、厕所、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绿化系数为30%,绿化面积为m2。主井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见图3-21。〔2〕风井场地同原设计。风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3-22。3〕矸石场地鉴于原设计矸石场地距离主井工业广场及辽庄距离较近,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另选风井北侧荒沟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矸石场地。该沟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盲沟,沟口向东南,该沟长350m,平均宽100m,平均深约20m,容积为70万m3,有效容积为56万m3。可满足本工程20年以上的排矸要求。3.3工程变更情况汇总工程变更情况汇总见表3-16。3-37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7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表3-16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工程变更前〔60万吨/年〕原有工程建设情况变更后〔90万吨/年〕兼并重组建设情况根本情况工程名称山西娄烦县马家岩煤矿60万t/a资源整合工程——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生产规模60万t/a——900kt/a——井田面积km2——km2——开采煤层4、7、9号煤层——4、7、9号煤层——开拓方式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4、9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7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效劳年限年——年——主体工程井筒主斜井〔利用原机轨合一主斜井改造〕已建设主斜井〔新建〕未建副立井〔新建〕未建设副斜井〔新建〕未建回风斜井〔利用原副斜井改造〕已建设回风斜井〔刷现有回风斜井〕未建设提升系统主斜井TD75型带式输送机已建设TCL-100/23/132×2型带式输送机未建设副斜井未建设型号单滚筒提升机未建设井下设施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及泵房已建设新建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及泵房未建设地面生产系统原煤经主井提升至地面后筒仓装车外运未建设原煤经主井提升至地面筛分为+50mm块煤和-50mm末煤两级,+50mm的块煤拣矸后块煤进入筒仓。矸石进入矸石临时储存场,经装载机装车外运;末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筒仓,原煤筒仓内下设皮带机,外运。未建设辅助工程通风系统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选用2台FBCDZ-6-No17B型对旋防爆轴流风机已建设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选用2台FBCDZ-8-№22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未建设排水系统矿井水由副斜井排出地面,3台D46-30×7型主水泵已建设矿井有副斜井排出地面,采用MD280-43×4耐磨型水泵3台未建设3-42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8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续表3-16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工程变更前〔60万吨/年〕原有工程建设情况变更后〔90万吨/年〕兼并重组建设情况辅助工程矸石系统井下矸石30t/d送工业广场南50m的一个冲沟未建设工业广场设选矸楼一座,捡处的矸石送风井工业场地北侧的荒沟内填埋未建设空气压缩系统未设计——OGLC132A风冷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未建设辅助生产系统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仓库、生产调度楼、办公楼、职工宿舍等已建设坑木加工房和生产调度楼、办公楼、公共宿舍撤除现有的坑木加工房和生产调度楼,重新建设。利用现有办公楼和职工宿舍。新建仓库、机修车间等,煤样及化验室全部外委社会力量完成。未建设公用工程给排水系统给水本矿深水井,井深400m,矿井水已建设利用现有深水井,并用管道运至新建工业场地未建设矿井水正常涌水量720m3/d,工业场地设一座一元化净水器,矿井水经处理后供井下洒水灭尘,多余外供洗煤厂——矿井水正常涌水量m3/h,经矿井水处理站〔50m3/h〕处理后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洗澡等,不外排。未建设排水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矿井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洗澡等,不外排放未建设-工业场地设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未建设工业场地内建设了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A/O〕+消毒,处理规模350m3/d,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未建设供电系统双回路供电从静游35KV变电站10KV母线段及城关110KV变电站10KV母线段各引一回10KV电源线路已建设工业场地两回路35kV供电电源,两回路均引自娄烦矿区110kV变电站,未建设3-42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39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续表3-16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工程变更前〔60万吨/年〕原有工程建设情况变更后〔90万吨/年〕兼并重组建设情况公用工程供热系统主井工业场地DZL4-1.25-AⅡ和DZL0.7-0.7/95/70-AⅡ型蒸汽锅炉各1台变更后在撤除现有锅炉房,在新建ⅢⅢⅢ型蒸汽锅炉各1台未建设风井工业场地无锅炉——风井场地距离矿井工业场地距离较远,采暖建筑物较少,因此未设置供热系统,个别房间采用空调机组形式采暖。未建设环保工程环境空气锅炉均配套HTL型冲击水浴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40%未建设锅炉均配套布袋除尘器+旋流板塔脱硫装置处理锅炉烟气,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90%未建设道路扬尘采用硬化、洒水及疝盖运输车辆已硬化未配套洒水车同原设计未建设两座内径为15m的筒仓未建设末煤、块煤进入3座直径18m,高45m的筒仓,有效容积7500t。未建设原设计未设计筛分楼——筛分楼设布袋除尘器,经除尘后经排气筒排放未建设3-42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40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续表3-16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工程变更前〔60万吨/年〕原有工程建设情况变更后〔90万吨/年〕兼并重组建设情况环保工程废水矿井水正常涌水量720m3/d,由副立井排至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800m3/d,矿井水经处理后供井下洒水灭尘及地面生产用水,多余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未建设处理站矿井水正常涌水量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由副立井排出地面。经新建处理能力为50m3/h的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和地面生产,不外排。未建设工业场地设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全部局部综合利用未建设工业场地内建设了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350m3/d,采用A/O法处理工艺+消毒装置,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未建设主井工业场地建一座3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未建设在储煤场东北侧最低处建设1座3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未建设固体废物矸石产生量为30t/d,矸石沟位于工业广场南侧50m处,矸石分层堆放压实,每层厚度约3m。对已到达堆积量的地段要及时分片覆土封闭,并进行绿化。覆土厚度0.5~。未建设本矿矸石均运至风井场地北侧荒沟未建设锅炉炉渣全部用于修路综合利用未建设锅炉炉渣全部送排矸场单独处置未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场统一处理未建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场统一处理未建设噪声产噪设备设置根底减振、厂房隔声未建设提升机根底减振、厂房隔声未建设锅炉鼓、引风机、水泵设置根底减振,锅炉房隔声未建设锅炉鼓、引风机、水泵设置根底减振,锅炉房隔声未建设电锯设在坑木加工房内,白天作业未建设电锯设在坑木加工房内,白天作业未建设无筛分车间——筛分间采用室内安装,合理操作未建设矿井通风机合理布局、根底减振、安装消声器未建设矿井通风机合理布局、根底减振、安装消声器未建设空压机根底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未建设空压机根底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未建设3-42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4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续表3-16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工程变更前〔60万吨/年〕原有工程建设情况变更后〔90万吨/年〕兼并重组工程建设情况环保工程生态主井工业场地面积5.85ha,风井场地面积ha,总绿化率为20%未进行绿化主井工业场地ha,绿化系数为30%,风井场地面积3ha,总绿化率为30%未建设井田内无村庄,矿井内工业广场、井田边界及井田内的断层留设了保安煤柱。对井田边界、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及工业场地留设保安煤柱未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该矿由综合科具体负责环保工作,设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工作该矿由综合科具体负责环保工作,设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工作储运工程原煤储存原煤储存采用筒仓2座15m的筒仓,总存储量为6kt未建设新建3座18m,高45m的筒仓,有效容积7500t。未建设运输道路矿井工业广场北侧紧邻静游镇公路,交通运输较便利。原有矸石场位于工业广场南侧荒沟,道路利用工业广场厂内道路,矿方设计使用洒水车、路面清扫等措施未购置洒水车工业广场紧邻静游镇公路运煤道路已经硬化、矸石场位于风井工业场地北侧荒沟,运矸道路利用现有主井与风井连接道路,该道路已经硬化,设计采用清扫道路和打水等措施未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t/aSO2:t/a污染物排放量:烟尘:t/a粉尘:t/aSO2:t/aNOX:t/a3-42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乙字第1308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