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23623
大小:7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9-27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板东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60分,限时:45分钟,选择题40分,材料题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组织了一场“图说70年”展览,小海同在学搜集了以下图片。与下列图片内容最切合的主题是A.经济快速发展舞B.国际地位提升C.创新能力提升D.综合国力增强2、窥一斑而知全豹,见一叶而知深秋。从下面我国外汇储备统计表中,你得出的结论有
1①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②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助盛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④我国已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一大国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3、到2020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人全面小康社会。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A.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B.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C.能够彻底消除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D.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4.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出台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这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③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5.古往今来,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B.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C.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它与任何团队、集体的力量无关D.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6.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把我国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______的轨道上来。A.科技创新B.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C.改革开放D.自主创新7.下面关于建设法治中国说法错误的是A.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B.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C.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D.必须使每一位公民都遵守法律,杜绝违法犯罪8.2019年,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共同打造《我给两会带个言》特别节目,反映百姓关切。这一事例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④为人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9.《民法总则》第一
3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被称为“好人法”的这规定为好人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这说明良法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④可以凌驾于现行宪法之上,与时俱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列符合这一《决定》的举措是①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③扫黑除恶,杜绝一切违法犯罪④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的政务网络平台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1.2019年9月21日,天津某足球俱乐部球员张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拘。中国足协取消他在国家队的集训、比赛资格。张某的行为违反了厉行法治中的______的要求。A.科学立法0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12.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理解错误的是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C.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D.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13.在一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要按“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不选,不替老百姓说话的不选"的“三不选”原则进行选举。这体现了A.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B.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C.我国的民主是全民的真实的民主D.广大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14.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参与民主选举活动②参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萌以滋③就环境污染问题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建议④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5.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这是因为A.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经济基础B.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唯一保障C.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D.只要走法治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6.
5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①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全面履职,要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依法办事。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B.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C.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只能依靠政府依法自律D.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18.善治即良好的治理。下列做法体现善治的是①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②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全能政府1③明确政府权力范围,树立政府权威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保证公民的监督权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19.下列关于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认识正确的是①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而人治思维认为人高于法
6②人治思维认为国王是法律,法治思维认为法律是国王③法治思维不仅要求实行良法,还要求实行善治④法律产生之后人类便进人了法治社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0.19年前,马某夫妇将出生2个月的女婴送给崔某夫妇抚养,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女孩长大上高中后,马某夫妇却将崔某夫妇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崔某夫妇收养关系不成立。南通市两级法院经审理均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经报道后被无数网友点赞,并将之称为“有温度的判决”。这一判决体现了A.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B.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二、非选择题(共20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材料二根据政府对《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以美
7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怎样的现状?(2分)(2)请你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劳动者?(4分)2.实践与探究(10分)材料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众志成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8材料二“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列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2分,不少于两条)请你为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一条点赞语。(2分)(2)材料一中,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揭示了哪些道理?(2分,不少于两条)(3)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